学术投稿

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临床探讨

裴晓东;李留法

关键词: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瘤, 传统手术切除,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2组,标记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使用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2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充分引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单切口对比外固定架有限切开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对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其中28例行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 A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5.2±6.4岁;其中有6例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22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 B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42.8±8.8岁;其中有4例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对2组病例术中情况,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意义。术后A组骨折愈合时间15.4±2.9周短于B组的21.1±3.0周,踝关节功能评分44.3±1.7分、患足力线评分8.6±2.3分,分别优于B组的41.8±2.5分及6.8±3.6分,而步态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但2组术后踝关节疼痛评分、屈曲加伸展受限、内翻加外翻受限及总体优良率比较无意义。 A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少于B组的8例。结论: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及活动度、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经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有一定的优越性;而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在软组织条件较差或多段胫腓骨骨折中应用更有优势。

    作者:马国栋;孙英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0例高血压危象病人的急救护理

    目的:总结高血压危象病人的急救和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例高血压危象病人的急救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0例高血压危象病人经过紧急救治和精心护理后,病情全部好转,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结论:熟练掌握高血压危象的急救及护理,能大大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0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12.64±31.06ml,术后12小时内平均引流量为207.23±39.58ml,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67.28±3.99分钟。术后评分:大于等于90分者18例,80~90分者22例,60~79分者7例,小于等于60分者3例,其优良率是8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很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配合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配合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实施急救配合与护理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参考。结果:经急救配合和护理后,8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在就诊40分钟内处于失血休克状态70例,处于濒死状态11例,心跳呼吸骤停3例。79例患者在抢救后获得进一步治疗,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采取系统、科学的急救配合与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附件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附件疾病的手术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6例附件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行腹腔镜手术,100例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住院时间、术后病率等。结果:腹腔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住院时间、术后病率等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疾病与开腹手术相比,不但能起到开腹手术的效果,而且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不明显、恢复快、临床效果肯定等优点,具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马萍;何巧玲;郑晓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做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膝关节活动度和患者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膝关节活动度较好,患者满意度更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开展。

    作者:黄秀燕;崔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团队成员手卫生认知及依从性行为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和提高手术团队成员手卫生依从性,为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观察和发放问卷方式。结果:76.45%认为难按照“手卫生指南”做好洗手工作,33%认为在摆完体位后未洗手进行导尿有交叉感染的风险,57.2%认为静脉穿刺或硬外穿刺未洗手进行其他操作有交叉感染的风险,20%手术医生接台手术摘手套后未外科洗手有交叉感染的风险。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和督导,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周豫华;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对甲亢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甲亢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与护理甲亢患者60例,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6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在60例患者中,通过采用全面有效护理的方式,全部患者都治愈出院,本院对甲亢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整体病情,给予患者整体评估、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因此本院对甲亢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潘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儿科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儿科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684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2例,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5号头皮针常规穿刺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儿的护理过程基本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护理后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在护理期间,对照组患儿除每次输液穿刺外,2次穿刺56例(16.4%),32例(9.4%)患儿发生3次穿刺以上情况。观察组患儿发生6例留置针脱落,原因为患儿自身活动幅度过大造成,2次静脉穿刺留置后情况正常。2组之间的穿刺1次成功率及皮肤损伤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无局部或全身感染现象,无静脉炎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对静脉穿刺情况、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危重儿童、长期静脉输液、静脉高营养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焦虑,在儿科临床实际工作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任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我院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同时进行降压、降糖、降血脂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法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中风病疗效为82%,与对照组相比,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2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和8%,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活血法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任军红;胡利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20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血液检验在诊断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治疗的80例贫血患者,均利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轻度贫血22例,占27.5%,中度贫血33例,占41.25%,重度贫血16例,占20.0%,极重度贫血9例,占11.25%,再生性障碍性贫血9例,地中海贫血12例,慢性失血性贫血16例,缺铁性贫血20例,失血性贫血23例。结论:MCHC、MCH、MCV、HCT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芳;毋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研究

    目的:对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45例于2012年6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20例没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5例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人员的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行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能够为糖尿病病情进展提供重要依据,末梢血β-羟丁酸能够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状腺肿大91例临床病检及分析

    甲状腺肿大是临床上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形态,对于甲状腺肿大的治疗关键是确诊肿大引起的原因,而甲状腺的病检是确诊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对甲状腺肿大的病理检查的取材方法和不同病理形态进行描述,并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比发现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仍然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重要原因。甲状腺肿瘤引起的肿大是甲状腺肿大的第2大原因,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现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91例甲状腺疾病的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诊断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东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发性大量气胸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自发性大量气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结果:本组20例,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7天后,仍有大量气泡溢出,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加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延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全部患者随访1~2年,根据Otani分级方评价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85.0%。结论:后方入路椎间盘的切除术显露清楚,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薄超刚;薄晓巍;赵法章;于文斌;张喜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13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13例,对其超声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超声确诊191例,超声确诊符合率为89.67%。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确诊符合率低(71.1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保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寻找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3年4月经DHS治疗失败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失败患者DHS置入位置偏移所占比例高于未偏移。(2)骨质Singh指数3级及以下者所占比例高于3级以上。(3)3个月内负重行走所占比例高于3个月后负重行走。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失败的原因与DHS置入位置是否准确、骨质指数、过早行走有关。因此,在操作中掌握好DHS置入的位置,骨质疏松过于严重者尽量不使用DHS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作者:李岳瑞;吴建伟;俞泉;张旭;李亮;庞业明;张敬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本院对重症肺炎患儿的精心治疗,患儿均康复出院,极大的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论:本院对重症肺炎患儿采取的治疗措施,使患儿均康复出院,因此本院对重症肺炎患儿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作者:谢丹;孙刚;宋永辉;陈小娟;王爱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X线与MRI影像诊断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X线平片与MRI影像表现和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30例30个膝关节骨关节炎X线与MRI表现,比较分析两者特点。结果:X线平片显示骨质改变较好,不能显示软组织病变。 MRI显示骨质改变不如X线平片好,对软骨病变、韧带及半月板的退变损伤、滑膜增厚、关节积液、软骨下骨质改变、软组织肿胀、关节内游离体显示优于X线平片。结论:MRI比X线平片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中提供更多的阳性表现,准确性更高,联合两者,可更好服务于临床。

    作者:陈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90例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娩镇痛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必然。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4月信阳市光山县中医院,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90例(观察组)在产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技术,同时把紧随其后分娩的另90例初产妇(对照组)在产程中未采取干预性镇痛措施。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第1产程活跃期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分娩方式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明显地减轻产妇分娩痛苦,缩短第1产程活跃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产科应积极推广使用,但是价格较贵,需视产妇的经济状况而定。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