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林省某乡镇老年患者口腔清洁习惯的调查

董瑜

关键词:吉林省, 乡镇, 老年患者, 口腔清洁, 口腔保健知识, 卫生习惯, 清洁卫生, 牙齿, 口腔保健意识, 患者生活质量, 健康状态, 预防为主, 习惯调查, 农村人群, 农村人口, 口腔卫生, 健康需求, 患者信息, 患病人群, 调查结果
摘要:牙齿是咀嚼的重要工具所以要保持清洁和不能缺失及疼痛,大限度的保持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现代口腔牙齿一致公认的标准是:牙齿美丽洁白,无口臭,运动等功能正常状态,事实上我国农村人口达到这样的标准还有一定困难。满足农村人群日益增长的口腔卫生健康需求,就要贯彻以预防为主让患者了解、掌握了口腔保健知识,就能逐渐地增强口腔保健意识,这就需要医生就要全面了解患病人群的特点掌握全面的患者信息【1】。为了解吉林省乡镇老年患者口腔清洁卫生习惯现状,培养乡镇老年患者良好口腔保健习惯,促进乡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在吉林省某乡镇进行了1次小规模乡镇老年患者口腔清洁卫生习惯调查。现将该次小范围调查结果简单报告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存在呼吸衰竭并予有创机械通气且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肠内营养治疗组)与B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探讨2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升高,同时B组的变化明显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肠内营养治疗,指标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检测数据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通过对52例就诊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诊断的患者,使用GSR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测试后广泛性焦虑患者的HAMA分数和疲劳因子显著下降,同时放松、注意力、记忆力等因子显著上升(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SR脑电生物反馈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淄;余银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脑血栓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此次一共收治了8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同时给患者使用疏血通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80.0%(32/40)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脑血栓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艳霞;高付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化疗依从性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与出院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和87.5%,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41.6%和87.5%,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37.5%和70.8%,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54.1%和83.3%。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巫菊芳;周建设;罗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55例暴力行为精神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通过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伤人毁物的暴力行为。患者能学会自我调适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得以改善,并且患者能够用积极、健康的方式处理挫折、紧张、愤怒的感受。结论:通过本院的精心护理患者能改变认知和行为,恢复社会功能。因此本院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普通胃镜检查与麻醉下无痛胃镜(painless gastroscopy)检查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内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8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胃镜检查方法分为普通胃镜组(40例)及无痛胃镜组(45例);无痛胃镜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疗效及围治疗期护理措施。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疗效、检查治疗时间及护理质量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无痛胃镜组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P<0.05)。结论:完善的护理配合是保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无痛胃镜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罗淑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人数优于对照组,2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人数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石骨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2个月,男性,维吾尔族,因发热、咳嗽8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4℃,脉搏153次/min,呼吸52次/min。精神差,面色显苍白,皮肤显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睑结膜苍白,口唇淡白,胸廓未见畸形,脊柱未见畸形。双肺闻及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触及中度肿大,四肢未见畸形,活动可,甲床显苍白。其父母、姐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0.29×109/L,中性粒细胞67.4%,淋巴细胞,33.4%,红细胞2.45×1012/L,血红蛋白73g/L,血小板56×109/L,胸片示见片图:(1)支气管肺炎(2)双侧肋骨、锁骨及胸椎骨骨质密度改变。患儿住院5天,家属自动要求出院。

    作者:张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时间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GDNF治疗作用的比较

    目的:观察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DNF)在不同时间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方法:在损伤大鼠周围神经后不同时间段予以修复,同时给予GDNF注射治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轴突计数、石蜡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寻找佳治疗时机和治疗剂量。结果: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显示,相对手术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天修复组治疗效果佳。结论:GDNF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佳的治疗时机是在损伤后第五天。

    作者:冯明萌;江斌;郑志达;糜佳伟;华龙昂;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地塞米松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应用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4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注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婴儿的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即采用地塞米松的婴儿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 ALT)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的方法相比,地塞米松更有利于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心莲子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III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心莲子饮,疗程为4周,连续用药2~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5%,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清心莲子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寇玮蔚;张明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糖尿病足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降低发病率。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通过分析比较2者临床资料和并发症情况,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对策。结果: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踝肱指数(ABI)等有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对策,可以预防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作者:陈琼芳;李观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缺铁性贫血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60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采用西门子ADVIA2120进行血红细胞参数检测分析。结果:对照组的MCV与RDW值分别为87.34±3.23fl和12.45±2.34%,而观察组分别为71.34±4.12fl和18.67±2.45%,上述值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应用有很好的价值,提高了血常规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科就诊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9例,无效5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1.5%,观察组治愈13例,无效1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中,采用平阳霉素联合激光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杜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35例前置胎盘伴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深入分析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加强对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综合预防的认识,有效降低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80例前置胎盘伴出血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干预,前置胎盘伴出血的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在临床一线护理过程中,对待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要积极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对出血情况加以监护和处理,恢复前置胎盘患者和各项生理机能,通过上述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前置胎盘伴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是值得医护人员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相关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均行直丝弓正畸治疗后,治疗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照组给予横腭杆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和磨牙移位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不但能有效矫正畸形,而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月娇;陈巨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基层医院如何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在近几年的妇幼保健工作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规范妇幼台账,加强责任心,及时筛查高危因素。结果:制订了适合孕产妇及儿童保健需求的模式,使妇幼保健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结论: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服务水平高的妇幼队伍,全心全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作者:杜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发性大量气胸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自发性大量气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结果:本组20例,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7天后,仍有大量气泡溢出,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加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延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载脂蛋白B基因C7673T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原对照研究,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多态性,在110例脑出血患者和101名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比较病例组、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1)脑出血组和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03和0.04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x2=6.263,p=0.012);(2)2组基因型分布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x2=5.951, p=0.051)。结论: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的T等位基因同脑出血相关,可能该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李继锋;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超声和CT结合对甲状腺多发结节中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超声和CT在甲状腺多发结节中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240例,术前分别使用CT、超声及CT-超声结合对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患者的检查结果按检查方式分为CT组、超声组和联合组,根据检查结果对这三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CT检查与超声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CT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率均显著低于CT-超声联合检查(P<0.05),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与CT-超声联合检查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符合率明显低于CT-超声综合判断( P<0.05)。结论:超声与增强CT结合可提高甲状腺多发结节中良恶性结节的判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