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鞘管内麻醉及联合止血带在手指末节再植中的应用探讨

于书友

关键词:鞘管内麻醉, 联合止血带, 末节再植
摘要:目的:探讨鞘管内麻醉及联合止血带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通过2004年12月~2012年12月79例96指末节手指离断再植应用此种麻醉及止血带方法,分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和后果,分析原因,改进措施。结果:麻醉效果及止血效果良好,96指断指成活93指,成活率96.8%。结论:鞘管内麻醉及联合止血带应用于手指末节离断再植安全,方便、费用低,值得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骶管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两者的优点及区别。方法:对10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明确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分别为50例。于手术前,分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和骶管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在10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在用药剂量、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方面,腰硬联合麻醉组的优势明显高于骶管麻醉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11,0.012,0.019,0.023)。结论:在对接受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来说,两者的麻醉效果均非常可靠,但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较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会更好。

    作者:郭学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78.0%),退烧时间2.10±1.12天、疱疹消退时间2.56±1.34天,以及住院时间3.45±1.45天,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正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深入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对老年性痴呆病人临床症状的认识。方法:采用认知功能方面MoCA量表对3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和30例非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老年性痴呆的症状特点和认知功能评分,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性痴呆患者MoCA量表评分结果远远低于对照组人群MoCA量表评分结果,经过t检验,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视,提高对其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对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1例慢性肾衰竭行腹透治疗合并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护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型重症型多形红斑,又称莱尔综合征。TEN绝大多数为药物过敏引起[1]。慢性肾衰竭时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2]。我科于2013年5月21日收治1例因药物过敏致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的慢性肾衰竭行腹膜透析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宁;李晓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优势分析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优势。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8.1%,2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呕吐、腹泻、头痛,对症处理后好转,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莉;孔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固定桥78例修复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固定桥修复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78例需要接受固定桥修复的患者,采用固定桥修复的方法对其进行修复固定。结果:入选的78例固定桥修复中,修复成功率为88.5%,其中修复效果优秀有60.3%。结论:注意修复固定桥的义齿设计,以及基牙的准备,能够提高固定桥修复的质量和修复成功率。

    作者:刘春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面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70例,电脑随机分成A、B 2组,A组患者接受序贯疗法,即先服用埃索美拉唑和阿莫西林5天,后服用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5天。B组患者接受传统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服用10天)。治疗结束1个月后,患者复查,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结果:接受序贯疗法的A组患者治愈率为88.57%,远优于三联疗法治疗的B组患者治愈率62.86%,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A组发生率为8.57%,B组为14.29%,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三联疗法,序贯疗法是更为有效的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掌朝;孟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于我院进行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90例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2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达60.0%,总有效率达9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控制病情,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丁妮娜;王航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佐辛与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实施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应用曲马多药物,观察组采用佐辛,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佐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荣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体会。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0)与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n=

    作者:许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祛邪法在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祛邪法对于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应用。方法:分析中医祛邪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治则与治法,以祛毒、解郁、活血化瘀、平肝熄风、祛湿化痰5个方面来阐述祛邪法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方面的应用。结果: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在疾病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过程中,根据病期长短、病变虚实,在补虚治本的同时注重祛邪治标,标本兼治,可有效地缓解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结论:分析表明治疗运动神经元病,需要分清虚实,辨证施治,兼顾标本,才能获取满意的疗效。

    作者:唐丽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6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取常规手术方法治疗骨折,对试验组患者治疗中采取双钢板固定术治疗方法,并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双钢板固定术在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结果:在2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中,可以针对患者病情采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方案,较常规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更好疗效,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还可以使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促进骨折痊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贺毅;王宇光;卢正楷;沙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细胞凋亡在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某些疾病如SARS、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器官移植后等的有效手段[1],已广泛使用于临床,因而激素的使用已成为目前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又称激素诱导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大部分患者终不得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如能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尤其在MRI发现之前,积极治疗后可防止股骨头塌陷,保护关节功能,控制和延缓病情发展,可显著减少致残率[2]。

    作者:王小龙;赵建民;刘瑞;王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小切口网状切开减压和长切口延期1期缝合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45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切口网状切开减压和长切口延期1期缝合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应用小切口网状切开减压,和长切口延期1期缝合,治疗胫腓骨骨折并发软组织损伤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切口愈合良好。其中骨折术前13例中,骨折手术切口均按期愈合拆线;骨折术中27例均愈合良好,按期拆线;术后5例无皮缘坏死,延期1周关闭伤口,顺利愈合。45例均未2次植皮或皮瓣转移。结论:针对胫腓骨骨折进行小切口网状切开减压和长切口延期1期缝合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愈合效果不错,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本华;刘一民;何正位;刘家民;刘双宝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创伤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索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治疗的更为有效、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28例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及观察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分析对比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⑴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85%)(P<0.05);⑵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⑶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肺部感染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胸部外伤所致的肺部感染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价值,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智;王军岐;张保平;雷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子午流注穴位低频治疗仪加针刺治疗肩周炎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穴位低频治疗仪加针刺激痛点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64例肩周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2例。每组选穴相同,只是治疗组使用子午流注穴位低频治疗仪加针刺激痛点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使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每周3次,2周1疗程,3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1.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1次疼痛程度减少2格,治疗组17(53.1%)例,对照组4(12.5%)例,2组在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子午流注穴位低频治疗仪加针刺激痛点治疗肩周炎疗效理想,在社区使用安全、方便、有效、省时、无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而中老年患者因多数合并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活动能力差更易发生溃疡和截肢风险,所以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糖尿病并伴糖尿病足的患者70例,给与相应的护理干预,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蔚会凤;杨菊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11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城固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11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产妇3522例,产后出血11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3.35%。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93例,胎盘因素1例,软产道裂伤6例,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8例,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9例,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减少孕产次,避免胎盘粘连;加强孕期保健及指导,减少巨大儿;重视产后出血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各种预防和紧急治疗措施,迅速明确病因,快速止血,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王胜春;饶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对70例盆底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对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疗效。方法:70例盆底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和结合治疗组,各35例,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结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吾尔药自制丸剂,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总有效率54.29%,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可有效防止盆底脏器脱垂的不良发展。

    作者:热汗古丽·热西提;吾日也提·热西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弹性排班模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际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弹性排班模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方法:2种不同排班模式一种传统三八班模式,另一种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弹性排班各统计24个月。结果:弹性排班模式在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三八班模式。经检验及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弹性排班模式符合内科护理工作需要,切实可行。

    作者:黄金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