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对70例盆底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热汗古丽·热西提;吾日也提·热西提

关键词:盆底肌肉锻炼, 维吾尔药, 盆底脏器脱垂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对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疗效。方法:70例盆底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和结合治疗组,各35例,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结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吾尔药自制丸剂,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总有效率54.29%,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可有效防止盆底脏器脱垂的不良发展。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探讨

    目的:加强和规范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方法:加强食品卫生法的宣传,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实施严格地监督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学校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提高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广大学生的饮食安全。结论: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作者:郑继红;丁贵善;侯光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Ⅰ期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结核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老年人胸腰椎结核患者,均经后路施行病变节段的脊柱椎弓内固定术,自体的髂骨植骨整块融合术以及前路手术清除病灶。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术后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患者治愈率达94.4%(17/18);脊柱的后凸畸形术后平均矫正14.7°,不同程度恢复了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平均恢复1.5级。结论:本术式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守力;梅继文;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可调式床头牌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可调式床头牌在病房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在我院各科室应用可调式床头牌,设外系科室为观察组共1385例,内系科室为对照组共1895例,观察可调式床头牌使用后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使用可调式床头牌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调式床头牌的应用提高了医患之间的满意度、护士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医疗差错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在脑血栓后遗症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在脑血栓后遗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160例,将其分成2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因此,中医药治疗在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中有着很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对于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有着极好的疗效,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牟经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解开医患关系的死结需要标本兼治

    近年来,暴力伤医频发,医患关系呈现日趋紧张之势。医患关系紧张,直接的受害者是医生,但大的受害者是病人,必须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医学科普宣传等切实举措,标本兼治。

    作者:管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创伤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索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治疗的更为有效、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28例重症创伤所致肺部感染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及观察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分析对比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⑴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85%)(P<0.05);⑵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⑶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肺部感染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胸部外伤所致的肺部感染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价值,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智;王军岐;张保平;雷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双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双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实施双侧切口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30例实施膝前正中纵切口或Y形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以膝关节HSS评分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SS评分优21例,良5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89.66%;对照组HSS评分优12例,良8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66.67%;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36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双侧切口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良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善伟;胡龙顺;刘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探讨小剂量甘露醇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出现易惊时的疗效

    手足口病在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它是由数种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感染所致引起的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2011年7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共计167例,选择早期并无神经系统受累而在恢复期出现易惊现象者共6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2天,体温38.5℃左右,无寒颤及抽搐;皮疹多见发热1天后出现,分布于手心、足底、臀部,约4天后逐渐消退;口腔内可见红色疱疹;无头痛及呕吐,无昏迷及肌肉震颤,无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将其随机分为2组,以甘露醇治疗为治疗组,以钙剂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出现易惊时的疗效。

    作者:李萍;何培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对70例盆底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对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疗效。方法:70例盆底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和结合治疗组,各35例,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结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吾尔药自制丸剂,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组总有效率54.29%,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维吾尔药可有效防止盆底脏器脱垂的不良发展。

    作者:热汗古丽·热西提;吾日也提·热西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全面护理干预减少ICU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减少ICU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入住ICU精神清醒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给予5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52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情况、ICU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及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11.54%,比对照组的32.69%低,ICU重症病房住院时间6.87±0.74天,比对照组的12.58±1.22天短,护理满意率88.46%,比对照组的67.31%高,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减少ICU综合征的效果显著,住院用时短且具有较高临床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程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子宫破裂手术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子宫破裂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0月126例妊娠子宫破裂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6例子宫修补术,22例次全子宫切除术,24例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次全子宫切除术,4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19例,其中感染15例,尿漏4例。结论:子宫破裂修补术可作为治疗子宫破裂的主要手术方式。

    作者:王琪;石玉芬;詹发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深入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对老年性痴呆病人临床症状的认识。方法:采用认知功能方面MoCA量表对3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和30例非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老年性痴呆的症状特点和认知功能评分,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性痴呆患者MoCA量表评分结果远远低于对照组人群MoCA量表评分结果,经过t检验,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视,提高对其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对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维吾尔医医学治疗儿童青枝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蛋黄绷带局部固定疗法在儿童青枝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接受蛋黄绷带局部固定的青枝骨折儿童为观察组,未接受蛋黄固定组为对照组,2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提高,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蛋黄绷带局部固定疗法是一种治疗儿童青枝骨折的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手段,提高夹板固定的作用,促进愈合之间,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买买提依明·阿不德热依木;马合木提·乃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区域,其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在手术过程中注重护理工作与治疗工作的配合度,提高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

    作者:刘凤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65例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对65例经临床确诊的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临床症状发生率与诊断符合率。结果:炎症性肠病诊断符合率92.5%,高于缺血性肠炎24.0%,缺血性肠炎被误诊为非特异性黏膜炎19例;炎症性肠病男16人、女28人,平均年龄28.3±12.3岁,缺血性肠炎男12人、女13人,平均60.3±20.3岁;炎症性肠病腹痛、腹泻、便血发生率分别为82.50%、90.00%、35.00%,缺血性肠炎100.00%、80.00%、92.0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据患者性别、年龄、是否伴有便血,配合胃肠镜与影像学检查鉴别炎症性肠病与缺血性肠炎较易,但缺血性肠炎易与非特异性黏膜炎相混淆,鉴别时应注重病理诊断。

    作者:李素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于我院进行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90例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2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达60.0%,总有效率达9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控制病情,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丁妮娜;王航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经验。方法: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患者98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产妇的死亡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的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子痫的前期加强产前检查,重视胎盘早剥发生的征兆,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并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产期母婴的死亡率,提高母婴的安全。

    作者:杜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经阴全子宫切除术15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择15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给予健康知识教育、搞好术前准备、抓好术后护理、注意生命体征观察和记录、强化患者心理疏导以及出院后指导等护理方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恢复较佳。手术时间平均为65.8±22.1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2.9±27.1ml,术后排气平均时间为21.5±7.1小时,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为49.2±5.4小时,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率为4.0%,其中发生排便功能障碍者5例,发生膀胱功能障碍者1例,经给予恰当治疗和护理后均缓解,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子宫残端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住院天数平均为3.5±1.8天。患方对护士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达99.3%(149/150)。结论:加强对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病情观察及全身心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方满意度。

    作者:周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0例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与预后。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治疗组先行剖宫产后再行剔除肌瘤,对照组不剔除肌瘤。结果:所有产妇都顺利完成手术,胎儿均能够成活,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4±0.34天,术后住院天数5.32±1.76天,恶露干净时间34.09±3.09天;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76±0.39天,术后住院天数5.44±1.45天,恶露干净时间33.78±3.11天,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利于产后恢复与恶露排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鞘管内麻醉及联合止血带在手指末节再植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鞘管内麻醉及联合止血带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通过2004年12月~2012年12月79例96指末节手指离断再植应用此种麻醉及止血带方法,分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和后果,分析原因,改进措施。结果:麻醉效果及止血效果良好,96指断指成活93指,成活率96.8%。结论:鞘管内麻醉及联合止血带应用于手指末节离断再植安全,方便、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于书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