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海燕
目的 研究书写痉挛患者皮质异常功能活动,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其病因.方法 分别对10名书写痉挛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手指写、执笔写任务期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数据经过分析处理,获得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2个任务的平均脑激活图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患者组初级感觉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表现为与书写任务相关的明显激活(P<0.05),而双侧的后顶叶皮质激活在2个不同任务期间均较正常减弱.结论 书写痉挛患者存在运动和感觉皮质的异常活动,反应了其运动皮质的去抑制和感觉处理过程的障碍,并且感觉处理过程的异常可能在其病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戴艳萍;李军;靳美;曹利;张春媛;齐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的传播蔓延,先天性梅毒病例越发有增多的趋势.我科2010年01月~2011年04月共收治先天性梅毒患儿1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项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减少穿刺疼痛,避免拔针时对静脉的损伤,减少局部出血、淤斑,静脉注射时防止空气进入静脉[1],我科2007~2008年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解除恐惧心理,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现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戴淼;张静波;王丽丽;刘娜;娄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应用髋保护器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效果分折.方法.对62例患者根据功能锻炼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2例术后应用髋保护器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30例则不用髋保护器进行同样程序的康复锻炼.术后不同时期对2组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康复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髋保护器协助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效果良好.
作者:沈光银;吴晓华;刘小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抢救和治疗疾病主要方法和途径之一.正确的输液可挽救患儿生命,反之可造成医源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努力提高穿刺成功率,勤观察,勤思考.1穿刺针的选择:穿刺针的选择应根据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而定,选择适宜型号,无锈、无弯曲的锐利针头.同时应考虑用药的目的,若输血、用甘露醇、快速补液者,应选用大号针头.建议婴幼儿选用静脉留置针,可解除小儿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也保护了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汤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产后护理发现母乳喂养中乳房常见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和护理,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对201 0年1月~2010年1 2月500例顺产及剖宫产后产妇的护理,发现母乳喂养中有乳房问题的有226例,如乳汁不足、乳头皲裂、乳头凹陷或扁平、乳房充盈和胀痛等.结果 对乳汁不足者,指导其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按需哺乳及正确的挤奶方法;乳头凹陷或扁平者指导练习乳头指导练习乳头伸展的方法和使用吸奶器抽吸奶头.结果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奶胀发生率为零,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母乳喂养好,然而还有一些因素在影响着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这就要求妇幼保健工作者进行真正有效的哺乳技术指导,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蒋业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方法,从而使其早日康复.方法 对42位截瘫病人采取整体护理模式,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42例截瘫病人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创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可促进病人的顺利康复.
作者:赵琴;赵玉兰;吴新军;何清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血糖控制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差异.方法 80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接受急性脑出血常规处理,MSII组同时行MSII治疗,CSII组同时行CSII治疗,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并与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2组神经功能.结果 与MSII组比较,CSII组血糖控制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缩短,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减少(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而以CSII组更显著(P<0.01).结论 与MSII比较,CSII更适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出血,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周慧南;王金花;李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即个体处于一种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的感受[1].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佳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颈椎骨折病人因活动障碍、疼痛、颅骨牵引等置被动体位,不能自行翻身造成身体不适.故在病情许可,满足医疗条件下设法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是颈椎骨折病人护理及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李玉萍;闵琦芬;许凤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 对634例患者(包括72例脑梗死患者及5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医用磅称、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血压、身高、体重、血糖、血脂检测,统计吸烟指数.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81.94%、(7.24±0.07) mm、(7.21±0.60) mm]与腔隙性脑梗死组[28.85%、(7.45±0.10)mm、(7.52±0.75) mm]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血糖、高血压、肥胖、吸烟、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血糖、高血压、肥胖、吸烟等指标进行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夏圣梅;王立凌;杨姗杉;张继红;邓丹;宋来军;刘江华;杨凤民;董学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逐渐增高,老龄人口亦增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当他们患病住院后常常产生许多不正常的心理,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影响疾病的治疗.现对内科老年患者心理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赵长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7 3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分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内服.结果 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78%;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6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癌术后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提供减轻肝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6例肝癌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33例,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由专职护士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于术前、术后1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术后1周对照组和干预组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肝癌术后病人负性情绪程度,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马敏;左续珍;刘坤;李赵侠;鲍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治疗过程的影响.方法 在对60例肝癌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病人的心理状况改善,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认知能力.
作者:刘艳辉;王秀丽;刘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EMS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系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结石性脓肾72例,均在超声定位下引导穿刺,建立22 F经皮肾通道,标准肾镜下采用EMS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系统,先负压吸附清理脓液、脓苔和脓栓,再行超声碎石和清石.结果 均在成功建立22F经皮通道,行Ⅰ期碎石,手术时间为25~57分钟,平均35±11分钟;处理结石时间11~50分钟,平均24±9分钟.本组未出现严重出血、气胸、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0例术后出现高热(T:39℃),12例术后体温为38℃~39℃,其余病例术后体温<38℃,无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肾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复查KUB平片,66例患者结石取净,6例有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为93%.结论 经皮肾镜EMS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系统在处理结石性脓肾时,能在低压或者无压力状态下吸出脓液、而且碎石和清石一并进行,治疗结石性脓肾安全,有效.
作者:许广志;温艳玲;杨丹丹;刘洋;隋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在X线监测下,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42例患者痊愈(80.77%),显效9例(1 7.31%),症状未有减轻者1例(1.92%).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溶栓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使阻塞段血管通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欣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且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常采取手术治疗,但大多数病人存在不良的心理,以致影响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因此,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的关注.1心理状况分析1.1焦虑恐惧心理宫外孕多数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患者及家属对这忽然而来的疾病无法接受,焦虑恐惧心理,害怕手术的疼痛或出血,害怕术后影响今后的生育问题,思想压力大,要求保守治疗而不配合手术.
作者:陆晓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进一步认识脑梗死患者的TCD与CT的表现.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Tc-2020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MZz,所得参数均由本机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显示出来.结果 55例患者CT均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脑梗死.TCD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异常40例(72.7%),血流频谱异常21例(38.3%).结论 笔者认为CT可以诊断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TCD可以明确的诊断病变的血管,根据TCD波形和血流速度又可以做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二者结合为脑梗死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作者:符颖;张玲;陈晓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小儿气管异物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70例气管异物患儿,其中57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水肿、左心衰、喉梗阻、痰栓、杓状软骨脱位等并发症,通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组病例中51例治愈出院,14例心跳停止患儿中2例死亡,5例ARDS予以机械通气,2例低氧血症不能改善,终死亡.2例束状支气管炎转往内科进一步治疗,随访治愈出院.结论 气管异物属儿科急重症,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但因小儿的特点,并发症时有发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以及加强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作者:何琼;刘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