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王一雪;陈进才;赵伟;刘浩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性腹股沟包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及低频探头,对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腹股沟包块女性患者进行详细检查,观察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并对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5例腹股沟区包块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腹股沟疝74例,子宫圆韧带囊肿10例,肿大淋巴结15例,圆韧带子宫内膜异位证1例,实性肿物3例,血肿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楚显示腹股沟包块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南淑伟;孙琦;李小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近年来治疗儿童疝的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内环境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由于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毕要求苏醒迅速、彻底,其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现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实施此类手术的35例儿童疝患儿术中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全胜;路菲菲;张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随着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的不断改变,术后复发率依然达到10%~15%[1-2]。Lichtenstein等提出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3],使得术后复发率控制在1%以内[4]。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理念逐渐被基层医师所接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5月,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行Lichtenstein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大鹏;盛歆寐;匡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抗反流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段,比较二组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9%)明显低于对照组(28.6%)(χ2=5.85,P=0.00)。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抗反流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服务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俭;蒋媛;张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行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斜疝121例。术前诊断右侧嵌顿疝89例,左侧嵌顿疝32例。经脐切口置入trocar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无损伤钳,探查患侧疝内容物类型、嵌顿程度。腹腔镜下辅以体外手法复位将嵌顿疝复位,观察嵌顿脏器损伤情况。如嵌顿脏器无损伤,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探查对侧如存在隐性疝则同时处理。结果12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合并对侧隐性疝34例。嵌顿疝内容物90例为肠管,20例为卵巢,11例为网膜。手法协助复位均顺利还纳,镜下观察5 min,121例嵌顿脏器均血运良好。单侧疝(87例)手术时间为9~15 min,平均12 min;双侧疝(34例)手术时间为15~28 min,平均24 min。麻醉清醒后进食,疼痛均能耐受。术后平均12 h出院。随访1~15个月,无切口感染,无阴囊水肿、血肿等并发症,无复发。结论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可高位结扎,直视下探查嵌顿疝内容物损伤情况,探查对侧有无隐性疝。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魏延栋;杨轩;刘树立;张金山;李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致补片去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4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感染患者12例,其中9例患者均行手术取补片。结果9例患者均行手术切口治愈,疝无复发,均随访中。结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预防感染为重,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法。
作者:阿扎提江;艾力·马合木提;阿力木江;克力木;张成;于文庆;阿里木;艾克拜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李金斯坦修补术(Lichtenstein)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华润武钢总医院收治成人腹股沟疝22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行TEP(观察组),118例行开放式Lichtenstein修补术(对照组),对比二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t=7.622,P=0.005),术后疼痛症状极轻,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二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χ2=1.529,P=0.144);术后随访6~18个月,对照组未出现复发,观察组复发1例。结论 TEP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弦;徐继宗;付广;余丹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早期诊断,以及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闭孔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其病例特点。结果4例闭孔疝患者,术前皆行CT检查,明确闭孔疝诊断。其中3例因肠梗阻急诊入院,并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管坏死而行肠切除,单纯修补闭孔缺损;另1例患者,因左下肢痛入院,择期行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能早期诊断的闭孔疝患者,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杨军;曹春辉;施小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真空高负压引流系统在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行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52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高负压引流组26例,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低负压引流组26例,应用传统低负压引流球囊引流。比较二组间的术后平均置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总引流量、皮瓣下积液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引流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术后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二组在术后平均置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皮瓣下积液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0、4.025,χ2=5.65、4.127,P=0.0001、0.0002、0.017、0.042),总引流量、引流管细菌培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73,χ2=0.754,P=0.4064、0.385),高负压引流组患者在术后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真空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效果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还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鲍广建;褚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开展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朱明杰;李亚平;杜波;但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其学习曲线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1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由同一术者开展的连续6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手术的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1~5组,每组各12例,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不良事件、术后复发率。结果1、2、3组手术时间与4、5组有统计学差异(F=6.603, P=0.000);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并发症)逐渐减少,多可不经处理自行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修补失败发生,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具有良好腹腔镜操作基础者约在20~30例后即能熟悉LIHR的操作,而真正度过学习曲线、具有很好的控制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至少要达到150~200例。
作者:李文君;王正;尹卫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疝腹腔镜或辅助切口防粘连补片修补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腹壁切口疝21例,通过腹腔镜防粘连补片修补。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结果手术配合顺利,未发生肠管或血管损伤,术后住院(9.5±3.4)d,无手术部位感染、肠瘘、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血清肿1例,经穿刺加压包扎2周吸收,术区腹壁痛2例,持续2个月,经止痛药物治疗3个月缓解。随访1~5年,疝无复发。结论护理配合要求掌握腹腔镜及配套器械的安装使用与保养,熟悉手术准备、操作流程、修补材料特点、并发症预防等主要技术环节。
作者:徐宏坤;马海珍;王京立;徐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而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内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1]。此外,老年人因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症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压升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疝出腹壁外,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2]。包块突出时,向上轻轻推挤有轻微阻力感随即很快消失。有时同时听到咕噜声。此外,肿块突出时患者有下坠感,伴有胀痛或牵扯性腹痛。如发生疝嵌顿或绞窄则出现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若疝内容物能很容易地完全回纳腹腔,并反复发作称易复性疝。小肠疝反复发作,容易引起小肠广泛粘连。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并小肠广泛粘连老年患者2例,经及时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现通过文献复习,分析老年人腹股沟斜疝并小肠广泛粘连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进;孟庆良;谢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高龄腹股沟疝患者160例,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手术配合。结果下床活动时间6~16 h,平均(10±2)h;本组患者住院时间3~7 d,平均(3±1)d。术后出现尿潴留10例,慢性疼痛15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冯贺军;卢建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深圳市沙井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者20例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超声对小儿肠套叠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声像图比较特异,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了解肠道血供情况,为复位方式的临床选择提供依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蔡菊芳;高瑞凤;王少峰;王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运用组织隔离式网片行腹腔镜下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手术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26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运用组织隔离式网片行腹腔镜下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2.6 h;住院时间10~16 d,平均13.4 d。术后切口感染2例,均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60个月,无严重慢性疼痛、膨出、复发及死亡患者。结论对巨大腹壁切口疝接受修补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朱华;郭莹;刘美凤;林明霞;石玉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