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贺军;卢建丽
目的:总结真空高负压引流系统在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行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52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高负压引流组26例,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低负压引流组26例,应用传统低负压引流球囊引流。比较二组间的术后平均置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总引流量、皮瓣下积液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引流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及术后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二组在术后平均置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皮瓣下积液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0、4.025,χ2=5.65、4.127,P=0.0001、0.0002、0.017、0.042),总引流量、引流管细菌培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73,χ2=0.754,P=0.4064、0.385),高负压引流组患者在术后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真空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效果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还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鲍广建;褚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运用组织隔离式网片行腹腔镜下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手术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26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运用组织隔离式网片行腹腔镜下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2.6 h;住院时间10~16 d,平均13.4 d。术后切口感染2例,均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60个月,无严重慢性疼痛、膨出、复发及死亡患者。结论对巨大腹壁切口疝接受修补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朱华;郭莹;刘美凤;林明霞;石玉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发现的腹股沟隐匿性疝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方法总结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腹症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患者313例,术中发现隐匿性腹股沟疝41例。同期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结果围手术期患者无明显腹股沟不适症状,感染1例。术后随访3~5年,行内环口高位结扎2例患者出现复发。同期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复发2例,感染2例。二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思(χ2=0.01,P>0.05),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急腹症腹股沟区发现的隐匿性斜疝行内环口高位结扎+自体组织修补是可行的。
作者:李耀锋;沈庆坡;李霞;路建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65岁,因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不畅4d入院。以下腹部及脐周疼痛为主,呈持续性胀痛,无阵发性加剧,不伴恶心、呕吐,无发热。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无其他疾病史记载,无手术史。门诊腹部X线透视提示肠梗阻。入院查体:T 35.7℃,BP 125/85 mmHg (1 mmHg =0.133 kPa),一般情况可,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明显膨隆胀气,未见肠型,全腹肌软,脐周及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叩诊鼓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双侧腹股沟区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考虑为粘连、肿瘤、肠扭转可能。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输液、抗炎、抑酸治疗,急诊腹部X线示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小肠胀气扩张,可见数个长短不一、高低不平呈阶梯状液平,双侧腰大肌影及腹脂线清晰(图1),提示小肠梗阻;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少量淡黄色渗液,小肠明显扩张积气,距回盲部约60 cm小肠嵌入左侧闭孔内,扩张疝环,持续缓慢均匀用力将小肠回纳腹腔,发现系小肠肠壁部分嵌入(图2~4),局部血供差,同时手法还纳时小肠壁部分浆膜撕裂,决定行部分小肠切除+小肠端端吻合术,左侧闭孔内口用丝线缝合2针关闭缺损;准备关腹前再次检查发现右侧闭孔小肠肠壁嵌入,同样手法回纳小肠,嵌顿小肠距回盲部约20 cm,嵌入肠壁血供可(图5~6),无明显血运障碍,行右侧闭孔丝线间断缝合关闭;术中证实为双侧闭孔疝同时嵌顿,两处闭孔内口大小约小指尖。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作者:何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早期诊断,以及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闭孔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其病例特点。结果4例闭孔疝患者,术前皆行CT检查,明确闭孔疝诊断。其中3例因肠梗阻急诊入院,并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管坏死而行肠切除,单纯修补闭孔缺损;另1例患者,因左下肢痛入院,择期行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能早期诊断的闭孔疝患者,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杨军;曹春辉;施小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由于其治疗过程快捷安全,近几年已在临床开展。总结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96例腹股沟疝患者开展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保起;王红超;张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疝腹腔镜或辅助切口防粘连补片修补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腹壁切口疝21例,通过腹腔镜防粘连补片修补。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结果手术配合顺利,未发生肠管或血管损伤,术后住院(9.5±3.4)d,无手术部位感染、肠瘘、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血清肿1例,经穿刺加压包扎2周吸收,术区腹壁痛2例,持续2个月,经止痛药物治疗3个月缓解。随访1~5年,疝无复发。结论护理配合要求掌握腹腔镜及配套器械的安装使用与保养,熟悉手术准备、操作流程、修补材料特点、并发症预防等主要技术环节。
作者:徐宏坤;马海珍;王京立;徐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抗反流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段,比较二组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9%)明显低于对照组(28.6%)(χ2=5.85,P=0.00)。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抗反流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服务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俭;蒋媛;张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开展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朱明杰;李亚平;杜波;但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致补片去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4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感染患者12例,其中9例患者均行手术取补片。结果9例患者均行手术切口治愈,疝无复发,均随访中。结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预防感染为重,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法。
作者:阿扎提江;艾力·马合木提;阿力木江;克力木;张成;于文庆;阿里木;艾克拜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腹横纹切口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60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380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20例,采用传统腹横纹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二组患儿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切口较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2.451、2.472,P均<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7,χ2=6.435、30.746,P均<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等优点,术中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对侧腹股沟区隐匿性疝,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焱;李恒;黄东;刘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Miles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Miles术158例患者资料,其中经腹直肌旁造口46例,经腹直肌造口83例,经腹膜外造口29例;16例术后出现造口旁疝,其中经腹直肌旁11例,经腹直肌5例;对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例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痊愈,6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未出现复发病例;1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和充分引流、抗感染后痊愈;1例慢性疼痛,给予对症治疗;未出现严重的补片相关并发症。结论本组患者造口旁疝的发生与造口方式、手术操作、腹压增加有关,根据病情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
作者:王有财;韩广森;王松涛;王刚成;任莹坤;李剑;王兆洲;杨永威;润增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近年来治疗儿童疝的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内环境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由于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毕要求苏醒迅速、彻底,其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现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实施此类手术的35例儿童疝患儿术中麻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全胜;路菲菲;张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其学习曲线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1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由同一术者开展的连续6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手术的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1~5组,每组各12例,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不良事件、术后复发率。结果1、2、3组手术时间与4、5组有统计学差异(F=6.603, P=0.000);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并发症)逐渐减少,多可不经处理自行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修补失败发生,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具有良好腹腔镜操作基础者约在20~30例后即能熟悉LIHR的操作,而真正度过学习曲线、具有很好的控制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至少要达到150~200例。
作者:李文君;王正;尹卫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行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斜疝121例。术前诊断右侧嵌顿疝89例,左侧嵌顿疝32例。经脐切口置入trocar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无损伤钳,探查患侧疝内容物类型、嵌顿程度。腹腔镜下辅以体外手法复位将嵌顿疝复位,观察嵌顿脏器损伤情况。如嵌顿脏器无损伤,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探查对侧如存在隐性疝则同时处理。结果12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合并对侧隐性疝34例。嵌顿疝内容物90例为肠管,20例为卵巢,11例为网膜。手法协助复位均顺利还纳,镜下观察5 min,121例嵌顿脏器均血运良好。单侧疝(87例)手术时间为9~15 min,平均12 min;双侧疝(34例)手术时间为15~28 min,平均24 min。麻醉清醒后进食,疼痛均能耐受。术后平均12 h出院。随访1~15个月,无切口感染,无阴囊水肿、血肿等并发症,无复发。结论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可高位结扎,直视下探查嵌顿疝内容物损伤情况,探查对侧有无隐性疝。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魏延栋;杨轩;刘树立;张金山;李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