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锋;王炳宇;方彦忠;热夏提·阿不都拉;马金山;努尔兰·别克
病人男,46岁.体检X线胸片发现右肺占位病变.查体:右肺上部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CT示右肺上叶一8.6cm×10.2cm×6.8cm大小囊状、低密度块影,边界清楚,CT值为30.5Hu.X线电视透视示该肿物与纵隔呈锐角关系,胸腔加压试验可见病变形态改变,对食管及气管无压迫迹象.
作者:雷衡阳;马小槟;徐辉栋 刊期: 1998年第02期
病人男,43岁.左上胸部疼痛10天.查体:左锁骨上可触及一1cm×2cm大小肿块,质硬、固定、无压痛;左腋下可触及一2cm×3cm×2cm大小肿块,质硬、界清、不易活动、无压痛.X线胸片示左上肺叶尖段一3cm×4cm×5cm大小半月形肿块,左第1前肋破坏.胸部CF疑诊左肺上沟癌.
作者:楼正龙;崔健 刊期: 1998年第02期
心律失常是开胸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我们观察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对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勇;刘颖珍;肖庆隆 刊期: 1998年第02期
为探讨支气管、隆凸和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对96例中心型肺癌分别施行支气管、隆凸和血管成形术64、20和30例次.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1%、48%;接受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0%、31%.结论: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可以扩大肺癌的手术适应证、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疗效不亚于单纯肺切除术.
作者:马富锦;史宁江;高昕;滕洪;曲家骐;侯维平 刊期: 1998年第02期
体外循环术后渗血原因复杂,其中血小板功能损伤及数量减少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血小板的保护一直受到临床研究的关注[1].本研究旨在探讨止血环酸抑制纤溶酶活性,从而保护血小板、减少术后出血,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马松峰;乔峻;张立生 刊期: 1998年第02期
病人女,51岁.缩窄性心包炎,活动后心悸10余年.查体:全身水肿,呼吸困难.心律不齐,心音遥远,肝肋下10cm,脾下缘向前高翘、切迹平脐,肝颈回流征阳性.化验室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低血钾、低血钠、血白蛋白35g/L,肝功能指标正常.心电图示心房纤颤、电轴右偏.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无食管静脉曲张.X线心脏三位相示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0.56.胸部CT示纵隔有小的钙化淋巴结,心包少量积液,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下腔静脉造影示下腔静脉通畅.术前经利尿、输人血白蛋白350ml(7次)等调治近3个月后,在全麻下行脾切除、心包剥脱术.术前放腹水1200ml.
作者:刘东棋;李福义 刊期: 1998年第02期
病儿男,10岁.2个月前偶然发现腹部肿块.查体:脐周可触及约9cm×8cm搏动性肿块及震颤并闻及收缩期杂音.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示:腹主动脉中下段一直径约6cm球样扩张,左肾动脉2cm×1cm梭状扩张.1994年10月手术,术中见肾动脉3.5cm以下腹主动脉8cm×6cm瘤样扩张,左肾动脉1.5cm×1cm、左髂总动脉起始部5cm×3.5cm及右髂总动脉末端1cm×0.5cm梭状扩张.剖开腹主动脉瘤其内无血栓,瘤壁厚薄不均,累及血管全周;左髂总动脉瘤内少量血栓,瘤体累及前外2/3周血管壁.管腔均通畅.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及左髂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成形术.术后15天顺利出院.
作者:李跃华;宋惠民;苏润毅 刊期: 1998年第02期
评价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主动脉瓣替换术后2年左室功能的变化.将80例同期施行主动脉瓣替换病人分为2组,50例(年龄69.3±9.3岁)应用Toronto SPVTM瓣;30例(年龄71.6±7.7岁)作为对照组接受支架人工瓣膜替换.术前、术后1、6、12及24个月间记录M型及Doppler超声心动图,采用计算机图像数字分析,定量测定左室功能的变化.随访期间,Toronto组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为0.8±0.6kPa(6.0±4.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3±0.9kPa(17.3±6.8mmHg);术后1个月,左室心肌质量下降25%,左室+Vcf及-Vcf明显增加(2.0±0.8/1.4±0.3s-1,P<0.01;2.8±1.2/1.8±0.7s-1,P<0.01).术后6个月,左室功能进一步改善,心室肥厚的消退更趋完全,该变化在其后的随访期间保持稳定.结论:与支架瓣膜相比,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具有较大瓣口开放面积及低跨瓣压差,这促进了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及病理性肥厚的逆转.
作者:张中明;Jin XY;Gibson GD;Pepper JR 刊期: 199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后心肌胶原网架结构的变化及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肌细胞及间质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心衰机制及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方法.方法:16只犬随机均分为两组,通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法制造急性左心衰模型,离心泵行左心辅助120分,辅助期间实验组加L-Arg300mg/kg,分别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心肌超微结构、血浆ET-1.结果:实验组在辅助循环期间室颤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ET-1心衰后明显高于心衰前,辅助后实验组有所下降.心肌超微结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肌胶原网架在急性心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L-Arg对急性缺血心肌及间质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奇;李功宋;李佳春 刊期: 1998年第02期
FK506是土壤链霉菌属提取的抗霉素代谢物.日本学者[1,2]首先做了基础研究报道;多项体外实验表明FK506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应,其免疫抑制有效浓度(IC50)为0.1nmol/L,是环孢素A(GsA)IC50(10nmol/L)的1%[3];动物实验证实FK506能有效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4].1994年FK506在美国获FDA批准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用药.
作者:孟旭;陈宝田 刊期: 1998年第02期
例1男,18岁.右季肋部痛2年,近来咯少量鲜血.查体:右胸下部叩浊.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肿物,10cm×11cm大小,周边光滑.1979年4月手术,术中见肿物占据右肺下叶,暗紫色,肺门、纵隔无淋巴结转移.行右肺下叶切除.病理报告:血管外皮肉瘤.未进行放疗和药物治疗.术后6个月死于同侧肺内复发.
作者:李玉;殷洪年;胡永校;付志民;姜宗源 刊期: 1998年第02期
病儿女,5.5岁.自幼发现有心脏杂音,平时无明显症状.查体:心界向左侧扩大,律齐,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P2固定分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及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可见肺血增多,右心室大.
作者:杨世虞;卢文娜;卢秀芬 刊期: 1998年第02期
我们通过严密的观测,对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应用超声心动图连续监测心脏指数,以建立TOF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的定性定量诊断标准.报告如下:
作者:石艳芬;梁平;宁寿葆;林其珊 刊期: 1998年第02期
低温有效降低了心肌的代谢,延缓能贮消耗,心脏外科一直将此作为心肌保护的有效措施[1,2].冷血心肌停搏液(CBC)心肌保护以供氧及降低代谢为基础;持续温血心肌停搏液(CWBC)则为停搏心肌提供佳代谢环境[3].冷、温血心肌保护方法的不同,涉及心肌电机械活动终止后温度处理手段的差异,目前对冷、温血心肌保护效果的认识分歧较大[3,4].现重点介绍近年心肌保护的温度处理研究状况.
作者:李德闽;汪曾炜 刊期: 199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累及气管的T4食管癌切除后气管修复成形术中OB胶的作用.方法:9头成年杂种猪宰杀后即刻取其完整气道,在气管/支气管上作切开/切除-缝合/修补模型共36处,比较OB胶加固前后气管成形处的耐压差;并观察OB胶的固化过程;总结15例临床应用经验.结果:OB胶加固后气管成形处的耐压程度明显高于单纯缝合处:切开缝合处分别为18.0±5.0kPa,2.0±0.5kPa;切除修补处分别为14.0±3.0kPa,1.0±0.2kPa;OB胶与组织紧密结合形成一固化的半透明膜填堵缝合间隙.临床应用OB胶加固食管癌切除后气管破口修补15例,效果良好,无毒副作用,无死亡,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近期疗效满意.结论:OB胶加固累及气道的食管癌切除后气管修补处,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增加了此手术的安全性,拓宽了食管癌的手术指征.
作者:陈克能;师晓天;梅平 刊期: 1998年第02期
改良Fontan手术是治疗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术式,尤其是近年全腔-肺动脉连接术的应用,使其手术方法及效果得到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但临床中仍有部分Fontan手术高危因素病人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我们自1991年11月以来,采用双向腔肺分流术治疗9例不适合Fontan手术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斌;李晓辉;郭权;石静;张毓平;崔宏伟 刊期: 1998年第02期
病人男,47岁.间断性进食发噎20年,加重月余,伴呕吐、胸痛.上消化道X线造影发现食管中下1/3交界处食管右后壁有一约4.5cm×4.5cm类圆形囊状致密影,密度不均,似有钙化,相应内壁处显示不规则龛影、僵硬.
作者:林桦 刊期: 1998年第02期
1988年1月至1995年2月采用人工血管包绕术治疗3例颈静脉扩张病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志福;姚震;高尚志;夏军 刊期: 1998年第02期
1989年至1995年我们对185例行根治术的食管癌病人,术中常规作胃左血管周围淋巴结清除并送病理检验,以探讨其在食管癌转移中的规律和意义.
作者:李先锋;王炳宇;方彦忠;热夏提·阿不都拉;马金山;努尔兰·别克 刊期: 1998年第02期
1991年以来,我们对11例肢体动脉和1例内脏动脉阻塞者行外科治疗,均获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20~77岁.急性发病7例,慢性病程5例.风心病房颤4例(1例并发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3例(1例合并风心病房颤)、大动脉炎、肱动脉断裂吻合口狭窄血栓形成、宫颈癌术后盆腔种植肿瘤转移血管受侵、颈总动脉受肿瘤浸润、脾动脉栓塞各1例.共手术16例次.
作者:张喜清;杨秀峰;云昆仑;折占飞 刊期: 199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