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96例疗效分析

马富锦;史宁江;高昕;滕洪;曲家骐;侯维平

关键词:肺癌, 支气管成形术, 隆凸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
摘要:为探讨支气管、隆凸和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对96例中心型肺癌分别施行支气管、隆凸和血管成形术64、20和30例次.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1%、48%;接受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0%、31%.结论: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可以扩大肺癌的手术适应证、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疗效不亚于单纯肺切除术.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幼儿节细胞神经瘤致腹泻1例

    病儿男,2岁.体重9kg.反复腹泻水样便1年余,每日4~5次,无腹痛及恶心呕吐,治疗无效;近2个月咳嗽、憋气.X线胸片及CT片示右后纵隔软组织5.7cm×4cm阴影,中央有少许钙化,包膜光滑与脊柱右侧缘关系密切.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

    作者:赵春燕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卡托普利对心肌组织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观察含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的停搏液及再灌注血液对心肌组织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用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对照组(St.Thomas改型停搏液)、卡托普利(cpl)组(含cpl 4.6μmol/L的St.Thomas停搏液改型及再灌注血液).测定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肌酸肌苷(CP)、丙二醛(MDA)含量、股动脉及冠状静脉窦血气及乳酸值,计算心肌氧摄取率.结果表明,心脏复跳后cpl组ATP、ADP、AMP及CP的恢复率、心肌氧摄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肌组织MDA含量、冠状静脉窦与股动脉的血乳酸含量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含4.6μmol/L cpl的停搏液及再灌注血液可改善心肌组织氧的供需平衡,增加心肌组织氧摄取率及乳酸利用率,增加ATP的合成,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的能量代谢及心功能.

    作者:郭向阳;徐守春;罗爱伦;王明山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诊断标准探讨

    我们通过严密的观测,对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应用超声心动图连续监测心脏指数,以建立TOF根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的定性定量诊断标准.报告如下:

    作者:石艳芬;梁平;宁寿葆;林其珊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食管癌胃左血管周围淋巴结清除探讨

    1989年至1995年我们对185例行根治术的食管癌病人,术中常规作胃左血管周围淋巴结清除并送病理检验,以探讨其在食管癌转移中的规律和意义.

    作者:李先锋;王炳宇;方彦忠;热夏提·阿不都拉;马金山;努尔兰·别克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

    1992~1993年为9例复杂先心病病人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均在心脏跳动下作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1例作上腔静脉近心端与右肺动脉侧侧吻合,8例作右房上腔静脉开口与主肺动脉端端吻合.心房内管道置入5例,复合性内通道2例,心房内分隔2例.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30分钟,平均心肌温度10℃,全部心脏自动复跳,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复杂的先心病,全腔肺动脉吻合术的姑息性效果较其它改良Fontan术式要好,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作者:秦斌;颜江瑛;解士胜;万士杰;Daenen W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心衰后胶原网架结构变化与左旋精氨酸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后心肌胶原网架结构的变化及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肌细胞及间质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心衰机制及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方法.方法:16只犬随机均分为两组,通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法制造急性左心衰模型,离心泵行左心辅助120分,辅助期间实验组加L-Arg300mg/kg,分别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心肌超微结构、血浆ET-1.结果:实验组在辅助循环期间室颤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ET-1心衰后明显高于心衰前,辅助后实验组有所下降.心肌超微结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肌胶原网架在急性心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L-Arg对急性缺血心肌及间质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奇;李功宋;李佳春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96例疗效分析

    为探讨支气管、隆凸和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对96例中心型肺癌分别施行支气管、隆凸和血管成形术64、20和30例次.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1%、48%;接受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0%、31%.结论:支气管、隆凸、血管成形术可以扩大肺癌的手术适应证、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疗效不亚于单纯肺切除术.

    作者:马富锦;史宁江;高昕;滕洪;曲家骐;侯维平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房室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为提高房室管畸形手术疗效,总结1982年1月至1994年12月纠治房室管畸形130例,其中部分性房室管畸形(PAVC)88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CAVC)42例.PAVC手术方法采用间断缝合二尖瓣裂缺,心包补片关闭原发孔缺损;本组PAVC手术无死亡,1例术后3年发生二尖瓣重度反流,再次手术时死亡.CAVC采用单片心包补片方法;本组CAVC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2.4%,死因为重度肺动脉高压;远期死亡2例,均为二尖瓣反流,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结论:PAVC如无明显二尖瓣反流,手术可在3~4岁时做,而CAVC为了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应该在6月龄内手术,迟不要超过1岁.

    作者:丁文祥;苏肇伉;徐志伟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冷冻支气管残端的实验研究

    13只犬肺切除后支气管残端采用液氮行冷冻处理,观察7天~7个月(平均3.5个月).结果见冷冻的支气管残端均有坏死,随观察时间的延长逐渐形成纤维瘢痕.全组均未发生残端破裂或支气管胸膜瘘.其原因是冷冻坏死发生缓慢,纤维组织对冷冻的耐受性较强,使坏死组织不致很快脱落;肺切除手术污染轻,冷冻的支气管残端无感染溃烂;覆盖支气管残端的胸膜因冷冻而较快发生粘连和纤维组织增生.

    作者:路作新;程波;叶明福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双向腔肺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Fontan手术是治疗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术式,尤其是近年全腔-肺动脉连接术的应用,使其手术方法及效果得到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但临床中仍有部分Fontan手术高危因素病人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我们自1991年11月以来,采用双向腔肺分流术治疗9例不适合Fontan手术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斌;李晓辉;郭权;石静;张毓平;崔宏伟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胸腔内注射鸦胆子乳剂治疗术后乳糜胸(附8例报告)

    乳糜胸可以发生在胸腔内多种手术之后.自1991年至1996年我院普胸手术后并发乳糜胸8例,均经胸腔内注射鸦胆子乳剂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特木热;陈书山;梁俊国;邱能庸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电凝切除气管息肉1例

    病人男,34岁.反复咯血6个月,曾疑诊支气管扩张.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发现隆凸上方4cm处气管左侧壁有一直径为0.5cm带蒂球形肿物,表面有出血.诊断气管息肉并出血.

    作者:韩荣兴;陈炳文;张平;冉德春;张国起;万发义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左臂丛神经鞘瘤误诊左肺上沟癌1例

    病人男,43岁.左上胸部疼痛10天.查体:左锁骨上可触及一1cm×2cm大小肿块,质硬、固定、无压痛;左腋下可触及一2cm×3cm×2cm大小肿块,质硬、界清、不易活动、无压痛.X线胸片示左上肺叶尖段一3cm×4cm×5cm大小半月形肿块,左第1前肋破坏.胸部CF疑诊左肺上沟癌.

    作者:楼正龙;崔健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气管支气管腔内良性肿瘤

    1962年1月至1995年10月间我们共收治气管、支气管管腔内良性肿瘤21例,均经外科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定中;高成新;周允中;黄偶麟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源自迷走神经的右前上纵隔神经纤维瘤1例

    病人男,46岁.体检X线胸片发现右肺占位病变.查体:右肺上部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CT示右肺上叶一8.6cm×10.2cm×6.8cm大小囊状、低密度块影,边界清楚,CT值为30.5Hu.X线电视透视示该肿物与纵隔呈锐角关系,胸腔加压试验可见病变形态改变,对食管及气管无压迫迹象.

    作者:雷衡阳;马小槟;徐辉栋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食管憩室合并巨大结石1例

    病人男,47岁.间断性进食发噎20年,加重月余,伴呕吐、胸痛.上消化道X线造影发现食管中下1/3交界处食管右后壁有一约4.5cm×4.5cm类圆形囊状致密影,密度不均,似有钙化,相应内壁处显示不规则龛影、僵硬.

    作者:林桦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FK506与心脏移植

    FK506是土壤链霉菌属提取的抗霉素代谢物.日本学者[1,2]首先做了基础研究报道;多项体外实验表明FK506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应,其免疫抑制有效浓度(IC50)为0.1nmol/L,是环孢素A(GsA)IC50(10nmol/L)的1%[3];动物实验证实FK506能有效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4].1994年FK506在美国获FDA批准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用药.

    作者:孟旭;陈宝田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管状消化道吻合器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

    我们于1980~1995年间应用上海产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共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300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崔刘保;张挽强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附47例分析)

    1984年1月至1994年12月收治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47例,其中34例施行了手术治疗.病变原因为纵隔肿瘤12例、纵隔炎症7例、静脉炎14例、良性病变12例和异位升主动脉压迫及原因不明各1例,同时伴下腔静脉病变8例.手术方法包括:各种转流术,肿瘤切除加上腔静脉重建或松解术,经右房、经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术和上腔、无名静脉内血栓内膜切除加心包补片等.术后平均随访32.5个月,显效58.6%,改善24.1%,无效3.5%,复发率为3.4%,死亡10.3%.结论:手术的选择以病变切除和经胸转流优于经皮下转流;带外支持环PTFE人工血管经胸骨后行颈静脉-下腔静脉转流对缓解症状前景颇好.双侧大隐静脉-颈内静脉转流优于单侧.伴下腔静脉阻塞时,解决单侧病变,可能达到病人可接受的效果.而上腔静脉、无名静脉血栓内膜切除加补片移植和大网膜静脉与颈内静脉吻合为疑难病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作者:汪忠镐;谷涌泉;汪秀杰;王仕华 刊期: 1998年第02期

  • 伸展型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

    报告两种伸展型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122例次结果.其中包括食管、贲门术后吻合口狭窄、晚期食管癌贲门癌、食管癌放疗后狭窄、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食管癌性食管气管瘘和贲门失弛症者,效果良好.置管术可在内镜、X线下或剖胸探查术中进行,能有效地解除梗阻,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结论:伸展型支架较传统置管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食管外科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胡晓民;张祖艮;王国辉;马戎;范志宁 刊期: 1998年第02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主管: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