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效森;魏颖;曲宏民;李军;赵相聪
分析1992年1月至1996年1月,34例钝性胸部损伤病人胸部CT及X线检查(CXR)结果,探讨钝性胸部损伤CT检查的临床价值.
作者:郎宇璜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自1981年至1990年我们手术治疗7例肺上沟瘤病人,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44~64岁.
作者:魏成宽;李荫良;陈松峰;郑永利;肖军;王林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心肺联合移植(combined heart-lung transplantation,CHLT)现已被公认是治疗终末期心肺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苏业璞;赵砚丽;陈伯銮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5年4月至12月我们对28例风心病行单纯二尖瓣替换手术者,术后进行48小时血流动力学连续观察,比较保留二尖瓣装置与否对术后早期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守先;孙文宇;王涛;张供;李朝晖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们自1965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9例食管囊肿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9例中男7例,女2例.
作者:王福顺;王晓玲;田子强;王其彰;吴国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16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4.5岁.术前合并心源性休克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肺水肿11例.1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8例,多支病变6例,合并室壁瘤13例.急症手术4例,择期手术12例.行穿孔直接缝合2例,补片修补13例,双侧补片修补1例;同期冠脉搭桥9例,室壁瘤切除或折叠13例.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者8例.2例急症手术者早期死亡.结论:室间隔穿孔应先行内科治疗控制心源性休克,包括应用IABP或左心室辅助等,使病人能坚持到穿孔48小时后再积极手术.分流量小者应延至3~6周后手术.心源性休克是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胡盛寿;吴洪斌;朱晓东;萧明第;宋云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自1987年至1995年,对23例中心型肺癌病人采用同时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其中支气管完全袖式切除20例,楔形袖式切除3例;肺动脉干侧壁切除18例,袖式切除5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45.5%、33.3%.采用同时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进一步减少了全肺切除术的比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炎炎;丁悌;邱志钧;冯守山;郑炳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85年3月至1995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9例.
作者:梁家立;张广福;姜冠华;杨文东;李凡东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可引起体内各重要脏器的生化及病理生理改变.1995年2月至1995年5月我们对20例CPB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血中糖、淀粉酶、胰岛素及C肽进行了测定,试图探讨CPB对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20例病人中男9例,女11例.年龄6~45岁.
作者:陈琳;徐建军;陈朋;余茜;胡大仁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院自1990年至1995年,共行各种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1502例,其中32例(2.13%)因术后出血行剖胸止血术.
作者:张尔永;程述森;安琪;石应康;田子朴;黄旭中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报告1980年至1996年10月手术治疗3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结果.3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120例重症肌无力之25.8%.按Masaoka分期属Ⅰ期7例,Ⅱ期8例,Ⅲ期15例,Ⅳ期1例,术后15例发生危象,均采用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1例死于危象.随访半年至8年,平均37个月,5年内死亡6例,其中Ⅲ期4例,Ⅱ期2例.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危象的发生率远较未合并胸腺瘤者高,及时气管切开行辅助呼吸是处理的关键;胸腺瘤的Masaoka病理分期与预后明显相关,肌无力的严重程度对预后亦有重要影响.
作者:蒋耀光;王如文;范士志;陈建民;雷军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心脏外科的迅速发展,对体外循环中心肌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如下:心脏灌注方式冠状动脉顺行灌注(ACP)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经典的心肌灌注方法[1].
作者:石开虎;张镜芳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肺瘢痕癌临床报告少见.我们自1979年3月至1993年11月,手术治疗785例各类原发性肺肿瘤,其中瘢痕癌11例.
作者:高连增;许风莲;刘野樵;王炳印;姜德润;张友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0年4月至1996年11月收治7例主动脉瓣上狭窄(SVAS)病人,其中4例为Williams综合征.术前超声心动图测定跨狭窄段压力阶差为8.0~19.2kPa(1kPa=7.5mmHg),平均11.09±4.33kPa.所有病人均行主动脉扩大补片成形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随访2~80个月,平均25.7个月,解除狭窄满意,仅1例出现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运用菱形补片直接进行主动脉扩大成形术仍然是矫治沙漏型SVAS的首选方法.Williams综合征病人应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畸形.超声心动图对于SVAS的诊断具有独特作用.
作者:来永强;周其文;陈宝田;顾承雄;韦华;毛斌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1年至1996年,我们对17例中、下叶肺癌伴叶间裂冰冻的病人,进行了右肺中、下叶袖式切除术,并对手术径路进行探讨.
作者:王伟;李前生;刘凤林;朱良明;侯庆宝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男,34岁.气管肿瘤行气管环切对端吻合术后,在外院放疗后不久出现双侧主支气管狭窄,行金属支架内置术,缓解时间不长再次胸闷、气急、伴窒息感.
作者:胡定中;高成新;孙德魁;周允中;黄偶麟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生物瓣替换术后的衰败使病人面临再次换瓣手术,与第1次手术相比,再次换瓣操作困难,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增多.现报告我们为62例生物瓣失功病人再次换瓣的临床体会.
作者:刘中民;朱洪生;卢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男,38岁.骑摩托车摔伤颈部6天,当时神志清,无恶心、呕吐.伤后第2、3天左颈部进食时出现肿胀,食后可消退,局部逐渐出现红、肿、痛,再未进食.查体:颈前左侧有5cm×5cm局部隆起,红肿,触痛,有波动感.食管碘水造影显示食管平第7颈椎处有造影剂外溢,形成不规则团块影.
作者:王玉亭;王军;姜曰读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女,65岁.上腹部疼痛不适半月.查体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见食管下段偏前壁有一2cm×2.5cm×1cm肿物,表面光滑,基底较宽,粘膜无破坏,胃粘膜充血.肿物活检病理:食管下段平滑肌母细胞瘤.
作者:邱增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们自1978年1月至1993年5月,共收治25例心脏、肺血管及胸内段锁骨下动脉创伤病人.
作者:董光同 刊期: 199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