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先;孙文宇;王涛;张供;李朝晖
病人男,63岁.咳嗽、痰中带血丝1年,右胸阵发性痛40天,伴持续性发热37.5~38℃.查体:右肺下野呼吸音略低,余各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光义;柳金岳;徐保东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男,34岁.气管肿瘤行气管环切对端吻合术后,在外院放疗后不久出现双侧主支气管狭窄,行金属支架内置术,缓解时间不长再次胸闷、气急、伴窒息感.
作者:胡定中;高成新;孙德魁;周允中;黄偶麟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自1989年5月至1996年5月,我们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57例,死亡11例,死亡率3.1%;其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者30例,死亡6例,死亡率20%.可见影响VSD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合并重度PH.
作者:肖德绵;杨光;谷天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5年4月至12月我们对28例风心病行单纯二尖瓣替换手术者,术后进行48小时血流动力学连续观察,比较保留二尖瓣装置与否对术后早期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守先;孙文宇;王涛;张供;李朝晖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肺瘢痕癌临床报告少见.我们自1979年3月至1993年11月,手术治疗785例各类原发性肺肿瘤,其中瘢痕癌11例.
作者:高连增;许风莲;刘野樵;王炳印;姜德润;张友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分析1992年1月至1996年1月,34例钝性胸部损伤病人胸部CT及X线检查(CXR)结果,探讨钝性胸部损伤CT检查的临床价值.
作者:郎宇璜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肺动静脉瘘或称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yvenous mafformation,PAVM)是临床上少见的肺内血管畸形.由于肺动静脉瘘造成肺动脉血液未经毛细血管氧合致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作者:徐敬;赵文增;白振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女,65岁.上腹部疼痛不适半月.查体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见食管下段偏前壁有一2cm×2.5cm×1cm肿物,表面光滑,基底较宽,粘膜无破坏,胃粘膜充血.肿物活检病理:食管下段平滑肌母细胞瘤.
作者:邱增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长期以来外科切除食管癌后,习惯用胃重建消化道;对曾因胃及十二指肠疾患而行胃大部切除的食管癌病人,常采用结肠或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或改行放疗.
作者:徐勉;张双林;周勇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例1男,53岁.心悸气促6个月.病前1个月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左足挫伤.查体:心尖部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SM),向左腋下传导.
作者:林链凤;邱明义;吴健;林江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儿女,7岁.自幼易感冒,活动后心悸、气促,喜蹲踞.查体:口唇发绀、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减弱,SaO20.77.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右室增大肥厚,右房增大;室间隔缺损17mm,主动脉骑跨45%;右室流出道狭窄,第三心室21mm×18mm,肺动脉瓣环内径13mm;房间隔缺损22mm,左房内可见冠状静脉窦(内径15mm)回声,其内血流入左房;2条左肺静脉与左房相连,右上肺静脉与右房相连,右下肺静脉显示不清.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
作者:邓勇志;王伏生;李家成;王子林;马捷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可引起体内各重要脏器的生化及病理生理改变.1995年2月至1995年5月我们对20例CPB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血中糖、淀粉酶、胰岛素及C肽进行了测定,试图探讨CPB对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20例病人中男9例,女11例.年龄6~45岁.
作者:陈琳;徐建军;陈朋;余茜;胡大仁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为评估左房-主动脉转流作为左心辅助循环在心内直视术后顽固性左心衰竭的应用效果,为27例术后出现顽固性左心衰竭的病人,经左心房-辅助泵-主动脉建立左心辅助循环,结果23例脱离人工心肺机,20例痊愈出院.死亡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果:左心辅助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胡克俭;叶磊;蒋振斌;王依明;庄杏妹;刘祖赟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例1女,6岁.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1994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VSD为膜周型,直径1.5cm,补片修补.术中阻断循环40分钟,开放循环后心跳有力,平均动脉压10kPa(1kPa=7.5mmHg),经锁骨下静脉给予鱼精蛋白(批号:930404,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时,血压突然下降至5kPa,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明显发胀,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点滴多巴胺、副肾素及氟美松,血压不升.重新建立CPB并行循环120分钟,肺动脉压力不降,血压不升,心缩无力,终死亡.
作者:宋兵;高百顺;姚忠喜;张志芳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研究天门冬氨酸或(和)谷氨酸强化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将24只出生3~4周新西兰幼兔随机均分成4组:Ⅰ组为冷血停搏液组,Ⅱ组天门冬氨酸(20mmol/L)强化组,Ⅲ组谷氨酸(20mmol/L)强化组,Ⅳ组谷氨酸加天门冬氨酸(各20mmol/L)强化组.结果表明,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恢复百分率Ⅳ组、Ⅱ组明显少于Ⅰ组(P<0.01);左室收缩压(LVSP)恢复百分率Ⅱ、Ⅲ、ⅡⅤ组明显少于Ⅰ组(P<0.01);左室舒张压(LVDP)及左室压力微分(-dp/dt)恢复百分率Ⅱ、Ⅲ、Ⅳ组优于Ⅰ组(P<0.05).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酶(CK)漏出量(U/L)中,LDH漏出量Ⅱ组优于Ⅰ组(P<0.05),Ⅲ、Ⅳ组明显优于Ⅰ组(P<0.01);CK漏出量Ⅲ、Ⅳ组明显优于Ⅰ组(P<0.01).Ⅱ、Ⅲ、Ⅳ组心肌含水量(%)明显优于Ⅰ组(P<0.01).Ⅱ、Ⅲ、Ⅳ组心肌结构保护明显优于Ⅰ组.结论:谷氨酸或(和)天门冬氨酸强化血停搏液能明显增强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氨基酸强化组间之所以差别不显著可能与模型有关.
作者:陈惠文;苏肇伉;祝忠群;陈恩;黄惠民;俞小青 刊期: 1998年第05期
食管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食管中段.我们15年间手术治疗食管癌3234例,遇到食管癌肉瘤5例,发生率为0.15%,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55~69岁.
作者:刘炳学;李迎新;周广华;张申;高连方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们自1978年1月至1993年5月,共收治25例心脏、肺血管及胸内段锁骨下动脉创伤病人.
作者:董光同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经检测采用抗生素灭菌、超低温(-196℃)方法保存同种异体血管效果可靠,可有效的保存动脉壁的组织结构和细胞活性.这种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可作为血管移植的代血管材料,与人工血管相比,有较多的优越性.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我们为14例尿毒症病人应用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作透析移植血管搭桥术,近期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广明;王笑云;陈华群;邵永丰;吴延虎;骆金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16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4.5岁.术前合并心源性休克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肺水肿11例.1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8例,多支病变6例,合并室壁瘤13例.急症手术4例,择期手术12例.行穿孔直接缝合2例,补片修补13例,双侧补片修补1例;同期冠脉搭桥9例,室壁瘤切除或折叠13例.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者8例.2例急症手术者早期死亡.结论:室间隔穿孔应先行内科治疗控制心源性休克,包括应用IABP或左心室辅助等,使病人能坚持到穿孔48小时后再积极手术.分流量小者应延至3~6周后手术.心源性休克是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胡盛寿;吴洪斌;朱晓东;萧明第;宋云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观察6例深低温冻贮活性同种主动脉(CVAH)移植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包括CVAH肝前径路腔房转流术1例,部分体外循环下施行根治术并以CVAH补片重建狭窄段下腔静脉(IVC)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及远期死亡.例2术后3个月因外压致IVC阻塞,再次手术扩张并置内支架2枚,术中证实原补片处内膜光滑无血栓形成,再次术后9个月造影证实IVC通畅.另外5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4~56个月,全组临床征象消失完全,多普勒超声或造影均显示重建IVC通畅.结论:CVAH治疗布加综合征近、中期效果优良.
作者:王吉秋;崔向东;唐国建;林乐胜;汪忠镐 刊期: 199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