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溥;信德和;杨可贤;张绍明;张珩;任犹骏
1995年4月至12月我们对28例风心病行单纯二尖瓣替换手术者,术后进行48小时血流动力学连续观察,比较保留二尖瓣装置与否对术后早期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守先;孙文宇;王涛;张供;李朝晖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为评估左房-主动脉转流作为左心辅助循环在心内直视术后顽固性左心衰竭的应用效果,为27例术后出现顽固性左心衰竭的病人,经左心房-辅助泵-主动脉建立左心辅助循环,结果23例脱离人工心肺机,20例痊愈出院.死亡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果:左心辅助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胡克俭;叶磊;蒋振斌;王依明;庄杏妹;刘祖赟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游离阻断14例中、晚期肺癌病人的单侧肺(或肺叶)主要血管,经肺动脉、肺静脉插管与心泵连接,建立与体循环隔离的体外肺循环.在肝素化预充液中加入超量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进行高温(41~43℃)灌注50~60分钟,停机关胸.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2年分别死亡2、5例,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0%,余7例均健在.术后10~12个月对肺部残存肿块在CT定向下穿刺活检均为纤维组织.证明此疗法杀灭肿瘤组织效果确切,对正常肺组织的损伤是轻微且可逆的.
作者:蒲斌;刘洪林;耿益文;李书用;叶广华;周忠岭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例1男,53岁.心悸气促6个月.病前1个月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左足挫伤.查体:心尖部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SM),向左腋下传导.
作者:林链凤;邱明义;吴健;林江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女,20岁.乏力、盗汗、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4个月.3个月前诊为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抗痨治疗24天,症状减轻;半个月前上述症状又加重.查体:颈静脉充盈.
作者:王树华;汤继泉;邵长春;王恩田;齐玉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89年3月至1995年3月对41例病程为1周至3个月的急性及亚急性脓胸病人采用脓胸扩清纤维板刮除术,术中、术后脓腔冲洗、持续负压引流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荣;徐毅春;席启;郭远林;史平旺;李朝晖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肺动静脉瘘或称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yvenous mafformation,PAVM)是临床上少见的肺内血管畸形.由于肺动静脉瘘造成肺动脉血液未经毛细血管氧合致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作者:徐敬;赵文增;白振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食管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食管中段.我们15年间手术治疗食管癌3234例,遇到食管癌肉瘤5例,发生率为0.15%,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55~69岁.
作者:刘炳学;李迎新;周广华;张申;高连方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女,65岁.上腹部疼痛不适半月.查体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见食管下段偏前壁有一2cm×2.5cm×1cm肿物,表面光滑,基底较宽,粘膜无破坏,胃粘膜充血.肿物活检病理:食管下段平滑肌母细胞瘤.
作者:邱增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男,34岁.气管肿瘤行气管环切对端吻合术后,在外院放疗后不久出现双侧主支气管狭窄,行金属支架内置术,缓解时间不长再次胸闷、气急、伴窒息感.
作者:胡定中;高成新;孙德魁;周允中;黄偶麟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16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4.5岁.术前合并心源性休克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肺水肿11例.1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8例,多支病变6例,合并室壁瘤13例.急症手术4例,择期手术12例.行穿孔直接缝合2例,补片修补13例,双侧补片修补1例;同期冠脉搭桥9例,室壁瘤切除或折叠13例.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者8例.2例急症手术者早期死亡.结论:室间隔穿孔应先行内科治疗控制心源性休克,包括应用IABP或左心室辅助等,使病人能坚持到穿孔48小时后再积极手术.分流量小者应延至3~6周后手术.心源性休克是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胡盛寿;吴洪斌;朱晓东;萧明第;宋云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85年3月至1995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9例.
作者:梁家立;张广福;姜冠华;杨文东;李凡东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86年5月至1996年3月我们对65例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复发者进行再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54例,女11例;年龄32~72岁.
作者:段德溥;信德和;杨可贤;张绍明;张珩;任犹骏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例1女,6岁.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1994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VSD为膜周型,直径1.5cm,补片修补.术中阻断循环40分钟,开放循环后心跳有力,平均动脉压10kPa(1kPa=7.5mmHg),经锁骨下静脉给予鱼精蛋白(批号:930404,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时,血压突然下降至5kPa,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明显发胀,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点滴多巴胺、副肾素及氟美松,血压不升.重新建立CPB并行循环120分钟,肺动脉压力不降,血压不升,心缩无力,终死亡.
作者:宋兵;高百顺;姚忠喜;张志芳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88~1995年的7年间,我们手术矫治右室双出口(DORV)13例,室间隔缺损均位于主动脉瓣下.
作者:魏振宇;梁亚凤;刘晓程;靖文彬;刘立新;李宗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病人男,38岁.骑摩托车摔伤颈部6天,当时神志清,无恶心、呕吐.伤后第2、3天左颈部进食时出现肿胀,食后可消退,局部逐渐出现红、肿、痛,再未进食.查体:颈前左侧有5cm×5cm局部隆起,红肿,触痛,有波动感.食管碘水造影显示食管平第7颈椎处有造影剂外溢,形成不规则团块影.
作者:王玉亭;王军;姜曰读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心肺联合移植(combined heart-lung transplantation,CHLT)现已被公认是治疗终末期心肺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苏业璞;赵砚丽;陈伯銮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近10年来我们共收治4例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病人,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8~38岁,平均19岁;病史0.5~6年.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寒冷季节发作频.
作者:赵惠民;郝玉增;高茹;靳传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自1987年至1995年,对23例中心型肺癌病人采用同时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其中支气管完全袖式切除20例,楔形袖式切除3例;肺动脉干侧壁切除18例,袖式切除5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45.5%、33.3%.采用同时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进一步减少了全肺切除术的比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炎炎;丁悌;邱志钧;冯守山;郑炳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对43例风湿性二尖瓣病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从大体Ⅰ型至Ⅲ型,瓣膜病变的范围和程度逐渐加重,镜下从甲型到乙C型瘢痕累及深度和范围也逐渐增加,两者间原则上存在着一致性.因此提出瓣膜切削术的可行性,并为风湿性瓣膜成形术预后的判断提供线索.
作者:叶丁生;李任远;余心如;陈军;倪一鸣;余国伟 刊期: 199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