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机械通气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石喆;张灵娟;程知音;张韵;胡斌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 多药耐药菌,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非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HAP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7例HAP患者的发病情况,其中75例为MDROs感染组,92例为MDROs非感染组,均未行机械通气;分析HAP患者MDROs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7例非机械通气HAP患者中有75例为MDROs感染,感染率44.9%;共检出211株病原菌,90株为MDROs;多因素分析显示,两周内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住院时间>5d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非机械通气HAP患者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住院时间、有效预防治疗COPD,可以减少MDROs感染所致的HAP发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的感染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儿童医院住院及门诊973例SAU感染患儿临床资料,使用VIT 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和D试验检测,用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两个指标确认MRSA。结果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973株,其中检出MRSA 168株、检出率为17.27%,<2岁患儿中检出M RS A 132株、检出率为18.38%;M RS A中D试验阳性率为27.38%,M RS A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D试验阳性率为92.00%,MSSA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为87.30%;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 M RS A耐药严重,且多见于婴幼儿,患儿克林霉素诱导率较成人高,应加强对M RS A的管理与监测,防止其暴发与流行。

    作者:赵昕峰;厉小玉;高扬;王云桥;周俊;岳美娜;刘荻;吴亦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制定感染控制政策与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医院某血液病房的3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1∶1方法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各1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差异,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住院平均总费用为34394元,非感染组患者为14049元;不同年龄段患者住院平均总费用差值不同,在13969~27179元,比值为2.20~2.56;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在8~11.5 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发生后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直接经济损失因患者年龄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作者:王书会;王静娜;刘芸宏;吴晓慧;李颖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科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对策,为临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医院血液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34.67%;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 d、使用二联抗菌药物、有化疗及有侵入性操作方面为感染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 d、使用二联抗菌药物、有化疗、有侵入性操作均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科的住院患者在临床上并发医院感染前应分析相应的危险因素,实施合理的预防对策,终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韩向梅;张帆;崔彬;芮春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环节质量控制对医疗废物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如何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管理和监督,指导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正确分类,以保护医护人员安全。方法于2012年开始从环节质量控制入手,加强医院废物处置全过程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软硬件建设;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改变工作思路,加强重点部位和科室的督导和检查;不定时深入科室检查各个部门其分类、收集、运输、登记、交接等医疗废物处置的全过程,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切实做到全程管理、有序管理。结果环节质量控制提高了各类人员正确分类、收集,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的自觉意识,减少其随意乱放和二次分类处置的机会,使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规范、流畅,真正减少了再污染、再损害可能。结论各类人员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分类、处置、转运等过程的规范操作,所有处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保护了工作人员自身安全,保护了环境。

    作者:许玉冰;郭俊艳;赵江河;杨金燕;臧妍;郭光昂;邢玉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内外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RC T ),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终纳入12个研究,共1033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有效率、病灶吸收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肺空洞变化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有效率和病灶吸收率优于左氧氟沙星,在肺空洞变化有效率和安全性方面无差异。

    作者:王述蓉;冯申奎;黄毅岚;陈坤;卢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手显微外科智能温箱降低断指再植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手显微外科智能温箱应用于断指再植/再造术,以降低术后医院感染率,从而更好的提高断指存活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应用智能温箱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鹅颈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率、断指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6例,感染率5.45%,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17例,感染率15.45%;观察组患者断指存活103例,存活率为93.64%,对照组患者断指存活91例,存活率为82.73%;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8例,发生率为7.27%,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21例,发生率为19.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智能温箱应用于手显微外科治疗断指再植术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率,并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断指存活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黄红波;俞巍;彭清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门体静脉分流术患者应用甘露聚糖肽对术后感染的预防研究

    目的:探讨门体静脉分流术患者应用甘露聚糖肽对预防手术感染并发症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门体静脉分流术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同剂量甘露聚糖肽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感染并发症情况,数据采用 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4、7 d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90.0%,对照组分别为82.0%和8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和10.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6.25±3.1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9.03±3.9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门体静脉分流术患者应用甘露聚糖肽进行静脉滴注,可以有效预防手术感染并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吕军;徐明洲;范小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5E 康复模式对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5E康复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临床研究,以寻找有效方法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240例腹膜透析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采用5E康复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及感染病原菌分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13.3%,对照组发生感染41例,感染率34.2%;试验组与对照组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8.3%与27.8%,其次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及阴沟肠杆菌。结论5E康复模式有助于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康复模式。

    作者:羊永梅;周君;潘妙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过尿道利用2μm激光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感染的原因分析,为降低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的尿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250例前列腺增生需行2μm激光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试验研究,术后第4天采集患者的尿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将试验所得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0例患者术后有55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2.0%;共检出5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31株占54.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导尿管的留置时间≥3 d、合并有糖尿病等及出现引流不佳是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后,虽然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但是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袁迎霞;张大虎;程袁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与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导致结核病(TB)的病原菌,机体感染MTB后,有10.0%的机会发展成活动性TB;感染M TB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高龄、患有糖尿病、激素使用及酗酒等,同时可能与人类基因的多态性有一定联系;该综述分析了M TB感染诊断技术、感染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等,研发早期诊断M TB感染技术及更有效且疗程更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崔哲哲;林玫;刘飞鹰;林定文;刘慧慧;蓝如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3年11月肝胆外科72例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并对检出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86株病原菌,标本来源主要为胆汁占25.58%;86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5株占63.95%;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与阿米卡星有较低的耐药性,均<40.00%。结论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后应及时选择耐药性比较低的抗菌药进行治疗。

    作者:鲍继锋;鲍星;吴哲高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快速鉴定真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总结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应用于临床真菌鉴定的特点,为评估其在真菌快速鉴定方面的重要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ITEK MS鉴定仪对2013年1月-2014年9月临床检出真菌进行鉴定,获取真菌全细胞蛋白(主要是核糖体蛋白)质谱,通过与数据库中已知菌质谱进行比较、分析,获得鉴定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鉴定出真菌1254株,质谱技术鉴定真菌共1198株,占95.53%,未鉴定出真菌占4.47%;应用质谱技术鉴定的真菌中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共1125株占93.91%。结论 MALDI‐TOF MS技术鉴定真菌种类多,操作流程简单、快速,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是传统真菌鉴定方法的有力补充,为真菌鉴定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叶丽艳;郭玲;马艳宁;张樱;赵强;李丰田;王蕊;杨继勇;王成彬;罗燕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血清内皮素-1的变化与疾病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分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与疾病预后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130例,根据患儿临床特征,分为普通组41例、重症组64例与危重症组25例,对比3组患儿心率、血白细胞计数、血糖、ET‐1等水平,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组与危重症组患儿心率、血白细胞计数均较普通组显著升高(P<0.05),危重症组较普通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重症组相比较,危重症组年龄偏小、血糖水平偏高;ET‐1水平危重症组患儿明显高于普通组与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T‐1水平是导致危重症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T‐1水平是导致EV71患儿危重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检测ET‐1水平,对EV71患儿临床治疗与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洁;娄洁婵;李素华;陈均亚;徐志伟;陈喻;陈益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发病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相关炎性指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34例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57名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的新鲜粪便进行菌群分析,比较菌群变化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采用 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内酵母菌属(2.29±0.41)CFU/g、双歧杆菌属(5.20±0.53)CFU/g、乳杆菌属(5.62±0.12)CFU/g、肠球菌属(6.58±0.23)CFU/g、拟杆菌属(5.64±0.28) CFU/g、消化球菌属(6.35±0.25)CFU/g、小梭菌(3.61±0.30)CFU/g 的数量明显增加,而真杆菌属(1.62±0.24)CFU/g的数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结果阳性检出率与菌群数量变化结果基本相附;而菌群与炎性指标有相关性。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衡,其发病与真杆菌属数量的减少有关。

    作者:宋军民;杨超;常远;夏坤锟;王朝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烧伤患者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巨细胞病毒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烧伤总面积≥15%且巨细胞病毒(HCM V )IgG抗体阳性患者132例,根据其HCMV‐DNA是否阳性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HCMV‐DNA阳性,B组为阴性;对两组患者脓毒血症发生率以及存活率进行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发生脓毒血症的发生率A组为57.97%、B组为22.22%,A组患者脓毒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存活率A组为84.06%、B组为95.25%,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的烧伤患者脓毒血症及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对于烧伤患者应积极预防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一旦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则应积极给予敏感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谭静雷;张帆;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降钙素原与感染细胞监测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感染细胞百分比(PIC)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中的参考价值,以指导早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医院接受机械通气>48 h且怀疑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PCT水平和每百个吞噬细胞内PIC进行对比,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PCT水平和每百个吞噬细胞内PIC分别为(1.57±0.80)ng/ml和(1.17±0.31)%,观察组患者的PCT水平和PIC分别为(3.19±1.39)ng/ml和(3.03±1.4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钙素原与PIC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瓦永禄;孟建斌;华岚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外来手术器械使用后规范化处理探讨

    目的:针对外来器械在各医院间频繁流通的问题,改进传统的用后处理模式,以提高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的有效性。方法抽查2012年1-10月外来器械300件,抽取150件流动水冲洗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待洗涤的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另抽取150件长期存放且已于手术结束后进行清洗机清洗消毒的器械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清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清洗前细菌检出率为32.00%、HBSAg阳性率为7.33%、潜血阳性率为43.33%,均高于清洗后的6.00%、0.67%、6.67%;试验组清洗前细菌检出率为6.67%、HBSAg阳性率为1.33%、潜血阳性率为5.33%,均高于清洗后的1.33%、0、2.00%,但清洗后对照组的细菌检出率和潜血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建立外来器械规范化流程管理,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质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高效性,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风;赵自云;杨杰书;李璟;江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经验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重症医学科二区收治的1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API鉴定系统对痰液标本进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1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4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7株占66.44%,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93.75%,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均<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0.83%、16.678%,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3.33%、95.83%。结论老年重症肺炎仍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各菌株均表现出了较高的耐药性,多药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该根据病原学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黄鹏;黄寨;秦文波;陆政;莫祖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克拉霉素对细菌生物膜表达阳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对细菌生物膜表达阳性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并分析患者术后症状或体征改善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CRS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观察组32例,应用克拉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治疗效果,应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进行主观方面评估,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56.67%;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鼻窦C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鼻窦CT评分为(1.20±0.28)和(2.18±0.29)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41±0.33)和(4.64±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哮喘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克拉霉素对细菌生物膜表达阳性CRS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良春;熊世珍;黄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临床特征与血清型分布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 )临床特征及血清学分布资料,为IPD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3例IPD患儿临床资料及分离出51株肺炎链球菌(SPN )血清型分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特征显示,IPD患儿以两岁以下居首位占58.14%;67.44%患儿冬春季发病,83.72%患儿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疾病谱主要是败血症占48.84%、化脓性脑膜炎占18.61%、化脓性胸膜炎占16.28%;5例占11.63%有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多见;临床治愈28例、好转11例、3例未愈自动出院,死亡1例;5例并发症分别是脓毒性休克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硬膜下积液及癫痫各1例;51株SPN常见血清型是19F、19A、14和9V ,分别占27.45%、19.61%、17.65%和9.81%,有1株无法确定血清型。结论 IPD好发于2岁以下患儿,疾病谱以败血症多见,血清型主要是19F、19A、14和9V ,推荐接种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

    作者:周凯;谢国锦;王晓卫;徐飞;姚开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