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锦;程惠华;李东石;林贵山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推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0例胰腺癌和3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均行ERCP抽取胰液,采用TRAP-PCR-SSCP和TRAP-PCR-ELISA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检测胰腺癌细胞株4株,正常胰液和正常胰腺组织测定其端粒酶活性做为对照.结果:端粒酶定性分析:胰腺癌组胰液中阳性率67.50%(27/40);慢性胰腺炎组41.93%(13/31);胰腺癌细胞株全部为阳性,阳性率100%(4/4);正常胰腺和胰腺组织均呈阴性(0/5).端粒酶定量测定:胰腺癌组为1.475±0.467;慢性胰腺炎组为0.358±0.479.胰腺癌细胞株为1.842±0.256.胰腺癌组胰液中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组,P<0.05;胰腺癌患者组,高于慢性胰腺炎组,P<0.01.结论:胰液中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胰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可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手段之一.
作者:叶远红;郝菁华;杨崇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测定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7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以及16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表达.结果:Lewis A和Lewis 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3%(66/70)和85.7%(60/70),癌旁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2/70)和5.7%(4/70).肿瘤直径≥1 cm组Lewis X的表达强度较肿瘤直径<1 cm组明显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组Lewis X的表达强度较非转移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Lewis A和Lewis X可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参考指标.Lewis X的表达强度与肿瘤浸润及转移有关.
作者:周湘兰;桂律;罗金芳;史继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其与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Survivin、p53、bcl-2基因在24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17例良性淋巴结病变中的表达.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45.8%(11/24),良性淋巴结病变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11.8%(2/17),且主要局限于少数生发中心细胞,P<0.025.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与p53高表达密切相关,P<0.05,但与bcl-2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凋亡抑制可能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进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且其与p53异常表达显著相关,但与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梁群英;郭瑞珍;唐文台;肖庆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十几年来,由于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化疗及砷剂,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及长生存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但如何用更有效、合理的方案治疗以期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仍是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用三氧化二砷维持治疗6例,并获得长生存作临床分析.
作者:顾红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探讨其对腋淋巴结转移情况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亚甲蓝染料法对40例乳腺癌行腋窝蓝染淋巴结活检,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除(ALND),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全组40例患者检出SLN 38例,2例未找到SLN,检出率为95%(38/40),有8例SLN为阳性,1例SLN为假阴性,腋窝淋巴结(ALN)有9例转移,SLN与ALN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37例,准确率为92.5%(37/38);灵敏度为88.9%(8/9);假阴性率为11.1%(1/9).结论:亚甲蓝染色法能准确地鉴别SLN及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作者:熊秋云;曹亚丽;谢春伟;雷秋模;王安安;瞿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意义.方法:50例健康查体者,6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且经病理组织细胞学分型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病理分型,分为低分化组(23例)、中分化组(21例)和高分化组(19例).取静脉血0.5 mL(肿瘤患者均在术前3 d取血),经培养、制片、银染、图象分析4个步骤,以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I.S%值)作为Ag-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健康组与恶性肿瘤组I.S%均值分别为7.23±0.45、4.52±0.2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肿瘤患者中,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1.S%均值分别为2.76±0.13、4.82±0.35、5.21±0.23,经统计学分析,低分化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组.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测定不仅对诊断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丁乃晴;谭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8年3月-2001年5月对11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实行单层吻合法,不做前后壁加强.此吻合法保证了吻合口良好的弹性及血运,减少了吻合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作者:李凤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治疗和预后,并探索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23例临床病理资料,大部分采用CT和/或MRI诊断,1例据病理诊断.结果:本组脑耐受量为1 116~1 348 btu,颞叶型潜伏期为20个月~9年,脑干型为11个月~4年半.死亡6例,其中急性者2例,延迟性者4例(脑干型3例,颞叶型1例).结论:1)受照射脑体积、总剂量、分次剂量、脑组织敏感性是放射性脑病发生相关因素;2)CT和MRI是诊断放射性脑病的主要方法;3)急性者预后差;脑干型潜伏期短,预后较颞叶型差,潜伏期越长预后越好.
作者:张勇;王仁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总结1983年9月-2002年2月收冶青年人肺癌32例治疗经验,探讨青年人肺癌的特点.结果表明,青年人肺癌易延误诊断,病理类型以腺癌和鳞癌为主,外周型多见,手术后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46.7%及36.7%.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应提高对青年人肺癌的认识,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王平;陈新隆;桂龙升;彭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社区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普查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人群,从抗体阳性者中发现早期鼻咽癌患者.方法:社区血清学普查检出EB病毒抗体(VCA-IgA)阳性者,并应用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部11 977人,发现异常即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确诊174例,早期151例,早诊率86.78% ,鼻咽原发灶位于顶后壁95例占54.60%,侧壁60例占34.4%,前壁1例占0.57%少;68例原发灶直径<0.5 cm占39.08%.结论:鼻咽癌血清学普查作为初筛的手段,可以得出鼻咽癌的高危人群.间接鼻咽镜的应用,可以检出鼻咽癌临床早期患者,适用于社区,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大人群普查.
作者:张政;邓洪;廖建;黄逎琴;周日晶;黄业威;梁建平;王培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86-2001年我们对86例巨大甲状腺瘤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存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岩藻糖苷酶(AFU)作为肝癌标志物在有炎症活动的肝炎后肝硬化这一特殊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筛查.方法:收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42例,肝癌患者血清43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24例,疑似肝癌患者6例,正常人血清53例,分别以酶法和免疫放射方法对AFU和甲胎球蛋白(AFP)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FU含量为455.64±153.5 nmol/(mL*h),肝癌患者为502.2±230.24 nmol/(mL*h),慢性肝炎患者500±127.05 nmol/(mL*h),三者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324±57 nmol/(mL*h).肝癌患者AFU水平虽然高于肝硬化患者,但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AFP含量,肝癌患者AFP含量显著高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P<0.001.方差分析显示肝硬化和肝癌血清中AFU活性不随AF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结论:AFU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和肝癌患者血清中均明显升高,AFU的测定难以对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进行区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存在的炎症使AFU作为肝癌标志物的诊断价值降低.
作者:贾克东;石淑仙;林剑国;陈红云;王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端粒酶RNA特异性核酶对宫颈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核酶转染至宫颈癌Hela细胞,以G418筛选细胞,经斑点杂交提示转染成功后,检测细胞活力及细胞周期变化,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试验组细胞的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转染后细胞受阻于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转核酶细胞端粒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端粒酶活性与未转染细胞比较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端粒酶RNA特异性核酶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为核酶用于恶性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
作者:辛晓燕;王红英;马越云;苏明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42例晚期NSCLC给予盖诺、顺铂及VP-16治疗.结果示2例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57.1%,中位生存期54周,毒副作用能耐受.初步结果认为,盖诺为主联合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任刚;亓久德;姚修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IL-18(rh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外周血细胞扩增得到IL-18的cDNA并测定其核酸序列.将扩增产物酶切后克隆到pORF5质粒的NcoⅠ/NheⅠ酶切位点,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重组子,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ORF5-hIL-18.结果:真核表达质粒pORF5-hIL-18在大肠杆菌JM109表达,能够诱导PBMC合成GM-CSF,具有协同rhIL-2增强NK细胞细胞毒作用的能力.结论:重组表达的rhIL-18具有生物活性,可用于进一步的功能研究.
作者:李胜;樊立;李占元;衣龙海;马道新;刘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vulvar malignant melanoma,以下简称外阴恶黑)是一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恶性度极高.笔者收集了1979年1月-1995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和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妇瘤科的18例原发性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全部经病理证实及随访.现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彭根大;邱云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探索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确诊手段及临床特征,回顾分析 84 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及痰细菌学,手术病理确诊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纤支镜、痰检及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84 例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 58 例,痰中带血 54 例,骨关节肥大和秤状指(趾) 5 例,声嘶 3 例.纤支镜示:刷检癌细胞及结核菌阳性率 13.4%,痰涂片阳性率 40.5%,癌细胞学检查阳性率 36.9%.手术后病理阳性率(100%).研究结果显示,当结核患者出现不寻常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行胸部 X 线,痰细胞及纤支镜检查,必要时行手术探查并病理以确诊.
作者:刘淑勇;孙亚婷;逄鲁红;杨仲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加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0年7月进行了用艾迪注射液加放疗治疗NSCLC的研究.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放疗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为单纯放疗.两组照射剂量为60~70 Gy.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完全缓解24%,部分缓解48%,总有效率72%;对照组完全缓解12%,部分缓解28%,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4%、20%,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加放疗治疗NSCLC能提高肿瘤缓解率,改善生存质量,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吴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护理管理与护理服务都通过流程运作.流程就是程序,护士长按程序管理,护士按程序工作.护士长做护理计划,有决策反馈流程,整体护理有护理程序作为流程,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打针送药都有单项流程.流程是完成一项任务的有序活动,是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关联的活动,是为达到一个护理目标一连串的活动.护士长更新护理服务,拓展护理职能,研究护理服务可依循的准则,就要再造一连串的标准化的护理流程.
作者:毛红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再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住院治疗的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病例共56例临床资料.卵巢浆液性癌26例,黏液性癌19例,宫内膜样癌10例,转移性腺癌1例.基本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联合术前术后的化疗.结果:截至2002年5月全部随访,死亡23例,现存活33例.已死亡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5个月.总的3年生存率为27.5%(6/22),其中泰素类用药组为4/12.拓扑替康组共8例,其有效率为3/8.结论:1)紫杉醇+顺铂的联合化疗可成为晚期复发性卵巢癌再治疗的首选.2)拓扑替康联合化疗是复发性卵巢癌有效的补救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3)再次手术治疗仍是晚期复发性卵巢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李庆水;盛修贵;刘乃富;侯晓彤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