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七叶灵方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金长娟;李蕾;崔清

关键词:肺肿瘤/药物疗法, 肺肿瘤/中药疗法
摘要:为了观察探讨中药七叶灵方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对Ⅲ、Ⅳ期不能手术的52例晚期肺癌患者,台用化疗MVP及EP、ⅣP方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观察1、3、5年生存率及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43例NSCLC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4%、49.5%和18.97%,中位生存期为2年.近期有效率(RR)为42%,KPS评分治后平均提高20分.提示中药七叶灵方合用化疗可提高晚期肺癌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三氧化二砷治疗Scid小鼠鼻咽癌移植瘤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03)对人鼻咽癌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鼻咽癌细胞株CSNE-1为研究对象,观察腹腔注射As203对鼻咽癌在Scid小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毒副反应.结果:As203腹腔注射1 mg/kg和5 mg/kg均能在小鼠体内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在5 mg/kg剂量组,凋亡诱导明显且能诱导鼻咽癌细胞分化,并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抑瘤率为70%.上述剂量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无抑制作用,但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对肝脏和心脏有轻度毒性.10 mg/kg迅速致实验鼠中毒死亡.结论:砷剂在Scid小鼠体内治疗人鼻咽癌移植瘤有效,但存在适剂量问题,诱导调亡和分化可能是其抑瘤机制.

    作者:杜彩文;李德锐;林英城;吴名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测定的意义

    为了了解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f、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卵巢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血清CRP、Tf、PA的含量,以研究其对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淑兰;刘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

    在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因病情进展快,治疗效果差,易并发DIC,引起严重的出血,导致早期死亡而被认为是凶险的一种.20世纪80年代,全反式维甲酸的问世,使M3的完全缓解率比以前提高了26%,它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避免骨髓抑制[1],使DIC的发生率降低,早期病死率下降,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周慧;程冠玲;王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MMP-9与MM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阐明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和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其活性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谱法(Zymography)分别检测食管癌组织中MMP-9和MMP-2蛋白的分布及其活性.结果:MMP-9和MMP-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分布呈多样性,既存在于癌细胞中,也存在于成纤维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中;在角质细胞以及细胞间隙中也发现存在着MMP-9和MMP-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端食管组织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MMP-9(130×103-异源二聚体、92×103-前酶形式和84×103-活性形式)和MMP-2(72×103-前酶形式和62×103-活性形式).84×103(活性形式)的MMP-9以及72×103(前酶形式)和62×103(活性形式)的MMP-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活性明显比癌旁组织和远端食管组织中的强(P<0.05).结论:MMP-9与MMP-2在食管癌的病理进程中可能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溟;许丽艳;李淳;吴贤英;沈忠英;李恩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肠道肿瘤腹腔内化疗疗效观察

    胃肠道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之一是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腹腔化疗是胃肠道癌治疗的重要途径.灌注化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即可增加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又可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是增强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莱芜市人民医院1995年1月~1999年1月共对185例胃肠道癌术后患者应用细针穿刺行腹腔化疗,近期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志强;左文述;徐海燕;张启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气管内肿瘤术中脱落致急性通气功能障碍的防治

    气管、支气管内肿瘤在肺部肿瘤中所占比例约2.7%.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多见,其他有类癌、黏液表皮样癌、肉瘤、燕麦细胞癌等;原发良性肿瘤有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毛细血管瘤,息肉和淋巴瘤等.腺瘤形态可以是良性,然而生物学行为为恶性.

    作者:王寿强;王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康菜特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症的近期疗效及毒性评价

    采用非随机分组方法,联合化疗组32例与单纯化疗组35例,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症的临床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两组病例均为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Ⅳ期患者,已失去手术指征或术后复发、转移广泛,行为状态按Karnorfsky评分30~50分.康莱特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莱特联合化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毒副反应两组存在明显区别,单纯化疗组明显高于康莱特联合化疗组.提示康莱特联合化疗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有减低化疗毒副反应作用,并且在对患者体力状态的观察中也支持这一结果.

    作者:张树梅;孟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软组织肉瘤局部复发的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46例复发性软组织肉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研究.本组低度恶性(G1)16例,中高度恶性(G2、G3)30例.术式广泛切除25例,局部扩大切除8例,截肢3例,术中放疗16例,辅助化疗23例.再次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58.2%,5年局部控制率为69.2%.强调对软组织肉瘤的首次合理治疗,广泛切除术的边缘应>2 cm,局部复发肿瘤经积极综合治疗仍可获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王峰;李晓冰;张小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

    1995年3月~1999年10月我们对40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组织检查,取得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刚;邸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宫颈癌化疗前后多药耐药基因产物表达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化疗前后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JI)及DNA拓扑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6例宫颈癌.结果: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GST-JI、P-gp的表达率分别由化疗前的57.14%升高到92.86%,28.57%升高到82.14%,而TopoⅡ在化疗后表达强度降低.化疗前GST-JI的阳性率与化疗后癌组织的化疗反应呈负相关(P<0.01).结论:GST-JI、P-gp及TopoⅡ的表达与宫颈癌多药耐药性相关,GST-JI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耐药中起主导作用,检测宫颈癌组织中GST-JI、P-gp及TopoⅡ的表达有助于预测化疗效果及指导化疗用药.

    作者:阮永华;魏万里;粱正南;杨西敏;刘宝源;陈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健择与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健择、诺维本、顺铂三药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Ⅲ期及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健择、诺维本及顺铂方案化疗后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生存期.结果:30例患者化疗3~6个周期后,Ⅲ期及Ⅳ期的有效率分别为65%和30%,总有效率为53.3%.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Ⅲ期及Ⅳ期的1年生存率为65%和20%,总的1年生存率为50%.副作用主要为Ⅱ~Ⅳ度的骨髓抑制及Ⅰ~Ⅱ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健择、诺维本、顺铂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地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茹;于涛;孙彦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CT引导穿刺抽吸活检方法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显示野中心坐标与定位光标结合定位法并与扫描技术、呼吸配合技术相结合.结果:采用该方法穿刺者126例,其中肺部103例,纵隔20例,腹部3例,穿刺确诊率为98.41%(124/126),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显示野中心坐标与光标结合定位法的CT导引细针活检细胞学检查技术,是一种简便、准确、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武;谢海柱;吴玉芬;刘裕;郭守芳;付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维生素C作用的防癌与致癌双重性

    本文对维生素C(VitC)在癌症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的新进展作了简要综述,认为VitC可能具有双重作用,应用VitC预防癌症应持慎重态度.

    作者:魏秀春;柳月安;房居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的应用进展

    生物芯片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生物技术,它将大量的核酸或蛋白质等的探针同时有序的固化于固相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样品进行杂交,可以实现对核酸、蛋白、细胞等生物组分进行快速、准确、平行、大量的检测.这些芯片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无污染、分析速度快、所用样品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新基因发现、基因组文库作图、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基因测序等领域.本文就其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闫实;韩金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癌980例放疗与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为探讨单纯放疗或放化疗对肺癌的疗教,对我院1983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980例肺癌进行分析、照射剂量60~70 Gy/6~7周,其中放疗777例,放疗加化疗128例,介入化疗加放疗50例,肺上沟癌25例放疗或放化疗.化疗主要方案为CAP、CAF或加VDS、DDP(CBP)+Vp-16等.结果:777例放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14.28%,5年为7.2%,10年生存率为3.7%;临床分期Ⅱ期5年生存率11.88%,Ⅲ期为7.3%,Ⅳ期为0;病理分型:鳞癌5年生存率8.56%,腺癌3.76%,小细胞肺癌4%.男性5年生存率为6.7%,女性11.94%;放化疗128例3年生存率为14.84%,5年生存率6.25%;介入化疗加放疗5年生存率为6.0%;肺上沟癌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0,单纯放疗为13%,放疗加化疗为30%.初步结果认为,正确的TNM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应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郑晓;陈秀勇;许亚萍;裘国勤;王跃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36例食管癌术后放疗分析

    对1993年6月~1996年6月共收治93例术后病理为Ⅰ~Ⅱ期的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对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加放疗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单纯手术患者57例,术后放疗36例,放疗剂量为45~55 Gy.术后随访≥5年,40例复发.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87.7%、70.1%、42.1%;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88.9%、82.3%、7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Ⅰ~Ⅱ期食管癌术后复发与TNM分期有关,区域淋巴结和食管瘤床失败与食管原发部位有显著关系,辅助放疗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作者:李大宏;张清法;刘民杰;吴希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肿瘤灵治疗甲状腺瘤临床观察

    本组330例,男75例,女255例;年龄11~78岁,20~40岁占78%.肿瘤直径2~6 cm,大部分病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瘤,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检查诊断甲状腺体积增大缺损块为冷结节、凉结节、温结节.半数病例针吸穿刺病理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癌6例,镜下见有异形细胞9例.本组病例中包括手术后复发86例.

    作者:卜子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CG对JEG-3细胞系IGF-Ⅱ表达的影响

    目的:揭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否通过影响细胞因子的生成而改变滋养层细胞或滋养层细胞来源的绒癌细胞的侵袭性.方法:以JEG-3绒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了hCG对JEG-3细胞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影响.结果:分别用0、50、500、5 000、25 000 mIU/mL hCG处理48 h后,JEG-3细胞中IGF-Ⅱ mRNA的含量逐渐降低,并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效应--随hCG作用浓度增高而显著;另外,观察受25 000 mIU/mL hCG处理0、6、12、24、30、36、48 h后JEG-3细胞中IGF-Ⅱ表达的变化情况,发现IGF-Ⅱ的表达并非一直受到抑制,而是在经过短暂的诱导后再降低.结论:hCG可能通过调节IGF-Ⅱ在滋养层细胞或滋养层细胞来源的绒癌细胞中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侵入或浸润转移.

    作者:庞战军;邢福祺;周君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癌开胸手术前肺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

    1992年2月~1998年2月对我院585例肺癌手术患者进行了常规肺功能监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常秀云;刘金英;刘秀荣;杜云生;潘荣超;李小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睾丸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B超对睾丸恶性淋巴瘤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Aloka-ssd-2000型B超仪,探头频率7.5 MHz.结果:8例被怀疑睾丸肿瘤的患者,根据B超影像特征,结合年龄、病史均于手术前报告中给予有意义的提示,其中5例报告提示与病理结果符合.结论:由于B超可重复性及其特殊的声像图谱,可对睾丸恶性淋巴瘤进行早期有意义的提示,给合CT成MRI亦可为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判断类型与分期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玄绪军;滕剑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