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及干预性预防的研究

杨伶俐;侍庆;朱钟治

关键词:人乳头状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锥型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分析1996年1月1日~1998年6月30日在法国马塞市Conception医院妇产科进行的218例宫颈锥型切除术的病理结果与HPV感染情况.结果:HPV总阳性率为52.75%,CIN 3的HPV阳性率高,而CIN 2的HPV阳性率比CIN 1高.结论:宫颈癌前病变与HPV感染极相关,宫颈癌者HPV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率低,应积极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45-347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诺维本致静脉炎的防治

    诺维本(NBV)系半合成的去甲-5-长春花碱类化合物,特异性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G2期和M期,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等肿瘤,疗效显著,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药除了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其静脉注入后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40.1%.为了防止或减轻静脉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探索了一些方法,获得了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姜胜健;史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倍体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合成引物对p53基因7~8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银染技术,检则22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53基因的突变;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染色体的倍性.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10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者占6例(60%);在无淋巴结转移的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者占1例(8.3%).在有p53基因突变的7例大肠腺癌中异倍体者6例(85.7%);无p53基因突变的15例大肠癌中异倍体者6例(40%).在有淋巴结转移的10例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5例(50%);无淋巴结转移的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1例.结论: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67-369

    作者:于志伟;董新舒;王锡山;柳铭;傅松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1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0年来收治的15例患儿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玉;王凌夏;王凯;吴玉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肿瘤描述流行病学

    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并通过初步分析,找出影响分布差异的可能因素,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初步防治对策.肿瘤描述流行病学是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人群肿瘤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研究方法包括常规资料分析与应用、现况研究、筛检和生态学研究等.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37-341

    作者:张开金;李学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根据1993~1999年收治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复发与转移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比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局部复发而发生远处转移19例,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49例.49例中先有局部复发而后出现远处转移者33例,占67.3%;局部复发同时伴有远处转移者16例,占32.7%.结论:乳腺癌术后远处转移与局部复发有关,且多发生在局部复发后1年左右.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7-388

    作者:王爱蓉;吕丽荣;徐红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6例临床诊治体会

    通过对3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探讨了妊娠与卵巢肿瘤之间关系,介绍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31-432

    作者:林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癌合并脑转移13例手术治疗

    选择13例肺癌合并单纯脑转移且估计原发灶及脑转移灶有手术切除可能性的患者,依据是否有颅内高压症状决定开颅、开胸手术先后,分期行病灶切除.术后EP方案化疗及全脑放疗.结果提示,该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高于文献报告保守治疗患者,且术后常规化疗及放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0

    作者:申佃京;张美霞;吴秀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AP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28例疗效观察

    应用CAP(CTX+ADM+D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8例,近期有效率为43%(12/28),初、复治有效率分别为50%和25%.本组同时应用中药扶正治疗,并预防性应用止吐措施,化疗毒副反应可耐受.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2

    作者:董雷;徐晓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吡喃阿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应用吡喃阿霉素(THP)膀胱灌注治疗复发性膀胱癌35例,随访期内无复发率为68.6%.初步结果显示,THP膀胱灌注是治疗复发性膀胱癌的理想药物之一.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9

    作者:马海明;张宝轩;姚树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宫颈腺癌临床治疗与预后--附44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86~1995年44例官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年总生存率59.09%,其中IA100%,IB50%,Ⅱ期72.72%,Ⅲ期44.44%.临床分期、局部肿瘤直径、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对5年生存率有影响.结论:IB期以上的宫颈腺癌应予以综合治疗;影响宫颈腺癌的预后因素包括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治疗方式等.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9-410

    作者:周学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探测胆囊肿瘤血流的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体外检测胆囊肿瘤血管生成,期望发展一种无创伤性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方法.方法:36例胆囊癌和26例胆囊腺瘤患者术前均行CDPI探测胆囊肿瘤血流,术后切除标本行MVD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查,CDPI检测结果与术后MVD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DPI探测的胆囊腺瘤血流以CDPI Ⅰ型、Ⅱ型和周边血流为主,胆囊癌则以CDPIⅢ型、Ⅳ型和内部血流为主(P<0.05).CDPI检测到的肿瘤血管数目和分布与MVD测定结果呈正相关(P<0.05);CDPIⅢ型、Ⅳ型者,发生淋巴转移者及S+G2M期指数明显高于CDPI Ⅰ型、Ⅱ型(P<0.05).结论:CDPI能够在体外评价胆囊肿瘤血管生成,是鉴别胆囊良恶性肿瘤和判断肿瘤的预后可靠的参数.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00-402

    作者:李志花;李英亮;陈汝福;陈云超;衣龙海;邹声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诊断--附33例报告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3例脊柱转移瘤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行T1WI、T2WI矢状位扫描,必要时行横断、冠状位扫描或增强扫描.结果:33例中,多椎体转移27例(81.8%),病灶大都呈跳跃式分布(25/27,92.5%),不累及椎间盘;单椎体转移6例(18.2%).病变侵及椎体全部或部分受累,部分受累者多数边界清楚,呈结节状或不规则形.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合并病理骨折14例,计27个椎体;椎体破坏伴附件破坏16例;伴椎体旁软组织肿块9例.注射Gd-DTPA后呈中等度增强或明显增强.结论:低场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13-415

    作者:徐金法;孙云霞;狄玉进;谢海柱;许世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妊娠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且恶性度很高的子宫颈恶性肿瘤,神经内分泌癌是小细胞癌的一种类型,同时合并妊娠者,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很差.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作者:杨宏英;卢玉波;黄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紫杉醇在我国的应用近况

    紫杉醇是近年来发现的疗效较好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笔者就紫杉醇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在我国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综述.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40-443

    作者:佘琨;丁艳涛;孟宪;宋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腔灌注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共对72例胃癌术后患者完成了腹腔灌注化疗,近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胃癌术后患者72例,男59例,女13例;年龄35~67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胃低、中、高分化腺癌各为32、18、12例,黏液腺癌12例.术后辅助化疗24例,初治晚期胃癌28例(其中伴单纯肝转移12例,伴腹水16例),术后腹腔种植转移和/或肝转移20例(均伴有腹水).全组可观察肝转移灶变化共28例,腹水变化共36例.

    作者:宋爱武;王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眼眶皮样囊肿的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影像检查方法对眼眶皮样囊肿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眼眶皮样囊肿的B超、CT扫描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B超、CT和MRI均可确定病变位置并提示病变的性质,但B超能较好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和动态,CT发现病变及确定位置较精确,MRI特征为TiWI、T2WI均为高信号.结论:3种影像检查中,CT检查对眼眶皮样囊肿有价值,3种手段相结合能得出佳定性、定位诊断.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6-387

    作者:徐则林;滕峰;姜国民;王树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前列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和p21表达缺失

    目的:探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的突变和p21 WAF1/CIP1蛋白表达的缺失.方法:采用p53基因突变的PCR-SSCP分析及DNA测序测定20例患者前列腺癌标本,同时检测p2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20个前列腺癌标本中,4例发现有p53基因的点突变(20%),这4例标本的前列腺癌细胞中均伴有p21 WAF1/CIP1蛋白的表达缺失.结论:人前列腺癌的发生和p53基因的突变有关,而这些p53基因异常可导致p21 WAF1/C1P1蛋白的表达缺失.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70-371

    作者:叶定伟;李慧;孙颖浩;钱松溪;郑家富;马永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腋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64.7%)明显高于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0.8%).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5年生存率(62.5%)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45.5%).ER受体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66.7%)明显高于ER受体阴性患者(38.9%).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取决于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大小以及ER受体是否阳性.其中腋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1,8(4):389-390

    作者:邓军;田怀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3例临床分析

    介绍了ELFP(Vp-16+CF+5-FU+DDP)治疗晚期胃癌43例临床疗效,近期有效率为60.5%(26/43);中位生存期7.9个月;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21

    作者:刘福平;周华;段祥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康莱特注射液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1998年10月~2001年2月将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提示,康莱特注射液能有效地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防治杂志,2001,8(4):418-419

    作者:罗智辉;孔令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