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斌;张宁;罗晓炜
1 病例报告例1:男,50岁.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无恶心、呕吐.行胃镜检查并活检示胃低分化腺癌,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小点状高密度影,分布均匀,诊断为胃癌并双肺转移,行FEPC方案化疗3个周期,化疗期间复查胸片仍无变化,重新询问病史,有矿山井下作业接尘史10年,考虑双肺病灶为矽肺结节表现.于1996年8月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术后3年仍健在.
作者:陶德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是癌症晚期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其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尤为重要.我们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高聚金葡素(BM-828)加小剂量顺铂(DDP)联合做胸腔积液或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华;胡永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郭敏敏;尉红岩;崔丽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6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光镜观察,加做组化嗜银染色及免疫组化NSE、CgA、Keratin染色.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的神经内分泌癌其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有区别.结论:食管神经内分泌癌预后与不同的组织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张伟;陶可胜;王美清;雷复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微创技术--经自制硬直镜行肺肿瘤切除术.方法:总结分析1993年3月~1999年3月采用本法完成的肺楔型切除术18例,左肺下叶切除术1例,右肺中下叶切除术1例,右肺下叶背段切除术1例,纵隔肿瘤切除术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口长4~8 cm,手术时间15~30 min,术中出血20~50 ml,均未输血,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天(不包括肺叶切除者).结论:与标准剖胸手术相比,本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需输血,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疼痛轻,下床活动早,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常规术式,也可应用于肺恶性肿瘤减瘤术.
作者:张利民;王国范;张永明;张为迪;罗景玉;杨瑞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纯中药制剂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腹水已多有报道,其疗效已肯定,但用于配合鼻咽癌放疗的报告较少.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10月应用榄香烯乳静脉滴注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25例(治疗组),近期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戴慧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肺癌并咯血是肿瘤科常见的急症,处理比较困难,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5月至今,共收治肺癌合并咯血病人78例,其中38例应用垂体后叶素加急诊化疗治疗,止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敬津;赵舒琪;马东兴;杜祥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食管中下段癌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超)胸膜顶吻合210例,与弓上吻合88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基本相同,但胸膜顶组其他并发症少,残端癌发生率低.结论:胃食管(超)胸膜顶吻合术是治疗食管癌的理想术式.
作者:杨钟波;许建华;郭启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对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利用MTT方法检测NDV对人胃癌细胞株的杀伤性.结果:NDV作用后的人胃癌细胞株的细胞活性比对照的细胞活性有显著下降(P<0.01),且NDV血凝效价值显著升高,表明NDV能杀死肿瘤细胞.结论:NDV能够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可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生物制剂.
作者:李小军;尹致良;田伏洲;赵铁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上升到女性癌中的第二位,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更新,乳腺癌的治疗已由过去的单一手术切除,转向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而且各种方法不断更新,为此,我们就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了回顾性复习.
作者:孙自友;王成交;左文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原发性食管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原发性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食管单纯腺癌32例,腺鳞癌1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53.1%和47.0%.结论:因食管腺癌粘膜下浸润能力强,恶性程度高,有早期扩散和转移倾向,预后差,手术是其首选的主要治疗手段,以胸段食管全切、食管胃端侧颈部吻合术为宜,同时应大限度的清除区域淋巴结.
作者:张兴国;李道堂;张百江;张为迪;王国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胸腔积液患者中约有1/5较难确诊其病变性质,为寻找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自1994年5月以来,我们对40例患者的胸腔积液进行了pH值、胆固醇含量、糖含量3项生化指标的检测,认为此3项生化指标对确定胸腔积液的病变性质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姜春壮;张歧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1998年6月,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60岁以上胃癌3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粘液腺癌90例,乳头状腺癌76例,粘液细胞癌72例,管状腺癌64例,低分化腺癌26例,未分化癌8例.Ⅲ期298例,Ⅳ期38例.手术切除301例,切除率89.7%.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1例死亡.5年生存率45.2%(66/146).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老年人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宋修强;唐巧红;叶广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成形术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4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于X线监视下,经口腔置入食道支架.支架置入术后18例患者单纯行动脉灌注化疗;15例患者单纯放疗;13例患者动脉灌注化疗术后结合放疗.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支架置入后吞咽困难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支架置入术后同时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放疗效果优于支架置入后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或单纯放疗.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简单有效,支架置入术后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宋金龙;李玉亮;唐军;刘作勤;左玉宽;王振亮;王平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有原发肿瘤、胸内蔓延、远处播散引起的症状和非转移性肺外表现,后者可出现在发现肿瘤之前、之后或同时.有时仅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呼吸道症状缺如,易造成误诊.为加强这方面的认识,回顾分析1978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8例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具有非转移性肺外表现的98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去甲长春碱(Navelbine,NVB)加顺铂(Cisplatin,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NSCLC 26例,采用NVB 30 mg/m2静脉推入,第1、8天;DDP 20 mg静脉点滴,连用5天.结果: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8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45.4%.NVB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占61.5%,其中3、4度占34.6%.其他毒性反应有恶心呕吐(53.9%),局部静脉炎(36.7%).结论:NVB加DDP联合治疗NSCLC有一定的疗效,对既往化疗无效的患者可作为挽救化疗方案使用.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可用G-CSF治疗.
作者:丁健;胡长路;庄建生;张万亭;林新民;胡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mn23-H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cDNAnm23-H1探针,原位杂交检测21例胃癌及癌旁组织;应用单克隆抗体(NM301)SP法检测131例胃癌及60例非胃癌胃粘膜nm23/NDPK表达.结果:原位杂交阳性率57.1%(12/21);免疫组化阳性率为87.8%(115/131),其中非转移组阳性率为97.1%(34/35),转移组阳性率84.4%(81/96),P<0.05.结论:胃癌nm23-H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倾向呈负相关,与PCNA分级呈正相关.
作者:姜惠峰;姜颖君;吴荣;王振;孙桂青;丁守怡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37例胃良性病变标本,42例胃癌标本行粘液化学染色,胃癌单克隆抗体MG7、ras癌基因蛋白p21、突变型抑癌基因蛋白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胃癌在粘液分泌方面无明显差异,提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可根据其形态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和Ⅱ型).43例不典型增生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MG7抗原表达明显增强;p21蛋白阳性率39.4%,均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p53蛋白阳性率9.7%,均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发生发展过程中p21蛋白与p53蛋白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Ⅰ型不典型增生与膨胀型胃癌有关.Ⅱ型不典型增生与浸润型胃癌有关.
作者:张建平;杨庆媛;刘晓玲;王艳;刘文君;闫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1995~1997年对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皮肤纹理学调查,以了解妇科恶性肿瘤与皮肤纹理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方法本组恶性肿瘤患者均在术前进行皮肤纹理检查,对指纹、掌纹、脊纹总数和ATD角四项指标进行调查统计,电子计算器进行数据处理.术后均经病理确诊.
作者:吴继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虽然手术切除目前仍是肝细胞癌(HCC,以下简称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复发率高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肝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研究是当前肝癌治疗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癌复发转移机理、肝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防治作以下综述.
作者:陈汝福;邹声泉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