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扶正升白汤对脑膜瘤患者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刘学武;张芳兰;白吉庆

关键词:脑膜瘤, 白细胞减少症, 扶正升白汤
摘要:目的 探讨扶正升白汤对脑膜瘤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间陕西省洛南县中医院收治的63例脑膜瘤术后化疗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化疗基础上采用扶正升白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情况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2和3周时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扶正升白汤对于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性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和护理文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巨小梅;孙苏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头颅MRI特征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头颅MRI特征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间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PCNSL患者和41例胶质瘤患者,记录所有患者的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信号特征与表观弥散系数(ADC),病理分析两组患者的MVD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当DWI b值为400、800和1 000s/mm2时,PCNSL患者的DWI信号强度均低于胶质瘤患者,PCNSL患者的ADC值均低于胶质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SL患者的CD31-MVD与CD34-MVD值均高于胶质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CNSL患者的DWIb值为1 000s/mm2时,相关性分析显示CD31-MVD、CD34-MVD与头颅MRI DWI信号强度、ADC值呈明显负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NSL患者头颅MRI特征与MVD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有利于PCNSL的鉴别与诊断.

    作者:杨淑琴;刘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SOX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胃癌根治术在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SOX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胃癌根治术在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麟游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手术切除情况、治疗前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灶缓解率为76.6%,对照组为5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R0切除率及总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1切除率及联合脏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糖类抗原199、糖链抗原724、糖链抗原242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胃癌根治术在老年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可有效提高R0切除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任万宏;张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扶正培本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扶正培本联合化疗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莱特联合顺铂+多西他赛(DP方案)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扶正培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和NK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各级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数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总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疲倦和恶心呕吐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为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扶正培本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寄树;许春明;陈志云;卫国华;季进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扶正升白汤对脑膜瘤患者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扶正升白汤对脑膜瘤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间陕西省洛南县中医院收治的63例脑膜瘤术后化疗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化疗基础上采用扶正升白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情况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2和3周时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扶正升白汤对于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学武;张芳兰;白吉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压氧治疗脑肿瘤和脑动脉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评价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脑肿瘤和脑动脉瘤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00例脑肿瘤及脑动脉瘤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F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F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NFD评分改善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个月和六个月,观察组ADL评分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临床表现情况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脑肿瘤和脑动脉瘤患者术后使用高压氧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临床表现,提高生存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慧;刘祚燕;王新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住院肿瘤患者压疮评估与递进性预防干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住院肿瘤患者压疮评估与递进性预防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100例住院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压疮评估结果基础上采用递进性预防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2例患者人院时即息压疮,入院后有1例患者发生压疮,发生率为2.1%.对照组3例患者入院时患压疮,人院后6例患者发生压疮,发生率为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出现压疮的患者均得到完全治愈.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行压疮评估并采取递进性预防干预,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痛苦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许华;刘希芝;马新翠;王爽;田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CO2激光治疗喉部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CO2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咽喉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咽喉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CO2微创激光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活动性出血、声带粘连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治疗咽喉良性肿瘤,疗效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及住院费用低,值得应用.

    作者:杨继志;黄永潮;杨家瀚;李忠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化痰逐瘀消瘤汤对原发性脑瘤患者神经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痰逐瘀消瘤汤对原发性脑瘤患者神经损伤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洛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1例原发性脑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止痛、抗炎、稳定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及术后标准化放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痰逐瘀消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化痰逐瘀消瘤汤利于提高经手术联合放疗治疗的原发性脑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遐智;刘学武;白吉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及血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及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礼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开腹组37例与腹腔镜组34例.开腹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7d的CD3、CD4+、C8+;和CD4+/CD8+,术前1d和术后1d的凝血酶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及D-二聚体.结果 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患者,但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腹腔镜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7d,两组患者的CD3+、CD4+和CD8+均下降,且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1d和7d,开腹组患者的CD4+/CD8+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PT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的ATPP与术前比较,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两组患者的FIB和D-二聚体较术前均升高,但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开腹手术,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指标较好,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但会增加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概率,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全超;孙学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治疗辐射并发症的防治研究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用核素131I治疗辐射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术后采用核素131I治疗.针对常见并发症采用针对性用药、饮食和饮水等方案预防性治疗,分析防治处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患者出现放射性腮腺炎1例,喉头水肿1例,骨髓抑制1例,胃肠道不适2例,发热6例,症状均较轻,采用针对性处理后,均未影响放疗进程.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核素131I对辐射并发症进行防治性处理,可有效降并发症发生.

    作者:骆磊;朱郧鹤;孙鹏;王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00例子宫颈癌患者,对高危型HPV阴性和阳性患者的年龄比例、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子宫颈癌患者中27例(9.0%)为高危型HPV阴性,273例(91.0%)高危型HPV阳性.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和HC-Ⅱ法符合率为100.0%.高危型HPV阳性子宫颈癌患者各年龄段构成比同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患者均以36 ~50岁为疾病高发年龄段.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腺癌比例较高危型HPV阳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与高危型HPV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阳性子宫颈癌患者中149例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中12例进行TCT检测,不同病变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在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的诊断中敏感度较高,高发年龄段为36 ~50岁,其中,腺癌的比例较高.

    作者:刘常燕;肖琳;王宇;勒健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保留血管神经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留血管神经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行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测量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情况,探讨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 23例患者术后2周后拔除导尿管,仅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随访三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尿控;随访半年,加例患者恢复性功能.结论 保留血管神经束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损伤较小,可较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尿控及性功能,是一种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的手术方法.

    作者:朱彦松;徐耀庭;李杜渐;许晓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方法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围术期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围术期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手术室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的99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循证护理进行分组,观察者52例,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44.65±5.62)分,低于对照组的(60.67±4.13)分,观察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变化值为(28.47±3.92)分,大于对照组的(10.64±4.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围术期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显著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高于常规综合性护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曹倩;张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沟通达标理论对宫颈癌患者行为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沟通达标理论对宫颈癌患者行为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与常规组(2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沟通达标理论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参照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行为自理能力,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沟通达标理论在宫颈癌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发挥良好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行为自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苏红;王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癌痛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间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癌痛知识知晓率为98.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自杀、跌倒及放弃治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小于对照组患者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癌痛患者中,可提高患者对癌痛知识的知晓率,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流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促进癌痛患者护理管理系统化.

    作者:张应华;曹俊英;黄会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检查方法对中老年妇女宫颈癌的筛查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检查方法对中老年妇女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收诊的行宫颈癌筛查的576例中老年妇女,比较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在中老年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中老年妇女宫颈高级别以上病变以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为界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46.8%,阳性预测值为42.7%,阴性预测值为89.2%.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界时的敏感度为37.5%,特异度为89.4%,阳性预测值为61.6%,阴性预测值为76.0%.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HSIL)为界时的敏感度为33.3%,特异度为96.6%,阳性预测值为81.6%,阴性预测值为76.2%.高危型HPV-DN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31.6%、34.2%和69.0%.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高级别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89.0%,阳性预测值为73.6%,阴性预测值为88.5%.细胞学检查联合HPV-DNA检测诊断宫颈高级别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20.6%,阳性预测值为55.0%,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 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HPV-DNA检查在中老年妇女宫颈癌筛查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适合临床筛查时选择.

    作者:周静;江雯波;殷婵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疗效及预后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9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为88.6%,对照组患者为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保肛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邓建勇;甄彦龙;王俊;马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间济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记录食管癌患者术前CTCs检测结果,并分析CTCs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患者术前CTCs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和肿瘤分化程度等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患者术前CTCs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鳞癌患者术前CTCs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同时可以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病情进展程度,可作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宋正凯;范加社;邵强;刘海波;王军;朱良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蜂疗减轻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蜂疗减轻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陕西省渭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7例肺癌患者,根据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蜂疗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KPS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92.9%和95.3%,均高于对照组的74.4%和7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KPS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且容易控制.结论 蜂疗可以拮抗肺癌化疗后所致的骨髓抑制作用,维持化疗中患者的身体状况,过敏反应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

    作者:康平利;曾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