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3-4304
  • 国内刊号:45-1122/R
  • 影响因子:1.11
  • 创刊:197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8-29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学杂志   1999年5期文献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病人围术期组织氧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颅脑肿瘤病人围术期实施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后对颅脑手术病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观察12例ASAI-Ⅱ级择期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硫贲妥钠4~8mg/kg,万可松0.08mg/kg、芬太尼4~6μg/kg,司可林2mg/kg,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吸入氧浓度为100%,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热稀释法测定心排量.按8ml/kg体重经右桡动脉穿刺针放血,以同样速度经右肘静脉输入等量的海脉素.监测血液稀释前、后、术毕病人氧供、氧耗、动、静脉血乳酸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配对t检验,当P<0.05时,认为有意义.结果:平均放血量(430±120)ml,病人于围术期中出血量约(800±150)ml.血液稀释后病人的心脏指数增加了23%,氧供、氧耗、氧摄取率无显著变化,术毕颈内静脉血乳酸浓度升高,围术期中病人鼻咽温度维持在35℃左右.结论:急性等容轻度血液稀释(8ml/kg)对于颅脑肿瘤病人术前无明显贫血者安全有效,可以减少输入异体血,适度血液稀释及围术期中保持亚低温有利于脑功能的保护.

    作者:谭立清;黄中华;甘丽霞;叶凤青;莫井延;张庆敏;宁加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清钠的变化(附50例分析)

    为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血清钠的关系,我院新生儿科对50例患婴进行了血清钠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HIE易合并低钠血症,其程度与HIE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重度HIE血钠多于48~72小时降至低点.血钠持续下降提示病情继续,稀释性高血容量低钠血症会加重脑间质性水肿.早期正确治疗对改善脑病的预后起积极作用.

    作者:班彩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小儿隐匿阴茎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

    1992年3月~1998年12月,作者分别采用三种术式对不同类型的小儿隐匿阴茎116例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术后6月~5年随访、信访103例,随访信访率88.8%,结果评为优73例,良21例,改善5例,差4例,阴茎伸长平均2.3cm(2.0~2.8cm),总优良率占91.2%.三法均符合治疗原则:即一是要使过短的阴茎皮肤得到延长和包皮腔的扩大,二是要使隐匿的阴茎海绵体牵出来,加以良好固定,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手术佳年龄以5~8岁为宜.

    作者:黄永兴;卢进垣;李权章;薛丽平;陈桂才;黄洁群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疼痛的临床表现(附230例分析)

    为更好了解镰状细胞贫血(Hbs)病人的疼痛在临床的表现,本文收集了1996年至1998年在尼日尔工作期间的230例Hbs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疼痛是Hbs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骨关节痛(83.4%)是首位,其次依次为胸痛(28.1%)和腹痛(13.5%).疼痛的发生在30岁以下年龄组较31岁以上年龄组为多且重.无贫血和重度贫血病人的疼痛发生比轻、中度贫血病人多.两者对比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

    作者:刘汉锋;周建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尿视黄醇蛋白在狼疮性肾炎中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尿RBP含量在狼疮性肾炎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正常人和30例LN患者进行血肌酐及尿RBP含量测定.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尿RBP,用生化法测定血肌酐.结果:LN患者的尿RBP排量无论肾功能正常或异常均较正常人升高,且与血肌酐呈直线正相关(r=0.5374,P=0.0022),在肾功能不全时较肾功能正常时明显增高(P<0.01).结论:尿RBP含量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改变表明,L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在肾功能正常时已经发生,且随小球病变的加重,小管病变也相应加重.

    作者:林健;王东玮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胰岛素抵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测定77例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组30例,胰岛素正常组47例)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并与20例正常人对比.结果显示,高胰岛素血症组(FIns>15.1μu/ml)血小板聚集第一相(外源性诱聚剂)、第二相(内源性诱聚剂)及大聚集率分别为57.41±22.76、64.85±21.76、69.36±22.02,显著高于胰岛素正常组(45.76±23.47、53.36±23.01、58.56±22.75,P<0.05)和正常对照组(39.3±14.70、46.12±13.85、51.04±14.06,P<0.01).提示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存在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胰岛素抵抗与血小板聚集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颜晓东;黄月松;袁全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初析

    目的:初步探讨CagA+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检测103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血清CagA-Hp-IgG抗体,了解含CagA基因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感染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的CagA-Hp-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活动性胃炎组的抗体阳性率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组.结论:CagA+Hp与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

    作者:黄汉群;陈远能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法安明和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及药理比较

    观察67例不稳定心绞痛应用法安明后的疗效,结果表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达91.4%,对照组65.6%,P<0.05.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无明显改变,说明法安明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陈英;刘伶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献血员乙肝疫苗免疫模式及效果观察(附992例分析)

    本文对817名接受乙肝疫苗免疫的献血员及175名未曾接种的献血者进行了抗-HBs阳性率分析,结果两者均未发现其阳性率与受检区域、性别、ABO血型等因素有关;用0、3、5,0、3、6,0、3、7,0、4、7的10μg×3针及0、2~6的10μg×1+20μg×1针等5种程序免疫,阳性率在73.17%~80.00%之间无明显差异;10μg×1针、10μg×2针与10μg×3针免疫后阳性率无显著差异;10μg×3针反应强度优于10μg×2针,差别明显;免疫效果在18~40岁之间无差异,40岁以后有所下降.

    作者:李聚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15例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为了解肾移植术后细菌侵袭的某些规律,对1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出现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白色念珠菌及阴沟肠杆菌为常见菌;每例至少有3次以上菌血症出现,病原菌大多为表皮葡萄球菌;7例发生肺部感染,以霉菌为主要病原菌.培养过程中所有病例均多次出现菌群失调.提示肾移植术后感染多发生在术后2周至1个月内,以尿路感染、败血症为常见.如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联系培养结果,将有助于针对性的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进一步感染.

    作者:农生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中海胃痛茶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

    笔者采用中篘竿床韫辔甘笛?治疗小鼠应激型胃溃疡、大鼠幽门结扎型和醋酸损伤型胃溃疡,结果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溃疡作用.尚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对抗氯化钡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降低大鼠胃液总酸度,但对胃液总量、胃蛋白酶活性、小鼠胃肠运动、出血和凝血时间的作用不明显.提示中海胃痛茶具有解痉、镇痛和抗溃疡作用.为临床应用中海胃痛茶治疗胃溃疡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黄凤娇;农兴旭;李茂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胰岛素抵抗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和高血压病(EH)的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对无糖尿病史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2例,老年对照组30例,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血脂(TC,HDL,TG).结果:CHD组、EH组均存在高胰岛素血症(HIS),分别为81%和88%,两组均存在胰岛素抵抗(IR),两组均存在糖耐量低减(IGT);分别为58%和63%,胰岛素敏感性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脂(TG)呈明显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负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与高血压病患者均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曾志羽;黄金姣;杨桂英;姚丽梅;朱树雄;于志清;黄瑞衡;潘海林;黎英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肝癌瘤苗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血清sIL-2R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为了探讨肝癌瘤苗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使用冷冻方法制成肝癌瘤苗,用于激活TIL.对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sIL-2R水平变化以及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者,其血清sIL-2R水平下降幅度大,用未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者下降幅度次之,而未用TIL治疗者下降幅度小.结论:提示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能很快地解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抑制,原因可能是由于它具有更强的杀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能力.

    作者:刘剑勇;李挺;杨南武;刘剑仑;韦长元;张丽生;唐东平;唐凯;潘凤慧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本文检测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DM)患者及31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2型DM及DN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显著下降,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显著升高,RBC.C3bRR与肌酐呈负相关,RBC.ICRR、RFIR与肌酐呈正相关,提示2型DM及DN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加重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甘晓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P21、P53、PCNA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P21、P53、PC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甲状腺癌患者.结果:甲状腺癌中P21、P5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7.5%、52.5%和57.5%.P21、PCNA在癌中表达与在增生性病变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P53仅在癌中表达,癌旁组织及增生性病变中无表达.P53和PCNA过度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检测结果提示:P21、P53、PCNA表达对鉴别甲状腺的良、恶性病变有意义.P53、PCNA表达与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杨燕初;卓建红;谢群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配伍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左心室构型的影响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左心室构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上述药物治疗前后左心室的构型变化.结果:依那普利并硝苯地平组对高血压左心室构型的逆转效果较好.结论:各种左心室构型在该疾病治疗中可能相互转化,而向心性重构是防止心脏损害加重的关键阶段.

    作者:潘文晶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Marneffei青霉致病性动物实验研究

    通过5批动物实验首次证明Marneffei青霉的致病性是1、Marneffei青霉是条件致病菌;2、在不同条件下该菌可以引起(1)局限性自愈性良性型Marneffei青霉病(或感染);(2)进行性播散型Marneffei青霉病,可致死;3、该菌在体内易早期播散全身;4、菌株变色仍能致病;5、要证明所分离出的菌株是否是Marneffei青霉较敏感的实验动物是小白鼠、罗赛鼠、褐家鼠、幼龄板齿鼠,接种菌量要多,以酵母样型为好,剖验的适宜时间是接种后第14±7天,否则可因动物自身免疫力增强自愈而失败.

    作者:韦兴国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硫酸镁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52例疗效观察

    本文报道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镁静滴疗法并与无镁治疗组44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镁盐在AMI的治疗中有缓解疼痛、减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的良好效应,可提高疗效,降低AMI的病死率.镁盐可作为治疗AMI的常规药物.

    作者:陆锋;刘均超;杨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改良硬膜外钝针旁路平行穿刺法的临床研究

    将300例腹部及下肢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0例采用传统的直入穿刺法,B组采用改良钝针旁路平行穿刺法,均为一点穿刺,由固定麻醉医师操作,统计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效果优良率,并观察病人回房后1周内腰背痛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67%,高于A组的84.67%(P<0.05).B组腰背痛发生率2.67%,显著低于A组的10.67%(P<0.01).结论:改良硬膜外钝针旁路平行穿刺法定位容易,操作简便,损伤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新的硬膜外穿刺法.

    作者:覃景明;李永录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建立

    目的:用鲎试剂对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研究.方法:采用稀释法以消除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干扰作用.结果:将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1-26.4)稀释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按此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重现性及一致性均较好.结论:鲎试法可用于检测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以替代热原检查法.

    作者:黄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四种方法在105例冠心病中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四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心电图87.6%,动态心电图为61.3%,心脏超声心动图为45.5%,冠脉造影为90.5%.其中,动态心电图在多支病变患者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塞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71.4%,所以为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应注意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联合运用,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卢军;覃绍明;王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颞骨高分辨率CT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附79例对比分析)

    为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对79例(9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CT扫描和手术中颞骨所见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高分辨率CT不仅能将胆脂瘤精确定位,而且还能显示周围骨质的破坏程度,能早期预测颅内并发症的发展,确定不典型的广泛破坏性病变.CT扫描较X线摄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作出诊断还应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李杰恩;徐志文;黄光武;谭颂华;唐安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经皮双头加压螺纹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自1991年应用双头加压螺纹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46例.40例随访1~5年,平均3年,除骨不连2例(占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占5%)外,均骨性愈合.应用该钉治疗,通过双头螺纹加压拉力作用使骨折端产生轴向压力,维持骨折端接触面的密切对合,有利于骨折愈合.该法具有手术方法安全、简便、损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肖翊南;莫光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壳聚糖制剂研究及应用

    目的:开发壳聚糖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研制壳聚糖和相关的临床制剂及观察这些制剂的疗效.结果:抗菌消炎霜和烧伤膜剂可缩短外伤和烧伤创面的结痂时间.结论:研制的两种制剂明显促进外伤和烧伤创面的愈合.

    作者:赖凌燕;艾长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胆维他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附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胆维他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按半随机分组分胆维他治疗组(80例)与辛伐汀对照组(40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和两组间的疗效差别及不良反应,结果 (1)胆维他组于第2、第4周后总胆固醇分别下降30%、34%;甘油三脂下降23%、27%;低密度脂蛋白下降25%、26%;高密度脂蛋白升高11%、12%,前后对比除高密度脂蛋白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辛伐他汀组则分别下降为10%、21%;12%、23%;13%、26%及上升10%、11%.与治疗前对比,第2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4周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2周时胆维他组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治疗4周时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良反应:胆维他组少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胆维他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好,作用迅速,副作用少.

    作者:黄其昌;何伟生;赵春丽;曾凤兰;陆滗;吴兰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肺叶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临床应用及护理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开胸病人术后疼痛,并与传统的肌肉注射止痛相比较,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使病人持续无痛,有效地进行咳嗽排痰,预防了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发并发症.提出在护理上做好解释工作,介绍使用方法,经常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作者:黄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

    目的:探讨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的病人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可行性及其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的患者行PBMV术,观察术前后二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左房直径的变化.并与103例单纯PBMV病人的手术效果比较.结果:闭式术组二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差、左房直径分别由0.99±0.24cm2、26.45±8.37mmHg、16.37±5.23mmHg、5.83±0.84cm改变为1.66±0.17cm2、18.43±6.60mmHg、3.88±1.657mmHg、5.30±0.75cm,均有显著性差别.与103例行单纯PBMV术的病人比较,二尖瓣面积增加值、左房压下降值改变较小,有显著性差别.结论:PBMV是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的可行选择.但其手术效果较单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者稍差.

    作者:刘浩;陈宇明;刘远波;李醒三;朱继金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利咽露喷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对利咽露喷液中的薄荷脑、甘草流浸膏、蟾酥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重量法对本品中玄明粉的主要成分硫酸钠建立定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研究表明,本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0.89%(n=10).

    作者:谢培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72眼PVR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55眼(76%),视力提高者55眼.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PVR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术式.手术中裂孔的封闭、牵引松解、前膜的剥离是手术成功关键.眼内C3F8气体或硅油填充提高了严重PVR视网膜脱离病例手术成功率.

    作者:梁勇;区显宁;谭少健;黄明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纤维结合蛋白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的评价

    对慢性充血性心衰36例患者,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5%低钠水解蛋白500ml,静滴,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症状和体征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补充水解蛋白可提高血浆Fn含量,从而显著改善心衰.

    作者:蒋美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363例面部疤痕临床分析

    为了提高面部疤痕的治疗效果,对363例面部疤痕进行正确的诊断分类,根据其性质特征选择激光、冷冻、手术及药物,单一或组合治疗,结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与慢性血管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本文检测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合并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心血管疾患]组61例与52例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间UAER的差异,结果表明:前组UAER明显高于后组(P<0.05),提示UAER增高不仅反映DM肾功能损害,而且与DR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UAER同样可作为DR和心血管疾病等DM慢性并发症的重要预报指标之一.

    作者:张靖澜;刘红燕;余劲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治疗脑血管痉挛方法的比较(附300例报告)

    将300例脑血管痉挛引起慢性脑缺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单纯手法治疗组,药物加手法治疗组.第一组药物治疗组复方丹参液加低分子右施糖酐点滴;第二组单纯手法治疗组即用手法纠正颈部微解剖变异,不附加任何其他治疗手段;第三组将第一组及第二组两者的方法综合使用.结果单纯药物治疗组100例中,显效26例,有效52例,总有效率78%;单纯手法治疗组100例,显效36例,有效54例,总有效率90%;手法治疗加药物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98%.结果对比显示单纯手法治疗较单纯药物疗效明显,χ2=6.02,P<0.05.而手法加药物效果更为有效,有效率达98%,与手法组比χ2=7.69,P<0.05,与药物治疗组比,效果更明显,χ2=24.40,P<0.01,为治疗慢性脑缺血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作者:肖继平;刘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血栓通粉针治疗脑梗塞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栓通粉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应用血栓通粉针治疗脑梗塞200例,并设200例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结果:血栓通组总有效率90.00%,显效率62.50%,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69.00%,显效率42.50%.结论:血栓通粉针对脑梗塞疗效高于丹参注射液(P<0.01).

    作者:李国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和口服给药终止10~16周妊娠效果对比(附67例对比分析)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和口服给药终止10~16周妊娠67例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阴道组和口服组引产成功率均高,产后出血量相近,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阴道组引产时间较口服组短,平均用药量少,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阴道组90.7%一次给药即流产,多2次;口服组41.67%一次给药即流产,多需5次,说明阴道给药方法优于口服给药方法.

    作者:覃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前多项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生长激素样作用,可能参与了阻塞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在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中因疗效肯定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开辟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途径,在抑制肾素-在管紧张素系统(RAS)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林虹;王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现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简称内异症,缩写EMT)是具有生长能力及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宫体外异常部位出现,是一种雌激素(E)依赖性疾病(1).目前,临床发病有增多趋势.随着基础医学研究发展,治疗的手段在不断增加,并在一定范围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仍无统一方案可循.现综述如下.

    作者:袁式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调查设计

    医学科学研究是推动医学理论和技术发展、促进知识更新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在不断探索,否定和更新前人理论的基础止,才能使学科得到发展.医学科研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促使本学科和一些相关学科发生显著进步.

    作者:李向红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CD44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50%的乳腺癌经手术治疗后可治愈,但仍有50%的病人在治疗后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而导致治疗失败.在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人中复发转移率高达70%~80%,即使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人中亦有20%~30%的复发转移率,而乳腺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剑仑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浅谈眼科的护生带教问题与对策

    作者通过近几年在眼科的带教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达到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发展真正的目的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周冬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浅议临床带教管理工作的做法

    临床带教工作是护理教育的一部分,是引导护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并逐渐走向临床独立工作的关键过程,搞好临床带教工作,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实用性人才,以适应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我们在进行医院规范化管理过程中,融入了对临床教学的管理,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冬宁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浅谈市场经济下护理管理的模式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护理的价值观也正在发生变化,如何转变护理管理模式,适应改革的新形势,是当前护理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试从我院护理管理的现状难点以及对策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作者:詹秀群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医疗纠纷增加的原因与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各项工作虽然都有很大的发展,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少数医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经济效益,忽视医疗质量管理现象.在医德医风方面、医疗质量方面和服务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加上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有了空前提高以及当前我国的医疗法规不健全,从而使医疗纠纷逐年增多.

    作者:韦丽山;杨秀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柳州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分析

    学生营养状况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分析影响营养不良的因素,以便更好地对青春少年儿童进行营养指导,于1998年9月对本市中小学生监测点校的4427名学生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经皮血管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附25例报告)

    采用植入式药盒对恶性肿瘤进行定向治疗已被临床广泛应用(1,2).作者自1994年至今共为25例病人植入各种药盒26个,既有动脉植入用于定向区域性化疗、亦有静脉植入用于长期全身化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布桂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 鼻咽癌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附79例报告)

    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南方,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0%以上(1).与常规X线相比,CT扫描不仅能良好的显示鼻咽腔的形态和邻近组织结构,还能清楚显示病变向深部蔓延的范围以及更多的颅底骨质破坏和颅内受侵情况,笔者对我院7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CT扫描所见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鼻咽癌的生长方式与扩散途径,以及颈动脉鞘区受累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谭俊扬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