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报告一组10公斤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19例病儿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了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根治手术.其中,术后12例出现了肺部并发症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强心利尿和白蛋白脱水等综合治疗.结果:全部治愈.术后随访心肺功能和生长发育正常.结论:10公斤以下婴幼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要控制手术风险和术后肺部并发症.
作者:叶宁;温昭科;陈德熙;叶群南;梁汉雄;贺榜福;陆卫军;李香伟;梁胜景;卢昌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Ki-67和E-cad表达与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关系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肾组织及30例肾母细胞瘤组织Ki-67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肾组织Ki-67呈阴性表达,肾母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70%(21/30),表达强度与瘤细胞的间变及侵袭扩散程度密切相关(P <0.05);正常肾上皮细胞E-cad呈强阳性表达.E-cad在肾母细胞瘤表达减弱,表达率为46.6%(14/30).E-cad阴性表达或表达减弱与肾母细胞瘤间变明显,浸润性生长呈显著相关(P <0.05).Ki-67和E-cad表达呈负相关.它们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肿瘤体积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Ki-67和E-cad表达与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检测Ki-67和E-cad的表达可作为肾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和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龙苹;谢小雪;陈贵诚;唐青梅;郑绍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期间大出血病人血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改变,提出处理措施以提高大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选择性大手术术中出血量超过血容40%的病人66例于出血前、中、后检测血浆钾、钠、钙、红细胞压积和血气,并监测SP、DP、MAP、CVP、SpO2.结果:66例病人大出血后血钾下降<3.0mmol/L者56例,占84.8%,从出血前的(4.15士0.22)mmol/L降至(3.2±0.26)mmol/L,P<0.01,有显著差异性.大出血期间有28例出现低血压,pH、HCO3、BE分别从出血前的7.374±0.052、25.4±2.50及3.2士1.5降至7.267±0.063、20.61+2.15及-1.8+3.5(P<0.05或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手术中大量失血,尤其出现长时间低血压或休克者,可产生低血钾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与血液稀释及K+转移到细胞内有关,应及时纠正.其原因是血容量显著降低及低血压造成组织灌流不足产生无氧代谢而导致酸中毒.因此术中大出血病人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充分供氧,在监测下补碱.
作者:谭冠先;刘敬臣;倪玉霞;李英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与鉴别能力.方法:对已证实的28例胰腺癌和13例慢性胰腺炎的CT直接与间接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者的CT直接和间接征象表明,两者的表现有其相似性,但各自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征象.结论:在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CT鉴别诊断中,必须将所有的CT征象结合起来,深入全面分析,同时密切联系临床,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避免疑误诊.
作者:李耀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三种临床诊断方法——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快速尿素酶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186例因上腹不适的病人进行胃镜检查并取胃粘膜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Hp,同时抽血做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测定,其中二项阳性认为有Hp感染.结果: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快速尿素酶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81.8%,93.5%,84.6%;特异性分别为96.7%,83.7%,81.4%;有效性分别为85.5%,90.9%,84.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2%,94.1%,92.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3%,82.0%,67.8%.结论:三种方法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有效性,尤以病理组织学特异性高.对于Hp的诊断参考,在一般临床工作中可任选其中一种.
作者:卢杰夫;朱栋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类与ESWL疗效的关系,以求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方法:786例输尿管结石按结石在输尿管处的停留时间、结石大小以及ivp的表现分为三类,其中Ⅰ类结石612例,Ⅱ类144例,Ⅲ类30例,将各类结石ESWL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Ⅰ类结石ESWL治疗一次粉碎率高,Ⅲ类结石一次性粉碎率低.结论:Ⅰ类结石宜选用ESWL治疗,而结石嵌顿时间长,肾功能差的Ⅲ类结石宜选用手术治疗或腔内技术治疗.
作者:罗广高;莫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甜味剂乙酰舒泛钾对糖尿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观察20例糖尿病人口服甜味剂A-K糖25.6mg之前及服后30、60、120、1802dn血糖和血浆C肽的变化.结果:糖尿病人服A-K糖后的血糖和血浆C肽与服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服后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甜味剂乙酰舒泛钾是糖尿病病人较理想的食用代糖甜味剂.
作者:马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既能充分发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作用,又能降低费用,简单易行的对鼻咽癌进行免疫治疗的方法.方法:将60例NPC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放化疗前各行IL-2局部及全身治疗,分别观察其生物学效应和疗效.结果:①局部组的原发灶有效率为43.3%,颈转移灶为9.5%,全身组均无效.②局部组治疗后原发灶内T细胞数、嗜酸性细胞数及胶原纤维明显增多(P<0.05),有7例患者原发灶周边出现大片条带状坏死灶,全身组无以上变化.③局部组在用药时局部出现胀痛,5~10分钟后自行消退,有1例出现低热.全身组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轻度血压下降及乏力各15例,发热12例,头昏10例,均在治疗结束后自行消退.结论:直接将小剂量IL-2注入瘤体或瘤周同样能激活、扩增TIL细胞而发挥其杀癌作用,其生物学效应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司勇锋;周日晶;张政;邓卓霞;王培中;陈蒸贤;陶仲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总结新生儿低钙血症致休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例该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病儿经治疗后3例痊愈,1例休克症状消失后合并肺出血而死亡.结论:新生儿低钙血症致休克病情危重,但经积极治疗大多能痊愈.
作者:潘敏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血液免疫功能的方法.方法:在自然条件下,以新鲜全血和自体血浆致敏酵母多糖为实验对象.该方法能同时、快速检测粒、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在用此方法对临床病例的检测中,发现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红细胞即时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粒细胞疫功能变化不明显.结论:说明红细胞免疫在基础免疫和临床应用中的地位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作者:林世兴;钱江龙;郭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2例慢乙肝(CHB)患者血清HA、pcⅢ及Ⅳc水平,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及肝组织分级及分期的关系.结果:上述指标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在炎症分级G4,纤维化分期S4水平高.结论:血清HA、pcⅢ及Ⅳc可以做为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廖柏明;罗光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20毫克舒降之(ZOCOR)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给予30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每晚20毫克舒降之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降低3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31.4%、甘油三酯(TG)降低42.2%,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4.0%.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20毫克舒降之降脂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有利于预防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对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儿童哮喘随机分2组,治疗组60例应用红霉素、糖皮质激素、β2受体兴奋剂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兴奋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哮喘复发率.结果:两组近期疗效相同,复发率治疗组为16.7%,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x2=120,P<0.01.结论:应用红霉素控制或消除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治疗的关键,不一定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平喘药治疗.
作者:甘钦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本文考察了头孢噻肟钠分别与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等2种止血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噻肟钠与上述2种药物配伍前后的吸收曲线变化情况.结果:在室温条件下,头孢噻肟钠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0~6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吸收峰及吸收曲线未发生改变,薄层色谱未见杂斑生成.而头孢噻肟钠与氨甲苯酸注射液混合后外观发生变化,混合液出现混浊现象.结论:头孢噻肟钠可与酚磺乙胺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而不能与氨甲苯酸注射液混合静滴.
作者:梁万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效果.方法:传统三联疗法(ACEI、利尿剂、地高辛)基础上加用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70例,并与61例单纯三联疗法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心先安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证明心先安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有较好的疗效,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陆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定蛋白含量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各种类型肝病病人血清中的前白蛋白(PBA)、酸性糖蛋白(AAG)、纤维结合蛋白(Fn)、纤维蛋白原(FG)值.结果:在各组肝病中PBA均明显下降;AAG在急性肝炎、肝癌组中明显升高,在慢肝、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明显下降;Fn在急性肝炎、肝癌组中明显升高; FG在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明显下降(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BA、AAG、Fn、FG的检测对肝脏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利于对肝癌、肝硬化和重症肝炎病情的评估.
作者:农乐根;卢冬;覃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草香胃康胶囊建立专属性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Inertsil ODS-3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2:18),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酚在进样量为0.05~0.50μg·10μ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5%,RSD为0.73%(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易行,具有实用性.
作者:谢东;何颂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西蓝山药酒(GXLSML)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含量.方法: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GXLSML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应用游离氨基酸自动分析法测定GXLSML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GXLSML富含有锌(Zn)、铁(Fe)、镁(Mg)、钙(Ca)、铜(Cu)、磷(P)、硒(Ce)、锗(Ge)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GXLSML含17种以上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2种为人体半必需氨基酸.GXLSML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7.18mg/100ml,其中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43%.结论:GXLSML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利于人体的保健作用.
作者:潘洪平;陈海南;荆树汉;池泮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肺挫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作者对33例闭合性肺挫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CT影像的肺内表现,肺外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肺挫伤的部位、范围、程度、性质,并可明确区分肺内外病变.结论:CT检查为临床救治提供可靠依据,为胸部创伤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罗文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甲状腺激素(TH)的异常代谢,伴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的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58例DCM病人血清T3、T4、 FT3、FT4及TSH,并行有关生化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58例DCM伴ESS44例(占75.9%),左室内径扩大射血分数下降明显,心衰越重T3下降越明显.结论:DCM伴ESS发生率较高,TH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吴显儒;刘卫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观察尿激酶对心肌梗塞范围(MIS)的影响;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显著减少(MIS),挽救缺血濒死的心肌;结论:早期溶栓治疗有可能使冠状动脉再通,减少MIS.
作者:徐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正位开口治疗尿道下裂.方法:自行改良设计研究出阴茎头正位开口打孔器,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尿道下裂共15例.结果:随访3~18个月,无1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结论:阴茎头打孔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临床应用效果好.
作者:刘瑞祥;韦华玉;李信众;蓝志相;顾超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配含漱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比较自配含漱液与常规含漱液对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对照组有效率为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配含漱液能降低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连续放疗.
作者:潘斌;冯献斌;许朝山;唐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CT肿瘤外侵同X光片征象的关系及其在临床定位中的运用.方法:将96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造影X光片同其CT片,采用双盲的方法分别阅片记录.X光片主要观察食管癌的病理类型和测量病变长度,CT片主要观察食管癌肿瘤外侵和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同CT比较各类型的食管癌总的肿瘤外侵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0.2%和28.1%,其中髓质型较明显,分别为83.8%和30.8%.同CT比较,食管癌病变长度5cm时肿瘤外侵及淋巴结转移较明显,病变越长,肿瘤外侵及淋巴结转移越严重,当病变长度>7cm时分别达54.5%和31.8%.结论:食管癌CT肿瘤外侵特点与食管癌造影X光片征象的关系,可以做为食管癌外照射模拟定位时的参考依据.
作者:韦汉荣;周桂娥;黄启芳;赖少侣;梁炳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免疫因素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用ELISA检测年龄女性在21~42岁,男性23~48岁,不孕年限1~12年的不孕夫妇358对,其中原发性不孕182对,继发性不孕176对.结果:各组阳性率原发性不孕组B-AsAb男性34.62%,女性28.57%,EmAb32.97%,OvAb20.32%,AhCGAb37.91%,S-AsAb12.66%(20/158);继发性不孕组B-AsAb男性35.80%,女性30.11%,EmAb32.39%,OvAb23.30%,AhCGAb34.09%,S-AsAb17.28%(28/162);流产组B-AsAb男性40.63%,女性34.37%,EmAb28.13%,OvAb25%,AhCGAb21.87%,S-AsAb12.%.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在不孕症诊治中,尤其在一些不明原因不孕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为临床上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琳;陈春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规范治疗和管理在城区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在本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部分哮喘儿童,按随机化原则分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4例,管理组规范化使用必可酮和喘乐宁气雾剂,同时口服小剂量氨茶碱并进行管理教育;对照组未规范使用必可酮和喘乐宁气雾剂,同时口服小剂量氨茶碱,未参加管理教育.观察一年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肺功能、β2激动剂使用频率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管理组优于对照组(P<0.0001);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均显著升高(P<0.01),但管理组治疗后的平均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β2激动剂使用频率,管理组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01),两组治疗前后社会经济效益比较,管理组治疗费用优于对照组(P<0.0001),患儿缺课天数两组均有显著下降(P<0.001),但管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误工情况管理组有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城区哮喘儿童规范治疗和管理,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肺功能显著改善,避免因哮喘发作而急诊和住院,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曙粤;潘革;陶志华;王淑萍;苏惠娴;李惠玲;陈惠文;梁贤芬;罗杰平;钟薇;苏桂荣;贺荣;凌明;赖春华;彭月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心先安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心先安组(20例),洋地黄组(20例),对照组(10例).分别用心先安(90mg+5%葡萄糖250ml每天静脉点滴1次),洋地黄(地高辛片0.25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仅服用利尿剂和安慰剂.结果:心先安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5.5%;洋地黄组为80.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有明显改善.结论:心先安与洋地黄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翁美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检测与分析Rb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胃癌Rb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胃癌Rb基因产物表达阳性率60.4%(32/53),Rb基因产物表达阳性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短.结论:检测Rb基因产物表达有助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刘新兰;王宁菊;吕怀盛;秦景;张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在临床上对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我科1990至2000年治疗的30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总结,获得Ⅰ期手术切除172例(56.4%),不能Ⅰ期手术切除的采用:肝动脉结扎插管灌注化疗19例,DDS19例,PEI18例,TACE34例,电化疗38例,RF治疗5例.并使用r-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肝复乐等行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治疗缩小后获得Ⅱ期切除22例;术后复发再切除20例,术后复发RF治疗4例.后续治疗有DDS、TACE、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结果:Ⅰ期手术切除的术后1、3、5年生存率为75.6%、50.6%、30.2%;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51.3%;Ⅱ期切除的术后1、3、5年生存率为72.7%、45.45%、18.75%;术后复发再切除的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5%、35%、30%;RF治疗9例随访3~6个月6例肿瘤得到控制或缩小.结论:肝癌的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遵循个体综合评估的原则,选择疗效互补、肝功能及全身情况能承受的方案,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和转移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天奇;赫军;梁中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彻底碎石,及时引流尿液、保护肾功能.方法:在输尿管肾镜下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结果:本组62例中59例获得成功,处理石街效果良好.结论:体会到这是一种操作时间较短、损伤小、成功率较高、安全、恢复快的新方法.
作者:黄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块结消胶囊对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用块结消胶囊治疗52例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30例卵巢囊肿患者有效率86.7%(26/30),22例子宫肌瘤患者有效率72.7%(16/22),二者的总有效率为80.8%(42/52).结论:块结消胶囊对妇科良性肿瘤尤其对囊性肿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匡志鹏;覃源才;黄万珠;张传珉;陈俊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GM-CSF在胎盘血中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照检测健康妇女、孕妇和胎盘血GMCSF中含量.结果:胎盘血和孕妇血中含量高于健康妇女血(P<0.01).结论:胎盘血中有丰富的造血细胞因子,用于治疗化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有实用价值.
作者:甘柏柳;杨萍;徐杏美;朱凌;张新华;蔡利群;周天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8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无哮喘的过敏体质者以及1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MIP-1α水平.结果:哮喘患者无论是过敏性还是非过敏性,血清MIP-1α水平均明显高于有过敏体质但无哮喘的患者以及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治疗后MIP-1α水平明显降至正常水平,此外,血清可溶性IL-2受体和嗜酸阳离子蛋白水平与MIP-1α水平密切相关.结论:MIP-1α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机制很可能与它们能够激活炎症细胞有关.监测血清MIP-1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较好地反映出气道炎症的反应过程,对哮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邹小英;覃寿明;邓静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胶原酶溶盘术疗效,对本院103例分别行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随访.方法:本院1996年10月~2000年9月间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53例,胶原酶溶盘术50例,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症状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前在年龄、结构、症状,病变范围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术后4周2组的优良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10周2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组,起效快,优良率高,适应症广,但损伤大,有一定复发率.胶原酶溶盘术组,损伤小,经济简便,但起效慢,适应症窄.在适应症情况下优先选择胶原酶盘术.
作者:黄住;周海平;李成;郑沛英;石海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烧伤病房检出菌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以及探讨药敏与产酶的关系.方法:采用碘法测定检出菌的产酶情况;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200株检出菌中有146株产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73%;药敏结果显示产酶细菌其耐药性高.结论:烧伤病房检出菌中β-内酰胺酶普遍存在,产酶菌与其药敏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蔡捷;吴英芳;邝桂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腮腺癌术后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1985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腮腺癌术后病例作5~13年的随访,并对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5%、58.8%.男性生存率较女性低;腮腺癌高度恶性者的预后明显低于低度恶性者;Ⅰ、Ⅱ期患者预后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明显差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单纯手术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术后放疗组.结论:影响预后的因素与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癌瘤部位、原发灶大小、癌瘤累及区域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法等有关.早期治疗、原发灶的彻底切除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伟;杨荣宁;莫立根;张哲;许坚;李淑兰;杨剑波;曾先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灵珠健肝片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用中草药制剂灵珠健肝片治疗乙型肝炎72例,并与灭澳灵作对照.结果:灵珠健肝片对改善乙型肝炎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0.8%,有显著差异(P<0.05);对HBsAg、HBeAg转阴率为23.6%、45.2%;对照组为16.7%、27.8%.结论:灵珠健肝片对乙型肝炎治疗有显著效果.
作者:纪家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NS患儿血浆vWF及血小板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NS患儿vwF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vWF与血小板计数同步升高与NS患儿的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
作者:秦雪;詹灵凌;甘宝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广西壮族人群D1S80位点群体遗传资料.方法:使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和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及银染技术,对300名广西地区壮族无关个体D1S80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观察到23个等位基因,74个基因型,杂合度、非父排除率、个体识别力及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24、0.763、0.968、0.875.其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对5个家系相关个体分析符合孟德尔定律.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特点.
作者:廖启洪;黄焱;韦庭安;梁志东;李丽敏;胡世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本文总结分析71例(72髋)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经过,目的是要确定有无放射学及手术方面的指征可预示反复脱位的发生,以及是否有急需手术处理的引起脱位的原因.本组71例中,女性43例(60%);男性28例,平均年龄61岁(25~81岁),平均体重163磅(103~351磅).37个髋关节脱位发生于首次全髋置换术后;35个髋脱位发生在翻修术后.首次全髋术后脱位者中有13例髋关节以前有髋关节手术史,因此,全部病例中共有48例(67%)有髋关节手术史.23%的髋脱位发生在术后1月;54%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23%发生在术后2年以上.脱位的原因有:(1)与位置有关的(X线检查无异常);(2)股骨或髋臼部件安放位置错误;(3)软组织不平衡(由于髋关节长度及位置的变化所造成);(4)同时存在假体位置不良及软组织不平衡.与引起脱位的原因相对应,脱位的治疗亦分为:Ⅰ类:经闭合复位治疗成功的脱位;Ⅱ类:经再次手术解决的脱位;Ⅲ类:经再次手术后又脱位但经闭合复位成功解决的脱位;Ⅳ类:需多次手术解决的脱位.我们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任何脱位都可能通过闭合复位得以解决,因此,闭合手法复位是治疗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如果麻醉下闭合复位后检查髋关节仍不稳定,为避免多次治疗应立刻手术.髋关节如有软组织不平衡及外展肌无力等情况,无论其假体安放位置是否正确,其需要多次手术治疗的风险很大.故这些髋关节适合于使用限制性的髋臼置换在术中达到机械稳定.
作者:肖增明;万志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液的凝溶状态与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D-二聚体(D-dimer,DD)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稳定而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反映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1).近年来众多学者已对DD在脑血管病中的诊断,溶栓及抗纤溶治疗中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DD的生物特性及其在脑血管病中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吕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及人工呼吸机研制的改进,使各种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不断提高.进行机械通气时,作好气道管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气道湿化、排痰、氧疗等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些的新的观点.1 气道湿化的进展气道的充分湿化对气管粘膜具有保护作用,纤毛运动活跃,能有效地排出下呼吸道的一些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吸入气体通过鼻腔、口腔、咽喉后,由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蒸发使气体得到湿化.而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建立,失去了气道的屏障加温湿化作用,使粘膜干燥,气道大量水分丧失,分泌物干结,易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因此,机械通气的病人在临床护理上要求必须充分湿化气道,才能避免痰液粘稠痰栓形成,以保证通气.实验证明,不同湿化方式,痰液粘稠程度不一,痰栓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谢丽娟;李新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Bcl-2(B-cell lymphoma/leukemia-2 gene)和Bax(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它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肿瘤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就Bcl-2、Bax基因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谢彤;祝家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衰老是人的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的综合表现,其中甲状腺激素(TH)更是与人的衰老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甲状腺生理和TH药理学的进一步认识,TH在衰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衰老过程中甲状腺解剖及生理学的改变近来解剖学的研究表明,随着人的衰老,甲状腺会出现纤维化、细胞浸润、滤泡变化及结节形成,甲状腺重量减轻.有学者(1)从动物研究中发现,在与衰老有关的F344鼠的甲状腺,其重量、组织学、形态学及激素浓度均有明显改变,他们从9周观察到109周,在20周时首先观察到有滤泡囊肿的发生,到109周囊肿明显增加,由于在囊腔内巨核细胞浸润而致滤泡过度膨胀.
作者:何飞屏;刘广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及特异的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时大都属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10%~20%)(1,2),5年生存率仍保持在3.05%(2).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胰腺癌的诊断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早期诊断仍有一定困难,随着腔内超声,如胰管内超声(IDUS)、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腹腔镜超声(LUS)、血管内超声、及三维腔内超声(3D-IDUS)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ECDUS)的出现及介入性超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正确率.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就超声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作一评估.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哮喘的发生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慢性气道炎症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以嗜酸性粒细胞(Eos)为主的选择性粘膜下持续积聚和激活为特征.活化的炎症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制约和影响.细胞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作为生命周期的一种现象,它与病理情况自体损伤的细胞坏死不同,是一种适应生存环境采取的有一定规划的主动性细胞死亡过程,参与调节机体的发育、细胞分化和更新.目前认为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炎症细胞清除和炎症的消退与Eos凋亡密切相关并十分重要.许多研究都表明细胞凋亡受多种因素控制和调节,其中细胞因子是细胞凋亡调控的重要因素.下面就细胞因子Eos凋亡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谢庆玲;姚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氧氟沙星(Ofloxain,OFLX)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该药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良好,不良反应低(4%左右)且轻微、耐药性小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近年来发现一些严重不良反应,人们对其副作用认识也越来越清楚,现综述如下,供临床参考.1 一般不良反应OFLX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其次为头痛、头昏、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大部分患者症状轻微,一般能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2.26%,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为0.5%(1,2).冯氏(4)报道4例患者口服OFLX后不同程度出现失眠症状,停药后均能恢复正常.
作者:李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是一种创伤大、生理干扰大的手术,由于术中强烈的创伤刺激,可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使机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发生紊乱,特别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比较明显,机体的多种激素浓度发生改变,不利于病人的恢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CPB期间机体激素改变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1 CPB期间机体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甲状腺激素广泛作用于全身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在参与调节机体的基础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对心血管活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作用,可通过对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发挥作用.
作者:黄健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型抗瘤疗法,也是对临床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肿瘤手段的有效补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多种生物学活性如诱导分化、细胞调亡(apoptosis)和细胞毒/细胞静止(cytotoxic)等效应,特别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和肿瘤治疗价值,其作用机制研究很多,但尚无定论.本文仅就TNF-α介导的鼻咽癌细胞毒效应、不同鼻咽癌细胞株对TNF-α反应差异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焦伟;邓卓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腰椎后路手术(椎板切除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其中有部分病人术后效果不理想或远期效果欠佳,复发,临床上称之为腰椎手术后失败综合症(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FBSS广义上泛指在行椎板切除术或腰椎间盘摘出术后,患者仍有腰部、臀部或下肢的顽固性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狭义上仅指多次手术术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善(1).FBSS的发病率为10%~40%(2,3),其原因非常复杂,有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复发性腰椎管狭窄、粘连性蛛网膜炎、硬膜外疤痕增生、手术定位或技术失误、社会及心理因素等.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椎板切除部硬膜和神经根周围的纤维化,大量的疤痕使硬膜和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特别是背侧的骶棘肌粘连在一起,牵扯、压迫神经而引起严重的疼痛.国内外一些学者(4)对椎间盘术后的患者再次手术时发现原手术部位均有块状疤痕,硬膜外粘连,大量的疤痕引起医源性椎管狭窄使疼痛复发,治疗相当困难,疗效也不可靠.诸多学者对预防术后硬膜外疤痕粘连进行了研究,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平;韦勇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的出现为研究眼球后血流动力学特点以及其病理状态下的改变和临床疗效的观察,提供了一种直观、无创、可重复的检查方法.1989年Erickson(1)首先应用CDFI对眼动脉进行观察,此后,CDFI在眼科的应用范围被逐渐拓宽.我国张丰菊、申亚伟、宋琛等(2,3,4)均在1991年开始应用CDFI对眼科领域进行了研究.
作者:麦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经皮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癌的方法越来越多,酒精注射、醋酸注射、热水注射、放射物质的间质植入,冷冻、微波、激光等局部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已逐步推广应用.经皮射频(Radiofrequency,RF)治疗肝癌是近年发展较快、较具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性手术.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射频肝癌灭活术,从原理、进展及应用情况等进一步讨论.
作者:杨伟萍;李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妇女寿命的延长,老年妇女疾病也随之增加.为提高这部分人群的生活质量,防止更年期乃至老年期各种疾病的发生,性激素替代治疗(HRT)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近年来对其作用的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进一步发展,现综述如下.1 HRT对绝经期妇女的作用1.1 HRT对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多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卵巢切除术及绝经后妇女冠心病(CHD)患病率增加,而使用HRT后能明显降低妇女发生CHD的发病率,提示女性的这种优势主要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1).雌激素替代治疗(ERT)通过作用于肝脏胆固醇代谢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生成,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解,抑制LDL-C沉积.
作者:唐春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甲状腺肿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而且位置表浅,在做超声检查时,不要求探头有强的穿透性,但都要求有高的分辨力.70年代发展了实时超声显像技术,但由于仪器分辨率及图像质量较差,超声技术在甲状腺等浅表器官的应用受到限制,并要借助水囊,因此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较低.近年来,由于高频率、高分辨力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技术在检查甲状腺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越来越重要,高频率超声探头比核素扫描、CT扫描及磁共震成像高,能够检出2~4mm大小的甲状腺结节,目前已成为甲状腺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发展与应用,使超声评价甲状腺血流动力学进而推测其功能成为可能.由于以上技术的应用,对甲状腺各种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提高.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手术是一种有创性的治疗方法,作为手术的副产物,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感受,还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充分有效的术后镇痛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1 术后疼痛的应激损害疼痛信号通过细的有髓神经和无髓神经的感觉传入纤维传到中枢或通过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或免疫细胞在各种抗原刺激下合成并释放的内分泌激素及神经肽类,引起机体一系列应激发应(1).
作者:黄映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四氢小蘖碱(Tetrahydroberberine,THB)是来源于延胡索植物的一种生物碱,早期研究认为,THB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镇静和安定作用(1).近年已开始了研究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报道日益增多,亦较深入.经动物实验业已证实,THB具有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抗多种心律失常等作用(2~4),此外,THB还具有抗心肌梗塞,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5,6).笔者拟就THB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以及作用机理作一综述.
作者:庞玉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性,一些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开拓创新能力,形成了系统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和管理模式.而目前我校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教育体制、科研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的现象,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还比较薄弱.为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该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加强对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新路子.
作者:石小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办公自动化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办公业务借助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系统.办公自动化也是新技术革命中充满活力的应用技术学科,广泛运用这一技术,将对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增强处理办公信息的能力,减少办公差错,缩短办公周期,降低办公系统行政开支都是大有裨益的.我校办公信息系统建立在Internet构架上,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客户端通过浏览器的统一界面,完成内部的信息处理和外部的信息查询.现将我校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唐忠;何慧敏;王力平;苏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于放射影像学的教学,精心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CAI课件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在我国高等院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也应运而生,这些课件一般将授课内容以声音、文字和图像的方式集于一体,把讲授的内容形象生动地演示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这些课件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赏心悦目的视听界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即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的不足.计算机多媒体CAI软件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花钱购入,二是自行开发.花钱购入的CAI软件的缺点是:商品教学软件是一种电子出版物,资料组织、思路设计固定,教师的教学思路无法发挥,而自行开发的教学软件在素材的组织、题型的设计等教师的意图各方面有更加灵活的余地.
作者:凌寿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案是病人住院期间疾病诊断、治疗过程形成的档案资料,病案是医疗、护理信息都是通过病案反馈的,因此病案是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料,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了一家医院医疗、护理的情况,而且也直接反映到医院的医疗质量的整体水平(1).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0年12月出院病案的抽样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周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 Injection,ICSI)是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单个精子注入卵母细胞质内使精卵结合受精的一种较为尖端精细的技术.该项技术早应用于人类是在1992年,由Palermo等获得成功.我院生殖医疗中心在成功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基础上,进行卵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的临床研究,用以治疗男性因素如严重少精症、弱精症、精子畸形等的不育患者,获得临床妊娠一例.现作个案报道如下.
作者:丘映;谭秀群;刘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主要原因多数是由心室颤动(VF)引起的,VF自行转复较少见,我院遇到一例冠心病并发SCD的患者,经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反复心前区闷胀不适10年,伴头晕10天于2000年9月30日入院.患者于1990年6月体检心电图发现异常Q波,同年10月出现劳力性胸闷,1992年10月外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多支血管病变而确诊为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长期服消心痛治疗.入院前10天出现头晕,偶有黑蒙,无晕厥、心前区疼痛.入院查体:BP120/60mmHg,肥胖体型,颈静脉无怒张,两肺无罗音,心界左下扩大,心率82次/分;闻早搏6次/分,无杂音.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异常Q波;心肌受损.
作者:许春平;曾波;陆建建;林松;周玉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胁人类健康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几乎占城市死因构成的50%.而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认为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在社区人群或职业人群中,开展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1),开展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变社区为卫生服务的重要阵地,社会人群则是主要对象,疾病预防是主体方向,健康教育是必要手段之一.
作者:陈锦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