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予以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常规组40例予以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率与桡神经优良率分别为97.5%(39/40)、95.0%(38/40),高于常规组的77.5%(31/40)、80.0%(32/40).结论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毕国庆;张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并脑疝的急诊手术疗法.方法 选取采用紧急穿刺引流术抢救31例颅内血肿并脑疝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采用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意识好转率和瞳孔散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CS良好率为70.97% (22/31),而对照组GCS良好率为40% (1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9.67% (3/31),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 (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紧急穿刺引流术在抢救颅内血肿并脑疝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方法及时、简便、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慧华;陈万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18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A组)采用单纯臭氧膝关节腔冲洗,B组采用单纯医用几丁糖膝关节腔内注射,试验组(C组)行臭氧膝关节腔冲洗手术并联合注射医用几丁糖.观察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Lequesne膝关节评分结果.结果 经臭氧冲洗结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后的患者,较其他两组疼痛(VAS)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及Lequesne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关节腔臭氧冲洗联合注射医用几丁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近期疗效中有叠加作用,随着观察时间延长,疗效进一步增加.
作者:陈新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严重腘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12例严重腘动脉损伤患者,将所取静脉远、近端翻转放置至腘窝,并将静脉断端剪成斜面后用7~8个0#无损伤缝线严密吻合血管,并用温盐水湿敷术区,彻底清创后适当用周围存活组织覆盖移植血管即可分层关闭术口,关节稳定结构均应择日行Ⅱ期手术解决.结果 12例中有11例成功恢复下肢血液再通,占91.67%(11/12),术后检查即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3例,0.5h后触到足背动脉搏动4例,24h后触到较弱足背动脉搏动2例,一直未触到明显足背动脉搏动、但术后足趾甲床毛细血管充盈良好2例,经随访观察至今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及远期血栓.1例失败,占8.33% (1/12).结论 腘动脉严重损伤的患者(血管切除超过3 cm)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治疗效果良好,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顺云;罗勇;冀中鹏;高海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3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手术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2年5个月,所有患者溃疡症状消失,术后1年复查胃镜示溃疡愈合,1例于术后2年3个月溃疡复发,需抗溃疡药物治疗.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冰;梁世杰;蒙政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鼻窦良性肿瘤患者行鼻窦内窥镜下高频电刀手术为研究对象,另设50例经常规鼻窦内窥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采用高频电刀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后仅1例复发,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成功率为96%,术后6例复发,4例发生转移,2例恶变.研究组在手术成功率、复发、转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刀在鼻窦内窥镜下行切割手术治疗鼻窦良性肿瘤能够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获得清晰的视野,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郑志刚;何本超;李建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的佳卧床时间.方法 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21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A组及观察B组均在术后采取局部穿刺部位绷带8字形的加压包扎,卧床时间分别为2h、4h,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局部沙袋压迫,制动时间为8h,比较3组的不同卧床时间的效果.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的局部皮肤红斑、负性心理、排尿障碍、术肢体麻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术后4h、6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术后6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后2h卧床休息是减轻患者不适的有效方法,但过长的卧床时间反而对患者不利.
作者:陈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氧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并在此基础上行药物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持续雾化吸入15 ~ 20 min,直至药液雾化吸完,观察组采用间歇性雾化吸入,间歇期给予低流量吸氧并使用机械振动排痰,每次雾化间歇2次,总雾化时间为15 ~20 min,比较两组的排痰效果及治疗7d后的Sp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痰有效率为80%,对照组排痰有效率为52%;治疗7d后观察组的SpO2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持续雾化吸入法排痰效果.
作者:曹小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B超引导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B超引导经皮输尿管镜治疗的157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手术成功率为97.5%(153/157),结石清除率为100%.手术时间为32~86min,平均手术时间(45.8 ±18.1)min,平均出血量(35.8 ±8.3)mL.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作者:周善昌;韦云丹;韦勇;兰建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椎间孔镜技术手术方法及配合路径.方法 对2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细心的准备,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仪器准备及术中各方面进行有效地配合.结果 该技术手术创伤小,直接摘除突出髓核,解除腰椎间盘等组织对神经的压迫,术后效果立显,卧床时间短,手术费用较低,恢复较快,患者满意.结论 手术配合流畅有序及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筱丽;梁少华;陈远明;张应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钼靶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定位穿刺、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钼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60例钼靶X线乳腺病灶定位,59例成功,成功率98.33%;60例病理标本活检,乳腺癌中管内癌12例,管内癌伴早期浸润11例,小叶原位癌17例,小叶原位癌伴早期浸润9例,单纯癌11例;早期乳腺癌X线表现,结节肿块影29例,恶性钙化灶17例,星芒征5例,血管增多增粗6例,导管破坏甚至中断1例,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紊乱2例.结论 数字化钼靶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及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树芳;冉慕光;刘林;王承光;罗慰娣;李炳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超声测量尿潴留患者膀胱尿量的准确性及导尿治疗尿潴留的有效性.方法 40例尿潴留患者就诊时常规行泌尿系超声评估膀胱内尿量并行急诊导尿统计尿量,比较同一患者计算尿量的一致性.结果 超声测量的尿量与实际导尿尿量基本一致,40例患者导尿成功.结论 超声测量尿量具有一定准确性,对辅助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很有帮助,导尿是治疗尿潴留的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在乳糜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乳糜尿患者行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术中将肾血管周围淋巴管、输尿管周围淋巴管、肾周淋巴管结扎、离断,彻底游离于患侧肾脏.结果 手术均一期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80~ 140 min,平均96 min,术中、术后无1例输血,术后当日乳糜尿消失,术后住院4~7d,平均5d,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无1例复发,无肾下垂、腹膜后淋巴囊肿等并发症.结论 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开放手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智标;雷华;黄瑞旭;毕革文;赵书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例,遵循“重视术前,做好术中,兼顾术后”护理理念,观察围手术护理的效果.结果 因出血中转开腹手术5例,25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18±80) min;出血量(615±215)mL,平均住院时间(9.4±3.3)d.所有病例均进行术前探视及术后回访,术中护理完善,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胆漏,2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术后出现隔下积液,术后出血1例,出血量约500 mL,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个月,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认真细致的围手术护理能够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痛苦,是手术成功及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杨青;付园;王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防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行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 (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并发症发生率为4.65% (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 (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NDF评分[(15.28±5.01)分vs(18.45 ±4.24)分]、SF-36评分[(89.21±7.65)分vs(70.23±10.2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敏;邹芳铭;刘蕾;杨沙;沈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钢板固定疗法在SChatZKeYⅤ.Ⅴ1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优30例,良7例;对照组优20例,良11例,实验组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77.5%);实验组手术时间和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可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钟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48例OVCF患者在PVP治疗过程中给予规范、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VP,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疼痛加重,1例出现一过性发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 (3/48);无骨水泥渗漏、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出院后经随访3~6个月,均无腰背痛,恢复日常生活和活动.结论 在PVP治疗OVCF过程中做好规范、系统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覃卫;文维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针刀治疗肱二头肌痉挛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差异.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予小针刀治疗肱二头肌痉挛,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小针刀治疗肱二头肌痉挛,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罗坚;刘强;梁琴;李广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切口直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出血少,切口直径短,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国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的方法.方法 将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在术后10 h给实验组患者中药液足浴加穴位按压一次,对照组患者术后让其自行排气,记录各组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19.61±0.15)h,早于对照组的(23.58±0.2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腹胀发生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2.15,P<0.01).结论 中药液足浴加穴位按压能有效地缩短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术后早日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玉英;罗宇迪;肖霞;王兴红;蒙运英;宁坚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通过抽取单双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2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 (25/27),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复发率3.70%(1/27)低于对照组的14.81%(4/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效果满意,复发率很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并配合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对8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治疗的研究组和传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手术方法治疗的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进食、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因医源性操作引起的不适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在加速康复外科这一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可以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作者:元丽;陆毅;凌娟;欧梅芳;何明明;莫诗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球囊行扩张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15例患者经动脉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观察动脉血流改善情况及下肢缺血状况.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加强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有效的护理以及注重基础护理措施.结果 14例康复出院,1例并发症救治无效死亡;经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 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积极有效地防护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袁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0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50 mg/kg,1次/6h)联合硬膜外镇痛泵(PCEA)治疗48 h;对照组90例仅给予硬膜外镇痛泵(PCEA)治疗48 h.观察术后6h、12 h、18h、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累计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比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6h、12 h、18 h、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燕芳;余小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白内障集中复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32例白内障集中复明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6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216例,依据临床护理路径予以护理措施,对护理质控评分、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率、护理满意率、配合治疗率、健康知识情况知晓率进行对比评价,并对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与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与传统护理组相比,CNP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与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患者护理质控评分、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率、护理满意率、配合治疗率、健康知识情况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CNP优化了治疗、护理流程,使白内障集中复明术具体有序、逐项实施、方便快捷,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医疗质量,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在白内障集中复明术切实可行.
作者:谭结梅;区美仪;周志华;程碧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将58例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9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接受综合性护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得分分别为(39.24 ±5.56)、(37.31±5.11)、(32.45±7.52),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分数明显更低,两组各方面自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高于对照组(69.0%).结论 综合性护理适合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玲;范卫春;谭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HS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与对照组患者基本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是前者手术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更易接受;临床上应严格控制两种内固定术的适应证,从而使患者得到大的受益,促进预后恢复.
作者:唐贤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较大子宫肌间肌瘤在腹腔镜下用“T”字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91例较大子宫肌瘤(直径>8 cm)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用“T”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术后大出血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0 mL,手术时间平均为40 min.结论 较大子宫肌瘤于腹腔镜下用“T”形切口切开宫壁剔出瘤体是安全有效的,是快速剔出肌瘤的新型手术技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南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复合全麻时脑电双频指数(BIS)、收缩压、舒张压和呼吸值变化情况,以期提高麻醉安全性.方法 以150例妇科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B2组各75例,分别予瑞芬太尼(A组)和舒芬太尼(B组)加基础麻醉药物,观察BIS、SBP、DBP、HR值和相关指标上变化情况.结果 To和T1、T2 、T3、T4、T5、T6在BIS、SBP、DBP和HR上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和T2T3在DBP和HR上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T3在瑞芬太尼SBP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3在舒芬太尼SBP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呼吸恢复时间、苏醒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药物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妇科手术全麻诱导下均能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但舒芬太尼对血压搏动影响性低,维持循环系统更稳定.
作者:刘杰;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对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术中胆道取石、胆管狭窄整形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取石及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及结石取出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结石复发率、胆道狭窄再发率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胆道狭窄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鲁号锋;冯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腺瘤中的疗效.方法 将甲状腺腺瘤患者10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过程较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且满意度较高.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术后切口瘢痕隆起不明显,满足患者对术后美观度的要求,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晶锐;李荣江;高峰;邱振雄;黄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静脉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清醒言语流畅时间分别为(86.35±25.63) min、(6.02±2.23) min、(13.14±2.71) min,对照组分别为(95.63±23.78) min、(19.11 ±4.92)min、(25.65士9.02)min.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To时相比,两组血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2时血压、心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均较To时明显增加,组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T2时各项指标与TO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6时心率收缩压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时,可大大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梁海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氧气雾化吸入后采取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在氧气雾化吸入后采取人工叩背排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总并发症率、患儿舒适率以及家长满意率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儿更快恢复健康,并发症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带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热磁疗法联合药物综合治疗80岁以上高龄前列腺电切术后再次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80岁以上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AUR)患者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前、术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将术后5d拔出尿管后再次尿潴留者随机分Ⅰ、Ⅱ组,各18例,Ⅰ组热磁疗法联合冰盐水间断冲洗膀胱,服用溴吡斯的明、甲钴胺、维生素B1综合治疗;Ⅱ组单纯热磁疗法,1周后均拔出尿管,评估疗效.结果 36例术前均为逼尿肌收缩无力,术后12 d有30例均能自主排尿(Ⅰ组17例,Ⅱ组13例),Ⅰ组较Ⅱ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50±10)mL vs(120±40) mL],大尿流率增加[(16±10)ml/s vs(10 ±6)ml/s],大逼尿肌压显著改善[(80±60)cmH2O vs (50±45) cmH2O],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0.01、0.01),排尿时间、每次排尿量、夜尿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Ⅰ组1例,Ⅱ组5例)仍排尿不出者行造瘘术或留置尿管.结论 逼尿肌收缩无力是高龄BPH并AUR患者术后再次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热磁疗法联合药物、冰盐水刺激膀胱收缩对改善排尿有显著效果.
作者:廖土明;谢克基;王宇雄;关刚强;王鹏;何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记录疼痛的VAS评分,测量伤椎压缩率、伤椎后凸Cobb's角.结果 31例术后获得12~ 36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71±18) min,术中出血量为(95±27)mL,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6±1.2)分、(2.0±1.1)分、(0.7±0.6)分;伤椎压缩率分别为(46.2±9.6)%、(8.6±4.4)%、(9.5±3.0)%;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25.2±5.6)°、(7.8±3.1)°、(8.2±2.8)°.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伤椎压缩率及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伤椎压缩率及伤椎后凸Cobb角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固定,并能维持矫正效果.
作者:胡辉林;刘雄文;谭斌;刘刚;黎永生;黎庆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主要是采取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者选择生物组织制成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可有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积极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机体管道较多,手术创伤较大,病情变化快,极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现将近年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相关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综述如下.
作者:林宏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在各级医院已广泛开展.早的术式有甲状腺探查术、结节摘除术、腺叶部分切除术,逐渐被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式替代.术式选择个体化,根据国内指南及医生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权衡复发及并发症风险,既要避免过度治疗又要防止治疗不达,让病人获益大化,术式、手术切口和入路选择遵循“功能保护、微创美容”理念.本文就甲状腺手术术式及手术切口与入路选择作一综述.
作者:伍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目前肺癌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传统直视下开胸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康复慢.随着新型医疗设备的发展,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应运而生,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特别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少,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全胸腔镜下肺癌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谢志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科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地域分布特点明显,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EB病毒感染因素等密切相关.鼻咽癌治疗主要是以放疗为主,放疗后出现的鼻部并发症也较多,其中常见的是放射性鼻窦炎.为进一步研究鼻咽癌放疗后的鼻部并发症,现将既往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相关诊治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黄雄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锐器伤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是导致医院工勤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因锐器伤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给受伤者身体、心理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压力,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及危害.重视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工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对降低锐器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现将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的现状、危险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目前仍存有争议.已知MSCs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定向趋化的能力,其在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中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MSCs可能会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其原因可能涉及免疫抑制、血管形成、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变化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其他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控制其生物学行为的方法及其在临床药物开发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程继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1例反复腹痛的34岁男性患者,经胃镜、超声胃镜及外科手术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无腹痛症状,术后2周出院.结论 胃镜及超声胃镜引导下穿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时,可通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泽文;卢东红;欧锦溪;韦捷;姜海行;覃山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L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疗效,分析肝癌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08例PLC合并PVTT的患者行3D-CRT,肿瘤剂量28~63 Gy(中位50.6 Gy),分割剂量2~8 Gy(中位4.0 Gy),每周3~5次,每日或隔日1次.结果 3D-CRT总有效率(CR+ PR)为40.7% (44/10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14.5%、7.8%,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疗近期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3D-CRT对PLC合并PVT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TACE及放疗近期疗效是影响PLC合并PVTT患者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陆辉荣;黄尚校;梁世雄;陈龙;朱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黏膜转归规律的差异.方法 将84例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组20例,成人组48例,老年组16例,在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的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方法对双侧术腔进行评分,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的鼻腔鼻窦黏膜形态的评分分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 术后第1周,三组患者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1,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青少年组的黏膜评分高于成年组、老年组(P<0.05);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三组的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P>0.05).术后1年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完成上皮化分别为10例(50.0%)、36例(75.0%)、14例(87.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P <0.05),青少年组完成上皮化比例低于成年组及老年组.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黏膜转归有明显差异;术后1年青少年患者完成上皮化比例较成年、老年患者低.
作者:韦一;曾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急诊科、ICU病房无缝衔接一站式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的救治方法.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通气参数、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基础状态、通气参数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急诊一站式BiPAP辅助通气急救方法,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和心功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新;谢常林;何正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脊柱转移癌22例患者行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侧位X片矢状面的Cobb's角度以及椎体前、中、后缘的高度数值,采用术前术后自身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度)较术前减少;椎体间高度较术前增加.结论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并持久的缓解脊柱转移癌引起的腰背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梁慕华;蒋劲松;周树权;覃开兵;陈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关节镜下处理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疗效分析,对该术式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36例术后膝关节僵直的病人进行膝关节镜下关节内粘连带、瘢痕、挛缩关节囊松解,粘连股四头肌与股骨剥离,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 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42.14°,术中即时屈膝平均提高到116.22°,术后6周随访平均提高到136.45°,术后3个月随访平均提高到142.36°,2例并发关节内血肿.结论 通过关节镜技术治疗关节僵直病人能达到较好疗效,创伤小,功能恢复快.
作者:李林;黄克;梁红锁;梁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后EB病毒IgA/VCA抗体水平高低、是否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含量.结果 ①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4+和CD19+细胞水平和CD4+/CD8+的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B病毒IgA/VCA抗体高滴度和低滴度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与机体是否存在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但在进行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抑制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作者:梁新强;刘海洲;唐亚梅;黄怡;苏程琳;崔英;张力图;利基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1.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3.6±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 (P <0.05).结论 在肩袖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探查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方案,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疼痛评分低,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值得推广.
作者:王庆祥;郭建恩;曾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术前估算前列腺体积大于15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23例,前列腺体积153~263 mL,平均(176±22)mL,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比较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并统计电切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输血及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6~ 126 min,平均(97±13) min,切除腺体87~ 168 g,平均(118±15)g;术后血红蛋白、Na+、BE均降低,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K+、Cl-、血pH值、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电切综合征1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输血病例,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结论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为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胡志雄;杨帝宽;吴保忠;刘明建;车晓娟;肖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在磁共振表现上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根据其不同的病因机制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在磁共振表现上的差异.结果 28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心源性栓塞患者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2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组患者T1表现为均匀等信号14例,混杂信号8例;T2表现为混杂信号12例,均匀等信号10例.心源性栓塞组中,T1表现为均匀等信号5例,混杂信号1例,T2表现为均匀高信号4例,均匀等信号2例.两组患者在T1上信号表现无明显差异,在T2上心源性栓塞患者多表现为T2均匀高信号(P =0.001);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多表现为混杂信号(P=0.024).结论 磁共振对不同病因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心源性栓塞以T2均匀高信号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以混杂信号为主.
作者:高文;邱小鹰;陈红;杨明秀;廖书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是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主要由B细胞组成并分泌过量胰岛素,可引起低血糖综合征和因反复低血糖引起的中枢神经损害,于1927年由Graham首先报道.胰岛素瘤的特点是90%单发、90%良性、90%直径<2 cm、90%位于胰腺内[1],其在胰头、胰体和尾部的分布大致相等.
作者:覃山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救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一环,尤其在群体性创伤事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处置危及生命的危重病患时,气管插管技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环,也是每一个医学生,尤其是急诊医学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文将可视化插管设备应用在急诊医学气管插管技术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与传统的气管插管教学方法比较,总结可视化插管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用体会,通过不断积累和改进,对提高教学质量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苌海华;林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