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 国际刊号:1003-8507
  • 国内刊号:51-1365/R
  • 影响因子:1.28
  • 创刊:197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62-183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09年13期文献
  • 小儿支原体肺炎79例X线胸部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搜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小儿支原体肺炎79例的X线胸部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肺间质浸润型38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或呈网点状阴影. (2)肺节段性或大叶性实质浸润型23例. (3)肺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18例,病变自肺门向外呈扇形或放射状延伸.该组病例中并发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胸腔积液4例. [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异,易与细菌和病毒性肺炎相混淆,根据X线征像再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司群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某院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某院儿科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 [方法]对582例住院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抗生素使用率79.9%,抗生索使用居前5位的依次为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替唑、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奇霉索且均为针剂. [结论]抗生素在儿科临床应用较普遍,必须重视抗生素对儿童患者的影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

    作者:郝凌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化的临床指标观察

    [目的]观察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达阿托品化时的临床指标. [方法]6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采用推荐剂量治疗,密切观察各临床指标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长托宁组达到阿托品化时间较阿托品组短,口干、皮肤干燥、腺体分泌减少、肺部湿性啰音减少等同阿托品组.但瞳孔扩大、心率增快、皮肤潮红、不如阿托品明显.[结论]长托宁达阿托品化的标准以口干、皮肤黏膜干燥、心率80~90次/min为宜.

    作者:林道波;唐殿艳;黎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Bentall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征患者Bentall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0月进行的Bentall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院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马凡氏综合征患者Bentrell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患者情绪及血压,术后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护理,可使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术后病死率.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诊急救的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 [方法]对某院急诊科2006午5月~2007年4月期间收治的89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快速判断伤情,准确执行急救程序(VICSO),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科间协作等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全组抢救脱险81例,抢救成功率91%.死亡8例,呼吸循环衰竭,院前死亡为主要死亡原因. [结论]多发伤病人急救过程中,急救意识的强化,准确的判断伤情,急救程序的科学应用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黄海燕;何宁宁;杨雪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创伤性脑损伤后AQP4表达与大鼠认知能力的关系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AQP4)的表达变化与大鼠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TBI组和假手术(SO)组.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致重度脑创伤模型.SO组除不予以撞击外,其余操作与TBI组相同.分时段取脑,观察以下指标: (1)水迷宫检测大鼠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 (2)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AQP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脑损伤后,大鼠水迷宫成绩有不同程度下降;脑损伤后AQP4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逐渐上调,1 d达高峰,持续至3 d后下降,7 d接近SO组水平.[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有学习记忆力、运动能力下降,与AQP4水平有关.

    作者:李俊驹;王宇田;黄垂学;文立;赵建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

    [目的]探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2004年9月~2007年12月,33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回顾手术时间,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2 min(单发肿瘤5~9 min,多发10~35 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无TUR综合征、几乎无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留置双腔气囊尿管3 d,不需膀胱冲洗,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0%,术后均行正规膀胱灌注化疗和膀胱镜定期检查,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亡病例.其中1例由于肿瘤巨大改为TURBT术. [结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此术式有望成为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

    作者:黄卫;岑松;钟江;刘元晓;冯雄;王为服;王安方;蔡德海;王栋;陈健;王阳;曾繁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功能

    [目的]评价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变化. [方法]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高脂血症组、高血压病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系数(β)、动脉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并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高血压病组的Ep、β值、AI、PWVβ增高显著,AC显著降低(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的Ep、β值、AI、PWVβ增高非常显著,AC降低非常显著(P<0.01).和高脂血症组、高血压病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的Ep、β值、AI、PWVβ增高显著,AC显著降低(P<0.05). [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以早期、准确、方便的评价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功能明显降低.

    作者:郭华莉;刘天虎;褚洪毅;李霞;王宏宇;刘淑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莫西沙星安全性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安全性. [方法]80例下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左氧氟沙星对照组进行治疗,评估其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口干、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头晕、头痛,光敏、嗜睡等.[结果]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对照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总不良反应分别为7.31%(3/41)和12.82%(5/39).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莫西沙星序贯疗法400 mg是一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月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环氧合酶-2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从分子水平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是国内外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环氧合酶(COX)是近年来肿瘤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并且COX-2抑制剂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靶点.本文就COX-2致癌机理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梁楠楠;韩萍;侯灵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低蛋白血症及高龄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降低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作者:谭孟源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青海地区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变异(HBV YMDD)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扩增法对拉米夫定(100 mg/d)抗病毒治疗连续2年中,出现HBV YMDD变异株的分析. [结果]82例乙肝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治疗6~12个月发生变异者3例(3.66%,其中1例e抗原血清转换后HBV-DNA仍阳性);治疗18~24个月后发生变异者16例(19.51%),其中2例e抗原血清转换后HBV-DNA仍阳性. [结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后可出现HBV YMDD变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变异发生率越高,而e抗原血清转换率不高.

    作者:王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转瓣法治疗牙龈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用转移牙龈粘膜瓣的方法治疗唇颊侧牙龈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用转移牙龈粘膜瓣的方法覆盖牙龈瘤切除后的创面,与常规用碘仿纱条,牙周塞治剂覆盖创面比较. [结果]采用转瓣法的切除手术,术后患者出血少,感染率低,炎症反应轻,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美容效果. [结论]采用转瓣法治疗唇(颊)侧的牙龈瘤,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小的特点,特别时在龈缘的外形恢复方面能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徐柄权;文献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小儿腹部恶性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对小儿腹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术中麻醉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 [方法]10例ASAⅡ~Ⅲ级患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患儿,小4月,大7岁.在全身麻醉下行肿瘤手术切除术.术中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呼气末二氧化碳,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 [结果]9例患儿安全渡过围术期,1例术后死亡.肝母细胞瘤两例行右肝三叶切除术,一例行左半肝切除术.肾母细胞瘤行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80~360 min,出血100~900ml,输液300~2 500 ml,输血100~800ml. [结论]术前积极纠正低蛋白,贫血及电解质紊乱,改善一般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术中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血流动力学和酸碱平衡稳定;术中注意保温等措施是安全渡过围术期的重要保障.

    作者:高莹华;周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自体外周血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并发肺结核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资料.[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后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多不典型,但多伴有发热.[结论]虽然发热的特点与热型等都不典型,但对移植治疗后发热的患者,特别是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并发结核可能.

    作者:孙乐栋;孙竞;曾抗;孟凡义;周再高;刘启发;徐丹;彭学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老年髋骨骨折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引起老年髋骨骨折的多因素分析,从更大程度上预防骨折,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 [方法]对≥60岁,67例(男28例,女39例)髋骨骨折与134(男56例,女78例)非髋骨骨折者配对进行骨密度测量及骨折发生时间、摔倒方式、职业等多因素调查. [结果]骨折组骨密度明显低于非骨折组.骨折组骨密度(男BMDL2-4(0.872±0.178)g/cm2,Neck(0.667±0.093),g/cm2,女BMD L2-4(0.607±0.155)g/cm2,Neck(0.582±0.097)g/cm2),均明显低于非骨折组(男BMD L2-4(0.912±0.147)g/cm2,Neck(0.764±0.113)g/cm2,女BMD L2-4(0.741±0.152)g/cm2,Neck(0.646±0.097)g/cm2) (P<0.05).不同的摔倒方式髋骨骨折的类型不同,下午傍晚发生骨折的机会多,占62.35%,老年性髋骨骨折与职业因素无相关性(X2=0.698,P>0.05). [结论]尽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是预防老年髋骨骨折有效的措施,老年患者,行走时注意不要摔倒、滑倒,尤其在下午体力疲乏时更应注意.

    作者:姜光瑶;王文志;廖海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继发脑积水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继发脑积水的手术联合抗真菌治疗的效果. [方法]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继发脑积水12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氟康唑治疗. [结果]12例患者症状得以缓解,复查CT及MRI示扩大的脑室恢复正常大小. [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氟康唑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继发脑积水,能有效减轻脑积水,安全而迅速.

    作者:黄秋虎;杨堃;蔡雄;王子珍;马春阳;孙邦勇;陈政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2型糖尿病共患风险的研究

    [目的]明确阿尔茨海默病(AD)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是否存在共患风险. [方法]对1 040名72岁以上男性部队离退休干部进行了T2DM及AD患病率调查,并分析了两种疾病之间的共患风险. [结果]共发现T2DM 262名,AD 29名,同时患有两种疾病者13名,T2DM者AD的患病率为4.96%,非T2DM者AD的患病率为2.06%,前者高于后者且两组间AD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0,P<0.05);AD者T2DM的患病率为44.83%,明显高于非AD者(24.63%),两组间T2DM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P<0.05);年龄分层发现72~81岁间T2DM者AD的患病率(4.92%)显著高于非T2DM者(1.97%)并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4,P<0.05),而82~92岁间T2DM者AD的患病率(5.06%)亦明显高于与非T2DM者AD的患病率(2.37%),但两组间A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9,P>0.05). [结论]AD与T2DM在一定年龄的男性老年人中存在共患风险.

    作者:高曲文;宋雪珠;刘雁;韩炜;杨明常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子宫大小如2+月孕,无生育要求且具有明显痛经和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症和/或腺肌瘤患者1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痛经和经量改善情况. [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量均明显减少.10例术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痛经症状(症状轻于术前),经药物治疗后改善.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可尽可能剔除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症病灶,是子宫腺肌瘤和腺肌症患者保留子宫血管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手术的远期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罗剑儒;陈颖;魏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开塞露灌肠用于肛肠病人术前准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和观察开塞露灌肠用于肛肠术前准备疗效,保证术中肠道清洁,术野无粪便污染,减少病人痛苦. [方法]对于需要做肛肠术前准备的病人,采用开塞露100~150 ml肛管注入术前灌肠. [结果]每位肛肠手术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术野无粪便污染. [结论]以往常规采用0.1%~0.2%肥皂水清洁灌肠,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才能达到的目的,现采用开塞露100~150 ml肛管注入术前灌肠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作者:符俊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将住院的10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4 100 Iu皮下注射,每12 h/次,连续用7 d,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药物包括硝酸酯类口服,美托洛尔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口服等.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对患者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的影响. [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而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无改变. [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谢屏东;符金梅;黎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急性胆囊炎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开腹手术进行比较. [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用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45.3±11.8)min,术中出血量少(13.4±11.1)ml,术后(9.2±4.5)h可以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为(4.4±1.5)d. [结论]腹腔镜用于老年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切口小、痛苦小、出血量少,手术、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佳方式.

    作者:陈尖;刘秀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同期多囊肾去顶减压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囊肾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手术同时行同侧多囊肾去顶减压术的可行性. [方法]16例接受肾移植的多囊肾尿毒症患者,以时间为顺序,前10例单纯接受肾移植手术,归为对照组;后6例同时接受同侧多囊肾去顶减压手术,归为观察组.对两组移植肾血管吻合时间,术后肾周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移植肾血管吻合时间缩短,肾周引流量增多,拔管时间延长.围手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肾移植手术同时进行同侧多囊肾去顶减压术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同时,能够创造出较大手术空间,方便肾脏血管吻合,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王阳;岑松;钟江;刘元晓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5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随机分为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渡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量(SV). [结果]RVS起搏与RVA起搏比较,QRSd增宽程度小,LVEF以及SV降低程度小(P<0.05). [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较小,更接近于生理性起搏.

    作者:林劲;吴明;张敬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2~66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TEAS组(Ⅱ组),每组30例.Ⅱ组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持续TEAS,术后连续3 d行间断TEAS,刺激部位为双侧合谷和内关穴.术后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别于入室后即刻(T1)、术毕(T2)、术后24 h(T3)、48 h(T4)、72 h(T5)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IL-2、sIL-2R、IL-6及IL-10的浓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4、12、24、48、72 h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镇痛药用量. [结果]2组入室后即刻血清IL-2、sIL-2R、IL-6、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室后即刻相比,Ⅰ组术毕和术后24 h、,18 h IL-2、术毕sIL-2R水平降低,Ⅱ组各时间点sIL-2R水平降低,2组IL-6水平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术毕、术后24 h、48 h时IL-2水平升高、IL-6水平降低,术后24、48、72 h时sIL-2R水平较低,术后48 h和72 h时IL-10水平升高,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术后镇痛药用量减少(P<0.05). [结论]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抑制,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

    作者:甘建辉;李峰;陈杰;郭东勇;高鲁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美沙酮纬持治疗门诊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103名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用QOL-DA进行生命质量调查,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 [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吸毒时间、共用注射器、维持阶段治疗剂量、日平均剂量、剂量变化、HIV-Ab阳性和过去1个月有性行为进入典型相关分析,共用注射器、HIV-Ab阳性、吸毒时间、年龄和剂量变化的结构系数大于0.4标准. [结论]共用注射器、HIV-AB阳性、吸毒时间、年龄和剂量变化是MMT门诊病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HIV-Ab阳性,有共用注射器行为、年龄越大、吸毒时间越长、治疗剂量的变化程度越大的MMT门诊病人,生命质量越低.

    作者:许寒;董利民;周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999~2006年天津市不同年龄阶段居民死因顺位分析

    [目的]分析1999~2006年天津市不同年龄阶段居民死因顺位变化,寻找不同年龄阶段主要死固,为降低居民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1999~2006年8年间天津市报告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采用天津市全死因监测系统专用软件录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总死亡率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的死因顺位存在着很大差异,0~15岁组以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和未成熟儿、新生儿产伤和窒息、先天畸形等与妇幼保健有关的疾病和意外伤害为主要死因;15~65岁及65岁以上人群均以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死亡为主要死亡原因. [结论]提高妇幼保健工作可以降低小年龄组的死亡率,慢性病已经成为15岁以上人口的主要死因,对慢性病进行防治应该提到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可降低15岁以上人口的死亡率,而且会减少其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

    作者:吴彤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某高校教工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

    [目的]对教职工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指标进行连续5年的追踪调查,了解其变化情况.[方法]综合2001及2005年的职工体检报告,找出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种类,分析其年度变化趋势. [结果]2005年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脂血症(53.80%)、高血压(34.98%)、肥胖(11.70%)、糖尿病(8.56%)、冠心病(3.26%).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男性患病率均大于女性,并且5年间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高脂血脂和肥胖的患病率2次调查结果基本持平. [结论]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职工身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勤;郭建丽;刘瑛;王秀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居民户碘盐监测中影响盐碘含量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2002~2007午长宁区居民户碘盐碘含量情况,分析影响盐碘含量的因素并提出建议. [方法]6年连续监测1728份居民户用盐的碘含量,并对所采盐的居民户进行盐相关的问卷调查. [结果]6年中每年的碘盐合格率均大于90%,随着生产至采样、生产至购买的时问间隔延长,碘盐的合格率均降低,且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8,P<0.01;X2=20.14,P<0.01);不同季度采集和不同季馊生产的样品的盐合格率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3,P<0.01;X2=13.05,P<0.01),一季度采集的盐合格率较低,而一季度生产的盐合格率较高. [结论]采样季节、生产季节、生产至采样时间间隔和生产至购买的时间间隔是居民户用盐的碘含量的影响因素.

    作者:夏庆华;王屹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麻风病误诊报告的文献调查与分析

    [目的]复习全国近15年来麻风病误诊的文献报告、误诊报告的分布、被误诊的病种及误诊原因等.[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cnki.net)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http://www.cqvip.com)中检索收录的麻风病误诊报告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共有133篇关于麻风病误诊情况的报告,平均每年8.9篇,共报告麻风病误诊511例,平均每年34例,分布于22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89个县和市.被误诊的皮肤病及其他病46种.误诊的原因涉及到多方面. [结论]全国麻风病误诊的分布区域较广,每年均有误诊报告,被误诊的病种较多,麻风病误诊的文献报告能客观的反映全国麻风误诊的实际情况.

    作者:谭雪玲;邓伟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麻疹发病年龄与免疫接种探讨

    [目的]针对2008年初常州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发病年龄进行分析,根据发病年龄变化的原因,对初免月龄及再免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5月31日所有在感染科住院的麻疹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对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和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麻疹发病年龄呈现两极分化,小婴儿和成人发病率明显上升.[结论]提前初免,坚持原有再免,加强二次强化免疫及婚前再免,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作者:姚玲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某师范大学学生门诊疾病构成比分析

    [目的]了解某师范大学在校学生门诊疾病构成情况,为大学生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某师范大学2007年9月~2008年8月大学生门诊疾病构成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门诊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损伤、传染病等,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分别占全部门诊疾病的50.80%,13.00%和8.19%. [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损伤、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刘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广州市2007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目的]对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流感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对哨点医院每周上报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检验;3月和9月按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人群血清标本,采用微量半加敏红细胞抑制试验检测各型流感抗体. [结果]19间监测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人数占同期内(儿)科门诊就诊数比例为4.30%.全年共接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7起,有26起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全部疫情发生在3~6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席901宗,有58宗分离出流感病毒,其中H3N2型有38株,占65.52%,4~7月为分离阳性高峰.人群血清抗体B(维多利亚系)、B(巴拿马系)亚型流行高峰前后阳性率均较一致(X2=1.33,0.43,P>0.05),但H3N2抗体9月高于3月(X2=7.00,P<0.05),而H1N1抗体9月检出率低于3月(X2=11.71,P(0.05). [结论]2007年广州市流感流行毒株为H3N2型流感病毒,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3~6月,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学校是高发场所,应加强监测.B型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仍有继续引起局部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作者:李铁钢;刘维斯;杨智聪;王玉林;李美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产单核李斯特菌的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磁捕获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磁捕获快速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LMO)的体系,应用于食品中LMO的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物中毒快速诊断. [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LMO 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建立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体系.运用磁捕获材料对PCR检测阳性的增菌液进一步处理后划平皿做分离培养. [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10 fg,菌液灵敏度为99 cfu/ml或4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以此反应体系检测28株LMO,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对228份食品进行LMO检测,8份增菌液LMO实时荧光PCR阳性.用磁捕获材料处理此8份增菌液,全部细菌培养阳性,高于国标法的6份阳性.[结论]改良分子信标一实时PCR反应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运用磁捕获试剂能有效提高培养阳性率.应用该检测系统能提高LMO的检出率和准确性.该系统可应用于LMO食品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作者:王冰;扈庆华;石晓路;李庆阁;郑琳琳;林一曼;段永翔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ICP-AES法测定花粉中的微量锰

    [目的]建立花粉中微量锰的ICP-AES法,以了解花粉中锰含量,并为花粉中锰的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用微波消解法消解样品,测定其中的锰含量. [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13μg/L、线性范围为0.10~10.00μg/ml、相关系数r=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9.8%~102.1%、相对标准偏差为1.04%~2.27%.对市售13个品种30份样品中锰进行了检测,结果锰含量范围为16.45~486 μg/ml. [结论]市售个别品种花粉中锰含量很高,食用时应避免锰摄入过量而引起锰中毒.

    作者:杨立学;曹丽玲;张宏;张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建立分离纯化、培养、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扩增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CD34、CD44、CD105. [结果]培养48 h后即可见呈集落生长的细胞,72 h后可见少量贴壁MSCs细胞,7 d后贴壁细胞明显增多,梭形栅栏样分布,融合度达70%以上.第3代原代培养细胞表面标志CD44+、CD105+在95%左右,CD34的表达率甚低.[结论]联合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筛选法,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骨髓MSCs

    作者:张涛;高辉;张伶;程朋;刘焕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细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细菌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在细菌学领域中的应用,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双向凝胶电泳结合生物质谱技术.细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包括细菌在不同环境状态下的反应机制、疫苗设计中候选蛋白的筛选、细菌的致病及酎药机制阐明、新的细菌鉴定及疾病诊断方法的开发等.本文简要综述了细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作者:李燕;宋填;李明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2100与XS-1000i的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E-2100与XS-10004静脉血自动进样模式检测结果有无差别. [方法]采集EDTA-K2抗凝静脉全血对2台仪器进行精密度及相关性和准确性的检测. [结果]精密度测定,2台仪器均在设定范围内,相关性检测,2台仪器血细胞计数各参数中嗜碱细胞比率(BOSO%)相关系数(r)0.4093,其余各参数的r>0.9395,2台仪器检测结果经均数t检验,除单核细胞比率(MONO%)BOS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淋巴细胞比率(LYM%)、嗜酸细胞比率(E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掌握不同仪器的使用特点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性十分重要.

    作者:郝少丽;丁晓旭;王翠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生命质量状况的调查

    [日的]了解云南省不明原因猝死病区人群的一般健康情况,探讨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获取研究对象,应用<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表>、 <居民个人生活习惯及疾病状况调查表>和进行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 [结果]猝死病区居民生命质量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等领域得分均低于非病区居民(P值均<0.05~0.01).居民的文化程度及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较低. [结论]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可能与人群生命质量状况相关.较差的家庭经济状况,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是影响猝死病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栾玉泉;石武祥;杨林;骆斌;陈艳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上海市某社区人群相关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上海市阂行区社区人群中菌痢、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知晓水平和行为状况,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内容,评价干预效果. [方法]采用PPS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阔行区颛桥镇抽取2个社区,对社区居民实施半年的相关传染病综合性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所有干预的居民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居民的相关传染病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正确率的变化,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结果]干预后居民相关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相关正确的行为意向认知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对经常吃熟食、隔夜菜的行为意向仍保持较高比率,分别为41.98%(本地居民)和51.26%(外来人群);安全套使用的行为认知率仍很低.分别为26.72%(本地居民)和42.02%(外来人群). [结论]传染病综合性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但要真正改变人们行为,实现由知识的获得、态度的转变到行为实践的飞跃,仍需要进行长期广泛而持续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吴敏;申惠国;王丰;黄爱玲;凤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青少年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青少年中饮酒行为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日后的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成都市的9所初中、9所高中以及3所职业高中随机抽取42个班的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总饮酒率为37.2%.男生饮酒率为55.4%,女生饮酒率为30.9%.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饮酒后带来的愉快感受和交往便利可能是促使青少年饮酒的影响因素.青少年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及学校、社会影响有密切关系.学校的教育质量较高、学习成绩较好以及亲戚朋友的劝告是学生饮酒的保护因素,而周围经常有喝醉酒的同龄人以及饮酒后带来的各种愉快感受成为饮酒的危险因素. [结论]在青少年中,尤其在男生中饮酒的问题不容忽视,在青少年中全面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宣传饮酒危害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杨娇;滕英;周欢;邱培媛;吴芳;程谧;马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综合性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面对应激采取的应付方式. [方法]对1 100名护理人员进行一般资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3部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被检错后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SCL-90: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应付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幻想、退避5个分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自责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相关性:SCL-90各项因子均分与解决问题分、求助分呈负相关,与自责分、幻想分、退避分、合理化分呈正相关.[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心理正常情况下多能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但在一定心理不适情况下求助愿望偏低,易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管理者应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鼓励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朱水华;罗辉;冀鹰;黄涛;漆小风;张坪兰;涂美艳;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某师范学院骨干教职人员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某师范学院骨干教职人员(副处级及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为疾病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对121名处级以上及高职称人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常规分析. [结果]121名体检人员中有116名患有21种不同疾病,总检出患病率为95.87%.患病率高的主要疾病是前列腺增生、高血脂、高血压、单纯性肥胖/超重、心电图异常、脂肪肝、高血糖等. [结论]处级以上及高职称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重视加强中层干部和高级职称教师的预防保健工作,确保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

    作者:李玉萍;龚妍春;熊向源;李红浪;吴希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参与式山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对参与式山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所抽取的干预及对照社区,于干预前后对农村常住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综合干预县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 [结论]参与式山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

    作者:季文琦;张红杰;姚江海;米光明;靳秀生;李克宁;李助民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灾区患者对皮肤性疾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地震灾区各级皮肤性疾病患者对皮肤性疾病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 [方法]采用自制表格对灾区受灾人员和救灾的武警学校的领导、战士中的皮肤性疾病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结果]各级人员对度肤疾病的健康需求达到了97.3%. [结论]对灾区的各级皮肤性疾病患者进行皮肤疾病的健康指导,提高灾区各级皮肤性疾病患者对皮肤性疾病的认知,对疾病的发生起到预防和自护的作用.

    作者:陈吉辉;李张燕;赵淑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不同情景的体育锻炼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效能. [方法]采用实验、调查问卷的方法. [结果](1)中等强度且适宜情景的体育锻炼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效果较理想. (2)体育锻炼时间越长,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效果越显著. [结论]研究所创设的情景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效果,自主锻炼优于合作锻炼,合作锻炼优于独立锻炼.

    作者:宋子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音乐疗法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行胃镜检查患者舒适度的作用. [方法]将80例首次接受胃镜检查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无音乐疗法.采用焦虑问卷进行焦虑状况测定,观察两组患者胃镜检查中痛苦行为表现,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循环系统较稳定,波动少;焦虑程度得到改善(P<0.05),干预组痛苦行为表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不适程度明显降低. [结论]音乐疗法有助于提高胃镜检查患者舒适度.

    作者:谢颂平;黄杰;李娟娟;丘天翼;刘贝妮;晏涵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体育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运动损伤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降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增强自我保持意识,为体育教师和学生及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座谈、数据统计等方法对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6届本科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运动损伤和自我保护意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篮球术科课上,踝关节是损伤的易发部位;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仍存在认识与行动上的偏差. [结论]运动损伤与自我保护意识差、动作粗野等都有一定的联系.体育专业学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方法的学习和掌握,而学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曹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研究

    [目的]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测量,用EpiData3.0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对人焦虑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者:李朝英;沈丽琴;洪源;陈希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检索相关中外文数据库,辅以手工和文献追溯检索.终纳入Meta分析为1998~2007年中外文献17篇,总病例数为1459例.用RevMan4.2和Stata9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中异质性检验用Q检验、I2统计量、H统计量和Galbraith图,发表性偏倚识别用漏斗图法、Begg秩相关法、Egger回归法、剪补法.对两种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包括有效率和各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安全性包括各种副反应发生率和各周副反应量表进行比较. [结果]两种药物使用中等剂量治疗老年抑郁症在6周、8周时有效率相当,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时两组的HAMD评分相当;西酞普兰比阿米替林显效快、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结论]西酞普兰尤其适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丹;牟振云;翟俊霞;宗红侠;赵晓东;王学义;顾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鼻咽癌非病毒危险因素的主成分改进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应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非病毒危险因素在中国南方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来自梧州市和苍梧县及其周边两广高发市县的经病理学确诊的鼻咽癌病人1010例,以及正常人对照1009例.病例与对照的EB病毒IgA/VCA检测均为阳性.对有关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分析解决共线性问题. [结果]应用主成分分析改进后的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数据,不仅各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均有减小,而且有更多的因素被选入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有鼻咽癌家族史及鼻咽癌一级亲属的EB病毒IgA/VCA阳性个体患鼻咽癌的风险会升高3.04倍、3.71倍.食用成鱼及熏肉、经常接触柴火及有机溶剂、较早年龄开始吸烟会显著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其OR值分别为1.88、1.97、3.99、3.01、2.04. [结论]在调整EB病毒感染状态因素后,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在南方高发区鼻咽癌家族史、食用成鱼及熏肉、接触柴火及有机溶剂、吸烟仍然是鼻咽癌的非病毒危险因素.

    作者:蔡永林;郑裕明;汤敏中;李军;成积儒;莫永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某地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某地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后续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度某综合性(含医科)大学和某理工科大学两所高校教职工体检数据,包括一般情况、人体测量、B超检查、血生化检查等. [结果]①共计体检7 798人,某综合性(含医科)大学和某理工科大学两所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6.4%、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3.1%,7.1%;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50岁前患病率低于男性,70岁以后高于男性.②脂肪肝组的空腹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两组结石症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理工科大学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偏高;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与工作性质、年龄、性别以及代谢紊乱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石磊;李鸣;刘中武;陈青;黄承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四川省跁子病流行现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跁子病流行情况,分析原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按省疾控制订的调查方案,对各病区县实施后上报的总结及报表进行分析.[结果]跁子病是仅限于四川成都周边9县(市、区)的地方性骨关节病.现有患者510例,性别无明显差异(男264,女246);病情程度各病区不等(患病率高41 000/10万,低1.23/10万),灶状分布;70年代是发病高峰期;呈家庭聚集性(49.8%);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失功能310例(61%),X线片髋关节异常为66%. [结论]跁子病给病区居民造成病痛和致残性危害,其病因不明给防治工作带来难度.

    作者:汪浩;唐雪峰;李富忠;黄慧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尿酸与脂肪肝的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987例脂肪肝患者的一般资料、尿酸等生化指标. [结果]① 987例脂肪肝患者高尿酸血症392例,男女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0,P<0.01),男性组41~50岁达峰值(31.19%);女性组51~60岁达峰值(21.68%);X2检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14,X2=129131,P<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超重、高甘油三酯患者高尿酸血症相对危险度明显增高;饮酒、肥胖、高甘油三酯、高尿酸患者脂肪肝相对危险度明显增高.[结论]高尿酸血症及脂肪肝患者中青年多见,高尿酸血症与饮酒、超重、高甘油三酯呈正相关,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肥胖、高甘油三酯密切正相关.

    作者:马先福;王仁萍;刘秋菊;刘薇;张积华;袁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着重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及其年龄、职业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和逻辑分析.[结果]调查框架区域内各类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较高(7.62%),其流行与年龄及不同的职业因素相关,以25~55岁这一年龄范围的人群发病率高,与劳动活动较多、工作负荷增大、损伤机会增加有关.亦与某些久坐、久立等强迫体位下长期劳作等因素有关.车辆驾驶、重体力劳动、教师等职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的高危职业.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较广,其危害日趋严重.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医学监督,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

    作者:王国基;王国军;彭健民;蔡开明;张劲松;宋卫红;肖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闽清县乙型肝炎流行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闽清县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发病规律,分析其流行因素,为制订该县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用EpiDate3.01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调查1409人,HBV感染率为65.79%,HBsAg阳性率为9.65%,抗-HBs阳性率为43.36%,HBeAg阳性率为2.34%,抗-HBe阳性率为13.91%,抗一HBc阳性率为59.61%.共有17种感染模式,以5项全阴模式居首位.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来看,HBsAg阳性率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1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仅为2.93%(8/273),以20~24岁组高达20.0%.有乙肝疫苗免疫史的人,其HBsAg阳性率、抗-HBe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均低于无免疫史的人.既往有医疗行为者HBsAg阳性率高于无医疗行为者. [结论]在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同时,应进一步扩大疫苗免疫范围.严格血液及血制品和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乙型肝炎发病的上升势头.

    作者:王镜泉;郑能雄;陈杨伟;张宏;陈杨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海南省9市县农村人群HBsAg携带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海南省9市县农村人群HBsAg携带状况,为海南省农村乙型肝炎疫情预防控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并对人群资料归类统计分析. [结果]共检测7 840例标本,HBsAg阳性713例,携带率为9.09%,各市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携带率20岁以上男性组高,女性组次之,7岁以下儿童组低,分别为17.02%、11.31%、1.90%,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群HBsAg携带率与地区及经济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海南省农村人群HBsAg携带状况虽总体有所好转,但仍是海南省HBV感染的高发人群;HBsAg携带状况与地区、经济水平显著相关;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是农村乙肝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杨克趋;林燕;黄育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一针次强化免疫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

    [目的]总结贵州省实施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 [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07年对全省8月龄~6岁2 187 181名儿童完成一针次乙脑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93.8%.强化免疫后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数较2006年同期下降62.54%,死亡数下降53.66%,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明显降低,7~14岁儿童发病构成比相对增加;乙脑发病季节性高峰仍然存在. [结论]开展大规模的强化免疫,对降低乙脑发病水平效果显著.建议加强乙脑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开展7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的查漏补种和7~14岁儿童的乙脑强化免疫活动,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率.

    作者:张丽;刘铭;蒋凤;刘航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母婴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后健康教育的佳模式,维护、促进母婴身体健康. [方法]以2008年8~10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进行产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其模式依次为:评估产妇及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需求,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分别于产后或术后3 d内有目标地进行讲解和操作示范、指导,以2008年5~7月分娩的初产妇7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及健康教育.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婴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羞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产科服务质量,为出院后的母婴照顾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邢美珠;蔡婉静;谭光英;罗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997~2007年中国围产儿中唐氏综合征监测资料的分析

    [目的]探讨1997~2007年中国住院分娩的围产儿中唐氏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采用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的资料,调查住院分娩的孕28周到产后7 d内围产儿中唐氏综合征患儿发生情况. [结果]调查围产儿教5 886 108例,唐氏综合征患儿1421例,发生率2.41/万.活产患儿占7931%.男性为2.45/万、女性2.35/万.城市发生率2.84/万、农村1.50/万,沿海、内地、边远地区发生率分别为3.25/万、1.90/万和1.82/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国年度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2004年以后不同地区年度发生率先后出现下降现象(P>0.05).产妇年龄别发生率以≥35岁年龄组高(9.42/万),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高龄孕妇所分娩的围产儿及患儿比例呈上升趋势. [结论]中国住院分娩的围产儿中唐氏综合征的发生存在明显城乡和地区差异;年度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后发生率连续4年下降,尽管下降趋势还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已经显现出中国近年来开展的针对唐氏综合征预防措施初见成效,同时患儿活产率高、高龄产妇分娩围产儿和患儿比例逐年上升现象值得关注.

    作者:李科生;朱军;周光萱;李晓洪;肖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承德市2004~2008年出生缺陷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承德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4~2008年承德市全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5年监测218 300例围产儿,其中出生缺陷儿1 792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21/‰,5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7.04/‰、7.91/‰、7.66/‰、9.23/‰、9.42/‰,呈上升趋势.前6位出生缺陷依次为神经管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多指、先天性心脏病、马蹄内翻足;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无关(X2=2.452,P>0.05);乡村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X2=8.52,P<0.01);产妇年龄≤20岁和≥35岁组高于平均发生率(P<0.01). [结论]加强优生遗传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出生缺陷防范意识,加强婚检、孕前、孕期保健、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根本措施,而贫困农村是当前工作重点,应加大政府对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投入,保障预防保健措施实施.

    作者:李建民;刘劲松;王秀文;金艳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电话回访剖宫产出院产妇存在问题及健康指导

    [目的]为了解决剖宫产出院产妇遇到的各种身心及喂养婴儿问题,通过产后电话回访让服务对象接受科学的健康理念,提高产妇的自我管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促进母乳喂养. [方法]按照设计的病人随访资料一览表,由1名兼职骨干对1016例剖宫产出院产妇实行电话回访.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填写资料;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选择恰当时机回访;回访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结果]实践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联系电话的缺陷;剖宫产产褥期、婴儿护理及相关知识缺乏;回访时间不恰当.经健康指导后,产妇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营养补充、避孕知识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回访率95%. [结论]电话回访有效指导母乳喂养,小儿护理,并对产妇进行营养、卫生、避孕知识指导,及时帮助母亲纠正不良习俗,提高母婴健康.

    作者:吴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预警机制在抢救车药品及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警机制在抢救车药品及物品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对抢救车药品及物品采用预警管理.[结果]预警机制不仅使抢救车药品及物品始终保持无过期和缺失现象,而且使护士核查抢救车药品及物品所需时间缩短了20 min. [结论]预警机制确保了抢救车各种药品及物品的质量,同时又简化了其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郑玛丽;陈南;黄丹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5.12四川地震伤员转运工作

    5.12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震救灾指挥部在全省范围迅速抽调29名医务工作人员在医疗保障组设立组建伤员转运工作组,确定震灾伤员转运的总体计划,协调并督促计划的落实,协同各兄弟省市、铁路部门、民航部门,安全高效地将全省10 373名伤员转运至全国20个目的地省市,圆满完成伤员安全转运.创造了我国医疗卫生史上新的奇迹,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救灾防病工作提供了全新经验.

    作者:陈锦;卿平;万学红;徐琼;卢军;邓可刚;姚巡;赖亚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从三鹿牌奶粉事件谈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管理

    本文从三鹿牌奶粉致婴幼儿结石这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反思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加强和改善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作者:胡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唐山市药费比重与住院总费用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目的]探索药费比重与住院总费用之间的关系,提出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措施. [方法]以唐山市12所医疗机构的365名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为研究样本,采用线图、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药费比重与住院总费用之间的关系. [结果]药费比重与住院总费用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449.P<0.01). [结论]住院总费用与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关系密切;唐山市各级医院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相对较高;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上涨.

    作者:艾南极;高爽;郑贺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在乡镇卫生院评估中引入反应性指标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孝儿镇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的反应性的调查分析,探讨在乡镇卫生院评估中引入反应性指标的利弊.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孝儿镇居民292人,结合专家实地考察. [结果]孝儿镇总体反应性评分为8.16分,高于专家观察结果. [结论]在对乡镇卫生院的评估中,反应性指标在水平和分布上都有局限性,不具有横向可比性.但在一个较小范围和纵向的比较中是有效的.

    作者:覃麟;苏维;周游;欧志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酸奶对人体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酸奶对人体肠道通便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受试者按其便秘症状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组服用受试样品,连续服用7 d,对照组不服用样品,试食组和对照组均正常饮食,观察两组在试食前后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的变化,采用自身及组间两种试验设计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对照组试食前后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积分、粪便性状积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组试食后每周排便次数高于试食前、粪便性状积分低于试食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试食组的每周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粪便性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食组试验前后均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酸奶对人体具有明显通便功能,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作者:姜淑青;王晓军;王玉祥;何宁;刘英华;李新;乔珊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用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大豆低聚肽的抗诱变性

    [目的]了解大豆低聚肽的抗诱变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TK6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以前处理、同时处理、后处理3种方式给予大豆低聚肽,观察4个剂量大豆低聚肽(1.25、2.5、5.0、10.0mg/ml)对MMS诱导的tk基因突变频率的影响. [结果]在前处理与同时处理条件下,4个剂量的大豆低聚肽均可显著降低MMS诱导的tk基因突变频率,并呈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后处理条件下,大豆低聚肽仅在5.0和10.0 mg/ml时表现出对MMS的拮抗作用;大豆低聚肽前处理时的tk基因突变指数亦显著低于其余两种处理方式. [结论]大豆低聚肽具有良好的抑制MMS诱导的tk基因突变的作用,以前处理方式的抗诱变作用强.

    作者:潘虹;邹思颖;张立实;蔡木易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虾青素抗氧化作用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自然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用老龄小鼠作为自然衰老模型,按体重和血中MDA水平随机分为一个老龄模型组和4个虾青素剂量组.灌胃60 d后,对各实验组的血中MDA含量、SOD活性、GSH-Px酶活性和8-OHdG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及比较. [结果]虾青素可显著降低血液中MDA的含量,提高SOD和GSH-Px酶活性,但对8-OHdG含量无显著影响. [结论]摄入适量的虾青素能有效地增强老龄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延缓小鼠的自然衰老.

    作者:杨艳;周宇红;徐海滨;张立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的血清TNF-α、GTH和MDA水平

    [目的]探讨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各胱甘肽(GTH)及丙二醛(MDA)的水平. [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高脂组(21只)与正常对照组(9只),分别用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养24周.根据高脂组大鼠体重增长程度,把高脂组大鼠分为肥胖组与肥胖抵抗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GTH和MDA的含量. [结果]肥胖组大鼠的体重和脂肪总重量较正常对照组及肥胖抵抗组大鼠显著增加(P<0.05),肥胖抵抗组大鼠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脂肪总重量较正常对照组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肥胖组与肥胖抵抗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肥胖组与肥胖抵抗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大鼠血清GTH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肥胖抵抗组大鼠血清GT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9),肥胖组与肥胖抵抗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与肥胖抵抗组大鼠血清M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抵抗组大鼠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无差异,但高脂膳食可能诱导了其体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发生.

    作者:郭韡;刘瑞;强鸥;李献;唐承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构建糖尿病患者膳食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套合理完整的营养治疗管理方案.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膳食管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人(男、女患者相同).实验组设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对照组执行传统的DM饮食医嘱. [结果]6个月后,膳食管理组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膳食管理,对血糖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晏渠如;施少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无锡市新区社区居民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无锡市新区居民的死亡状况,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则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而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死亡率已退居全死因第7位. [结论]随着疾病谱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社区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其综合防治已成为今后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杨坚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个体化、量化饮食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个体化、量化饮食干预,探讨适合本地区饮食习惯的饮食干预模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在银川市48个社区中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两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择25人,以社区为基础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定期的群体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群体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量化饮食指导;干预期为3个月. [结果]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7.0±1.9mmol/L vs.8.7±3.2 mmol/L,t=2.085,P=0.041)及糖化血红蛋白(5.6%±1.1%vs.6.6%±1.9%,t=3.390,P=0.001)明显下降. [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个体化、量化饮食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张亚娟;冯秀娟;张惠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000~2005年某社区卫生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000~2005年中山市东凤镇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所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应用自身前后对比法,分析2000~2005年间东凤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同时与相近规模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类比分析. [结果]从2000~2005年,东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站门诊量、年业务收入和人均年收入均显著增加(P<0.05).与中山市规模相近5家镇区卫生院医疗费用分别相比,每门诊人均费用相对较低.居民满意度逐年提高,2005年达到历史高91.00%. [结论]中山市东凤镇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探索和实践社区卫生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模式.

    作者:李芳健;王永东;王家骥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2005~2008年郴州市医院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状况及分析

    [目的]了解郴州市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及动态分析. [方法]选择郴州市开展血液透析项目的8家医院,连续4年采集血液透析用水,检测钙、氟化物、锌、钠等15个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按照美国人工脏器协会(ASAIO)和美国医疗促进协会(AAMI)制定的透析用水标准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郴州市8家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经4年连续监测完全合格的仅1家,占12.50%.透析用水检测项目中钙、细菌总数、氟离子、锌离子、钠离子合格率分别为84.38%、92.71%、100%、100%、100%.2005年8家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为70.83%,随后3年合格率有所上升,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2,P>0.05).市级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89.06%)显著高于县级医院(59.37%) (X2=11.40,P<0.05). [结论]郴州市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低的指标为钙、细菌总数.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有所提高.市级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高于县级医院.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与医院对水处理系统的管理、正确维护和定期消毒等有关.

    作者:雷飏;谢艳红;郑文;蔡元芳;杜小菲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