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采用同一套问卷调查形式,分别对某医院的护士和助产士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由于受劳动强度、行业风险、母婴安全、个人心理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助产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多于护士.认为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换位思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可消除助产士的心理压力.
作者:董小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各年级各专业全体学生施测,分析数据并结合平时观察得出结论.结果在收回的1 601份可信问卷中,有心理问题者686例,发生率为42.8%;年级越低发生率越高(P<.01),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种心理问题按发生率高低排列依次为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孤独倾向;较严重的总焦虑倾向者106例,发生率为6.6%.结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较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但严重者不多.
作者:黄惠昭;林庆;张旭伟;李华莹;谢素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改变部分学生喝生水的不良习惯,我们对药学系2002级和2003级学生的饮水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对象和方法对我院博山教学区药学系3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02级176人(女131人,男45人),2003级134人(女89人,男45人).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发放调查表310份,回收294份,收回率94.8%.
作者:淄博科技职业学院药学系学生会生活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护理伦理学的应用情况,为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及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网上查阅及图书馆查阅,分析有关护理伦理学方面的论文.结果在所查阅的3 135篇论文中,有关护理伦理学方面的仅占总数的0 32%,其中一般疾惠的护理伦理占0.19%,临终病人的护理伦理占0.13%.结论护理伦理学在整个护理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亟待提高,尤其在护理教育中应加强护理伦理学教学力度.
作者:赵静;李丹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在美国,其患病数超过5 000万,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人数占11.88%,全国大约有9 000万高血压病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在许多地区已成为超过肿瘤的主要杀手.而目前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普遍认为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不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因此,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它的实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们采用问卷形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营养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其共性问题,探索应对措腚施,为高血压病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钱用红;李夫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我校近4年护理专业参加全省理论统考的成绩进行分析,指导教学.方法教学统计学分析.结果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教师和学生,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以及学制有关.结论分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郑卫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适应新形势,就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教育同行的关注并付诸实践.
作者:谢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在近年教学中,发现我校学生专业课考试成绩每况愈下,在某些班级表现得非常突出,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学生存在厌学专业课的现象,现分析如下.1主要原因1.1由受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导致医学高职课程设置有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如语文、政治、数学、化学等课程,其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学生在中学阶段都已适应,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对较高;然而,专业课就并非老面孔了,内容较生疏,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不易调动.再加上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都被高中分流,进入中职、高职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学生学习更感到力不从心与被动.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不免存在或多或少的厌学、怯学倾向.
作者:尚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新高职或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高职教育具有的主要特点:(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3)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4)实行学历证书与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
作者:李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化学实验教学在医学职业教育中举足轻重.实验室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已发生了量到质的变化.对化学实验室工作和教辅定位的探索.对稳定、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思考.对教师在实验室建设中作用的思考.
作者:马小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1世纪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职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人文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格底蕴,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如何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作了7个方面探讨.
作者:饶红涛;盛幼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指增进人们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使其达到生理、心理在社会上的完美状态,即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述的健康教育方法课是指导学生如何选用一定的内容、方法或手段对人们实施健康教育的课程,也就是如何进行健康教育才能使受教育对象了解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健康目的的一门课程.
作者:方茹;刘君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论述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并对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么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消极情感因素,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种种原因,并提出如何利用情感因素提高教学效果的相应对策.
作者:东风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医学教育模式和任务的转换,我校对机能学科实验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门学科的实验教学进行有机重组,删繁就简,同时增设综合性实验、实验设计、病例讨论等内容,通过系统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医学实验领域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形成创新思维.
作者:朱坤杰;张亚珍;金香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分析学校职业指导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特点及其关系,阐释它对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和新生劳动力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并结合目前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做好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对策建议.
作者:何少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他们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生学会了学习,他们对问题能经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扎实.笔者现将自己指导学生学习的体会总结如下.1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其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必须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教学.要提高课堂讲授效果,使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必须促使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应该在课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布置思考问题,指导学生从问、查、记、用4方面进行预习.
作者:陈彩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通过比较新教学计划和新教学大纲与1994年部颁大纲,指出新计划与新大纲的课程结构模块化、专业方向专门化、课程评价学分制等突出特点,并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欧绍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教学工作是教学医院的中心工作之一,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整体水平.搞好临床教学工作有利于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师资队伍知识的更新,有利于医院全面地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重要的阶段.一个医学生的职业态度、医德医风、临床思想、工作能力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实习阶段的教育,故临床实习带教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怀着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高度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认真探索临床教学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朱朝金;张建泽;孙联国;王金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功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作者:戴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变化加剧,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冠心病的并发症--心肌梗塞致死率更高,其主要原因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中的1支或2支甚至3支血管内形成粥样斑块,堵塞了血管而发生狭窄或闭塞,使心脏血流量减少,随之引起心肌缺氧缺血,临床上便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当前,普遍采用的冠脉血管形成术或血管内置放支架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主要方法.我们仿照临床用家兔做血管内置放支架实验,探讨如下.
作者:黄黎月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酶活力-速率法测定酶促反应中底物或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该方法每隔一定时问(10~60s)测定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在线性期内确定每分钟平均吸光度值(△A/min),并计算出酶活力单位.该方法要求分析仪器具有恒温装置和自动监测功能.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微量流动比色计均能满足这些要求.近2年来,我们在医学检验专业的生化实验教学中,尝试用UV-160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速率法测定,并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微量流动比色计进行比较,总结出其优点和不足,探讨其在生化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彦坪;王治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介绍了妇科吸宫术实验课改革中应用青瓜模拟早孕子宫实施吸宫术的方法,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
作者:曹月霞;苏秀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从加强实习医院管理,确保实习计划的完成,重视护理教学查房,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等5个方面时提高高职外护实习质量进行了阐述.
作者:韩立萍;郭开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抗原修复是指染色前使用酶、表面活性药剂或微波金属盐等对石蜡切片的被掩盖的抗原决定簇或变性的抗原实施暴露或修复,使抗原性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的过程.为了提高大鼠骨骼肌P27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染色的抗原性,使阳性部位显色更加明显,本实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探讨佳的抗原修复方法.
作者:顾芸;何江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职业道德是做好门诊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也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1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每个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医务人员担负着保护人民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病人痛苦的重要责任.门诊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职业道德在门诊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医生通过认真严密地诊断、积极地治疗和精心地指导使无数病人恢复健康,每个病人的康复都离不开门诊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辛劳.然而要做好门诊医疗工作,保证工作质量,必须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努力做到五心,即热心、细心、精心、耐心、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使病人放心满意.
作者:张华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于2003年3月试用蟾蜍治疗痤疮(俗称粉刺)11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18例均为在校学生.他们的颜面及颈部有散在的或群集性分布的大小不等、色红的痤疮.男生56例,女生62例,年龄16~21岁,病期1天至3年.痤疮大似黄豆粒,小如米粒.治疗方法:局部消毒后,用棉签蘸蟾蜍液(蟾蜍研细粉,醋调)于痤疮体上直至痤疮体表皮变白,可有轻度灼痛继而发痒,每日1~2次.如果先用针挑破表皮再涂药液,效果会更好.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放射诊断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之一,自从发现X射线并在医学上开始应用以来,放射诊断技术已几经更新换代,并日益广泛和普及,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放射科室如何提高X线影像质量、提高X线诊断水平、减少受检者和放射工作者受照剂量,日益引起放射界同仁的重视和探讨,于是提出了放射科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理论.
作者:宋文斌;张彦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53岁.外阴左侧大阴唇处皮疹一年,于2003年9月11日来我院就诊.无自觉症状,既往体健.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外阴部皮肤变黑粗糙,左侧大阴唇下方有3处绿豆大小淡黑色略高出皮面之扁平丘疹,表面呈细颗粒状,稍有光泽,呈线形排列.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伴有假角质囊肿,乳头瘤样增生,可见多数条状表皮细胞排列成索,相互交织成网状并分枝,似腺体瘤内含有较多黑素.根据以上临床特征,我们诊断为脂溢性角化,行手术切除,追踪观察.
作者:罗建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简述了尖锐湿疣(CA)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说明了HPV感染既可能是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尖锐湿疣的致病因素.提示:尖锐湿疣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宪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艾滋病、后天梅毒、淋病、尖锐湿疣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感染,故称为性传播疾病(STD).胎传梅毒系孕妇通过胎盘或母乳将螺旋体传染给胎儿,引起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其他的传播方式[1]: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以及经使用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引起的血源传播.
作者:韩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自血疗法和碘仿纱条治疗拔牙后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50岁患者32例,随机分组,行自血疗法(22例)和碘仿纱条治疗(10例),随诊1~2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自血疗法的成功率为90.9%,碘仿纱条治疗为80.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但2种治疗方法成功病例中自血疗法更有利于减轻疼痛及加速创面愈合.结论自血疗法同碘仿纱条治疗一样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更有利于减轻疼痛及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张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乳腺增生病发病率亦随之提高,其恶变成乳腺癌的几率也日益增高.现代医学用激素类药物(雌激素、雄激素、溴隐亭等)以及手术等方法治疗该病,毒副反应大.我课题组于2002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针灸、中药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病6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果永宽;戴瑞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心通口服液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ODL-1柱,甲醇-水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测定2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线性范围分别为4.700×10-3~2.820×10-2μg、4.650×10-3~2.790×10-2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4%、96.3%,RSD分别为2.46%、3.0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吕娟涛;吕文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上为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常采用中西药并用的方法,以达治标又治本、增强疗效之目的.本文将中西药并用时在药理方面的拮抗作用综述如下.(1)中药中含有机酸的药物,如乌梅、山茱萸、山楂丸等,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伍用,因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乙酰磺胺易在酸性环境下结晶,对肾脏产生毒副作用.对氨苯甲酸能减弱磺胺药的抑菌效力,所以对氨苯甲酰基药物如局麻药普鲁卡因、丁卡因、苯佐卡因等不宜与磺胺合用[1].
作者:张冬青;王洪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学教学工作时间不长,对如何教好这门课缺乏经验,正处在逐渐摸索中,现把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想法提出来,望各位前辈同行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进工作.1讲授知识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刚开始讲课时,笔者备课很充分,尤其是对疾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等内容,不仅按照医学本科教材来备,而且添加许多研究生课程中的新医学动态,备得很辛苦,但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听得很累并且不积极.课后笔者总结出,备课没有很好备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不够.于是笔者大概翻看了一下学生学过的一些基础课程,讨教了一些病解病生、护基学教师,了解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作者:雷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凝聚力也称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凝聚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良好的凝聚力对班集体来说十分重要,可以保持整个班级的协调性,使学生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更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养成与发展,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东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从教18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从未间断过.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也感受到这项工作的光荣.班主任既是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又是学校和科任教师联系学生的纽带,是学校和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是学校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具体实施的执行者,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现就笔者的工作经历,谈谈几点体会.
作者:郭应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如何引导和激励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发展,形成良好的素质至关重要.笔者在本班运用自我发展目标管理法,取得一定效果.1方法本班61位学生,在本学期开学后一周内每人制定一份自我发展目标.要求:(1)内容包括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卫生目标和纪律目标等;(2)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达标措施;(3)必须与学校的学生守则保持一致;(4)切实可行.(5)将制定好的自我发展目标张贴于教室的自我发展规划栏内.
作者:彭月娥;姜桂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以心绞痛病人的护理一节的设计及制作展开论述,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既轻松又有趣,可以激发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去探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作者:张志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在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作者:王和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介绍了一个基于Web环境的院校教育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院校科研、教学计划、继续教育、学籍、教学评估、试题库、在线教育、事务等信息网络化管理和实时交互,并就Internet时代的院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作者:戚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是核技术和医学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涵盖面广,涉及核物理、药学、计算机技术、细胞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等诸多方面,内容繁杂抽象,因此在以往的核医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困难.过去十几年中,医学院校本、专科的核医学理论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由于核医学影像内容占总课时的比例大(约60%),其影像图片很抽象.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费力地反复讲解,配以板书描绘,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不知所云.几十个学时讲完了,学生仍感到像听天书.
作者:陈雪红;袁耿彪;王正江;柳江燕;钟甘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及人们档案意识的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档案的作用和重要性,档案工作的领域亦随之拓宽,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和普通百姓的家庭.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年轻的父母,在注重优生优育的同时,若能较详细地记录下孩子生活、学习、锻炼、成长等情况,建立起家庭保健档案,必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
作者:樊小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脑缺血引发的脑细胞损害与细胞凋亡有关.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家族引起其作用底物PARP降解,从而启动细胞调亡.研究PARP在脑缺血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可以寻找脑细胞损害的特异性抑制剂,对缺血性脑损伤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红伟;苏吉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妊娠巨细胞病毒目前被公认为是常见导致宫内感染的病毒,与孕妇异常产和新生儿先天畸形密切相关,应予以高度重视.故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分化潜能并能发生迁移、程序性凋亡的细胞.以前认为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成髓系,淋巴系干、祖细胞.近期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可横向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为许多组织损伤性或退行性疾病、肝硬化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东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技术合同根据商定的条件,规定各方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合同一旦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直接影响各方的权益.因此对合同格式、合同用语历来十分讲究.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与国外的业务往来日益频繁,签订的合同与日俱增.探讨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主要是:条理清晰、用语周密.
作者:何祖佳;李永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当今开放式的、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和挑战,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常教常新,这必然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以全新的目光去重新审视这项工作,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寻求更科学的工作方法,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笔者基于多年来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和对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新理念的认识,在此对学生德育工作方法略陈管见.
作者:何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探讨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教育信息化与德育改革的关系,并就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德育实效进行了论述.
作者:宋建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临床实习中医德教育的重要性高尚的医德是医生提高医疗技术的内动力,作为人类社会道德观念组成部分的医德,不是人头脑里固有的,是医生在生活和医疗实践中不断培养而形成的.在临床实习期问,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实践中,在医德医风问题上,跨入临床的学生犹如一颗幼松,充足的阳兴可使其茁壮成长,然而错误的诱导会使其畸形发展,甚至枯萎.临床实习期间医德医风教育则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医德教育中,病房各类各级医务人员的言行举止都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医疗作风和崇高的医德水准是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学训练而建立起来的.
作者:蔡雅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德医风是医院办院宗旨的具体化,也是医院整体实力的外在表现.医德医风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事.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以医德医风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医德医风高尚、医术精良的高素质医护人才.
作者:穆云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分析中专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并就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作者:孟昭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学校改建医专,进入高等教育行列,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实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学习,树立高校理念,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教学管理,重视质量监控;加强学生管理,树立优良学风.如此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姚军汉;侯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行为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栽体是学校的师生员工.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激励功能、导向规范功能、约束支配功能、辐射示范功能.
作者:刘平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现就当前形势的要求,浅谈一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牢固树立为事业献身精神,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对事业的献身精神是领导者创业成功的基础和灵魂,是首先要重视的.新时期必须增强改革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因而一定要强化对校长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及灵魂的净化,使其牢固树立敬业献身精神.
作者:张国辉;党同斌;马文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