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 主办单位:中华临床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562-9031
  • 国内刊号:98-0676/HK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9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4期文献
  • 前列腺素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Lipo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2例采用相司常规处理(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肠溶阿司匹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静脉注射LipoE1,10mg/次,1次/天;对照组30例,给予 GIK极化液50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及86.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仅血浆粘度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ipo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杜勤;成静;盛净;朱健;杨菊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判断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方法:测定118例急腹症患者(急性重型胰腺炎20例,急性轻型胰腺炎36例.1992年亚特兰大标准)和5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白介素-6、白介素-8、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上述各标志物对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的准确度依次是:IL-6为90.0%、86.1%和87.5%;IL-8为90.0%、80.6%和83.9%;β2-M为60.0%、83.3%和75.0%;CRP为80.0%、61.1%和67.9%;Amy为90.0%、83.3%和85.7%;Lip为100.0%、91.7%和94.6%.结论:CRP和β 2-M不宜用作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判断严重程度的指标.联立Lip(或Amy)和IL-6(或IL-8)测定能达到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判断严重程度的目的,且联立Lip和IL-6(或IL-8)测定比联立Amy和IL-6(或IL-8)测定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联立Lip和IL-6测定优于联立Lip和IL-8测定.

    作者:俸家富;冯大雄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生精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生精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69例,单纯手术治疗35例,手术后加服生精丸治疗34例.结果:手术加生精丸治疗组配偶在10-21个月怀孕或生育25例,受孕率73.5%;单纯手术治疗组配偶在9-20个月怀孕或生育14例,受孕率40%.结论: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生精丸可以改善该类病人的精液质量,明显提高受孕率.

    作者:梁启伟;王云翔;段永顺;杜晨;袁谭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用自制旋毛虫一步快诊试纸条法对屠宰猪的监测

    目的:检测屠宰猪血清中旋毛虫特异性抗体(Ab),实现屠宰猪工场旋毛虫疫情监测的快速及现代化,让人们吃上放心肉.方法:自行研制的一步快诊试纸条法及快速-ELISA法.结果:对北京市某屠宰场390头猪用两法进行了旋毛虫抗体流行情况调查,显示两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快速-ELISA法显示阳性结果的28份血清中,25份血清一步快诊试纸条法也显示阳性结果,而一步快诊试纸条法具有简便、快速、立即可取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现场旋毛虫疫情的监测.结论:一步快诊试纸条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及现场应用,具有快速诊断旋毛虫感染的价值.

    作者:温艳;张月清;何妮;司树晖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防止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和措施.方法:对34例大肠痛根治术后行DDP、5-FU 腹腔内灌注,与38例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比较.结果:腹腔组5年复发率(32%)明显低于静脉组(63%),5年生存率(68%)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34%).腹腔组全身毒性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对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及肝脏转移和治疗颇有意义.

    作者:潘琦;陈福春;林加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评价食管心房调搏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价值

    目的:为评价食管心房调搏(TEAP)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价值及各类型在食管心房调搏上的特征.方法:对10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用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和射频消融术(RF).结果:发现食管心房调搏的诱发率为79.4%,食管心房调搏能鉴别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AVNRT S-F)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能鉴别左、右侧房室旁道所致AVRT顺向型,但不能进一步鉴别侧壁、后侧壁、后间隔等.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电极在食管中与左房的位置有关.故食管心房调搏可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术前判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

    作者:杨芳;黄捷英;李莉;王丽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以腹部为主多发性损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以腹部损伤为主,多发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5例以腹部为主多发性损伤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扫描,CT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90.3%、86%和80.9%.手术治疗139例,非手术治疗56例,死亡21例.死亡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ISS评分51-75之间,7例均死亡.结论:损伤累计器官越多,并发症和死亡率越高.全面正确的处理是提高腹部为主多发性腹部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昱;肖文俊;陈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AMI恢复期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与QTC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AMI恢复期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与QTC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测量100例AMI患者入院时和2周后的QTCD,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MI恢复期VDA与QTCD明显相关.结论:AM1度过早期危险期后QTCD仍明显增大者,应警惕DVA的发生.

    作者:程彦华;张绪洪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海上航行时的手术麻醉处理

    目的:探索海上航行时不同海情下各种手术的适宜麻醉处理.方法:根据我院20余年在海上不同海情下完成的57例伤病员手术的麻醉处理,分析不同航行状态下对手术麻醉处理的要求.结果:大风浪中完成麻醉5例,中等风浪中完成15例,小风浪中完成3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结论:麻醉方法以静脉复合全麻加气管内插管较妥,并适用于任何海情的手术麻醉处理.中等风浪除全麻、局麻外,还可考虑低位硬膜外阻滞等方法.蛛网膜下腔阻滞不适宜于中等风浪以上海情的麻醉选择,但可用作小风浪时的手术麻醉.麻醉期间应加强呕吐管理、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纠正及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术后海上换乘,应在麻醉完全苏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进行.

    作者:张毅;蔡雅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胃镜检查对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为探讨胃镜检查过程中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我们在门诊77例受检病人中随机分中老年组和青年组,开展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术前平均心率72次/分,术中、术后心率二组均增快,除>45岁术后增快不明显,余均有显著变化,P<0.01.术中收缩压明显上升,P<0.01,但离散度大.舒张压明显下降,青年组下降幅度为12-15%,二组间收缩压的上升和舒张压的下降无显著差异.

    作者:沃千红;萧红;韩芝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C肽释放试验对治疗2型糖尿病人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有关因素,为临床选用胰岛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连续口服2种以上降糖药物3个月以上、持续FBG>11.1mmol/L的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8岁,测定口服75克葡萄糖负荷的血浆C肽.结果:(1)糖尿病组糖负荷后30′、60′、120C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56例糖尿病人中,不司血糖、病程、年龄的比较:①FBG>11.1mmol/L组与FBG<7.8mmol/L组比较,糖负荷后各时相C肽水平明显降低.②病程>10年组与病程<5年组比较,糖负荷后各时相C肽水平明显降低.③年龄>60岁组与年龄<40岁组比较,糖负荷后各时相C肽水平明显降低.(3)各组并发症、应用胰岛素的比较:在FBG>11.1mmol/L组,病程>10年组及年龄>60岁组,有并发症者占>75%,需要胰岛素治疗者占>55%.结论:(1)继发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分泌胰岛素不足可能是药物治疗失效的主要原因.(2)病程在10年以上,年龄超过60岁,FBG持续大于11.1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早采用胰岛素治疗.

    作者:张国英;翟文秀;陈海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患者循环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循环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IA定量检测75例乙肝患者(包括16例急性乙肝,34例慢性乙肝及25例肝硬变患者)及10例新兵体检标本血清VEGF含量.结果:正常对照、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及肝硬变(LC)患者的VEGF含量分别为71.3±16.9pg/ml、203.4±29.4pg/ml、64.5±17.2pg/ml、49.7±10.9mg/ml.提示急性乙肝患者显著升高(P<0.001),LC患者明显降低(P<0.01),而慢性乙肝患者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与肝细胞再生、肝内血管病变及改建密切相关;检测血清VEGF含量能为临床提供一新的诊断手段.

    作者:陈文笔;严家春;马勇;沈月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微小病毒B19对孕产妇、胎儿的感染及危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对HPV B19孕产妇、胎儿的感染及其危害状况,为提高我国的优生优育提供措施.方法:由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HPV B19-PCR试剂盒,并排除TORCH感染.结果:①在112例标本中TORCH感染占14例,其阳性率为12.5%,HPV B19感染占62例,其阳性率为55.4%.两者合并感染占10例,其阳性率为8.9%.②在19例死胎中TORCH感染占3例,其阳性率为15.8%,HPV B19感染占14例,其阳性率为73.6%,二者合并感染占4例,其阳性率为21.1%,其中1例TORCH和HPV B19均为阴性.③在80例产前孕妇的白带中,TORCH感染阳性率为0,HPV B19感染占8例,阳性率为10%.结论:深圳特区孕产妇,胎儿HPV B19的感染极高,危害极大,对孕产妇、胎儿进行早期预防、定期HPV B19监测,实行应有的保健是完全必要的,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祝爱霞;缪小佟;邹建活;麦光兴;王慧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颌面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3例颌面部肿块进行了检测,其中良性肿块72例,恶性肿块31例.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结构、大小部位,毗邻关系,并且通过血流情况进一步提示其病理类别.该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总符合率8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颌面部肿块简便、无创伤,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尹淑珍;张冬菊;刘雪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探讨这2种物质在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ET)明显增多,血清氧化氮(NO)明显下降.结论:内皮2(ET)是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个重要的损伤因素,而一氧化氮(NO)是个重要的抗损伤因素.

    作者:罗义;张渝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目的:讨论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方法:对1024例60岁以上老人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发现退行性瓣膜病319例(检出率31.35%),其中主动脉瓣268例,二尖瓣51例.造成主动脉瓣狭窄9例,关闭不全174例;二尖瓣狭窄2例,关闭不全42例.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累及部位主动脉瓣主要于闭合缘的中心结、主动脉瓣环及基底部;二尖瓣多见于后叶瓣环、二尖瓣叶及腱索.结论:本病将成为一组老年人常见的瓣膜病.

    作者:竺清渝;宁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酷似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以酷似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并不多见.由于AMI和病毒性心肌炎在早期治疗、预后明显不同,故对酷似AMI的病毒性心肌炎早期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例青年男性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病原学临床分析,来探讨酷似AMI的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辉;崔炜;姚洪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肝得健治疗肝肾综合症21例

    肝肾综合症(HRS)是指肝硬化及严重肝病患者发生以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和肾血流量减少为主的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HRS发生率均占肝硬化的1/3,在内科系统疾病中是棘手问题之一.本文应用肝得健(EPL)治疗HRS21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修道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T3T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我们用放射免疫检测了4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清T3T4的水平.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消化性溃疡组47例(男39例,女8例)均我院住院患者,其中无并发症23例,并发出血17例,并发幽门梗阻者7例,年龄23-69岁,平均43.7岁.对照组:52例(男36例,女16例)均为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年龄30-67岁,平均42.1岁.方法:受检者采取抽晨空腹血2ml,分离血清在-20℃冰箱待测.放免试剂合由山东省潍坊3C公司提供,均按说明书操作,测定仪器为上海日化仪器厂生产的SN682型全自动γ计数器各组数据均以F±S表示,组间C α较进行t检验.

    作者:张冬菊;张玉英;邢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氨茶碱致过敏性休克2例

    1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中年,皆因急性支气管炎伴喘憋来院就诊,平素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均应用2.5%的氨茶碱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慢滴.在药液滴入过程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大汗淋漓,张口呼吸,脉压差缩小2-3KPa,心率加快.患者自述恶心、胸闷,2例均为第1次用药.

    作者:徐向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16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内镜下表现

    急性胰腺炎合并胃损害的内镜下所见报道甚少.本文将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通过内镜检查证实伴有活动性急性胰腺炎病人通过内镜检查证实伴有活动性胃炎及溃疡.现将内镜下所见分析如下:

    作者:吴秋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环丙沙星与氧氟沙星体外抗绿脓杆菌活性的临床观察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品种,因具抗绿脓杆菌活性,已单独或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于多种绿脓杆菌所致感染的治疗.为给临床准确选药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30株临床分离绿脓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报告如下:

    作者:谷兴秀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