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999年,笔者应用鲁南欣康治疗肺心病,系统观察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6例,女38例,年龄(69±12)岁,病程3~20年.诊断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依诊断标准,心功能Ⅱ级15例,Ⅲ级39例,Ⅳ级20例.
作者:刘华;颜廷侠;孙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一直行切开引流造口术或剥离术.1994年4月~1997年8月,我院行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局部用3%碘溶液囊内注射50例,现将药物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骆见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倒立位即是头低足高体位,是人类非常态体位,倒立位自重牵引疗法是利用人体上重下轻的特点,将双下肢固定后令身体悬起成头低足高位姿势,利用自体质量对腰椎牵引治疗.笔者应用推拿手法配合上述牵引方法收治52例腰椎盘突出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鲁军;李亚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烧伤是小儿创伤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因其皮肤薄嫩,烧伤后容易发生残疾或容貌毁损,给家长、社会增加负担,给其生活带来困难和痛苦,为了寻找可靠的预防小儿烧伤的措施,特对我科6年间收治的437例小儿烧伤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预防意见.
作者:李颖;佟翠玲;张靖;王原;季雅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又称渗出性(湿性)或Kuhnt-junins黄斑变性,属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一种类型,本病较萎缩性(干性)黄斑变性少见.现将我院近些年来收治的60岁以上部队离退休干部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33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圣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不典型腹部闭合性损伤,伤情复杂,易延诊误诊,酿成不良后果,本组早期症状均不典型,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不典型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8例,年龄12~52岁,平均年龄32岁,车祸18例,建筑摔伤17例,打架致伤3例,机械挤压伤8例,合并失血性休克18例.住院后3~8小时手术24例,8~12小时手术11例,12~24小时手术6例,5例保守治疗.
作者:周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继发于各种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疾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为30%~50%.我院ICU病房1995年10月~1999年10月共诊治ARDS 18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更;丁新国;刘慧林;王铮;刘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又称坐骨神经炎,首先发生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很快出现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疼痛多由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向远端扩散,运动和用力后引起疼痛加剧.日久可有腿筋和小腿轻度肌力减退,踝反射多减弱或消失.
作者:孟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男性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中,尿道口CA占一定比例,约为1.7%(4/231例官秉瑜1988[1])~4.5%(13/291例汪仲铭1990[2]),我院皮肤性病科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遇到一定数量的该类患者,其中用南京产MTC微波治疗仪治疗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修平;王为平;付宏伟;韩慧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保妇康栓(河南碧凯药业公司生产)是以莪术、冰片为主要成分,经现代工艺技术精制而成,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清热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妇科用药.笔者用该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获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洁;吴惠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病因引起造血组织显著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及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贫血性疾病.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现代医学治疗再障以雄激素(Adr)为主要药物,辅以免疫抑制剂、神经兴奋药、脾切除、骨髓移植、脐血输注等治疗方法.
作者:马月;陈志雄;吴顺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宫内可吸入少量羊水对胎儿的胃粘膜刺激不大,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吞人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或被感染的羊水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粘膜,导致胃酸及粘液分泌亢进而引起呕吐,称咽下综合征[1],其临床特点为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左右反复多次呕吐,呕吐物为清水混有浅黄色片状、絮状物,为非喷射性呕吐,无发热,无感染及其它表现[2],1994年6月~1999年6月我科共收治了新生儿咽下综合征60例,笔者应用1.4%碳酸氢钠进行洗胃,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洗胃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祝泽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为了掌握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效果,提高手术医师无菌操作水平,增加无菌观念,笔者对140例手术部位皮肤应用0.5%碘伏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浸有无菌稀释液的棉拭子、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
作者:万晓阳;袁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为了减少混合痔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2年来笔者在外剥内扎术的基础上,加消痔灵注射,取得较好的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中、重度混合痔,女35例,男41例,年龄32~75岁,平均46.5岁.病程8~38年.
作者:董育京;孟秀琼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由鼠传播的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科自1992~1999年共收治140例患者,其中68例属于中、重症,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均符合HFRS的诊断标准,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其中48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大者60岁,小者18岁.典型的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48例占70.6%;依次出现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过程的36例,占52.9%,属中度HFRS;重症、危重症病例病情重、病期相互重叠共27例,占39.7%;特殊类型(急腹症型、急性胃肠炎型、脑膜脑炎型)5例,占7.4%.
作者:崔凤芹;毛敬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心律失常为冠心病常见的症状.我科自1996~1998年共收治冠心病心律失常者29例.现将其病因、治疗及疗效等有关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赵有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自1996年2月~2000年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0~73岁,平均51.5岁.入院时间为病后2~12天,皮损面积约占体表的1%~5%.发病部位:胸背部15例,头面部2例,腰腹部2例,臀部1例.1.2治疗方法:①口服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10粒;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②采用双黄连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适当使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③辅以中药口服,治以清肝泻火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减.④患处则以5%皮维碘外用,必要时加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敷.
作者:沈友权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青霉素、链霉素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两种抗生素,且常联合应用.为探索青霉素与链霉素溶液混合后,相互之间对稳定性有无影响,进行了初步实验.
作者:苗建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资料与方法按1979年WHO颁布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8例,其中劳力性心绞痛27例,自发性心绞痛8例,混合型3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小46岁,年龄大75岁.
作者:张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胆道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心律失常,并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胆道疾病患者116例中,就资料较完整的80例进行分析总结.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本组80例患者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8~75岁,平均51.5岁,60岁以上者50例.其中急性胆囊炎61例,胆石嵌顿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9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8例,急性重症胆管炎合并休克者2例.以上病例均经临床或手术探查证实.
作者:丁礼铭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肛裂合并肛门缩窄是肛肠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肛管松解术,治疗180例慢性肛裂合并肛门缩窄,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率达96.7%.结合病因病理对手术机理进行简要探讨,认为该术式是治疗慢性肛裂合并肛门缩窄较理想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献彬;王献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纤维内镜是临床上用于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胃镜通过咽喉处时会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这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严重者只能终止检查,临床上常使用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方法,但见效慢,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大.我院将祖国医学脏腑经络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从1998年12月起,用点压内关穴配合胃镜检查,有效地解除患者的恶心呕吐,减轻患者痛苦,配合检查顺利完成.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狄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喉癌是头颈外科的常见肿瘤,喉切除术是目前应用多、治疗彻底的一种手术方法,但由于其手术的特殊性及术后并发症较多的特点,因而护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笔者自1985~1995年,通过对52例喉癌患者的护理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自1997~1999年对228例手术患者进行了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对手术室巡回护士的素质要求增高.笔者就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患者共228例,男149例,女79例;年龄14~82岁,平均44.89岁;经鼻腔明视插管5例,经口腔明视插管223例.
作者:王红霞;李录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白血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恶性疾病,其出血和感染为主要死因,现将我科对白血病患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报道如下.1出血部位白血病出血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较常见的出血是皮下出血,口腔、鼻出血,较少见的出血是视网膜和耳内出血,可导致视力、眩晕、耳鸣等功能障碍.
作者:邱慧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肺部感染是腹部手术后一种值得注意的并发症,其重要性在于发生率高,延长患者的恢复期,甚至有一定病死率.据美国Mayo医院统计,大约25%的术后死亡和肺部并发症有关.但如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加强护理,即可预防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我院普通外科1995~1997年共行腹部手术2556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2%.
作者:汤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青年患心肌梗死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可能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以及大量的烟酒刺激等因素有关.其特点多有突然发病、胸闷、胸痛或有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病情甚者,可伴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有的患者并无先兆症状而突然胸痛剧烈,呈濒死状态,在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可循.笔者认为,诊断一旦确定,护理工作要始终围绕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尽早使患者脱离危险期为重点.
作者:滕秀君;刘成美;王书梅;彭广慧;胡广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一方面化疗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但另一方面,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如造血系统、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等均有影响,其中口腔溃疡为常见[1].它不但影响患者进食,严重者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甚至中断治疗.对于不同化疗药物引起的口腔溃疡,我科应用地塞米松片、红霉素片研粉后配伍珍珠粉局部用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红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卡托普利、卡托普利+氢氯噻嗪、卡托普利+综合调养的降压效果,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线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试验,经2周洗脱期后,随机分为三组: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氢氯噻嗪组、卡托普利+综合调养组,每组20例,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8周后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55%,75%和70%,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效率分别为15%,60%,50%,第1组分别与第2,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第2,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卡托普利+氢氟噻嗪组和卡托普利+综合调养组的总有效率相似,且均优于单用卡托普利组,提示综合调养措施能增加降压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可与小剂量联合用药媲美.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MEIA在检测HBV标志物特殊表达模式中的意义;MEIA与ELISA检测法在上述特殊表达模式中的符合率.方法:ELISA法检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选择100份有特殊表达模式的血清标本以MEIA复检之,观察两者的异同.结果: MEIA对HBsAg、抗-HBe、抗-HB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P分别<0.05,<0.005,<0.005;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组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高75%(27/36);HBsAg和HBeAg阳性抗-HBc阴性组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62%(16/26);HBV标志物与临床表现不符组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11%(1/9);ELISA检测单项阳性组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低.结论:ELISA与MEIA两种检测方法存在差异,MEI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建议使用MEIA检测法.
作者:黄利华;蒋耀明;曹立森;沙安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CD23在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55例HSP患者血浆sCD23的水平.其中急性期28例,缓解期27例,并以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HSP急性期患者血浆sCD23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HSP缓解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HSP患者血浆sCD23水平与ESR呈正相关(r=0.462,P<0.01),但与CRP间无相关性.结论:sCD23与HSP的发病密切相关,血浆sCD23水平检测有助于对HSP病情发展作出判断.
作者:张丁丁;庞栋;杨明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不同部位手术对老年人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输糖)与对照组(不输糖).观察组依手术部位、麻醉方法不同分五组:Ⅰ组12例,全麻行胸腔手术;Ⅱ组9例,全麻行腹腔手术;Ⅲ组10例,硬膜外麻行腹腔手术;Ⅳ组9例,全麻行其他手术;Ⅴ组10例,硬膜外麻行其他手术.全部病例术前一天空腹测血糖,术中、术毕复查血糖,所获数据均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术中、术毕血糖均升高,观察组升高显著,P<0.001;硬膜外麻组与全麻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胸腔、腹腔手术较其他部位手术血糖升高显著,P<0.05.结论:胸腔、腹腔手术范围广,牵拉频繁,老年人反应性高血糖明显,应激反应强烈.术中输糖是血糖增高的原因之一,提示3小时以内的手术术中不必输糖,可以平衡液代之.
作者:申中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颅窝底鞍旁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详细研究了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改变以及新的手术入路.结果:疗效满意,手术全切除率可达42.7%.结论:神经影像学的特殊改变以及新的手术入路,为该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作者:郝建忠;王爱丽;郭强;宋晨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产前行B超检查胎儿脐带有无绕颈,对预防其所致胎儿宫内窘迫、滞产、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286例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魏本荣;赵先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是由于甲亢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多以心律失常为主要症状.自1993~1997年收集甲亢心病例176例,其中153例伴有各类不同的一种或几种心律失常.笔者就153例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作一分析.
作者:谭晓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轻度预后尚好,重者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癫痫、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目前,该病在基层医院仍很常见,笔者选择70例HIE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熊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临床上,急腹症常由于腹内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及功能异常等病因所致,而外伤引起的腹部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亦常出现急腹症.超声能在无创伤与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迅速完成腹部器官的全面检查,明确腹内器官损伤的部位、程度、类型及出血量的估计,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就我院收治的外伤性急腹症67例的B超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林梅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脾损伤是常见的腹部钝性伤,CT对其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对损伤程度进一步分级,为治疗方案提供充分依据.现收集30例脾损伤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英;丁根发;王成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腰腿痛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在临床中笔者发现根性坐骨神经痛(其包括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椎体滑脱等),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的病因.笔者将1996年1月~1998年12月的376例根性坐骨神经痛病例资料中,112例的物理检查诊断与腰椎CT,X光片、MRI等影象检查诊断作一对比,其表明:物理检查是诊断根性坐骨神经痛的重要方法,是基层诊断的重要手段,利于患者得到早期及时的治疗,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赖成辉;米大同;李志明;潘涛;温荣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TCD检查眩晕症有一定临床意义,它有助于鉴别中枢性眩晕、颈性眩晕或美尼氏综合征,从而指导临床.1资料与方法眩晕症90例均系1996年3月~1999年10月的门诊患者,均系发作期,年龄22~79岁,平均50.5岁,病程2天~5年,男38例占42.2%,女52例占57.8%,青年组占33.3%,中年组占42.2%,老年组占24.5%;采用BLT-2000B彩色经颅多谱勒血流仪,选择颞窗、枕窗,常规检测大脑中、前、后动脉,椎-基底动脉,对每根动脉的频谱、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进行观察.结果参照全国第二届头颅超声学术会议,国人脑底动脉血流速度及PI,RI的正常参考值.
作者:卜菊梅;郑茹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解酒醒神方药的解酒效应及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给水)、病理组(给酒)和中药治疗组(酒+中药).病理组用0.3mL酒/(只·天),中药治疗组用0.3mL酒/(只·天)+解酒醒神药液0.3mL/(只·天),连续灌胃45天.以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酒精浓度.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组动物存活率高,血浆酒精浓度低,肝组织形态学较酒精组明显改善.结论:解酒醒神方药有解酒、护肝作用.
作者:齐锦生;赵京山;李恩;姚玉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胎液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孕鼠红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方法建立IUGR动物模型,运用荧光偏振度测定和内标比色等研究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IUGR组、IUGR加健胎液组(用药组)红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变化,同时观察胎鼠体质量变化及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IUGR组红细胞膜脂流动性降低、胎鼠体质量降低、肝脏病理学变化明显.结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和胎盘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膜脂流动性的改变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健胎液防治IUGR的原因可能与改善膜脂流动性有关.
作者:徐珉;舒益民;黄光英;叶望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对辐射小鼠细胞周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脾脏细胞周期和免疫参数(NK,CD+4,CD+8).结果:该复方中药能使受照小鼠脾细胞S,G2+M期的比例升高,促进脾细胞增殖,并能提高NK细胞活性和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论:复方中药对辐射损伤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书显;赵进沛;刘卫;王常有;张凤云;王忠海;赵娟;张茹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二妙龙胆合剂主要由黄柏、苍术、龙胆草、黄芪、茯苓、香附、甘草、节菖蒲、人黄、丹参、升麻、车前子、金钱草等组成的复方水煎醇沉提取的口服液.经我院内部多年应用表明,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燥湿、通淋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淋病及性腺炎症等,效果较好.故就本品的药效学与毒理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萍;李连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1.1患者27岁,该患者以停经28周,不规则阴道出血2天,加剧4小时,伴不规则阵发性下腹痛2小时,于1999年2月27日7:30pm急诊入院,此次为第三胎妊娠,前二次均在7~8个月早产,胎儿均未存活,故要求行保胎治疗.入院查体:T36.8℃,P88次/分,R20次/分,BP13/7kPa,神志清楚,脸色稍苍白,营养发育正常.产科检查:宫高18cm,腹围45cm,胎产式纵式,胎先露头,高浮,胎方位ROA,胎心音160次/分,律齐,未行阴检及肛查.(B超提示低置性前置胎盘.)
作者:潘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工人.于1994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出现发热,畏冷,体温38~39℃,伴有头痛,腰酸,胸闷,心悸,口干苦不欲饮,胃纳差,轻咳无痰.当地医生曾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治疗10天无效,改用氯霉素1g入5%糖盐水500mL静点,每日1次.治疗3天,白细胞骤降至2.4×109/L而停用,患者仍高热不退,遂来本院求治,收中医病房住院治疗.
作者:钟怡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上将宫外孕误诊为其他疾病或其他疾病误诊为宫外孕并不罕见.本病多数发病急,病情重,若延误诊断和治疗,可以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笔者将近1年来同一乡镇连续2例宫外孕误诊致死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宫外孕误诊原因及应吸取教训.
作者:曾祥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贲门是胃癌的好发部位之一,其解剖部位特殊,结构与功能复杂,是消化道X线检查中的难点区域,极易漏误诊.据资料统计,漏误诊率高达12%~13%.在基层医院,可能更高.笔者回顾了1995年以来在我科行X线检查,并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个漏误诊病例,分析其漏误诊原因,结合实践,提出几点对策,供参考.
作者:许晓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1993~1999年共收治右半结肠癌16例,其中误诊5例,笔者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男11例,女5例;年龄大68岁,小20岁;病程长的6年,短的4天,主要症状是贫血、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
作者:刘文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脑-内脏联合综合病征临床并非少见,但往往由于并发症掩盖了急性脑血管病变而导致误诊,现报道2例.
作者:李冰;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鞘膜积液是小儿较常见外科疾病,一般认为中小型鞘膜积液不需治疗,特别是婴幼儿期鞘膜积液有吸收自愈可能,然而临床上因小儿鞘膜积液而忽视其并发症导致临床漏诊,现将7例病历介绍如下.
作者:陈小伟;陈宗义;王金星;韩东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过敏性紫癜普通类型在临床上诊断不难,但由于脑型过敏性紫癜[1]有时以先出现脑神经系统症状后出现皮呋紫癜,或皮肤紫癜与脑神经症状同时出现,或先出现皮肤紫癜后出现脑神经受累症状而出血点未被查觉,或临床医生缺乏对脑型过敏性紫癜病的了解,往往被以脑神经受累症状的出现造成误诊误治.就我院近几年来所遇到的2例脑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误诊误治作以临床分析.
作者:解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女,46岁.因水肿、肌肉紧张3月入院.3月前受惊吓后出现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并伴全身肌肉紧张感.无发热、尿急、尿频、血尿等.1月后出现全身肌肉痉挛,精神抑郁,常哭.曾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水肿逐渐加重,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呈指凹性,转颈费力,说话舌头不灵活,但理解力、记忆力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闻知其母去世后,症状加重,嗜睡,悲伤.遂到北京某医院脑系科诊为情感性心因障碍,予思诺思、百忧解治疗,效果仍不佳,故来我院,以特发水肿收入病房.查尿蛋白±/+,其余检查均阴性,遂按肾源性水肿给予速尿、黄芪等治疗2周,水肿稍减轻,但仍嗜睡,精神抑郁,请内分泌科会诊,追问病史,1年前有畏寒、懒言、乏力等,拟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作者:钱春丽;王玉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