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影响因子:1.77
  • 创刊:1992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67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河北省科技期刊版面设计奖(第六届)
  • 中医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20期文献
  •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6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1周;对照组28例,应用洛赛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1周,之后洛赛克3周疗法.6周后复查胃镜和H.pylori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和89%,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91%和86%,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和11%,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三联1周疗法可以替代常规4周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作者:任雅红;梅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4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治疗方法不当会留有后遗症.2004-2006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褚韩生;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肾衰灌肠汤配合结肠灌洗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5例

    笔者2005年6月-2007年1月用结肠灌洗清洁灌肠后肾衰灌肠汤高位结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45例,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88例小切口阑尾切除体会

    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手术,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阑尾切除术,多采用麦氏切口,长5~8 cm.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及人们对切口美观的要求,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88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申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急性睾丸扭转16例的诊断和治疗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急症,临床上并不少见,多发生在青少年,由于精索扭转,睾丸血运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睾丸不可逆的损伤,故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非常重要.笔者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6例急性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敬勇;韩子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一级质控网在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压疮的防治一直是困扰临床护理人员的难题,也是风险管理研究的重点.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比例逐年增长,患压疮的风险也增加[1].压疮的防治和治疗作为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患者在医院所接受的整体护理质量,因此,每一名护士都要有预防压疮发生的意识,而一级质控网的建立及作用,更显得重要.

    作者:陈秀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在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后,将自体的角膜缘上皮移植到缺损区,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 经过3~24个月的随访,翼状胬肉均顺利根治,且无一例复发.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作者:杨卫华;陈健;郑松泉;刘云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32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粘连性肠梗阻132例,20例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112例,未发生手术死亡和院内死亡.总住院时间为2~39 d,平均19 d.结论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重要的是区分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除有绞窄性肠梗阻表现需紧急诊手术治疗外,对于早期、单纯性肠梗阻,可首选保守治疗.

    作者:倪克勤;王菊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手足口病86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有人称之为夏季疱疹综合征.现将我院近2 a来收住的86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张建婷;何增洪;孙亚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体会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方法.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因其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渐被国内外专家所接受.然而该手术仪器昂贵,熟练掌握需要较长的过程,难以在贫困地区和多数基层医院中普及应用.传统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常造成较大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影响复明效果.笔者采用日本百濑的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为82例85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岭;代卫香;王志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338例

    不孕症是一个困扰社会家庭的实际问题.婚后2 a同居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孕称不孕症[1].今对2001-2007年来我院妇产科门诊治疗的338例不孕症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玉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三仁汤加减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原为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之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名曰湿温,三仁汤主之,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效.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化裁治疗多种儿科湿热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钟振环;曹晓燕;潘利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20例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仁怡)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恶性肿瘤原发病均得到病理学证实,多发骨转移经过X线、ECT、MRI证实的患者20例.静脉滴注仁怡90 mg/次,4周1次,连续3次.结果 获得完全缓解7例(35%),部分缓解4例(20%),无缓解7例(35%),无效2例(10%),总有效率55%.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能有效的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疼痛,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子彬;陈燕;周怀理;程志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是由腹股沟管底部薄弱加之腹内压增高所引起,需外科手术治疗.我科1998-2007年共收治200例腹股沟疝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卫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内镜下诊断十二指肠寄生虫病22例

    肠寄生虫感染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遗传因子决定其发病机制、宿主的营养与免疫反应等.宿主组织坏死和疾病的程度一般与寄生虫的种类、数量有关,但临床上也有1条或数条成虫或幼虫的寄生引致生命危险的病例报道.虽然很多感染者可能没有症状,但事实上同样影响着感染者的健康及发育,应引起临床上重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在行常规的胃镜检查中共发现十二指肠寄生虫病22例,现举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美萍;王昌雄;陈光兰;毛平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伴发青光眼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伴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 对17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盘状角膜炎12例,角膜色素膜炎3例,拟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2例.共同高眼压征象:出现眼胀痛,结膜充血加重,角膜上皮弥漫性水肿,眼压升高多在6.28 kPa以上.经抗病毒及抗炎联合治疗,17例患者全获临床治愈.结论 单疱病毒导致小梁炎与色素膜引起眼压升高,通过抗病毒及抗炎治疗能迅速控制炎症和眼压.

    作者:王圣祥;丁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晕厥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有典型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者仅占60%~80%,一部分AMI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容易误诊而贻误治疗.晕厥是AMI的特殊临床症状之一.笔者对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188例AMI患者中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MI 12例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华;郭秀君;郭建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碘伏润滑导尿管可引起儿童尿路水肿

    近年来有多篇文章报道,用0.5%碘伏润滑导尿管,既可起润滑作用,又具消毒作用,故而可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1].我科是小儿心脏病外科,每个患儿术前均须留置尿管,根据上述经验笔者采用碘伏消毒外阴和尿道口及润滑尿管.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约2%的患儿在应用碘伏润滑导尿管时出现尿道口红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滴沥、尿潴留、排尿困难症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素然;纪会娟;王玲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原因与对策

    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子宫颈癌常用的手术方法.术后需留置导尿2周左右,拔除尿管后往往因为自主排尿功能异常出现尿潴留或残余尿≥100 mL,从而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较长时间留置导尿加上一些简单的膀胱肌肉锻炼[1],但此方式仍然使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较慢.且再次导尿操作对尿道的创伤及长期留置尿管是引起泌尿道感染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2].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15例宫颈癌术后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寻找原因,制定改进方法,利于患者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伟元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1例胸腔镜下小儿漏斗胸矫形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漏斗胸是小儿较常见的骨骼发育畸形,如不矫正,随年龄增长,畸形加重,将会发生肺部及心血管异常,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儿和家长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对漏斗胸进行矫正,在美容角度上改变胸廓外观,在医学角度使心肺各器官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治疗漏斗胸传统的外科医治方法是截除病变肋骨的软骨部分并截断胸骨再矫形,胸腔镜下胸骨抬高术是小儿胸外科微创术中的一项新技术,应用它治疗漏斗胸不仅安全、快速、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塑形美观、前胸无手术瘢痕,而且能长期保持胸部伸展性、扩张性、柔韧性和弹性,近期和远期都能获得理想的疗效.我院于2007年4月采用国产钢板胸腔镜下矫治漏斗胸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陶菊斐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小儿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

    麻醉是保证临床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关键,麻醉的目的不仅仅单纯是术中镇静、镇痛、肌松,还包括了围手术期的监测、术中的合理补液、术后的镇痛范围等.整个麻醉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协作的过程,小儿麻醉又因其生理解剖特点、心理需要等各方面的特殊性与成人有着显著的区别,手术室护士要全面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各种小儿麻醉方法的基本知识、术中监护技术,根据小儿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连贯的整体护理,方能保证麻醉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蔡潇洁;余丽辉;杨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护理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婴幼儿时期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且可长期潜伏在体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和致畸.出现婴儿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严重者易引起肝功能衰竭、DIC、继发严重细菌感染,从而危及生命.更昔洛韦是抗CMV的有效药物,但因疗程较长,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再加上婴幼儿对药物耐受力差等特点,加强合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何丽丽;陈狄洪;俞钱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妊娠恶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妊娠恶阻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一般于停经40 d左右开始,孕12周以内反应消退[1],对生活、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处理.临床可分为轻、重2型.轻型,即通常所说的早孕反应,为怀孕早期常见,不需特殊治疗即消失,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是患者情绪比较紧张,及时心理疏导及中药调理,可以对其妊娠有积极影响;重型,即少数孕妇恶心呕吐转重,不限晨昏,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须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情况.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145例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145例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特殊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145例患者经甲氨蝶呤治疗,139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5.9%,6例失败,占4.1%,失败者改行手术治疗.结论 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有较好的疗效,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临床护理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胡树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07年2-7月收治无发热症状的支气管肺炎患儿2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止咳、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并将其疗效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39.77,P<0.01).结论 中药经皮给药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可以明显减轻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提高满意度.

    作者:赵旭玲;王伟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一种较为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以溶血、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为主要表现[1].其发生率占重度妊高征的18.9%,患者的病死率达24%,围生儿病死率30%~40%,所以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2].1998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共收住17例重度妊高征并发HELP综合征患者,由于治疗及时、护理得当,适时终止了妊娠,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新生儿腋下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尤其是很多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因为皮肤薄嫩、血管小、脆性大,给留置针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难,即使穿刺成功了很容易出现水肿,此时,选择腋下静脉穿刺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腋下静脉血管相对较粗、较直,血管壁相对也较厚,因此就容易穿刺,且保留时间较长,与其他部位静脉穿刺相比,有诸多优势[1].这也是目前腋下留置针使用越来越广泛的原因之一,也值得广大的医护人员早日掌握腋下留置针的使用方法.

    作者:温利平;黄蔷薇;杨筱敏;杨祖钦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12例

    双侧髋关节疾病致双髋疼痛,行走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期双髋人工关节置换可减轻患者反复手术带来的痛苦,减少手术费用,为患者所接受.本院2002年1月-2007年5月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建智;丁献东;项英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新生儿Ⅲb型先天性食管闭锁6例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食管先天性发育畸形[1],随着医学科技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对先天性疾病的发现逐渐增多.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如不及时诊断、手术治疗,多在数天内死亡.我科2002年6月-2007年6月共收住6例,其中2例经手术治疗获成功.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君平;郑春华;赵灵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腹腔镜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联合脏器手术的观察与护理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igh selective vagotomy,HSV)已成为消化性溃疡外科治疗的重要术式之一.对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有腹内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微创的腹腔镜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联合相关脏器手术是一个良好的选择.我院1999年9月-2008年1月共施行腹腔镜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联合相关脏器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腹内其他脏器疾病患者32例,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汪新妹;陈伟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终止妊娠的护理体会

    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一种较为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以溶血、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为主要表现[1].其发生率占重度妊高征的18.9%,患者的病死率达24%,围生儿病死率30%~40%,所以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2].1998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共收住17例重度妊高征并发HELP综合征患者,由于治疗及时、护理得当,适时终止了妊娠,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美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 对1993年1月-2007年1月临床及病理确诊的83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通过对比AMA阴性及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免疫学、生物化学及病理学特征来研究AMA阴性PBC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结果 83例经临床及病理诊断确诊为PBC的患者中14例患者血清AMA/AMA-M2检测结果 呈阴性,AMA阴性的PBC患者其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86%)显著高于AMA阳性的PBC患者(35%)(P=0.0042),抗平滑肌抗体(ASMA)的阳性率(43%)也显著高于AMA阳性的PBC患者(6%)(P=0.035).AMA阴性患者和AMA阳性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比例、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组织学表现以及病理分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MA阴性PBC患者血清ANA及ASMA阳性率较高,但AMA阴性PBC患者与AMA阳性患者在临床表现、生化改变、肝脏病理进展及预后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周磊;谢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Survivin及Caspase-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二者与标本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2例肝细胞癌石蜡切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Survivin在肝细胞癌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61%,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仅10%;Caspase-3在肝细胞癌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58%,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Survivin和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Survivin的表达与肝细胞癌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密切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展,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夏勇;施乐华;姜治国;沈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衣原体性宫颈炎人β-防御素-2 mRNA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衣原体感染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人β-防御素-2(HBD-2)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RT-PCR法进行HBD-2 mRNA研究,并以15例正常组织做对照.结果 正常人和患者均可检测到HBD-2 mRNA表达,但衣原体感染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HBD-2参与了衣原体性宫颈炎发病过程.

    作者:任小丽;陈晋广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调查及听力学测试研究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情况,探讨糖尿病性听力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纯音听阈测听、声导抗测听对5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43例进行听力学检查,并分组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减退检出率57%,明显高于对照组33%(P<0.01),且高频听阈提高更明显;糖尿病病期≥5 a者较病期<5 a者平均听阈提高,听力减退检出率也明显高于病期短组,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比较,听阈提高,听力减退检出率(78%)明显高于后者(4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可引起患者听觉系统损害,且病期长、伴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听力损害率较高.

    作者:郝芙蓉;何强;张喜琴;韩海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药治疗抗抑郁药不良反应的研究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方法 将18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与西药治疗,疗程4周,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4周末2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可明显减少抗抑郁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清亚;张松;祝杨;张清洁;王晓慧;宋瑞华;张尚荣;王耀东;孔令珍;宋端铱;李家凤;蔡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

    目的 为预防及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探讨强化口腔清洁措施的应用.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强化组在检查气囊充盈后,采用冲洗加常规口腔清洁措施,并定时吸引鼻咽部.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清洁措施,比较2组口腔溃疡及痰培养结果 .结果 强化组口腔溃疡发生率及痰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强化口腔清洁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梦娣;蔡小妮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依患者住院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加强心理指导,完善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开展肿瘤患者联谊活动等一系列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测评.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维度4个维度评分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鹏;郑薇;胡红玲;刘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腹膜透析患者致抑郁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腹膜透析作为一种简单、不用机器能源、更合乎生理而有效的肾替代疗法,具有价格低廉(与血透相比)、节省资源、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自行透析等翁点,越来越受到青睐,长程腹透呈快速增长趋势.

    作者:陶方利;刘黎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膀胱造瘘术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膀胱造瘘术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做一造瘘口以达到引流尿液目的的手术.膀胱造瘘是解除老年男性患者长期尿潴留的一种有效方法.带管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终生带管生活,因此除急性手术期是住院治疗外,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庭治疗护理.为了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社区内的52例长期带管生活的膀胱造瘘患者进行了走访并实施了护理干预.

    作者:陆徐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眼科患者手术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61例经眼科检查确定需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和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观察患者对眼科手术治疗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主要的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61例中,患者对手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及术中应注意事项、对手术后应注意事项的部分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分别占84%,97%,85%,对手术治疗存在顾虑的占98%,寻求医生、护士的帮助的占70%.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排除潜在的心理问题.结论 有目的 地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及安全性.

    作者:丁献东;陈建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浅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化疗常用的给药方法是经静脉给药,临床上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其他患者.这样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与负担,也给护理人员增加工作风险.

    作者:徐菊玲;朱冬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加强口咽部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8%~60%,病死率高达30%~70%[1].近10 a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认为VAP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口咽部细菌繁殖和误吸导致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终发生肺炎,所以,有效的口咽部护理是预防VAP的重要途径[2].笔者通过加强口咽部护理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收到了一定效果.

    作者:陈李锡;何央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个性化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提供可行措施.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能接受治疗且同意合作的成年住院患者,随机抽样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整体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推行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余瑛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PICC置管用于静脉化疗

    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化疗时间长、疗程反复,且化疗药物刺激性大,易造成对血管壁的损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并给患者带来痛苦.为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肿瘤科自2006年10月以来对需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3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金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Ⅱ型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近年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的概念成功地整合了传统的组织病理与分子遗传学机制两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组织形态学、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将子宫内膜腺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激素依赖型(Ⅱ型)[1].Ⅰ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为代表,占70%~80%;Ⅱ型以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为代表,约占15%.

    作者:张品南;王忠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尿路感染临床诊疗分析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所有细菌感染中常见的,可发生于所有人群,约20%的妇女在一生中曾患过尿感,约6%的妇女每年会患1次尿性状尿感[1],按郑州大学普查资料,女性尿感发病率为2.05%[2].尿感是妊娠、糖尿病、多囊肾、肾移植和尿路梗阻的重要并发症,因此,必须对这种疾病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杨晓锋;赵占正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Cajal间质细胞——胃肠道动力调节药作用靶点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等胃肠道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等)引起的胃肠道动力障碍疾病,也可是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作者:李睿明;沈洪;张蓓;高良菊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发现激活状态的肝星状细胞(HSC)减少主要通过凋亡.而凋亡机制到目前为止仍然未清楚.其凋亡机制非常复杂,而很多的研究都提示HSC的凋亡与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NF-kB及其他因素有关.而控制细胞的生死程序以基因的形式存储于细胞中.当凋亡诱导因素作用细胞时按死亡程序凋亡.笔者就其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红艳;彭安邦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进展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指脂肪颗粒阻塞血管腔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无头部外伤的神经症状和皮肤黏膜出血点.FES常见于长骨骨折后,也见于胰腺炎、脂肪肝、骨髓移植和皮下脂肪切除术后.FES的发病率各家报道在1%~10%.一旦发病,病势凶险,病死率10%~15%,故有效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现就该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史朝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阿曲库铵间断或持续静脉输注在老年人全麻中的作用时效比较

    阿曲库铵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短时效非去极化类肌松剂,已安全用于肝肾等生理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全身麻醉[1].已知影响其作用的因素除抗惊厥药物、抗生素、其他麻醉药外[2],急性血液稀释[3]也有一定的影响.笔者间断或持续静脉泵注阿曲库铵维持肌松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找到阿曲库铵在老年人全身麻醉中一种较为合理的给药方式.

    作者:沈跃;高特生;朱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罗哌卡因不同麻醉方法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n=40)和EA组(n=40).观察并记录椎管内给药后感觉阻滞的高平面、到达高平面的时间、麻醉满意度、血压、心率与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以及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 2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SEA组高平面出现时间明显短于EA组;CSEA组肌松满意率也高于EA组;寒战发生率EA组明显高于CSEA组;全部产妇术后无头痛.结论 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更合适于急诊剖宫产手术.

    作者:曹慧娟;陈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小儿颅脑外伤手术36例麻醉处理体会

    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小儿颅脑外伤36例,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术中麻醉处理的有关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敖程斌;胡战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小剂量吗啡复合新斯的明单次硬膜外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剖宫产术后镇痛以往大多数采用止痛泵,但配制镇痛泵费时,产妇住院费用较高.我院2005年5月-2007年10月将小剂量吗啡(1.5 mg)复合新斯的明(0.75 mg)单次硬膜外注入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逸俊;陈策;张佩琰;王科益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颈六水平颈外静脉内侧缘肌间沟臂丛穿刺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是有百年历史的麻醉技术,广泛用于上肢手术,其成功的关键是精确的定位和局麻药的均匀扩散.肌间沟臂丛神经穿刺有解剖定位、异感定位、超声定位、放射定位和神经刺激器定位等.这些定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1],颈外静脉一般在颈六水平穿过肌间沟,可作为辅助定位标志[2],利用颈外静脉内侧缘与颈六水平处皮肤皱襞交叉点旁开0.2~0.5 mm定位,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穿刺定位鲜见报道,笔者比较上肢手术患者3种不同的肌间沟臂丛神经穿刺定位的神经阻滞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赵慧琴;肖旺频;姚明;陆琪宝;徐季华;杜炎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ASAⅠ~Ⅱ级胃癌、胆总管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组20例(胃癌17例,胆总管手术3例)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GE)组20例(胃癌18例,胆总管手术2例).2组患者术前用药、全麻诱导方法 、全麻维持均相同,GE组麻醉诱导前于T8作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置管5 cm,注入1.5%利多卡因+0.2%地卡因试验剂量3~5 mL,并测定平面.手术切皮前注入首剂量5~6 mL,以后每隔1 h注入追加量4~5 mL.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探查时(T3)和术毕拔管后(T4)各时点的SBP、DBP、HR变化及术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SBP:G组逐渐升高,GE组逐渐降低值拔管后回升;T1、T2、T3、T4组间比较,P<0.05;DBP:T1、T2、T3组间比较P<0.05,T4趋近;HR:T1、T2、T3 GE组明显低于G组;术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GE组(6.50±2)min、(11.0±2.5)min;G组(17.3±3.0)min、(27.5±4.0)min.P<0.05.GE组术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更完善,围术期患者更安全.

    作者:鞠学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健脾解毒化浊方对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健脾解毒化浊方对内脏高敏性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结肠慢性刺激法制作内脏高敏感性的IBS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中药低剂量组(D组)、中药高剂量组(E组).观察各组大鼠肠道内扩张引起腹部隆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和大鼠肠道内不同容量下扩张期间腹壁收缩次数,检测5-羟色胺(5-HT)、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和电生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治疗组大鼠5-HT、SP含量明显下降,CGRP含量增加,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健脾解毒化浊方能降低内脏高敏感性IBS模型大鼠血清5-HT、血浆SP含量,增加CGRP含量,大剂量痛泻药方疗效优于得舒特.健脾解毒化浊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清5-HT、血浆SP含量,减弱背角神经元兴奋性,从而达到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的治疗目的 .

    作者:赵玉斌;李佃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卡维地洛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常规给予利尿剂和洋地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给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卡托普利.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程度、左室射血分数、心率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CHF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陆东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 ①心功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2组EF值均升高,但以治疗组升高明显;A/E值均下降,但以治疗组下降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

    作者:符显昭;黄绍湘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外阴疣状癌误诊为尖锐湿疣1例

    1 病历介绍患者,女,65岁,以外阴瘙痒伴疼痛3.5 a,发现外阴肿物并逐渐增大溃烂5个月入院.患者于3.5 a前出现外阴瘙痒伴针刺样疼痛,继而发现外阴有一1 cm大小结节,逐渐增大,期间多次到外院就诊治疗无效,5个月前肿物增大至鸡蛋大小,症状加重并出现肿物表面溃烂,在我院门诊就诊时以尖锐湿疣收住院.

    作者:谭启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食管裂孔疝误诊为心绞痛1例

    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常见的疾病,形成病因有先天性或后天性,以后天性多见.食管周围韧带松弛和腹内压升高,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该病按其形态可分为先天短食管型、滑动型裂孔疝、食管旁型裂孔疝和混合型裂孔疝.临床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引起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增加患者痛苦.笔者现报道一例误诊病例.

    作者:郭慧彬;王艳红;邱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盆腔结核误诊为卵巢肿瘤3例

    1 病历介绍例1:30岁,以腹胀4个月、腹痛2个月之主诉入院.查体:腹部微隆可扪及一包块,上缘达剑突下三指,下缘入盆触诊不清,两侧达腹壁,质硬,活动可,无压痛,余未见异常.CT检查示:下腹膜后可见20 cm×10 cm大小的不规则囊性病变灶,边界尚清晰,密度均匀,病灶下达子宫直肠陷窝,上达肾门水平,周围肠管挤压移位,膀胱受压,右肾肾盂少量积水.

    作者:梁婉琪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妇产科急症误诊为阑尾炎10例分析

    目的 总结妇产科急症误诊为阑尾炎的经验教训,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1996-2007年10例妇产科急症误诊为阑尾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例均于术中证实为妇产科急症,而非阑尾炎,治愈9例,好转1例,无死亡.结论 对女性右下腹痛患者,病史、体检方面除了仔细询问、检查外科情况之外,对于妇产科变化情况也决不能忽视,并要结合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HCG、B超及腹腔穿刺等.若不能确定,可请妇产科医师会诊排除妇科病后再考虑是否为阑尾炎.

    作者:蒋继文;蒋惠芬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8例误诊分析

    目的 提高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误诊的1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初次误诊率高达30%,多被误诊为贫血、冠心病、心绞痛、垂体瘤、神经衰弱等疾病.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且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故对不明原因的乏力、贫血、生长缓慢等均应高度重视,并考虑甲减可能,及时进行FT3、FT4、TSH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

    作者:赵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我院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34例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疗效确切,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应用广泛.大量使用的同时,其临床不良反应也增多.现对我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作者:薛晓青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成药使用的不合理情况分析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具有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备受喜爱.随着我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行,非处方药可以不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由患者自行购买,而西医由于对中医药理论的不熟悉易造成选药不当.笔者从我院统计的不合理处方出发,综合多年的临床药学经验,对于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作出以下分析.

    作者:童丽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袁京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合理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注射用头孢三嗪

    目的 经过对药物的总结对比,了解我院抗生素的应用现状,以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07年1-12月2102份门诊患者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注射用头孢三嗪的应用情况,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二药均经过药物药敏试验和细菌敏感性试验后临床使用,比较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有效率90%,注射用头孢三嗪有效率66%.结论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临床有效率优于注射用头孢三嗪.

    作者:王锋;袁瑞林;武冬花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