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4536/R
  • 国内刊号:11-4536/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2017年3期文献
  • 有胃病要经常喝点蜂蜜

    胃是人体消化道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由于长期不合理、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胃黏膜受损,出现上腹饱闷感或疼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烧心腹胀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服用药物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蜂蜜是胃的良友,在治疗胃病中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不妨经常喝点蜂蜜.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过午不食”非养生小心胃病找上门

    在很多人看来,一天中重要的一餐是早餐,其他的就不重要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不对的.午饭和晚饭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晚饭就更重要了.近几年,减肥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网上各种减肥秘方层出不穷,其中很流行的一个减肥方法,就是不吃晚饭.那么不吃晚饭到底好不好呢?这个问题还有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不吃晚餐是一个健康的行为,因为佛家就有“过午不食”的说法,我国古代有一些皇帝为了长生,也有“过午不食”的习惯.

    作者:尹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担忧过了度胃病成心病

    担心胃病加重,随身备着食物,一饿就吃,一旦想吃的时候没时间,就焦虑不已,结果越紧张害怕,胃越是作怪.到底是胃病,还是心病?送快递小伙子为吃犯了愁.送快递送出胃病28岁的小伙子小魏是一名快递员,因为工作关系,忙的时候他每天要送上百件快递,吃饭经常不能准时,像“双11”前后,为了完成考核任务,到下午2点多才有时间扒几口盒饭是常有的事情,晚饭也一样,有时候忙到晚上七八点才下班,那时候早已经饿过头,累得不想吃东西了.

    作者:邢少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治疗胃寒的6个小偏方

    吃了东西不消化,总感觉涨涨的,胃胀胃寒也是一种小胃病.那么,治疗胃寒的偏方大全有哪些呢?为了给患者们提供帮助,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治疗胃寒的偏方大全.胃寒的症状都有哪些1、胃寒会有恶阻的症状恶阻证型之一.多因妇女平素脾胃虚寒,孕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寒饮逆上.症见呕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热饮,兼见面色苍白,肢冷倦卧.治宜温胃止呕.方用干姜人参半夏丸.

    作者:张楚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胃病试试中医按摩

    在平时生活里面,胃痛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它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问题,还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致胃病的因素1、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尤其现在上班族人群,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及暴饮暴食,长期喝烈酒,浓茶,浓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肠胃炎的直接原因.或者一般我们在饮食的时候,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可能引发肠胃病.

    作者:邹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吃饭心情不好小心患上胃病

    张女士近饱受胃痛的折磨,去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居然得了胃溃疡.张女士很纳闷,自己的生活作息规律,一日三餐也都按时吃,为什么会得胃病呢?医生问询得知,张女士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习惯自己一个人闷头吃饭,没想到这竟成为她患胃病一个诱因.

    作者:李京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病常见8大症状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说明自古以来胃病都是很常见很普及的一种疾病.胃病的种类很多,包括各种急慢性胃炎、胃息肉、胃癌等.胃病的临床症状很多,形式多样,虽然同为胃病,但是每个人的症状都不相同.胃病的临床表现1、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作者:夏开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病爱4种人

    胃,你好吗?说道胃部很多人都会捂着肚子.十个人至少有八个人不敢说自己的胃是健康的,没有问题的.如今胃病患者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导致胃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因为自身的习惯所引起的.比如说压力太大了没有及时的释放,经常吃饭的时间没有固定,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的人都是胃病喜欢找上门的.下面就一起去看看胃病喜欢哪些人群,看看你是否也是这些人群中的一员.

    作者:张杰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长期反复胃病原因何在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重要致病因素,我国20~40岁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超过50%,但在大多数情况下,70%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休戚相关”,可促进慢性胃炎的继续发展,促使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变.

    作者:高文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难受未必是胃病小心吃错药

    胃不舒服时,你会自己买点药吃吗?你买的药对症吗?近日,鞍山市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凌敏表示,好多市民在药店买的非处方药有时并不对症,或者只是临时缓解,主要还是市民对于消化不良理解有误.胃胀是消化不良 反酸不是凌敏说,想要知道自己吃的药对不对,首先要了解自己是什么症状.

    作者:宁兆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慢性胃炎非处方药自治大揭秘

    民间有一种说法,十胃九病.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点胃方面的疾病,胃炎正是常见的胃病之一.很多人嫌麻烦不爱上医院,喜欢自己找点药吃吃.那么该如何科学有效的自治用药呢?一、急性胃炎如何用药急性胃炎,主要通过外源及内源性刺激因素损伤胃粘膜导致急性胃炎.

    作者:刘思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口腔清洁不到位或诱发慢性胃炎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而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作者:陈诗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病开始癌变的四个信号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溃疡病症状在不明因素下骤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来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突然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低热,一般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下,这可能是恶性病变的预警信号.

    作者:赵子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痛当胃病延误埋祸根

    专家表示,临床时常发现心脏病当胃病治疗的病例,患者胃痛、突然胸痛或上腹疼痛时不要轻易“诊断”为胃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据了解,郑先生今年61岁,三月中旬开始感觉胃部不适,上腹疼痛,有时还有恶心、呕吐症状.

    作者:王晓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胃病需分清寒热虚实再用药

    大部分老年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也有患者会出现贫血、腹泄、舌炎和水瘦等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道的结构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在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易发生黏膜的萎缩.老年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53%.

    作者:楚天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警惕误把胆结石当胃病

    42岁徐女士:这两年老是腹痛、烧心、嗳气、恶心,吃晚饭饱胀感特别强,还有点消化不掉的感觉,以前一直以为是胃病,没想到一查竟是胆囊结石.为什么跟胃病这么像呢?武汉京都结石病医院肝胆结石主任沈章义:胃及胆囊、胆总管等器官紧贴或相邻,相互间的神经末梢交错相连共通,因此产生的疼痛感难以分辨,但实际上胆结石与胃病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作者:刘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宝宝有胃病护理关键

    宝宝积食严重时可能会呕吐,妈妈千万不要慌,马上将宝宝的头部置于侧位,避免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在饮食方面做些调整,给宝宝吃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汤、藕粉,既容易消化,又补充水分.饮食的量由少到多,少量多餐,分批吃,然后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

    作者:陈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养胃记住“红黄绿白黑”

    何为“红黄绿白黑”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总让人们为如何“保胃”伤透了脑筋,这位医胃专家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如何才是合理的膳食结构呢,很简单,邱健行列出了九个字:“红黄绿白黑”和“一二三四”.

    作者:林语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日常生活如何防胃癌

    我国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国家,发病率占全球42%,仅胃癌每年就新增40万例,居全球首位.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排名前六位中,胃肠道恶性肿瘤占据“半壁江山”,其中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分列第2、5、6位.

    作者:施瑞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病反酸莫忽视

    许多人都有饭后胃部反酸的问题,总以为是消化不良,忍忍也就过去;或者胡乱食用一些助消化的药物暂时好了,以为就没事了.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国医堂白济民主任表示,这样的情况长期累积,反酸问题会越发严重,其实胃病反酸并不是小事,严重的会导致胃癌,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作者:钱宇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别把冠心病当成犯胃病

    专家提醒冬季天气寒冷,尤其在冬季期间,天更冷了,容易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来说,非常容易诱发心梗,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从黑龙江来津务工50岁的张先生平时体格健壮,两天前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的症状,他认为是近期因为工作繁忙,饮食缺少规律出现的胃部疾病,就在附近的药店自行购买了些胃药服用,但是没有任何疗效.

    作者:朱春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测血压要量两只胳膊

    随着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测量血压对于许多人来说,早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基本属于每天必做的事情.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在测血压之时,往往是随便伸出一只胳膊,根据测量的结果判断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其实,这样测量血压的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在临床上,有一些患者两只胳膊的血压差别很大,这是一些疾病的症状表现.对于这样的患者而言,如果仅仅测量其中一只胳膊的血压,必然会造成“误诊”,使得一些疾病未能及时得到发现,从而留下严重的疾病隐患.

    作者:彭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三个原因让你比同龄人老得快

    同样30岁的人,为什么会看起来比别人老,这并不是天生的,很多时候一些不起眼的小习惯就会让你比同龄人老得快.再昂贵的化妆品都比不上良好的生活习惯.1.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工作、家庭,常常把女性一整天的时间都填得满满的,甚至把睡觉时间也往后延.

    作者:扬子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褥疮易缠身防患于未然

    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会导致褥疮的反复发作,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征.

    作者:陈阿鑫;姜玉峰;史煜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警惕脂肪肝『牵出』糖尿病

    隋先生去年体检时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由于其他指标都正常,身体也没出现任何不适,也就没多在意,生活方式如常.然而,近期却相继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等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就医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合并中度脂肪肝.

    作者:张隽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部胀气的科学与自治

    “噗”的一声,打破了四周的寂静,齐齐射来的眼光令你尴尬万分,这“气”从何来?为何要在此时不争气地“跑”出来?日常门诊中,因为多屁而就诊的病人并不多,但经常会遇到病人讲腹胀.腹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腹水、巨大囊肿或肿瘤的压迫和牵扯,甚至肥胖者腹壁脂肪的堆积……均可造成腹胀,但常见的原因还是胃肠道胀气.这胃肠道胀气就与多屁有关.研究表明,许多自述腹部胀气的病人,体内产气并不过多,胃肠道中的积气也不多于健康人,很可能是一种胃肠道的异常感觉.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如何保护总爱受伤的膝盖

    能保护膝盖的肌肉当属股四头肌.股四头肌是人类大腿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负责我们走路、上下楼、蹲起等动作时的主要力量,还负责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髌骨和膝关节前后向的稳定性.多加锻炼不仅可以维持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正常功能,还能增强患膝关节疾病的人的膝关节保护能力和运动功能,促进膝关节损伤的恢复.

    作者:杨渝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身体湿气从哪儿来

    一年四季,皆有湿气,尤其我国南方湿气较大.湿邪有内外之分,且极易与风、寒、热等邪气“勾结”,难以祛除,侵犯人体多处而致病.湿为长夏(夏至至处暑这5个节气)的主气,因此湿邪致病夏天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外湿常由于大气中雾露雨湿过盛,或居处潮湿、涉水冒雨、衣湿裹身、长期水中作业等,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湿气侵犯人体导致疾病;内湿多因脾胃功能失常而生,主要是由于过食生冷寒凉、肥甘厚味,或饮食不洁、饥饱失常、劳倦太过,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体内水湿滞留而形成.

    作者:范伏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溃疡白芨三七调藕粉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胃溃疡的发病率也日趋升高.患了胃溃疡,典型表现为:有明显的疼痛规律,如上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会自行缓解,但下次进餐后可能再次发作,并伴有腹胀、打嗝、泛酸等,严重时会发生黑便与呕血.

    作者:郭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压别忽视非药物治疗

    患了高血压,多数病人需终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后者是世界卫生组织肯定和推荐的方法,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具体来讲,需做到“六要”.一要减轻体重 超重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独立的危险因素.减重可使血压不同程度地下降,并可明显减少同时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子.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痛风防治需要忌口

    很少有疾病的发病原因像痛风这样明确:病人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太高,达到和超过了饱和水平,导致尿酸结晶体形成,并积存于软组织,特别是沉积在关节滑膜或肌腱组织里,引发了痛风性的关节炎症.如何降低病人血尿酸浓度,成为本病防治的焦点.

    作者:刘景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治疗皮肤病细节决定疗效

    老王刚得皮肤病时,仅是手臂外侧有几块小皮疹,皮损处有些瘙痒,自己用了几天肤轻松不见好转.求医心切的他便轻信街头小广告上“根治”“永不复发”的承诺,到“黑诊所”用不知什么成分的药膏医治.结果不但没治好,还发展到全身大面积红斑,覆盖白色鳞屑,奇痒无比.到医院时,医生说是用的激素量太大,中毒了!

    作者:吕荣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足浴可辅治尿毒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依其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证期及尿毒症期.代偿期,一些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处理而易被医生、病人忽视,肾功能不全继续进展,进入尿毒症期时,由于病情严重,多需采取透析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改善和恢复肾功能,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病人生命,是目前医学界致力研究的课题,而采用足药浴发汗法辅治尿毒症,开辟了中医非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的新途径.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有些胃病并不能常喝粥

    胃病的治疗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在很多人印象中,胃不舒服喝点粥已经成了常识.不过专家提醒,胃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均衡.对于消化不良患者,喝粥有好处.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外科主任医师孟化表示,粥易于消化,再加上消化不良多是由于胃酸分泌不足造成的,喝粥可以起到开胃、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药泡脚你泡对了没

    脚是人体中离心脏远的部位,由于寒冷等的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易诱发多种疾病.热水泡脚则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可见,一年四季泡脚都是有它各自的好处的.泡脚是养生的关键,有助睡眠,血液循环,能够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起到人体的清洁作用,还能抵抗各种疾病.

    作者:林子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人气喘勿擅用平喘药

    老李今年72岁,患有心脏病和哮喘,平时犯哮喘时只要喷两下平喘气雾剂就能缓解.一天夜里,正在睡梦中的老李突然被胸闷憋醒,喘息不止,不能平卧,而且浑身冒汗.老伴连忙给老李喷平喘气雾剂,结果这次不仅不见效,老李反而更加憋气,口唇发紫,被紧急送入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

    作者: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脂肪肝无症状要用药吗

    读者刘先生问:我今年42岁,上周体检查出脂肪肝、高血脂,医生说好吃药治疗.我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请问有必要用药治疗吗?解答:如果你的血脂较高,并确诊有脂肪肝,建议积极治疗.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后者被认为是隐原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诱因主要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中毒、妊娠及药物等.该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患者常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食欲减退、右上腹胀满、恶心、乏力等不适.体检时,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是主要的阳性发现,可伴有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其他表现.

    作者:庄丽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成药外敷巧治皮肤病

    治带状疱疹取紫金锭10~20粒,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天2次,连敷5~7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神经性皮肤将皮损处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敷硫黄软膏适量,用消毒纱布外敷包扎.每天换药1次,14天为1个疗程.可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作者:何国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当心运动不当引发孩子哮喘

    小儿哮喘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童呼吸道疾病.但是多数的患儿家长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会患上哮喘.那么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小儿哮喘原因1、尘螨调查发现,70%以上的儿童哮喘是由尘螨引起的,80%以上的哮喘儿童和青少年对尘螨皮肤试验呈强阳性反应.幼儿期是尘螨致敏的主要时期.尘螨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主要食物来源,床铺的温度、湿度以及食物来源适宜于屋尘螨的生长,因此床上尘土中含有较多的屋尘螨,这是尘螨过敏性哮喘容易在夜间发作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宝宝腹泻必须知道的四件事

    1不应禁食以往患儿腹泻时,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其实,腹泻时限制饮食或禁食,由于患儿营养需要量却增多,反而加重脱水和酸中毒.所以,应当考虑继续喂养,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只要患儿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

    作者:任榕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哪些因素易致宝宝歪脖

    四种因素可以致“歪脖子”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小于对侧.该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婴儿期采用保守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1岁后,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应采取手术治疗.一般认为3岁以后,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作者:卜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宝宝不喝奶粉怎么办

    如果碰到宝宝厌奶,首先不要着急,可采取以下措施试试:(一)不要随意更换配方奶粉.宝宝已经习惯了所喝的奶粉口味,如果换了新品种,更容易引起宝宝反感而“绝食”.一般过了厌奶期,宝宝还是会喜欢原来这种配方奶粉的.(二)不可强行喂奶.在孩子的不同发育阶段,厌食的问题可能都会出现,这是正常现象.

    作者:刘月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漏斗胸用做手术吗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并常常是家族性的疾病.漏斗胸属渐进式病变,在出生时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愈来愈明显而被家长所发现.外型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及一个突出的上腹.关于漏斗胸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说.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停经溢乳当心脑垂体瘤

    结婚两年的蓉蓉,家庭、工作都很美满,可有一事令她非常痛苦,那就是她的月经周期一直不稳定,长时间不来又偶尔光顾.算算至今已有两个月没来月经了,但洗澡时竟然发现乳头分泌出少许液体.这令她喜出望外,是不是怀孕了呢?满心欢喜的她立刻买来了验孕棒,结果却发现尿检呈阴性.困惑的她找到医生,经过检查,终诊断是脑垂体瘤.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梗几天前就有症状

    近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出现了惊险的一幕.一位患者刚从医生诊室走出,左手摸了摸脑袋后便立即倒下了.服务台的急诊科护士第一时间赶至,初步检查之后,立即组织人员将他抬入抢救室.接诊的急诊科主治医师刘杰敏介绍,当时患者已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微弱、颈动脉搏动消失,经初步抢救,患者恢复了意识,结合其心电图表现及病程,考虑为急性心梗.随后,心血管内科主任程康林为其进行了手术,目前患者病情平稳.

    作者:戴希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黄豆枕治颈椎病

    黄豆枕的制作非常简单,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选小粒黄豆四斤,干炒至八九成熟,在阴凉通风处充分晾凉,这样经过炒制处理的黄豆就不容易出现虫蛀了.再准备一块棉布或大毛巾,缝制成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布袋.把一端用绳子扎紧,放入黄豆,稍留一些空间,然后再把另一段同样扎紧,使整个枕头呈圆柱形.睡前用手把黄豆枕中间拍出个小凹陷,高度略低于自己的一个拳头即可.

    作者:赵成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抹红花油别乱揉

    扭伤后,不少人会用红花油来帮忙.但红花油如果用不对会让损伤加重.初期,只敷不揉.不少患者刚扭伤,用了红花油后出现肿胀加剧,这是因为用错了.一般来说,早期红花油的正确用法可概括为,只敷不揉,大家可以将红花油喷洒或浸泡药液纱布外敷扭伤处,其中含有的血竭、红花等可消肿止痛,配料酒精在挥发时可起到冷敷效果.

    作者:杨少锋;郭彦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吃鞭壮阳真有效吗

    “以脏补脏”是中医传统的认识,所谓“吃啥补啥”在民间影响很大.百姓常用的食疗方多源于此,如猪肝能补肝,猪肚(胃)能健脾胃,猪腰(肾)加杜仲治腰痛等.于是,用动物的“鞭”(阴茎)来壮阳、治疗阳痿、增强体力的方法就风行起来.

    作者:郭军;高庆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舌头和性功能有什么关系

    中医说舌为心之苗,意思是说看舌头就能反映出好多疾病:近门诊上就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张先生,身材胖,大足有180斤左右,一看就是严重超重,伸出舌头旁边都是锯齿一样的纹理,属于中医的“齿痕舌”,为脾虚.其为苦恼的是阴茎勃起不好,难以插入,已经有1年多了,因为勃起不行,老婆争着吵着要和他离婚,多方求医效果都不太明显.

    作者:张继伟;曾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治心血管病的特色

    中医学中虽无心血管系统各种疾病的病名,但很早以前就有了相关记载.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心痛”,这与心绞痛类似.近千年的传承,中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也有了自己的特色,本期特与读者分享.

    作者:江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两侧头痛就找头维

    说头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实这是古人戴在头上的一种头巾.读过苏东坡《念奴娇》的人应该都记得里面有一个词叫“羽扇纶巾”,那个是用来形容周瑜的,“羽扇”是他拿的扇子,“纶巾”就是他头上戴的头巾.衬托他指挥大军,态度从容不迫的儒雅形象.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他的帽子戴得歪歪斜斜,还能给人指挥若定的感觉吗?

    作者:李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调理女性内分泌不妨试试针灸

    女性情绪易不稳定,又易因忧郁、急躁、怒气、思虑过度等内在因素扰乱气血运行,从而引起气机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谢长才表示,内分泌和身体和谐相处,会使女人娇艳如花,而内分泌失调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不仅仅会导致月经失调、面部长斑、乳房肿块和子宫肌瘤等,反过来使女性焦虑、抑郁而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余燕红;吴远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有哪些方法可帮助减肥

    肥胖是健康长寿的大敌,肥胖者患有冠心病概率翻倍,更容易患“四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现在,减肥已经变成了一种潮流.大多数人对于减肥都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手机里也有各种APP,帮你计算卡路里,带你做健身操等等.可是有些人依然减不下来,或越减越胖.不要慌,我们的中医就有一些很不错的方法帮你减肥.

    作者:王红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割双眼皮前先搞懂这仨问题

    时下是做美容整形的高峰期,做双眼皮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术前术后该注意什么?没有一双含情放电的迷人大眼,对很多人是一种遗憾.对于这些人来说,想要眼睛变大、变美,割双眼皮就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作者:李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低脂饮食不能预防冠心病

    高脂血症已被确认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而,有许多人将低脂饮食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措施之一.但美国对全美超过8万人的大规模实验研究发现,脂肪总摄入量与缺血性心脏病之间并没有明显关联.也就是说,如果你坚持低脂饮食,不一定能保证免遭缺血性心脏病的袭击.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脂偏爱哪些人

    说起高脂血症,想必各位并不陌生.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定期抽血检测生化水平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肉类摄入量逐年增高,谷类、植物纤维类食物的摄取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各种“吃出来”、“养出来”的“富贵病”、“营养病”也纷至杳来,高脂血症便是其中之一.在门诊上经常有病友拿着化验单说自己“血脂高”,但是“血脂高”只是个通俗的叫法,在医学上应叫做“高脂血症”.

    作者:姚魁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根据体质选肉食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吃素比吃肉更为健康.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的肉类都会对人体发生不良影响.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完全拒绝食用肉类,只选择蔬菜粗粮的话,并非是适宜的养生之道.那么如何吃肉呢,关键是要掌控好两点:一是不要过量吃肉,一般每人每天吃三两左右瘦肉即可满足身体的需要.二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肉食,不同的体质,要选择不同的肉食.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吃肉不仅可饱口福,而且还会为健康加分.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女人多吃醋可防妇科病

    醋不仅能调和菜肴滋味,增加鲜香,还有诸多药用.中医认为酸入肝,肝主血.许多妇科病由肝经不舒引起,醋味酸,专入肝经,能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并能活血化淤、疏肝解郁、散淤止痛.

    作者: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警惕心梗的“回马枪”

    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由于微小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某一分支,致使受该分支血管供血的心肌发生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危及患者生命.该病不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其复发率也非常高,达到8.7% ~ 29.6%,而且每复发一次,病情就会更加严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再加上,目前正值三月,气温变化较大,容易诱使心梗的复发.因此,提高警惕,谨防心梗的“回马枪”,是心梗患者急需关注的重点.

    作者:窦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内脏缺血综合征如何防治

    刘工程师57岁,近两个月经常腹痛.每次发作都是饭后15~30分钟开始,持续1~3小时,晚餐尤甚.腹痛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与进食的质和量有关.若吃得过饱或脂肪过多,疼痛加重,时间也长;反之则较轻.曾到医院看过几次,吃了多种解痉止痛药和中药,效果不甚明显.后,经过专家会诊,诊断为“内脏缺血综合征”.

    作者:杨元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胃炎检查要趁早

    民间有一种说法“十胃九病”,大多数人都会有点胃方面的疾病,而慢性胃炎是常见的胃病之一.尤其是现在胃镜的普及,很多人平时肠胃没什么症状,却看到胃镜报告上显示各种慢性胃炎,比如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等,上网一查,发现慢性胃炎可能癌变,于是更加慌张……事实上,慢性胃炎真的这么可怕吗?

    作者:郅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疗法远离焦虑症危害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王先生,今年刚刚42岁,说起来是正当壮年的年纪,但是他经常熬夜、加班,有时候中午饭两三点才吃,晚上加班一忙,累了就睡,吃饭都忘了,可以说是生活极其不规律,现在虽然算是事业有成,但是平时和别人聊天就能感觉出来,他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他的太太对外人都说,“我先生压力真的非常大,每次回到家我们都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包括对孩子一直也是不努力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的教育方式.”

    作者:祝凤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面瘫老不好当心鼻咽癌

    50多岁的老金平时身体不错.两个月前的一个早上,他刚起床就感觉右脸发麻,一照镜子吓一跳,右侧口角歪斜不能闭眼,赶忙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右侧周围性面瘫”.治疗一周后症状没有改善,经人介绍前往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吴祖良仔细询问病情,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老金右侧耳闷伴间歇性耳鸣已8个月,便马上警惕起来,结果确诊老金竟然得了鼻咽癌.

    作者:陈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抗癌康复生活指南

    随着治疗手段日新月异,许多癌症变得和慢性病差不多,只要坚持治疗,养护得当,就能获得长期生存.美国癌症学会主办的顶尖学术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总结称,癌症患者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惑,包括饮食、运动、保健品使用等方方面面.给他们精心定制一份抗癌生活指南,就能帮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尤长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防乳腺癌别错过敏感阶段

    根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以3%的速度迅速增长,每年新发病例约28.2万,城市发病率是农村的两倍.其中,广州是中国乳腺癌发病率高的城市,每10万人口中差不多有50位患有乳腺癌.然而,对于这个女性“头号杀头”,该如何预防和提早发现?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指出,在如何保护乳房和尽早发现乳腺癌方面,市民仍有很多认识误区.

    作者:严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春暖花开好养胃

    胃病当中,以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多见,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过去都是老年人才得的病,现在都找到年轻人身上了.为何?因为年轻人的生活不健康,饮食不规律,重要的是吃的太不卫生了.熬夜,吃的不健康,或者暴饮暴食,再健康的胃也受不了.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防治地氟病要从源头下功夫

    氟对人体是把双刃剑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许多生理作用,并参与机体的正常代谢,但氟亦对机体有双重的生物学效应.作为一种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通过饮水、空气或者食物摄入过量的氟,导致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齿、骨骼的改变和损伤.前者称之为氟斑牙,其牙釉质呈现白垩、着色或缺损,残留终生,轻则有碍美观,重则影响咀嚼及消化功能;后者称为氟骨症,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乃至弯腰驼背,发生功能障碍,终至瘫痪.

    作者:高彦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腰不好如何愉快地滚床单

    现代人长时间伏案工作,在办公室一坐近10小时,开车回家要一两小时,到家又是一屁股坐进沙发.通常情况下,当我们坐下时,双腿已经休息了,但腰还在支撑着体重.久坐会导致腰部肌肉痉挛,腰部受力均衡性受到破坏,力学结构上也会出问题,极易导致肌肉韧带疲劳,并加速椎间盘的衰老.国家骨科疾病防治权威机构的调查统计,在30~40岁的男性人群中,有59.1%患有颈、腰椎病.

    作者:温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二十四式太极拳(十)

    第十节 云手一、调身操作要点1.重心后移,上体右转,左脚尖内扣,右腿弯曲.左手由下向右划弧,经腹前至右肩前,掌心向内.右勾手松开变掌,掌心向外,眼看右手.(图1)(图2)2.上体左转,重心左移,右脚向左脚并拢,前脚掌先着地,随之全脚踏实.两腿屈膝半蹲,两脚平行,脚尖向前.(图3)(图4)

    作者:魏玉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