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要方>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摄生养生的观点,并依据实践经验,提出调性养生、运动养生、行不妄失、起居有常、治未病之病等一系列养生原则和措施,迄今仍有其指导和实践价值.
作者:崔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分段外剥内扎治疗环形混合痔配合四指扩肛术松解括约肌,治疗Ⅲ、Ⅳ期环形混合痔,近期治愈率100%.术后未发生残留皮肤水肿、肛门狭窄、排便困难及黏膜外翻.术中注意黏膜桥的保留,总结几点不处于同一水平面.皮桥的作用不如黏膜桥,故可将皮肤多切除一些.
作者:张鑫麟;朱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成药是我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正确运用则会收到很好的疗效.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当普及,然而,因其广泛的使用也往往难免有滥用的弊端,甚而贻误病人的现象亦屡见不鲜.吕中老师幼承家学,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上善于运用中成药,笔者侍诊左右10余年,兹将吕老运用中成药的经验介绍如下,冀与同道共同受益.
作者:艾素玲;荣显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荠菜是我国人们熟悉的野菜之一,民间一直视为食药兼备的保健品.就荠菜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以及药用、食用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它的营养成分,可知其在医药、疾病治疗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建议人们要经常适当食用荠菜,可以起到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多种作用.但重要的是要合理的开发利用好荠菜.
作者:黄雪梅;蔡军;张海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中西医对儿童哮喘的认识均有一套较成熟、科学性强的理论,在哮喘的诊疗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然而,科学地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应该是目前为止本病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许尤佳;杨华萃;罗笑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从研究对象、思维方式、文献表现、知识构成等诸多方面论证认为,中医学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和色彩.与其说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领域,毋宁说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医学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以利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臧守虎;罗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肾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若能尽早有效地阻止肾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肾纤维化的研究成为国内外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胡新民;卢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肾性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关于肾性贫血的研究不断完善.一般认为,其形成机制主要分为3个方面: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和失血.其中以促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是肾性贫血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尿毒症毒素、营养不良、炎症、各种原因导致的溶血、血液透析相关问题、出血倾向以及药物等其他因素也逐渐受到重视,相关研究不断完善.总结归纳综合分析肾性贫血的发生机理势必会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劲秋;何学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强调重视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分期,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并详细介绍治疗措施,提示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
作者:高巍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发生在45~55岁,平均年龄在49岁左右.女性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等各个生理阶段.更年期是妇女从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它是人体衰老进程中一个重要而且生理变化特别明显的阶段.在这个过渡期中,大部分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的比较缓慢、稳定,机体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得好,能适应雌激素量的改变,所以能比较平稳的度过此期.而有的人却不能适应,出现一系列的因雌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与个性特点及精神因素引起的症状,以及因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变有关的症状.
作者:鲍亚荣;高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经后世医家校正、整理后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在其著作中,倡导六经辨证,创造性的总结出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针灸学上,他继承了<内经>的学术思想,提出了用针灸治疗伤寒杂病的具体方法,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伤寒杂病论>的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朱小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Bartter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收集本院1例及其他地区16例Bartter综合征患儿,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童Bartter综合征以男性为多(12例).首发症状14例为多饮多尿.主要表现: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及脱水等;②血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等均明显升高,而血压正常;③生长发育迟滞突出,其中6例有智力低下;④消炎痛,安体舒通及补钾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儿童Bartter综合征首发症状为多饮多尿.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等均升高,血压正常者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
作者:田春莉;黄向慧;齐风芹;李洪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观察益气活血滋肾中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应用益气活血滋肾中药治疗本病30例,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血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益气活血滋肾中药能明显改善患者尿蛋白、降低血糖.
作者:刘爱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炎,是咽黏膜发生炎症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其表现咽痛、咽部干燥灼热、咳嗽、夜间尤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睡眠.病毒与细菌感染均可引起本病,受凉、受热、烟酒过度以及各种物理和化学等刺激都可成为本病发病的诱因.养阴清肺汤来源于<重楼玉钥>,用以治疗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疫毒时邪所致的白喉主方,其配伍特点为标本兼顾,养肺肾之阴以扶其正,疏散利咽以祛其邪.
作者:吴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用脾肾同补法治疗男性不育15例,总有效率为86.67%.同时观察了精子密度、总数和活率及A级精子绝对数和A+B级精子绝对数等指标,结果表明,脾肾同补法治疗男性不育有良好疗效.
作者:周玉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当尿中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 μg/min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在此阶段,笔者采用自拟化瘀解毒泻浊汤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地阻逆糖毒性对血液黏稠度的增加,对血管壁的腐蚀、浸润,尤其对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腐蚀,延缓肾动脉硬化,改变肾小球通透性,降低滤过率,从而治疗微量蛋白尿,兹报道如下.
作者:刘贻如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七味白术散载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名白术散,由人参、白茯苓、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组成,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津液内耗,烦渴多饮等.该方为笔者临证常用,随证化裁,用治于湿阻脾胃,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厌食、慢性泄泻等病症,每获良效.现选介于下.
作者:蒋琴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89年4月-2004年11月,笔者用自拟丸散剂,兼以外治法,治疗股骨头坏死42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3例中,男308例,女115例;年龄小3岁,大79岁;病程短3月,长达10年;一侧股骨头坏死204例,两侧219例;住院治疗128例,门诊治疗295例.
作者:彭效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采用中药糖敏汤配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60例,并与格列美脲治疗30例随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BG)、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和BG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SI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敏汤具有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任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除风止痒、润肺止咳、下气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风止嗽散(麻黄、荆芥、防风、杏仁、半夏、五味子、沙参、生地、前胡、生甘草等)治疗喉源性咳嗽10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此方有除风止痒、化痰止咳的疗效.
作者:姚黎;姚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脑卒中是临床的急危重症,使用中药直肠滴入给药,方法简便易行,能较好的利于中医的辨证施治,及早恢复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为康复提供时机,尽可能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结果满意.
作者:谢敏;毕璠;罗兰;况时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加味香苏饮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90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松峰;房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解脲支原体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清淋冲剂.两组均用药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停药1周后复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
作者:纪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三四汤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用以上方法综合治疗.结果:42例,总有效率达95.24%.提示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茂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愈疡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愈疡散1号200mL保留灌肠2个疗程,后改愈疡散2号200mL保留灌肠2个疗程.对照组以思密达9.0g、云南白药2.0g与生理盐水共混合成200 mL保留灌肠,均共4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近期疗效及6个月后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10<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愈疡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远期疗效优良.
作者:孙敏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肩周炎为中老年人常见运动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日常活动及身心健康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为引起中老年人关节疼痛,影响关节功能的常见原因,其表现主要为无菌性炎症过程,与肩部劳损及感受风寒、代谢障碍有关.总结1997-1999年34例病例,以中药内服配合自主功能锻炼为主,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华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66例带状疤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均给予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灯火灸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均给予西药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姜锦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尿失禁是指任何增加膀胱内压或降低尿道压,而导致尿道外口不自主地溢出尿液的一种疾病.液体流动的规律是从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排尿期膀胱压大于尿道压,尿液得以排出.同理,若储尿期出现膀胱压大于尿道压的现象,则发生尿失禁,各种尿失禁都具有这一基本特征.它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症状,又可是许多不同疾病中的一个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女性、儿童和老年人.国外资料表明,女性30~59岁发病率为25%,60岁以上发病率为38%.1998年我国北京和重庆两地的抽样调查显示其发病率接近30%.此病属中医学小便失禁的范围.约有半数的病人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羞于启齿,求治意识不强,或者因误诊误治而不能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笔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配合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雷;王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95年,笔者应用白虎加桂枝汤为主治疗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结果发现在治好患者关节病症的同时,其多年的慢性鼻窦炎也随之而愈,由此病例的启示,先后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16例,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东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运用白虎加桂汤加减进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60例,能有效减轻红肿疼痛的症状,结果总有效率为91.7%.
作者:赵一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报道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的影像表现.CT表现为:①颅内肿瘤,4例为双侧听神经瘤,脑膜瘤2例,视神经胶质瘤1例,单侧听神经瘤1例.②颅骨改变,表现为颅盖骨缺损,颅板变薄,内听道、蝶鞍、眼眶、视神经孔扩大及骨质缺损.
作者:何柳;庞大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前列炎清颗粒治疗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8例予前列炎清颗粒;对照组34例口服特拉唑嗪均治疗4周.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大尿流率(MFR)及平均尿流率(AFR)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55.9%(P<0.01).治疗组NIH-CPSI总分降低71.6%,EPS中白细胞减少72.0%,卵磷脂小体增加87.0%,MFR、AFR分别增加54.7%与51.6%,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炎清颗粒治疗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黄晨昕;夏于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98年9月-2004年5月,笔者以自制的紫草膏油纱条局部换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化脓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树繁;贾春芒;张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长期以来,临床护理只强调留置尿管的方法和步骤,却忽略了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使得有些病人拔除尿管后出现第1次自行排尿困难,临床上由于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而再次行导尿术者较多见.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有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有研究表明,用个体放尿法,可以保护留置尿管病人的膀胱功能,提高拔管后排尿成功率[1].如何掌握拔除尿管的时机,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对22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拔除尿管时机作了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岩;杨萍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金实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邪实正虚,当治分缓急,依次进退,选药轻灵活泼,运用萎胃汤化裁治疗胃虚瘀热证收到良效.并参考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择药.
作者:徐文静;金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面中掀翻术经鼻腔、鼻窦、翼腭窝摘除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优点.方法:通过26例患者,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根据chandler等分期:Ⅱ期2例,Ⅲ期3例;颧突、上领窦前壁骨瘤1例;筛窦骨瘤3例;上领窦癌(T2N0M0)2例;鼻腔外侧壁鳞癌1例;鼻中隔巨大软骨瘤1例.均采用面中掀翻术治疗.结果:26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具有术野宽阔、肿瘤充分暴露、直视操作、切除干净、出血少、复发率低、面部不遗留瘢痕等优点;2例半年复诊患侧鼻翼矮小.结论:面中掀翻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治疗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的首选术式;也可作为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鞍鼻、歪鼻的整形术式.
作者:吴世宝;程军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抗敏灵颗粒剂的新功能,新用途,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家兔血压等实验.结果:该方能显著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可使麻醉家兔血压升高,作用温和持久.为临床治疗冠心病、低血压及某些休克患者,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李淑玲;李云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将舌诊应用于临床护理中,通过分析消化道手术后病人的舌象变化,指导临床,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一般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进行察舌辨证,辨舌施护.结果:消化道手术后病人的舌象分别在术后1~2天、3~7天、7~10天有明显的变化特点.结论:舌诊应用于术后的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明确观察重点,及早发现异常,正确判定顺逆,对临床护理起着重要的指南作用.
作者:王晓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情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引起情绪和情感反应的原因很多,严重的情绪紊乱可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研究证实,人在应激时,体内内啡肽、儿茶酚胺及消化道激素分泌增加,可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道症状,致使肝硬化病人突然出现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治疗,甚至危害生命,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应多注重人文关怀,沟通好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关心,防止应激不良的发生.
作者:钟晓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进入新阶段.对于中医院校而言,面临着新问题、凸显着新特点.2005年全国本科毕业生高达338万人,较去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20.71%.受中医药专业的限制和就业特点的制约,2005年中医药院校就业工作形势更加严峻.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院校不仅担负着弘扬国粹的历史使命,同时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作者:毛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素养.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技术课程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努力适应新世纪对高校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将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技术系列课程教学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作者:刘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也是一种难治病症,尤其顽咳多是久治不愈之疾,非常法之所宜,余在临床中摸索治疗一得以飨同道.1顽咳乃热人血分血热充斥肺失宣降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新咳多外感,久咳为内伤,新感咳嗽无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常邪气犯肺,肺失宣降所致;内伤则由脏腑功能失调或痰、或火、或阴伤、或气耗,内干于肺或使肺气阴受损而致,此均病之常.然顽咳多新感之邪,久蕴不解,化热由气入营血或内伤热结日久直入营血,血热充斥,内舍于肺,结于咽喉,肺失宣降所致.临床症见:咳嗽阵阵,入夜尤甚,咳声高亢,咽干咽痒,面红咽紫(黯),甚色如草莓,舌黯红,苔少,脉细数.治则:凉血散血,清肺止咳.方药:犀角地黄汤合止嗽散化裁.若外合寒邪则合杏苏散化裁;若合风热则加桑菊饮;若苔偏厚,痰黄加胆南星、金瓜蒌等.
作者:吴燕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少腹逐瘀汤方出<医林改错>,由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组成.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笔者在临床上根据临床辨证施治运用此方化裁治疗数种妇科急症,每每取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曦;冉静;左蔷;高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府逐瘀汤出于王清任<医林改错>,药用:桃仁四钱,红花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半,生地三钱,赤芍二钱,枳壳二钱,柴胡一钱,桔梗一钱半,甘草二钱,牛膝三钱.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配合当归、生地养血活血,使瘀血去而又不伤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胸(血府);甘草解毒通百脉以调和诸药.此方乃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加味组成,主要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血府逐瘀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常获明显疗效,兹举验案数例,就正于同首.
作者:吴松柏;刘德泉;艾素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温胆汤,原于<千金方>,为祛痰剂.具有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作用.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应用温胆汤治疗慢性胃炎、脑动脉硬化症、美尼尔氏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英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LN)是SLE常见的肾损害,目前感染、肾功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死因,除了肾功能衰竭与疾病活动相关外,其他皆与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的大剂量、长期应用有密切关系[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艳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以自拟中药愈溃汤配合西药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5.3%.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崔红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由于有反复发作之特点而成为顽固之疾,其治疗单靠中医或西医疗效均欠满意.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以自拟益气固本汤配合西药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5例采用西药静滴复方甘草酸苷加中药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西药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8%,对照组6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尚利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妇痛宁煎剂联合过继免疫疗法(Adoptive immunotherapy AI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妇痛宁煎剂灌胃组、LAK细胞注射组、妇痛宁煎剂灌胃联合LAK细胞注射共5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腹腔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及血清E2、P、PRL的水平.结果:3个治疗组腹腔液中NK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血清IL-1水平均有所降低,且都以联合治疗组数值变化显著;血清E2、P水平妇痛宁组及联合组显著下降,LAK细胞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妇痛宁联合过继免疫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独应用妇痛宁或过继免疫疗法更有效地调节内异症紊乱的免疫机制.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诱人前景.
作者:李淑萍;白淑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紊乱性疾病,为消化道、精神状态及肠腔因素三者相互作用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以腹泻或便秘、腹痛为特点.其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与多种因素有关.IBS隶属于中医学泄泻、便秘、下痢等范畴,与大肠泄、气秘、痛泄关系为密切,与郁证也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肝、脾、胃、小肠、大肠、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肝的疏泄功能、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大肠传导功能及肾的温煦功能失调,均可引起IBS的有关临床症候.
作者:梅武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根据有关文献从灸法补泻的操作、机理、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灸法补泻作一探讨.结论: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应用灵活掌指.
作者:张永臣;张晓立;吴富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药制剂分析>课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也是关系到本专业毕业生未来工作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提高学生设计性实验能力,是当前毕业生毕业前的一大教学内容.综合性实验设计是培养具有现代思维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实验设计包括拟题、实验设计、完善和实施、问题和分析、实验报告等几个部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可增强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处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作者:訾慧;方晓明;张振秋;英锡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大学校园,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笔者认为构建和谐辽宁中医应该着重做好如下五方面工作.
作者:魏金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文化全球化发展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新课题.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即对我国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应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不断的加以创新.
作者:梁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介绍了以VRML2.0为主,利用Poser4.0、3D Studio MAX等软件,制作<经络学>教学课件的方法及设计课件时的一些具体思路.
作者:李君笙;徐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网络教学组织平台对学校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将网络教学组织平台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还未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使教师们摆脱传统教学手段的束缚,提高授课的效率,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网络教学组织平台对于医学院校尤为重要.免费源码的教学平台有助于中小规划的高校节省过多的经费并保证平台的安全性.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搭建后,提供性能良好的流媒体服务、丰富的教学素材库、实时的直接系统以及开放的互联网服务,可以让组织者任意攫取互联网所提供的内容.而组织教师培训、学生的培训,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和机制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作者:金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肌收缩性头痛又称紧张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枕颈部或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笔者采用针剌治疗该病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电针、按摩、中药内服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回世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咽喉合剂具有清咽利喉、清热解毒之功效,为了控制其质量,笔者对制剂中金银花、甘草、虎杖的鉴别方法加以研究,建立了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胡晓峰;杨晓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半夏为一种常用中药,在很多方剂中都会出现,然而该药在不同的方剂中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功用不尽相同,通过对临床常用方剂加以概括分析,并结合新的临床报道总结出半夏的临床配伍应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魏玉明;王建华;李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胸积液的疗效.方法:运用温阳利水汤,日1剂,水煎服.结果:10例胸积液病人全部治愈.结论:真武汤温阳利水治疗胸积液疗效满意.
作者:梁国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卒中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病因是主动脉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微栓塞或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末梢低灌注.有研究证实:老年人TIA患者血液多处于血栓前状态[1].本院急诊病人以舒血宁注射液治疗TIA患者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蕴奇;王景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内科急症之一.因其病情多变,后遗症重、死亡率高,从而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我国权威部门新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约120~150万人,死亡者40~6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近年来,随着对中风病治疗研究的深入开展,对高血压、高粘血症的防治,以及多数人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使其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笔者认为,在中风病尚未形成之前,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或防止它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医护人员应把它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努力的方向进行探讨.以下就其防治途径和措施谈几点体会.
作者:宋希芝;刘淑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乳腺炎常在哺乳期因乳汁瘀积而引起发热、乳房肿块、疼痛等.不仅增加母亲痛苦,而且影响母乳喂养.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辉;张敏丽;张树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乌梅丸源于医圣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蛔厥证及下利.笔者近年将乌梅丸为汤剂,辨证运用该方治疗各种杂病,均获良效,现举例于下.
作者:熊竹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探索高血压病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本组以602例社区高血压病人为干预对象,主要采取指导长期合理应用降压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所致的自行停药,展开面对面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使干预对象关心重视高血压危险因素和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坚持定期测血压,规律性服药的依从性意识增强.
作者:石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中解毒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健中解毒化瘀汤治疗40例CAG癌前病变患者,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萎缩、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IM、ATP的有效率均为87.5%.结论:健中解毒化瘀汤对CAG癌前病变有明显的治疗和逆转作用.
作者:王虹;梁伯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由于搔痒难忍,致使患者寝食不安,精神上受到很大的痛苦.湿疹发生于阴囊部位,名为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或肾囊风.其病因一般认为是各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与核黄素缺乏,神经机能障碍有关.中医则认为因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急性以湿疹为主,慢性多伴有血虚及久病耗血所致.
作者:赵从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探索伤寒病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1例已确诊的伤寒病人,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按西医伤寒病人的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结果:通过x2检验发现观察组无论在缩短病程及发热时间(P<0.01),减少住院天数(P<0.01),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伤寒病人是有效和有益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为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方法:运用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用长海痛尺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连续治疗2个疗程(20天,每天1次)后,患者疼痛显著减轻.结论: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傅;陈丽珍;赵刚;辛玉凤;刘涛;蒋剑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功能性遗尿是指5岁以上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因而尿床或白天尿在裤子上,而又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本症多见于儿童,亦可见于少数成年人.5岁以下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或白天贪玩少睡,身体疲劳,夜间睡眠过深出现遗尿,不属病态.
作者:杨晓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扬长弃短,变弊为利,是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极大地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条件不足;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尚未完全适应多媒体教学.通过3个方面:改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条件;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尊重学生,教会学习方法,使利大于弊,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易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黑豆味甘性平,色黑入肾,功能活血,利水,祛风,解毒.研究发现黑豆具有乌须黑发、益寿延年等功效,在临床上用于白发、脱发、美发及白癜风等都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少丽;郑晓洁;文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