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42X
  • 国内刊号:21-1543/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9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79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辽宁省一级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2年9期文献
  • 香加皮提取物杠柳毒苷水解动力学研究

    目的:明确香加皮提取物中杠柳毒苷的水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UV考察杠柳毒苷在不同的初始浓度(10~100μg/mL),pH值在1.2~8.7之间和温度(50~70℃)条件下的水解过程,并运用HPLC-ESI-TOF/MS对其水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在pH=2,T=50℃条件下杠柳毒苷水解的速率常数Kobs不受药物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遵循阿伦尼乌斯方程;在25℃条件下杠柳毒苷在pH=4的条件下较为稳定(pH=4时,半衰期为56.62天);采用液质联用对其水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水解产物为杠柳苷元.结论:杠柳毒苷的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杠柳毒苷的初始浓度对水解动力学参数没有影响,水解速率与温度和pH相关性较大.

    作者:冯红;李倩;潘桂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诱导大鼠脑小胶质细胞MHC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神经元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结晶紫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胶质细胞MHC-Ⅰ、Ⅱ类分子的表达.结果:30μg/kg雷公藤内酯可使大鼠的癫痫抽搐状态明显较海人酸组缓和,出现时间较海人酸组晚(P<0.05),且可使海人酸诱导大鼠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减少,凋亡神经元数量减少.30μg/kg雷公藤内酯可下调海人酸诱导大鼠脑小胶质细胞表达MHC-Ⅰ、Ⅱ类分子(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表达MHC-Ⅰ、Ⅱ类分子和免疫应答对海人酸诱导大鼠神经元凋亡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路遥;孙峥;曾常茜;高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联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温针灸、穴位注射、超短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临床治愈率为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临床治愈率为2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刘敏娟;佟春媛;王魁;任昌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问道《黄帝内经》探寻中医生命观及其思维规律

    《黄帝内经》中详尽地描述了生命生、长、壮、老、已的基本规律,阐释了中医的生命观,这是中医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体现的思维特征又分别与唯物辩证法物质第一的基本观点、发展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个别与一般的范畴以及对立统一规律相契合,这就为我们认识中医文化提供了思维工具.同时,中医的养生与治病也分别具有独到之处,分别契合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中医文化,就是从整体上辩证地理解中医文化、探寻出中医文化的相关内涵,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把握中医.

    作者: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回顾分析了近年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其药性、药效之间的关联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袁涛;鲁俊山;马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学生生命观系列调查与研究

    考察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生命伦理、生命价值的系列生命观态度,以具体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生命观还处于青年特有的发展期,大学生对自己生命的满意度一般,有将近1/3的学生对生命的负面感受较深刻,近40%的学生有明显的生存压力感受.大部分同学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但对自杀是人生悲剧的看法有近1/4的学生不认同,有近2/5的同学对死亡的理解存在问题.城乡调查者存在一些差别:农村同学中有负面的生命体验感和生存压力很大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同学,但在对自杀与死亡认知中珍视生命的态度却更为强烈.在生命伦理观中大学生的传统观念较强,尊重需求强烈.在生命价值观中生命质量的观念较为明显.

    作者:奚红;张小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抗纤灵冲剂对5/6肾切除大鼠尿微量蛋白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5/6肾切除大鼠尿微量蛋白的改变以及抗纤灵冲剂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中30只行5/6肾切除,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药物干预12周后分批处死,留取血液及24小时尿液,检测肾功能(尿素氮、肌酐)以及尿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 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抗纤灵组及氯沙坦组较模型组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降低α1-MG、β 2-MG、NAG、TRF.结论:抗纤灵冲剂可明显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在降低尿微量蛋白方面与氯沙坦等效,可能是抗纤灵冲剂通过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加强肾小管的重吸收来降低各种蛋白尿.

    作者:张长明;顾耀东;何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及中医证型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并与健康人作对照,并收集记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生存质量某些维度的得分与性别、年龄、学历及病程有一定相关性,且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生存质量各维度受不同中医证型的影响较显著.

    作者:袁征;邵铭;何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入院的4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46例患者全部治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肛管压力测定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微创、痛苦小、疗程短、大限度维护肛门功能等优势.

    作者:王慧敏;王业皇;郑雪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伤寒论》阳明病证发病机理及承气汤在临床的应用

    《伤寒论》[1]阳明病篇中论述下法的内容全面详实,文章主要是结合《伤寒论》当中的相关条文对承气汤方的应用规律和组方法则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临床实践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辨证,从而验证《伤寒论》阳明病相关内容的治则治法理论在临床实践,特别是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作者:魏明刚;孙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加良附颗粒对S180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颗粒对S180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S180腹水瘤小鼠模型,以新加良附颗粒低、中、高剂量及其联合5-氟尿嘧啶为治疗药物,观察对S180腹水瘤小鼠生存期及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新加良附颗粒高剂量组及其低、中、高剂量组联合5-氟尿嘧啶组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8.25%、46.33%、59.89%、70.06%;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新加良附颗粒对S180荷瘤小鼠生存期具有延长效果,各剂量组联合5-氟尿嘧啶能够明显延长S180荷瘤小鼠生存期.

    作者:周义浪;吴晓勇;侯丽;田劭丹;陈信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古文献痿病方药频数分析

    该研究试图通过收集、整理古代医家在治疗痿病上选用的方药,初步发掘古代中医治疗痿病的方药,常用药物及药物配伍使用概况,探讨其常用复方中药物配伍规律,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痿病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从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中以“痿”、“萎”、“委”、“痿躄”为检索词,检索出有关中药治疗的条文以及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记载的方剂类的古籍中翻阅中医中药治疗痿病的条文,确定并整理出古代治疗痿病的方药,将方药相关数据规范化并建立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再结合古代对痿病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从多角度探讨痿病方药的配伍规律.

    作者:杨春梅;杨雪梅;陈立典;陶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复方金衡灵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对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补充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后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TE(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化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服用6个疗程的金衡灵、安慰剂,两组病人化疗前1天、第7、14及20天检测血液常规,记录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金衡灵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普遍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同时,6个疗程后实验组累计骨髓抑制和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金衡灵升高和维持白细胞数效果明显,可以减轻化疗所导致的骨髓抑制的程度,可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作者:薛剑;王一荃;王祝鸣;胡晓雯;李芸茜;陈飞;童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益气养血温阳方对泻药性便秘大鼠结肠SP、NOS-1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养血温阳方对泻药性便秘大鼠结肠SP、NOS-1含量的影响,阐明益气养血温阳方治疗泻药性便秘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大黄建立便秘大鼠模型,阳性对照和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按剂量给予药物治疗2周,取大鼠结肠组织,试剂盒检测SP、NOS-1含量.结果:益气养血温阳方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SP含量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低、中、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NOS-1含量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血温阳方通过改变SP、NOS-1含量,促进结肠运动,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作者:吴至久;代渊;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对林洪生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临床用药规律初步总结

    目的: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洪生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进行初步总结.方法:本次研究依托于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林主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林主任恶性淋巴瘤临床诊疗信息形成数据库,初步分析和挖掘研究林主任临床思维模式、诊疗规律和经验.结果:共采集录入林洪生主任临床诊治恶核(恶性淋巴瘤)门诊病例74例,总诊次83次,初步整理总结了林主任分阶段辨期论治恶性淋巴瘤临床用药经验.结论:本研究通过引用“人机结合、以人为本”的方法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治疗肿瘤的继承整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扩大病种及病例数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飞;李道睿;吴皓;王映辉;张瑞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青荚叶属药学研究概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青荚叶属的资源、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琳;李文婧;姚默;李鑫;赵兵;张天龙;贾旭;巩江;倪士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施杞教授从痹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案举隅

    施杞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按照“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辨证论治脊柱病的理论,并确立了以益气化瘀补肾法为主的的治疗理念,拓展了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和方法,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金海;莫文;叶洁;施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外治法配合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研究进展

    综合分析近10年来有关小儿哮喘的中医外治法的研究文献,发现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哮喘缓解期调理脏腑整体功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应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为治疗小儿哮喘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丽芳;任现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促进脾细胞增殖及活化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β-榄香烯抗肿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Balb/c小鼠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并鉴定其表型,以Balb/c小鼠来源的肝癌细胞株BNL1MEA.7R.1 (BNL)为靶细胞,募集富含肿瘤“信息”的抗原载体—自噬小体(Drips in blebs,DRibble),制备DC/DRibble疫苗.用CCK-8法检测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对脾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结果:β-榄香烯在合适浓度下联合DC/DRibble疫苗能促进脾细胞增殖并刺激效应性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的IFN-γ.结论:β-榄香烯可能通过增强DC抗原递呈功能以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倪菲菲;沈洪;王立新;刘亚军;周浩;林琳;刘增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选穴处方规律研究

    目的:文章旨在总结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腧穴运用规律、配伍规律以及特定穴的运用规律,以期为临床选穴组方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在检索1978-2011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解析针灸处方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所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其使用频次、配伍组合、分部和特定穴分类等.结果:选定频次多的为合谷、足三里、曲池、肩髃等手足阳明经穴,并且以曲池、合谷、足三里、肩髃、阳陵泉等相互配伍为常见.涉及的主要经脉为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阳经、手少阳经、足太阴、督脉等.分部取穴以下肢部和上肢部穴位使用频次多.选穴以特定穴的选取为主,其中以五输穴为多,交会穴次之.结论:中风偏瘫治疗规律为多选阳经腧穴,首选阳明经穴;局部取穴多选上下肢部腧穴;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并以五输穴和交会穴为多.

    作者:张义;任玉兰;王兴丽;刘旭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论经方中麻黄“角药”的临床应用

    角药是三种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而成,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作用或辅助作用或独立成方,以达到减毒增效之目的.经方中蕴含着丰富的角药配伍知识,文章谨遵经旨,对经方中的麻黄角药进行详实梳理,将其分为独立成方之“角药”、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角药”、以及联合应用之“角药”三个部分,并介绍名家运用经验,以期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梁永宣;刘敏;王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茅根药学研究概况

    文章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总结了茅根近年来的药学研究情况,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徐亦良;李文婧;赵兵;李鑫;贾旭;李文婧;陈国权;巩江;倪士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灯盏花素巴布剂经皮促渗作用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载药量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经皮促渗作用.方法:采用透皮扩散仪考察不同载药量灯盏花素巴布剂离体透皮促渗作用;采用微渗析技术考察其在体经皮促渗作用.结果:载药量为1.5%、1.0%、0.5%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的体外累计透过量分别为289.15、260.435、158.625μg/cm2;载药量为1.5%、1.0%、0.5%的灯盏花素巴布剂的在体累计透过量分别为8 32、6.53、6.38μg/cm2.结论:灯盏花素巴布剂随着载药量的提高,经皮促渗作用增强,是具有前景的经皮给药载体.

    作者:李琳;宋西卫;张倩;赵海南;王颖;李楠;刘志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补骨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补骨脂主要含苯并呋喃苷类、香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等化学成分.目前已从补骨脂中分离得到80余种化合物.现对国内外有关补骨脂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全面开发利用补骨脂提供依据.

    作者:颜冬梅;高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机遇与策略分析

    分析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机遇以及高校非学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非学历教育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提高认识,建立并完善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结合高校特色学科,适应市场需求.

    作者:王练;苏杰;刘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造影(MSCTU)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临床表现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的患者,通过MSCT腹部扫描检查,利用多平面、曲面重建等技术重建尿路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三维尿路造影( MSCTU)检查的敏感度为100%,诊断符合率98%.结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方法简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其周围情况,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照性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选取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两组之间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同于对照组.结论:火针疗法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疗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沈甜;张彩荣;李忠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逐瘀化痰汤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汤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逐瘀化痰汤同时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麻木及气短乏力症状,下肢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逐瘀化痰汤可明显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症状.

    作者:马玉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交替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结果:160例中138例痊愈,其中20例好转,无效2例,有效率达86%,显效率98%.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显效率高、疗程短、治疗充分、标本同治,对生育影响小,可在门诊治疗,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王中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温阳方对心阳虚证心衰神经内分泌影响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温阳方对心阳虚证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进而探讨该方可能作用的靶点及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温阳方汤剂口服+标准化西药治疗及单纯标准化西药治疗,观察患者心脏相关指标(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胸比)及神经内分泌指标NE、IL-1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率、心肌耗氧量、心胸比、NE、IL-18水平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方可降低心阳虚证心衰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慢此类患者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可以减少炎症因子IL-18的分泌,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胸比值,对于心衰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汤琪;李淑艳;严夏;王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治疗组在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为6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CT、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CT肝脾密度比值、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石清兰;毛德文;官志杰;龙富立;陈月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耳穴埋籽治疗失眠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口服舒乐安定.

    作者:常洪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康宣教神经肌电促通仪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神经肌电促通仪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57例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均予以神经肌电促通治疗仪( Tens 21)为主,联合其他疗法如中药、针灸等综合治疗两组患者,观察组予综合健康宣教,经治疗15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但观察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3.3%.结论:在综合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神经肌电促通治疗仪( Tens 21)综合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提高疗效,更易得到患者的认可.

    作者:杨勇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张从正吐法略论

    吐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其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攻邪派的代表,张从正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经验、适应病证、应用方法、救治禁忌等,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对吐法的理解运用,妙至毫巅.文章对其催吐方法、应用宜忌等方面总结论述.

    作者:任卫新;康亚秋;张晓辉;张汉道;程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从火热证及郁证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病机标本

    中医经典中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经断前后诸证)的专门论述并不多,然而,潮热汗出及情绪障碍是更年期患者的典型症状,可见本病的证候与火热证及郁证密不可分.有关火热论述,李杲重视脾胃居中、调和升降的功能,认为脾胃湿气下流才引发下焦阴火上冲;朱丹溪则认为,气有余便是火,其病理特性是阳有余而阴不足;孙一奎则细究相火的功能及途径,将其由蛰伏肾中命门,到运行腠理分肉的过程,归于三焦;张介宾重视阴阳互根的本质,从命门水火论治.关于郁证,丹溪学派的六郁说及经后人提炼的气血痰郁辨证,对杂病提供了标本分治的思维.而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以潮热汗出为常见的症状,支持将本病与火热证联系.综观各研究及专家经验,分型的病性以阴虚、气滞为要素,病位以肝、肾为主,脾心为辅.因此,更年期综合征可定位为本虚标实,其治则首当明辨缓急;急则侧重治标,以解郁、降火为要;缓则著重治本,以滋肾清火徐图之.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证候与证候信息现代规范化研究思路及应用方法

    从证候及其信息现代研究的角度,阐述近年来对证候现代规范化标准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真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肿瘤方剂组方规律探析

    肿瘤方剂处方形式各样,形式反应内容,该篇文章通过总结分析当代名家的处方结构特点,并结合其学术思想,总结出其常见的组方法则、组方细节及临床处方注意事项,为临床进一步构建并推广行之有效的临床中医治肿瘤处方提供参考.其中常见法则有:①李佩文的基本治法和抗癌专攻、对症治疗三项法则;②于尔辛的辨证用药、抗癌药专攻、对症治疗,重视补益脾胃法则;③潘敏求等辨病论治为主等;④余桂清、刘嘉湘的常用药组药对等也可为临床带来启迪.另外指出,引经药等组方细节也是肿瘤方剂组成的构成部分.

    作者:王连美;吴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范郁山教授医案五则

    范郁山教授系广西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针灸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心脑血管病组副主任委员、广西针灸学会会长.临床上注重辨证施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

    作者:范郁山;芮靖琳;卢逊;廖宇衡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阳痿论治再说

    阳痿论治方法众多,作者根据多年理论临床经验,详尽论述了阳痿之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施治备要;强调体虚物质不足乃病变基础为其本,诸多病邪内外所扰为致病因素是其标,因人因时因地以及众多方法综合论治为其不容忽视之要旨等.

    作者:王劲松;王心恒;徐福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论西药“性能”

    文章从西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论述了西药的性能.

    作者:王祥生;魏长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疏经通督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体征的影响

    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疏经通督法推拿及传统推拿治疗,对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当日、第3、10、20日后体征量化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压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腿抬高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3天后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及20天后,治疗组评分明显偏低.表明疏经通督法推拿治疗腰突症有较好“止痛”效应,能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张仕年;刘德华;万兴;程宏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于中医治则治法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治则治法.方法:对国内近10年在国家正式期刊上公开刊登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PCOS以肾虚、痰湿、血瘀、阴亏、阳虚、气虚等病机为主,多采用补肾、化痰、利湿、祛瘀、益气、补血、温阳等治疗法则.结论:标本兼顾,固本为主,祛邪为辅,补虚泻实是中医治疗PCOS的主要治法.

    作者:秦竹;吴礼龙;阎瑜;卜德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论建立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

    文章从脑中风的治疗现状及中医在脑中风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了如何在卒中单元中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康复、针灸、推拿、情志疗法、健康教育、饮食疗法、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从而提出创建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必将是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泰;钟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尔雅》病症名词及其病因特点考释(一)

    《尔雅》记载了28个病症名词,文章对这些词的病症和病因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黄帝内经》相比较,考察其源流演变.28个病症名词涉及的致病因素为内伤病因、外感病因和其他病因.情志致病有三种:忧、思、悲,增加了一个新的病因焦灼.情志致病的特点是,一种病症常常有两种致病因素,如忧思致病,忧悲致病.过劳只是身体的劳顿,导致的疾病往往很宽泛,只释为病,表现为身体枯瘦虚弱等.外感病因只有一个暑热.

    作者:赵鸿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安神剂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经验

    目的:总结安神剂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行阐述.结果:天王补心丹化裁治疗阴亏内热、血虚风燥型瘙痒症;酸枣仁汤化裁治疗血虚风燥、肝血不足型神经性皮炎;珍珠母丸化裁治疗阳亢血虚、毒邪蕴肤型结节性痒疹,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安神剂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肯定.

    作者:周宝宽;周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中医助孕思路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发病机制,认为肾虚肝郁是致病之本,血瘀、痰湿乃发病之标.中医治疗宜滋肾阴佐以温肾阳助卵泡发育,疏肝化瘀祛痰通络促卵子排出,温肾佐以疏肝助黄体功能.

    作者:杨利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RP-HPLC法测定复方曲安奈德乳膏中曲安奈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曲安奈德乳膏中曲安奈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SunFire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曲安奈德进样量在0.32~1.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是99.6%,RSD为1.3%(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速,可用于复方曲安奈德乳膏中曲安奈德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咏梅;汪明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纵观历史谈中医药信息学形成和发展

    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的信息活动也可以追溯到它所产生的时代.早期的中医药信息活动与中医药学并存,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现代的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建立成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文章从我国古代中医药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版本学及目录学的形成,谈现代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发展变化、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及未来发展.

    作者:刘军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明视胶囊药效学研究

    目的:评价明视胶囊治疗弱视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缝合法制备单眼剥夺弱视大鼠模型,观察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VEP)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明视胶囊对腺嘌呤诱发肾虚大鼠及利血平致脾气虚大鼠的影响.结果:明视胶囊能提高弱视眼的视觉功能,增加肾虚大鼠体重、减少肾虚大鼠尿量并降低血浆肌酐、尿素氮含量,增加脾气虚大鼠体重并增加木糖吸收值.结论:明视胶囊对弱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莹;李健;姜珊;李博;刘文成;郝冬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如意金黄散中大黄素、姜黄素、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通过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了如意金黄散中小檗碱、姜黄素、大黄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9.6%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422nm,流速:1.0mL·min-1.结果:在此条件下姜黄素类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小檗碱、姜黄素、大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5~51 μg·mL-1( r=0.9999),4.135~82.7μg·mL-1( r=0.9997),0.6225~12.45μg·mL-1( r=0.9997).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02%、98.04%、98.5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易行,能够更好的控制如意金黄散的质量.

    作者:杨以平;张师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疏肝开胃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制定疏肝开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柴胡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条件:硅胶G板,展开剂为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酸(20:5:8:0.1),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在105℃加热10min显色,扫描波长λs=520nm,参比波长λR=700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熊果酸在0.86~6.8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6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可以用于疏肝开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俊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厚朴研究进展

    厚朴是我国特有的常用中药,其性辛温、味苦,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文章就近5年厚朴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制剂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棣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伤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着独特的优势.文章将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和促进应用.

    作者:雷洪涛;李新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抗衰老中西医研究进展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规律,文章从中西医的研究进展方面,不仅从中国古典医学文献进行引证分析,也从西医的理论实验方面探讨衰老的成因,得出肾虚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补肾固精,才能延缓衰老、改善衰老症状,终延长人类寿命.

    作者:吴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5~11岁男童体成分与骨密度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5~11岁男童体成分中脂肪、去骨瘦体重的含量与变化特点,及它们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就诊于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的健康体检男童,年龄5~11岁,共1150名,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骨密度( BMD)、瘦体重(LBM)、体脂肪(FM)及体脂肪含量百分比(%BF).按照年龄分组后,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童全身及各部位FM、LBM、BMD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童11岁时出现FM突增.男重%BF9~11岁较稳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全身%BF(11岁组男童仅LBM与全身BMD正相关)和LBM均与全身BMD正相关.结论:5~11岁男童FM、LBM的含量、比例和分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对BMD的贡献不同,存在年龄差异.

    作者:廖新;赵亚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63例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其临床医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6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情况调查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水平欠佳,生活质量量表维度中除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和社会功能方面尚合格外,其余方面均较差.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偏高,与国内常模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偏执等因子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值与生活质量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不具备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不高,且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尽管两者关系不甚密切,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积极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覃松柏;李平;刘程;彭大艳;彭丹;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耳穴刺激治疗高血压RCT试验报告质量的CONSORT评价

    目的:采用CONSROT声明对国内利用耳穴刺激防治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科学评价.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4个数据库,将国内耳穴刺激防治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全部纳入,并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根据CONSORT条目,在所有纳入文献中,有8篇(61.54%)缺乏文题和摘要;10篇(76.92%)提及受试者纳入排除标准;11篇(84.62%)谈到了研究所用的统计学方法;12篇(92.31%)报告了各组的人口学和临床基线资料;尚未有文献提及样本含量估计、分配隐藏、盲法及意向性分析.结论:目前国内耳穴刺激质量高血压病的研究报告质量较低.研究者应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对临床研究进行规范报告.

    作者:韩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对2001年12月-2011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的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文献,通过频度分析归纳总结证候和用药特点,以探析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的用药、证型进行整理归类,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各药物、证型引用频次和频率.结果:涉及证型13个,以肾阳衰微、肾虚血瘀、肺热壅盛、中气下陷为常见证型,占53.58%,证候组成要素有7个,其中实证占44.64%,虚证占55.36%.用药134味,按功能归为30类,前5位依次为补阳药、破血消癥药、补气药、补阴药、清热泻火药使用频率占47.65%;使用超过100次的单味中药有10味,淫羊藿位于首位,其后依次是莪术、甘草、鳖甲、夏枯草、乌药、茯苓、车前草、郁金、牡丹皮等,为常用的BPH治疗用药,药物归经以肾、肺、脾居多,占到所有药物归经的66.05%.结论:近10年中医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辨证分型、遣方用药临床证治规律分析可为目前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陈树山;赵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微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更好的培养高水平创新、实用型制药技术人才,我们对目前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改进教学模式等途径,形成了全新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

    作者:李学涛;程岚;贾天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李德新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撷菁

    抑郁症主要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本病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负担率高等特点.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独具特色,且收到较好的疗效.李德新教授立足于中医药范畴研究抑郁症多年,造诣颇深,疗效显著,经验丰富,具有极其重要总结和推广的实际意义.

    作者:倪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黄可佳教授论治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经验

    文章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病案举例及体会等几个方面对黄可佳教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进行论述.黄教授认为该病的病理基础是湿、热、瘀互结,提出了清热祛湿,活血理气是其基本治疗原则,治疗上采用调肝益脾,兼以补肾,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赵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刘华一教授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经验

    慢性腹泻可由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该病的根本在于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调.刘师认为慢性腹泻的病位虽在肠,然而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临床上分为6型:脾胃虚弱型、肝气乘脾型、肾阳虚衰型、气虚水停型、寒热错杂型、湿热中阻型;分别予参苓白术散、痛泄要方、四神丸、防己黄芪汤合苓桂术甘汤、半夏泻心汤、香连丸加减.

    作者:齐真;刘华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张秋娟教授从痰瘀论治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验

    垂体瘤属颅内常见肿瘤,可归于祖国医学“脑瘤”范畴,西医治疗手段及疗效均很有限.张秋娟教授从事垂体瘤医、教、研多年,学验颇丰,执简驭繁地将垂体瘤纷繁复杂的中医病因病机概括为“痰瘀互结”,并采用“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临床收效显著.

    作者:施扬;居丽;张秋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凉血法治疗常见红斑损容性皮肤病感悟

    红斑类损容性疾病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并影响患者面部的美观,常见的红斑类损容性疾病包括: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疹、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此四种疾病就诊率比较高,现西医对此类疾病的治疗疗效尚可,但较易复发,且有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通过中医凉血法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对以后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作者:孟青青;田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中医药治疗体会

    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应用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肠燥气滞是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基本病机,肠燥气滞直接导致了大便干结难解的症状.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是肠燥气滞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大部分病人需要长期连续或间断用药,以维持疗效.基于肠燥气滞的基本病机,在证治中确立行气润肠基本治法,并相应制订基础方药.基础方药的选配须安全、有效、便于应用、廉价易得,除基础方药外,可另配方药以解决其他阶段性问题.

    作者:薛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论冠心病的“治气”与“治血”

    论述冠心病气血同治之法的理论依据及具体运用,并举一病例以说明.

    作者:毛桃桃;徐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中医联合溴隐亭和单纯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效果比较,探讨规范、更有效的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将入选的50例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分别接受中药加溴隐亭和单纯溴隐亭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催乳素水平、治愈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做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后催乳素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有显著差异,在6个月和9个月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的催乳素水平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对降低血泌乳素水平均有效,中西医结合在改善月经及促进怀孕方面较单纯应用溴隐亭效果更好.

    作者:凌聪;胡细玲;何海勇;蔡梅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在激素或环磷酰胺的治疗基础上,本组每例患者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26例,每例患者只给予激素或环磷酰胺常规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血脂和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65.4%,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24h蛋白尿定量、血肌酐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辨证论治中药配合西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水肿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张扬;何学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研究进展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儿造成了身心痛苦.文章主要是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中医治疗该病的方法和经验,突出了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对临床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选药组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炜;董文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陆曙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

    总结陆曙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从陆曙教授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病机探析、辨病辨期辨证、衷中参西、防治、治则治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浅析.

    作者:戴飞;陆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从仓公诊籍看汉代女性疾病

    历史文献中对于女性与女性疾病记载甚少,但至迟到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妇科医生有了专门的称呼.考征汉代相关医书,我们发现当时医家对女性相当关注,仓公诊籍中也详细记载了一些女性疾病.汉代女性的疾病主要有妊娠期疾病、女性疾病和其他类疾病三大类,对女性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危险.

    作者:田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伤科消炎膏对木瓜蛋白酶诱导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滑膜中白介素-1、白三烯、金属蛋白酶-3的影响

    背景:伤科消炎膏能够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炎症,显著改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但对于其作用机制目前尚缺乏研究.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对膝关节滑膜中白介素-1(IL-1)、白三烯(LT)、金属蛋白酶-3(MMP-3)浓度的影响以期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观察伤科消炎膏对木瓜蛋白酶诱导兔膝骨关节炎性模型的膝关节滑膜中IL-1、LT、MMP-3浓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建立18个兔右膝骨关节炎性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伤科消炎膏组和双氯芬酸二乙胺组,每组6只.空白组不进行治疗,伤科消炎膏组外用伤科消炎膏治疗、双氯芬酸二乙胺组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治疗.于治疗后第11天用ELISA法检测试验动物右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LT、MMP-3的浓度.结果与结论:空白组滑膜IL-1浓度高于伤科消炎膏组(P<0.05),空白组滑膜LT浓度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组(P<0.05),各组间滑膜MMP-3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本研究结果提示伤科消炎膏系通过降低滑膜组织中部分与炎性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来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滑膜组织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双氯芬酸二乙胺类似,但作用途径与双氯芬酸二乙胺相比有所不同.伤科消炎膏对炎性滑膜组织细胞因子中的IL-1具有影响,而双氯芬酸二乙胺对炎性滑膜组织细胞因子中的LT具有影响.但实验结果未显示伤科消炎膏对于滑膜MMP-3浓度有降低作用,说明该药物在抑制滑膜组织胶原降解方面作用不显著.

    作者:孙鲁宁;黄桂成;赵燕华;夏建龙;诸方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研究进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经文献分析及临床观察,发现随气候及小儿体质变化,其辨证规律和中药施治出现相应演变,同时逐渐增多的中成药治疗在应用及制剂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转变中医药研究思路促进传承.

    作者:刁娟娟;李燕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从“神、形、纳、眠、便”判断糖尿病治疗效果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作者:刘峰;赖燕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知柏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对CsA肾毒性的防护作用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对CsA肾毒性模型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予30mg/kg剂量的CsA灌胃制作大鼠CsA肾毒性模型,同时分别予10mg/kg贝那普利、2g/mL中药药液大鼠灌胃以预防肾毒性.予4周末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 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肌酐降低( 28.3±3.8 VS 33.1±5.2,P=0.052),病理显示中药组大鼠肾组织空泡变性较模型组改善[变性范围(8.2±2.2)% VS(15.6±3.7)%,P<0.05],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亦减轻;免疫组化显示,中药组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论:知柏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具有保护和改善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有可能与降低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苏健;顾晓箭;卢子杰;张扬;李必波;司海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谈“中医规范化”

    在回顾中医规范化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医规范化的含义及对其应有的正确认识,提出规范化是中医保持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

    作者:包海燕;吴承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如何做好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

    研究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民族的振兴,在这个以科技论成败的时代,担负着指导科学研究和培养学术人才双重使命的研究生导师,应以何等胸怀把握好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作者根据多年培养研究生的切身体会,提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导思想、导作风、导知识;探讨了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导师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对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科研选题原则、开题报告书写、动手能力训练、实验室数据真实性把握、学位论文形成的要素、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个人拙见.

    作者:王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