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673-4351
  • 国内刊号:22-1370/R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116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临床医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9期文献
  • 对40例继发性高血压病人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达标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作者:张莲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8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记录并分析因医学指征行欣普贝生足月引产初孕妇82例(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催产索引产的初孕妇5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欣普贝生促富颈成熟的有效率为84.15%;平均临产时间为(7.84±6.55)h;引产成功率(终经阴道顺娩)71.95%;对照组催产索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48.28%;平均临产时间为(13.46±10.38)h;引产成功率(终经阴道顺娩)43.10%;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平均临产时间、引产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202.46±223.61)ml,新生儿室息发生率为6.10%;宫缩过频、过强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为(218.39±118.69)ml,新生儿室息发生率为6.90%;宫缩过频、过强发生率为5.1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欣普贝生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催产素无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缩短临产的时间、剖宫产率低、阴道分娩率高、且使用方便易于控制,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秀美;严素红;张爱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Roy应用于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 将70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以Roy为框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应用Roy适应理论对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后,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结论 Roy适应理论应用于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的患者,可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亚萍;潘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确诊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膏外涂,治疗组采用自拟抚触油对患儿进行抚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0%,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海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预防压疮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脑卒中后卧床病人按人院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例数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压疮发生率及家庭照顾者对卧床病人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151例次,有效解决145例次,有效解决率为96.02%。结论 无缝隙护理服务能提高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家庭照顾者相关知识水平与技能,减少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

    作者:纪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尽早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给予营养指导和有效的饮食控制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3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人院时才确诊的GDM孕妇3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国产儿的健康情况。结果 通过在孕期对GDM孕妇采取早期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措施,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对GDM孕妇实施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可降低GDM所导致的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姚叶珊;曾丽玲;彭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 为了减轻新生儿足底采血带来的疼痛,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68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0例,对足底采血的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采血时及采血后不同程度的疼痛经秩和检验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别(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采血时及采血后疼痛评分值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采血的成功,提高新生儿应付疼痛的能力,满足新生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使新生儿产生安全感及愉快的情绪,更好地应付疼痛。

    作者:宋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486)杀胚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3~5d后,分单次和多次肌内注射MTX 1~2个疗程,监测血β-HCG值及B超,观察疗效。结果 成功率94.87%,出院随访3~6个月,血β-HCG值正常,盆腔包块消失。结论 做好病情的观察和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保障药物治疗的成功。

    作者: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羊膜覆盖联合隔离眼片置入预防睑球粘连的护理

    眼外伤是眼科觉而多发的病症,睑结膜及球结膜烧伤或化学伤兵易发生睑球粘连,严重影响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羊膜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治疗眼表疾病、重建眼表面新技术之一。

    作者:张玉;曹淑芹;王少会;孔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ICU使用呼吸机的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ODS)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成功脱呼吸机。方法 对18例MODS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3例顺利脱机,2例因返流致吸人性肺炎脱机失败,3例因家属原因放弃治疗,无法观察效果。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有利于成功脱机。

    作者:魏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海带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湿敷海带对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儿头皮血肿患儿3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海带湿敷,对照组用冰袋冷敷血肿部位,24h后取掉。观察两组患儿头皮血肿消退的时间。结果 用海带湿敷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血肿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作者:邵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1],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作者:陆卫红;郭洵;丁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住院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评价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符合人选标准的163名高血压患者,用《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评价表》进行评估,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课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其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普遍性偏低,经过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普遍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干预前后平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

    作者:杨碧萍;刘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门诊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状况,分析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例局部用药治疗的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好的占25%,依从性差的占75%,并且局部用药依从性与其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滴眼次数、对疾病的认知度有显著关系(P<0.01)。结论 青光眼患者普遍局部用药依从性较差,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建立良好医护患关系,提高青光眼患者的局部用药依从性。

    作者:葛玉梅;李银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DeBakey三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DeBakey三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 回顾性调查65例施行经股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介入护理配合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65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在术后2~3周康复出院。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是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前提,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得以成功的基础。

    作者:张晓燕;邓燕;马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实施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重症肌无力危象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2例,好转1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MGC)2例,死亡1例。结论 及时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是挽救MGC患者生命的关键;畅通呼吸道、预防感染,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张笑亭;张兴敏;尚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留置胃管病人咽喉部不适高氧雾化吸入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氧雾化吸入减轻留置胃管病人咽喉不适临床效果。方法 将148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观察组病人进行高氧雾化吸入。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发生咽部不适例数。结果 观察组发生咽痛、声嘶、吞咽困难、咽部溃疡等咽喉不适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氧雾化吸入对减轻留置胃管病人咽喉不适是有效的,不仅能提高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还可预防及治疗炎症。

    作者:陈裕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躯体、心理创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的及早实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心理干预+手术),对照组36例(单纯手术)。两组患者运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春柳;李洁蓉;许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术前访视对清醒手术病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清醒手术病人生命体征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和主要护理措施。方法 将256例人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30例,对照组126例,实验组采用术前访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病区一般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清醒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提高了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调动了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的积极性,促进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

    作者:陈光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雾化液中加入氨溴索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炎的影响

    目的 寻找对颅脑损伤继发肺炎患者更有效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选取GLS8-13分颅脑损伤患者52例,在常规雾化吸入药液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雾化后,及时翻身、拍背、吸痰。结果 多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减少,痰液易吸出,吸痰次数减少,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在常规雾化吸人药液中加入氨溴索有利于痰液的吸出,解除气道痉挛,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炎有一定作用。

    作者:徐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癌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缓解癌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疼痛患者,患者感觉舒适,同时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提高。

    作者:孙丰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孕妇学校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的正常初产妇3 540例孕妇为产前拉玛泽干预组(以下简称干预组),与未接受过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的正常初产妇3 800例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的妊娠条件相同。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的总产程、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短(P<0.0l);分娩疼痛程度低;自然分娩率比照组明显高(P<0.01);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促进自然分娩、缩短分娩产程、减轻分娩时疼痛、减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少玲;黄佩凤;许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占糖尿病的9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杜锦霞;赵秀兰;冯欣伟;王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收住院的36例肾穿刺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情况、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肾穿刺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并加强临床观察及积极护理干预,住院时间7~28d,平均住院11.5 d,治愈32例(88.89%),好转4例(11.11%)。结论 加强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观察及积极护理干预对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艳丽;常晓敏;田淑侠;曲志赤;朴英丹;刘树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点,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汪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隐匿阴茎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对隐匿阴茎治疗的配合方法。方法 对109例隐匿阴茎患者采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患者平均年龄17岁,(6~28岁)其中并发有包茎的患者89例,明显肥胖者20例。结果 在平均约6~10个月的随防中,改良的阴茎脱套固定术,术后阴茎显著外露,阴茎较术前延长3~4cm,阴茎外形矫正良好。结论 改良阴茎脱套的治疗隐匿阴茎的理想术式,术式简单,术后阴茎外观好。

    作者:牛红伟;阿米娜;具拉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93例鼻咽癌初次放疗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全程认知、行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第2、4、6周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第6、12、24个月张口困难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和张口困难经统计学比较,口腔黏膜反应第2周前没有意义(P>0.05),第4、6周后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同级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1)),张口困难的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和延缓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副反应,使疗程顺利进行,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全宇莉;赖妙娟;郑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目的 探讨恰当的护理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药物的副作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38例患者顺利的完成了化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恰当的护理能够减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痛,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小红;徐东辉;周代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80例行血管内支置入术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脉搏等体征,并加强对局部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血压及其它狭窄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中出现下肢动脉血栓,3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 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血管内支架治疗大动脉炎性主动脉狭窄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李亚丽;封文媛;侯秀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镜检查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结肠镜检查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4~10月行结肠镜检查的10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CNP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病人自插镜至到达回盲部的时间缩短,疼痛减轻,满意度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肠镜检查病人进行护理,增加了病人本人及家属的介入,规范了护理行为,建立了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顺应了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作者:薛萍;贾萍;王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对1998年6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进行如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奥曲肽抑制胰液分泌、应用抗生索预防继发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胃管注入或口服,并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20例,占62.5%;好转5例,占15.6%;住院时间15 ~60d,平均30 d。

    作者:崔俊晔;王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导针治疗的中西医护理

    目的 运用中西医结合对微刨导针锤入空心钉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心理干预、中西医护理。结果 老年患者能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肢体功能康复良好。结论 微创导针锤入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外伤小、固定牢固、疗效好、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通过中西医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巧珍;王晓洁;胡玲珠;李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老年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老年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5例RFA治疗的老年肝癌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做好手术准备和有针对性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做好疼痛护理、皮肤护理、发热护理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RFA术后1个月PLT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1例术后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左侧臀部淤斑,1例出现皮肤灼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RFA是治疗脾亢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手术前后加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美丽;冯湘萍;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状况的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人院时焦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干预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前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有显著作用。

    作者:贾叶;李丽荣;李沫;霍学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恶性实体瘤围化疗期并发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恶性实体瘤围化疗期口腔溃疡中应用。方法 选取恶性实体瘤围化疗期发生口腔溃疡患儿106例,分为对照组(60例)及实验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建立档案,根据不同程度溃疡,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对照组口腔溃疡感染率32.38%,Ⅰ~Ⅱ、Ⅲ级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10 d,Ⅳ级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10~15d;实验组口腔溃疡感染率21.90%,I~Ⅱ、Ⅲ级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3~7d,Ⅳ级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7~12 d;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小儿恶性实体瘤围化疗期口腔溃疡感染率和溃疡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小儿恶性实体瘤围化疗期口腔溃疡的感染率,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作者:辛翠娟;王洪;高咏梅;姚嵩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灭菌包装材料阻菌效果的研究

    目的 对全棉布、医用皱纹纸、纸塑包装袋、无纺布、硬质容器的阻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适合我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材料。方法 将全棉布、医用皱纹纸、纸塑包装袋、无纺布、硬质容器分5组包装,灭菌,储存,按时间进行物表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阻菌效果是纸塑包装袋、无纺布、医用皱纹纸好,其次是硬质容器、全棉布。结论 在现有储存条件下,纸塑包装袋、无纺布、医用皱纹纸能更好地储存并保持灭菌状态,具有理想的阻菌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对医院感染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凤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一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护理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子系统,一线护士是医院感染管理直接实践者,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因此,护理部要加大对一线护士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其由以往的被动执行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更有效发挥一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卢天舒;关靖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26例非医源性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126例非医源性投诉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非医源性投诉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患者及家属的投诉进行归类。结果 非医源性投诉126例(占门诊总投诉量的84.56%)。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满的投诉多,占32.54%,其次是医疗费用(28.57%)、门诊流程和诊疗环节(17.46%),医护人员组织纪律(11.11%)及责任心问题(7.94%);被投诉的科室主要集中在内科、妇产科、儿科、药房、挂号收费窗口及检验科等。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沟通技巧,将人性化服务理念融人到日常的医疗护理过程中,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方便、温馨、快捷的就医环境。

    作者:蔡宝缄;陈毅文;刘助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士工作模式调整后的临床实践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模式调整后的临床实践及意义。方法 采用小组包干责任制和床边工作记录制对病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评价。结果 调整了护士工作模式后,不但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 采用新的护士工作模式进行临床实践不但能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建立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

    作者:童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目的 加强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针对口腔科诊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 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9%,特殊感染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口腔科诊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

    作者:郭李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科门诊输液存在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分析目前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启用输液信息系统,实行编号、姓名双核对机制;输液中及时巡视,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使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率。规范儿科门诊输液管理能提高服务质量,消除输液存在的隐患。

    作者:许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物资流程管理的探讨

    目的 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各类物资分类流程管理探讨,提高供应无菌物品的使用率,降低消耗物资成本。方法 回顾性总结各类物资在消毒供应中心计划、申请、请领、配发、再造及回收、清洗、消毒、配包、包装、装筐、灭菌、无菌存放、发放、下送、使用等物流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评价。结果 各类物资的全程管理和监控管理,节约了物力、人力、财力,减少了各类物资的损坏和丢失,降低消耗物资的使用成本,从而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专业技术、节约用物的理念,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物资流程管理,使其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确保了无菌物品供应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了物资流程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运行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魏红艳;赵庆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静脉微量泵用于鼻胆管冲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微量泵用于ERCP术后留置ENBD中的作用。方法 对98例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患者不同冲洗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用静脉微量泵行鼻胆管冲洗;对照组用传统手推的方法行鼻胆管冲洗。结果 实验组术后24h血清淀粉酶(U/L)为(134.40±155.08),低于对照组水平(234.32±372.07),患者感染几率降低,胰腺炎的发生减少,P<0.05。用静脉微量泵行鼻胆管冲洗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加强术后鼻胆管的护理,加强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ENBD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液体石蜡油应用在便秘患者的效果评价

    液体石蜡油常用于导尿,插胃管等操作前的导管润滑。便秘是指例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正常时,每日便次1~2次或2~3日排便一次,但粪便的量和便次常受食物种类以及环境的影响。

    作者:徐珍荣;姜冬梅;王志娟;陈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氧气湿化瓶集中化消毒供应的探讨

    目的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方法 对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进行集中化处理,由供应科专业人员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结果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细菌培养合格率由集中化处理前的45.6%上升为100%,大大提高了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质量。结论 通过对氧气湿化瓶进行中心化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保证了清洗、消毒的质量,更加符合了医院感染的要求,对控制因氧气湿化瓶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积极意义,同时大大减少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充分体现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职能。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于化学指示卡对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解决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化学指示卡显色不均匀,影响灭菌效果监测的问题。方法将化学指示卡用纸盒装灭菌者设为实验组1,化学指示卡用注射器空筒盛放灭菌者设为实验组2,化学指示卡常规裸露放置者设为对照组,经过105锅次的灭菌,在温度监测合格的情况次下,比较3组间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合格率有无差异。结果 3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5.22,P<0.01)。3组中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与组2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2优于实验组1。结论在灭菌锅合格的情况下,无论是用注射器空筒盛放还是用小纸盒放置,均可大大提高化学指示卡的合格率。尤其是用注射器空筒盛放者,化学指示卡变色合格率达100%。

    作者:冯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精神科常用网眼手套式保护性腕部约束带设计

    精神科患者因症状影响,可能产生冲动伤人毁物行业,抓伤工作人员和自己,撕破被褥及大单者屡见不鲜,即使约束在床的患者,也常在护士对其实施治疗护理操作时,抓拉工作人员,严重干扰执行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徐柳柳;张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美皮康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美皮康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6例116处(面积<5%)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58处)和对照组(53例58处)。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无菌纱布拭干后应用美皮康覆盖;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灭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外层均盖2层无菌纱布后胶布固定或绷带包裹固定。观察组平均3~5d换药1次直至愈合;对照组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换药间隔时间。观察换药时敷料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出血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在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出血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刨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平均缩短3~5d。结论 对小面积烧伤创面使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能加快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及再损伤,是一种新型换药敷料,操作简单,疗效好。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围术期护理

    探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对84例臭氧髓核消融治疗患者术前做好评估和准备,术后做好卧位、饮食、大小便、疼痛护理及药物的观察护理、活动指导。84例穿刺成功率100%,住院日5~10d,期间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1年,优良率92.8%。围术期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立清;丁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

    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疗法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1]。肿瘤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技术,通过调节和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杀伤肿瘤,不但对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能有效的清除病人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治肿瘤的转移及复发。

    作者:孙玉红;王艳;刘喜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外阴白斑经聚焦超声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的护理方法,以更好配合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经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患者34例,对其治疗前、治疗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并随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后未出现局部及泌尿系统感染,治疗3个月后临床效果满意,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加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的治疗前、治疗后护理,可减少感染及治疗后并发症,强化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清雪;李新忠;贾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讨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17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年龄、发生时间、发热时的体温和伴随症状、输入血量与体温的变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1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期间,16例发生在输血完成后,输血期间发热组和输血后发热组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偏大的患者发热反应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迟。103例患者体温在38~39℃(占88.04%),14例超过39℃(占11.96%),输血期间发热组和输血后发热组患者在体温、伴随畏寒人数、血氧饱和度降低人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发生 FNHTRs时已输入血量与患者的体温进行比较,输入血量<50 ml和输入>100 ml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早出现发热反应患者的体温相对较高。结论 针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提出应加强输血前30 min和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输血者的观察和减慢输血速度,延长输血结束后的观察时间,尤其是老年患者,做好保暖、物理降温和症状护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作者:林敏诗;廖玉联;陈琼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保证。对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后,呼吸功能完全恢复35例,3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颈椎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合理可靠的呼吸道管理,为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作者:黄莉;侯玉清;谭舒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脂血症患病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高脂血症患病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 对湛江地区752人进行血脂检查,比较年龄、性别、饮酒情况和体重指数差异对高血脂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应注意血脂、血糖、高血压的检测,护患双方强化和监督教育。

    作者:王志巧;周国英;廖运仙;欧汉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性回顾分析对我中心结核病区的45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住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分析。结果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体质差,病人的精神症状对其躯体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均有影响。结论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采取各项干预措施,以增加肺结核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前评估及护理干预

    探讨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球囊后凸成形术的术前护理评估及干预的效果。应用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49例椎体压缩性骨折高龄患者,年龄70~89岁,平均75.5岁,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相应的护理干预。49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无1例因护理不当引发并发症。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的方法,术前护理评估及干预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董婉华;伍敏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改善恶劣心境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情绪的影响,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将60例住院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32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干预和护理,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则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D、TSCS和SCL-90评定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HAMD、TSCS和SCL-90评定,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恶劣心境患者的情绪障碍,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阮玖琼;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行动研究法在代谢综合征健康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行动研究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干预的作用。方法 对4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评估后按计划、行动、反思、修正计划、干预实施循环3个阶段。结果 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明显提高,各项人体指标、生化指标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 用行动研究法实施健康干预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MS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任香宁;赵红梅;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日间病房癌症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探讨日间病房癌症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105例日间病房化疗患者和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日间病房癌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健康教育有广泛的需求,但是需求程度有所不同。院外紧急情况指导迫切需要为突出,其次是药物不良反应指导、用药指导、饮食、休息和功能锻炼、心理指导等方面。在健康教育形式上,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医院自行编制的针对日间病房的科普手册、与医护人员交谈和病友交流。结论 日间病房癌症患者和家属有着广泛的护理健康教育需求,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提高癌症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骆惠玉;刘爱琴;张莹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ICS)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对232例AMl行ICS术患者进行调查,其中有116例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有目的、有计划、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术前教育、术中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指导。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有98例(84.5%)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的内容,18例(15.5%)患者部分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患者综合满意度97.5%。结论 护理人员对AMI行ICS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护士的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

    作者:崔顺锦;严明兰;孙文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层级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妇科肿瘤手术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常规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落实入院介绍和术前评估、术后康复训练等措施。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腰痛时间缩短、病人的满意度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比传统的护理法效果好,可缩短腰痛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积慧;姚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癌症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实施科学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William WK Zung编制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13例住院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用x2检验、t检验、Logistic逐步进入法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213例癌症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29.11%、25.35%,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为19.7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抑郁有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感知压力、自尊下降、未来期望、情绪变化等,与焦虑有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感知压力等;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抑郁显著相关因素有感知压力和自尊下降,与焦虑显著相关因素有睡眠障碍和感知压力。结论 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状态,根据心理相关因素,及早为其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

    作者:刘建红;郑晓莉;张柳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PBL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护理专业123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3人,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进行测量评估学习效果。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PBL教学可明显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P<0.001),自我管理能力(P<0.001),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P<0.01);②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可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P<0.001)、教学内容(P<0.001)、教学方法和手段(P<0.001)和教学效果(P<0.001)。结论 PBL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护理的课堂教学质量,PBL教学可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三个维度。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生实习期间的运用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桥梁,是每一位护生的必修课。护生从学校到医院,不仅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了改变,心理上也产生了相应变化。

    作者:刘淑霞;王君华;杨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护理技能训练方法的创新实践

    目的 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方法 根据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在传统考核方法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并改进考试方法。结果 通过对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由传统的示教室考核改为常规操作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考核,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再考核,使技能考核合格率呈上升趋势,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及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 护理技能培训考核方法的改进,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巴合藏;王广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校本科护生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分析我校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特别是不同生源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为护理教育和人员招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宁维卫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我校7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并按不同生源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做职业价值观分析。结果 70名护理本科生15个职业价值尺度重视程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同事关系、生活方式、利他主义,后是安全性。在不同生源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两个背景下,农牧区高护生比城市更重视安全性、生活方式和成就;而城市高护生比农牧区更重视智力激发、利他主义、变动性、独立性、同事关系和监督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重视声誉;而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重视经济报酬、美感以及成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校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重视程度不同;来源于城市和农牧区,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的价值取向亦不相同,建议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予以正面引导和合理干预。

    作者:霍巧枣;张春红;张雯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实习生的特点及管理对策

    本文结合当前新医改模式下的临床护理工作综合分析临床护理实习生的特点,针对其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改革传统的实习流程,提供个性化的实习培训,旨在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培养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作者:郭彩霞;刘花;伏鑫;裴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喹诺酮类药物静脉应用护理进展

    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现状、不良反应及护理、配伍禁忌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护理员对该药的认识,以提高疗效,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杨希芳;王静;胡玉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路径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通过对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现状分析,得出应用效果。文献检索国内外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现状。临床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患者知情权和满意度提高。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的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罗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度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更年期妇女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多数妇女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但也有少数妇女由于更年期生理与心理变化较大,被一系列症状所困挠,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更年期的妇女都要注意加强自我保健,保证顺利地渡过人生转折的这一时期。本文结合社区保健工作,对如何做好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作一浅析。

    作者:王微;赵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孕妇保健需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而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础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已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平台。孕妇是社区中的重点保护人群,对保健知识的需求量较其他人群更多,因此,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关注孕妇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重点。

    作者:王秀丽;李闺臣;段双;乔志玲;宋龄;毛睿智;邓小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6所综合性医院年终护理综合绩效考评分析与思考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综合绩效考评现状,为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组织专家抽查6所综合性医院的护理综合绩效考评情况,包括护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急救器材、消毒隔离和感染控制管理等。结果 各医院硬件规模、质量有明显的提升。66.6%的医院床护比达到国家卫生部1:0.4的标准,护士技术操作50%达标,而三基理论仅16.67%达标。部分医院存在重症监护室床护比不达标,护理质量部分指标下降。结论 应重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高度关注护理安全问题;加强三基培训;积极建设专科护士队伍。

    作者:吴佩宁;陈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全子宫切除应用循证护理对术中咪达唑仑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在全子宫切除术前探视后对咪达唑仑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子宫切除术患者23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循证组术前探视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记录术前1 d及麻醉前5min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麻醉师记录咪达唑仑的用量和麻醉后病人的苏醒、清醒时间。巡回护士在手术前、麻醉前、术后进行3次通过发放焦虑自评量表的方法,进行情绪障碍评价。术后2~3d对以上230例患者发放一份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循证组在麻醉前5~10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在咪达唑仑用量,苏醒、清醒时间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值比较,麻醉前10~20 min焦虑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循证组阴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镇静催眠药咪达唑仑的用量,从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苏醒、清醒、肌力恢复时间都有很大程度的缩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逢玲;杜秀华;王翠东;石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