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高效表达人透明带蛋白3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T-A载体克隆和亚克隆等技术.结果:构建成pGEM-ZP3重组质粒及pcDNA3.1ZP3dhfr真核重组表达载体.结论:经酶切鉴定构建的人透明带蛋白3重组表达载体可高效表达重组人ZP3蛋白.
作者:张家颖;王弘珺;左文静;王忠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O-(氨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醇(TNP-470)和丝裂霉素(MMC)联合应用对结肠癌生长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结肠癌的原位生长和肝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TNP-470组、MMC组及联合用药组(TNP-470+MMC).结果:4个组瘤重分别为(499±247)、(478±180)、(275±80)和(255±65)mg,肝转移率分别为87.5%、25.0%、75.0%和12.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抑制作用明显(P<0.01),且治疗后各组裸鼠活动良好,无明显体重减轻.结论:TNP-470与MMC联合应用对结肠癌的生长及肝转移的抑制有协同作用,且未加重TNP-470引起的体重减轻等毒副作用.
作者:所剑;徐越超;金洪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利用几丁质胶原网架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软骨的方法.方法:取2周龄的新生兔关节软骨,经消化、传代培养后,将获得的软骨细胞与牛Ⅰ型胶原、人血冻干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按一定比例混合,将几丁质纤维网架浸入上述混合物中制成人工软骨培养物并在体外培养.将培养1周的组织工程培养物,植入同种异体动物皮下组织培养4周,观察组织工程软骨的形成情况.结果:细胞在几丁质网架培养物中分布均匀,细胞多呈三角形或梭形,培养物体积收缩不明显,经体内培养存活的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有血管和炎性细胞的侵入.结论:用胶原蛋白和人血纤维蛋白混合凝胶与几丁质纤维网架载体为支架植入软骨细胞以后,在体外和体内都可以培养构建出较大的组织工程软骨.
作者:池光范;侯宜;周余来;侯立中;颜炜群;杨同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DNA裂解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用X射线照射Kunming雄性小鼠,其诱导剂量(D1)及其后攻击剂量(D2)分别是75 mGy和1.5 Gy,D1剂量率为6.25、12.5、25、50、100和200 mGy·min-1,D2剂量率为287 mGy·min-1,D1 和D2间隔6 h.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DNA裂解断片的变化.结果:D2组胸腺细胞DNA裂解率明显高于假照组(P<0.001);当D1剂量率为6.25、12.5和25 mGy·min-1,D1+D2组DNA裂解率明显低于D2组(P<0.05或P<0.01).结论:当D1在75 mGy,剂量率为6.25~25 mGy·min-1;D2为1.5 Gy,剂量率为287 mGy·min-1;D1和D2间隔6 h,可在全身照射条件下诱导小鼠胸腺细胞DNA裂解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刘淑春;吕喆;王珍琦;刘扬;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浮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在体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结果:给予 3、15和30 mg·kg-1的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延缓乌头碱所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静脉给予30 mg·kg-1的OMT能减小AP的幅值,缩短APD50和APD90,降低Vmax.结论:OMT对心肌细胞AP的影响可能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霞;李英骥;葛静岩;张文杰;钟国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苦碟子口服液(KDZOL)对学习记忆方面的影响.方法:用东莨菪碱破坏小鼠和大鼠的学习记忆,以益智健脑口服液(YZJNOL)为阳性对照药,通过小鼠跳台法、大鼠水迷宫法,观察KDZOL对正常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的防治作用.结果:对正常小鼠,KDZOL 10、20 g·kg-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第2天重复测试错误次数及错误发生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小鼠,KDZOL 20 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第2天重复测试错误次数及错误发生的潜伏期差异显著,KDZOL10 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对正常大鼠及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大鼠,KDZOL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水迷宫学会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KDZOL能改善正常小鼠及东莨菪碱损害小鼠的学习记忆回避的能力,对正常大鼠及东莨菪碱损害大鼠的空间辨别能力无明显改善.
作者:谢湘林;周鸣;刘宏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天然产物虎眼万年青多糖(S3)对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2 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为开发这一天然产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3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IL-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剂量组CD3、CD4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有上升趋势,极高剂量组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CD8有下降趋势,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P<0.001);极高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明显促进脾细胞中细胞因子IL-2的mRNA表达,使表达量增加(P<0.01,P<0.05).结论:S3具有较强的增强机体多种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石磊;段秀梅;胡梦林;刘文祥;谭岩;刘志强;刘淑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胡芦巴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胡芦巴治疗糖尿病大鼠12周后,观察其血脂水平及肾脏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经过胡芦巴治疗的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下降,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所升高,丙二醛(MDA)水平下降.结论:胡芦巴能够调解糖尿病大鼠的脂代谢紊乱,增强肾脏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石艳;李才;张秀云;苗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胶囊(JDTL)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的影响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诱发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解毒通络胶囊治疗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及DM未治疗组,以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12周末检测血糖、血脂、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应用RT-PCR检测心肌CT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M未治疗组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CTG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结论:持续高糖能导致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CTGF mRNA表达增强,而解毒通络胶囊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抑制CTGF mRNA表达,从而可能减轻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变化.
作者:董志恒;李才;曲萌;李相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构建IFN-β信号肽序列与白细胞介素18(IL-18)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方法:从BALB/c鼠基因组DNA扩增IFN-β信号肽序列;由小鼠Pro-IL-18真核表达质粒获得IL-18成熟肽序列;以非对称PCR技术得到IFN-β信号肽编码区的反义链和IL-18成熟肽正链;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产生具有IFN-β信号肽与IL-18成熟肽的嵌合编码序列;定向连方式构建嵌合IL-18的表达质粒并测序.结果:连续胶PAGE表明非对称PCR可分别扩增出两个靶序列的特异性单链,大小符合预期.IFN-β信号肽对称PCR产物与IL-18非对称PCR产物混合作为模板,进行重叠延伸;电泳分析可见清晰的嵌合片段;测序显示重组质粒的表达框由两个设计的靶序列构成,且无移码.结论:重叠延伸PCR是一种获得重构基因的简捷方法.
作者:刘玲丽;谭岩;刘力华;张琨;时阳;许淑芬;方艳秋;段秀梅;姜艳芳;王晓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萝摩苷对脑缺血缺氧所引起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的ATP、乳酸、肌酸磷酸激酶(CPK)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萝摩苷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结果:萝摩苷可明显升高ATP,并降低脑组织中乳酸、CPK、和MDA含量,而且随着萝摩苷浓度的增加,·OH清除率明显升高.结论:萝摩苷对脑缺血引起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自由基有关.
作者:王健春;唐笑迪;李天舒;侯中赤;孙连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构建用于治疗和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核酸疫苗,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B(HSV-1gpB)基因作为基因疫苗的可能性.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gpB去除N端部分信号肽序列(39 bp)的基因片断(2 673 bp),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载体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gpB,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鉴定.结果:双酶切重组质粒pcDNA-gpB,电泳可见两条带,分别为目的基因(2 700 bp)和线性质粒pcDNA3(5 400 bp);以重组质粒pcDNA-gpB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在2 700 bp位置扩增出特异的产物;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基因插入方向正确,与GenBank中登录的HSV-1 F株gpB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达99.5%.结论: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gpB去除N端部分信号肽序列(39 bp)的基因片断(2 673 bp),成功地构建了HSV-1基因疫苗pcDNA-gpB.
作者:孟祥俊;贺冰;冯非;李光源;毕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captopril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AT1受体拮抗剂valsartan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术前1 d至术后14 d分别给予captopril 2 mg·kg-1·d-1与valsarta 10 mg·kg-1·d-1,单纯损伤组不给药.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7、14 d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于术后14 d对各组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度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血浆PAI-1、ET水平及内膜的厚度、管腔狭窄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损伤组(P<0.05).结论:captopril与valsartan均可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的增生.
作者:王晔玲;赵利华;张京平;暴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乳腺癌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50例手术切除乳腺癌新鲜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同时采用Western印迹法、RT-PCR进行蛋白和mRNA半定量分析,观察TGF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蛋白质可表达在新生血管周细胞的胞浆中,同时也可表达于乳腺癌癌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TGFβ1 mRNA主要表达在血管周细胞的胞浆中,极少数癌细胞呈弱阳性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法进行蛋白定量分析发现,随着血管密度的提高,TGFβ1的蛋白增高(P<0.01).RT-PCR结果显示,随着血管密度的提高,TGFβ1的mRNA增高(P<0.01).结论:TGFβ1通过周细胞参与血管生成.
作者:王医术;李玉林;李一雷;王心蕊;张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条件化培养体系.方法:用快速灵敏的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对纯化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了纯的单一细胞群,星形细胞MTT测定的A值为0.255±0.012.结论:建立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条件培养体系可以快速、高效得到纯度高的贴壁的星形细胞.
作者:马丽娜;赵文静;洛涛;野元裕;古川昭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得到电泳带,用Phosphor Imager扫描仪分析数据.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异源二聚体p65/50的DNA结合活性与假照组相比有所增强,在0.100 Gy处出现峰值,然后逐渐回降,到6.000 Gy时再一次升高;但同源二聚体p50/50的DNA结合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高、低剂量X射线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以异源二聚体p65/50增强为主.
作者:金顺子;宋祥福;刘树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喉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的表达与喉癌侵袭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2例喉癌组织ICAM-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AM-1的异常表达随着喉癌的临床分期及癌组织病理分级递增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ICAM-1的缺乏易使癌细胞侵润及转移,故喉癌组织中的ICAM-1在肿瘤浸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病理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辛丁;滕博;李巍;许亚辉;吴东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醇提取物对肝细胞凋亡测定的作用.方法:肝脏和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测定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磷钨酸法,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结果:红景天醇提取物显著降低小鼠肝及血清LPO含量,同时使细胞的高凋亡率显著下降.结论:红景天醇提取物具有抗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宋祥福;张静春;吴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DNA损伤因子丝裂霉素(MMC)能否诱导细胞周期解偶联.方法:采用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并分析细胞倍体的变化.结果:1.0及2.0 mg·L-1 MMC作用后24 h,SKOV-3细胞八倍体数显著增高(P<0.01,P<0.05).1.0、2.0及4.0 mg·L-1 MMC作用后24 h,L929及EL-4细胞八倍体数显著增高(P<0.05,P<0.01,P<0.01及P<0.01,P<0.05,P<0.01).结论:MMC可诱导人卵巢癌细胞SKOV-3、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及小鼠淋巴瘤细胞EL-4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
作者:鞠桂芝;付士波;闫凤琴;李鹏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人体肺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41例人体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情况,CD34染色显示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结果:肺癌组织中有iN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98%、58.54%,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阳性细胞主要为肿瘤细胞和间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iNOS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MVD值明显相关.结论: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对术前评价患者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中可能有一定价值,iNOS可促进血管生成,因此抑制iNOS可望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的又一新靶点.
作者:李红霞;王春光;邵国光;张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及牛血清白蛋白(BSA),RT-PCR法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结果:与加入BSA组比较,AGE-BSA组TGF-β1和CTGF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TGF-β1 mRNA表达增强发生时间早于CTGF.结论:AGEs能明显诱导肾系膜细胞CTGF mRNA表达上调,并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作者:周桂华;李才;苗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QDYX)对正常犬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犬的影响.方法:采用麻醉开胸犬,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氧代谢参数,并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酶学变化.结果:1.0、2.0 g·kg-1 QDYX可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论:QDYX能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秋静;吕文伟;路航;刘芬;杨世杰;华玉强;季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肺心病与冠心病均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且易伴发.据国外文献报道,两者并存占肺心病16.5%~32.7%,国内尸检证实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率约25%~70%.由于肺心病与冠心病临床表现相似,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诊断困难,甚至延误治疗.
作者:朱立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共检测肺癌4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3例.对照组共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利用ICP-AES法同时检测血清中Al、B、Ba、Be、Cd、Ca、Co、Cu、Cr、Fe、In、La、Mg、Mn、Ni、P、Pb、Sr、Ti、V、Y、Zn和Zr等24种元素含量.
作者:王星云;杨青;邵立平;李晓微;刘洪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人体胆道系变异出现胆囊下肝管伴肝迷走管,目前国内资料及报道较少.为了提高对肝外胆道系变异的认识,现将1例胆囊下肝管伴肝迷走管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思文;曲德伟;曲鹏;王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作者采用留置导管引流的方法治疗老年肺癌大量血性胸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虹蛟;史春山;王强;杨帆;管恩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80年有学者首次报道甲襞管襻中出现流动的白色微血栓,简称白微栓.有资料表明糖尿病发生白微栓的发病率为13.2%,糖尿病早期肾病白微栓的发生率未见报道.本院自2002年2月始,应用怡开针剂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通过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发现怡开针剂能够消除白微栓,降低毛细血管压,改变血液流速,从而改善微循环,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宜民;张滨;邓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临床上,当缺失牙齿长久未修复,会出现基牙向缺隙侧倾斜的情况,这给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常设计固定义齿修复需要磨除大量健康牙组织,以取得共同就位道,甚至造成牙髓坏死,影响牙齿寿命.本文作者从2000-2003年用沟槽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此类牙列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艳艳;刘凤楼;殷红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进行切痂、取皮、植皮及整形手术时,由于不能用止血带,不仅失血多,而且手术野出血、渗血给手术带来不便.将脂肪抽吸注液肿胀技术应用于上述部位的切痂、取皮、瘢痕切除等手术以减少手术出血,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杨佳伟;曹桂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产妇共104例.
作者:张闻宇;姜延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的烈性传染性疾病,可使患者肺部受累,发生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本文作者在SARS流行时,是首批接触并治疗SARS的医生,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伟;于晓丽;艾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严重型银屑病包括红皮病型、泛发性脓疱型、关节病型银屑病,治疗困难,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本科于近年来应用阿维A胶囊治疗严重型银屑病3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姜兰香;巫毅;段正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NF-α及sTNFRⅠ、Ⅱ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是重要的促炎症因子,与OLP的病理过程有关.为此,本文作者选用了补血活血中药,对26例OLP患者进行治疗,并以临床上治疗OLP较常用的药物雷公藤多甙片为对照,观察其对TNF-α、sTNFRⅠ、Ⅱ水平的调节,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郭兮惠;俞亚琴;万英明;贾涵;史苍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本组共98例(106膝),其中男39例(40膝),女59例(66膝),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8.4岁.表现为活动时反复膝关节疼痛,逐渐发展为关节畸形、功能受限,X线表现为骨赘生成、关节间隙变窄、股胫角改变等,有21例(23膝)无明显X线改变但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其中5例(6膝)行关节腔内封闭治疗,保守治疗效果均不明显.②治疗方法:手术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依Jackson膝关节标准入口进膝关节镜及手术器械,常规顺序检查膝关节,见膝关节液浑浊,色淡黄,有许多黄白碎屑,滑膜大量增生,尤在髁间窝及内外侧间隙处,半月板磨损或破裂,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软骨剥脱,硬化骨形成.在关节镜下行增生滑膜切除,髁间窝成形,半月板修整,取出游离体.剥离将要剥脱鳞状软骨,对软骨下骨及硬化骨成形术或穿孔术.
作者:刘强;戴彬;李贵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7岁.2年来每月行经时均感心悸、头昏、多梦,易出汗,无心前区疼痛,时有面色潮红,月经干净后上述症状消失.
作者:张学志;崔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作者采用丁香油氧化锌碘仿糊剂(简称碘仿丁氧膏)治疗干槽症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颖;苏丽英;陈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治疗上睑下垂,目前多采用额肌瓣悬吊的方法,但此方法也存在一定并发症,如垂睑外形欠佳、睑外翻等,为改进传统单纯额肌瓣悬吊存在的缺点,本文作者采用改进的宽大扇形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茁昕;李燕;刘莉;宋彬;孙轶峰;夏青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下腹部不适5年,继发性闭经2年,伴下腹部包块3月余.该患自觉下腹部不适、腹胀、食欲欠佳近5年.近2年自觉小便频,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无消瘦、乏力,无盗汗、发烧.无任何原因继发性闭经2年.15岁初潮,22岁结婚,24岁正常分娩一男活婴.于5年前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韩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 就诊的疑似病例180例,男性104例,女性76例,年龄11~69岁,平均40岁.除1例11岁女童游泳感染外,均有不洁性生活史,伴有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及排尿刺痛感.经实验室检测诊断,急性淋菌性尿道炎130例,慢性淋菌性尿道炎50例.
作者:于军;贺丹;王丽;郭瑞心;于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急症.据文献报道,心脑肺功能急性衰竭时,患者体内β-内啡呔(β-EP)含量明显升高,加剧心脑肺功能障碍.本文作者观察了β-EP拮抗剂纳络酮在心肺脑复苏(CPC)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李婷;吴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本市共发生食物中毒20起,中毒人数为538人,无死亡.现将食物中毒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孙晓辉;刘小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从大容量抗体库中淘选全人源化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单链抗体.方法:以6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来源,构建了1010人源天然单链抗体库,并以PreS1抗原肽进行淘选.3轮淘选后,单克隆经ELISA检测,富集的特异性单克隆经E.coli HB2151表达后进行Western检测并测序.结果:3轮淘选之后,噬菌体的投入/产出比提高了100倍.抗原抗体反应结果显示,A410=1.0的抗PreS1的单链抗体得到富集.Western结果显示其插入的单链抗体片段正确.该抗体基因序列的DNAPLOT软件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抗体是人抗体,其VH属于VH1亚族,Vλ属于Vλ1亚族.结论:这一技术是获得全人源化抗PreS1的单链抗体的有效途径,同时为基因工程抗体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奠定基础.
作者:盛辉;苑春莉;张志超;胡学军;迟宝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椎动脉V1段的形态学特点,为下颈部手术和椎动脉血管内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2具(84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观测椎动脉V1段的起始、走行、长度、外径及进入横突孔的位置.结果:84侧中2侧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2.4%);17侧起源于前上象限(20.7%),65侧起源于后上象限(79.3%);弯曲走行30侧(35.7%);椎动脉V1段的长度(mm):左侧37.8±4.9,右侧 36.4±5.7;直径(mm):左侧曲行组4.72±0.37,左侧直行组4.25±0.35,右侧曲行组4.35±0.41,右侧直行组3.95±0.38.结论:椎动脉V1段的形态变异较大,但起始和入横突孔处位置相对比较稳定.
作者:杨玉辉;吕衡发;刘景臣;高忠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长春地区生活10年以上无亲缘关系的绝经前健康汉族女性中的分布.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86例绝经前健康妇女的VDR基因Bsm I的多态性.结果: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 0例,Bb 23例(12.4%),bb 163例(87.6%).与广州地区汉族及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与新疆地区的汉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长春地区绝经前汉族女性的VDR基因呈现多态性,但以bb型占大多数,BB型缺如.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不尽相同.
作者:孙珉丹;林承赫;邹洪斌;迟宝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揭示在不同载荷下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基牙应力分布及位移规律,指导临床义齿制作.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天然牙及中间种植体受力后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规律.结果:4种载荷下种植体大应力值均是天然牙的4~5倍;集中垂直载荷下种植体大应力值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的2倍;斜向集中载荷与斜向分散载荷下种植体大应力值无明显差异,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种植体大应力值的3倍;分散载荷下天然牙大应力值均较集中载荷时低.牙合龈向种植体大位移值远小于天然牙|3位移值,在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两者位移差值较小.结论:颊舌向力是破坏修复体的主要因素,应降低牙尖斜度;集中载荷比分散载荷破坏作用大,应消除咬合高点,建立分布均匀的多点咬合接触.这种固定桥是可行的.
作者:陈尔军;周延民;马辰春;丛志强;姜拥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提高RT-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敏感性,探讨适逆转录酶用量、适退火及延伸温度以及PCR周期数,确定bcr/abl的融合类型,并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改变PCR条件,将常规用量的逆转录酶减少到常规的1/4(5 U),退火温度由原来的50℃增加至60℃,反应周期数由原来的30周期增加到45周期,检测临床164例CML患者标本.结果:可使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出率由原来的10-4提高至10-5~10-6.155例Ph染色体阳性的患者中发现bcr/abl融合基因类型,其中b3/a2型78例,b2/a2型54例,b3/a2和b2/a2两型均有者为23例;9例Ph染色体阴性病例中,b3/a2型1例,b2/a2型3例,两型均有1例,阴性4例(即Ph-bcr-CML).结论:几乎所有CML患者都有bcr/abl融合基因,并存在不同类型,有少部分患者体内同时存在两类不同嵌合体的白血病细胞,即两种不同的突变细胞株,预示着患者预后差.
作者:袁长吉;迟宝荣;姚程;易永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白细胞介素6(IL-6)在几种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RA、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IL-6水平,并分析其与RA病情活动的关系.结果:RA患者的血清及关节液中IL-6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关节炎患者;且RA患者关节液IL-6水平显著高于血清.RA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C-反应蛋白(CRP)呈明显正相关;而关节液IL-6水平则与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SR)、CRP呈明显正相关.结论:IL-6与RA的发病有关,检测RA患者关节液和血清中IL-6水平有助于RA的诊断及判断病情的活动性.
作者:周广宇;郭嘉隆;毕黎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例健康人和45例AP患者发病后第1、2、3、4和5天血清IL-10、CRP浓度.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未检出IL-10.AP患者血清中IL-10于发病第1天升高,2~5 d逐渐降低,且发病第1天轻型胰腺炎(MAP)组 IL-10血清浓度明显高于重型胰腺炎(SAP)组,第2~5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MAP发病第1天 IL-10浓度明显高于第2、3、4、5天(P<0.01),SAP发病第1~3天IL-10浓度明显高于第4、5天(P<0.05),不同病因所致的AP,或伴发胰腺坏死与液体聚集时,血清IL-10和CRP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患者血清IL-10在发病早期有其变化规律,可用于早期辅助诊断,尤以发病第1天血清IL-10水平有利于MAP与SAP的鉴别.外源性IL-10可能成为治疗早期AP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检测IL-10、CRP可作为急性胰腺炎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韩喜春;韩宁;张颖超;王禹;贾明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电解离弹簧圈(GDC)栓塞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167例颅内动脉瘤行GDC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静脉全麻组81例)和B组(局麻组86例).分别观察术前、手术开始、导管达到瘤体时、栓塞时及术终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静脉全麻组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局麻组有7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脑血管严重痉挛.两组间术中各时期循环系统参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麻醉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非常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冯艳华;赵恒兰;韩树海;李新白;刘环秋;范伟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198例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检测其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计算尿素下降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以50例同期应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例为对照,比较其透析效果.结果: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194例,成功率为97.9%.与置管相关的主要并发症为血肿6例(3.0%),感染11例(5.6%),血栓栓塞23例(11.6%).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充分(>190 mL·min-1),透析后BUN均下降45%以上,透析前后的BUN、URR、Kt/V等检测值与动静脉内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傅耀文;周洪澜;王伟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IP)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围产期处理方法.方法:对19例HIP并发ITP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9例孕妇采用系统VALP方案或者ALP方案治疗,同时进行HIP治疗,其中阴道分娩者10例,剖宫产者9例.与ITP有关的围产期并发症有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无孕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HIP并发ITP时,足月妊娠者一般采用剖宫产,ITP者并非都伴有严重的分娩过程出血和产后出血.治疗根据轻重程度不同采取甲基强的松龙静点,机采血小板和(或)静点丙种球蛋白,亦可选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分娩时必须在有充足血源条件下进行.
作者:潘颖;邹积艳;孙艳霞;张红霞;李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院内克雷白杆菌感染的发病情况、预后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符合医院内克雷白杆菌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发病诱因和基础疾病、临床特点、耐药性及抗菌治疗.结果:感染率为3%,发病时间超过30 d多,为27例.其中基础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COPD并发呼吸衰竭为34例,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功能不全16例,脑血管疾病7例.死亡23例,其中导致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15例,呼吸衰竭8例.结论:年龄大,基础疾病严重,住院时间长,广谱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激素不规范应用及各种医院内有创性操作是医院内克雷白杆菌感染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
作者:于振香;徐建国;梁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CMV肝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谷丙转氨酶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CMV病原检测阴转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更昔洛韦的相关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可显著降低转氨酶,促进黄疸消退,同时CMV病原检测有较高的阴转率,且无血液、肝肾方面的副作用.
作者:李玉梅;戴春来;孙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气囊反搏术(IABP)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30例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年龄63.5岁)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15例行股动脉IABP支持,对照组15例未行股动脉IABP支持,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彩色室壁运动技术评价PCI术后7 d存活心肌面积,应用多巴酚丁胺后梗塞区运动异常的节段的积分减少≥1,梗塞区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减少(IWMSI)>0.22作为存活心肌的诊断标准.对30例AMI患者采用Wagner心电图记分法,进行QRS记分判定心肌梗塞面积.结果:15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存活心肌面积及QRS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ABP组LVEF于(67±26)d有明显改善.结论: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和降低左心室收缩期后负荷,从而提高了AMI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安全性.
作者:刘斌;李淑梅;尚士芹;刘永生;鲁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使用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骶部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尸体上解剖观测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走行、长度、宽度、分布情况.结果:腰神经后支是在椎间孔处发自腰神经主干,长度为4.46~6.20 mm,宽度为0.73~1.62 mm,自L1至L5逐渐减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主干,入刀点应在通过同序数腰椎棘突中点水平线距后正中线外约22~30 mm处,自上而下与后正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垂直进刀深度约34~40 mm.结论:提出了使用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骶部疼痛的解剖学依据,提供的有关数据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作者:高振平;牛松青;王晓慧;张振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肠炎康口服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UC(中医辨证:肝郁脾虚型)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肠炎康口服液)60例和对照组(SASP)60例.以病理学检查和自觉症状、脉象、舌象、电子结肠镜、血清免疫指标测定作为疗效判断标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2%(59/60)、96.6%(58/6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肠炎康口服液是治疗UC的有效中药制剂.
作者:董宇翔;李晓春;张二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提出一种新的临床分型.方法:35例慢粒急淋变患者分为慢粒首发型(亚型a)、急淋变首发型(亚型b)、粒/淋混合急变型(亚型c)、慢粒与急淋变并存型(亚型d).结果:4种亚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0%、80%、11.1%和100%,亚型a与亚型c,亚型b与亚型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种亚型缓解持续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3、24.3、2.0和7.3个月,急变后的平均病程分别为(3.2±2.3)、(33.9±9.6)、(3.0±1.2)和(17.5±2.1)个月,亚型a与亚型b,亚型b与亚型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型b和亚型d的完全缓解率高,缓解持续的时间和急变后的病程长;亚型c的完全缓解率很低,而亚型a虽然治疗反应相对较好,但二者缓解持续的时间和急变后的病程短.
作者:张静;姚程;姜振宇;李薇;杨岩;郝秀智;张福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脾肿大患儿的病因、诊断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符合脾肿大诊断标准的18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中明确诊断者174例,未能确诊8例.确诊病例中,感染性疾病53例(31.5%),非感染性疾病121例(68.9%).终确定诊断的方法分别为:血清学和或细菌学96例(55.2%),血涂片、骨髓检查34例(19.5%),组织活检14例(8.1%),影像学检查28例(16.0%),尸检解剖2例(1.2%).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经过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绝大多数脾肿大病例的病因诊断,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及瘤类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是本组小儿脾肿大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学良;张小飞;李红伟;吕建莉;董贵福;王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右腋下小切口剖胸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例疗效.方法:117例患儿均采用右侧腋下长约6~10 cm的弧形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补片修补缺损72例,小缺损直接缝合45例.结果:右腋下小切口组患儿与同期经正中剖胸入路组62例患儿相比,心肌阻断时间[分别为(34.3±12.5)和(35.9±16.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6.5±4.1)和(7.2±3.4)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胸液引流量[分别为(187.6±110.0)和(230.6±92.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8.2±1.3)和(10.5±2.5)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剖胸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规正中剖胸入路可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
作者:汪建中;徐路平;王天策;李海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并发微小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确诊为DCIS-Mi 28例,对标本做连续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回顾性研究,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小浸润灶的大径,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26例(92.9%)有钼靶摄影片的变化,22例(78.6%)存在微小钙化.浸润灶多呈现孤立癌细胞或者细胞团,平均浸润灶数量为3个,平均大径为0.6 mm.高核分级和粉刺型原位癌分别为57.1%和46.4%,24例(85.7%)有粉刺型坏死.71.5%和78.6%的病例合并有导管周围间质反应和淋巴细胞浸润.26例行淋巴结切除术,平均每例切除12枚淋巴结,常规HE染色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高核分级和粉刺型DCIS更具有侵袭性,更易合并微小浸润.微小浸润多呈多灶性,微小浸润癌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小.
作者:杨明;刘国津;王丽萍;管旌旌;森谷卓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性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修复质量.方法:通过对86例、198颗上前牙金属烤瓷冠修复后出现唇侧边缘适合性差的患者进行临床和技工室方面回顾性检查,分析归纳其原因,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观察疗效.结果:基牙肩台缺陷占51.0%,取模及制作缺陷占39.4%,其他占9.6%.结论:影响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性的主要因素是基牙肩台设计及预备不良,其次是排龈取模及制作中的缺陷,临床上应对此给予重视,以避免其发生.
作者:王伟;郭英;魏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口服美托洛尔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相继入院的AMI发病≤24 h患者3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美托洛尔+常规治疗)1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1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用药2周后左心室功能,并观察心率、血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而舒张功能各指标明显改善(P<0.05),尤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T)明显延长(P<0.01);心率、收缩及舒张压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结论:AMI发病24 h内口服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率与血压可能亦是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因素之一.
作者:赵利华;赵颖;杨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应激和抑郁引起以海马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萎缩、海马容量降低.抗抑郁药的慢性治疗通过促进海马细胞增殖和神经元数目增加,抵抗或克服应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萎缩和丢失,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在于抗抑郁药可能作用于调节神经元的生成和存活的特殊的转录因子和靶基因.深入地理解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珍琦;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提出的新学说是组织重建学说(Remodeling),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斑块的破裂与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重构有密切关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酶类,因此近年来人们对MMPs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以及在AS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作者就这方面的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杨彬;马颖哲;马岩;刘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乳房疼痛(乳痛)患者的超声图像,用超声检查法初步诊断乳痛的病因.方法:对76例乳痛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进行分析.结果:76例乳痛患者中47例(61.8%)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的乳腺增生症.其中28例声像图上表现为双乳弥漫性改变,无局部肿块.19例在上述改变的基础上同时伴有局部回声异常或肿块.乳腺结构正常27例(35.5%).乳腺癌2例(2.6%).结论:乳腺增生症是乳痛的主要原因,仅用超声检查的方法诊断单纯的小叶增生症尚有一定困难,但对伴有局部回声异常或肿块的乳腺增生症有诊断意义.
作者:周晓琦;吕冬梅;李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经工业生产工艺生产的溶栓素样品的纯度.方法: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溶栓素的纯度,采用质谱检测溶栓素产品中小分子和赋形剂成分.结果:溶栓素在3种电泳凝胶都呈单带,溶栓素高效液相色谱的主峰积分面积达98.6%,经质谱表征可见众多小分子信号峰.结论:尽管溶栓素样品中存在众多小分子,但按照目前新药申报要求,已经达到新药申报标准.
作者:程熠;洪敏;张云龙;李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测定天泡子果实中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药用植物提供依据.方法:等离子体连续光谱仪测定无机元素含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天泡子果实中含有22种无机元素、16种氨基酸,其中有10多种元素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Fe、Zn、Cu、Mn、Sr、Ni、Cr、V、Mo、Co),有7种必需氨基酸(VAL、ILE、LYS、THR、MET、LEU、PHE).结论:天泡子果实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为其在保健和药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沐新;杨晓虹;周小平;刘银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选择合理的工艺条件分离西洋参果肉总皂苷.方法:西洋参果肉水提取液,经D402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别经水洗和7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即得西洋参果肉总皂苷.结果:西洋参果肉水提取液15 000 mL,经D4020大孔吸附树脂250 g吸附,用水洗至无色后,继用70%乙醇15 000 mL洗脱,回收乙醇即得西洋参果肉总皂苷.结论: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西洋参果肉总皂苷,产品中总皂苷含量超过50%,是简便、可行的提取方法.
作者:刘继华;朱涛;卢丹;刘金平;李平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在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特征峰差异,提供分子光谱水平检测组织样本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方法:从临床手术获取的冰冻切片样品,采用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在Ar+激光照射下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光谱.结果: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差异有显著性,肺癌、食管癌、喉癌组织的激光拉曼光谱均具有特征峰,并且具有一致的特征峰峰位,但喉癌还有2个特征峰峰位,而其癌旁正常组织均无特征峰.结论:癌组织与其癌旁正常组织的激光拉曼光谱具有明显差异,说明二者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
作者:佟倜;叶松;安利民;杨秀兰;孙迎春;金新;王锡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选择pICln的合成肽作抗原制备高特异性的pICln抗体.方法:利用固相合成技术,先合成pICln碳端氨基酸残基序列的18肽,以此肽为抗原对兔进行3次免疫,用Western blot和ELISA 检测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结果:PVDF膜上只在分子量40 000位置出现一条带;ELISA检测血清在6 400倍稀释时仍呈现明显的阳性反应.结论:选择性的pICln合成肽作抗原得到了高特异性、高效价的血清抗体,为pICln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作者:马颖哲;李俐;王守春;马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深色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方法:分别测定9种果蔬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计算其回收率、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并与传统氧化-还原滴定法比较.结果:回收率范围在97.5%~103.0%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0.2%,平行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在0.7%~3.7%之间,其准确度及精密度均优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结论:电位滴定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好,是测定深色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秋丽;甘振威;张娅婕;马萱钺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