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 主办单位: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7629
  • 国内刊号:22-1407/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92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2017年9期文献
  •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睾丸附件扭转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收治的41例睾丸附件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1例患儿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将手术探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观察这些患儿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及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征.结果:这41例患儿术后均被确诊患有睾丸附件扭转.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为:在这41例患儿中,有39例患儿被诊断患有睾丸附件扭转,诊断的准确率为95.1%.这些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征为:1)有39例患儿的睾丸附件显示出异常结节,其结节的平均直径为(0.4±0.2)cm.2)有37例患儿有睾丸、附睾增大的现象,有34例患儿有不同程度阴囊壁增厚的现象,有22例患儿存在睾丸鞘膜积液.3)患儿睾丸、附睾内的血流信号增加,出现异常的结节内无血流信号.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睾丸附件扭转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陆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1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为所有患者均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水平低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的水平.

    作者:曹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度及Ⅳ度痔疮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度及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江苏省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Ⅲ度及Ⅳ度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吻合器组和外剥内扎组.为吻合器组36例患者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为外剥内扎组36例患者应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各项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外剥内扎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外剥内扎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外剥内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度及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对保守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微创手术组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进行治疗前后,统计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的评分,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2个月,微创手术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磊;张传东;韦继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四川省盐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改善的幅度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

    作者:谢明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外剥内扎术联合中医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脱出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外剥内扎术联合中医疗法对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76例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6例患者分为外剥内扎术组和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患者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联合中医疗法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外剥内扎术联合中医疗法对环状混合痔脱出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肛门功能的恢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介入手术与药物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用介入手术与药物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内科组和介入组,每组各有71例患者.用药物疗法对内科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介入手术对介入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的改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介入组血管狭窄率<50%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内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介入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内科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药物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相比,用介入手术治疗该病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血管狭窄的程度,从而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李晨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这88例患者分为鼻内镜组(44例)和内镜-克拉组(44例).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对内镜-克拉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独应用鼻内镜手术对鼻内镜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内镜-克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鼻内镜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鼻内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和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陈盈;黄凯;阮冠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不同的根管手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一次性根管手术与多次根管手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大同市矿区和顺泰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一次组和多次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手术对一次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多次根管手术对多次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平均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次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多次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多次组患者,其平均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多次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一次性根管手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明显优于用多次根管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用一次性根管手术治疗该病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广西玉林市桂南医院收治的90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90例患者分为氨甲环酸组(n=45)和生理盐水组(n=45).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30min及术后3h内,为氨甲环酸组患者静脉滴注氨甲环酸,为生理盐水组患者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输血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1)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0±33.6)ml和(510.0±3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90.0±25.2)ml和(369.0±2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总失血量分别为(810.0±30.2)ml和(986.0±2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氨甲环酸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平均输血量分别为(400.0±22.0)ml和(680.0±2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结论:在对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为其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地减少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和输血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冰;农维昌;卢文;蒙政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的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用右美托咪定行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50例患者,观察组有5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芬合剂及咪达唑仑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时间点其VAS的评分及其麻醉的效果.结果:在进行穿刺前(T0)和进行切皮时(T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药后的3min(T2)、注药后的5min(T3)、进行骨折复位时(T4)、注药后的20min(T5)和手术结束时(T6),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的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上肢手术时,用右美托咪定行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其术中疼痛的程度.

    作者:齐国强;闫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河北省武邑县医院进行阑尾切除手术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为甲组患者使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传统的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排气的时间.结果:进行治疗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其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排气的时间均早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此病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

    作者:任福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左西孟旦、米力农、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用左西孟旦、米力农、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重庆市南川区宏仁医院内二科就诊的11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用左西孟旦对A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米力农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硝普钠对C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NT-proBN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优于用米力农或硝普钠治疗的效果.而且,用左西孟旦治疗该病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NT-proBNP的水平.

    作者:吴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就诊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米非一组和米非二组,每组各有70例患者.用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口服,25 mg/d)对米非二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口服,12.5 mg/d)对米非一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同时比较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均明显缩小,且米非一组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均明显高于米非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米非一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米非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大剂量的米非司酮相比,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更好,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新生一组(n=34例)和新生二组(n=33例).对新生二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一组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新生一组患儿吮吸能力、意识、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的时间均明显短于新生二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显著缩短患儿吮吸能力、意识、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的时间.

    作者:白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某院收治的64例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水平、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其血清HCG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P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HCG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I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余敏;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收治的60例扁桃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剥离组与低温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用扁桃体剥离术对剥离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低温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疼痛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低温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剥离组患者,其手术持续的时间明显短于剥离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剥离组患者,其术后疼痛的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剥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扁桃体肥大具有创伤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的程度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晓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两种放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放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两种放疗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某医院进行辅助放疗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分为IMRT(调强放疗)组和3DCRT(三维适形放疗)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IMRT组患者进行IMRT,对3DCRT组患者进行3DCRT.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TV(计划靶区)、各种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在随访期间病情复发、癌细胞转移以及其是否死亡等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IMRT组患者的Dmax值、Dmin值、Dmean值、HI值和CI值均显著优于3DCRT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者血液系统、胃肠道和膀胱放射性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DCRT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病情加重而死亡的情况,且其均未发生病情复发及癌细胞转移的情况.结论:与使用3DCRT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放疗的效果相比,使用IMRT对其进行辅助放疗的效果更好,可显著提高其靶区受照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降低其放射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谌海波;孙黎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海门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指数、治疗的费用及治疗6个月后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康复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高于手术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康复治疗组患者与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的费用低于手术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均较好.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费用低,但治疗的周期长.对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见效快,但费用较高.

    作者:陆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新生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新生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广西省桂林市人民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70例患儿分为减压组(35例)和未减压组(35例).在这两组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对减压组患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对未减压组患儿不进行间断胃肠减压,并比较两组患儿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结果:减压组患儿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VAP的发生率均低于未减压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新生儿进行间断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溢奶、呛咳、呼吸道感染和VAP的发生率.

    作者:李雅玲;甘恬;叶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文安县医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84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甲组(42例)和普通组(42例).采用常规疗法对普通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二甲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空腹血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HOMA-IR(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BMI(体质量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FPG、TG、TC、LDL-C、HbA1c的水平、HOMA-IR和B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HDL-C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组患者相比,二甲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FPG、TG、TC、LDL-C、HbA1c的水平、HOMA-IR和BMI较低,其HDL-C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甲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FPG、TG、TC、LDL-C、HbA1c的水平、HOMA-IR和BMI,提高其HDL-C的水平.

    作者:周庆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龙州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研究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及手术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缩短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成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家族性血脂异常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其血脂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家族性血脂异常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其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家族性血脂异常患者作为血脂异常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0例血脂正常者作为健康组.对这两组人员均进行血清HCY检测、TC检测、HDL-C检测、LDL-C检测和TG检测,并对比其血清HCY、TC、HDL-C、LDL-C和TG的水平.结果:血脂异常组患者血清HCY、TC、LDL-C和TG的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员HDL-C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血脂异常组患者血清HCY的水平与其TC、LDL-C和TG的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493,P<0.05;r=0.405,P<0.05;r=0.387,P<0.05),与其HDL-C的水平无关(P>0.05).结论:家族性血脂异常患者血清HCY的水平与其TC、LDL-C和TG的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其HDL-C的水平无关.

    作者:苏玉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死亡的71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21项候选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老年A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为女性、年龄≥60岁、Killip分级>Ⅱ级、血糖水平高、有糖尿病史、有脑卒中史、平均心率>100次/min、入院时SBP<100 mmHg、Cr(肌酐)水平高、eGFR(肾小球率过滤)水平低等指标可能是导致老年A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60岁、Killip分级>Ⅱ级、平均心率>100次/min和血糖水平高是导致老年AMI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老年A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Killip分级>Ⅱ级、平均心率>100次/min和血糖水平高.

    作者:梁健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以来在合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分为骨二组和骨一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对骨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骨一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VAS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骨一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骨二组患者,其VAS评明显低于骨二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骨二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骨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显著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程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平均的住院时间,进而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兰雪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及对健康知识的总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作者:咸晓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对血液净化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对血液净化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工作的2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2名护理人员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并对比管理前后血液透析环境的灭菌合格率和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与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前相比,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后血液透析环境的灭菌合格率更高,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能够提高血液净化工作的安全性,降低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汪玉泉;王晓丽;黄伟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86例患者分为C组和Q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C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Q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C组患者相比,Q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住院的时间更短,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缓解其术后疼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香;李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细化护理在治疗小儿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肠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诊的86例小儿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甲组(43例)和乙组(43例).为甲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为乙组患儿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4.42%,乙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0.70%.与甲组患儿相比,乙组患儿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依从性评分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和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均更高,其腹泻症状消失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肠炎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韦芳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随机选取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7例)和规范化护理组(18例).在这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规范化护理模式对规范化护理组患者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炎症反应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常规护理组17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7.4%.规范化护理组18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5例.规范化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8.9%.规范化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护理组患者炎症反应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缩短其炎症反应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作者:蒲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9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93例患者均进行中医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这293例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其对耳穴压贴、穴位敷贴、穴位按摩、艾灸、中药雾化、穴位注射的依从性均为100%,对拔罐的依从性为91.6%;其对各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均为100%.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且其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高.

    作者:尹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8月期间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心-饮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化疗期间,对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心-饮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心-饮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18/20),普通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55%(11/2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210,P<0.05).心-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4/20),普通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9/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50,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42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有19例患者,乙组中有23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质量的评价.

    作者:刘会云;付雪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普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这些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比护理前后其生活质量评分和发生焦虑、抑郁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这50例患者中存在中度焦虑、重度焦虑、中度抑郁或重度抑郁患者的比例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50例患者的生理评分、社会/家庭评分、情感评分、躯体功能评分、附加关注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倪欣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 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42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临床症状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更短、临床症状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能缩短其手术的用时,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伍保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细致化护理在对尿石症患者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在对尿石症患者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中心卫生院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术的82例尿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41例)和Ⅱ组(41例).在这两组患者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期间,对Ⅱ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Ⅰ组患者进行细致化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1)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结束后,Ⅰ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Ⅱ组患者相比,Ⅰ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自我概念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在对尿石症患者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曾小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优护组与常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常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优护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躯体功能、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优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常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护组患者心理状态、躯体功能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及躯体功能,提高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周伟;沈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3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预见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为预见性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预见性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徐海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 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云南昆钢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LY组和DY组,每组各有65例患者.为D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进行治疗,为LY组患者使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LY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临床疗效均优于DY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用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李健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儿静脉注射1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为B组患儿静脉注射0.4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进行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静脉注射1 g·kg-1·d-1或0.4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为了确保此病患儿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其治疗费用,临床上应为其静脉注射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

    作者:王道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地奥司明联合洗必灵洗剂治疗血栓性外痔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地奥司明联合西比灵洗剂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长兴县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98例血栓性外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地奥司明和温水坐浴法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地奥司明联合洗必灵洗剂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地奥司明联合洗必灵洗剂治疗血栓性外痔的效果显著,可迅速缓解患者肛门疼痛的症状,减轻其痛苦,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韩秀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铜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与两联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单一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两联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10d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医症状及体征的评分.结果:两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其中医症状及体征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对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

    作者:马金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在某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营养不良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低热量组(39例)和常规热量组(38例).常规热量组患者接受常规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低热量组患者接受低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FAI(疲劳评定量表)的评分、血清Alb(白蛋白)、TP(总蛋白)的含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b、TP的含量及FAI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低热量组患者血清Alb、TP的含量均高于常规热量组患者,其FAI的平均评分和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热量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机体的营养状况,减轻其疲劳感.

    作者:张兴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分院收治的87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抛硬币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经心电图检查其ST段降低的次数、ST段降低持续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ST段降低的次数、ST段降低持续的时间、胸闷的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阮立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用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二联组与单一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二联组患者进行治疗,单独使用恩替卡韦对单一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ALB、ALT、TBIL的水平及PTA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与单独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基本相同.而且,由于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的价格较低,因此更利于患者长期使用.

    作者:赵春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时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120例老年患者分为A组、B组、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A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镇静,对B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进行麻醉镇静,对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麻醉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及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云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比较用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18例)和B组(18例).为A组患者使用苯巴比妥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治疗癫痫,均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陈永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双氯芬酸钠栓在剖宫产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在剖宫产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阜宁县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产妇在术后均出现了疼痛的症状.为这些产妇均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产后第2 d阴道的出血量及产乳的时间,并比较在用药前及用药2 h后其VAS评分.结果:在用药2 h后,这些产妇VAS评分的均值明显低于用药前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产妇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5%.在产后的第2 d,其阴道出血量的均值为(65.7±18.2)ml,其产乳的平均时间为产后的(24.5±6.3)h.结论:为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产妇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确切.

    作者:邓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使用阿奇霉素和辛伐他汀对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阿奇霉素和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和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6MWD、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动脉收缩压(PAPs)、肺动脉舒张压(PAPd)、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和辛伐他汀治疗慢阻肺伴肺动脉高压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脂水平.

    作者:覃燕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联用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广西省马山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3例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n=61)和观察组(n=62).为参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用美托洛尔片和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QTc间期、QRS波时限、PR间期.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QTc间期、QRS波时限、PR间期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覃淑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使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使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收治的72例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TC、TG、LDL-C及HDL-C的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及HDL-C水平改善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谢婉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内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中医益气健脾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的评分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SGRQ总分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COPD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SGRQ的评分,降低其二重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邱建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期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2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单一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和以阿莫西林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广西富川县柳家乡卫生院收治的11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9例患者.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用以阿莫西林为主的三联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的费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和以阿莫西林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都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不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三联疗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其费用更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莫才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法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病情及其新生儿体重的效果

    目的:探讨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法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病情及其新生儿体重的效果.方法:对在某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不同的孕周,对这1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血清HbAlc水平的检测.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ROC曲线分析法分析用HbAlc检测法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其新生儿体重的效果.结果:检测的结果显示,在这1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其血清HbAlc的水平高于未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产下大于胎龄儿的患者其血清HbAlc的水平高于产下正常胎龄儿的患者,产下巨大儿的患者其血清HbAlc的水平高于产下体重正常新生儿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HbAlc的水平与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产下大于胎龄儿及巨大儿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孕周>28周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血清HbA1c的水平与其新生儿的体重呈正相关性.进行ROC曲线分析的结果显示,用血清HbA1c检测法预测患者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82.3%.用该检测法预测患者是否会孕育大于胎龄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4%、63.0%,用该检测法预测患者是否会孕育巨大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5%、95.1%.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可准确地评估其病情及新生儿的体重.

    作者:杨有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18例患者分为气压弹道碎石组和钬激光碎石组,每组各有59例患者.对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对钬激光碎石组患者进行钬激光碎石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钬激光碎石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一次性碎石的成功率、排净结石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略高于钬激光碎石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相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一次性碎石的成功率,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全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β-HCG定量检测在早期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定量检测在早期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广西贺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7例宫外孕患者和57例正常妊娠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7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组,将57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β-HCG的水平.研究组患者在进行血清β-HCG定量检测后均经手术被确认患有宫外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β-HCG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血清β-HCG水平为(1262.6±1.3)mIU/ml,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血清B-HCG水平为(3265.9±3.4)mIU/ml.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血清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外孕患者血清β-HCG的水平低于同期正常妊娠者.进行血清β-HCG定量检测对早期诊断官外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梅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病情的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比较在进行治疗前后其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FSH、LH、E2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头晕头痛、胃肠道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四川省富顺县晨光医院就诊的9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新型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传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对新型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新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其对治疗的满意度也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相比,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陈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Harris评分、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骨折处愈合的时间.结果: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Harris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骨折处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刘胜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进行强化引流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进行强化引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在术后均放置了引流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在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强化组患者进行强化引流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接受护理的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强化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后进行强化引流护理的效果显著,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琼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门诊西药房处方用药合理性的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梧州市中医院门诊西药房开具的7637张处方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这些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数量、类型,探讨对其进行改进的措施.结果: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7637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有132张,所占的比例为1.73%.这13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类型包括选药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剂量错误、给药方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间隔时间不当、药物录入错误.结论:在梧州市中医院西药房开出的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对西药房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所致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4例宫颈机能不全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宫颈环扎术对这34例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结果:在这34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的手术获得成功(均在妊娠35周后产下健康的婴儿),其手术的成功率为88.24%;有4例患者的手术失败(仍发生流产),其手术的失败率为11.76%.结论:用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和胎儿的安全.

    作者:颜国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间隙修补组(51例)和充填修补组(51例).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充填修补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间隙修补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充填修补组患者相比,间隙修补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叶琨;万圣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某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PFNA组(53例患者)和DHS组(51例患者).对PFNA组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对DHS组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治疗的优良率.在两组患者出院后,均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比较其骨折处愈合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其中,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治疗的优良率均优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PFNA组患者骨折处愈合的平均时间短于DHS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刚;张斌;郭利刚;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媒体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媒体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校进行病理学实验学习的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为其中一个班级的30名医学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将这个班级设为传统教学组,为另一个班级的30名医学生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将这个班级设为多媒体教学组.病理学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并调查其对所用教学法的评价.结果:通过比较两组医学生的考核成绩发现,多媒体教学组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在多媒体教学组中,认为本组所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病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辨能力的医学生所占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对医学生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董婧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 障碍的效果

    目的:探讨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AMA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HAMA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胃肠神经官能症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消化系统的症状和焦虑、抑郁的症状.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法诊断左室假腱索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法诊断左室假腱索的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48例左室假腱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其检查的结果.结果:检查结束后,在这48例患者中,共检出65条左室假腱索.其中,左心室存在1条假腱索的患者有44例,存在2条假腱索的患者有6例,存在3条假腱索的患者有3例.在检出的这65条左室假腱索中,有32条纵型左室假腱索,其起自主动脉前庭下缘的室间隔基底部或室间隔中下部,止于心尖或左室前壁;有33条横型左室假腱索,其起自室间隔,止于后乳头肌或左室后壁.这65条左室假腱索的长度为5.7~25.8 mm,平均为14.2 mm.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法诊断左室假腱索的效果理想,可明确地观察到假腱索的具体位置、长度及分型.

    作者:张东兵;郭敬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的方法研究

    食管癌是临床上一种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延长此病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放疗是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效果一直备受肯定.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的方法逐渐增多,其临床疗效也得到提高.鉴于此,本文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疗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蔡怡;吴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安州区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然后与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较,总结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准确率.结果:1)对这6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5%.其中,诊断Ⅰ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93.75%,诊断Ⅱ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92.86%,诊断Ⅲ期和Ⅳ期结肠癌的准确率均为100%.2)用CT检查诊断这60例结肠癌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的准确率为75%.其中,诊断Ⅰ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66.67%,诊断Ⅱ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57.14%,诊断Ⅲ期结肠癌的准确率为83.33%,诊断Ⅳ期结肠癌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显著,具有诊断的准确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不同年龄段患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胆囊息肉超声图像的特点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胆囊息肉超声图像的特点.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健康体检的1185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体检者进行肝胆部位超声检查.统计这些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并观察其胆囊息肉超声声像图的特征.结果:这些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为4.05%.男性体检者和女性体检者胆囊息肉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的体检者发生胆囊息肉的几率高.20岁以下的体检者发生胆囊息肉的几率低.48例胆囊息肉患者胆囊息肉超声声像图的特点为:胆囊息肉呈乳头状、球状或桑葚状,主要位于胆囊底部和体部,大部分胆囊息肉的基底较窄或有蒂,胆囊息肉的回声呈强回声或等回声,后方无声影.这些患者胆囊息肉的平均直径为6.3 mm,大部分患者的胆囊息肉为多发性胆囊息肉.结论:胆囊息肉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人.在超声声像图中,胆囊息肉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些超声声像特点可作为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的依据.

    作者:唐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肌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早期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早期帕金森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4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肌电图检查.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姿势性震颤及静止性震颤的频率.结果:检查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发生姿势性震颤的频率低于其发生静止性震颤的频率,研究组患者发生静止性震颤的频率低于其发生姿势性震颤的频率.研究组患者发生静止性震颤的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发生姿势性震颤的频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肌电图检查应用在鉴别诊断早期帕金森病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樊庆雷;张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脑彩超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用脑彩超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80例患儿均进行脑彩超检查和脑CT检查,然后将检查的结果与对其进行综合检查的结果相比较,总结用脑彩超检查和脑CT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效果.结果:用脑彩超检查对这80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其中,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为97.78%,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准确率为90.48%,诊断脑发育不全的准确率为85.71%.用脑CT检查对这80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78.75%.其中,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为84.44%,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准确率为71.43%,诊断脑发育不全的准确率为71.43%.用脑彩超检查对这80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用脑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脑彩超检查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诊断的准确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黄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排螺旋CT检查在诊断肺部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用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87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7例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然后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手术探查等综合性检查(以综合性检查的结果作为诊断患者病情的金标准).所有检查结束后,对比用X线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肺部疾病的准确率.结果:用X线检查诊断这87例患者所患肺部疾病的准确率为72.4%,用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这87例患者所患肺部疾病的准确率为90.8%.与用X线检查相比,用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这87例患者所患肺部疾病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文继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T检查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江苏省溧阳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中随机抽选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手术前及术后半年,分别对这些患者进行CT检查.将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观察CT检查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前进行CT检查的结果显示,在这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患有结肠癌.与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较,用CT检查诊断结肠癌的准确率为93.33%(28/30).在术后半年,这些患者均返院复查,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有6例患者的病情复发.进行CT检查的结果显示,在这些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病情复发.与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较,用CT检查对这些患者进行复查的准确率为83.33%(5/6).结论:将CT检查应用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陈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通过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医院进行血液细菌鉴定的80例败血症患者和菌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存在发热、全身性感染的情况.对这些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将这些患者使用常规药敏试验进行血液细菌鉴定的结果作为标准.观察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鉴定细菌种类的准确率、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的准确率及进行细菌鉴定所用的时间.结果: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鉴定革兰阳性菌的准确率及鉴定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鉴定上述细菌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对抗生素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中度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中度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及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的准确率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检测上述细菌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使用直接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的平均时间短于其使用常规药敏试验进行细菌鉴定的平均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与使用常规药敏实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的效果相似.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所用的时间更短.

    作者:李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快速C-反应蛋白(CRP)检测联合白细胞(WBC)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7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发生细菌感染的患儿(共186例),B组为发生病毒感染的患儿(共190例).将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5例幼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幼儿均进行快速CRP检测联合WBC检测,对比其检测的结果.结果:A组患儿CRP和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患儿和对照组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CRP和WBC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组患儿和对照组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快速CRP检测联合WBC检测可快速、有效地鉴别其感染的类型.

    作者:腾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肺间质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04例患儿均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常规CT检查,然后比较用这三种检查技术诊断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的准确率.结果:1)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对这104例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用常规CT检查技术与胸部X线检查技术对其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对这104例患儿进行诊断的结果显示,其中有小叶间隔增厚的患儿45例(43.27%),肺部呈磨玻璃影的患儿18例(17.31%),肺部呈胸膜下线影的患儿23例(22.12%),肺部呈片状浸润影的患儿2例(1.92%),肺部呈细网状影的患儿14例(13.46%),肺部呈蜂窝状影的患儿2例(1.92%).结论: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地诊断患儿的病情.

    作者:臧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9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95例患者均进行MRI检查、CT检查和关节镜检查.然后,将关节镜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检查结果,比较这些患者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时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结果:1)进行关节镜检查的结果为:在这95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存在关节腔积液,有22例患者发生韧带损伤,有28例患者发生软骨破损,有24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2)进行MRI检查的结果为:在这95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存在关节腔积液,其检出率为100.00%;有21例患者发生韧带损伤,其检出率为95.45%;有26例患者发生软骨破损,其检出率为92.86%;有23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其检出率为95.73%.3)进行CT检查的结果为:在这95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存在关节腔积液,其检出率为52.38%;有13例患者发生韧带损伤,其检出率为59.09%;有20例患者发生软骨破损,其检出率为71.43%;有18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其检出率为75.00%.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软骨破损及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均高于对其进行CT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CT检查的结果相比,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软骨破损及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更高,可更加直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其膝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

    作者:孙卫华;王辉;刘长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不同煎煮方法对八味地黄汤药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法对八味地黄汤药效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5例患者随机分为非规范化煎煮组(22例)和规范化煎煮组(23例).为非规范化煎煮组患者应用经非规范化煎煮方式煎煮的八味地黄汤进行治疗,为规范化煎煮组患者应用经规范化煎煮方式煎煮的八味地黄汤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规范化煎煮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占73.17%),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占24.39%),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2.44%).规范化煎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22/23).非规范化煎煮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6例(占72.73%),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占13.6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13.64%).非规范化煎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4%(19/22).与非规范化煎煮组患者相比,规范化煎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规范化煎煮能够提高八味地黄汤的药效.

    作者:郑德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论中药师参与社区医院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重要性

    药师在医疗服务中可以为患者提供与药物相关的治疗和医学服务,是临床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中药师作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专业型人才,在中医药医疗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中,中药师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基础力量.

    作者:杨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腹针结合药膳治疗气血不足型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腹针结合药膳治疗气血不足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竹县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40例气血不足型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和腹针结合药膳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为针刺组患者使用普通针刺疗法进行治疗,为腹针结合药膳组患者使用腹针结合药膳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针结合药膳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腹针结合药膳治疗气血不足型失眠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邓雪芹;王脐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9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n=30)、温针组(n=30)和温-灌联合组(n=30).应用黄土汤灌肠疗法对灌肠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温针疗法对温针组患者进行治疗,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对温-灌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与灌肠组患者和温针组患者相比,温-灌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进行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肠组患者和温针组患者相比,温-灌联合组患者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广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疗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厦门思明扶元堂中医门诊部收治的9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n=45)和中西医结合组(n=45).为西医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灸疗法应用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吴新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采油厂职工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对西医组患者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中西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2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中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作者:初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疼痛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疼痛的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灵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DY组和LY组.为DY组患者使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LY组患者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进行治疗期间,LY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DY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治疗疼痛的安全性相比,联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疼痛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安海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促进老年胆囊疾病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促进老年胆囊疾病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68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n=34)和常规治疗组(n=34).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疏肝柴胡汤加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进行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早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其术后住院的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胆囊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促进其身体的恢复,确保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潘晓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收治的9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0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黄芪建中汤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为两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黄芪建中汤组患者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黄芪建中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刘荣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固本养肺活血方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固本养肺活血方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海南省澄迈县中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和二联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单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二联组患者用固本养肺活血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CAT的评分、肺动脉压及5分钟步行距离.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CAT的评分、肺动脉压及5分钟步行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二联组患者CAT的评分及肺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单一组患者,其5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大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固本养肺活血方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肺动脉压,提高其肺功能.

    作者:吴坤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综述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融合抑制剂、CCR5受体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在艾滋病患者发病的早期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获得很好的效果,降低其死亡率.我国临床上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用药方案主要有: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蛋白酶抑制剂.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的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儿童抽动障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此病患儿的病情较为复杂,对其进行治疗的难度较大.近年来,临床上多用中医药疗法对此病患儿进行治疗,效果理想.本文对用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覃中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接受保健服务的140名儿童的保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40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70名儿童.对对照组儿童进行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对观察组儿童进行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然后,比较两组儿童在接受保健服务时需要等待的时间、接受保健服务的覆盖率及其家长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接受保健服务时需要等待的时间、接受保健服务的覆盖率及其家长对保健服务的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采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可明显缩短儿童接受保健服务的时间,提高保健服务的覆盖率.

    作者:彭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