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全国多数医学院校正建立多种渠道、多种机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扬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傅奕;龚卫娟;季明春;赵春丹;程宏;吴洪海;孙茂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文章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性质和要求,比较分析了临床医学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培养模式,对于更好地分类培养研究生,满足社会对不同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连铸淡;陈新超;徐永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在病理教学中导入竞争机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深化了教学改革,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唐群;张熙;雷久士;陈丽;吴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掌握本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才能为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必要基础.针对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应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调查筛选出高应激者,探讨其焦虑、躯体症状变化特点.方法:使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考试应激躯体症状问卷于第二学期末在8个班女性护生中筛选出高应激者,第三学期末再次评估.结果:两次调查比较,焦虑、躯体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部、注意记忆力、消化系统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系统、睡眠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学生高应激状态可缓解,对于不能缓解的学生,应给予更多关注.
作者:王芃;赵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PBI(Problem-Based Leam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临床医学教育.但是目前没有适合PBL的教材,所以案例是PBL课程的核心,PBL案例的编写是实施PBL教学的关键,它需要编写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泛的知识结构和较好的写作功底.PBL案例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整合医学生所学的群体保健、人的行为伦理、生命科学三方面的知识,又要创造情境,有故事情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的每一幕都有学习提示或问题,督促学生确认学习课题,有目的收集资料进行研究探讨.系统的PBL案例可以为PBL教材的形成打下基础.
作者:段亚平;曲妮;李勇;格桑曲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内科见习期间八年制医科博士生的焦虑与抑郁状况.方法:以五年制学生为对照,用HAMA与HAMD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八年制学生HAMA平均总分稍高于五年制,HAMD平均总分明显低于五年制,轻中度抑郁、躯体性焦虑、自杀念头、工作与兴趣、疑病、自知力、人格或现实解体、偏执症状、能力减退感、自卑感明显低于五年制.结论:八年制医科博士生存在较高抑郁与焦虑状态,总体状况较五年制学生好.
作者:钟英强;曾燕;蔡凤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前各个高校实行各类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授课学时数大大缩减,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亦有所减轻,但如何在新教学模式下满足学生对医学知识新的需求,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作为医学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浙江大学医学院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革.通过实施PBL(Problem-Based Leaming)教学,引入TBL(Team-Based Larning)教学法,立足传统局部解剖,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等,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顾传龙;张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前儿科教学面临学员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培养和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有效完成在校期间的教学任务,并能在毕业后的临床工作中发挥明显作用.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引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儿科部分大纲和内容,可有效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在校和毕业后学习儿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胡章雪;史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层次带教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6月于我院进行实习、进修的80名临床轮转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组)40名和观察组(分层次带教组)40名,后将两组轮转生的手术操作能力、腹腔镜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异位妊娠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积极性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操作能力较好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腹腔镜相关知识点及异位妊娠知识良好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好于对照组,经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分层次带教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带教中的效果较佳,值得在带教中进行应用.
作者:陈素华;傅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合理开处方是医生的一项重要技能,而临床药理学教学对培养本科生发展这项技能非常重要.文章以培养并发展医学本科生的治疗能力为目标,主要阐述临床药理学教学的重点是讲授治疗推理.而以目前的认知心理学和医学教学理论为基础,时疾病的发生和结果进行上下文联系进行临床药理学教学,则是指导学生获得成功治疗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英华;宜全;张根水;罗健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在CPPT教学改革中开展盆腔解剖学教学联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教学模式并评估其实施效果.方法:对本校09级5年制35名学生进行盆腔局部解剖学妇产科联合教学,以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评价.PASW Statistics 18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7.14%的学生认为现有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无帮助,而82.86%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对理论学习提供帮助,仅有5.71%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对学习无明显帮助.在开放式问题中,62.86%的学生认为原课程较枯燥,希望能够更生动、结合临床.94.29% 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加深对解剖结构记忆和理解,时日后进入临床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结论:新教学方法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有助于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增加临床学习兴趣.
作者:苏钰;易跃雄;张蔚;张玮;郭婉茹;周琦;朱俊勇;余保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前护理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与临床教学老师有关,也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也有患者方面的因素.文章将从护理学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面入手,给出护理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全面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黄婉儿;黄舜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7级护理专业学员90例教学情况,依据护理教学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组)40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组)50例.结果:观察组笔试试卷评分和问卷调查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模式运用在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蓉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将EC8引入药理学实验教学,学生经预习、实践和点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反馈教学效果与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以ECS为载体的新型药理学实验教学形式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为学生提供了较多实践机会,强化其对药代学和药效学的理解,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高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作者:周金懿;林芳;丁晓林;陈卫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为了探讨不同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06、07级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中分别选择网络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法、比较影像学诊断法、循证影像学诊断法、多媒体计算机图像后处理技术及综合影像诊断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学法.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教学总量增加,学习成绩均有显著差异.教学效果问卷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新教学法达到了教学目标,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姜慧杰;赵德利;李金平;黄亚华;王金娥;李大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参与式教学法在儿童保健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儿童保健教学中尝试进行参与式教学法,并以问卷和书面考核的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成绩及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在儿童保健学的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颖;吴丽慧;赵钱雷;留佩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见习教学方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预见习组(n=60)和对照组(n=60).预见习组在学习神经病学课程前一学期实施预见习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习成绩和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预见习组学生理论成绩(P<0.05)、临床实习成绩(P<0.05)及临床综合能力(P<0.05;p<0.0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习教学有助于提高神经病学教学水平.
作者:蒋国红;黄良国;祝红;雷显泽;于娜;徐忠祥;詹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妇产科教学改革提供方法.方法:将2007级助产专业1班学生作为实验组,实施研究性学习指导;将2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并对两班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病例分析能力.论文撰写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李丽琼;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新时期经济技术发展要求医学教育领域要有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调整.适当、确切地运用优秀典型的影视资料作为案例进行医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医学教学中影视资料的应用可采用案例式、演播式或总结式.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影视教学与传统教学、影视教学与教学现代化、影视教学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作者:鹿麟;杨志海;高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科实习的92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分为PBL组和LBL组各46人,PBL组采用PBL教学模式,LBL组采用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出科前进行考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BL组出科考试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LBL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BL组学生对自身学习兴趣、常见病诊疗、独立思维等能力的提高认同率均高于LBLL组.PBL 教学模式的满意率为91.3%,明显高于LBL组的56.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均有重要意义,是符合我国现阶段教学改革的一种较佳教学模式.
作者:许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为了深入开展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从PBL小组学生的问卷调查、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反馈和学习成绩三个方面对预防医学本科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PBL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均有提高,但是,学生在主动学习的意识、自信心和与其他同学合作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PBL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本科的应用值得深入开展.
作者:王舒然;单毓娟;杜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国家助学政策体系是一项社会福利政策,其政策资源也内在地隐含着教育性质和育人功能.当前国家新助学政策在加强经济资助、引导教育结构优化和人才合理分布的导向功能明确,也存在育人导向缺失的问题.应充分发挥国家助学政策育人导向功能,更好地为贫困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作者:粟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储备功能分析仪(dve densito-graph analyzer,DDC分析仪)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采用DDG-3300k分析仪对我科53例肝脏手术患者进行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indo cye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min,ICGRl5)检测,并加强检测前健康教育,注重检测中、后的护理.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测;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DDG分析仪进行肝储备功能检测具有安全、方便、微创的优点,正确的护理操作能保证检测的顺利完成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任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针对近年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形成高校多校区办学的现状,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就数字化校园网络信息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探讨了多校区建设数字校园时提升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多校区信息化建设给多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作者:徐位良;蔡永铭;DU Zhu-yin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综合大学二级学院是大学办学的基础单位.二级学院发展的好与坏是大学的办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综合大学二级学院的形成情况、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模式的不同,致使二级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极大影响了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综合大学二级学院有效的运作.担负起办人民满意学大学的历史重任,笔者对综合大学二级学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探讨,希望与同道交流.
作者:宿宝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色彩,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专业特色建设的指导方针.文章阐述了搭建资源共享合作双赢的校所合作平台,在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突显工学结合的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杨珺;吴淑春;吴怡春;徐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考察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系统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庆市4所高校8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时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男性、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性别、自我效能和专业满意度三个变量对网络成癌进行了有效的预测,联合解释网络成瘾总变异的6.0%.结论: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干预措施,对大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邹路琦;陈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以广东药学院为例,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用型本科医药院校专业体系的构建模式.结合区域医药卫生领域发展趋势及学校具体情况,把专业体系看作有机整体,分别从核心专业群、交叉融合专业群和延伸专业群三个部分对专业体系进行分层分类建设并分析该专业体系的优势和初步的建设成效.
作者:陈思东;王益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现代医学模式在不断转变,比如从过去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从以单个患者管理为主到以人群管理为主,从以医疗为重点到以预防保健为重点,这些转变无不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现代临床教学基地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资源.医学生的后期培养不应只局限于临床医学院的实习,更应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而加强其人文素质的教育,加强百姓家庭的感情体验.
作者:王慧新;邵萍;胡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错位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日益突出.现行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片面性、单调性与零散性导致了就业工作重心的偏离与弱化.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导向性的多维体系来构架与支撑.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新思路.以期待进一步改进并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王云鹏;陶然;沈婉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跨学科专业强调多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其符合当代学科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趋向.我国高校跨学科专业在专业设置、科研基础、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提升跨学科专业水平.
作者:王立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文章通过收集浙江省6所全日制普通中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的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中专护理教育教学计划与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开设的课程基本吻合,两种教育形式可以衔接,可以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王静;郭永松;周彩华;朱佩琼;高文庆;董燕;王嘉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对护理专业及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认识,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护生对护士职业及生涯发展的认识.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干预,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处在职业生涯准备阶段的高职护生,对如何有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认识模糊;结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可以帮助护生了解自己可能获得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影响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增强其学习内驱力.
作者:孙小娅;吕俊峰;宋悦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医学人文资源是指那些以人的知识、精神和行为为内容,体现着生命理念、医学道德、健康价值等内容的资源.它存在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物质的或精神的,校内的或校外的,显性的或隐性的,素质性的或条件性的等.它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穿越时空的渗透性和使用价值的广泛性,对医学生有重要的精神性价值和功用性价值.
作者:祝世娜;詹碧华;黄淑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教育理念的融合与资源的共享是当代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主流.通过研究英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办学层次等方面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建立与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并将他们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应用到我们的医学教育的改革中来,从而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丁晶;周志尊;杨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通过调研天津市8所高校附属医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引进人才政策、来源渠道、业绩考核等方法.结合国内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先进经验,总结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模式,致力于建立符合我市高校附属医院特点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模式,为高校医院合理引进应用型、创新型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指导.
作者:张红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60例和护理人员10名,依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批判性思维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急救物品完好率、基本护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管理中应用,不仅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判别能力,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文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关注科学教育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时于医学教育而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对教育的本质、医学教育的自身特点进行阐述,对于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途径进行探索,提出了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发挥教学基地作用、改变评价体系等方法.
作者:任涛;李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引导医学本科生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着眼课外,营造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立体空间;加强实训,锤炼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孟庆建;苏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分析传统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弊端,阐述了实验课程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省级示范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次开放实验室,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手段,促进医学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积极探索新型科研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者:唐双阳;李乐;余敏君;张愉快;胡四海;王可耕;粟盛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在外科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中,中山一院按照当前医学发展的新形势,以培养提高医学生临床与科研综合能力作为教学工作新的方向和动力,通过优化改革教学内容,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教学体系.实现了医学生临床能力和科学素质两方面平衡发展,有效提高了医学生综合能力;将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和科学素质作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培养适应医学发展方向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王卓青;姜橙;陈创奇;何裕隆;朱家源;梁力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一名医生从事医疗工作的核心,是确定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塑造医学生的道德灵魂、人文精神、博爱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尤其在全面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作者:姚黎英;杨帆;许晓晴;王伟;周志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隐性课程是实习学员胸心外科临床教学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科室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有意识构建来实现专科临床教学隐性课程设置,重点对学员专科基本技能、无菌观念、工作态度、责任意识进行熏陶培养.实践证明,胸心外科临床教学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为补充.有助于学员在强化临床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
作者:纪广玉;刘洋;邹良建;徐正梅;景在平;徐志云;王志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时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7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甲状腺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测量甲状腺大小,重点观察异常回声区声像图特点,病灶表面甲状腺包膜改变.应用CDFI观察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声像图特征:甲状腺实质内见片状均匀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病灶内少或无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俞昌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5月,我院诊断为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病因多样,主要为药物36例(占59.02%)、外科手术20例(占32.79%)和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占8.12%).结论:尽量避免使用具有肝脏毒性的药物和治疗方式,能有效防止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的发生.
作者:赵洁;傅文安;王红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剔除的有效方法及预防并发症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今957例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异物剔除经验.结果:957例角膜异物行967次完全剔除异物,无异物残留、继发感染、角膜继发损伤与继发视力下降.结论:裂隙灯下仔细检查、熟练的剔除技术、异物剔除前后彻底冲洗、使用有效抗菌素及病人的良好配合是角膜异物剔除及并发症预防的关键.
作者:郑海英;林呈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再通进行探讨.方法:对8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再通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69.5%,脑动脉狭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回归性分析与年龄、高血压显著相关.结论:脑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和闭塞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再通的相关因素.
作者:谢作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美他多辛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90例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用还原型谷光甘肽针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他多辛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治疗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γ-G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他多辛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跟腱损伤的MPd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5例踝关节损伤病史、经临床及手术证实为跟腱损伤病例的MR表现,将MRI观察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RI诊断跟腱完全撕裂10例,部分撕裂15例,MRI表现为跟腱增粗,跟腱内信号增高,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手术与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为完全撕裂12例,部分撕裂13例.结论:MRI对跟腱撕裂的部位、程度做出准确判断,直接显示跟腱内信号变化并提供丰富的信息,对术前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毛声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中收治4例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PEP的发生与妊娠物直径大小、手术者的技能、盆腔粘连有关;结论:腹腔镜手术是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手术方法,临床上不断提高手术技巧,术后严密监测血清β-HCG变化,为早期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帮助.
作者:尤爱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患儿手足口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0%,病程短;对照组为7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可提高治疗效果,且病情短.
作者:李巧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阴囊急症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直接探测法对74例阴囊急症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的时比分析.结果:74例阴囊急症患者中,急性附睾炎31例,急性睾丸炎16例,阴囊外伤7例,睾丸扭转13例,睾丸附件扭转4例,睾丸梗塞1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出血坏死2例.结论:超声能够对各种急性睾丸疾病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罗军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近二年来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共分离菌株115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80株,革兰阳性球菌299株,真菌27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多肽类抗菌药物较敏感.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感染有升高的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严格规范无菌操作是预防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晓祥;沈翠芬;金文君;赵勤英;戈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后的紧急救治方法与护理经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24例蛇咬伤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毒蛇咬伤时,通过常规处理伤口,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结扎伤口的近心端,阻断毒素吸收,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洗掉伤口表面毒液,静滴抗蛇毒血清等进行紧急处理.结果:治愈21例,占87.5%,好转2例,占8.3%,死亡1例,占4.2%.结论:毒蛇咬伤后应及时对伤口进行绑缚,以防毒素扩散,对伤口进行清洗处理,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积极防治并发症,能迅速缓解病情,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建峰;何少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模式组)6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5例,结果:观察组综合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质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失眠、情绪烦躁、腹胀便秘、腰背酸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增强患者的护患沟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国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存在喂养困难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微量输液泵进行胃管内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喂养困难早产儿随分成2组,A组采用胃管内直接人工推注间断喂养法,B组微量输液泵持续胃管内喂养,2组病例喂养期间均配合非营养性吸允,并加强护理.结果:微量输液泵进行胃管内喂养的早产儿达到经口喂养时间早,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结论:正确、合理应用微量输液泵进行胃管内喂养,对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减少胃潴留和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
作者:万玲燕;丁海萍;潘丽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留置导尿与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156例导尿并留置尿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尿后细菌培养结果阳性38例,感染率24.4%,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细菌感染率逐渐上升.结论: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留置导尿的质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叶素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96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比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的比率及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比率则明显降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的应用过程中能显著缩短其产程,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并减少产后出血及手术产率,同时在促进自然分娩和提高产科质量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给予术前护理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耐受性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耐受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帮助减轻患者痛苦,并能有效的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姜芬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探讨围绝经妇女保健管理方法,为制定围绝经保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围绝经妇女文化水平低.保健知识知晓率低,需知晓的保健知识是围绝经营养知识,佳了解知识的途径是专题讲座.结论:要大力加强对围绝经妇女的健康教育,普及围绝经保健知识,做好围绝经妇女保健.
作者:徐晓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海岛居民脂肪肝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1571例健康体检者行肝脏B超、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血压检查,计算脂肪肝发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脂肪肝总发生率14.7%,男性发生率18.8%.女性发生率9.1%;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女性(P<0.05),50岁后男、女脂肪肝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脂肪肝患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80.1%、68.0%、50.2%、11.7%,明显高于非脂肪肝人群(P<0.05).结论:海岛居民脂肪肝发病率低于部分内陆城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福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分娩室保洁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并通过教育增强其自身的防护意识.方法:通过对温州地区6家综合性医院30名分娩室保洁员以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被调查人员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情况、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并对被调查人员采用相关知识的讲座以及相关宣传资料的发放的方式进行教育.比较分析被调查人员接受教育前后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和防护情况.结果:与职业暴露教育前相比,教育后被调查人员对血源性疾病的种类、血源性疾病传染、羊水的污染、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以及污染锐器的处理方法的认知比率明显提高;防护意识明显增强,保洁前戴手套和保洁后认真洗手的比率明显提高,且被污染针刺伤的比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分娩室保洁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发生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防护措施,通过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对分娩室保洁员加强工作前培训,强调以预防为主,工作中指导及监督,提高她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可以有效地防止职业暴露,切断医院传播途径,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余笑玲;潘小慧;翁小芳;郑俊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门诊移动输液系统在儿科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7月-2010年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输液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A组(应用门诊移动输液系统)和B组(常规输液)各40例,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输液效果情况.结果:A组输液速度快于B组,A组粘贴胶布耗时少于B组,A组液体外漏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护理效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移动输液系统显著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更多的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爱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的子宫全手术的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妇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系统干预组的患者在神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明显提高,而恶心呕吐以及疲惫疼痛等方面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郁雅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不育患者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及干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中是否应用健康宣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心理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躯体功能、生活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宣教知识普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健康宣教知识普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78例无痛分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一个月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实施无痛分娩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构建、应用适宜机制,整合、凝聚社会攻关合力,有效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短缺难题,妥善解除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稳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进取目标.因此.作为医学高专教育的实践者,理应紧扣目标,严按要求,透细分析农村卫生人才短缺的主要成因,坚持对因矫治的攻关原则,积极以构建机制与凝聚合力为抓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培养和按需输送足量、合格的卫生人才,使农村卫生人才短缺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