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联合胰岛素治疗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2-DM)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单用胰岛素治疗不满意的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且体重指数(BMI)≥25,肝功能ALT<2.5倍正常上限为治疗对象,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RSG(每天4 mg)治疗8周.结果 RSG 4 mg/d显著地改善血糖,胰岛素剂量在治疗第4周和第8周平均分别减少7.7%和14%,在治疗第8周HbA1C从基线平均下降1.4%,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肥胖2-DM患者中加用RSG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糖,并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黄海泉;赵静;谢莉萍;吕雪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42例LIDP患者随机分为丹参组21例和常规组21例进行比较,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和羟胺氧化法测定患者血清NO含量及SOD活性,同时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采用LIDP疗效定量评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LIDP患者复方丹参液静滴治疗后,血浆NO含量减少和SOD活性增高,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丹参组疗效优于常规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可降低LIDP患者NO水平,提高SOD活性,增强机体抗氧能力,减轻自由基的损害,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
作者:刘剑;方玲;许伟东;王永祝;钱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腔积液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积液的早期病理发展特点,对18例SAP患者早期采用经腹腔镜腹腔灌洗引流、胰包膜切开.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均获治愈,随访1~2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腹腔镜腹腔灌洗引流,能迅速消除腹腔内毒性渗液及酶性物质,有利于稳定急性期炎症反应,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积液早期治疗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治疗手段.
作者:邓伟均;陈占斌;雷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急性白血病常规治疗完全缓解率(CRR)46.67%,小剂量Ara-c治疗CRR 18.18%,早期病死率16.60%,院内感染发生率73.21%.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化疗耐受力差,易产生耐药现象,感染发生率高,完全缓解率低,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更为重要.
作者:朱薇波;吴树农;潘理明;蔡晓燕;刘欣;刘会兰;杨会志;孙自敏;吴竟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鲁南地区不同的乙型肝炎(HBV)基因型与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疗效的关系.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200例HBVDNA、HBeAg阳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异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其HBV基因分型,按1∶1随机分配进入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干扰素治疗组.结果①鲁南地区HBV基因分型:B型27%,C型37.5%,D型24%,E型7.5%,CD混合型3%,F型1%.②各基因型对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疗效的显著性、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有以B型、C型、D型、E型、C+D混合型、F型依次递减的规律.③口服拉米夫定HBVYMDD突变株(YIDD/YVDD)多发生于E型、D型、C型.④前C区变异多发生于D型.结论鲁南地区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B型、D型为主.B型对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疗效好于其他基因型,C型、D型、E型、C+D混合型、F型对干扰素疗效依次降低.
作者:吴晓荫;张洋;张国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NF-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在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s ,AC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31例ACD患者的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骨髓铁),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CD患者血清中TNF-α、INF-γ、IL-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D组血清中TNF-α、INF-γ、IL- 6均显著增高(P<0.01).TNF-α、IL- 6与血清铁、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结论免疫及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NF-γ、TNF-α、IL-6等可能通过干扰铁代谢和抑制EPO(erythropoietin)生成、钝化对EPO的反应等途径介导了慢性病贫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马付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为乌拉地尔治疗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上乌拉地尔治疗.结果 A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B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乌拉地尔与强心剂、利尿剂合用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疗效显著,可作为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规治疗.
作者:龚英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产程胎儿电子监护对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 368例为观察组,进行全产程胎儿电子监护;对照组350例常规观察产程.分别计算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结果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3.9%、8.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4%、5.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剖宫产率分别为17.7%、20.3%,差异无显著意义(P>0.25);CST(或OCT)阳性者羊水污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全产程胎儿电子监护对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倩;孟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316例患者357个患肢行主干高位结扎及其5条属支单纯结扎.而不做大隐静脉主干抽剥及曲张静脉的剥脱,以减少创伤.结果此术式创伤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结论此术式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迟金为;程晓麟;周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临床初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临床初诊ACS患者的CAG和心电图(EC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胸痛占10%.ECG诊断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80%.ECG表现前壁缺血改变以左主干、左前降支及3支血管病变为主;下壁缺血改变以右冠脉或右冠脉加回旋支及3支血管病变为主.初发劳力型心绞痛以单支、轻度血管病变为主;恶化劳力型心绞痛以多支血管中、重度病变为主;静息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以多支血管(均有左主干)、重度或完全血管闭塞病变为主;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以多支、重度血管病变为主.对这些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可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临床近期预后,减少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结论临床初诊ACS患者应尽早行CAG检查,对ACS患者早期正确诊断,了解病变血管部位、程度提供客观依据,以利于及时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术.
作者:张金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使用诺和龙或诺和灵、拜糖平良好控制血糖,ACEI或联合CCB良好控制血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方口服,同时联合前列地尔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4 h尿蛋白排泄量、尿三蛋白定量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的排泄率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前列地尔是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汪健;李中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相关危险因素,用于指导糖尿病肾病及早防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例141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三组间性别、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无显著意义;三组间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CHO)及甘油三脂(TG)差异有显著意义.②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与UAER明显相关.单次空腹血糖及HbA1c测定与UAER无显著相关.结论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及脂质代谢紊乱(高TG及低HDL)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赵咏莉;叶山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彩超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彩色多普勒对52例乳腺癌患者癌肿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资料,并检查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结果 52例乳腺癌中超声作出定性诊断45例,占86.54%;性质待定2例,占3.85%;误诊为良性病变5例,占9.62%.结论具有典型声像图的乳腺癌彩超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对于瘤体较小而又不具有典型声像图的早期乳腺癌,彩超诊断比较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穿刺细胞学、乳房钼靶片等检查,以期达到尽早确诊,减少漏误诊.
作者:康冰飞;李美光;陈其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寻找及探讨对糖尿病肾病(DN)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已确诊的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MA)>30 mg/L、血肌酐(Scr)水平<265 μmol/L(≤3 mg/dl)的病例16例,分为正常肾功能组及异常肾功能组,两组分别给予低蛋白饮食、胰岛素、抗血小板集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凝等药物联合治疗,3周后复查MA、Scr、24 h尿蛋白定量(TP)、血尿素氮(BUN),观察空腹血糖(FBG)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治疗后正常肾功能组MA、TP明显下降(P<0.01),FBG、MAP下降(P<0.05);异常肾功能组MA、TP、BUN、Scr、FBG下降(P<0.05),但MA、TP下降幅度小于肾功能正常组,MAP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治疗能够较明显降低DN患者的MA及TP的水平,并可改善肾功能异常者的肾脏功能.
作者:宁鲁蓉;孙少俐;戚加永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胰岛素抵抗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胰岛素抵抗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和对照治疗2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CRP及HOMA-IR水平.结果①治疗组CRP水平治疗前后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1).②治疗组HOMA-IR水平治疗前后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改变老年胰岛素抵抗患者慢性炎症反应,从而降低CRP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孙梦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保健食品中的糖对抗疲劳作用评价指标的影响.方法用0.08、0.83和8.33 g/kgBW剂量的蔗糖溶液灌胃昆明种小鼠30 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游泳后的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值,比较蔗糖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游泳后的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值升高幅度和消除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的判定标准,蔗糖的抗疲劳作用为阴性,因此,就规定的四项指标进行抗疲劳作用的功能评价时,无需设立糖对照.
作者:何来英;冯晓莲;杨华;孙明;戴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的认识.方法收集9例DPB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理学诊断6例,临床确诊3例.所有患者均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的症状,100%合并副鼻窦炎,冷凝集实验(CHE)>1∶64占55.6%,动脉血氧分压(PaO2)<80 mmHg占88.9%,肺功能测试提示通气功能减退.典型胸部X线表现为散在小颗粒结节影,高分辨CT(HRCT)为两肺广泛分布的小叶中央性结节.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结论确诊DPB比较困难,需进一步提高对DPB临床特点的认识.
作者:张丽琴;戴令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80岁以上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82例超高龄患者术前均有并存病,术后发生并发症38例(46%);治愈79例(96.3%),死亡3例(3.7%).结论超高龄患者并非手术治疗的禁忌证.通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减少急诊手术,尽可能做择期手术,超高龄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治疗.
作者:吴家照;查晓光;梁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酸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高血压病例120例(其中不伴靶器官损害组44例,伴左室肥厚组39例,伴心力衰竭组37例).比较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时血尿酸的变化.结果尿酸在心力衰竭组中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尿酸升高.
作者:殷丽琼;吴继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高龄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两组从术后第1天到术后第11天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所有病例术前术后测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EEN组较TPN组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均明显升高(P<0.05),TPN组体重、白蛋白下降较EEN组明显,体液免疫指标EEN组术后11 d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TPN组与术前相比尚有差异.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维护和促进胃肠功能,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夏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时子宫内膜癌的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8年间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术前漏诊病例.结果 10年间共收治子宫肌瘤1 8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94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38例,术前仅诊断子宫肌瘤而漏诊子宫内膜癌12例,漏诊患者术前均未作诊刮术.结论要避免子宫内膜癌的漏诊:①术前B超检查必须报告子宫内膜的厚度;②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术前均应行诊刮术;③术中切下子宫标本,应及时剖检,有怀疑时应行快速冰冻切片,以免漏诊导致第二次手术.
作者:王桂芝;卢书信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腺占位性病变术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IFN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术中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和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三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77.3%、80.6%,差异无显著意义,且三种检查的结果是互相交叉的.IFNA存在一定的假阴性(4/36),但可取得细胞病理学诊断,未发生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IFNA与影像检查结合应用,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道明;胡骥琼;芮景;姚凯;黄陆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7月至2003年10月我科收治的42例老年人外伤性前房出血.结果老年人外伤性前房积血吸收慢,易发生继发性出血、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及晶状体脱位等.结论老年人外伤性前房积血疗效差、并发症多,视力影响大,预后不良.
作者:朱守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的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等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的年龄、病程、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清尿酸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脑梗死组(P<0.05),病程、空腹血糖及舒张期血压、血清尿酸4个因素与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生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易并发脑梗死,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作者:陈晓兰;尚志红;牛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重大变革和医疗改革的深入,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也发生着转变[1].而护理专业人员跨国进行学术交流和从业活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性流行病大传播,医护国际间合作逐年增多,都促进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培养被国际认可的高级护理人才已成为目前护理院校教育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护理教育现状,对加速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快速改变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及时更新职能和观念,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新一代护理人才的标准问题进行研讨.
作者:洪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术是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方法[1],在检查中有时出现并发症,如药物过敏、出血、气胸、喉气管支气管痉挛、窒息等.我院自1990年8月至2003年11月,通过对门诊及住院患者6 008例的检查,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侯玉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地触及地面[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更多老人将进入高龄、体弱、独居阶段,成为易跌倒的高危人群.本文回顾2001年1月至今因跌倒入住我科和随访我科住院患者在院外曾有跌倒史者共28例,分析其跌倒原因、受伤情况,并提出预防和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安植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定期作起搏器功能测试,但对实验组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未施加影响因素.1年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手术室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手术室工作质量、患者安全及医疗效果.分析手术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加强管理,制定防范措施,降低安全危险因素是管理者的责任.
作者:宋明萍;佟乃珠;吴敏;徐俐;侯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主要症状,作者对自2001年2月至2003年8月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控制患者癌痛,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凌玲;凌桂萍;徐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糖尿病是当前肆虐全球的公共疾病,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可达2.5亿[1] .
作者:彭永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参为贵重中药.来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诸经.传统用于大补元气、补益脾肺、安神益智.人参的药用价值及保健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应用日趋广泛[1].现综述如下.
作者:崔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治疗手段较多.由于国内学者在器械改良和操作方法上的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1].我院于2001年4月至今采用PLD术治疗26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如何使产妇能无痛、清醒、安定地分娩,已成为产妇和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作者采用氧化亚氮(笑气)镇痛这一安全、简便、有效的分娩方法,对其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张四云;黄翠英;陈毓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从1995~2001年在辨证治疗乳糜尿基础上,加用中药杀虫药物治疗160余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76例总结如下.
作者:杨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腹部创伤是常见的严重损伤[1].特别是多发伤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在诊断处理上都有一定困难,早期体征较隐蔽,不易诊断,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或死亡.为提高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准确率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我院自1989~2003年收治的腹部闭合损伤44例分析如下.
作者:祝建勋;祝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甘露醇属渗透性利尿剂,目前被广泛用于颅脑疾病所致的颅内高压.但近年来静脉滴注大剂量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报道陆续增多.现就我院近5年大剂量静滴甘露醇后出现ARF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梁智敏;谢敏妍;陈锦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无创正压通气(NIPPV)作为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效果[1].作者总结了30例不同病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NIPPV治疗情况,旨在进一步探讨NIPPV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实用性,并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肖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是困扰恶性肿瘤治疗的问题.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与细胞耐药程度有关.本实验以食管癌作为研究对象,选择P-gp为检测指标,分析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飞;丛旭滋;刘立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自2000年6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危重哮喘患者12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淑惠;毕见涛;毕景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病,由于反复发作,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1].其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身体健康状态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对预防和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英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食物营养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合理的营养是提供老年人精力充沛、身心健康、益寿延年的物质基础和根本途径,因此,老年人应注意自己的营养,这是老年人非常重要的保健.
作者:高燕;张毅;高少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多,高血压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正确地认识疾病及造成的危害.作者通过实施一般的健康教育外,还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WHO/ISH特别指出:重视非药物治疗,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也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几方面希望能引起重视.
作者:梁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