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应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汉地区3所不同类型中等专业学校的1 46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武汉中专学生中SCL-90各因子均值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0.44%~40.62%.具有一项因子分≥3分的学生人数214人,发生率是14.59%.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偏执、人际关系.结论:中等专业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教育.
作者:李玮;廖金莲;丁谦朴;王礼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引导学生心理咨询的效果.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本校1995级470名新生进行间隔一年的二次心理测验.在第一次测验时,有意识动员学生来看结果,对来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未访学生不做任何干预.第二次测验后,将两组的二次测验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状况.结果:两组有较大差异,来访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引导性心理咨询具有相当成效.
作者:沈启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信任他人量表(TIP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广西某师院97名壮族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壮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情感理解因子分低于常模,父母惩罚严厉因子高于常模,母亲过份保护低于常模(P<0.05),艾森克人格评定结果均显示男女E、N、L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信任他人量表测查结果显示以关心自己为主;相关分析显示FF1、MFi与各项信任指标呈正相关,其中与B因子呈显著正相关,FF1、MF1与P和N显著负相关,FF2与P呈正相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的人格有重要影响.
作者:伍业光;唐全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师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以高师三年级学生126人为实验组,进行54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并以同校同级学生109人为对照组.用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调查表和Cawte健康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在心理健康信念、行为与健康水平上实验组的前测与对照组测验结果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前测、后测结果之间、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测验之间存在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进了高师生的健康信念、健康行为与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郑雪;王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因此考试是大学生的应激源,可引起考试焦虑.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1],本调查拟从大学生的焦虑和个性特征方面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二、四年级预防和临床专业学生214人,其中男生94人,女生120人;二年级学生82人,四年级学生132人.
作者:李玉杰;方庆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突增与性生理逐渐成熟的时期,心理发育经历一个渐趋完善的过程,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生理成熟的压力易在中学生中形成不良的情绪症状,其中焦虑、抑郁情绪为常见,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农村中学生面临的升学、就业和生活的压力更大,他们的焦虑、抑郁症状是否更为常见,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以及所处年龄和年级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作者:邵福泉;梁华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研究采用SCL-90和EPQ测查一组初中生和高中生,旨在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以及年龄(年级)的递增对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为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累经验和资料.
作者:王秋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学生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对心理卫生的影响,为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1所小学和1所中学女生862人进行生殖健康、心理卫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数据采用EPI、SAS系统软件作一元及多元分析.结果:影响青春期女生生殖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性发育年龄、围经期综合征、个性、体象困扰等,生殖健康状况亦影响心理卫生.结论:由于性发育提前,生殖健康教育(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应从小抓起,中小学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亟待建立.
作者:戴梅竞;孟庆春;杨雪花;董光华;华晓梅;岳慧;祁爱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儿童少年攻击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YG-WR性格量表对武汉1 032名7~10岁的小学生进行了性格检测和攻击性行为的筛查,并对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6.30%,男(8.77%)明显高于女(3.83%),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儿童本身的性格类型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师生关系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神经递质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攻击性行为受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神经递质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吴汉荣;余毅震;徐学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卫校学生焦虑障碍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调查表对零陵卫校246名学生进行焦虑障碍调查,探讨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女生焦虑障碍现患率均高于男生,一年级新生是焦虑障碍高危人群;SAS分与EPQ中N量表分、P量表分、L量表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焦虑障碍危险因素有父亲职业,N量表分、P量表分、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L量表分、归因模式、毕业就业忧虑、个人期望.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特征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作者:卢桂珍;刘建安;陈学彬;卜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护校女生正值青春期,此阶段是生理心理发育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性健康教育,培养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和性法律意识,自觉规范个人性行为是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不容忽视的课题.
作者:程继军;张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目前儿童健康知识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取问卷法对某学校3~5年级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健康知识水平男童明显高于女童,经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健康知识总得分,父亲职业为医务人员、科技人员、教师、行政干部组明显高于工人、服务人员、个体户及其他职业组;母亲职业为医务人员、教师、科技人员及行政人员组明显高于工人、服务人员、个体户及其他人员组.结论:父母文化程度是影响儿童健康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
作者:邢玉梅;王芳芳;刘广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正确评价淄川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展过程和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按国家教委制定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我们于1998年4~7月对淄川区城乡118所普通中小学校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吴利;吕波;夏新玲;田忠昌;黄玉敏;陈光熙;李强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性心理和性观念.方法:对粤东地区医学院和师范学院的一、二年级8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较低,平均得分为5.752分.男生高于女生,医学生高于师范学院学生,其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手淫发生率较低,为31.4%(男生为44.5%,女生16.7%).调查对象中分别有11.1%和6.6%的人在回答是否与异性或同性性接触的问题时选择了肯定回答.结论:在粤东地区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性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丽萍;石嵩山;王树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开展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参与式方法培训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骨干,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项目学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非项目学校.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知识教育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李晓亮;李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确立高等院校性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师范学院1~4年级1 472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赞成非婚同居的大学生占11.01%(男生17.91%,女生6.72%);手淫率为21.33%(男生37.94%,女生11.01%);有婚前性行为体验的大学生达3.87%(男生6.74%,女生2.09%);希望在大学受到系统性教育的大学生占70.52%(男生79.08%,女生65.20%),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因性科学知识贫乏而普遍渴求性健康教育,高校应适时开展以人格为基础、以性纯洁为核心的性教育;男生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是性教育的重点人群.
作者:樊晓光;周东明;李艳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于性病/艾滋病的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于1999年6月对锦州医学院及锦州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共613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医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性病/艾滋病的有关知识,68.68%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有区别;76.35%的学生认为患性病的母亲生小孩时会把性病传染给孩子;58.08%的学生同意避孕套不仅用于避孕还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观点;29.36%的学生认为每次性交均使用避孕套是预防性病/艾滋6病的可靠方法.结论:医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建议在医学院校开展健康教育课,加强性道德教育,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柳晓琳;李淑云;程晓萍;高显会;潘峰;杨桂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方法:调查学龄期儿童先心病患者的身高、体重,分析生长发育与疾病程度、先心病类型的关系,比较不同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先心病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青紫型先心病对身高的影响较重,非青紫型先心病对体重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结论:先心病影响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早期治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柯雪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校是一所幼师学校,在新生录取时,按省招生办规定,报考幼师专业考生,体检时HBsAg阳性者不得录取.故每年学生体检需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然而,进校3年内难以保证每一学生HBsAg阴性,如阳性者毕业时则面临择业的困难.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顺利就业,学校决定从1994年起对入学新生进行全程乙肝疫苗接种.现将接种与未接种乙肝疫苗学生HBsAg感染情况浅析如下.
作者:黄和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加强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在天津市河北区部分在校生中开展了沙眼患病状况的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罗德文;李祥华;厥大通;张化先;刘凤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探讨攀钢社区中小学生麻疹发病特点,以便更有效地控制麻疹,笔者对攀钢1989~1998年中小学生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春蓉;王洪;陈红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7年9月10日,某县市属某高校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证实本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雅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高校食堂蔬菜中蛔虫卵污染情况.方法:样本经刷洗沉淀,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蛔虫卵.结果:检查的10种蔬菜中,其中7种蔬菜发现了蛔虫卵.200份标本中有40份阳性,检出率为20%,其中以小白菜检出率高,黄瓜次之.结论:学生在食堂就餐有感染蛔虫卵的机会.
作者:巴彩凤;徐新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及时掌握全区学生常见病(视力低下、沙眼、营养不良、贫血、龋齿、肠道蠕虫)的发病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委会发出的防治方案和总体防治规划,我区于1994年建立了常见病防治监测点,现把1994~1997年监测点学校常见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一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碘缺乏可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同样,碘摄入过多亦可引起甲状腺肿大[1].为探讨其影响因素,1998年5月对徐州市东、西部各2个县的中小学生进行了甲状腺肿大情况调查,并测定了学生尿碘和饮用水碘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虎;吴步华;梁平;刘德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10月12日我站接报:上海铁路局某校多人发生消化道症状,怀疑食物中毒.后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证实是一起菌痢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淇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8年4月南溪县人民医院收治因野外春游摘食马桑果致中毒的小学生38例,经及时抢救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英;周江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1988~1998年间收治的甲、乙型病毒性肝炎268例中小学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病中小学生中甲肝170例,乙肝98例;且乙型肝炎起病缓慢,多见于15岁以上的中学生,甲型肝炎发病较多,多见于7~15岁的中小学生;两种肝炎均为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结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普种甲、乙型肝炎疫苗以及严格控制传染源等是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赵守松;朱丽红;高春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对1995~1999年间全区初中毕业生HBV感染现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9年7月8日晚栖霞市寨里镇中学陆续有60余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系学生食用鲜黄花菜造成的集体食物中毒.
作者:王建锋;王好森;徐凌峰;王克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现实营养状况.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重庆市2054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总的营养不足率为28.67%,营养过剩为10.66%.城区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中学生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的营养不足率显著高于男生,而营养过剩率则显著低于男生.结论:营养干预的重点在青春期.
作者:刘平;王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开封市中学生贫血状况及小剂量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1056名15~18岁初、高中学生测定血红蛋白(Hb)进行贫血筛查.从贫血者中随机抽取133人测定原卟啉(FEP),从中随机抽取60人口服乳酸亚铁.结果:贫血率为30.2%,男(25.0%)、女(3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8.364,P<0.01).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有效率(90.9%)高于非缺铁性贫血(18.8%)(P<0.01).结论:贫血主要为轻度缺铁性贫血,小剂量乳酸亚铁对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
作者:韩怀忠;张红;王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为制作城市小学生的营养教育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小学生早餐膳食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8.4%的学生早餐有时吃,有时不吃;早餐食物主要为牛奶、鸡蛋、面包,碳水化合物食品摄取量相对偏少;早餐热能和蛋白质摄入量未达供给量的学生占43.0%和37.9%.上午有饥饿感的学生达48.5%,其中第二、第三节课饥饿者占56.5%.结论:目前城市小学生早餐质量仍需重视,合理安排.
作者:刘艺敏;王朱逸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使中小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迅速下降和促进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的.我们从1995年开始在全市6~14岁学生中开展普服碘油丸补碘,连续进行了3年,全市共补碘513 456人次,补碘率达96.5%.现将连服3年碘油丸补碘者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敏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市区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我们于1998年10月对市区中小学生进行现时营养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聚隆;陆亚琦;周亚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笔者通过对某高校在校学生月平均生活费支出的调查显示,近10余年,学生月生活费提高了5倍以上.加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食堂的自主化管理,使以前单调的主副食品繁荣起来,在校就餐的大学生对食物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及时总结分析在校学生膳食结构的变化,对保证合理膳食,正确引导消费,提高其整体营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沈阳市某高校在校学生1986~1999年10余年间的膳食结构变化进行了整理分析.
作者:杨军;李玉玖;贾丽红;赵越;祖国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和碘缺乏病现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青铜峡市盐碘含量、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及盐碘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居民食盐中碘含量中位数为41.50mg/kg,尿碘中位数为385.80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检出率为6.48%;病区食用碘盐加服碘油丸可降低甲状腺肿大率.结论:合理补碘完全能够纠正碘缺乏,改善儿童碘营养状况.
作者:朱桂清;王玉宏;冯占录;李清明;刘清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快餐饮食行为现况,为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抽取3~16岁的儿童少年10 216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他们知晓快餐店的情况、食用快餐的比例和频率以及对快餐营养的认识.结果:90.0%的城市儿童少年知道快餐,其中92.3%的食用过快餐.在食用过快餐的儿童少年中平均每月食用快餐1~3次的占18.8%,每月食用4次以上的占2.9%.有关快餐的信息主要来自广告、父母和同伴.大多数儿童少年对快餐营养的认识不全面.结论:我国城市儿童少年食用快餐行为普遍存在,因此应加强儿童少年的饮食营养知识教育并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行为.
作者:吴瑾;马冠生;胡小琪;马文军;于玲;程桂兰;付柏颖;解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漳平市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3年4月对城区192名小学生进行了6年的追踪观察(即从一年级观察到六年级).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美;陈文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全日制私立学校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探索一条可供推广的解决学生营养问题的办法.方法:采用4日称重法对广东省一所全日制私立学校13~18岁学生共873人进行营养调查.结果:该校中学生的每日平均热能、蛋白质、视黄醇当量、VPP、VitC的摄入量均达到或超过RDA,但钙、铁、锌、铜、VitB1不足.男生的身高与体重显著超过全国参考值(P<0.05).女生除13~、15~岁组身高高于全国参考值(P<0.05)外,其余年龄组身高和体重与全国参考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显著低于WHO参考值(P<0.05).贫血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该校中学生营养状况良好,膳食结构基本合理.本研究提示,在营养师指导下,加上合理的膳食管理制度,是解决学生营养问题的一条可行办法.
作者:陈起萱;曾万山;梅节;凌文华;谭荣韶;卢春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昌平县初一学生贫血现状及与ABO血型系统的关系.方法:用氰化高铁法对2 375名初一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并用标准A、B血清鉴定血型.结果:贫血率为12.00%,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贫血率无显著性差异;血型分布为B>0>A>AB,贫血分布为0>A>AB>B,贫血在各血型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女生贫血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的贫血率在各血型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学生贫血的防治,适当调整诊断标准.
作者:张文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解决城市学龄儿童合理营养问题.方法:于1995年至1999年,对昆明市某小学学龄儿童进行膳食营养监测,内容包括:对学生本人及家长实施营养教育,学龄儿童课间餐状况调查,通过调查-改善-再调查-再改善,不断提高学龄儿童的膳食营养水平.结果: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状况,绝大部分营养素的供给充足,膳食结构合理,起到了平衡膳食,促进健康的作用.结论: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学龄儿童营养状况.
作者:赵春;周玲仙;殷建忠;熊祥玲;张雪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研究江阴市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探索江阴地区35年来学生生长发育动态规律,特将1963~1998年间4次横断面监测的数据资料作纵向分析比较.
作者:方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3~1998年我们对市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体检.现将色觉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亓立新;陈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增长.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高.与10年前相比,7~18岁学生平均身高增长3.09cm,平均体重增长2.5kg.但是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资料是中国29个省会城市的孩子,所得出的结果是大城市孩子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那么农村的孩子怎样呢?为此从六合县教委1999年全县约11万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档案中,抽取10所农村小学和县实验小学(县城)进行小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检测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作者:孙光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青岛市学生的健康状况,根据<1998年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要求,对青岛市大、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泽民;刘春;李跃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掌握男性少年儿童外生殖器疾患及卫生状况,1997年3月至5月,结合学生体格健康检查,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小学10 866名男生进行外生殖器专科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兴仁;李德伟;陈文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限报专业的原因,以指导和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笔者对延边地区1989~1998年高考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金香兰;李松花;李正烈;黄龙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儿童少年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营养不良、肥胖、贫血、龋齿等常见病直接影响着儿童少年的健康.为了解桂林、融安两地铁路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常见病患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97年5月对桂林和融安两地铁路小学1 393名学生进行了体检.
作者:叶绍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为了解城市男生首次遗精情况,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1998年9~11月对德阳市区男生的首次遗精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培秀;刘宗心;孙权;骆澍晴;田红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根据文献报道,肥胖儿比正常体重儿的血压高[1,2].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其肥胖状况也处于变化之中.为观察肥胖状况对儿童血压的影响,本文对肥胖儿童及正常对照儿进行了10年前后肥胖状态和血压变化的追踪调查.
作者:萧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普通高校考生的健康状况,分析其淘汰及限报专业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辉县市1996~1999年的高招体检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福峰;何天有;宋天成;孙花荣;江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休退学的原因也随之发生变化,为探讨近年来玉林师专学校学生休退学原因及其变化趋势,为高校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99年春对本校学生休退学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月经初潮与骨龄及形态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991年入学的沈阳市某小学60名8岁女生进行9年追踪调查,对初潮年龄、初潮骨龄、初潮体重、BMI指数、瘦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应用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发生月经初潮时,形态指标变异系数均较时间年龄大,骨龄的变异系数小.无论哪种类型初潮时瘦体重、BMI指数均较接近.结论:骨龄预测月经初潮较准确;BMI指数是形态指标中预测月经初潮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当BMI指数达到17.91左右,即可能发生月经初潮.
作者:张迪;程颖;白春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掌握怀远县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1999年对全县39所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珍;刘淼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加大学校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开创学校卫生工作新局面,南市区卫生局于1998年4月对全区中小学校饮食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君华;舒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浙江省历年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低下率呈现居高不下、稳中略升的趋势.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需要通过验光配镜来矫正视力,为了解我省眼镜经营单位的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制订相关卫生法规提供基础资料,我们于1998年6~7月对杭州、宁波、东阳3市区的眼镜经营单位进行了基本情况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倪胜;陈卫平;王文兰;孙嘉陵;陈慧萍;胡秋华;楼方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各中专学校卫生现况,促进学校卫生工作.方法:按卫生部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11个项目的检查评分.结果:30所学校总评均达到合格分,但单项评分中环境噪声、教室采光和教室照明合格率较低,分别为33.3%、60.0%和74.3%,其他项目合格率为微小气候100%、黑板90.0%、厕所93.3%、食品卫生83.3%、生活饮用水86.7%、传染病管理80.0%、图书馆100%、体育馆100%.结论:广州市中专学校卫生状况总体较好,部分不合格项目是由于未落实新建、改建校舍的报建和竣工验收制度,应组织各校领导学习有关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以引起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足够重视.
作者:林国桢;杜琳;任亚琦;邓小冰;林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厕所是学校重要的建筑设施,其设施及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身体健康.为了解蚌埠市中小学厕所卫生状况,笔者对中、小学厕所的类型、硬件设施及卫生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学校卫生工作是卫生防病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直接关系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能否得到全面地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深感我省学校卫生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若不很好地加以解决,将有碍于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何健屯;王素琴;钟娅;盛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我站于1997年5~6月份对东坎地区各类学校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家庭、学校及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LD问题进行了很多探讨和研究,旨在试图帮助LD儿童摆脱逆境,重塑信心.有效地帮助LD儿童一直是我们研究工作者、教师和家长们迫切要求解决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本文对LD的概念、LD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教育学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刘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大学新生入学体检是一项常规工作,而静脉采血时,常有晕厥现象发生.为此,我们对4 680名新生静脉穿刺采血时空腹与否,采血过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性与采血后发生晕厥反应的关系做了初步调查,并就采血后发生晕厥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潘冬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几年来,以治病健身为诱饵的学练活动,传播比较广泛.我们全体医务人员,不相信这个反科学的歪理邪说,广泛宣传自我保健常识和医学知识,号召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校医院组织的保健查体,并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做到某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病相信医生、相信先进的仪器设备及诊疗技术、相信药物的治疗作用、广泛宣传和介绍有益的健身活动,如多种方式的晨练、早操、太极拳、太极剑、老年健美操、老年迪斯科等.
作者:刘灿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解高中女生月经初潮及围经期身心症状情况,为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1999年9月对枣庄八中在校女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兴英;沈圣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音乐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对70名音乐活动小组成员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音乐活动小组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音乐活动的学生(P<0.05).结论:音乐活动可以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时敏;于惠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因病缺课调查是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方法之一.本文试图应用某小学1998年9月~1999年1月学生因病缺课资料,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卢利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营养不良对小学生生长发育影响的程度.方法:比较分析营养不良学生与正常学生在身高、体重、胸围、血压、脉搏和肺活量6项指标的差异及趋向.结果:营养不良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均比正常学生差.结论:小学生营养不良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对营养不良的学生要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石忠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经济欠佳,人均收入为全省末位.为了解本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指导今后学生卫生保健工作,1999年5月对条件相对较好的丽水地区实验学校的8、10、12、13岁的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检测和视力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则彬;黄金星;朱利明;李美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存在于中学生中的用眼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忽视用眼卫生不良行为并存的知与行矛盾的心理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加以疏导,我们就此作了调查.
作者:陆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凤台县1997年以来参加大学、中专升学体检的高、初中毕业生8 624人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近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供开展近视防治工作参考.
作者:方严;赵长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通过口腔健康教育传播口腔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口腔健康[1].不同的对象对口腔健康教育知识的接受力不同.医学院校的学生,特别是口腔系学生,应该说是人群中接受力强、行为改变快的一个群体.为了评价这一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效果,我们作了此项调查.
作者:李颂;徐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1998年联合下发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1999年高考体检完全合格率为15%,其中视力限考率在70%以上.广州市1999年的21 886名考生中,竞有76.3%视力不合格.江苏省某地1998年高考体检完全合格者仅占5.9%,在限考者中,近视就占66%.山东省1999年是较1998年有所好转的一个省,但在近30万考生中体检,合格者也不及10万人,其中视力受限为突出,在71%的受限率中,视力一项就占了58%,115 455名考生因视力而放弃了应当选择的专业.广东省1998年征兵适龄青年12.4万人,全面合格者3.4万,逾万人为视力原因被淘汰.
作者:汪芳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为评价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对华西医科大200名一年级大学生进行了吸烟问卷调查,同时采用气象色谱法检测他们头发中尼古丁含量,以作为评价吸烟与否的客观指标.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91,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0.1%.结论:证明问卷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对实验室检测所需的样本含量估计问题也做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雅娟;马骁;佘玉群;李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们于1998年3~5月份对西安市6所学校1 626名女学生进行月经调查,用寿命表进行分析.
作者:杨棉业;段小林;汪祖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编者按:今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主持召开了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这标志我国政府已将预防性病、艾滋病提上了议事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的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工作者不断探讨青春期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成就,性健康教育已被列为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少年学生在性教育方面一直采取禁锢和回避的态度,认为对青少年谈性问题,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如何把握其度已是摆在广大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为了证明吸烟对青少年肺功能的影响而测定了10~18岁男女青少年的肺功能并对吸烟习惯进行调查.
作者:许宇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笔者有机会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省对此问题作了一番调查,现介绍如下.
作者:余小鸣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