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蚌埠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2200
  • 国内刊号:34-1067/R
  • 影响因子:0.91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安徽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05)
  • 医药卫生综合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2001年1期文献
  • 32P内照射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994年5月~1996年12月,笔者采用 32P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一个疗程治疗后其缓解期分别达3年和 5年,现予报道.

    作者:晏季贤;陈扣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慢乙肝加戊肝)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慢乙肝加戊肝(20例)与单纯急性戊肝(20例)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结果:慢乙肝加戊肝后黄疸的发生率、白蛋白/球蛋白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前白蛋白显著下降等均较单纯急性戊肝组显著(P<0.05~P<0.005).结论:慢性乙肝重叠感染急性戊肝后肝功能损害严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作者:赵守松;刘雪燕;高春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降低颅内压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有无副作用.方法:对52例颅内压增高患者用甘油氯化钠降低颅内压,与44例用甘油果糖及32例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进行比较,通过颅内压监测仪观察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注射甘油氯化钠后1.05±0.23 h颅内压开始下降,2.32±0.36 h作用达到高峰,持续5.25±1.42 h;无反跳现象,对肾功能影响小,无溶血现象.结论: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亚急性颅内压增高、高龄患者及肾功能有损害者.

    作者:于振国;娄飞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在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应用

    目的:评价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S/D)与无负荷试验(NST)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D与NST对孕龄为35~40周157例ICP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并对新生儿Apgar评分和羊水粪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脐动脉血流S/D<3、NST≥7分,胎儿预后良好;脐动脉血流S/D≥3、NST<7分,胎儿预后不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测弥补单纯NST对ICP患者胎儿预后判断的不足,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彭丹红;蒋小青;肖嘉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毒蛇咬伤91例治疗体会

    南京江北地区毒蛇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因治疗不及时,结果导致伤残甚至死亡.1996~1999年,我院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91例,经使用抗蛇毒血清等综合治疗,并注意并发症的处理,取得满意疗效.为探讨毒蛇咬伤的佳治疗方案,现总结治疗体会.

    作者:谢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椎板翻转减压回植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

    目的:评估椎板翻转减压回植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通过X线、CT、MRI影像学检查,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评价,比较椎体恢复高度和椎管减压的程度,神经功能Frankel's分级的改善情况.结果:椎体恢复高度>85%,椎管受阻较术前改善为78.3%,脊髓神经功能有Frankel Ⅰ级以上改善为91.3%.结论:椎板翻转减压、复位,可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回植椎板符合脊柱解剖学生理特点.

    作者:徐一川;查兴胜;张叔军;杨朝晖;黄毅;邱新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顺铂化疗加放疗治疗食管癌30例

    食管癌单纯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约10%~17%.为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化疗加放疗(化放组)及单纯放疗组(单放组)资料作一比较分析.

    作者:张震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Ⅲ期卵巢上皮癌首次手术治疗彻底性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Ⅲ期卵巢上皮癌首次手术治疗的彻底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6例Ⅲ期卵巢上皮癌患者,行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根据术后肿瘤残留灶大小及是否首次手术分成三组:A组125例,残留癌灶<2 cm;B组91例,残留癌灶≥2 cm;C组18例为外院首次手术加化疗后,我院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残留癌灶<2 cm.术后三组进行联合化疗基本相同.结果:A组5年生存率为49.6%,B组5年生存率为8.8%,C组5年生存率为16.7%,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05和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Ⅲ期卵巢上皮癌首次手术是治疗关键,残留癌直径< 2 cm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黄云生;李红雨;马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7例,术后生存超过5年3例,超过2年2例,术后15个月肿瘤复发死亡1例,术后18个月死于其它疾病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周围淋巴结廓清术1例,术后生存超过30个月;旁路转流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3例,分别于3~11个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6.3个月.结论: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十二指肠第三、四段肿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岳崇元;刘金新;时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

    目的:评价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弹性及可塑性较好的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在6~8周内达到临床愈合.随访0.5~2年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角针可塑性较好,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稳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

    作者:司长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隐睾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诊治分析

    患者男性,32岁.因发现右腹股沟肿块3月余,于1997年7月入院.体检:右腹股沟扪及椭圆形肿块13 cm×8 cm×6 cm,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与周围无粘连;同侧睾丸缺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腹股沟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其外有一薄层鞘膜包裹.

    作者:杨振中;史青;薛宏;徐叶敏;叶兵;陶宋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合并胆石症的原发性胆囊癌36例

    目的:探讨提高合并胆石症的原发性胆囊癌疗效的途径.方法:对1990~1997年收治的36例合并胆石症的原发性胆囊癌进行分析.结果:术前B超、多普勒及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5.6%、62.5%、60.0%.术中漏诊5例,占13.9%.36例手术探查,切除病变胆囊18例,切除率50.0%,其中达到根治性切除12例,根治率33.3%,Ⅱ~Ⅳ期3年、5年生存率54.5%及36.4%,Ⅴ期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0%及0.0%.结论:提高疗效的途径在于早期发现胆囊癌和处理高危病变的胆道结石患者;强调避免术中漏诊对预后的重要性.

    作者:刘付宝;刘金新;周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右室起搏治疗肥厚型心肌病

    患者男性,49岁,上海人.1999年3月26日因活动后胸闷气急加重伴一过性肢体无力入院.患者7岁时发现有心脏杂音.43岁(1993年)时出现乏力,活动后气急.症状逐年加重,发现室性期前收缩.1994年被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长期口服倍它乐克(12.5~25 mg,每天2次)及美西律治疗.患者3个弟妹及女儿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均为肥厚性心肌病.其一妹出现症状后半年死亡,时年35岁.其余弟妹尚无症状.其女儿17岁时在一次登五楼后猝死.

    作者:赵建荣;周志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对胃底食管曲张静脉在内镜下分次结扎.结果:治疗后1例中度转为轻度,2例重度转为轻度,其余曲张静脉皆消失.平均疗程为3.2±1.2次,结扎皮圈18±7个.结论:EVL具有疗效高、再出血率低、副反应少、安全性好等优点.

    作者:钟能华;槐玉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与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2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和2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LD活性,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PLD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三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LD活性检测可作为肝病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一个诊断指标,对肝纤维化的存在及活动程度诊断无价值.

    作者:张加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的外科治疗

    目的:正确治疗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的相关症状,使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对102例学龄期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岁为多发年龄.治疗后,听力有明显提高(P<0.01),鼾症治疗有效率为82%.结论:腺样体肥大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詹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31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转开腹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LC中转开腹31例.结果:手术野出血12例,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区严重粘连11例,胆囊管未夹闭2例,肝外胆管损伤2例,穿刺套管针损伤肠管、肠系膜2例,合并胃溃疡1例,肝硬化疑有癌变者1例.结论:通过LC医师操作逐渐熟练由主观原因造成的中转开腹可减少,而由客观因素需开腹的病例不可强行LC.

    作者:崔培元;刘健;刘付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桥本病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桥本病的确诊率并进行合理的治疗.方法:分析37例桥本病的诊治情况.结果:术前确诊率为51.4%.结论:桥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测定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作用,细针吸引细胞学检查(FNAC)对本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术中冰冻快速活检是细胞学检查之补充;本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手术方式要慎重选择,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的机会.

    作者:宋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肺炎克雷伯杆菌968株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96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NCCLS标准分析、质控.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有增加,尤以头孢菌素耐药性增加明显(P<0.05~P<0.005).医院内感染分离株的耐药性比院外感染分离株高(P<0.01~P<0.005).肺炎克雷伯杆菌中存在着多重耐药现象.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逐年上升;对头孢他啶耐药菌株的增加提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存在,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穆新林;何礼贤;周春妹;周昭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泪道治疗仪治疗泪道阻塞20例

    泪道阴塞临床主要症状为溢泪。从泪点到泪管与泪囊交界处这一段的导管,管径窄,位置表浅,并与结膜囊沟通,易受外伤、炎症、先天畸形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阻塞。

    作者:于文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脂质体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4例

    目的:观察脂质体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干扰素(L-IFN).44例慢性丙型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L-IFN(含IFNα1b 1 mu)1支隔天1次肌肉注射(肌注),连续5次,以后改为每周3次,共6个月;对照组20例,IFN(含IFNα1b 3 mu)1支连续肌注10天,后改为每周3次,共6个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CV-RNA阴转率分别为62.5%和30.0%,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3个月后远期阴转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L-IFN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金良;谭林;孙成斋;李永华;谢法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升白汤对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升白汤对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比法,将36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第一周期化疗后予升白汤及鲨肝醇、利血生,第二周期仅服西药;B组第一、第二周期给药分别与A组第二、第一周期给药相同.结果:A、B两组两周期化疗后升白汤治疗组WBC分别比西药对照组增加(1.07±0.94)×109/L(P< 0.001)和(0.88±0.21)×109/L(P<0.001);WBC<4.0×109/L持续时间分别比西药对照组缩短12.31±6.45天(P< 0.001)和 13.17±7.58天(P<0.001).两组升白汤治疗周期的感染例数少于西药对照周期(P<0.05).结论:升白汤配合鲨肝醇、利血生口服可作为肿瘤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防治方法.

    作者:孙惠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炎56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炎的临床特征,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除肺部感染外,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尤以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视网膜病变为显著,分别占42.9%、33.9%和23.2%.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时,要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及时治疗并发症,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郝利明;王可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儿童重症腹泻病50例临床分析

    1998年8~9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1~12岁腹泻病患儿980例,其中重症腹泻病50例,兹作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岁20例,≥5岁30例.发病时间<1天28例,≥1天22例.感染性腹泻35例(霍乱6例,菌痢10例),其中≥5岁25例;非感染性腹泻15例,其中<5岁10例.中度脱水伴轻度中毒症状者30例;重度脱水伴明显中毒症状者20例.每天腹泻 10次以上20例,10次以下30例.腹泻黄色稀水便31例,脓血便11例(其中20例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米泔样便伴呕吐类似米泔样胃内容物8例.

    作者:张智;常雪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

    尿路感染是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合并症,临床上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肾病综合征治愈率、控制复发的关键,与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高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联用维拉帕米、利多卡因降低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副反应

    目的:比较静脉联合应用维拉帕米和利多卡因与两药单独应用降低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选80例ASA 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A组:生理盐水组;B组: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1 mg/kg+生理盐水);C组:维拉帕米组(维拉帕米0.1 mg/kg+生理盐水);D组:维拉帕米复合利多卡因组(维拉帕米0.1 mg/kg+利多卡因1 mg/kg+生理盐水).均于气管拔管前2 min给药,拔管时和拔管后均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A组HR、SBP、DBP于气管拔管后显著增加,B、C、D组和A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其中D组效果好.结论:维拉帕米、利多卡因拔管前2 min给药均能降低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两药联合应用优于单独使用.

    作者:李晓立;韩延华;薛梅;王南海;文公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10例

    目的:探讨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0例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的病史特点、MRI影像特征及手术减压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有胸背外伤史,多在1年以上出现神经学损伤症状,病灶位于下胸椎多节段.手术疗效优良者2例,尚好7例,差1例.结论:胸背屈曲损伤1年以上渐进性出现双下肢无力,应疑有此病,同时辅以胸椎MRI诊断,一旦确诊即应行手术减压.

    作者:王宵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注射用A群链球菌联用顺铂治疗癌性腹水

    目的:观察注射用A群链球菌联合顺铂腹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腹水的近期疗效.方法:50例晚期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两组:Ⅰ组(27例)为注射用A群链球菌加顺铂腹腔注射;Ⅱ组(23例)为单用顺铂腹腔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活动状况(Karnofsky评分)改变、腹水消退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Ⅰ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升高者22例(81.5%),Ⅱ组12例( 52.2%),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腹水消退Ⅰ组有效率70.4%,Ⅱ组有效率30.4%,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Ⅰ组发热、全身不适及胃肠道反应仅1例,明显少于Ⅱ组(P<0.01).结论:注射用A群链球菌加顺铂治疗晚期癌性腹水及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傅晓艳;蒋鹏程;顾科;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肺炎性假瘤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肺炎性假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6岁,大多有吸烟史,常见表现为咯血、咳嗽、发热、咳痰及胸痛.胸片及CT片以孤立性圆形结节影居多,部分出现偏心空洞、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病理以硬化血管瘤型及组织细胞肉芽肿型居多,其中1例见上皮癌变.结论: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等与肺部肿瘤易混淆,且有癌变可能,故应手术治疗为妥.

    作者:邹文;操乐杰;樊荣云;许迪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贲门癌并发出血110例胃镜检查分析

    1990~1998年,我院经胃镜活检病理或细胞学确诊贲门癌265例,其中并发显性出血110例(41.5%).本文结合同期未并发出血的贲门癌病例分析,探讨贲门癌并发出血的临床和内镜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王立芹;代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安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1994年10月~1998年12月,笔者运用安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疗效满意.兹作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4例患者均经胃镜和(或)病理检查而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21~65岁,病程0.2~3.5年;轻度33例,中度 23例,重度6例.

    作者:杨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84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症肝炎加肝硬化及肝癌组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与对照组及急性肝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赵久法;崔琢;王淑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眼外伤一期人工晶体及玻璃体切除术10例体会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白内障及玻璃体混浊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及玻璃体切割术的可行性.方法:10例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玻璃体混浊,均行一期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放及玻璃体切除三联手术.结果:一期手术者,术后随访3~12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可减少某些手术并发症,尤其是减少玻璃体填充物对角膜的直接损害,因而视力不同程度地提高.

    作者:秦梅;郭柳峰;李韵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脏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不同血液动力学状态心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介入方式选择.方法: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 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VT 1例安装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果:2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在中后间隔消融成功、消融能量20~30 W,放电90 s,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无VT发作.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两年内有数次VT发作,均采用低能量(2 J)转复成功,无晕厥发生.结论:射频消融和ICD都是治疗V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应根据血液动力学状态来选择正确的心脏介入治疗方式.

    作者:蔡鑫;包宗明;高大胜;史晓俊;宋业年;冯慧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人神经营养素-4的克隆及其在原核细胞的表达

    目的:体外扩增人神经营养素-4(NT-4)基因,经克隆后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鉴定人重组NT-4,为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NT-4成熟活性蛋白的DNA编码序列,将此DNA片段克隆到载体PBV220中,对重组质粒进行PCR筛选和限制性酶切分析,确定后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进行诱导表达.用抗NT-4抗体进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体外成功扩增NT-4基因,转染的大肠杆菌经诱导后表达出能被抗NT-4抗体识别的重组蛋白,其表达量为15%.结论:在原核细胞能成功表达NT-4.

    作者:王小标;陈昌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猪带绦虫囊尾蚴囊液谷胱甘肽S转换酶活性测定

    目的:探讨猪带绦虫囊尾蚴囊液内谷胱甘肽S转换酶(GST)的活性.方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后底物浓度的变化,计算GST活力单位.结果:囊液经1∶20稀释,重复4次测定酶促管与非酶促管吸光值,测得平均GST活性为61.84活力单位;囊液冻干品则几无GST活性.结论:囊液中存在游离形式的GST活性,对筛选保护性抗原和可能的化疗靶分子具有潜在意义.

    作者:孙新;胡守锋;陈兴智;夏惠;方强;陈兴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预防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抗氧化损伤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之日起给予亚硒酸钠,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硒、肝细胞膜流动性、肝细胞中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亚硒酸钠抗氧化损伤可显著保护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免受损伤,减轻肝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亚硒酸钠抗肝氧化损伤能够预防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纤维化.

    作者:赵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心钠素水平及地高辛的影响

    目的:观察后负荷增加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地高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腹主动脉银夹狭窄大鼠模型,观察左室重量指数(LVMI),放免测定血浆ANP.结果:模型组LVMI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血浆AN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地高辛组血浆ANP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地高辛组LVMI与模型组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CHF大鼠血浆ANP水平是升高的,地高辛能明显降低该大鼠模型血浆ANP水平;心肌ANP的合成和释放可能主要与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

    作者:蔡辉;胡婉英;董耀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清胰汤治疗组(A组)、生理盐水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以牛胆汁酸钠制作胰腺炎模型,观察血浆淀粉酶、内毒素、白介素-6、肠道细菌移位,胰腺病理变化和大鼠生存率.结果:清胰汤治疗组大鼠生存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淀粉酶、内毒素值较低(P<0.01),肠道细菌移位率虽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胰腺病理损害较轻.结论: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清哲;刘牧林;刘承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肺结核、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的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的简便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将红细胞裂解后离心检测,建立PCR法、直接培养法、溶血离心培养法、溶血离心涂片法和滴片法.结果:13例肺结核和25例肺癌患者中,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的阳性数为8例中3例和11例中3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直接培养法总阳性率为17.65%,溶血离心涂片法、溶血离心培养法、滴片法的总阳性率分别为9.52%、41.18%和58.82%;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以L型为主,表现为抗酸或非抗酸.结论: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并以L型为主;溶血离心培养法和滴片法结合免疫酶染色可常规用于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

    作者:朱明利;张元和;李明君;黄礼年;王恩举;林特夫;姚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孕(育)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120例

    目的:了解本地区男女之间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与不孕(育)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20例不孕(育)症患者检测血清AsAb,并对部分男性精液作常规检测.结果:120例中有43例AsAb阳性,阳性率为35.8%;女性阳性率为48.3%(29/60),男性检测阳性率为23.3%(14/60),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38例男性进行AsAb测定的同时并做精液常规检查,其中AsAb(+)者13例中分别有12例精子计数<50×109/L,9例精子活动率低于60%.似AsAb阳性者对男性精液的质量有影响.结论:AsAb阳性是本地区不孕(育)症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吴学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阴道炎细菌株分离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女性阴道炎病原菌的构成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标本进行常规培养,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471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349株,检出率为74.1%.其中G+球菌占48.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占13.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酵母样菌占20.6%;淋病奈瑟菌占12.6%.药敏结果显示,277株细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唑啉、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70.1%~100%,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在12.5%~100%.结论:引起本地区阴道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酵母样菌、淋病奈瑟球菌为主.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为敏感抗生素.

    作者:陈梅;张启英;鲁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子宫平滑肌瘤MRI诊断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MRI特征.方法:观察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子宫肌瘤的MRI特征.MRI检查采用GE 0.5T超导成像系统,行横断面和矢状面T1、T2加权成像.结果:共发现病灶48个,病灶发现率为92.3%(手术发现52个),包括浆膜下型14个,壁间型31个及内膜下型3个.T1加权像呈中等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瘤体信号强度介于子宫肌肉与骨骼肌之间.结论:MRI软组织对比度好,可三维成像,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定位、定性都富有特征性,是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孙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点.方法:对98例乳腺癌肿大的淋巴结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其部位、大小、形状、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结果:76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二维声像图以长径≥7 mm、形态似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回声呈均匀低回声为标准,其准确性90.8%(69/76);彩色多普勒显示淋巴结内部及周边数个点状斑片状血流信号,肿大淋巴结均血流丰富,准确性84.2%(64/76).结论: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结合检查可提高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作者:陈晞;孙医学;尹正银;谢广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B超诊断肝前间隙包裹性积脓(液)2例

    肝前间隙在正常情况下因其解剖位置,一般不会存留积液,但特殊情况下则可形成局部包裹性积液,易引起误诊.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此病2例,兹作报道.

    作者:王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瘤高频声像图82例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8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良性腺瘤60例、甲状腺癌22例,进行声像图分析.结果:良性肿瘤以混合性回声为主,占48.3%.恶性肿瘤以实质性低回声为主,占63.6%.肿瘤内伴有砂粒状钙化灶.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学珍;苏兰;朱长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概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1981年首先发现于美国,迄今遍布全球.截至1999年12月底,全球仍存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已达3 360万人,分布于2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全球因AIDS而死亡的人数已达1 630万人.

    作者:刘德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端粒是一种DNA-蛋白质复合体,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保证线性DNA完整复制.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染色体末端转移酶,近年来研究发现,端粒酶活性及端粒的稳定与恶性肿瘤发生相关.

    作者:黄礼年;王安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直肠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护理体会

    由肛门送入药液,保留在直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又避免药物口服引起胃肠道反应.本文着重总结用药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启芳;何淑燕;徐贵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护理体会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目前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治愈的疾病.但在化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副反应,甚至较严重.因此,化疗期间的护理成为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就提高护理质量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

    作者:陶素美;谢琪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食管扩张术的护理

    食管重建后吻合口狭窄和部分食管化学性烧伤后食管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开展了食管狭窄扩张术,效果满意.本文着重总结护理体会.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例术中配合体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手术中范围较大、损伤严重、操作较复杂的手术,术中、术后易出现较多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因此手术中医师、护士积极配合,力求稳妥、准确、迅速完成手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晴;刘牧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生素E局部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时期由于早产、受寒、窒息、休克、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重者可并发肺炎、败血症、肺出血、DIC等,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6年1月~1998年6月,我院儿科共收治76例,给予局部维生素E(Vit E)按摩辅佐治疗,效果满意.本文旨在探讨Vit E的临床使用疗效.

    作者:张萍;刘国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方法:对3例患者并发的间歇性、汹涌鼻衄,进行性、不可逆性视力下降进行护理分析.掌握颈动脉压迫试验,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防治,熟悉介入栓塞程序,有效配合手术全过程,术后密切注射颅内供血状况及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颅内水肿.结果:有1例介入栓塞患者假性动脉瘤闭塞,无再次鼻衄发生.结论:护理的密切配合是高科技、高难度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夏佩燕;陈利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CPAP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人群患病率高达2%~4%,由于夜间睡眠时反复发作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可导致夜间低氧血症,从而引起全身各系统的缺氧表现.1997~1998年,我院采用多导睡眠图诊断,并配合CPAP呼吸机对46例中、重度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章志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淮河N段水对小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目的:探讨淮河N段水有机物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对小鼠分别做血清、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LPO)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结果:淮河N段下游水及出厂水、末梢水组小鼠血清中SOD、LPO及GSH-px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变(P<0.01);而N段上游水组小鼠血清SOD和脑组织中GSH-px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淮河N段水对小鼠有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庄颖;江城梅;赵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滁州市区2 730名学龄前儿童贫血抽样调查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及贫血发生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滁州市区2 730名学龄前儿童抽样进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在所调查的2 730名4~6岁学龄前儿童Hb为116.32±14.83 g/L,查出Hb<110 g/L者553名,贫血患病率20.26%,检出贫血人数中女童高于男童,多数有偏食习惯(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贫血,应针对引起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魏东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我院教职工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教职工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调查我院88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种类、时间趋势、人群分布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前五位恶性肿瘤的顺序为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其分布与性别、职业有一定关系.结论:恶性肿瘤呈增长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秦凤展;郑荣生;王竞;孙惠娟;李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膀胱底部肿瘤误诊2例

    膀胱肿瘤与子宫及卵巢肿瘤虽同位于盆腔,因其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故临床上相互误诊较少见.我院于1999年 1月及5月份分别误诊1例,现就其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徐运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阻断性矫治

    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是否需进行矫治、正畸,观点不一.笔者对20例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阻断性矫治,效果良好,兹作报道.

    作者:张作显;李正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环孢素治疗难治性皮肌炎1例

    患者女性,45岁.因面部对称性水肿性紫红斑伴肌无力4年,肌酶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改变,诊断为皮肌炎.曾于1988年5月及1990年7月两次住我院治疗.第2次住院给予泼尼松60 mg/d,每周MTX 15 mg,雷公藤8片/天治疗,住院3个月,肌酶恢复正常,皮损完全消退,病情缓解后以泼尼松每天20 mg维持,出院治疗.1997年患者自行停用泼尼松,1个月后病情复发.

    作者:蒋法兴;刘训荃;张广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胎盘滞留82天1例

    患者27岁.因胎儿娩出后82天,胎盘未娩出伴发热 7天,门诊诊断胎盘滞留伴感染于1999年6月21日入院.患者系第1胎,足月妊娠,臀位;在当地镇医院阴道分娩1活婴,出生时苍白窒息,抢救5 min后死亡.产后10 min助产者牵拉脐带,因脐带断裂而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术中出血较多而停止剥离,后转送县级医院行第2次人工剥离胎盘,又因大出血暂停剥离;7天后行第3次人工剥离胎盘,因阴道出血过多伴休克而被迫放弃手术,3次手术均未取出胎盘组织,总失血量1 200 ml,共输血800 ml.

    作者:孙祥熙;靳丽杰;陶蕴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生儿期血气测定采血部位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血气测定的采血部位.方法:对生后2~10天新生儿桡动脉血、股静脉血、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进行血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血与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除PaO2和SaO2(P<0.01)外,其它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与股静脉血中pH、PaO2、SaO2及HCO-3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股静脉血代替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或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其结果不可靠.

    作者:王秀英;王琳;席康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改良PTCD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实用新型PTCD针及改良单针法PTCD操作技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黄疸,采用自制实用新型PTCD针及改良单针法PTCD技术行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引流.结果:38例均顺利置管,操作过程平稳.术后1周患者黄疸减轻,皮肤瘙痒缓解,血清胆红素下降60~150 μmol/L,平均下降110 μmol/L.无1例出现内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胆道感染、引流管脱出等并发症.结论:新型PTCD针是胆管穿刺引流的良好器具,改良单针法PTCD操作技术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会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介绍一种简易灌肠器

    1999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输液瓶代替搪瓷灌肠筒,用一次性输血器代替橡胶管进行灌肠,操作简便、可行,现予介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用一容量为500 ml的生理盐水的空输液瓶开启瓶塞,用自来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备用,瓶塞用器械液浸泡 30 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备用.

    作者:解萍;陈幼雪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