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的代谢产物,是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升高甚至早于肝活检组织学所见[1].我们对本院248例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进行了血清TBA及四种酶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蒙松年;江世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伤寒发病率在我国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伤寒病人的尽早发现、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合理的使用药物,对病人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我科血培养中检测的60株伤寒沙门菌和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董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粪便潜血(fecal occult blood,FOB)试验是临床 诊断和监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项目,也是普查和筛选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1].其试验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和免疫方法两类,化学法虽简便易行,但特异性较低,如进食肉类或服用铁剂等均可导致假阳性.近年来为解决潜血试验的特异性,已有应用免疫学方法的趋势,为此,我们对本实验室两种粪便潜血试验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英;吕旭军;朱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凝血酶原时间(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疗法的首选指标,也是检查外源性凝血障碍性疾病的重要过筛试验.本文着重探讨标本的保存温度及时间对PT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于利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担负着大量工作,随着用电负荷的逐年增加,尤其在夏季当大量制冷设备开启后,造成供电电压波动很大,直接影响了仪器的正常运行.现代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当市电断电几十毫秒便会导致微机停机,造成仪器运行中断,浪费时间和试剂,当标本血清量较少时,甚至需要重新抽血.此外,电网上接有X射线、CT、核磁共振、超声波诊断等大量用电设备,导致电网上各种杂波干扰严重.如何提高仪器的供电质量,已成为关系仪器能否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清流;陈学民;李奇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临床评价肝功能的常用检测项目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对献血者中非甲非乙型肝炎缺乏特异性检测方法,许多国家把对ALT的检测作为筛查这类肝炎的替代试验[1,2],我国自1984年起将ALT列为献血者必检项目.随着第二代、第三代抗-HCV检测试剂的应用,其检出HCV抗体与ALT水平升高的时间接近[1,3],目前美国等一些国家已不做或不规定做ALT检测.本文试从单纯ALT升高的无偿献血者复查情况探析检测ALT的作用.
作者:左祝华;高尚峰;孙晓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有机磷农药是继有机氯农药以后被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使用的多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如:乐果、敌百虫、杀螟松、倍硫磷等.多年来,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一直较为突出[1,2].为了了解常用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2003年11月对南昌市墩子塘集贸市场的蔬菜进行了抽样检查.
作者:单丽娜;周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遗传学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DNA某些部位含有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of repeats,STR),STR的高度多态性可为人类基因组DNA的识别提供重要标记,适用于民族演变、法医学个体指认与亲子鉴定以及骨髓移植等研究领域.笔者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mp-FLP)技术和银染法对vWA、D12S391和D1S1656 3个STR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及频率的研究,为江西地区汉族人群的遗传学研究提供数据.
作者:唐绮;李国良;孙瑜;肖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葡萄球菌是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尤其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已引起广泛关注.我院对临床分离的170株葡萄球菌试作如下分析.
作者:刘让万;钟军;吴庆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属于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上引起的感染日趋增多,老年人群因机体、机能的下降,免疫力低,呼吸系统慢性病较为多见,因而较易引发感染.本文对我院老年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 9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耐药谱及多重耐药生进行初步分析.
作者:江志兰;周少雄;王晓玲;李婉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母婴血型不合,母体血清中IgG血型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前定期测定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以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极有意义.目前,临床上对IgG血型抗体效价>1:64的孕妇已足够重视,如定期检查及药物治疗以降低其抗体效价,而对≤1:64的孕妇则不够重视,一般在孕16周左右检测一次就不再检查.本文对512对夫妇血型不合的抗体效价为1:64或1:32的O型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进行定期检测,以观察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碎永;林甲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OA病变中MMP的意义及早期诊断.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和24例OA患者血中及关节液中的MMP-3水平.结果OA患者关节液中MMP-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关节液水平,血中MMP-3水平虽明显低于关节液中的水平,但与正常人对照组血清MMP-3水平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OA患者血中MMP-3水平对进一步研究OA发病机理及早期发现OA并采取有效防治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症脑梗塞患者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BB(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及对症治疗(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和静注维脑路通针及甘露醇),其中治疗组加用神经生长因子针剂肌肉注射,一天一次,每次8μg,四周为一疗程.治疗后第1、5、10、20、28天取血测定不同组别血清CK-BB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CK-BB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K-BB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塞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林洪燕;林群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自制血清蛋白电泳的质控品,用于全自动血清蛋白电泳系统的内部质量控制,并评价该电泳系统的稳定性.方法混合新鲜正常人血清,灭活、离心、加入叠氮钠防腐,分装,低温保存.分析质控品的TP,ALB以及电泳结果的OCV和RCV.结果贮存于-70℃自制的血清蛋白电泳的质控品复溶后电泳ALB和γ球蛋白的变异低于5%,且电泳计算的ALB和实际测定的ALB无显著性差别(P>0.05,r=0.915).但α1,α2和β的变异较大,Hydrasys-hyrys电泳系统具有较稳定的系统和良好的重复性.结论自制血清蛋白电泳的质控品基本上符合临床使用的要求,是良好的室内质量监测的质控品.
作者:牟秀萍;王伶;牟华红;谢爱民;冯伟;姚全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TPPA和TRUST两法联合检测对梅毒的诊断及监控意义.方法初筛采用TRUST法,确诊采用TPPA法.结果2000-2002年我局共对10470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检出梅毒共44人,检出率为0.42%.2000、2001和2002年检出率分别为0.19%、0.37%和0.67%;44例梅毒抗体阳性者国内出境人员31例,外藉入境人员3例,台湾入境人员10例;两法检测结果经x2检验,P>0.05结果无差异.结论监测中同时作TPPA和TRUST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加强梅毒监测,结合防治.对梅毒患者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切断传染途径,有效地控制梅毒流行蔓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掌握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耐药谱选用改良K-B法,基因分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结果48株阴沟肠杆菌中ESBLs检出率为35.4%,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产ESBLs和不产ESBLs菌株间的耐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RAPD基因分型得的遗传聚类图,可分为四类,1、2、5、6号标本为同一聚类群.结论阴沟肠杆菌有很高的耐药性,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RAPD技术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同源性分析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作者:桂炳东;王伶;邹叶青;胡龙华;贾坤茹;章白苓;胡晓彦;谭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TRFIA法测定HBV-M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MEIA法和TRFIA法同时测定104份随机样本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两种方法测定HBsAg、HBsAb、HBeAg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8.1%,96.2%,99.0%,经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HBeAb结果符合率为90.9%,x2=4.0,P<0.05,有显著差异.TRFIA法用1:30稀释血清检测HBcAb,而MEIA法是用原血清,故结果无可比性.结论TRFIA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除HBeAb诊断特异性稍欠佳外,其余四项指标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雷秀霞;陈英姿;徐邦牢;黄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孕妇、正常孕妇与正常妇女之间血脂和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用杜邦A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分别检测TC、TG、HDL-C、LDL-C、apoA1、apoB,组间显著性用t检验.结果妊高症孕妇组TC、TG、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正常孕妇组的测定结果除apoB外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妊高症孕妇组除HDL-C、ApoA1外,其余4个项目均高于正常孕妇组.结论妊高症孕妇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紊乱改变,提示其抗御动脉硬化的保护机能大为减弱.而正常孕妇虽然TC、TG、LDL-C及apoB等诱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明显升高,但抗御动脉硬化作用的HDL-C及apoA1也升高明显,从而减少了动脉硬化的发生.因此,重视妊娠妇女血脂及脂蛋白的监测,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妊高症是围产保健和优生优育十分重要的内容.
作者:刘芳兰;吴时耕;张忠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人体外周血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定量测定70例HBV感染者(HBSAg)和58例非感染者外周血红细胞数(RBC)、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比HBV感染与非感染者各项指数的差异.结果MCHC增高(P<0.001),HGB增高(P=0.023),MPV增高(P=0.008),PLT、PCT降低(P<0.001),其余RBC、HCT、MCV、RDW、MCH无显著意义.结论HBV感染导致患者红细胞MCHC升高及血小板大小、数量的减少,但不影响红细胞、血小板的分布宽度.
作者:马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子生物学(PCR法)在副溶血性弧菌鉴定中的意义.方法用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同时用分子生物学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从腹腔病人19份标本中分离出14株可疑菌,PCR特异性扩增带在250bp~500bp之间且靠近250 bp片段,其大小为285 bp左右.本次共检样品19件,检出该菌14件,其检出率为74%.结论经过细菌形态学、生化反应、溶血试验确定该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生物学PCR方法结果一致.
作者:夏文;邹国和;薛琳;吴越;倪贤生;胡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配合临床监测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指标,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聚集坡度都增高.结论实验室血小板聚集实验的检测对临床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四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文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近3年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API20-NE对菌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非发酵菌的前三位,3种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前2种菌对亚胺培南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头孢他啶是三代头孢菌素中抗菌活性高的.结论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3种菌感染有效的药物.
作者:顾秉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CIC阳性组和CIC阴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MBP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原理测定MBP含量.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B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CIC阳性组MBP水平明显低于CIC阴性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BP水平下降,从而激活补体能力减弱,易导致CIC的形成.
作者:顾进;许运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的稳定偶氮肿Ⅰ试剂,用于测定血清镁的含量.方法采用贝克曼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终点法测定,并与UVP 2450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①测定波长,570nm为主波长,700nm为次波长;②稳定性,显色后30分钟内稳定;③线性范围,在0.25~2.41mmol/L之间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1.006X+0.03,r2=0.9971:④回收率,98~101%之间;⑤精密度,批内3.1%,批间1.1%;⑥方法学比较,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Y=1.05X-0.06,r2=0.9900,相关良好.⑦在钙离子浓度为0.80~6.40mmol/L范围内,不受干扰;⑧稳定性,开盖后至少稳定3天.结论应用新的稳定偶氮肿Ⅰ试剂进行血清镁的全自动分析测定,其抗干扰性、络合镁特异性、反应的灵敏度、精密度均良好.且试剂安全、稳定,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姚海林;刘绍珍;黄金平;胡绍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用生物素亲和素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Biotin-Auidin system ELISA简称BAS-ELISA)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 TT4)和总三碘甲腺原氨酸(lotel 3,5,3'Triodothy ronineTT3),以对该方法进行统计学评价.方法以临床血清标本为检测标本,用BAS-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TT3和TT4,观察其灵敏度,线性试验及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干扰率,并与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 RIA)对比.结果TT3,TT4的灵敏度分别为0.3mmol/L,25.7nmol/L.线性范围0.3~8.0nmol/L,25.7~411.3nmol/L.二种浓度的TT3和TT4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5.0%,4.O%和4.0%,3.5%;批间变异分别为6.9%,5.4%和5.9%,4.7%.回收率TT3为92.20~106.50%,平均为98.62%;TT4为95.62~103.84%,平均为99.22%.脂血、肌酐、高胆红素三种物质对TT3和TT4测定的干扰率分别为10.1%,2.4%,3.2%和11.6%,2.8%,2.9%.与RIA法比较,其相关系数TT3O 0.956,P<0.01,TT4为0.977,P<0.01.结论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靠,与RIA呈高度正相关.
作者:周海涛;华连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两种结果的可比性,为现代化仪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实验室依据.方法取一份标本,连续测定10次,观察其批内精密度;用质控物,连续测定23天,观察其批间精密度;将90例血标本的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之间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59,0.9775,0.8053,0.8695,0.5243(P<0.01).结论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准确等优点,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梅;方伟祯;王敏;刘香梅;鲍蕴文;肖旺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用相关的试剂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冠心病组的TG,apoB,LDLC,LP(a)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poAI,HDLC较对照组减少P<0.05,TC亦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HSCRP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其它疾病组的HSCRP也增高(P<0.05).结论病人血清中HSCRP的测定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吴瑜霞;黄志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联合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 44例糖尿病患者及72例健康人尿微量蛋白,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浆TM,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蛋白和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常规尿蛋白阳性组尿MA、α1-M、β2-M、TRF与常规尿蛋白阴性组比较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尿MA与血浆TM联检后,阳性率则提高到93.7%.结论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浆TM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艳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Rh系统除RhD以外的其它抗体引起的溶血进行检测.方法(1)对新生儿溶血(黄疸)的病人进行筛检;(2)对Rh系统所引起的溶血进行区分.结果共筛查出了3例是由除RhD以外的其它抗体所引起的溶血.结论除RhD以外,其它抗E、抗e、抗C、抗c抗体均可引起溶血.
作者:周根水;王启新;陈桂荣;闵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初筛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耐多药性的方法.方法设计一种能检测已知点突变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并优化试验条件,用此方法检测18株耐多药株及95株非耐多药株的rpoB基因531位密码子由TCG向TTG的突变情况,以检测其耐多药性.以传统的间接耐药比例法为标准,对用PCR法检测结核菌的耐多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设计的PCR法检测结核菌耐多药性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80%,约登指数为69%.结论本研究设计的PCR法2小时能报告结果,且简单、经济,在结核菌耐多药性快速初筛中具有应用潜力.
作者:鲍优红;叶建萍;葛超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对尿沉渣自动化分析仪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检测的影响.方法对本院住院及门诊2129例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镜检,对其中上皮细胞(4+),尿液自动化分析大于100/HPF的326例标本分析其白细胞镜检与尿沉渣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326例中81%的标本尿沉渣自动化分析仪白细胞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比较显著增高(P<0.05).结论大量上皮细胞可引起尿沉渣自动化分析仪白细胞检测结果假性增高,应通过镜检纠正其对白细胞检测的影响.
作者:胡正强;邹盛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网织红细胞一直沿用活体染色手工涂片显微镜计数方法,由于操作较繁,受操作人员对网织红细胞辨认的主观差异等因素而致结果差异,且难以标准化,在临床上检测样本较少.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程度高的检测分析仪器日益增多,仪器检测网织红细胞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检测细胞数多,且易标准化,是一个较理想的分析手段.原手工法只有百分数一个指标,目前仪器法分析网红细胞有多个参数指标,对临床诊治及愈后疗效监测具有一定的作用.各种网织红细胞参数的临床应用依赖于正常参考范围的确定.我国对成年人、儿童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参考范围巳见报道,而未见对老年人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报道.因此,我们用拜耳ADVIA12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95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网织红细胞各参数进行调查,对男女性别、年龄分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守岳;张燕鸣;陆冬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芯片技术检测肺癌细胞株基因差异表达探讨肺癌的发病机制,并尝试寻找可能用于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因.方法对四株肺癌细胞(PGCl3、PAa、H1299、NiS成瘤)作肺癌相关基因的芯片检测,分析其与对照组永生化细胞株(16HBE)之间的表达差异.从检测结果中选取了三个基因作RT-PCR鉴定.结果H1299有89个基因表达改变,PAa有59个基因表达改变,PGCL3有93个基因表达改变,NiS成瘤有78个基因表达改变.经RT-PCR鉴定的三个基因:L6A在各肿瘤细胞株中呈高表达,RXRB在各肿瘤细胞中呈低表达,vimentin除在无恶性转移株PAa中无显著差异外,在其他肿瘤细胞株中均呈高表达,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阶段相互作用的结果,L6抗原可能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vimentin可能与肺肿瘤的转移有关,RXRB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相关.
作者:宋春林;陈耀勇;邹东霆;李冰;葛曰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本院实验室血清CA242测定值的参考范围和对一些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的3185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清,测定CA242值,排除重复测定及恶性肿瘤病人的结果;收集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标本946例,测定血清CA242值.统计分析.结果男女CA242测定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龄组间CA242值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966).本实验室非恶性肿瘤病人CA242测定值非正态分布(P<0.05).不考虑男女、年龄因素,确定本院实验室CA242值的参考范围O~18.9U/ml.胰腺癌、结直肠癌全域准确率(AUC)值在0.7~0.9之间;胃癌、肝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肾癌、膀胱癌AUC值在0.5~0.7之间.结论确定本院实验室CA242的参考范围<18.9U/ml.血清CA242测定,对胰腺癌、结直肠癌有一定的准确性;胃癌、肝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肾癌、膀胱癌有较低的准确性.本资料证明CA242无器官特异性.
作者:沈俊娅;刘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μl血清裂解液提取HBV DNA、和取同样量的全血经不同裂解液提取血液中血清及白细胞内总HBV DNA,同时经PCR检测.对78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两种取材方法检测HBV DNA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检测HBV DNA的低检测限为1×103拷贝/ml,29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 DNA阳性率为100%,血清阳性率为100%,P>0.05;37份HBsAg、抗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 DNA阳性率为97.30%,血清阳性率为48.65%,P<0.01;12份HBsAg和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 DNA阳性率为91.67%,血清阳性率为25%,P<0.01;20份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均为阴性.血清HBVDNA阳性多数是ALT升高患者,其拷贝数均小于全血测定的拷贝数.结论全血检测HBV DNA阳性率高,避免血液中白细胞内HBV漏检,它能准确地反应血液HBV含量,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效果作监测.
作者:占葆娥;刘心亮;徐淑屏;吕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中血栓相关指标(FIB、AT:A、VWF、VⅢ:C、D-D、PLG: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慢性肾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于STAGO-STA自动血凝仪上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和纤溶酶原活性(PLG:A);一期法测定VⅢ促凝活性(VⅢ:C);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慢性肾炎患者中FIB、VWF、VⅢ:C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D-D也有升高(0.01<P<0.05),AT:A出现下降(P<0.05),而PLG: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由于FIB升高、AT:A下降及血管内皮可能存在较严重损伤等因素,较易导致血栓形成,并可能进一步发展到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栓相关指标测定对慢性肾炎治疗和病情发展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瑜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lasma thrombomdulin,PTM)、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检测分析,旨在探讨P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活动期(n=42)、缓解稳定期(n=30)及正常对照组(n=55)中上述各项指标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RA患者活动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0.01);RA患者稳定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A患者四项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R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与患者病情相关,各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参与RA患者的炎症过程,联合动态监测有助于临床观察RA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作者:樊有龙;徐建民;王外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4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115例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RA)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25例,系统性硬化症(SSc)20例,正常对照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中的VEGF(ng/L)的含量.结果血清VEGF水平(单位ng/L)分别为RA 558.58±348.45,SLE244.63±87.44,PM/DM355.12±258.56,SSc362.72±177.52,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的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病情监测可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龙武彬;吴晓丹;朱静;刘建;周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胸腹心包腔积液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探讨其细胞形态学诊断价值.方法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的制片采用推片法,以瑞吉复合染色法鉴定细胞性质.结果2240例胸腹心包腔积液常规细胞形态学分析,检出恶性细胞342例,与临床终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8.8%;检出44例可疑恶性细胞与临床终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88.6%;122例核异质细胞中确诊为恶性肿瘤71例,与临床确诊符合率为58.2%;检出恶性淋巴瘤细胞14例、白血病细胞5例、恶性间皮瘤2例,与临床终诊符合率为100%;此外对2240例积液中其他细胞形态变化资料分析:其中中性粒细胞增多(>80%)330例、淋巴细胞增多(>80%)376例、嗜酸性细胞增多(>10%)43例、浆细胞增多10例、噬菌细胞26例、淋巴细胞岛188例、血细胞粘附肿瘤细胞75例、朗罕氏细胞1例.结论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开展细胞形态学检查十分重要,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志成;周道银;凌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肾组织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胫、股骨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骨髓MSCs.32只雌性SD大鼠复制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模型,随机分为两个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经下腔静脉移植骨髓MSCs,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天、2天、3天、4天处死大鼠,两组大鼠每天均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omodeoxyuridine,BrdU).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在肾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缺血再灌注后的第二天,移植组和对照组都有表达BrdU阳性细胞,并随时间延长BrdU阳性细胞个数逐渐增多,但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移植的外源性骨髓MSCs能够促进损伤肾脏的细胞增殖,参与肾损伤的修复.
作者:王共先;张中华;汪泱;黄学明;刘伟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早期RA患者43例,非RA患者88例进行血清APF、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的检测,APF、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抗Sa抗体、抗RA33抗体用免疫印记法检测.结果(1)APF、AKA、抗Sa抗体及抗RA33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6%和34.9%、94.3%和 37.2%、97.7%和34.9%、97.7%和23.3%.(2)4种抗体联合检测时,2种抗体阳性、3种抗体阳性、4种抗体阳性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7%和23.3%、98.9%和16.3%、100%和9.3%.结论APF等自身抗体对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高,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RA的诊断率.
作者:梅洵;刘燕鸣;周燕;李水琴;吴明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以合成的小分子肽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制备单克隆抗体(mAb)的技术路线.方法以合成多肽TAP与载体KLH交联的偶联物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抗TAP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共获得10株能稳定分泌TAP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稳定性试验,对其分泌的mAb进行效价测定、中和抑制试验、特异性鉴定,均表明所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稳定性好,其所分泌的mAb效价高、特异性好.结论利用合成多肽TAP成功制备了抗TAP单克隆抗体.
作者:王慧;罗炜;徐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合成巨细胞病毒结构蛋白的强抗原性表位肽段,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根据巨细胞病毒结构蛋白的抗原性表位,以Fmoc基团保护的氨基酸为原料,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SPPS)合成了具有强抗原性的部分肽段,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鉴定纯化,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对其抗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成功合成了包含巨细胞病毒的结构蛋白强抗原性表位的两个肽段,纯度达95%以上,并且具有很高的抗原性.结论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巨细胞病毒的抗原性表位肽段,并且所合成肽段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可以作为抗原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
作者:孙立山;俞炳耀;周文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Ac.TdiffⅡ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操作功能上有三种模式方法,即预稀释法、开盖法、闭盖法,三种模式操作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实验室的情况来选择使用.一般来说,闭盖法是采用真空抗凝管采血.其操作简便,有利于建立方法的统一性,有条件的科室可做闭盖法操作;开盖法多用于自配抗凝管采血,成本上较为经济,但人为误差的因素不可避免;预稀释法使用于未稍血液,用血量极少,提供婴幼儿和静脉抽血较困难的病人选用此法,但由于使用未稍血液有一定的误差,一般不推荐使用本法,而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不少单位采用了预稀释法操作.三种操作方法在测定结果上是否有较好的可比性,还未见有人报道这方面的信息,我们根据这三种模式操作,采用同一份标本,在对仪器进行校准的前提下,进行了对比操作试验,结果发现相互之间有差异,主要是预稀释的结果与开盖和闭盖的结果差异明显.现将这三种模式操作及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熊玉根;万本愿;贺葵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研究就对苦味酸法和酶法这两种不同方法所测肌酐值对CCr的影响进行比较,以探讨临床是否需要重新制定新的血肌酐和CCr正常范围的必要性.
作者:张迎华;王军;林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穿刺技术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献血者的情绪,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是书本上所介绍的佳穿刺静脉.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几乎都是用这三根静脉采血的.但在实践工作中也碰到了几例变异的情况.有时在献血者手的肘窝处找不到这三根静脉,我们会继续去寻找别的静脉穿刺.现在就谈谈在工作实践中所碰到的几种血管变异及其穿刺要点和注意事项.
作者:阳作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毛滴虫引起咽部感染极其少见.我们应用生理盐水湿片法于2003年7、8月间在两位患者口腔扁桃体假膜分泌物中检出毛滴虫,现报告如下.病例1女,53岁,因受凉后气管炎复发,咽部痒、咳嗽、不适,自服感冒药及消炎药物.后经中药调理,仍未见好转.于2003年7月底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右侧扁桃腺充血,水肿,其上覆有一层白色假膜状物,呈点、片状,不易擦除,口腔粘膜无溃疡.用无菌和生理盐水湿片镜检,结果镜检找到滴虫,随即取患者白带镜检未找到滴虫.细菌培养结果无致病菌生长.诊断:口腔滴虫病,治疗:给予甲硝唑0.2g口服,每天3次,连服7天,并辅以甲硝唑注射液清洁口腔,经治疗,不适症状全部消失.
作者:高锦伦;黄佳;谭又吉;陶亦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李某,男59岁.以反复腹痛一年,再次发作四天为主诉入院.曾于多家医院诊治未见好转.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返酸、无腹胀、无尿频、尿急、尿痛.
作者:孟虎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上接第4期)张金巧[11]等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8例初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活检标本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KDR、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初治AML患者骨髓病理组织中KDR、VEGF和MVD的表达高于对照组,VEGF及KDR与MVD呈正相关;化疗后完全缓解组骨髓组织的VEGF、KDR阳性率及MVD明显下降,治疗后未完全缓解组的VEGF、KDR阳性率及MVD与治疗前无显著性下降;并运用Kaplan-Meier分析发现治疗前VEGF阴性组的生存时间大于VEGF阳性组.认为VEGF/KDR信号传导通路在急性白血病血管新生中起主要作用,VEGF的表达与AML的预后有关.
作者:段勇;杨桂玲;李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生物芯片(biochip)的设想起始于80年代中期,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三大领域[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发展与完成[2],以功能研究为核心的人类后基因组计划时代已经到来,建立新型、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分析技术已势在必行,这些高效的分析与测定技术已有多种,如DNA质谱分析法,荧光单分子分析法,杂交分析等,其中以生物芯片技术为基础的许多新型分析技术发展快也具发展潜力.1996年美国affymertrix公司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块基因芯片;1998年,美国开发成功世界上第一块蛋白质芯片;2003年,我国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开发了大渊ToRCH蛋白芯片和大渊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目前世界上有数千家大公司在从事生物芯片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这将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与环境监督等众多领域带来巨大的革新甚至革命.本文就生物蛋白芯片技术及其在ToRCH综合症诊治中的应用与展望作如下综述.
作者:乐爱平;万腊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世界一些地区暴发流行一年半以来,在WHO的组织下对该病的病因及病原学诊断方面、治疗和预防方面均发布了许多文件.我国也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治疗方案[1].方案中规定了特异性病原学检测应用SARS-CoV RNA检测和SARS-CoV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一般性实验室检查应用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T淋巴细胞计数.对此已有许多综述发表[2,4].各地在对SARS患者检测中陆续发现一些有用的检验指标.这些会对SARS的及时诊断或鉴别诊断有所帮助,现简单综述如下.
作者:王梅;王金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脏是一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多细胞的集合体.现已普遍认为肝脏中存在干细胞.肝脏在维持自身的损伤和修复中保持极好的平衡.有3种水平的细胞参与成体肝脏的更新与修复.第一类是处于分化终点的成熟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在肝脏轻度受损时,成熟肝细胞经过1~2次有丝分裂,使肝脏的体积与功能得以恢复,肝脏的这种修复能力是有限的.第二类是内源性肝干细胞,在肝严重受损而肝再生受到抑制时,肝前体细胞(肝卵圆细胞)大量增殖并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从而使肝脏修复.但是,肝前体细胞属于短暂增殖细胞,其修复能力有一定限度.这就需要第三类细胞--外源性肝干细胞,这类细胞可能来源于胚胎、骨髓和胰腺的干细胞或唾液腺祖细胞等,这类细胞的数量极少,但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可定向或横向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或组织前体细胞.文章就三类细胞的一般特征、来源、活化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车媛梅;张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自1992年Schwartner首先注意到低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有相关性[1]后,许多研究加以证实,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胆红素对脂类,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有抑制作用,胆红素可使血红素氧化酶(HO)活力呈反馈性增加,有利于清除血红素代谢产物对细胞的毒性[2].低胆红素对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性与吸烟,血舒张压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低等危险因子相当[3].还有人发现低胆红素也与外周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易患性有关[4].数项前瞻性研究认为低胆红素对未来发生心血管病有预示作用.Breimer于1995年观察7685名英国中年人,发现低胆红素与CAD的发病有关[5].Djousee等的研究表明,高胆红素与低的CAD和心肌梗死(MI)发生率有关[6].但也有些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有待澄清.
作者:王金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一、A型题1.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核心是( )A.质量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信息管理 D.经济管理 E.营销管理2.以质量为中心,让用户满意并达到长期成功通过什么管理途径来达到( )A.质量控制 B.质量保证 C.质量体系 D.质量检查E全面质量管理3.ISO/DIS 15189:2001的文件名称是( )
作者:秦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