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ned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作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各种抗生素的滥用,其耐药性也日益上升,解脲脲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自发性流产、早产、死胎与低体重胎儿.由于解脲脲原体可吸附于精子表面,阻碍精子运动;产生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干扰精子与卵子结合,以及对精子的免疫损伤等因素,常有不孕症发生[1].因此对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测定及药敏已十分重要,现将我院三个季度来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敏感性的检查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也就是指抗A和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ABO系中的亚型,变异型抗A1或某种抗B等抗体,也称不规则抗体[1,2].不完全抗体多为免疫抗体,通常由输血和妊娠免疫刺激产生.检测方法常用胶体介质凝集试验、酶法、抗球蛋白试验、凝胶技术和聚凝胺法等.经典的间接抗球蛋白法,具有费时、操作较复杂、很难于临床推广.聚凝胺法则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易推广.下面结合自己实际工作,应用聚凝胺法检出6例不规则抗体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昌;陈火玲;王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很多:有普通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电镜、血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等.普通显微镜由于缺乏色泽对比和立体感,需要有丰富熟练的尿形态学检验工作经验者,且理想是染色,但较麻烦,故开展甚少;相差显微镜法反映尿红细胞形态立体感强,善于分辨;电镜法由于价格昂贵一般医院难以用于临床;血液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体积,有客观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但易受其他微粒的干扰;1995年日本推出的以流式细胞技术为原理的尿液分析仪SysmexUF-100可将尿中成分作荧光染色后加以识别.
作者:韩晋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2004年1月至2004年4月,我院细菌室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1256份送检的痰标本进行酵母菌分离鉴别,再用VITEK-YBC卡进行酵母菌的鉴定作比较,以探索酵母菌快速分离及鉴定的方法.
作者:吴丽丽;沈世恩;邵伟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人类免疫缺陷性疾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DIS)传播途径由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开展孕产妇产前血清HIV-Ab初筛试验是实施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前提,对防治艾滋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我院2003年7月~2004年10月488名孕产妇产前HIV-Ab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培忠;黄培昌;黄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梅毒是经典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掌握入院病人的基本健康状况,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我们用ELISA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了梅毒的筛查,并将TP-ELISA、TP-PA、TRUST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区文华;苏锡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致病支原体,可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阴道炎和粘液脓性宫颈炎.为了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我们应用进口和国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00例患者标本进行对比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并予以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慧明;仲爱芳;孙芳卿;资文杰;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仪器性能和试剂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根据实验室仪器、试剂的评价原则,对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有关性能,采用国产和自配试剂经过三个多月的初步测试观察,并进行评价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玉珍;杨持昂;邵玉珍;孙永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干化学法测定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浓度以其简便快速的优点而被急诊采用,但从临床实际操作来看,胆红素含量偏高的标本对所检测的GGT值有影响,本实验分别用干化学法和连续监测法检测了111例各种浓度胆红素血清标本GGT值,来探讨胆红素对干化学法测定GGT的影响.
作者:倪莉;邵美娟;胡云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常导致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是造成围生儿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血清中胆汁酸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性损伤的重要指标,同时对检测胆汁淤积症也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为了了解临产妇血清TBA浓度的变化,减少ICP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5月收治的60例ICP患者进行空腹血清TBA及部分生化指标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晓美;林月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反应蛋白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创伤后反应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儿科疾病中的发病率高,细菌和病毒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正确地鉴别两者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CRP定量检测是一个理想项目.因此采用灵敏的检测手段、简易、快速、准确了解患儿的病情,有助于临床作出诊断[2].
作者:陈彩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是本地区几年来散发性传染病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为了解该菌耐药性情况,控制该菌蔓延、繁殖,更好地提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对本院2001年6月~2003年5月间的门诊发热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13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采用自动化仪器,结合手工鉴定与药敏试验,用11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检测.发现氨苄青霉素耐药性高,氟嗪酸次之,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报告如下.
作者:应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结核病的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但该法不够敏感,对于排菌少或不排菌的轻症肺结核、肺外结核常有其局限性.随着免疫学的发展,敏感性高,操作简单,无需精密仪器及昂贵试剂的检测技术,TB-DoT法检测胸水抗体或血清中抗体,具有以上优点,对诊断肺外结核有一定辅助价值.
作者:诸文通;吴东东;金法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所谓性早熟是指男童9岁前,女童8岁前出现第二性特征[1],但性早熟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其诊断常通过骨龄检测是否超前或B超检查第二性器官的发育状况等来协助判断.为给临床诊断性早熟特别是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48例临床诊断为性早熟儿童的FSH、LH、PRL、P、T、E2六项激素水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锦蓉;万汝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肥胖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综合症,它代表人体能量摄入超过消耗,能量以脂肪形式在体内储存的结果.一般认为体量超过其性别的身高体重标准20%以上为肥胖.无明显病因引起的肥胖为单纯性肥胖,反之为病理性肥胖;肥胖使人们身心健康受到了危险.因此肥胖与性腺激素关系的研究受到了关注,本文旨在通过测定性激素,为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金艳慧;丁鸿燕;张文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ELISA法检测广泛应用于血站血液的HBsAg、抗-HIV、抗-HC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在该法的检测过程中,洗板机洗板是一项极重要的环节.洗板不当(次数不够或洗涤不干净或洗涤次数过多)会造成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出现.为此,就洗板机洗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做了一点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俊;杨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和商品化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在短时间内为临床提供了大量的实验诊断数据[1].目前对OLYMPUS生化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已越来越多,但一般多对其样本采集、分离和仪器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研究,而关于商品化试剂盒应用过程中对其的干扰及消除研究得不多.为此,我们将进口原装试剂和国产试剂两种商品化试剂盒,在OLYMPUS AU640和OLYMPUS AU400两种型号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冷藏仓中不同试剂排列顺序、部分试剂冷藏仓中使用期限[2,3]、碱性试剂使用过程中佳定标时间[2]等方面的观察,根据统计资料处理,得出商品化试剂盒应用过程中对OLYMPUS生化分析仪的干扰因素和消除方法.
作者:金宗华;罗有恩;罗云;谢云琴;梁文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日本生产的CIS F-820血细胞分析仪在农村基层医院(一甲)占有一定市场,它是一种半自动两个测试通道的三分类多功能血液分析仪,同时可采用静脉抗凝血和末稍血两种不同标本测试.分析原理是利用血球粒子通过微孔时瞬间的电阻变化产生脉冲电流计数血细胞,根据血球粒子生成脉冲峰值与血球容积比例而计算红细胞压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计算出血红蛋白量.当仪器有堵孔、气泡、器材污染等问题时仪器窗口显示故障状态和异常现象,经几年的使用,简要总结了我们曾碰到的这些异常现象,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使用该仪器的同仁参考.
作者:骆美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研究表明,血清铜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血清铜升高为其共同特征[1,2],韩存芝等发现81.5%卵巢癌患者血清铜升高,唐琴华等认为血清铜升高可作为卵巢癌的活动观察和预后判断一项参考指标.本文就68例卵巢癌患者血清铜术前术后进行分析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在其实验室认可的通用准则中提出了临床实验室,应在分析方法应用病人标本检测前,对方法性能(包括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检测限、分析范围、参考范围、可报告范围等)进行确认.但很少实验室有此财力、物力、人力,我科针对临床科室及体检办公室对白球比(A/G)的抱怨-认为A/G偏低,随机从2004年上半年健康体检肝功能中抽取1200例(剔除黄疸及ALT偏高者),记录各自TP、ALB,将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求出均值(x)和标准差(s),进而确立本实验室的白球比参考范围.
作者:周月清;章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CD3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但能将白细胞分为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五类,还能提供其他四种分类及百分数,如:异常淋巴细胞%(VARLM)、胚细胞%(BLAST)、未成熟粒细胞%(IG)、带形核嗜中性粒细胞%(BAND).本文对仪器提供的异常淋巴细胞(以下简称异淋细胞)分类的百分数和传统的显微镜目测(以下简称镜检)分类百分数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慧萍;卢文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窒息(asphyxia)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窒息缺氧和酸中毒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窒息新生儿与胆红素的关系目前众说不一,为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于2003年2月~2004年1月对41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良旗;姚传华;高纪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观察Rh抗血清在低温保存时间及效价变化,笔者对-20℃和-45℃两种冰冻保存3年Rh抗血清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并用四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甲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由于快速敏感的β-HCG化学发光免疫连续测定和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确诊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许多未破裂的异位妊娠得以用药物治疗.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是常用的方法[2],近年来随着米非司酮的问世,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逐渐被应用.本文就通过定时测定各患者血中β-HCG,观察其变化并对这二种治疗方法效果作一对比.
作者:楼跃民;喻芳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测算出单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HC)及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HDW<3.4g/dL时,HC-VAR为阴性,3.4g/dL≤HDW<4.0g/dL时,HC-VAR+,4.0g/dL≤HDW<4.6g/dL时,HC-VAR++,HDW≥4.6 g/dL时,HCVAR+++.,该项指标是反映红细胞成熟程度及大小不均一性的指标,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时往往有阳性提示,并与网织红细胞的多少呈正相关,现就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陈化禹;伊学军;焦连亭;晁红瑞;路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列为性传播疾病的首位.主要原因与耐药株增加有关.对我院性病门诊疑为NGU患者2018例进行了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检测,并对832例阳性标本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曹德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前列腺癌(PCa)是常见的男性肿瘤之一,为了尽早发现,PSA在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PSA仍然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不能算是PCa早期诊断中的理想指标.因此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PSAD和FPSA/PSA的概念.作者通过检测26例PCa和40BPH患者血清PSA、PSAD、FPSA/PSA,并应用ROC曲线评价它们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意义.
作者:朱学海;李民;吴勇;赵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们用全自动凝血仪检测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值、国际标准化比值,旨在探讨临产孕妇凝血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晓珏;伏长青;陆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临床中对网织红细胞的测定越来越多的使用仪器法,不同的仪器测定网织红细胞的原理不同,其测得的值也不尽相同[1~3],仪器法网织红细胞正常成人参考范围所报道较多[4~6],儿童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虽也有所报道[7~8],但所测定的标本量都不大.我们用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了380例正常儿童的网织红细胞,来确定该仪器正常儿童的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束国防;高茂馗;芦慧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NFB)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阳性率.方法采用MH琼脂扩散法,以加与不加EDTA亚胺培南纸片的抑菌环直径差异确定MBL的产生.结果484株待测NFB菌株中,MBL阳性率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100.0%、铜绿假单胞菌为49.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63.9%、鲍曼不动杆菌为7.5%、脑膜败血黄杆菌为94.1%、产吲哚黄杆菌为80.9%、少动鞘胺醇单胞菌为13.3%.结论临床分离的NFB存在较高的MBL阳性率,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MBL菌的进一步扩散.
作者:李国雄;赵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膜补体受体1型分子表达(CR1)特点以及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测定CR1分子的数量.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肾炎患者存在红细胞CR1分子活性继发性降低,致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降低,使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临床治疗后能够提高红细胞CR1分子活性,改善RCIA功能及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动态定量检测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作者:韩景银;杨文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解脲棒状杆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提高该菌检出率,指导临床合理利用抗生素.方法筛选380例碱性尿液进行常规培养,用ATB鉴定仪对分离出的革兰阳性棒状细菌进行鉴定,并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培养检出解脲棒状杆菌4株,检出率为1.05%,对β-内酰胺酶类、克林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等耐药,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结论解脲棒状杆菌正在成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种重要的致病菌,该菌多重耐药,应引起大家重视.
作者:陈碧英;朱对兰;赵书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Bayer脱氧吡啶酚(DPD)试剂盒相关指标.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定量临床实验室方法初步评价核准指南(EP10-A)>对Bayer DPD试剂盒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低、中、高三种浓度的DPD质控检测偏差分别为0.94nmol/L,1.25 nmol/L和3.88 nmol/L,远低于标定偏差的10.70 hmol/L,16.40 nmol/L和42.00 nmol/L;检测三种浓度的DPD质控总不精密度CV分别为4.618%,1.819%和1.175%,均小于NCCLS文件规定的5%.与ELISA法相关良好(r=0.9247).结论Bayer DPD试剂盒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未见交叉污染、线性漂移等因素有明显影响,性能指标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使用.
作者:庄健海;张劲丰;叶桂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力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的优化设定.方法以谷丙转氨酶为例,在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一系列参数的优化.结果通过对测光时间点及其范围、限额参数、样品体积分数、线性度、线性范围的设定,使方法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并且在酶促反应的线性期内测量酶活力.结论对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试剂,使用前进行上述参数的优化设定,是保证测定酶活力结果准确的前提.
作者:陈继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测定尿液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GPDA)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的病因和病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72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Ⅰ)、微量白蛋白尿组(Ⅱ)和大量白蛋白尿组(Ⅲ),分别进行检测.金标定量测D-D、连续监测法测GPDA,免疫比浊法测ATⅢ,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比较各组的差异.并与30例正常对照(NC)组进行比较.结果①T2DM D-D、ATⅢ和GPDA水平与N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②Ⅰ组D-D仅GPDA与N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和Ⅲ组D-D、ATⅢ和GPDA水平分别依次升高.结论检测D-D、ATⅢ和GPDA可以为临床监控DN的进展和疗效提供依据.
作者:刘风纯;杨文东;马庆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D-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VAR LYM异常提示的可信性.方法收集仪器白细胞分类栏有VAR LYM异常提示的标本68例及无VAR LYM异常提示的标本279例涂片镜检与仪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8例有VAR LYM异常提示的标本镜检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原始、幼稚淋巴细胞)阳性40例,其敏感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58.82%;而279例无VAR LYM异常提示的标本中,镜检发现变异淋巴细胞3例,假阴性为1%.结论CD-3700血细胞分析仪对VAR LYM异常提示的敏感性高,阳性预测值较高,但其假阳性率也较高(41.18%),因此CD-3700对VAR LYM异常提示可作为一个有效的过筛工具,还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测.
作者:李玉芹;杨明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流式细胞仪、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Nikon E-200相差显微镜检查对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价值.方法留取100份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病人UF-100全自动尿沉渣阳性的标本,同时用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其结果.结果UF-100全自动尿沉渣流式细胞仪与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比较在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UF-100全自动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与Nikon E-200相差显微镜对小红细胞的鉴别无差异.结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灵敏度高,但有一定的假阳性,对于UF-100全自动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阳性标本应进一步用相差显微镜检查.
作者:温洁新;顾可梁;陈巧林;周春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感染菌的分布,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采取不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WHONET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并用Etest法对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感染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Etest药敏试验:不动杆菌除泰能外,对绝大多数药物呈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除泰能和环丙沙星外,其它监测药物大多呈高度耐药;阴沟肠杆菌比肠杆菌科其他细菌耐药严重;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呈高度耐药,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较普通病房严重得多.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预防感染,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很有必要.
作者:梁艳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blaIMP和blaVIM)、外膜孔蛋白D2(OprD2)基因(oprD)、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Ⅰ)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PSE 5药敏试验条板微量肉汤法测定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该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均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高为64.3%,其余的耐药率在57.1%~92.9%之间.28株Pa中blaIMP和blaVIM基因均阴性,25株(89.3%)oprD基因缺失,24株(85.7%)qacE△1-sulI基因阳性.结论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oprD基因缺失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qacE△1-sulI基因携带率很高.
作者:黄支密;糜祖煌;诸葛青云;秦玲;邹玉秀;熊春林;沈娟;王春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初步评价5'-NT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5例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结果在胆结石组、肝癌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血清中5'-NT活性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5'-NT在肝胆系统疾病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肝癌和胆道结石的敏感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胆结石、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一项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姜金成;楼文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轻型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检测参数变化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各参数,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检测血红蛋白有无异常区带,一管法测定红细胞脆性,层析柱法测HbA2,抗碱法测HbF,Wright氏染色后镜检红细胞形态.结果对77例轻型地中海贫血、32例缺铁性贫血与27例健康人的检测结果显示,轻型地中海贫血者红细胞MCV及MCH等参数、红细胞脆性试验、HbA2及HbF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上述相关血液学检测指标是筛查轻型地中海贫血的可靠指标,对Hb正常,RBC数高的疑似病人,应建议做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以进一步诊断.
作者:陈建霞;罗友娣;蔡远凤;方文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放疗过程中血脂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5例肺癌及50例良性肿瘤患者放疗前、疗程中不同时段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癌胚抗原(CEA)含量,并取3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放疗前TC、HDL-C低下而TG、LDL-C、apOA、apoB及CEA均升高;与放疗前比较,第7d,TG、LDL-C、TC、HDL-C、CEA均下降;第14d-apoA、apoB开始下降(P<0.05);TC、HDL-C和TG、LDL-C、apoA、apoB分别在第21d、第28d降到低;第28d,TC、HDL-C开始回升,CEA已极显著性下降(P<0.001);第35d,TG、LDL-C开始升高;良性肿瘤患者中与放疗前比较疗程第7d~14d血脂参数均出现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C、HDL-C、TG、LDL-C与CEA均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683、-0.502、0.539、0.346,P<0.01).结论肺癌患者有高血脂倾向而TC、HDL-C水乎低下;血脂参数与CEA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放疗过程中监测病情、观察疗效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瑜敏;黄海霞;袁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亚砷酸对BXSB自发狼疮鼠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2个月龄雄性BXSB小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治疗组(亚砷酸0.8mg/kg,隔日腹腔注射,共55d).观察血清IgG、dsDNA、ANA及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IgG和dsDNA值比对照组明显低,治疗组的CD4%和CD3%也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亚砷酸能抑制BXSB狼疮鼠的自身免疫反应,对狼疮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余玲玲;张文辉;王建波;朱小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孕妇血清AFP的水平与胎儿发育状况的关系.方法对8227例产前孕妇进行血清AFP的测定,方法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结果8227例中AFP值>2.5MOM共计64例,其中21例胎儿发育出现异常,2.0MOM<AFP<2.5MOM的孕妇112例,其中早产率为32%,胎儿窘迫Apgar评分<7'为9.8%,双胞胎为6.25%,自然流产为2.7%.结论孕妇血清AFP值异常升高,提示胎儿发育有可能出现异常.
作者:苗正友;葛嘉美;张宇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及葡萄糖(Glu)水平在良恶性胸腹水中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速率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105例患者不同性质胸腹水中CEA和LDH及Glu的浓度,检测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和Dunett'C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胸腹水标本中CEA值较结核性胸膜炎组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组明显升高(P<0.05);恶性肿瘤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标本LDH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但均高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组(P<0.05);恶性肿瘤组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组标本Glu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结论联合定量检测CEA和LDH及Glu对胸腹水性质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褚美芬;吴茅;孙琦;孙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血清MMP-9和TIMP-1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MMP-9和TIMP-1水平;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利用德灵BN ProSpec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超敏CRP(hs-CRP)水平.结果30例KD患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前(静丙前)MMP-9水平与静脉滴注后(静丙后)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静丙后与对照组差别无意义;静丙前和静丙后血清TIMP-1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是静丙前和静丙后差别无意义;KD患儿血清MMP-9和TIMP-1水平与hs-CR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血清MMP-9和TIMP-1参与了KD血管炎的发病机制.
作者:洪华;邓君;彭茜;梁敏;张玲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前瞻性研究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c)细菌学检测的样本采集和处理,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UTI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52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作拔管前和拔管24h后中段尿、导尿管表面生物膜、10例尿道口分泌物细菌学检测.结果52例拔管前中段尿培养阳性16例(30.8%),假阳性2例(3.8%);拔管24h后中段尿培养阳性22例(42.3%),10例尿道口分泌物培养均阳性;导尿管表面生物膜培养阳性33例(63.5%),其中15例UTIc培养均阳性,18例无症状患者与15例UTIc各段导尿管表面生物膜细菌菌落数分别经t检验,均为P>0.05,差异无明显.共检出14种53株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13株(24.5%)、真菌13株(24.5%)、大肠埃希菌12株(22.6%)、肠球菌属8株(15.4%),其它G-杆菌7株(13.2%).结论UTIc细菌学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为导尿管表面生物膜>拔管24h后中段尿>拔管前中段尿.临床滥用抗生素导致真菌从导尿管外移行而发生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顾金华;杨荣华;姚中民;卢旭明;姚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常用的分析仪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精密度好,同一实验室拥有多种品牌或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多台仪器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室间质控的血细胞分析仪一般只有一台,其他仪器失去室间质量的监控,导致同一科室内不同仪器测定结果出现偏差.为了保证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定期用新鲜静脉血对本室血细胞分析仪作比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万宁;万德胜;严国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质控图的制作是医学检验日常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往多以手工绘制,这样既费力又难以提高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检验工作中的深入应用,一些大型仪器的工作站具有根据质控数据自动生成质控图的功能,然而在没有仪器或仪器没有工作站、工作站不具有制图功能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使用普通办公软件Excel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只要有计算机的单位即可应用,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丁小平;付芬兰;黄国英;黄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安全输血是现今摆在我们输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实验室管理是保障血液质量重要环节之一,血液质量是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物质基础.该项工作既是一个老话题,同时又是一个新课题.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实验室管理内容,要求和标准同样必须与时俱进.在此仅就血站实验室管理浅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郭新国;双莉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检测梅毒较常用的方法有TRUST法、ELISA法和TPPA法三种,为了降低临床检测中的漏诊率,避免产生医疗纠纷,我们对这三种方法做了测定比较.
作者:单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进口血凝仪分析转盘属价高消耗品,许多医院分别采取各种方法加以节省,或者用国产分析转盘替代进口分析转盘,这里就有关分析转盘再利用并结合几家医院采取的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方法一,把用过的分析转盘浸没在双缩脲试剂中浸泡三天,待纤维蛋白溶解后,再把分析转盘冲洗干净,干燥待用.这样做的好处是省时省力.缺点是表面上洁净的分析转盘,反应部位由于较窄易残留双缩脲试剂,但用肉眼难以查觉.作者曾尝试用,发现有些分析转盘在对正常范围血浆样品测定过程中,可引起血凝检测项目PT、APTT、TT结果延长或不凝.评价是测定结果不稳定,重复性差.这是由于残留双缩脲试剂本身的溶蛋白作用引起的.方法二,实验完成后,立即用针灸针划拨纤维蛋白凝块,把凝块拨离出来,但较为困难,易取不干净.
作者:陈俊;朱秋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应用瑞氏、姬氏和煌焦油蓝三种染料配成网织红细胞染色液[1](下简称新型染色液),用于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经6年跟踪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宏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冷凝集试验对冷凝集素增高疾病的诊断不失为简单易行的试验方法,但由于一些文献对其实验条件,要求不够确切,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差异.为此,我们对该试验的方法学进行了探讨.
作者:耿素敏;赵勇;赵宝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李某,男,64岁,脓性尿[WBC:(+++)脓球:(+)].该患者尿培养后纯生长一种粘液型,水滴样,透明圆型特别凸起的菌落,在中国兰平皿上形成有金属光泽深红色产碱型菌落.该菌生化特性是: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产硫化氢、产酸产气、产气量少、动力(-),赖氨酸(+)、鸟氨酸(+)、阿拉伯糖(+)、鼠李糖(+)、麦芽糖(+)、甘露醇发酵(+)、甲基红(+)、枸橼酸盐(+)、山梨醇(+)、DNA酶(+)、蔗糖(-)、水杨苷(-)、肌醇(-)、靛基质(-)、尿素(-)、ONPG(-)、纤维二糖(-)、丙二酸盐(-)、氰化钾(-)、氧化酶(-).该菌初次分离出时涂片G染色为单个、双个、短链状排列,有的菌体周围有荚膜.
作者:何祖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从一例慢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侵袭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为028ac:K73.1病例门诊患者胡XX,女50岁,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3×109/L,嗜中性粒细胞0.749,淋巴细胞0.168.无发热,无腹痛.大便常规检查为黄稀便,镜检未见异常.自述肠蠕动较快,慢性腹泻15天,每日2~3次,每次粪便量不多,有时有大便失禁现象.
作者:胡利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由于临床上缺乏既方便实用又特异敏感的检测指标,使20%-30%的胸腔积液患者难以明确诊断.为此,国内外学者都在努力寻求更有价值的检测方法.从现在所取得的成果及资料表明,近年来关于多指标检测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研究主要从以下指标进行.
作者:毛福青;曾艳;龙国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患病率较高,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表现为关节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为多见.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
作者:毛芝芩;陆永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又名结节性前列腺肥大,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细胞增殖和凋亡与BPH密切相关[1~3].过去,人们研究发现BPH的发生由于细胞过度增殖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细胞凋亡的角度去研究BPH的发病机制,并发现BPH的发病亦与细胞凋亡的减少密切相关[2,3].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两个相反的方面去探索BPH的发病机制,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思想.然而,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因素存在很多,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在BPH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全面认识BPH的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刘庆猛;路名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可调节多种靶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的表达,它的活性对维持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促进血管生成及促进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且受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研究缺氧诱导因子与肿瘤的关系,对于进一步阐明肿瘤发生、发展规律,探索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杨海玉;刘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尿素稀释液和草酸铵稀释液溶解红细胞的机理.方法用含10%尿素和1%草酸铵的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作红细胞脆性试验;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压积红细胞浓度与NH4+的关系;用生理盐水、复方尿素稀释液和草酸铵稀释液计数富血小板血浆(PRP)血小板数.结果尿素在红细胞膜两侧不形成有效渗透浓度,复方尿素稀释液对红细胞而言为一个低渗溶液(有效渗透浓度50mOsm/L);草酸铵稀释液的NH4+能主动转运到红细胞内,形成细胞内高渗而造成红细胞破坏;两种稀释液对血小板有相同的影响,即使血小板体积增大.结论复方尿素稀释液中尿素无破坏红细胞作用,溶解红细胞主要是溶液的低渗性;草酸铵稀释液溶解红细胞与红细胞膜对NH4+主动转运有关;两种稀释液对血小板计数无影响.
作者:邵平扬;郑优真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