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对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术前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使其在手术后能恢复正常生活,缓解焦虑、提高满意度护理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科68位行肠造口术患者,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实验组焦虑程度降低7.5%,满意度提高15%.结论: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例示范、造口用品展示四个方面进行术前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显著效果,提高满意度.
作者:何淑宁;陈芸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方法:用带涤纶环双腔管对8例需做血液透析患者行经锁骨下静脉置入导管术.结果:8例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均成功,导管血流量充分.结论:用带涤纶环双腔管可以经锁骨下静脉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血流量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润秀;谢富华;许荣;林方兰;曹春瑜;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了避免底座不稳,易打翻的缺点,防止试管标本破损,保证标本转运安全.方法:设计制作一种改进的试管架,在试管架底部的下层板四角打4个孔径为4.5 mm的小孔,用螺母安装4个硅胶吸盘,吸盘直径为32 mm,螺丝直径为4 mm,长度为8 mm.结果:底座稳定、试管牢靠,应用效果好.结论:采血管试管架设计科学、合理,提高了试管架的稳定性,避免了试管标本破裂而至重新抽血,较大幅度地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黄玉珍;曾书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隔姜灸中极穴解除骨科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60例骨科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隔姜灸中极穴.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尿潴留患者的排尿显效时间(t=3.43,P<0.01)及有效时间(t=2.78,P<0.05)明显提前,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 =7.03,P=0.0048 <0.01).结论:隔姜灸中极穴配合常规护理能显著改善骨科术后的尿潴留情况.
作者:李巧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健康宣教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疗效.方法:选取73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的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出院时BPRS评分无显著意义(P>0.05),干预组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之间治疗依从性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延续性健康宣教的护理模式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出院的效果、治疗依从性有显著的影响,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政仁;袁水莲;李江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中关于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造口患者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743例患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各项结果进行合成分析,合并效应值加权均数差为13.83 (95% CI:11.06,16.60,Z=9.8,P<0.000 01),显示护理干预组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魏彩芳;魏清风;龚湖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将2014年2~12月分娩的初产妇350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11月分娩的初产妇305例设为实验组,制定会阴切开技术评估表,明确会阴切开指征,实施无保护会阴方法干预,评价两组的会阴切开率、会阴完整率.结果:对照组产妇的会阴切开率为52.571%、会阴完整率为12.286%;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开率下降为11.148%、会阴完整率上升为23.934%,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会阴评估法,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施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有效的降低会阴切开率,保护会阴完整性.
作者:严瑷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前的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儿童电子鼻咽喉镜诊疗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3例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实施护理干预,对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检查;观察对比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医源性损伤发生率及患者拔镜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医源性损伤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鼻咽喉镜诊疗患儿拔出内镜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前给予护理干预,患儿拔出内镜的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儿鼻咽喉粘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通过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患儿不配合的状况,提高了患儿在检查中的安全性.使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顺利完成,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护理内涵.
作者:幸华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外科手术后肠外瘘腹部切口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18例患者均采用VSD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8例肠外瘘切口裂开患者,经采取VSD、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其中14例患者的切口行二期缝合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经植皮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自然愈合.结论: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疗效确切,配合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温芳芳;谢玉兰;叶林娇;易建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孕妇自数胎动依从率的效果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拟定计划,对孕妇自数胎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措施并实施,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提高了孕妇自数胎动的依从率,品管圈成立之前自数胎动79.1%,成立后自数胎动9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有效提高了孕妇自数胎动的依从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团队建设.
作者:徐芳萍;王慧群;王希希;吴玲玲;徐丹;万立安;万枫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方法:分析68例SSSS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发生及创面瘢痕形成.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晓明;曾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手术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患儿家长参与下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改变情况,评定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下降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小儿术后疼痛,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高丽萍;唐小丽;曾蕊珠;傅正才;陈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配合鼻腔冲洗液在鼻窦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76例,按照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在常规治疗条件下以500 mL生理盐水冲洗术腔.观察组予以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之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500 mL生理盐水和10 mg地塞米松对术腔进行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上,鼻内镜术后配合鼻腔冲洗液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海琼;朱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累及多个系统,常见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损害及其心脏后遗症,出现关节痛者较为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关节痛患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1个月.因“发热8天,双眼结膜充血4天”入院.患儿于人院前8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0℃~40.5℃,无寒战及抽搐;4天前患儿出现双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并1天前出现口唇充血、手足末端水肿;无皮疹.
作者:王华彬;王萍;罗开源;刘小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左上肢及左胸壁皮肤肿胀、硬化2月余于2010年3月17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12月底始出现左腋下皮肤发红、肿胀、变硬,并自觉发热、疼痛,后渐向左胸壁扩展,于2010年1月上旬左乳晕处皮肤出现较多的绿豆大小红色结节,且局部亦渐肿胀变硬,并向下向后扩散,左上肢出现肿胀,左肩关节上举困难,活动受限,左胸壁、左上腹及左腋下皮肤常有疼痛感.
作者:刘四君;况花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啶应用于ICU患者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43例)采用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方式,对照组(43例)采用咪达唑仑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谵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调整两组患者药物剂量使Ramsay评分在2~4分时,两类药物镇静效果类似,但右美托咪定组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患者在停药后能够随时唤醒.此外,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更短,显示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使用的优点.结论:右美托咪啶对ICU患者监护中的镇静、镇痛有明显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并无其他明显不良作用.
作者:曾晶晶;赖锴;任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临床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收集我院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自行脱落胆道支架患者37例及同期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患者40例,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胆漏、胆总管结石残留,对手术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结石复发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行脱落胆道支架组在术后肝功能改善上、胆漏发生率优于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组(P<0.05).结论: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可帮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且可术后快速改善肝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亭立;淦勤;刘合春;许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评估临床疗效、体征和预后情况.结果: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后51例100%栓塞,4例95%栓塞,1例90%栓塞.治疗后的GCS评分(14.6±1.7)明显高于治疗前(9.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轻微,患者6 ~ 24个月的随访中无再出血发生.患者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的GOS评分5分为43例(76.8%)和45例(80.4%),且未出现1分,表明预后良好.结论: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具有很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患者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贤生;刘胜初;廖驭国;张显强;杨建雄;黄建斌;钟云天;罗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曾某某,男性,37岁,住院号53 924,从事印刷行业,因肛旁肿痛7天并左大腿后侧肿痛4天于2013年3月11日入院.患者2013年3月4日在厦门市务工期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骶尾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行骶尾部CT及电子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故未行治疗.
作者:刘歆;张晓飞;王莹;张金凤;谢沐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科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我院产科分娩≥34周的348例新生儿窒息的病历资料,分析引起新生儿窒息相关产科因素.结果:脐带因素、胎盘及羊水因素、产力因素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前和产时的胎儿监护,重视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及时处理胎儿窘迫,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张文君;王雪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新型抗孕激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每日饭前空腹给予优力司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彩超和妇科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P<0.05),观察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优力司特作为新兴抗孕激素药物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且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分别行了单操作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及传统三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6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0例为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观察组,33例为传统三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观察组在切口总长度、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疼痛情况、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性肿瘤切缘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对比传统三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作者:田承南;唐志贤;谢春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在肾结石(<2 cm)微创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157例肾结石(<2 cm)患者资料,包括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等.结果: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95.54%,平均手术时间(36.3±14.8)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7.7±1.7) h,平均住院时间(49.5士5.3) h,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0.38±0.07) g· dL-1,并发症包括5例发热和1例石街形成.结论:运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 cm),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冷松柏;黄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中封闭抗体(BA) CD4、CD8、CD4/CD8低下的相关性,为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从而指导临床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124例早期先兆流产病患者进行血清封闭抗体CD4、CD8、CD4/CD8检测,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对每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先兆流产病各中医证型血清封闭抗体CD4/CD8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早期先兆流产病肾虚证的血清封闭抗体CD4/CD8与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跌仆伤胎证进一步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均值比较为:肾虚证<气血虚弱证<血热证<跌仆伤胎证.③肾虚证患者CD4值(-2.15 ±2.43)明显小于血热证患者CD4值(-0.78±1.2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④与对照组比较,肾虚证血清封闭抗体CD4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三证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虚证对早期先兆流产病患者血清封闭抗体CD4、CD4/CD8低下的影响大,可以将血清封闭抗体CD4、CD4/CD8作为早期先兆流产病肾虚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作者:邓志林;宋春花;韩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经皮肝胆囊穿刺联合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危患者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高龄,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的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的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后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临床表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胆囊穿刺联合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危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钟桂红;简以增;韩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其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有效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站采集的10份A型新鲜冰冻血浆,置37℃水浴箱融化后,迅速均匀分成A、B两袋,A袋置于4℃冰箱,B袋置于室温(25℃).分别在0 min、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时间点各袋一次取样5 mL,立即检测凝血因子Ⅷ含量.结果: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室温条件凝血因子Ⅷ含量下降的速度高于4℃冰箱保存;同条件下凝血因子Ⅷ监测结果:25℃室温环境中2、4、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环境中8、12、24 h与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P融化后凝血因子Ⅷ含量直接受保存的温度和时间影响;为了保证FFP的质量,FFP融化后尽量在室温保存2 h、4 ℃冰箱保8 h内输注.
作者:庄运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找出胃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特征,将FTIR用于术中快速检测和判断转移淋巴结,指导手术中淋巴结清扫准确范围.方法:对48例不同病理状态的胃癌手术标本872枚淋巴结进行FTIR检测.依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胃癌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淋巴结的FTIR图谱差异.结果:872例样品中,无癌转移淋巴结785枚,癌转移淋巴结87枚.癌转移淋巴结的Ⅰ 1640/I 1550(P=0.015)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升高明显,提示癌组织中蛋白质数量发生改变;P1550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降低明显,酰胺Ⅱ带却出现蓝移(P<0.01),提示癌组织中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Ⅰ 2920/I 1460(P =0.038)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织明显降低,提示癌组织中脂类含量较低.提示胃无转移淋巴结和胃癌转移淋巴结的图谱在峰形、强度、频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应用FTIR可以对胃周淋巴结行术中快速检测,判断淋巴结转移,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作者:殷青辉;李海坤;叶斌;周小青;李才胜;曾祥福;曾祥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李XX,女性,11岁,于2015年2月27日来我科就诊.主诉为地包天.有频繁咬上唇不良习惯,无相关家族史.口外检查可见面部对称,鼻唇角正常,颏唇沟浅,上颌后缩,下颌前伸,凹面型.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及压痛,开口型及开口度正常.
作者:张秋芳;刘子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2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就诊128例患者标本,其中正常肺组织组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98例.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两组标本中膜联蛋白A2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并结合肺癌患者随访数据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期分析.结果:膜联蛋白A2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分化程度越差、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及临床分期越差ANXA2的表达越高(P<0.05).生存分析提示ANXA2的阳性组的生存期较ANXA2阴性组的低(P<0.001).结论:膜联蛋白A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能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中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杜志明;曾娟;余俊键;章祖雄;谢春发;唐志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心脉隆治疗),每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需无痛纤维支气管检查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组(异丙酚-芬太尼)和K组(氯胺酮-咪达唑仑),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给药前后的循环呼吸情况、术后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的变化.结果:氯胺酮-咪达唑仑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对循环和呼吸的抑制作用明显小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而清醒时间明显晚于异丙酚-芬太尼组(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小、麻醉效果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例60岁男性肺癌患者因骨转移瘤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唑来膦酸5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第3天,患者自躯干波及四肢、全身皮肤出现大片红斑状皮疹,感瘙痒,全身出汗增加,立即给与地塞米松、氯雷他定等治疗第7天,患者皮疹完全消退,瘙痒、出汗等症状消失.
作者:曾俊权;刘彬;方木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先天性关节挛缩症(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AMC)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症.本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是0.03‰,目前临床治疗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其治疗目标是增加受累关节运动范围,提高局部肌力,使患儿能独立或辅助行走,大可能改善患儿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笔者收治1例双下肢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银进;吴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推拿及坐位枕颌带牵引治疗.并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跟踪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88.37%,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65.0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愈所需要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愈显效率治疗组为93.02%,对照组为57.5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6个月后,治愈显效率治疗组为97.67%,对照组为55.00%,2组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动态牵引下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减少患者治疗次数,降低复发率,其短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赖春柏;蔡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2011年2月~2015年6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DVT.用药前后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另设健康组40例,测定上述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率17.5%,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血小板计数(PL)、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D62p、CD63、GP Ⅱb/Ⅲ a、FIB及D-二聚体均较健康组升高(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T及APTT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血浆CD62p、CD63、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 a、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急性DVT的总有效率,降低血浆CD62p、CD63、GPⅡb/Ⅲ a、FIB及D-二聚体水平.
作者:叶智宾;陈章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IL-8含量对于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口腔鳞癌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观察对象的唾液样本,对两组观察对象唾液中IL-8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口腔鳞癌患者唾液中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口腔鳞癌患者行唾液中IL-8含量的检测对诊断口腔鳞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华;邝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估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术中均采用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配方为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00 mg、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L、吗啡10 mg和生理盐水配制成的混合镇痛液80 mL)镇痛,术后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照组给予曲马多缓释片,二组术后根据患者的要求均不限制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肌注作为疼痛补救.比较术后二组患者静息及活动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肌注哌替啶注射液的次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2天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7天,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发生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使用替啶注射液的频次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有利于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印文;陈棉智;崔邦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pEVAR与o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我科的71例行腔内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其中pEVAR患者26例,oEVAR患者45例,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手术时间、支架、股动脉与全身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上,pEVAR组显著低于oEVAR组(P<0.05).结论:p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在具有oEVAR技术基础的血管外科中心可常规开展.
作者:刘建平;段青;肖骏琦;叶荣;方萃福;段训洪;刘凤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指尖离断再植重建血液循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12例146指指尖离断,根据显微镜下血管条件,72指采用吻合动脉及静脉常规方式,30指采用远端动脉静脉化吻合重建回流,18指采用远端静脉动脉化吻合,26指单纯吻合一条指动脉的方法进行再植.结果:146指成活138指,坏死8指,成活率94.5%,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患指指腹饱满,颜色正常,指甲生长良好,温度觉及痛觉恢复,两点辨别觉3 ~5 mm.结论:对于指尖离断,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相应的吻合血管的方法,重建血液循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及良好的外观和功能.
作者:曾开;赵根隆;刘文豪;赵志涛;何浩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估附加V3R~ V5R导联在运动试验中对检测右冠状动脉(RCA)和/或回旋支动脉(LCX)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症状患者再狭窄诊断能力的作用.方法:129例在RCA和/或LCX接受PCI的患者,术前进行运动试验,6个月后,所有患者为检测再狭窄导致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均接受第二次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并记录运动中标准12导联和V3R~ V5R导联的数据.结果:129例患者中,其中右冠状动脉狭窄80例,回旋支狭窄26例,双支血管狭窄23例.6个月后,分别有6例(RCA)、2例(LCX)及3例(双支血管)出现再狭窄.PCI术后使用V3R ~ V5R导联运动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有改善(分别为73% VS 55%,97% VS 80%,73% VS 21%,97% VS 95%,95% VS 78%,除了阴性预测值外,P均<0.05).PCI术后运动试验导致大ST段下移值(毫米)在12导联中无变化(1.4±0.3 vs 1.5±0.3,P>0.05),而在V3R~V5R导联中有下降(0.2±0.2vs1.2±0.2,P<0.01).结论:对右冠状动脉(RCA)和/或回旋支动脉(LCX)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使用附加V3R~V5R导联可以提高标准运动试验检测再狭窄导致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能力.
作者:周序锋;居艳娟;谢东明;阳贻红;钟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环氧合酶同工酶中的一种诱导性酶,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且选择性COX-2抑制剂(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COXIBs)能有效地抑制胃癌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胃癌预防及治疗的有效药.Ki-67是人类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可反映肿瘤的增殖情况,但其与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
作者:吴丽凤;陈朝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中,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只是根据影像学的改变推测病理改变,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及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的逐步发展可作为良好的补充,现就近些年来这两种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赖平;邱悦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仍然是假体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金属离子是骨溶解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它们使关键的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增加,刺激破骨细胞,促成了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的发生.本文主要对金属离子在骨溶解中扮演炎症发起者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金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合成桂皮酸精氨酸盐.方法:以桂皮酸和精氨酸为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并考查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晶型和产率的影响,筛选出合理的反应条件.结果:合成得到了桂皮酸精氨酸盐,合理的反应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收率达88.99%,目标化合物经TLC、IR、MS等确证.结论:所设计的目标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顾宏霞;吴虹;方士英;徐茂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微囊藻毒素(MC-LR,MC-RR和MC-YR)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测定赣江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方法:采集赣江水样18份,通过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对微囊藻毒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0 μg·L-1,线性相关系数0.999 8~0.999 9,检出限量为20 ng·L-1,平均回收率为66%~88.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1%~12.78%.18份水样中均未检出微囊藻毒素,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论:该方法用来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操作快速简单、干扰少、准确;由于微囊藻毒素受采样时间、光照和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应持续监测水样,以保证赣江水质符合标准.
作者:林芬;邱伟;刘艳红;李舒梅;刘大娇;程文炜;詹晓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经调整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起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黄素高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0只,后4组经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从第2天开始,大黄素低、高剂量干预组大鼠分别予20、80 mg t kg-大黄素灌胃,泼尼松组以5 mg·kg-1醋酸泼尼松灌胃,其余2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建模后第28天处死所有大鼠,取出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含量,分离血清,ELISA测定血清IFN-γ、IL-4浓度.结果: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及泼尼松组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 or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IFN-γ含量、血清IFN-γ浓度、IFN-γ/IL-4比值降低(P<0.01),肺组织IL-4含量、血清IL-4浓度升高(P<0.01);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及泼尼松组肺组织IFN-γ含量、血清IFN-γ浓度、IFN-γ/IL-4比值高于模型组(P<0.01),而肺组织IL-4含量、血清IL-4浓度低于模型组(P<0.01);大黄素高剂量组、泼尼松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大黄素低剂量组(P<0.01),但大黄素高剂量组与泼尼松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黄素对博莱霉素所致的肺纤维化大鼠有保护作用,纠正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可能是其抗肺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作者:邓日强;程江涛;张宏华;杨印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成年小鼠自由饮10%酒精,连续3个月后对肝脏、部分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饮酒组和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每组10只.饮酒组自由饮10%酒精3个月,正常对照组自由饮自来水.各组小鼠自由进食,3个月后空腹摘除眼球采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取小鼠肝称重,计算肝指数.并取肝左叶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饮酒组组小鼠血清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血清TG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76);饮酒组小鼠肝指数明显增加(P<0.01),肝脏明显脂肪变及坏死(P<0.01、P<0.05).结论:小鼠自由饮10%酒精3个月,会造成肝细胞肿胀、脂肪变及坏死.
作者:徐燕;曾勇;陈育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广枣提取物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广枣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益肝灵)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梯度浓度酒精、分次少量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同时给予广枣提取物保护.8周末处死大鼠,测定有关指标.结果:经广枣提取物干预的大鼠血清ALT、AST、TG、CHO水平和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或P< 0.01),同时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 0.01).结论:广枣提取物对酒精性肝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霞;李伟;邓春芳;范小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米材料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研究,研究其负载质粒DNA(pDNA)的能力,分析所形成纳米材料/pDNA复合物的特性,以及体外对细胞的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方法:以PEI为对照,合成PEG-PEI,采用MTT法检测所形成纳米材料/DNA复合物对大鼠单个核细胞(PBMC)的细胞毒性,再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果.结果:N/P< 10时,PEG-PEI和PEI的存活率分别为82.7%及81.3%(P>0.05);N/P=10时,PEG-PEI是81%,PEI为59% (P <0.05);N/P>10时,PEG-PEI的细胞存活率比PEI低(P<0.05).N/P=10时,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测PEG-PEI较PEI表达的绿色荧光多,荧光强度大(P<0.05);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EG-PEI和PEI的转染效率,分别为28.9%和12.5% (P <0.05).结论:纳米材料PEG-PEI具有强的负载能力,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低的优点,为作为多发性硬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奠定了实践基础.
作者:董亚贤;尧慧燕;梁兵;钟高贤;刁芳明;石红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大豆苷元磺酸钠(3 '-daidzein sulfonate sodium,DSS)调节内脂素防治去卵巢大鼠骨基质丢失的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SD雌性大鼠60只,体重160~ 220 g,随机分成5组:①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②卵巢切除组(模型组),③卵巢切除+戊酸雌二醇组(阳性药物对照组),④卵巢切除+ DSS高剂量组(100 μg·kg-1),⑤卵巢切除+DSS低剂量组(30 μg· kg-1).术后1周连续阴道涂片检查10天后,①②组大鼠每天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③组大鼠每天一次戊酸雌二醇片剂水溶悬液灌胃,剂量为80 mg·kg-1;④⑤组分别以高、低剂量的DSS溶液灌胃,1次·d-1.连续给药8周.大鼠禁食12 h,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内脂素(Visfatin)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STrACP含量.另取实验大鼠右股骨,以浓硝酸消化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骨钙、骨镁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SS可升高骨钙、骨镁浓度,降低血清内Visfatin及STrAC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SS可能通过调节内脂素预防大鼠去卵巢后因雌激素缺乏所致的骨基质丢失,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内脂素的联动效应达到维持大鼠骨代谢平衡.
作者:黎晓;曾雪亮;黄志华;刘瑞珍;葛程焜;肖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检测miR-155在IgA肾病(IgA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活检组织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介导miR-155 mimics瞬时转染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snail、fibronectin、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miR-155在IgAN组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活检组织中miR-155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关系,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关系;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上调miR-155表达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间质表型标志物fibronectin表达升高,而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降.结论:miR-155的表达上调与IgA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IgAN的进展.
作者:叶伟标;李仪;刘涛;王珍;李仲均;黄素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全县近3年来的淋病疫情,探讨淋病疾病防制措施.方法:按《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性病疫情监测工作要求》,对淋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全县3年来共发现报告的158例性病疫情中,淋病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2/10万.其中男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10万,占82.8%;女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52/10万,占17.2%.结论:通过对淋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等处置,不仅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淋病疾病的再发生及传播.
作者:傅建霞;刘桂华;廖新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赣州市高校大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探讨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700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认知较差,仅3.4%的同学能够完全正确分类;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会按照垃圾桶分类投放的占总人数的26.1%,从不进行分类投放的为6.4%;对于不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投放的原因,42.6%的同学表示是由于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分类投放.结论:应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规范垃圾分类行为,实现生活垃圾的科学分类.
作者:欧阳璐;林芬;邱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264 218例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阳性者标本送佛山市疾控中心行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264 218例患者中筛查发现HIV/AIDS患者183例,检出率0.07%(183/264 218).183例HIV阳性者中男153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5.1:1;年龄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56.29%);职业以工人(民工)、商业服务、农民为主(55.1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3.0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85.25%);地区分布以本市为主(49.23%);科室分布较广,以内科(26.78%)、骨科(24.04%)为主.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重要途径,对预防职业暴露、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志军;王文秋;张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的影响,以便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120名大学生参加12周篮球、乒乓球或健身气功的训练,每周训练2次,每次45 min.对照组为120位不训练的学生,也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选取.使用简明心境量表在大学生训练前1周、训练12周后,各测量1次,观测训练效果.结果:(1)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心境无显著差异(P>0.05);(2)训练结束时,实验组心境整体上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组训练结束时心境与训练前有显著差异,训练结束时心境状态更好(P<0.05);对照组训练结束时心境与训练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身气功、篮球、乒乓球的锻炼对防止大学生心境的恶化有积极作用.
作者:段忠阳;唐宏;李伟;杨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焦虑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焦虑状况有利于其身体健康的康复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方法:本文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期间关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的研究进行了整体的分析与探索.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量表的平均效应值为1.45,95%的置信区间为(0.97 ~1.93),并且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研究报告的地域效应是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的因素.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情绪非常严重,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重视其情绪的变化.
作者:刘小珍;李奕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