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8-0805
  • 国内刊号:42-1436/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6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
  • 中药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07年5期文献
  • 柱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母草中总黄酮含量

    目的 建立益母草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药材资源进行初步考察.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样品经聚酰胺柱分离纯化,三氯化铝试剂显色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12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芦丁在4.8~29.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2%,RSD=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作为益母草药材的质量分析方法.

    作者:余丹妮;徐德生;冯怡;卫洪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茱萸不同工艺炮制品中马钱素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山茱萸不同炮制品中马钱素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各炮制品中的马钱素含量相对于生品含量有所降低.结论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山茱萸中的马钱素含量有明显影响.

    作者:呼海涛;张振凌;朱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枝黄花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

    目的 确定一枝黄花的化学光谱特征.方法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一枝黄花进行光谱分析.结果 一枝黄花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分别在665,606,535和504 nm处,荧光光谱的大发射波长为674 nm.结论 此法可快捷、准确地鉴定一枝黄花.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所得图谱具有指纹特征.

    作者:周清平;袁晓玲;梅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粗叶悬钩子根部多糖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粗叶悬钩子根部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标准曲线在490 nm处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叶悬钩子根部多糖含量.结果 回归方程:y=0.8325X+0.022 3,r=0.999 8,测得粗叶悬钩子根多糖含量9.473%,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5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现性均较好,可用于粗叶悬钩子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作者:周建衡;李天骄;洪振丰;胡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RAPD分子鉴定

    目的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美花石斛进行分析,为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美花石斛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根据其扩增产物分子量大小进行编码计算.结果 从117种随机引物筛选出8种有效引物,S2108的PCR扩增产物中的特异性位点能够鉴别出广西玉林居群和贵州安居群.结论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美花石斛种质资源是可行的,在严格控制各项条件下能够保证鉴别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作者:包英华;白音;王文全;阎玉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芪多糖对遗传性糖尿病kkay小鼠视网膜中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改善糖尿病KKAy小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将KKAy(n=16)和C57BL/6J(n=20)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组,糖尿病(KK)组,糖尿病APS治疗(K+A)组.检测小鼠一般情况、血糖水平、血胰岛素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治疗8周后,K+A组血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视网膜组织中TNF-α表达降低(P<0.05 vs KK).结论 APS能改善糖尿病KKAy小鼠视网膜病变,其机制与减轻TNF-α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吴璧;王保华;欧阳静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普通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探讨了普通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东华理工学院的实际情况,谈了一些从事该方面工作的体会.

    作者:李媛;梁华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冬凌草甲素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研究

    目的 确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冬凌草甲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查了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佳工艺为采用超声波提取、提取3次、30 min/次.结论 该工艺可行,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传金;朱广军;杜杨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宁夏枸杞叶基础研究述要及应用开发的前景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药理实验报道,以应用开发为宗旨,对宁夏枸杞叶基础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汇总.得出宁夏枸杞叶的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和常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优于枸杞果实的结论.指出我区一直重视枸杞果实、而轻视枸杞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缘由,是陈腐的传统理念.并进一步指出枸杞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癌、抗老年痴呆、治疗乙肝、防治糖尿病,以及在食品、保健和药用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作者:贺晓慧;贾孟辉;俞维;田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天参益智方对老年痴呆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Aβ1-40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天参益智方(TSYZ)对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AD大鼠脑内Aβ1-40沉积的影响.方法 以慢性铝中毒法复制AD大鼠模型,用Moriss水迷宫法检测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D大鼠海马和皮质Aβ1-40水平.结果 天参益智方治疗组逃出水迷宫的时间及搜索距离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大鼠海马和皮质的平均灰度值显著升高(P<0.01),Aβ1-40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天参益智方明显减少AD大鼠脑组织中Aβ1-40沉积,这可能是其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罗喜荣;李红艳;郝小燕;官志忠;罗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啤酒花中酸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啤酒花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也是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其中α-酸(α-acids)及β-酸(β-acids)是酒花苦味的主要来源,因其独特的使用价值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啤酒花中α-酸及β-酸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永花;肖小年;易醒;张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重楼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重楼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重楼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重楼药材粗粉加8倍量85%的乙醇回流2次,1.5 h/次.结论 优化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作者:卢汝梅;苏醒;蔡少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GAP基地金银花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

    目的 优选出金银花佳采收阶段和产地加工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动态变化.结果 确定金银花的佳采收期为三青、二白和大白阶段,产地加工可采用直接晒干和烘干等方法.结论 此研究为道地药材封丘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王淑美;崔永霞;吴明侠;梁生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底物固相分散法测定肉苁蓉中有机氯的残留研究

    目的 建立肉苁蓉中多种有机氯类农药同时检测的方法.方法 运用底物固相分散(MSPD)法、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肉苁蓉中六六六及滴滴涕七种异构体.结果 六六六及滴滴涕七种异构体的加标回收率均大于80%,RSD<5%,肉苁蓉样品在优化的MSPD的实验条件下,无需进一步净化即可用于气相色谱检测.结论 该方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

    作者:杨红兵;张玲;齐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气化浊和胃方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益气化浊和胃方与胃复春片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予益气化浊和胃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临床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53.84%,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气化浊和胃方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有效且优于胃复春片.

    作者:章谙鸣;韩吉;周婷;金敏驹;章日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41例(治疗组),并与对照组(东宝肝泰片)治疗脂肪肝患者36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ALT,GGT,TG,TC,LDL-C及B超积分变化等各项指标,分析昆藻调脂胶囊的临床疗效.结果 昆藻调脂胶囊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脂肪肝B超影像,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低TG,TC,LDL-C,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昆藻调脂胶囊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

    作者:王云庭;孔祥廉;黄安安;孙健;林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国内荨麻属植物研究概况

    对国内荨麻属植物的药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国内的民间使用和国外报道对国产药用荨麻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作者:郑涛;关枫;鞠志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休克血浆对豚鼠乳头状肌的电生理效应及益母草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益母草对休克血浆所致豚鼠心室乳头肌电生理改变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观察休克血浆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益母草对其干预作用.结果 正常血浆灌流时,与对照组相比,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无明显改变.休克血浆灌流时,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APA,OS均显著升高,APD50,APD90,APD明显延长,与对照组及正常血浆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不同浓度(2.5%,5%,10%)的益母草注射液灌流后,由SP引起的APA,OS升高出现明显降低,动作电位时程明显短于休克血浆组,尤其是APD90,APD缩短更为明显(P<0.01),此作用在浓度为10%时达到强,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可明显拮抗休克血浆所致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改变,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马建伟;刘文燕;张晓云;刘艳凯;温晓竞;焦宏;王雪芳;张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制备HB-Ⅰa脂质体的工艺处方研究

    目的 优化HB-Ⅰa脂质体的工艺处方,提高包封率.方法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HB-Ⅰa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处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用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用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其外观形态和测定平均粒径.结果 佳的处方比例为卵磷脂∶胆固醇∶HB-Ⅰa=400∶200∶60,平均包封率为(85.92±0.61)%,平均粒径为11.25μm.结论 优化的处方工艺合理,包封率显著提高.

    作者:刘娟;胡水根;汪国华;柯乾坤;蔡定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半边旗中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 分析测定半边旗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ODS-C18分析柱(25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的磷酸水溶液(1∶1);检测波长345 nm,流速1 ml·min-1,柱温为25℃.结果 木犀草素线性范围0.02~0.4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39%(RSD=1.95%);芹菜素线性范围0.02~0.4 μg,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0.96%).结论 此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半边旗中两种黄酮的测定方法.

    作者:龚先玲;陈志红;梁念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制川乌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制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 根据川乌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选择热板痛证模型、扭体痛证模型、急性炎证模型、亚急性炎症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佳给药剂量.结果 制川乌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热板刺激小鼠舔足潜伏期,提高热板小鼠痛阈值.制川乌发挥抗炎功效的佳煎煮时间为6 h,佳给药剂量为2.4 g/kg;镇痛功效的佳煎煮时间为6 h,佳给药剂量为2.4 g/kg.结论 制川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中枢镇痛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抗炎镇痛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剂量为6 h,2.4 g/kg.

    作者:张宏;余成浩;彭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马齿苋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马齿苋提取物对肝癌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马齿苋提取物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马齿苋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马齿苋提取物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多数细胞阻滞于S期,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马齿苋提取物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崔香淑;金元哲;张学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筋骨痛消丸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 建立筋骨痛消丸中丹参酮Ⅱ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用二氯甲烷-甲醇(4∶1)提取样品,ODS-C18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70 nm,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分离度1.8,RSD=1.59%,平均回收率104.6%.结论 该法分离度、精密度及稳定性好,可作为筋骨消痛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冯坤;陈保龙;谢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瑶山甜茶和百色甜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瑶山甜茶和百色甜茶主要含甜味成分、抗过敏成分等,都具有抗过敏作用.瑶山甜茶还具有控糖、降血脂等作用,百色甜茶的其它药理作用研究尚少.

    作者:丰杰;辛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消水散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消水散治疗结核性胸水的机制.方法 运用灌胃给药途径观察其对小鼠在促进结核性胸水的消退、抗慢性增生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对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该制剂具有良好的加速结核性胸水的消退及一定的抗慢性炎症作用,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结论 消水散对结核性胸水的治疗作用主要在于能加速消水、抗炎及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郭新美;王树荣;荣学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蒙药蓍草的显微鉴别研究

    目的 研究蒙药蓍草的生药鉴别特征.方法 利用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茎、叶进行组织构造及粉末的鉴别.结果 制订和建立了蓍草的显微特征标准.结论 为蒙药蓍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作者:鞠爱华;杨九艳;孟咏梅;袁慧;周秀娟;张慧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烧伤膜剂Ⅰ号治疗烫烧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烧伤膜剂Ⅰ号对大鼠实验性烫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烧伤膜剂Ⅰ号组),阳性对照组(湿润烧伤膏组)和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造成大鼠浅Ⅱ度烫伤及Ⅱ度烧伤动物模型组,分别涂布给药,单笼饲养,观察第5,10,15天的创面结痂面积和脫痂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第15天的创面结痂面积小,结痂愈合时间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烧伤膜剂Ⅰ号治疗烫烧伤疗效确切.

    作者:赵中华;王玉莹;韩秀珍;佟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黔产毛郁金与姜黄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比较

    目的 比较黔产毛郁金根茎水提取物(AE-A)与姜黄根茎水提取物(AE-L)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经典的抗炎、镇痛实验及LD50测定法.结果 AE-A,AE-L均能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及棉球肉芽肿增生,AE-A作用稍强,且ig给药4 d对幼龄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均没有明显影响;AE-A,AE-L均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其作用强度相似.AE-A,AE-L分别以2 g/kg(相当于毛郁金干燥原生药58.8 g/kg,姜黄干燥原生药62.5 g/kg)给小鼠24h ig 3次,观察7 d,小鼠全部存活;以ip给药,小鼠LD50分别为:1.84 g/kg(相当于毛郁金干燥原生药54.24 g/kg±6.27 g/kg)和1.82 g/kg(相当于姜黄干燥原生药56.88 g/kg±6.51 g/kg).结论 毛郁金抗炎作用较姜黄稍强,镇痛作用相似,毛郁金的急性毒性与姜黄相似.实验结果为毛郁金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黄勇其;耿晓照;叶世芸;莫艳珠;吴琨;武孔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药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不甚理想且费用高、副作用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文章评价了中医药能否提高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检索策略:1.电子检索: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结合、中医药、中成药和慢性乙型肝炎等为主题词或自由词,检索中国期刊网,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Cochrane肝胆病组临床试验资料库等电子数据库.2.手工检索3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论文汇编,鉴定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纳入标准:所有研究中西药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中药必须是国家正式批准文号的或有省级制剂批准文号的药品,并且干预组与对照组西药相同.评价方法: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对选择纳入的临床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估,数据的提取和Meta分析.

    作者:杨诗杰;苏汝好;吴泰相;吴进军;李强;项岚;蔡定彬;王娜;孙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青蒿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目的 探讨以青蒿幼嫩叶片再生植株的方法.方法 以青蒿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结果 以6-BA0.1 mg/L+2,4-D0.3 mg/L诱导愈伤组织,在含6-BA0.1 mg/L+IAA0.3 mg/L的培养基上分化,用含IAA0.1 mg/L+NAA0.3 mg/L的培养基生根.结论 用以上方法可以在较短周期内从幼嫩叶片得到再生青蒿植株.

    作者:伍晓丽;刘飞;李隆云;钟国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

    评述了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疗经验.采用个体化血液透析与综合治疗.经治疗病情好转,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增多后达正常,血尿素氮、血肌酐分别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及时恰当透析、综合治疗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博宇;艾清;于大沟;杨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黛中靛玉红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青黛中靛玉红的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pherisorb C18(4.6 mm×200 mm)为色谱柱,甲醇-0.1 mol/L乙酸铵(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35℃.结果 青黛中靛玉红的含量在5.98~59.8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99.87%,RSD 1.31%.结论 该方法测定简便快速、可靠,可作为青黛中靛玉红含量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力惠;李晓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候因素对寒冷性荨麻疹与膀胱炎的影响与意义

    通过观察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与膀胱炎的病例,结合文献,分析了气候因素对寒冷性荨麻疹与膀胱炎的影响与意义.暴露在寒冷环境、受到局部全身冷刺激发展为荨麻疹,诊断为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论述了诊断与治疗.根据气候条件,避免寒冷,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杨立明;王晓明;刘晓明;韩巍;张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淮山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淮山药粗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200,400和800 mg/kg)的淮山药多糖,1次/d,连续8 d,进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测定血清溶血素测定(半数溶血值法)、小鼠碳廓清实验.结果 山药多糖具有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促进小鼠抗体生成的作用和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的作用.结论 淮山药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

    作者:徐增莱;汪琼;赵猛;徐琴;贾成森;史云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大果木姜子乳膏体外抗HSV-1病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Ⅰ号、Ⅱ号、Ⅲ号3个制剂处方水提、醇提物体外抗HSV-1病毒作用的研究,优选出一个佳组方提取工艺,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法,采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提取物抗HSv-Ⅰ病毒感染的作用;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比较各处方的抗病毒活性强弱.结果 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Ⅰ号,Ⅱ号,Ⅲ号三个处方其水煎液及醇提液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HSV-1在Hep-2细胞中增殖的作用;其中Ⅱ号处方的水提取物作用强.结论 选用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Ⅱ号处方采用水煎提取作为制剂研究的优处方工艺.

    作者:杨佃志;张永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 对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溶血实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实验依据.方法 肌肉刺激性实验,观察2只家兔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千)后48 h的变化.血管刺激性实验,观察连续用药5 d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及生理盐水,以及恢复14 d后的注射局部血管和周围组织反应情况.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在第1次给药后14 d及21 d,分别从足背静脉注射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观察注射后15 min动物的过敏症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采用0.5%伊文思兰溶液分析法.体外溶血实验,观察该品在3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对家兔股四头肌、耳缘静脉未见明显刺激作用,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及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均未见明显过敏反应;未见明显体外溶血作用.结论 注射用银杏达莫(冻干)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提示其安全可靠.

    作者:沈祥春;江帆;任飞;史琴;彭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及测定不同厂家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检测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4%磷酸水溶液(含0.6%三乙胺,5∶15∶8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绿原酸在6.23×10-3~100.50×10-3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2.35%(n=6).结论 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重现性较好.各厂家生产的银黄颗粒中绿原酸含量差别较大,有必要建立绿原酸的定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彩芳;黄龙;程茜;代桂丽;张振中;赵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疆鹿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新疆鹿蹄草Pyrola xinjiang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新疆鹿蹄草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鹿蹄草素(Pyrolin Ⅰ),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Ⅱ),鹿蹄草苷(Pirolatin,Ⅲ),水晶兰苷(Monotropein,Ⅳ),肾叶鹿蹄草苷(renifolin,Ⅴ).结论 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付小普;贾娜尔;艾来提;巴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柴平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小鼠胃黏膜氨基己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柴平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小鼠胃黏膜氨基己糖(hexosamine,HS)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气滞胃痛颗粒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柴平胶囊高、低剂量治疗组.造模结束后,中药气滞胃痛颗粒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柴平胶囊高、低剂量治疗组分别按体重灌服药物;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按体重灌服生理盐水.用改良的Neuhaus法测胃黏膜中HS的含量.结果 柴平胶囊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胃黏膜HS的含量,促进损伤胃黏膜修复.结论 HS含量升高可提高胃黏膜的保护功能,这是柴平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机制之一.

    作者:陈勇;邢盛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芪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方法 1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黄芪大、中、小剂量组,黄芪提取物以灌胃的方式给药,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方法,测定耳片的重量;用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测定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采用常压耐氧法记录小鼠耐缺氧时间;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游泳45 min后小鼠肝糖原及血清乳酸含量.结果 黄芪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小鼠游泳45 min后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乳酸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芪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

    作者:朱华野;朴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 分析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随月份和空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紫丁香叶及其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水(30∶70)等度洗脱,测定了紫丁香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同一生长期的不同空间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空间的紫丁香叶中的丁香苦苷含量动态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紫丁香叶药材的生产、质量标准研究和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海鹏;王振月;唐先明;候素云;王宗权;门敬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半夏蛋白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诱导凋亡作用

    目的 观察并比较半夏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半夏蛋白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诱导凋亡作用,并观察了其诱导凋亡作用的量-效关系.结果 60%硫酸铵沉淀蛋白没有明显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而30%硫酸铵沉淀蛋白有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30%沉淀进一步分离结果显示,只有0.1 mol/L NaCl洗脱峰有一定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半夏蛋白有一定的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作用,其主要成分可能存在于总有机酸部位.

    作者:黄必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通关藤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通关藤化学成分的组成,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打下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线分析.结果 从通关藤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得到了22个化合物.结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通关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可靠,重复性高,可用于进一步研究所得化合物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雪莹;张慧;翟延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卡钙菖蒲胶囊中卡马西平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卡钙菖蒲胶囊中卡马西平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卡马西平在0.008 648~0.172 9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n=9),平均回收率为101.41%,(n=9),RSD为0.49%.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卡钙菖蒲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萍萍;景浩然;赵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附桂骨痛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附桂骨痛胶囊(FGC)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抗炎实验分别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镇痛实验采用甲醛致大鼠疼痛法、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 FGC 60 mg·kg-1和200mg·kg-1能显著降低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百分率.FGC 100 mg·kg-1和300 mg·kg-1能有效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提示该药有抗炎作用.镇痛实验中,FGC 20 mg·kg-1和60 mg·kg-1可明显减少甲醛致痛大鼠抬足次数,FGC 100mg·kg-1和300 mg·kg-1能明显提高热板致小鼠痛阈,减少扭体次数;FGC 300 mg·kg-1组还能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结论 FGC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岳兴如;阮耀;刘萍;王澍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傣药腊肠树果实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分析

    目的 研究傣药腊肠树果实中的氨基酸和无机元素.方法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对腊肠树果实中的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腊肠树果实中主要含氨基酸15种,总量为2.07%;含无机元素13种,其中钾、钙、镁含量较高.结论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傣药腊肠树果实的开发应用价值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慧萍;刘燕;黄帅文;李正宇;毕韵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芪对大鼠酒精性肝病肝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对大鼠酒精性肝病肝组织ICAM-1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酒精性肝病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酒精性肝病黄芪治疗组(简称治疗组).观察各组肝组织ICAM-1的表达及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酒精性肝病模型组肝组织ICAM-1的表达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酒精性肝病黄芪治疗组与酒精性肝病模型组比较肝组织ICAM-1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肝组织损害减轻(P<0.01).结论 黄芪对酒精性肝病有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中ICAM-1的的表达有关.

    作者:阮明凤;郝君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养阴降糖丸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益气养阴降糖丸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波长:250 nm,流动相:甲醇-0.1%枸橼酸溶液(25∶75),流速:1.0 ml/min.结果 葛根素浓度在10.0~9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9.5%(n=3),RSD为1.2%.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益气养阴降糖丸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颜素琴;宋晓琳;李祥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一般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1次灌胃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500,250,125 mg·kg-1次灌胃给药,观察该品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睡眠阈下剂量以及1次灌胃600,150 mg·kg-1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47,470 mg·kg-1十二指肠给药,观察对杂种狗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的影响.结果 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阈下剂量、小鼠自主活动均无影响.对狗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T波)均无影响.结论 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在所用剂量范围内,未出现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有明显影响.

    作者:温志坚;周永禄;曹毓;彭龙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黄连粉针剂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双黄连粉针剂的化学成分,为明确双黄连粉针剂药效、毒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各种色谱和光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双黄连粉针剂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黄芩苷(baicalin,Ⅰ)、大黄酚(chrysophenol,Ⅱ)、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Ⅲ)、芦丁(rutin,Ⅳ)、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Ⅴ)和槲皮素(quercetin,Ⅵ).结论 除黄芩苷(baicalin,Ⅰ)、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Ⅲ)外,其它4种化合物均系从该制剂中首次分得.

    作者:吕本强;张永勇;罗佳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杏丁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杏丁注射液治疗,疗程3周.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脂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杏丁注射液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降血脂,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作者:王玉芬;阎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气相色谱-红外分析法测定白豆蔻挥发油成分

    目的 分析白豆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红外分析法(GC-MS,GC-IR)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白豆蔻挥发油中鉴定了64个化合物,占馏出峰峰面积的95%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豆蔻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作者:苏德民;姚发业;石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银杏注射液中银杏总黄酮醇苷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银杏注射液中银杏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Extend-C18柱(5 μm,4.6 mm×150 mm);甲醇-0.4%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结果 槲皮素浓度在2.07~69.00 μg·ml-1,山柰素浓度在1.91~63.60 μg·ml-1,异鼠李素浓度在0.73~24.2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 该方法分析时间短、专属性好、稳定,可以作为复方银杏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于莲;钟尉方;刘娟;胡盛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GBE对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症状、脑梗塞范围及血清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GBE能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症状,降低脑梗塞范围及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结论 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漆姑草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目的 测定漆姑草K,Na,Ca,Mg,Mn,Cu,Fe,Zn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 漆姑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结论 微量元素在漆姑草中起到到一定的药效作用.为漆姑草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作者:黄筑艳;赵延涛;李焱;段建涛;扶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黄油中冰片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三黄油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气相色谱法.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10%,柱长3 m,检测器为FID,载气为氮气;色谱柱温:150℃.结果 在1.0~5.0 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7%,RSD为1.5%.结论 该法简便高效,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三黄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燕;李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退热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退热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lltima,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3∶87);检测波长323 nm.结果 咖啡酸进样量在0.0387~0.387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n=6);精密度RSD=1.36%(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方建和;熊胜泉;颜冬梅;朱卫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莪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目的 分析5个市售莪术样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结果 5个样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莪术呋喃烯(样品1、3、4)、8,9-去氢-9-甲酰基-环异长叶烯(2~5)、α-姜黄烯(2、5)、二-表-α-雪松烯(2)等.结论 5个莪术样品质量均有显著差异.莪术挥发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值得研究.

    作者:张桂芝;李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山茱萸水提液防治骨质疏松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探索山茱萸水提液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骨质疏松模型小鼠(SAM-P/6)抗疲劳能力,骨钙、骨磷含量,甲状旁腺素含量,骨密度等指标.结果 山莱萸水提液治疗组在各项指标中相对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山茱萸水提液治疗组确实能明显改善SAM-P/6小鼠的骨质疏松状况.

    作者:崔维利;陈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 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 薄层扫描法.结果 熊果酸在0.314~1.57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3%,精密度实验RSD=1.86%.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夏枯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洁;陈翔飞;孙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东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

    目的 对吉林省延边地区产东当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东当归中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物为黄棕色油状物,得率为0.9%,用GC-MS联用技术从中鉴定出亚油酸乙酯、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烯-3-酮等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65.66%;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从中鉴定出十八酸乙酯等11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5.1%.结论 首次从东当归挥发油当中分离鉴定出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二烯-3-酮等10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方法提取的东当归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显著不同.

    作者:孙仁文;朴惠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参虫颗粒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参虫颗粒的体内抑瘤作用和对比化疗药物的影响.方法 体内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观察分别用S180、人肝癌H22荷瘤小鼠进行;增效减毒实验采用S180小鼠,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药物毒性模型.结果 2,4,8 g/kg的参虫颗粒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平均抑瘤率为18.05%,21.24%和27.28%;对H22实体瘤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17.35%,20.34%和27.26%;S180和H22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结论 参虫颗粒对移植性小鼠S180和H22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朱建伟;孔捷;侯文静;陆永辉;孙付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蒜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单味中药治疗方式.方法 对20例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使用大蒜素雾化治疗与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结论 大蒜素雾化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毒副作用低,全身症状改善明显,显示恰当的单味中药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特优势.

    作者:黄煦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药氨甲喋呤(MTX)和活血化淤类中药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50 mg/ml,用药7 d后,测定血β-HCG水平,若下降<15%或继续升高,第7天第2次肌注,药量同前.同时服用活血化淤类中药汤剂,1剂/d,连续服用20 d.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28例,占93.33%,血β-HCG下降到正常时间(14.46±7.8)d.结论 氨甲喋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安全有效,降低血β-HCG速度快,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

    作者:刘杏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开灵对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96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清开灵与病毒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开灵治疗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雯;李京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未婚人工流产643例分析体会

    本文通过对643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未婚者进行调查,探讨未婚人流人群的高危因素,为该群体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5-01~2005-12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人流手术(包括吸、刮宫)的未婚女性均列为调查对象.有下列情况者视为高危人流:年龄<20岁,近期(6个月)人流史,多(≥3)次人流,早孕合并性病,早孕合并生殖器官肿瘤,早孕合并生殖器官畸形,大月份钳刮,其他(早孕合并内科疾病如乙肝、贫血等).

    作者:石小华;余翠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吞咽不适74例临床分析

    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接受胃镜检查的2 520例患者中挑出主诉为不同程度吞咽不适的全部患者74例进行临床分析,其占同期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2.9%,其中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为18~80 岁.74例患者主诉为吞咽困难、吞咽受阻、吞咽不利、食道异物感或吞咽时胸骨后疼痛、憋等.全部患者均进行胃镜常规检查,按统一标准作出诊断,疑有恶变者嵌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大部分患者在近幽门2 cm处取黏膜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检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苷肝损伤副作用的临床观察及对策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的肝损伤副作用及相应对策.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患者59例,观察其肝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小剂量(1 mg·kg-1·d-1)雷公藤多苷肝损伤副作用小,大剂量(2 mg·kg-1·d-1)副作用大,但加用保肝药物后副作用发生率降低.结论 在应用雷公藤多苷(尤其在双倍剂量)的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降低其肝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任献青;丁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酒肝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酒肝胶囊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酒肝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口服.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B超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症状、体征总计分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肝功能指标(ALT,AST,γ-G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谷丙转氨酶(AL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酒肝胶囊有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影像学指标的作用.

    作者:祁培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 有针对性对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运用心理暗示、行为矫正、示范脱敏等心理技术,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改善心境、增强信心,以消除顾虑,达到减轻反应、配合检查的目的.方法 ①术前采取劝导、说明、启发、鼓励等交流方式,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患者进行沟通,营造一个平静舒适的环境,使病人心理状态处于佳水平;②术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穿刺技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与扫描医生密切配合,使之获得佳的扫描图像;③术后告知病人检查后注意事项,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通过对126例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均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结论 CT增强扫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惧怕心理,影响CT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李丽亚;胡玉华;王燕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霉菌性阴道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对照组放置制霉菌素,观察两组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白带恢复正常时间、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临床治愈率对照组为88%,治疗组为96%(P<0.05).结论 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杜小利;朱宁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渊舒胶囊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修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渊舒胶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促进术腔黏膜修复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145例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手术后除常规给抗生素、局部应用激素和术腔冲洗外,给鼻渊舒胶囊治疗;对照组手术后单纯给抗生素、局部应用激素和术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例鼻腔黏膜修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1.3周)和上皮化时间(平均8周)均较对照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2.1周)和上皮化时间(平均12周)明显提前.经,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渊舒胶囊可以促进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黏膜修复,提高和巩固鼻窦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减少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疗程,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修世国;叶辉;白尚杰;姜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化汤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观察

    目的 观察生化汤在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方法 将160例药物流产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生化汤.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生化汤在药物流产后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汪海;李丹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康1号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肾康1号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期并发症及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设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加服肾康1号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患者按治疗前、治疗2,4,8周共4个时间点进行总结.分别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肾功能(BUN及Scr),观察激素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白蛋白及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肾功能较对照组有好转(P<0.05).治疗8周时对降低激素相关并发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康1号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减少激素应用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激素副作用,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邬文英;吴金玉;覃柳菊;段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愈眩汤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愈眩汤加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及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的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愈眩汤加按摩手法可以扩张血管、解除动脉痉挛、增加椎动脉供血改善大脑循环和代谢,从而控制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发作.

    作者:刘奎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倒悬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

    牵引疗法是非手术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在临床上采用倒悬推拿疗法,至今已发展成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较为完善的牵引方法.

    作者:周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生肌膏减轻痔瘘术后换药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探讨复方生肌膏用于痔瘘手术伤口换药,减轻伤口疼痛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343例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5例和对照组158例,两组均在常规伤口换药前予以温开水清洗,再用祛毒汤坐浴15~20 min后,对照组予以马应龙痔疮膏伤口换药,治疗组予以复方生肌膏换药,术后第1,2,3天监测伤口疼痛情况.结果 复方生肌膏用于痔瘘术后伤口换药,其创面疼痛明显轻于马应龙痔疮膏伤口换药,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复方生肌膏用于痔瘘术后开放性换药,具有减轻术后创面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作者:常彩云;邓三于;易文;陈继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49例

    目的 观察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为痰浊阻肺,肺肾两虚.采用苏子降气汤为主方并随证加减,服药2~3个疗程,以观察服药后疗效.结果 49例患者服用苏子降气汤治疗后,其中显效30例(占61%),有效15例(占30%),无效4例(占9%).总有效率为9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经服用苏子降气汤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

    作者:曹方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功能保健灸疗法简介

    简介了功能保健灸疗法的历史沿革、治病机理、适应病症、操作方法、调护事项及对中风病的防治机理和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状况.

    作者:罗本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猪蹄甲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7例

    目的 观察猪蹄甲胶囊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猪蹄2份,干地黄、赤芍及牡丹皮各1份,打粉制成胶囊,口服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17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结果 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地升高.结论 该方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

    作者:瞿佐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胸痹心痛的阴虚辨析

    历代医家对于胸痹心痛多从寒凝、气滞、淤血、痰浊来论治.后世之人也多效仿,多有轻辨证而依赖经验之嫌,虽然历代名家所论都大多正确,但也有不效之时.文章从阴虚来对胸痹心痛进行探讨,以明其机理与论治.

    作者:陈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刘完素的脾胃观

    通过对刘完素著作的研读,从脾胃生理、病理到治疗用药诸方面对刘完素的脾胃观作了系统的归纳,全面阐述了刘完素脾胃学术思想.对现今全面继承医家学术思想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作者:朱星;黄政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背俞功能带整体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探讨

    根据背俞功能带概念提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新思路--背俞功能带整体疗法,并从法随病立、理论依据、实验依据和临床验证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胡月华;何扬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试论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综述了近年来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即从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方面进行综合保护.

    作者:张雪梅;李祖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武当道教医药在中草药应用中的特色

    道教圣地武当山地处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道教文化积淀丰厚,中草药资源丰富.武当道教医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融宗教文化、道教医药与地域特色为一体的中草药应用八大特色.挖掘整理武当道教医药特色,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

    作者:陈吉炎;涂自良;杨光义;朱海涛;安志斌;尚儒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康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制备出符合要求的乳康分散片制剂,进行制备工艺研究.方法 以分散均匀性、片的硬度、脆碎度等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处方及工艺如不同种类及比例的崩解剂、稀释剂、黏合剂及不同的压片工艺如压力及硬度控制、崩解剂的加入方法、颗粒粒度及水分的控制等.结果 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PVP),用量为药粉的75%;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用量为药粉的25%;黏合剂为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水溶液,用量为药粉的6%;硬度控制为4~9 kg;90%崩解剂内加,10%外加;颗粒粒度为35目;水分小于5.0%.结论 该工艺中试生产出来的产品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规定,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能适合工业大生产的要求.

    作者:钟伏生;钟小群;蔡庆顺;彭杨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肾通络颗粒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益肾通络颗粒ZTC1+1澄清工艺.方法 ZTC1+1 Ⅱ型澄清剂应用于益肾通络颗粒的澄清工艺,以丹酚酸B、多糖的保留率及固形物的降低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药液浓缩比、絮凝温度及澄清剂用量,并与醇沉法进行比较.结果 运用ZTC1+1 Ⅱ型澄清剂除杂能有效降低收膏率,且有效成分保留率均较醇沉法高.结论 ZTC1+1 Ⅱ型澄清剂对益肾通络颗粒的除杂具有可行性.

    作者:湛琦;刘友平;王继森;石宇华;俞佳;李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壳聚糖絮凝法精制红花水提液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壳聚糖精制红花水提液的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得率为指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对壳聚糖精制红花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佳工艺为A3B2C1,即将药液浓缩至生药∶药液=1∶6,壳聚糖加入量为0.4 ml/g生药,放置时间6 h.结论 壳聚糖絮凝法澄清效果好,经济实用,可用于红花水提液的精制.

    作者:陈英;李永吉;程淑云;徐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参不同提取方法中水溶性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煎煮、超声、索氏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 超声提取丹酚酸B含量高,索氏提取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高.结论 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宜采用超声法提取,而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则宜采用索氏提取法.

    作者:刘敏彦;赵韶华;盖潇桦;王玉峰;李向军;秦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脑络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目的 研究心脑络通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主药,双波长锯齿扫描法对君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鉴别方法可行,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97.85%,RSD为3.15%.结论 可以为该制剂质量标准提供完整检测方法.

    作者:程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易激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易激胶囊(芍药、防风、陈皮、木香)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易激胶囊中防风、陈皮、木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批样品TLC图谱中均可检出防风、陈皮、木香;芍药苷的含量限度规定为不得少于1.050 mg/粒.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能有效地控制易激胶囊的质量,能运用于大生产产品质量控制.

    作者:叶玉杰;熊富良;张惠民;向阳;胡霞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芎附根痛消丸的质量控制

    目的 制订芎附根痛消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方法对处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质控方法切实可行,重现性好,分辨性高.结论 处方设计合理,质控方法可靠,能够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张永恒;乔立新;卢乙众;丁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炎喘嗽口服液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影响肺炎喘嗽口服液制备的各种因素,确定佳工艺条件.方法 用正交实验L9(34)设计安排实验,分别以干浸膏收率,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肺炎喘嗽口服液提取工艺.结果 肺炎喘嗽口服液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20倍量的水,提取两次,2 h/次,醇沉浓度为60%.结论 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肺炎喘嗽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谢文;张少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环丙沙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 制备一种以环丙沙星与四苯硼钠缔合物为活性物的PVC膜环丙沙星选择性电极.方法 用此电极以标准曲线法对盐酸环丙沙星及二种制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电极的响应范围10-1~10-5 mol/L,斜率为37.4 mV/pC,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7.7%,RSD=2.4%(n=8).结论 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与HPLC法相符.

    作者:吴文兵;卢振;张戈利;李志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正交实验优选麻罕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麻罕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得量为指标,以药材粉碎粒度、固液比、浸泡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粒度<16目,加入蒸馏水使得固液比为1∶10,室温下浸泡时间20 h后水蒸气蒸馏.结论 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作者:刘杰凤;王志辉;黄敏;彭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北五味子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探讨北五味子活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北五味子提取物出率及其五味子甲素、乙素、总木脂素等指标对北五味子乙醇回流提取法、乙醇渗滤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3种提取方法对比显示,虽五味子浸膏率无显著变化,但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总木脂素、乙素、甲素的含量均高于传统回流和渗滤提取方法.结论 超临界流体萃取应用于北五味子活性成分的提取,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可作为工业生产提取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艳玲;朴惠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枳香胶囊中挥发油提取和β-CD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 考察枳香胶囊中枳实、高良姜、肉桂、荜茇等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佳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收油率作为评价提取工艺的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优选β-CD包合工艺.结果 挥发油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浸泡2.5 h,提取5h;挥发油的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配比为8∶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75 min.结论所选提取工艺提取率高,包合工艺合理,节约成本.

    作者:王萍;闫柏琴;张力;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感冒止咳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感冒止咳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HPLC法对感冒止咳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5∶45),检测波长277 nm.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药味黄芩、金银花、葛根、青蒿、柴胡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49~2.040 μg(r=0.999 95,n=5),平均回收率为98.10%,相对标准偏差为1.83%.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可鉴别出黄芩、金银花、葛根、青蒿对应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可用于感冒止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江雪平;陈科力;叶丛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人参乳膏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人参乳膏剂.方法 采用微波协助萃取中草药中皂苷有效成分;应用回流法-蒸馏法提取当归有效成分.利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中草药中皂苷有效成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常温留样观察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中草药提取工艺方便、快速、制备工艺简单,制剂稳定性好.皂苷线性范围为:0~250 μg·L-1,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为1.72%.结论 制剂制备方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晓波;张信平;金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维生素E淀粉胶丸溶出度研究

    目的 考察维生素E淀粉软胶丸的溶出度,对其生物利用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方法.结果 淀粉软胶丸壳崩解速度快,维生素E溶出度符合技术要求.结论 维生素E淀粉软胶丸可以满足生物利用的要求,制备工艺合理稳定.

    作者:刘凯培;张发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超声波提取野菊花总黄酮及鉴别

    目的 为充分利用野菊花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野菊花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野菊花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659 9 mg/ml,回收率为101.1%,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野菊花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进;罗建华;刘娇;张丽丹;蒙春越;黄锁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桑枝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桑枝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桑枝中的多糖进行提取,用Sevag法等进行纯化,蒽酮-浓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回归方程:A=0.024 94C+0.057 1,r=0.999 5,线性范围为0.08~0.4 μg·L-1.桑枝多糖的含量为18.74%(RSD=2.1%),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4%.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桑枝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孙莲;杨文菊;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棱妇产科药理研究进展

    三棱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病、卵巢囊肿、不孕、痛经等病,与之相对应的药理活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该文对其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相应的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冯海红;唐德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三七总皂苷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抗纤维化、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结论 三七总皂苷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作者:甘雨;徐惠波;孙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巴西蘑菇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 阐述近年来巴西蘑菇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1994~2006年美国Medline、荷兰Elsevier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巴西蘑菇抗肿瘤等药理文献进行分析综述.结果 巴西蘑菇具有抗肿瘤、抗突变、调节免疫功能、辅助放化疗等药理作用.结论 巴西蘑菇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作者:张涵;吕圭源;周桂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防治糖尿病作用机理研究概况的评价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多因素共同参与,至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揭示清楚的疾病.

    作者:张红敏;谢春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Cytokines)作用甲状腺细胞,在促甲状腺素(TSH)协同下,甲状腺细胞诱发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抗原异常表达,转化为抗原提呈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病理损伤,形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

    作者:陈旭明;潘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脉制剂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概述国内有关生脉制剂的含量测定研究进展,为提高和完善生脉制剂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同时便于药学工作者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应用.

    作者:周霞;万军;黄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头尖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对有关两头尖中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两头尖中以三萜皂苷抗肿瘤、抗风湿作用明显,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此综述为今后该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鸿立;孙永旭;李勇;王宾;刘大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木樨科女贞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木樨科女贞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作为苦丁茶广泛应用,其保健功能及药用价值逐步得到重视.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木樨科女贞属植物女贞、小叶女贞、日本毛女贞、粗壮女贞、紫茎女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深入系统对其进行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及减肥等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的研究和探讨,展示其将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者:屠宴会;高南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物碱提取、分离和纯化的研究进展

    生物碱是许多中草药及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如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与分离生物碱,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提取方法是建立在生物碱的理化性质基础上,有溶剂提取法、直接提取法等.随着超声波、色谱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以及酶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其提取与分离方法也不断地得以改进.随着对生物碱药用价值认识的提高,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将更加高效、迅速、完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生物碱提取分离的新方法.

    作者:刘军红;廖国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也是中药现代化的本原理、特点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微波萃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王志祥;李红娟;万水昌;李菊;乐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内乌头类生物碱毒物检测方法概述

    概述了利用薄层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质谱联用、多级质谱等方法检测体内乌头类生物碱毒物的方法,旨在为临床诊断和鉴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现状与前景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其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与益生菌、生物制剂、中药等.目前UC的治疗以抗炎和调节免疫反应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与UC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生物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侯彩云;陈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及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近年来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二十余篇,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与综合.结果 植物黄酮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其中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异常的抑制作用尤其明显,实用价值较高.结论 黄酮化合物作为新药开发的资源值得重视.

    作者:杨兴海;孔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现状与展望

    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文献,文章针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和中药治疗药物监测(TDM)发展滞后的现状,对如何借鉴西药TDM开展中药TDM进行了探讨,以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各类中药为突破口,总结归纳了中药TDM的研究思路并分析了其研究方法,且在方法中提到无创伤性样品(如尿液、唾液等)的应用.

    作者:冯宇飞;刘佩莉;李秋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冠心平片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冠心平片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当归、瓜蒌皮、三七进行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总多糖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所测定的3批样品中,多糖含量高是14.76%,低是12.24%,平均为13.36%;平均加样回收率是97.38%,RSD为5.51%.结论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该制剂中的当归、瓜蒌皮、三七进行鉴别及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冠心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周琴妹;邵家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蜂蜡及血余炭的真伪鉴别

    蜂蜡、血余炭都是临床常用中药.蜂蜡收涩,敛疮,生肌,止痛;余炭止血,化淤.近期发现,二者均有伪品充当正品使用的情况.确保药材质量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二者正品及伪品的主要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作者:杜卫萍;孙桂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刺五加茎叶果实的生药学研究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为五加科植物.《中国药典》1977年版已作为独立的药物收载,规定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其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及根茎或茎[1].鉴于有关刺五加地上部分的生药学研究鲜见报道,而且研究表明,刺五加的叶和果实也具有药理活性[2~4],因此,本文以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刺五加为研究对象,对其茎、叶和果实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总结其生药学特征,完善刺五加的生药学资料.

    作者:刘建华;吕宁;李敬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紫外光谱组法鉴别半夏与水半夏

    目的 建立半夏及其伪品水半夏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用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进行实验.结果 半夏及其伪品水半夏水浸液的紫外谱线组图像、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法可用于半夏、水半夏的鉴别.

    作者:许卫锋;张保国;李勉;刘广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菟丝子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

    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随着用量的增加,伪劣掺杂现象极为普遍,现将正品及其伪品药材性状特征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魏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几种易混中药的鉴别

    中药村是加工中药钦片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其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平时的监督检查中发现许多中药材伪劣品、混淆品出现的频率较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耿红梅;柴爱军;段春改;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潮汕地区的木本抗癌高等植物自然概况及开发利用

    报道了潮汕地区25科39种木本抗癌高等植物,其中裸子植物1科2种,被子植物24科37种.对主要的抗癌植物及其产地和药用情况亦做了说明,以期为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作者:陈树思;唐为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虎栀合剂灌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研究

    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的综合症候群.婴肝发病,目前有增多的趋势.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自制虎栀合剂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对缩肝、退黄、利胆、降酶均有明显疗效[1].

    作者:陈春红;彭文娟;彭兆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情绪与健康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调控情绪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作者:汪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科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骨科急诊病人多数因车祸、人为伤害等意外事故而致伤.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时危及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加上创伤引起的疼痛、出血以及生理功能的障碍,会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治疗慢性软组织挫伤10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中药熏洗疗法主要是利用物理热量与中药结合产生大量的药物蒸气作用于肌肤,使皮肤毛孔开放,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骨内伸张机制的活化,有利于减轻关节囊韧带退变进程,加速神经肌肉功能恢复,以达到温经通络、疏通腠理、活血止痛为目的的一种中医护理操作方法.

    作者:陈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室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对手术室护士的知识结构和身体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程连心;宗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门诊注射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预防门诊注射室不安全因素的方法,以减少医院门诊注射室差错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监控规定,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与结论 提高预防意识,强化监控措施是确保医疗安全,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宗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谈谈中药处方存在的几个问题

    医生处方是指导药剂人员调配药物的书面文件,其作用是向医务工作者、患者介绍药品的重要信息,它具有技术和法律责任.但是有部分临床医生却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开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在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较普遍存在用药名称不严谨、省略脚注、处方药名交待不清,处方药味偏多,计量单位书写不规范以及服用方法交待不清等.

    作者:谢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处方的适宜性审核

    探讨审核中药处方的重要性,得出对药名、用量用法、辨证用药、因人用药、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有毒中药等内容的审核方法,指出对处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是确保患者使用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作者:朱卫星;朱志冰;李晓燕;沈英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研究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药注射剂的优缺点,然后分别从注射剂的配伍问题、化学成分、原料药材3方面探讨了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提出分析、发现和解决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因素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作者:黄江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临床抢救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临床各科室抢救药品的管理,确保抢救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该院临床各科抢救室、抢救车的抢救药品的检查、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抢救药品在管理中存在过期、失效、字迹模糊不清等诸多问题.结论 需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规范抢救药品管理.

    作者:朱祝华;曹茂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结合防治手足皲裂的临床体会

    手足皲裂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冬季发病率高.冬季寒冷干燥,角质层较厚的部位因机械作用发生皲裂,有些地区称裂口或龟裂.主要发生在手足,因冬季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减少,缺乏滋润,加上皮肤的其他疾患,如皮肤干燥,长期患手足癣者及职业上的关系,皮肤干燥失去正常的弹性和伸展度而发生裂口或皲裂.

    作者:陈幼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8例的体会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给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58例,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4~6周,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肠镜下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96.5%,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的病变,完全缓解率90.6%;位于左半结肠的病变,完全缓解率81.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方法简便.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