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8-0805
  • 国内刊号:42-1436/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6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
  • 中药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11年7期文献
  • 全裂叶阿魏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新疆地产野生全裂叶阿魏Ferula dissecta(Ledeb.)Ledeb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及紫外吸收光谱法为该药进行初步鉴定研究.结果 全裂叶阿魏根、叶柄、苞片及叶横切面存在大量树脂道;根粉末中有散在草酸钙簇晶,叶粉末中有短扁圆形的非腺毛.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全裂叶阿魏的生药学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丁旭;谭勇;刘纪杉;赵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青葙子与其混淆品的超微指纹特征

    目的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青葙子与其混淆品进行了指纹特征研究.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对青葙子、鸡冠花子,反枝苋子分别在70倍、150倍、800倍电镜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青葙子与其混淆品的超微指纹特征明显.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青葙子与其混淆品的鉴定.

    作者:李洪宇;周艳菊;王明科;张学利;孔德新;宋佳音;李薇;钟雪;张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膏摩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肌张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膏摩疗法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用肌张力测试仪测量治疗前后实验组(膏摩组)和对照组(扶他林组)患者患处肌张力的变化.结果 首次治疗前后实验组静息状态下肌张力降低(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个疗程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静息状态下肌张力均降低(P<0.01),整个疗程前后实验组静息状态下肌张力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大自主收缩状态下的肌张力无明显变化.结论 膏摩疗法可以降低急性软组织损伤导致的静息状态下肌张力增高的病理状态.

    作者:元唯安;孔令军;陶吉明;程英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蛇毒降纤酶治疗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蛇毒降纤酶对实验性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眼建立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蛇毒降纤酶组,直接检眼镜分别观察两组玻璃体积血指数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玻璃体液中各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蛇毒降纤酶组玻璃体积血指数、PVR程度、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浓度低于生理盐水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介素-1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蛇毒降纤酶能促进玻璃体积血的吸收、减轻外伤性PVR程度;并能下调玻璃体腔MMP-9、Ⅲ型胶原的浓度.

    作者:彭燕一;招志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毛细管电泳法建立六味地黄丸指纹图谱

    目的 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建立六味地黄丸的指纹图谱.方法 以30 mmol/L的硼砂缓冲液(pH=9.5)为背景电解质,检测波长为236 nm,电泳电压为20 kV,电泳温度为25℃,流体力学进样量为30 mbar×16 s.结果 依据该法建立的六味地黄丸指纹图谱共有15个共有峰,且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在3%以内,其相对峰面积的波动范围均满足要求.结论 结果表明,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建立的六味地黄丸指纹图谱能够控制其质量.

    作者:臧鹏;于燕波;赵书武;陈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石见穿总酚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石见穿总酚酸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复合造模法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石见穿总酚酸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含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以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肝纤维化大鼠30 d后,血清HA,LN,PⅢNP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明显减轻,与未治疗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5 d和30 d后,各个组别的各种酶的活性均趋向正常组.结论 石见穿总酚酸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望开发成为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药,其可能通过改变体内氧化还原状态而起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李慧;郭雷;郑秋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TRAIL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As<,2>O<,3>与TRAIL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Hoechest染色观察检测其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A549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细胞周期.结果 不同浓度的As<,2>O<,3>与TRAIL联用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比单药组强.联合用药组从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可检测到大量凋亡A549细胞,明显多于单药组;并将A549细胞阻滞在G<,2>/M期.结论 As<,2>O<,3>与TRAIL联用于人肺癌A549细胞可协同抑制其增殖,机制可能是将细胞阻滞在G<,2>/M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绩英;赵雪强;王昌明;莫碧文;蒋明;陈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川芎白芍及配伍对离体小鼠子宫痛经模型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白芍及川芎-白芍药对水煎液对离体小鼠子宫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利用离体小鼠子宫收缩实验,观察药物对缩宫素引起子宫痉挛收缩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的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结果 各水煎液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有抑制作用,白芍中剂量组、川芎-白芍中荆量组抑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芍大剂量组、川芎-白芍小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收缩幅度的抑制,白芍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川芎、白芍及川芎-白芍药对水煎液在体外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芳;朱敏;唐于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灵芝与混淆品硬孔灵芝的鉴别研究

    目的 灵芝及其混淆品硬孔灵芝进行比较和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生药材.结果 灵芝和混淆品硬孔灵芝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灵芝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彭江丽;王立晶;刘塔斯;董玮玮;李顺旭;杨大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于亲缘关系的红蛤蚧与黑蛤蚧药效再评估

    目的 基于药用亲缘学原理,对红、黑蛤蚧药效情况进行再评估.方法 通过Mega软件,采用MP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基于系统发育树判断红、黑蛤蚧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依此探讨红、黑蛤蚧及药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红、黑蛤蚧在系统树上相互嵌合在一起,不能各自形成独立分支(单系),来自不同产地的红、黑蛤蚧分别构成了4个独立支系,这与红、黑蛤蚧截然可分的概念相悖.结论 红蛤蚧可能具有和黑蛤蚧相似的药效,不同地区的红、黑蛤蚧药效可能存在差异.该研究旨在为红、黑蛤蚧的药效及化学成分研究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即开展相关研究应基于亲缘关系,分别对不同产地红、黑蛤蚧样品进行分析.

    作者:顾海丰;夏云;彭锐;郑渝池;李力;曾晓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沙棘原花青素对6月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沙棘原花青素对6月龄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功能、醛糖还原酶活性及抗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痛模型,随机分为DM模型组,沙棘原花青素大、中、小3个剂量组,并以正常组做对照.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脑组织中醛糖还原酶(A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并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沙棘原花青素各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脑组织中醛糖还原酶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降低,而SOD、GSH-Px活性以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结论 沙棘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多元醇代谢通路增强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杨桂珍;李玉香;陈健茂;梁军;张志宁;袁本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麻杏石甘汤方中其他药材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 考察麻杏石甘汤中其他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混料均匀设计法,固定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量,将其他药材(甘草、杏仁、石膏)作为可变因素,以麻黄碱的测定量作为考察指标,应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学习、预测.结果 BP神经网络模型对麻杏石甘汤方中麻黄碱含量的预测值可用.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麻黄碱含量随着炙甘草用量(1.099 8~8.513 7 g)的增大而增大,炙甘草用量超过8.513 7 g后,方中麻黄碱含量稳定在5.767 0 mg/g;麻黄碱含量随着石膏用量(1.692 6~6.000 0 g)的增大而增大;石膏用量超过6.000 0 g后,方中麻黄碱含量分别稳定在5.767 0 mg/g;麻黄碱含量随着石膏用量(1.692 6~6.000 0g)的增大而增大,石膏用量超过6.000 0 g后,方中麻黄碱含量分别稳定在5.767 0 mg,/g.

    作者:满玲;石登红;黄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不同采收期研究

    目的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半夏采收期.方法 设3个采收期,测定各采收期半夏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3个采收期之间半夏产量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差异,8月22日采收半夏,其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较高.结论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期为8月下旬.

    作者:王海玲;梅艳;王孝华;阮培均;赵明勇;张俊;周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木犀草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及NF-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的检测,观察木犀草素对SHR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及NF-кB表达的影响.方法 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Luteolin)(10,20,40 mg·kg<'-1>·d<'-1>)、卡托普利组(Captopril)(10 mg·kg<'-1>·d<'-1>)、模型阴性对照组(SHR),每组均8只,WKY大鼠8只做为正常对照组(WKY).灌胃8周后处死,检测其血压、心肌组织内ET-1及NO的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NF-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木犀草素组低、中、高各剂量组和SHR组血压均高于WKY组,(P<0.05),各剂量组血压和Captopril组均低于SHR组,(P<0.05);给药后木犀草素各组心肌组织AngⅡ浓度、ET-1浓度较SHR组有显著下降(JP<0.05);心肌组织NO浓度较SHR组有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犀草素各剂量组大鼠肺组织NF-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犀草素能降低SHR大鼠血压,降低SHR大鼠心肌组织AngⅡ浓度和ET一1浓度;升高SHR大鼠心肌组织NO浓度,下调NF-кB p65蛋白的表达,从而产生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

    作者:吕立华;吕林华;张玉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复方六月青对鸭乙型肝炎病毒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六月青(CLYQ)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诱导麻鸭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DHBV诱导广西麻鸭乙型肝炎病毒肝损伤模型.于用药前(T<,0>)、用药7 d(T<,7>),14 d(T<,14>)及停药后3 d(P<,3>)分别检测鸭血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用药后CLYQ中、高剂量组鸭血清ALT和AS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并且有量效和时效关系.鸭肝脏病理学检查表明CLYQ对DHBV引起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 CLYQ可有效地保护DHBV诱导麻鸭肝损伤.

    作者:张士军;陈兆霓;林兴;黄建春;李勇文;黄仁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菟丝子对弱精子症体外精子膜功能及顶体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菟丝子时弱精子症体外精子膜功能及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菟丝子治疗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弱精子症精液与不同浓度菟丝子(5%、10%、15%、20%、25%)共同孵育,对照组采用quinn's1020液,观察菟丝子在不同时间对人精子的运动功能、精子尾部膜功能、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子形态的影响.结果 15%菟丝子制备液组在60 min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弱精子症患者体外精子活力a级(19.07%vs10.34%)、b级(20.64%vs14.99%)、精子活率(43.93%vs31.01%)及精子尾部肿胀率(50.4%vs35.7%)和精子顶体酶活性(74.83μIU/10<'6>vs52.11μIU/10<'6>)精子,(P<0.01),精子畸形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适宜浓度菟丝子在有效的时间内能明显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运动功能、精子尾部膜功能及精子顶体酶活性.

    作者:许国彬;徐仙;贾韶彤;景万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疗效评价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

    综合评价研究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综合效益管理、药物研究、临床调查研究、病因学研究、诊断性研究、临床疗效评价和评价指标的筛选及赋权等方面有所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合理选择综合评价方法十分重要.

    作者:王明航;李建生;李素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DMH/DSS复合法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DMH腹腔注射结合3%DSS自由饮用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模型.方法 适应性喂养1周后,30只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6只,模型Ⅰ组8只,模型Ⅱ组8只,模型Ⅲ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按15,20,25 mg,/kg腹腔注射0.4%DMH,每周2次,继而连续自由饮用3%DSS 2周为1循环;连续3个循环.第9周末将全部小鼠脱椎处死,截取全部结肠(回盲部-肛门),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Ⅲ组全部小鼠在造模过程中死亡.肉眼见模型Ⅰ组小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模型Ⅱ组小鼠结肠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异常.镜下见模型Ⅰ组小鼠结肠可见腺体萎缩、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模型Ⅱ组小鼠结肠可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异常.结论 0.4%DMH 20 mg/kg腹腔注射结合3%DSS自由饮用复合法,可以成功复制渍结相关癌变模型,该方法简单易行,与人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较为相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涛;黄会云;张志明;王小平;李茹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3种五味子药材HPTLC鉴别与HPLC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五味子HPTLC定性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为对照品,采用HPTLC法带状点样于GF254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上行展开8 cm,置于紫外灯254 nm下观察,比较不同来源的五味子活性成分的差异.以五味子醇甲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4 nm,比较不同来源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HPTLC法能够准确快速鉴别不同来源的五味子;3种药材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有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评价五味子药材质量.

    作者:李立顺;时维静;王贵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技术分离肉苁蓉中苯乙醇苷化合物

    目的 应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技术分离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方法 采用醋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1:1:0.1:2,V/V/V/V)为分离体系.结果 从肉苁蓉中成功分离得到了6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结论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技术分析并鉴定了6种苯乙醇苷化合物的结构.

    作者:李丽;王晶;桂语歌;宗晓菲;刘春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西南红山茶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研究西南红山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西南红山茶花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Ⅰ)、芦丁(rutin,Ⅱ)、山萘酚(kaempferol,Ⅲ)、山萘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Ⅳ)、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V)、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Ⅵ)、(-)-表儿茶素[(-)-epicatichin,Ⅶ]、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结论 化合物Ⅰ~Ⅹ均首次从西南红山茶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侯蕾;于大永;冯宝民;唐玲;王永奇;史丽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姜黄提取物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乙酰胆碱脂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姜黄提取物对拟血管性痴呆(VD)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V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合并尾部放血降压,制备小鼠拟VD模型,以跳台实验为学习记忆评价指标,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性.结果 姜黄提取物可使VD模型小鼠的反应时间缩短,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同模型组比较,姜黄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AchE活性上升(P<0.01或P<0.05).结论 姜黄提取物能改善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脑组织中AchE的活性有关.

    作者:袁耀欣;王四平;王亚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对神经细胞尼古丁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肉苁蓉活性成分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神经型尼古丁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抗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以了解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比色法测定细胞MTT还原率筛选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安全浓度范围,并用Aβ<,25-35>处理细胞后,测定MTT还原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尼古丁受体α3、α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能提高细胞α3及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蛋白质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关系;并能对抗Aβ<,25-35>引起的α3和α7受体亚单位蛋白质水平降低,减弱Aβ<,25-35>引起的细胞损伤.结论 松果菊苷及异麦角甾苷可能通过上调神经型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蛋白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齐晓岚;肖海涛;肖雁;郝小燕;官志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藏药秦艽花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对藏药秦艽花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着重建立秦艽花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和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定性鉴别秦艽花;采用HPLC法建立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①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Fusion-RP 80 A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②TLC条件: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醋酸乙酯-甲醇(3:1)为展开剂,碘蒸气显色.结果 HPLC法龙胆苦苷在0.4~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藏药秦艽花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不得低于2%;TLC鉴别结果满意.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完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有效控制秦艽花的质量.

    作者:张兴旺;文怀秀;陶燕铎;梅丽娟;邵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膜对山苍子精油的抗性研究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膜对山苍子精油的抵抗力.方法 采用Brown平板改良法体外复制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膜模型,扫描电镜确认后应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培养3d的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膜对体积分数2.5%的山苍子精油耐受时间短,作用20 min完全被杀灭;培养7d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体积分数0.75%山苍子精油耐受时间长,作用150 min才被完全清除,用大肠埃希氏菌浮游菌滴染滤膜经体积分数2.5%山苍子精油处理后,均在10 min内被完全杀灭.结论 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对山苍子精油的抵抗力比浮游菌强,随着生物膜形成时间延长,抵抗力明显增加.

    作者:黄晓敏;郑秋桦;管文华;林少芸;彭晓云;曾松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冬虫夏草RAPD多态性分析

    对四川甘孜州5个地区的冬虫夏草和古尼虫草、凉山虫草进行了RAPD分析,扩增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多态性比较丰富,RAPD扩增指纹图谱能有效地鉴定冬虫夏草,甚至区分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准确地鉴定冬虫夏草的真伪及品质评价.

    作者:钱敏;曾纬;张德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细胞外基质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蛋白-I(Collagen-Ⅰ,Col-Ⅰ)、胶原蛋白-Ⅲ(Collagen-Ⅲ,Col-Ⅲ)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分析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1组和姜黄素2组.对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姜黄素1治疗组于术后第2天给予姜黄素100 mg·kg<'-1>·d<'-1>灌胃,姜黄素2治疗组于术后第10天给予姜黄素100 mg·kg<'-1>·d<'-1>灌胃.术后28 d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以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Col-Ⅰ,Col-Ⅲ和FN的表达分布.结果 模型组肾小管问质损伤程度、胶原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姜黄素能明显改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下调Col-Ⅰ,col-Ⅲ和FN在肾组织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聚集,抑制或减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彧;陈朝青;李亚东;杨美娟;王谦;牛建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无花果粗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初步研究

    目的 以无花果为试材,对所提取的粗多糖样品进行抗氧化能力检测并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其含量.方法 分别研究不同浓度样品的总还原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并用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以维生素C及BHT为对照.结果 100μg·ml<'-1>的无花果粗多糖可抑制过氧化物MDA的生成,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85.39%,同时总还原能力比BHT高42.02%,FRAP法测得的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C接近,且均比BHT的活性强.结论 该结果表明无花果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对化学反应生成的的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作者:邱松山;姜翠翠;谭振钟;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温扶阳气法防治运动性疲劳之探析

    文章探讨温扶阳气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理论基础和运用.根据古代文献对阳气的记载,结合运动性疲劳与过度疲劳的临床表现,认为阳气是影响身体运动机能的关键,提出防治运动性疲劳应重视温扶阳气之法则.

    作者:李增明;丁跃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对桑寄生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槲皮苷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 nm;槲皮素采用甲醇-盐酸(4:1)回流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甲醇-0.05%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槲皮苷与槲皮素的线性范围0.35~3.5μg(r=0.999 9)与0.41-4.1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与100.4%,寄主植物不同,桑寄生药材茎枝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为0~0.14 mg/g与0~0.85 mg/g不等,药材叶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为0.41~2.48 mg/g与2.42~6.89 mg/g不等.结论 寄主植物不同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明显不同,药材的槲皮苷与槲皮素主要存在于药材叶中,茎枝中的含量较低,有的寄主的桑寄生茎枝中甚至检测不到槲皮苷与槲皮素.

    作者:张协君;朱开昕;赵明惠;裴河欢;李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壮医皮肤针联合七宝美髯汤加减治疗复发性斑秃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壮医皮肤针联合七宝美髯汤加减治疗复发性斑秃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复发性斑秃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七宝美髯汤加减,壮医皮肤针叩击脱发处,同时外涂自制生发酊;对照组口服七宝美髯汤加减,同时外涂自制生发酊,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显著性(P<0.01),起效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壮医皮肤针联合七宝美髯汤治疗复发性斑秃疗效肯定,且起效快,复发率低.

    作者:钟江;付兰兰;林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从伏邪论治高尿酸血症的理论探讨

    伏邪的特点为邪气潜藏于体内,逾时而发.高尿酸血症的病机特点为痰浊淤毒,伏于体内,日积月累,久而发病.根据二者特点,提出高尿酸血症该当从伏邪论治.去除伏邪,当用三法:远离肥甘厚味,勿使劳倦;健脾补肾,提高体质;祛痰泄浊,解毒通络.

    作者:王先敏;赵明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龙血竭对小鼠触须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龙血竭在小鼠触须创面修复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无菌条件下去除双侧触须部表皮,将小鼠分为实验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GF)阳性药物对照组,龙血竭内服+外用组,术后1,3,5,7 d取材,常规病理切片及VEGF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创面修复1~3 d,龙血竭有显著的抗炎作用,5~7 d龙血竭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分泌.3 d时VEGF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龙血竭在小鼠触须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祛淤生肌,促进VEGF表达的作用.

    作者:刘爱军;易华;杜标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薜荔不同提取部位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寻找薜荔药材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得到3个部分,分别为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液部位,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腹腔毛细血管实验和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对3个部位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结果 醋酸乙酯提取物组和水液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结论 薜荔药材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水液部位可能为抗炎活性部位.

    作者:毛彩霓;谭银丰;杨卫丽;刘明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针刺与运动疗法不同干预次序对缺血缺氧大鼠皮层GAP-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刺与运动疗法不同干预次序对缺血缺氧大鼠脑皮层C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血缺氧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先针刺后运动组,先运动后针刺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GAP-43阳性细胞数,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光镜下计数免疫组化染成棕黄色或者黄褐色的GAP-43阳性细胞.先针针后运动组及先运动后针针组与空白组、模型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而先针针后运动组与先运动后针针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说明针刺与运动疗法的不同干预次序对GAP-43表达的影响,但应当重视时间因素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

    作者:林栋;阙秀琴;吴强;张学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姜黄素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кB和Hsp70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кB和Hsp70的表达,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实验组、缺血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前两组经夹闭左右肾动脉之间腹主动脉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缺血前10 min舌下静脉注射20 mg/kg姜黄素;模型组缺血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经舌下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3,12,24,72 h不同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腰段脊髓组织,分别经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кB和Hsp70的表达.结果 NF-кB、Hsp70在前两组脊髓组织中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对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NF-кB表达的抑制率分别是13.12%,15.14%,19.18%和18.02%;同时可诱导Hsp70蛋白的表达,对Hsp70的诱导率分别为10.40%,12.71%,15.95%和13.18%.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抑制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调控Hsp70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付健;韦波;范洪伟;丁磊;殷钢;马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6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3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随机分为模型组,雌二醇组,α-ZAL组,每组10只;另10只为假手术组.术后3周开始给药,给药12周后收集标本.测量阴道及子宫指数,采用病理组织学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果 α-ZAL能提高子宫及阴道指数,并能明显增加骨小梁密度.结论 α-ZAL能显著改善骨质疏松程度.

    作者:李少春;段斐;程炜;孙晓芳;石瑜;孟洁;刘未华;高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清络通痹颗粒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时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外周血IL-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制备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模型(CIA),检测QLT对胶原性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外周血IL-1的影响,MTT比色法检测QLT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QLT 7.2,14.4g/kg剂量组全血粘度及血浆黏度、外周血IL-1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并且可显著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结论 QLT3个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从而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增生和血管生成,这可能是清络通痹颗粒治疗RA的重要机制.

    作者:梁晓雯;许立;周静;王昀;程旸;柳璋璞;周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红田乌草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红田乌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红田乌草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结果 描述了药材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定结果.结论 该研究为红田乌草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蒋霞;刘滔滔;唐双意;邓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高端市场需求与高端中药品牌打造

    文章在分析了划分中药市场重要性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中药高端市场的概念.然后结合中药高端市场特征和高端中药特点的关联,指出质量和品牌是满足中药高端消费需求的关键,并给出了中国高端中药品牌的良性循环模式.后强调了中药材质量在高端中药品牌打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从生产模式选择和高标准制定两个方面指出了提升中国中药材质量的方法.

    作者:屈援;王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正交实验优选天花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超声辅助萃取天花粉总皂苷的佳工艺.方法 以香草醛-冰醋酸测定天花粉中总三萜皂苷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对天花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中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三因素进行研究,优选超声辅助萃取的工艺.结果 天花粉超声辅助萃取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80%,超声10 min.结论 超声辅助萃取技术适合天花粉总皂苷的提取,具有提取率高的优点,适合工业化推广.

    作者:陈颖;孙海燕;曹银萍;杨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独角莲提取液体外抗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独角莲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揭示其抑癌机理.方法 利用独角莲根茎水提物,作用宫颈癌Hela细胞株,通过噻唑氮蓝比色实验(MTT)、流式细胞仪(FCM)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独角莲对细胞增殖和细胞调亡的影响.结果 独角莲对Hela的增殖抑制率为65.08%.并能引起凋亡细胞的增加,成剂量依赖性,作用72 h后的凋亡率高达24.5%.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块茎提取液处理48 h后,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独角莲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上调Hela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结论 独角莲是一种在宫颈癌治疗上有前景的中草药.

    作者:何秀霞;张春兰;何乃彦;于源华;张淑华;葛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治疗契合点之探讨

    简要论述急性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提出现代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应关注的问题,并对中西医结合的契合点进行探讨.

    作者:招远祺;翁銮坤;吴大嵘;蔡业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连翘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连翘叶中熊果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熊果酸粗品得率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回流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时间等4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乙醇浓度是影响连翘叶中熊果酸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佳方案为6倍量95%乙醇热回流2次,每次60 min.用佳方案提取,测得熊果酸的含量平均值为25%.结论 该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晓;魏悦;张培林;邓占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对叶百部茎叶的生药鉴定

    目的 时对叶百部茎、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结果 时叶百部茎的维管束为周木型,叶肉内舍有草酸钙柱晶等特征.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对叶百部茎、叶鉴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朱华;王孝勋;赵旭;梁晓乐;唐念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对荷瘤小鼠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对小鼠S<,180>、H<,22>实体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S<,180>、H<,22>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小半夏加茯苓颗粒的抑瘤作用,并检测各组小鼠的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Co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对S<,180>和H<,22>荷瘤小鼠的肿瘤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11.5%和9.3%;同时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可明显上调荷瘤小鼠CD<,4><'+>、CD<,8><'+>T细胞数量(P<0.01)及CD<,4><'+>/CD<,8><'+>比值(P<0.05);小半夏加茯芩颗粒可明显增强CoA诱导的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以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P<0.05).结论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可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鼠肿瘤的生长.

    作者:蔡琨;何前松;冯泳;刘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鹰嘴豆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目的 从鹰嘴豆中分离纯化得到α-淀粉酶抑制剂(α-AI),研究其抑制动力学特征及其化学稳定性,为其开发为降糖减肥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CM-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及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α-AI;通过在不同底物及抑制剂浓度下的酶反应速度,研究其抑制动力学特征;通过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抑制活性,研究其对温度及pH的稳定性.结果 纯化得到-相时分子质量约为40.4 kDa的α-AI糖蛋白,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3.14×10<'-6>mol·L<'-1>;鹰嘴豆α-AI在pH 3.0~11.0,在80℃下作用30 min后其抑制活性仍保持85%左右.结论 从鹰嘴豆中分离得到的α-淀粉酶抑制剂对α-淀粉酶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对温度及pH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作为一种安全、天然降糖药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刘晓洁;刘同祥;张宗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蜂蜜对目安眼膏中阿昔洛韦兔离体角膜渗透释药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蜂蜜对目安眼膏中阿昔洛韦兔离体角膜渗透释药行为的影响,优选目安眼膏中蜂蜜的佳用量,为目安眼膏处方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以谷胱甘肽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采用HPLC测定目安眼膏中阿昔洛韦在兔离体角膜中的累积渗透释卒,并绘制各样品累积渗透释药曲线,建立动力学模型,提取累积渗透速率T<,50%>及累积渗透百分率Q<,5h>.结果 含5%蜂蜜的目安眼膏中阿昔洛韦的T<,50%>及Q<,5h>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渗透速率与渗透量均以含5%蜂蜜的目安眼膏佳.

    作者:罗跃龙;何群;王适;姜宇;张湘晖;张健;赵碧清;贺周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刺梨三萜化合物CL1体外抗人子宫内膜腺癌作用

    目的 研究刺梨单体CL1体外抗人子宫内膜腺癌(human adenocarcinoma endometrium cell.1ine JEC)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和细胞生长曲线绘制法检测CL1的抗JEC作用.运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通过检测NBT还原法分析CL1对JEC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和FCM检测CL1对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生长曲线、细胞形态学观察和MTT检测显示,CL1对JE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比,随CL1剂量的增加,NBT阳性细胞比率增加,LDH含量逐渐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CL1能诱导JEC细胞凋亡,并阻滞JEC细胞于G<,0>-G<,1>和G<,2>-M期.结论 CL1具有体外抗JEC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戴支凯;余丽梅;杨小生;石京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川芎嗪对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嗪体外、体内对MPTP)导致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毒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提取孕14 d的Sprague-dawley大鼠胎鼠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MPP<'+>诱导其损伤,运用免疫荧光法测定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状态变化;体内实验,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MPTP方法制作小鼠慢性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TMP组多巴胺神经元形态数目均有所改善,其中500μmol/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体内实验:与模型组相比,注射TMP后,多巴胺神经元密度有所增加.结论 TMP能不同程度地改善MPTP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

    作者:杜静;单璐琛;张高小;王玉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艾灸三阴交穴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艾灸三阴交穴时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非穴组和空白组,观察组患者在三阴交穴施灸,非穴组患者选孔穴上2寸向桡侧旁开1寸处艾灸,空白组不做艾灸干预,分别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2 h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顺产例数较其他两组为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产后2 h出血量低于其他组,观察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非穴组以及非穴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灸三阴交穴可以明显减少产后2 h出血量,从而增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崔建美;马树祥;金子环;董丽宏;李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安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细胞因子和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安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和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卡托普利组(C组)、安心颗粒低剂量组(D组)、安心颗粒高剂量组(E组),每组10只.B~E组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造模,每周1次,连续6周.造模同时,C~E组分别按6.25 mg·kg<'-1>·d<'-1>,0.8 g·kg<'-1>·d<'-1>,1.6 g·kg<'-1>·d<'-1>剂量灌胃给药.造模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模型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及LVMI均显著性升高(P<0.01);安心颗粒低、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性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及LVMI(P<0.05或P<0.01),且呈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安心颗粒可通过调控炎性细胞因子、抑制或延缓心肌重构,防治心力衰竭.

    作者:郎中云;方显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银胡感冒海绵剂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银胡感冒海绵剂的抗菌、抗病毒、免疫、镇咳作用.方法 采用鸡胚内抗病毒法,体外和体内抗菌法,小鼠氨水引咳法,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法.结果 银胡感冒海绵剂对甲型人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葡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福氏志贺氏菌等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显著延长金葡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显著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和显著降低咳嗽次数.结论 银胡感冒海绵剂具有抗病毒、抗菌、提高免疫力和止咳作用.

    作者:周军;何飞;韦桂宁;陈敬民;李友娣;邓聿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血管内皮保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针刺丰隆、曲池、三阴交穴,在双侧丰隆、曲池穴加用韩式电针仪,以灌服辛伐他汀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第15天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LD-C均高于正常组,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提示造模成功.健脾通腑泄浊针法针刺结束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G、TC、LDL-C、ET含量降低,HDL-C、NO含量提高.结论 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具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代谢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作者:肖红玲;杨继军;王志波;张瑞娟;王丽芳;肖丽梅;杨云峰;窦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银杏黄酮苷元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目的 测定银杏黄酮苷元中3种黄酮苷元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 采用饱和溶液法和摇瓶法,分别测定银杏黄酮苷元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溶液的浓度.结果 25℃时,3种黄酮苷元的平衡溶解度均较小,其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均为大值,三者平衡溶解度分别为17.16,32.48和1.13μg·ml<'-1>,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平衡溶解度受溶剂pH影响较大,而异鼠李素的平衡溶解度受溶剂pH影响较小;3种黄酮苷元在不同的pH溶剂中各自的Log P差别不大,pH对3种黄酮苷元的油水分配系数影响不显著,其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油水分配系数均较大.结论 银杏黄酮苷元为典型的疏水性药物.

    作者:钱一鑫;康冀川;文庭池;何珺;卿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槐角不同部位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考查槐角不同部位,即角皮和种子占槐角重量的百分比,及各组分中芦丁和槐角苷的含量差异,为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槐角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角皮或种子提取物中芦丁及槐角苷的含量.HPLC测定条件: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乙腈(57:38:5,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槐角角皮和种子占槐角重量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64%和36%.芦丁浓度在0.08~1.0 g·ml<'-1>,槐角苷浓度在0.125~2.0 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槐角皮和槐角种子中黄酮类化合物HPLC谱型相似,但含量差别较大,槐角皮中芦丁与槐角苷含量分别为(0.44±0.15)%和(6.20±0.57)%.种子中两者的含量分另q为(0.36±0.09)%和(0.49±0.20)%.槐角皮中槐角苷的含量明显高于槐角种子,P≤0.01,提示差异显著.结论 槐角中的槐角苷主要存在于槐角皮中,因此提取这类化合物时可以将槐角皮和种子分开,只以角皮为材料,种子可用于其他目的 的研究,以达到科学、有效地利用槐角资源.

    作者:勾凌燕;王志玲;刘景东;王憬;刘惠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代谢组学的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兴起的一个新的组学,其核心思想在于运用以核磁共振和色谱、质谱串联技术为主的分析技术,获得的代谢图谱数据借助化学计量学工具和模式识别软件转换成相应的信息,这是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问题,用于疾病诊断、药理研究、毒理性研究、安全性评价、中药活性的筛选以及中医现代化等方面.文章主要综述了将代谢组学中的图谱、数据信息转换为相应的参数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应用.

    作者:许广艳;葛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杭菊多糖佳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杭菊多糖的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杭菊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提取工艺为温度85℃,pH值7.0,液固比25:1,醇沉浓度80%时,杭菊多糖的提取率高.结论 该工艺适合菊花多糖的提取.

    作者:刘汉珍;刘学;俞浩;周国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当归相关药膳的前期研究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1]>.主产于甘肃东南部岷县(秦州),陕西、四川、云南、湖北等地亦产,多栽培.1 当归相关研究1.1 历史研究当归的运用历史已有数千年,古人一直把它当作妇女调经要药.

    作者:詹珂;沈涛;唐英明;罗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种类研究(Ⅲ)

    25 鳞毛蕨科25.1 美观复叶耳蕨又名华丽汝蕨、华丽复叶耳蕨,系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植物美观复叶耳蕨Arachnioides speciosa(Don)Ching的根茎,生于海拔640~1 430 m的林缘、溪边,性凉,味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活血散瘀作用.主治内热腹痛,热泻,风疹,跌打瘀肿.

    作者:赵能武;孙庆文;张敬杰;黄静;杨理明;赵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彝药海枫藤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 对彝药海枫藤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海枫藤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得出主要性状、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能够较好地鉴定和利用该药材.

    作者:翟书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苦瓜多糖超声波提取与抑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苦瓜多糖的抑菌作用.方法 使用超声波法提取苦瓜多糖.利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质量分数、不同pH值的苦瓜多糖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米曲霉的抑菌圈直径.结果 苦瓜多糖的浓度与其抑菌效果呈正相关.溶液pH值对于苦瓜多糖的抑菌活性影响显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米曲霉的MIC各不相同.结论 苦瓜多糖具有抑菌活性.

    作者:张文波;韦文龙;李宏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盐炙法在中药炮制中的药效学研究

    盐炙法是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目前研究较多.文章对其药效学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盐炙法可引药入肾,同时增强药物作用,如温肾壮阳、镇痛、缩尿、止泻、滋阴以及现代药理作用降糖、调节骨代谢等,还可减轻药物燥毒,使药物达到更好疗效.

    作者:荣杰;张军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科丹药的使用概况及价值探究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总结,追溯丹药的起源及用于外科临床的发展过程.炼丹术于春秋战国前就已出现,为丹药的发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经过汉代魏晋隋唐及宋金元各个朝代的经验积累,到明清时期,外科临床使用丹药达到鼎盛时期.文章归纳出丹药在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充分证明丹药对我国外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属中医外科的一项重大发明创造,具有重要价值.认为丹药于外科临床治疗具有关键作用,应加强对丹药的继承和推广.

    作者:江玉;和中浚;肖力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香港药用古树资源调查研究

    根据实地调查,香港共有药用古树1 166株,隶属于37科72属90种.从科的水平上看,其中桑科、豆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樟科等科为种类为丰富,优势科现象明显;从物种水平上看,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根据药用植物的功效划分,香港药用古树的功效可分为8大类,其中清热解毒、疏风解表药(44种)多.此外,亦对香港药用古树的分布特点、文化渊源和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周劲松;刘东明;易绮斐;邢福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唐古特瑞香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筛选研究

    目的 筛选出唐古特瑞香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以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分别以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毛细管通透性、小鼠耳肿胀度以及胀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对唐古特瑞香的乙醚部位、50%乙醇部位、30%乙醇部位、水部位进行抗炎镇痛药效筛选.结果 唐古特瑞香乙醚部位(0.44 g/kg)可明显减少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及冰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和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结论 唐古特瑞香乙醚部位为抗炎镇痛的药效部位,为唐古特瑞香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赛雷;邵峰;刘荣华;任刚;黄慧莲;陈石生;史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对CHB细胞免疫功能及抗病毒疗效的意义

    目的 评价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与单用阿德福韦为对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服用贞芪扶正胶囊及阿德福韦,对照组为单用阿德福韦.给药方法为: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10 mg,1次/d,同时服贞芪扶正胶囊,1.4 g/次,2次/d,口服;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10 mg,1次/d.疗程均为24周.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治疗24周时,CD<,4><'+>、CD<,4><'+>/CD<,8><'+>、NK数值,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e抗原阴转率应答:治疗2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 DNA载量应答:治疗12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治疗CHB,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单用阿德福韦,同时在降低HBVDNA载量及血清e抗原阴转率方面优于单用阿德福韦.

    作者:华忠;薛博瑜;金小晶;黄利华;顾锡炳;李燚光;杨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山豆根水煎液急性毒性及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山豆根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 测定山豆根水煎液的LD<,50>;分别采用耳廓肿胀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法、棉球肉芽肿法,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观察山豆根水煎液的毒性及抗炎作用.结果 山豆根水煎液对小鼠口服的LD<,50>为35.05 g·kg<'-1>,其95%的置信区间为39.59~31.03 g·kg<'-1>.山豆根水煎液各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山豆根高剂量组时棉球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山豆根水煎液有一定的毒性,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急性炎症比慢性炎症作用强.

    作者:彭百承;李萍;江海燕;王振宁;周海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贵州忍冬花叶茎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

    目的 对贵州忍冬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比较不同生长时期忍冬花、叶、茎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绿原酸,并通过正交法确定其佳提取参数.结果 佳提取参数为:70%乙醇,料液比为1:15,样品预浸24 h和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对忍冬花、叶、茎中的绿原酸分别进行提取测定,得到忍冬叶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于花中的含量,且越冬老叶中为高,茎中含量极少.结论 该正交实验法所得条件,能对绿原酸进行高效地提取,稳定性好;初步认为贵州地区忍冬叶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王颖;王华林;张文;罗天允;周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中医药干预思路

    溶栓目前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的方法,但会引起出血转化等严重并发症.笔者就中医对溶栓治疗及出血转化的认识方面加以浅述,提出了中医药预防溶栓后出血转化的思路,对于提高溶栓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燕;贾翔;孙景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砭术疗法对冠心病伴忧郁和/或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施氏砭术疗法对住院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将住院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分为常规内科组和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施氏砭术疗法,治疗前后进行心绞痛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焦虑和/或抑郁比较.结果 砭石组在心绞痛临床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以及HAMD、HAMA、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施氏砭术疗法治疗冠心病患者有效并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的提供一种高效而又安全的中医外治法.

    作者:肖艳;周袁申;张敏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黄芪多糖对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及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FN-γ、IL-4、TNF-α的含量、肺组织病理结构变化,进一步探讨黄芪多糖干预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博莱霉素(BLM)组、地塞米松组、黄芪多糖组、黄芪水提物组.采用气管内注入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各药物组开始干预治疗,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FN-γ、IL-4、TNF-α的含量,14 d、28 d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较,BLM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降低,IL-4、TNF-α的含量升高(均P<0.05),肺组织的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升高(均P<0.05);与BLM组比较,黄芪多糖组、黄芪水提物组、地塞米松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升高,IL-4、TNF-α含量降低(均P<0.05);肺组织的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降低(P<0.05).结论 应用黄芪多糖可以明显减轻大鼠肺纤维化进程,不仅降低Ⅱ型细胞因子(IL-4)含量,而且升高Ⅰ型细胞因子(IFN-γ)及TNF-α含量,从而调整Ⅰ型/Ⅱ型细胞因子平衡及及TNF-α表达达到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李娟;张毅;刘永琦;李金田;魏舒畅;苏韫;聂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麻黄洋金花不同配伍比例对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 建立麻黄洋金花提取液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探讨麻黄洋金花不同配伍比例对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5μm,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甲醇浓度为由7%递升至12%;15~28 min:甲醇的浓度为12%;);流速为0.80ml·min<'-1>,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4~0.528μg(r=0.999 9),0.041~0.492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67%,96.03%,RSD分别为0.80%,1.43%.麻黄、洋金花不同配伍比例提取液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配伍比例从2:1到3:1时伪麻黄碱含量基本呈正比下降;洋金花、麻黄从1:1到2:1麻黄碱碱含量基本呈正比增加,从2:1到3:1麻黄碱碱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伪麻黄碱含量从1:1到3:1基本呈正比下降.两种不同配伍变化提取的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总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麻黄洋金花不同比例配伍后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变化不一致,但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总量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张志鹏;刘艳;霍务贞;朱盛山;吴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健脾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取Wistar大鼠50只,雄性,随机选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按25mg/kg经左下腹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其余35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加高脂饮食造成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健脾活血方(自拟)灌胃,1次/d,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1次/d.19周末处死大鼠,取肝脏制备电镜标本,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核浓缩,部分细胞膜呈浅褐色,胞浆疏松,细胞周围有脂肪组织空泡;治疗组大鼠肝细胞核居中,胞浆丰富,细胞膜呈深褐色.治疗组大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阳性表达率较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健脾活血法能够提高大鼠InsR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郝贤;付雪艳;赵力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辽宁防风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辽宁产防风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辽宁产防风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为0.21%,共分离出74个峰,鉴定了其中56个成分.结论 防风挥发油成分主要为β-甜没药烯(19.86%)、人参醇(16.92%)、9,10-脱氢异长叶烯(4.3%)、反式-长松香芹醇(5.06%)等.

    作者:戴静波;王丽丽;朱祥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酸枣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酸枣仁为临床常用中药,随着对酸枣仁研究的深入和发展,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已逐渐被发现,文章对酸枣仁主要活性成分皂苷、黄酮、生物碱、酸枣仁油以及酸枣仁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循环系统作用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为其研究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陈雯;黄世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单用或与三苯氧胺(TAM)合用是否有促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 设立空白、E<,2>及TAM对照组,观察仙茅、淫羊藿含药血清单用及联合TAM在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时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应用Annex-V+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仙茅、淫羊藿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因浓度的不同而不同:不同浓度的仙茅含药血清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促增殖作用均不明显(P>0.05).仙茅、淫羊藿与TAM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无明显促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高剂量的淫羊藿甚至有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P<0.05).结论 仙茅、淫羊藿临床上使用基本是安全的,尤其对ER(+)乳腺癌患者合并TAM治疗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补肾中药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晓雁;韩凌;刘鹏熙;孙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芪参益气滴丸干预大鼠心肌梗塞后蛋白表达的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后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及转化生长因子(TGF)蛋白表达.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塞模型,为心肌梗塞组.同时设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3 d、2周、4周、8周对梗塞区心肌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TNF、明胶酶(MMP-9)、TGF及TIMP-1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梗塞组不同时相心肌较同期非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呈时间依赖性;MMP-9、TIMP-1蛋白表达及TGF均较同期非治疗组明显增加.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过度表达与MMPs、TGF蛋白表达增加及其活性增强变化相一致,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增加可能是心肌梗塞后心肌间质重塑和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冯利民;杜武勋;刘长玉;刘梅;朱明丹;宋启刚;魏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抗大鼠泼尼松性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泼尼松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模型组和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10,20,3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8周后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对骨进行组织切片检查,长度、宽度以及骨质的测量.结果 泼尼松模型组大鼠股骨重量、尺骨骨羟脯氨酸和骨钙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胫骨骨髓腔中脂肪组织增多(P<0.01),血浆胆固醇(TG)含量上升、碱性磷酸酶(ALP)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下降(P<0.01).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组能有效提高骨的重量和骨质的含量(P<0.01),减少骨髓腔中脂肪的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1).结论 泼尼松可抑制大鼠的骨生长及引起骨丢失,而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可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作者:裴凌鹏;郑玲玲;尹霞;刘伟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黄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别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鉴别大黄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 采用HPLC-MS技术,对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别、结构分析.结果 根据负离子模式下获得各色谱峰质谱数据,参照文献,对主要色谱峰进行指认,共鉴别了25个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多酚、蒽醌及其苷类化合物.结论 HPLC-MS可提高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效率,有利于化合物结构鉴别,可作为中药大黄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

    作者:蒋海强;容蓉;吕青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仙灵脾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研究仙灵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增加TLC法鉴别淫羊藿及RP-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含量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鉴别、含量:阴性对照均无干扰;含量:0.023 28~1.164 0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n=6).结论 所建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仙灵脾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生姜中姜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生姜中姜黄素含量的简便、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确定其存在.方法 用乙醇对生姜中姜黄素进行提取,用HPLC法测定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含8%冰醋酸)=49:51;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430nm;柱温:室温.结果 姜黄素线性范围为1 020.00~40 800.00 ng·ml<'-1>(r=0.999 5),检测下限为785 ng·ml<'-1>,日内精密度的RSD小于3%,加样回收率在96.00%~105.00%,RSD=3.35%.结论 在1 020.00~40 800.00 n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积分值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HPLC-MS法表明生姜提取液中存在姜黄素.方法 学实验表明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准确的特点,是一种生姜中姜黄素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方法.

    作者:刘春叶;张剑;尤静;苗延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参芪肺宝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参芪肺宝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方法 止咳、祛痰实验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酚红祛痰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方法.结果 参芪肺宝可减少因氨水所致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痰量;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结论 参芪肺宝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

    作者:耿晓照;谢达莎;刘良丽;李原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盐补骨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盐炙补骨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为246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结果 补骨脂素进样量在0.081 4~1.628 0 μg(r=0.999 99),异补骨脂素进样量在0.081 2~1.624 0 μg(r=0.999 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盐补骨脂的含量测定.

    作者:励娜;杨荣平;张小梅;秦伟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未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单用依达拉奉治疗作为对照,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疏血通6 ml/次,1次/d,加依达拉奉30 mg,配液2次/d,静脉滴注,连续给药10 d为一个疗程.依达拉奉组30 mg/次,2次/d,连续给药10 d为一个疗程.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3%,两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测定赤豆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和pH值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赤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对赤豆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pH值.结论 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600 w,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为60%,液料比25:1,pH值为4.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为1.081%.

    作者:康永锋;李艳;段吴平;邹世文;徐佳漪;孙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青蒿琥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Ⅰ型、Ⅱ型、Ⅲ型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青蒿琥酯,对照组30例采用雷公藤多苷片,Ⅲ型LN患者均加小剂量强的松(0.5 mg/kg·d),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沉、补体C<,3>和C<,4>、IgG、抗ds-DNA抗体、IL-2、CD<,3><'+>、CD<,4><'+>、CD<,8><'+>等指标的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青蒿琥酯在总有效率、改善LN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雷公藤多苷片作用相似,但在总显效率、改善全身症状及降低活动性指标、免疫学指标方面显著优于雷公藤多苷片.结论 青蒿琥酯可综合改善LN的关节及全身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雪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八味护肝胶囊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血清TGF-β1、TIMP1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八味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ALF)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八味护肝胶囊组、益肝灵胶囊组.用烈性酒灌胃的方法制备ALF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12周.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的组八味护肝胶囊、益肝灵胶囊治疗4周.于1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肝纤维化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等细胞因子的含量.肝组织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八味护肝胶囊组大鼠血清ALT,AST,TP,HA,LN,CIV明显降低(P<0.01),血清和肝组织中TCF-β1,TIMP1等致纤维化因子表达减少,肝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亦明显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烈性酒灌胃法能成功制备大鼠ALF模型;八味护肝胶囊能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提示其具有减轻肝细胞损伤、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治疗后血清中HA、LN和CⅣ型胶原以及TGF-β1、TIMP1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说明八味护肝胶囊具有抗纤维化作用,对TGF-β1、TIMP1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协慧;任世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四川楤木根茎叶嫩芽中多糖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 测定四川楤木根皮、茎皮、叶、嫩芽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于483 nm波长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方程为A=4.970 1C-0.218 1(R=0.999 0),在0.025 8~0.258 m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3批根皮、茎皮、叶、嫩芽中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93%,1.90%,0.41%,2.0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四川楤木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

    作者:刘艳;田吉;何兵;肖顺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IAD患者网络瘾自评及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IAD)患者网络瘾自评分及心理健康状况,为IA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80名IAD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网络瘾自评量表及SCL-90量表测评及分析.结果 IAD组网络瘾自评量表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AD组SCL-90量表总分、阳性感受分及10项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全国成年人常模相比,IAD组强迫、偏执两项因子高于全国常模(P<0.05);IAD组总分≥160的例数和因子分≥2的例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大学生IAD患者在心理问题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朱天民;叶桦;金荣疆;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四川淫羊藿属8种植物的同工酶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淫羊藿属8种植物的酯酶(EST)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分离叶片组织中的EST同工酶和POD同工酶,用NTSYSpc2.1软件对酶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淫羊藿属植物的EST和POD同工酶酶带都较少,13份材料仅有6条POD酶带,4条EST酶带,不同物种和同种不同居群之间的同工酶酶谱均表现出差异;通过POD和EST同工酶电泳酶谱聚类分析,将13份材料聚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全为大花类群的淫羊藿,第二大类全为小花类群的淫羊藿.结论 淫羊藿属植物的POD和EST同工酶电泳酶谱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材料间的系统关系,但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还需要综合考虑形态学、细胞学、DNA分子标记以及地理学等更多的研究结果.

    作者:李冰瑶;罗莉;汤利;李燕;丁春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玉郎伞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玉郎伞多糖(YIS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考察YLSPS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MTT法检测YLSPS对荷瘤鼠、正常BALB/c及裸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YLSPS对TNF-α、IL-6、IFN-γ、IL-2的影响.结果 YLSPS各剂量组(0.15,0.3,0.6 g·kg<'-1>)治疗小鼠S<,180>实体瘤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9.7%,41.3%,52.6%;可提高荷S<,180>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可明显升高CTX降低的免疫器官指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强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而对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影响;能促进免疫细胞分泌TNF-α、IL-6、IFN-γ和IL-2.结论 YLSPS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其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T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而对B淋巴细胞没有影响.

    作者:蔡文娥;张绪东;黄仁彬;王乃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蓟醇提物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Intermedin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蓟提取物对两肾一夹(2-kidney1-clip,2K1C)高血压大鼠Intermedin(IMD)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检测心功能、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及右肾重与左肾重比值(RK/LK);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脏、肾脏和腹主动脉IMD的水平;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IM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Griess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抑制,RK/LK和LVM/BW比值升高,心脏、肾脏和腹主动脉IMD的水平及血浆中IMD和AngⅡ的含量升高,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大蓟组大鼠心功能明显增强,RK/LK和LVM/BW比值及血浆中AngⅡ的含量降低,心脏、肾脏和腹主动脉IMD的水平升高,血浆中IMD的含量、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大蓟通过增加IMD的含量激活NO/NOS对肾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作者:梁颖;黎济荣;周永忠;闫琳;赵迅霞;贾月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复制内毒素肝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样品血清中共获得与芯片结合的11个有效蛋白质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的血清中高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8 984道尔顿、9 005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低表达.结论 蛋白峰的变化,可能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干预内毒素肝损伤大鼠的重要的分子基础.各组大鼠的血清内确实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可能有助于内毒素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鹏;文海花;王开正;张囡囡;胡琼英;王杜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厚朴中微量元素形态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研究

    目的 对厚朴水煎液中微量元素进行形态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多步煎煮方法对厚朴中6种微量元素Fe,Mn,Zn,Cu,Cr和Ni进行提取.进一步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研究其形态随煎煮过程的变化.结果 原药中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为Fe>Mn>Zn>Cu>Cr>Ni.在初级形态中,除Ni外,其它元素煎液残渣中的含量均高于原药.在次级形态中,微量元素的大多数以无机结合态、不可交换态和稳定态存在.Fe,Cu,Zn,Mn,Ni可配合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态,尤其是Mn,Ni的稳定态在可溶态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9.85%,94.38%.结论 说明微量元素可与厚朴水煎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碱,多羟基木脂素类等化合物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这一特征可能与其药用功效有关.

    作者:蓝闽波;郭晶;张玲帆;张维冰;赵红莉;袁慧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康复标准体系探索与初步构建

    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医康复的本体定义,中医康复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分类方法及分类依据进行探索性研究,确定标准体系研究方法,形成中医康复标准体系表,并经专家评审和共识,对前期研究形成的结果进行讨论、意见征集,修改完善,形成终研究结论,明确本体系表各目录的适用范围及制定级别.

    作者:卢传坚;陈红霞;郭友华;李慧;谢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过氧化氢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H<,2>O<,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传统观点认为上调肿瘤细胞内H<,2>O<,2>可导致氧胁迫并诱导细胞凋亡,但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发现大量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药物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H<,2>O<,2>与肿瘤细胞的关系成为急需探讨的问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H<,2>O<,2>与肿瘤发生、发展、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为肿瘤的有效化学预防及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作者:王晓琴;王振华;张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滇重楼不同生长发育期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

    目的 通过对滇重楼不同生长发育期有效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的研究,为滇重楼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结果 不同生长期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总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该类成分在5~6月份含量高;5~10月呈下降趋势;到次年的4~6月呈升高趋势.结论 明确了滇重楼不同生长发育期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的量和总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作者:夏从龙;周浓;陈立师;庞婕;徐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给断乳的小鼠饲喂高脂饲料,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模型组,外加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分别给予0.3,0.6,1.2 g/kg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给药1个月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值,糖耐量以及血清MDA和SOD的含量.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值(P<0.01),降低血清MDA的含量,但是对高血糖小鼠的糖耐量的影响不大.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

    作者:王存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黄芩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芩汤方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时照组、黄芩汤组.假手术组行伪手术,其余各组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2周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大鼠灌胃莫沙必利(0.175 mg/ml),黄芩汤组给予黄芩汤浓缩液(0.618 g/ml)治疗.每周空腹称质量1次.术后5周处死全部大鼠,取全段食管称重后计算食管系数,肉眼观察做大体评分,并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制备食管组织匀浆,测食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醇(MDA)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中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结果 较模型组,黄芩汤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值显著,食管系数降低明显,食管大体及病理组织评分改善.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组能降低食管中MDA含量和提高食管SOD活力,可升高血浆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且降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论 黄芩汤方能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保护食管黏膜,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制止胃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具有防治大鼠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

    作者:刘小河;马艳红;傅延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樟树叶提取物对几种消化道感染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樟树叶不同提取物对消化道感染细茼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樟树叶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测定菌液OD<,600>值衡量菌液浓度变化,以二倍稀释法及涂布平板法测定提取物的MIC及MBC.结果 在浓度为1.5×10<'3>~1.5×10<'8>cfu/ml范围内,菌液浓度的对数与OD<,600>值间存在线性关系;水提物对4种细菌的MIC在15.63~62.50 mg/ml范围内,乙醇提取物的MIC在31.25~62.50 mg/ml范围内.结论 两种樟树叶提取物对4种消化道感染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邓海英;于志君;张垚;江珍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山楂水提液及其颗粒溶液对小鼠血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对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四氧嘧啶或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高血糖的模型,按高、中、低剂量的山楂水提液和同样高、中、低剂量的山楂颗柱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观察给药后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 山楂水提液中剂量组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有显著降血糖作用(P<0.05).山楂水提液高剂量组及山楂颗粒溶液高剂量组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有显著升高血糖作用(P<0.05).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高血糖没有降血糖作用(P>0.05).结论 山楂水提液中剂量组对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有显著降血糖作用;而山楂水提液高、低剂量组和山楂颗粒各组无降血糖作用.山楂水提液和山楂颗粒各剂量组对链脲佐菌素实验性高血糖小鼠没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张兴燊;梁欣娜;王乃平;江海燕;陈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神养心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神养心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Kromasil C<,18>柱(4.6 mm×200 mm);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可达基线分离,进样量在0.017 0~0.544 μg时线性良好,得回归方程为Y=74 651.99X-186.40 r=0.999 97.5次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6%,RSD为0.5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安神养心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广春;陈明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蜡梅科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文章根据蜡梅科植物萜类成分的结构按其所属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时其萜类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作了综述;为蜡梅科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并为全面评价该科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辅助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28例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心内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突然,终止突然,且有一定的节律性.心率约150~250次/min[1].射频消融术(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利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而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以其治疗PSVT具有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2].笔者自2008-01~2009-12采用中药辅助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328例.

    作者:邓金龙;覃绍明;林英忠;覃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肘部的创伤常波及到侧副韧带,导致肘关节的旋转不稳定,影响肘关节的伸屈功能[1].肘关节侧副韧带的解剖学研究国外报道较多[2-4],而国内研究报道的较少.因此,对国人肘关节副韧带形态及功能的解剖学的研究尚少,认识不足,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我们对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进行研究,为临床正确诊治肘关节侧副韧带的损伤提供依据.

    作者:赵国军;李全民;吴仝菊;孙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研究

    锁骨骨折占各类骨折的5%~10%,其中锁骨骨折80%为锁骨中段骨折.临床通常对锁骨中段骨折采取8字绷带固定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是如果伴有骨折断端外露、血管或神经压迫等较为严重的锁骨骨折,应首选切开固定.重建钢板内同定为切开固定的首选方法,但与保守治疗相比,其缺点为手术切口大,患者创伤大,骨折及手术伤口愈合时间长,而且还需要二次手术.

    作者:唐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针刀治疗外伤性膝关节强直

    膝关节强直多好发于膝关节内或关节附近的骨折,制动时间过长或膝关节及周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笔者通过针刀松解粘连挛缩的组织重新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治疗本病20例,效果显著.

    作者:万明智;徐光春;祁本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西医结合治疗

    腹股沟斜疝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原因主要与老年人腹壁组织薄弱,同时常合并有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便秘等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有关.本病大的风险为疝嵌顿造成的肠坏死,极易出现生命危险.而多数老年患者往往对疝手术治疗不积极,经常在疝嵌顿后,由家人送往医院.因此,对本病如何治疗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笔者自2000-01~2008-01收治66例老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明飞;张毅;居来提·艾力;杨东鹰;于亮;陈俊;樊晓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软肝散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牛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1],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死亡率很高.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是肝实质的损害,以瘀血阻络为主要矛盾.由于淤结日久、肝脾损伤,其临床表现呈本虚标实,治疗颇为棘手.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历史悠久,确能改善症状和肝功能[1].通过临床反复实践,我们自拟软肝散治疗早期肝硬化病人35例,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高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比较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双黄连注射荆(粉针剂和注射液)与抗生素比较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1979~2009)、CNKI(1979~2009)、VIP(1989~2009)、PubMed,全面搜集有关双黄连粉针剂/注射液与抗生素对照治疗小儿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5.0.20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0.20.结果 有9篇文献纳入评价.5个研究采用退热天数为指标,合并WMD=-1.13,95%CI[-2.05,-0.21].5个研究分析了哆音消失天数,WMD=-2.58,95%CI[-3.76,-1.41].5个研究的报告了住院天数,WMD=-2.27,95%CI[-2.67,-1.87].4个研究的报告了止咳天数,WMD=-4.56,95%CI[-4.67,-4.44].两个研究的X线诊断炎症消失天数的WMD=-1.23,95%CI[-1.41,-1.05].共有7篇文献提到了不良反应,但均未交代具体情况,如发生人数、具体症状及处理措施.结论 治愈率与抗生素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退热、止咳、住院天数等疗效优于抗生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双黄连与抗生素对照在治疗小儿肺炎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影响了证据的强度;儿童用药是否受益大于风险,尚不确定.

    作者:徐媛媛;熊俊;张俊华;胡晶;张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贝尔麻痹又称为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对贝尔麻痹的病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认为贝尔麻痹的诱因主要与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有关,贝尔麻痹在病因上主要有神经缺血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自身免疫学学说等.祖国医学则认为体虚气弱,感受风寒,风邪滞经络,经气运行失调,气血疲阻,面部经筋失养,筋肉缓纵不收,以致口眼斜.本病起病急,且多发于青壮年.因其发病后面部容貌变形,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特点是恐惧、焦虑、紧张,所以本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晓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报道,10~20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DN的发病率高达47.66%[1].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导致肾脏损伤,终引起肾衰竭.因此,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防止其进展恶化,对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1].本文通过对我院2001~2009年4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长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天麻正品与伪品的鉴别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祛风定惊,平肝熄风之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等症,临床疗效非常好.随着药材市场的开放,市场出现了一些药商以假乱真现象,极大影响了临床疗效.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再发生,现将正品天麻及几种常见伪品天麻从性状、显微等方面做以比较鉴别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59例

    消化道肿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常伴发癌性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纵观目前对于治疗现状来看,手术仍是其主要手段,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消化道肿瘤病患者逐年增加,而老年期患者不可避免的在生理功能、代谢水平及形态结构等方面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从而导致其对体内外异常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防御性及代偿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因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的状况,导致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愈合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机体康复,从而使术后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增加[2].

    作者:胡星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