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6期文献
  • 医师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医师职业紧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深圳市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医师(医师组)342名及后勤管理人员(对照组)356名进行调查.结果医师组职业任务和应对资源得分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医师的主要紧张源为任务过重、任务不适和责任感.医师仅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子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医师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冲突、责任感、工作环境、休闲、社会支持和理性处事.结论医师暴露于较高的职业紧张因素水平,增强个体应对能力可降低紧张反应.

    作者:蒋立新;张世英;黄先青;田华伟;张雪;王治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1~2002年深圳市居民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目的深圳市居民2001~2002年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992名深圳市居民接种流感疫苗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调查地点人群接种比例无明显差异,0~5岁儿童接种比例高,次为65岁以上老年人,6~64岁人群低;大专及以上人群接种比例显著高于大专以下人群.结论社会对儿童的关爱程度大于老人,应提高重点人群的接种率.

    作者:梁浩;袁芝琴;谭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茶毛虫形态及引发皮炎的临床病理特性研究

    目的茶毛虫致病性及所致皮炎病理临床特性.方法以鳞翅目刺蛾茶毛虫触刺豚鼠的腹面皮肤和自愿者上肢或自然染毒,观察茶毛虫皮炎的病程,并对豚鼠皮炎病灶作常规病理学观察,比较自愿者及豚鼠染毒前、后血象变化.结果自愿者及豚鼠皮肤被幼虫触刺后,表现为红、肿、痛、热,烧灼、麻木感,继而呈现丘疹、斑丘疹、斑块、风团块,部分病例表现周身不适,烦燥,腋下淋巴结肿大.豚鼠皮疹病理切片呈现表皮水疱、脓疱改变.染毒后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高于染毒前.结论茶毛虫具有致病性,致病机理为机械刺伤、生物毒性和变态反应.

    作者:徐岚;张经建;韩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Kimura病临床病理及发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其发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方法观察8例KD病变组织中的CD20、CD45RO、CD21、CD35、IgE、IgA、IgM、IgG和肥大细胞,对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在13~36岁,平均年龄25岁,病变均位于头颈部.组织学上以小血管增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增生及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免疫组化显示病变组织中IgE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及生发中心外浆细胞内;肥大细胞大量增生.外周血IgE水平升高.术后随访,全部存活.结论KD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的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虽常复发,但预后良好.其发病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作者:吴勇军;刘逢吉;刘爱群;喻讷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4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低抑菌浓度(MIC),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100%);其次为头孢吡肟(8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则分别为71.9%和70.3%.PCR扩增结果显示SHV、CTX-M和TEM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1.3%、65.6%和18.8%;53.1%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结论该院医院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常见的基因型是SHV,其次为CTX-M.

    作者:张阮章;王沙燕;卢月梅;何林;陈升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结核杆菌含信号肽的Mtb8.4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对结核杆菌新抗原-带信号肽的Mtb8.4(MS)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加以鉴定.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中扩增出带信号肽的Mtb8.4(MS)目的基因,经HindⅢ和EcoRI消化后,与pcDNA3.1(+)载体进行连接重组.结果pcDNA3.1(+)-MS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完成后,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测序等多种方法进行鉴定,证实其构建成功.结论pcDNA3.1(+)-MS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该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了解信号肽序列在MS蛋白表达和分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制备相应的结核病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晖;任小华;钟森;任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农村生态卫生厕所综合效益分析研究

    目的对农村生态卫生厕所的综合效益开展研究.方法通过对恭城等10个地区三种类型厕所的调查,对其综合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格化粪池卫生厕所、三联式沼气池卫生厕所和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能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效益.结论三者都可在农村地区应用,但由于后两者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更适宜在各种不同地区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杨积军;韦波;吕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解脲脲原体临床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检测自衡阳地区分离的解脲脲原体(Uu)临床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86株Uu对临床应用的六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六种药物中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抗Uu活性强,MIC50分别为0.25 μg/mL和0.5μg/mL,MIC90均为4 μg/mL.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MIC50分别为1 μg/mL和2 μgmL,MIC90分别为4 μg/mL和8 μg/mL.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抗Uu活性较差.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抗Uu活性较老一代药物更强,而Uu对老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

    作者:詹利生;唐双阳;张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西咪替丁对肾综合征出血热NK细胞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的影响

    为了探讨西咪替丁(CMD)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NK细胞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NK细胞活性,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是NK活性及SIL-2R治疗前CM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6 d后,CMD组及对照组NK活性分别是(59.277±19.819)、(41.549±15.409)CMD组NK活性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MD组及对照组SIL-2R分别是(296.4±48.5)、(408.6±69.1),CMD组SIL-2R活性明显降低,而对照组略有升高,CMD抑制SIL-2R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表明,CMD治疗HFRS的抗病毒作用是通过抑制SIL-2R活性,增强NK细胞活性.

    作者:张桂珍;郭彦敏;孟庆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GFP-MOMP融合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目的构建GFP-MOMP融合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MOMP,利用脂质体体外转染HeLa细胞,观察MOMP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PCR法从D型Ct基因组中扩增MOMP全长基因,克隆至pEGFP真核表达载体的相应位点,进行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后,脂质体介导重组体pEGFP/MOMP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 鉴定MOMP基因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得到约1.2kb的特异性MOMP基因片段;成功的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OMP;重组质粒pEGFP/MOMP在HeLa表达出约71 kDa大小的融合蛋白.结论GFP-MOMP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核酸疫苗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传爱;谭立志;李忠玉;余敏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2年湖南省30个县盐碘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目的对2002年30个县盐碘实验室外质控检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21个实验室被判定为合格,不合格者其相对误差>10%.结论70.0%县级实验室掌握了盐碘测定方法.不合格实验室应尽快消除检测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尽量减少随机误差.

    作者:覃莎莎;王仁禹;唐阳;郭先驰;李正祥;王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MMP-2mRNA、MMP-9mRNA在肺组织损伤修复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MMP-2mRNA和MMP-9mRNA在肺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探讨它们在肺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和意义.方法20只Wister大白鼠,随机分为一个正常组和臭氧攻击损伤后8个时间的实验组,制作大鼠肺损伤模型.应用RT-PCR技术检测MMP-2、MMP-9基因表达规律.结果成功复制大鼠肺组织损伤动物模型;RT-PCR检测结果提示:MMP-2、MMP-9基因在正常肺组织为弱表达,在肺组织损伤时表达下调,损伤修复开始时,表达又上调,且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当肺组织损伤修复达正常时,MMP-2、MMP-9基因表达水平减弱,接近正常水平.结论MMP-2mRNA、MMP-9mRNA的低表达与肺组织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唐四元;周维;唐发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特发性性早熟女童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Asp578Gly激活突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基因Asp578Gly突变与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关系.方法选择5名特发性性早熟女童,口腔拭子提取DNA,用5'-CAC TGC TGG CTT TTT CAC TGT ATT-3'和5'-TGA AGG CAG CTG AGA TGG CAA AAA-3'作引物,经常规PCR扩增后,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消化,以检测LHR基因是否存在A1733G的单碱基突变.结果5名性早熟女童的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均未检测到Asp578Gly突变.结论Asp578Gly突变不是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主要病因.

    作者:朱虹;徐勇;陈临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体外传代HIV-1包膜基因高变区变异性研究

    目的了解体外传代HIV-1包膜基因高变区的变异性,以深入了解HIV-1在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学性状,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经MT4细胞连续传代、反复冻融传代、反复更换宿主细胞传代、施加灭活因素(酸性条件及S/D)传代等多种不同方式体外传代培养HIV.套式PCR扩增其包膜基因,克隆测序并分析不同高变区氨基酸的变异性.结果各种方式传代HIV-1包膜基因各高变区变异均不显著,V3区变异不高于其它V区.不存在变异显著V区.结论传代HIV包膜基因稳定,不存在变异显著V区.

    作者:樊卫平;李敬云;王红霞;鲍作义;吕富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张家界市某村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追踪调查某村供血浆者及其配偶、子女等高危人群HIV实际感染情况,为控制农村艾滋病疫情蔓延提供防制经验.方法采供血浆者及其配偶、子女和其它家庭成员共78份血样,用ELISA法检测抗-HIV.结果该村供血浆者、其配偶、子女HIV感染率分别为27.27%、21.43%、14.29%.其它家庭成员暂未发现HIV感染.HIV感染途径分别为:经血液传播(单采血浆)75.00%,经性接触传播18.75%,经母婴垂直传播6.25%.结论发生在该村的是一起以血液传播途径为主的HIV/AIDS暴发疫情,通过采取以卫生宣教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该村艾滋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孙忠贤;艾于勤;徐楚材;吴宏光;丁国兴;李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地区汉族人群TFPI C-399T基因多态变异频率分析

    目的探讨TFPI C-399T基因多态性在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变异频率.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等方法,检测TFPI C-399T基因多态性.结果TFPI C-399T基因多态性在湖南地区汉族健康人中的分布为:正常等位基因CC56%,杂合子CT 37%,异常等位基因TT7%,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结论TFPIC-399T基因突变在湖南地区汉族键康人中较为常见,其总变异频率为44%,高于欧洲人群,但低于日本人群.

    作者:赖少娟;郑兰香;唐雪元;姚晨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含皂素食物中毒的调查与检测

    目的探讨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采用微生物检测、有机磷农药定性检测、皂甙实验.结果为一起由皂甙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四季豆应烹调至熟才可食用,同时应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杨湘霞;汪莉;霍雪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水环境镉对鲫鱼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镉对鲫鱼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及其卫生学意义.方法鲫鱼72尾随机分成12组,每组6尾.设2.5、5、10、20和40μg/L五个氯化镉染毒组,水环境暴露24 h,另设一个阴性对照组;在10 μg/L暴露条件下,设12、24、48、72和96 h五个时间效应组,另设一个0时间对照组.各组在规定时间内心脏取血0.5 ml,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鲫鱼(Carassius auratus)淋巴细胞中3H-TdR掺入量(DPM值).结果各氯化镉染毒组的DPM值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另外,随着镉浓度的增高,各剂量效应组的DPM值逐渐下降,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1).DPM值与作用时间无相关性.结论镉可引起鲫鱼淋巴细胞DNA合成受抑,DNA合成可望作为水体污染生物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胡晓磐;周建华;时夕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162个基层预防接种点安全注射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湖南省基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状况,促进安全注射,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62个基层预防接种点安全注射现状进行了调查.接种点以一次性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为主,安全注射率为46.30%,村级和使用玻璃注射器的接种点安全注射率相对较低.只有35.18%的基层预防接种人员能够正确认识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如何提高基层预防接种点安全注射水平提出了建议.

    作者:陈碧云;刘富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蓝色链霉菌对麦秸杆的降解和酶活性测定

    以麦秸杆为培养基质,接种蓝色链霉菌,在不同的培养时间测定培养基质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和胞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从接种到子实体形成,基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呈逐渐下降趋势,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0.94%,39.45%,43.59%,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却持续升高.苯酚氧化酶是蓝色链霉菌所产生优势酶,高达600 mU/ml,其在菌丝生长初期呈迅速上升趋势,以后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变化趋势与苯酚氧化酶相似;但木聚糖酶活性在菌丝生长初期达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培养18 d后基本消失.

    作者:张聪恪;Lee Xingting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表皮葡萄球菌gyrA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

    目的探讨gyrA基因突变与表皮葡萄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作用.方法从149株取自临床的葡萄球菌中,筛选出对6种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的7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敏感株,扩增gyrA基因,对产物进行SSCP、酶切、测序分析.结果3株耐药株均有251位C→T突变,导致其编码的84位丝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1株耐药株出现107位C→G突变,致其编码的36位脯氨酸转变为丙氨酸,2株耐药株中出现190位T→G及223位T→C突变,为无义突变,3株敏感株及1株耐药株未发现突变.结论表皮葡萄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但还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作者:何汉江;谭立志;刘传爱;姚艳冰;曾焱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员工援助计划:促进员工心身健康和企业发展的新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员工及家属面临的社会、职业、心理或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增多,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工作绩效降低.EAP(员工援助计划)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一定的操作模式,采用对企业的诊断、建议和对成员及其家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的方式,帮助员工减轻精神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心身健康,进而提高企业工作绩效的心理服务项目.

    作者:邓云龙;彭玮婧;范华;唐秋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烹调油烟致SD大鼠肺癌动物模式的构建

    目的观察SD(Spraque dawley)大鼠吸入烹调油烟(cooking oil fumes,COF)后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研究COF的慢性毒性及其致癌作用.方法以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动式吸入染毒12.5个月,共染毒191次,每次30 min,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吸入浓度为(6.88±0.31)、(15.06±0.35)、(35.33±1.69)mg/m3油烟颗粒,空白对照组吸人清洁空气,复制COF慢性动物实验模型.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HE染色光镜观察,261只大鼠,镜检分别表现为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非典型增生、肺哝肿和在实验组中有1例原位癌及17例肺腺癌等不同病理改变;COF诱发SD大鼠肺癌总发生率为9.42%,雄性6.32%,雌性12.50%,雌雄两组肺癌发生率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低、中、高剂量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6.56%、8.96%、12.70%;高剂量组诱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结论COF能诱发SD大鼠肺组织癌前病变及癌变.COF诱发SD大鼠肺癌主要为肺腺癌.

    作者:龙理良;陈锋;陈新;赵英;李凤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平肝熄风汤对脑出血大鼠海马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细胞凋亡影响同步研究

    目的从神经元线粒体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中药复方的平肝熄风汤对脑出血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以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灰度值半定量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造模12 h,脑出血大鼠海马CA1区CCO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凋亡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随后均呈进行性加重.用平肝熄风汤治疗后可维持其CCO活性,减少细胞凋亡.结论脑出血神经元损伤与神经元CCO活性降低及细胞凋亡有关.平肝熄风汤能维持线粒体关键酶CCO活性,改善细胞有氧代谢,减少细胞凋亡,此可能为本方对脑出血继发性神经元损伤保护机制之一.

    作者:梁清华;陈疆;谭勇;唐涛;包太成;李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小鼠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对正常小鼠脑部损伤的程度.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染毒后,测定小鼠脑胆碱脂酶活性(ChE)、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廿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测定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脑胆碱脂酶活性明显降低,而脑MDA、SOD、GSH-Px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经有机磷农药急性染毒后的小鼠脑ChE活性降低,脑MDA、SOD、GSH-Px活性无明显改变.

    作者:何军山;卢新华;曹慧芳;李军;周勇;曹翊雄;李坚;李石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80株生殖道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目的为了解生殖道白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是否存在交叉耐药性,了解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使临床医师能选择敏感的药物控制白念珠菌感染.方法采用NCCLS M27-A推荐方法检测80株临床分离的生殖道白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80).结果80株临床分离生殖道白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从41.3%至87.5%不等,而耐药率从0%至26.2%不等.且10株同时对氟康唑、咪康唑耐药,2株同时对氟康唑、酮康唑耐药,有1株同时对咪康唑、酮康唑耐药.结论发现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而对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且唑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

    作者:周辉;夏忠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湖南省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以及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的吸毒方式和性行为特点,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采用Chi-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为63.2%;静脉注射和非静脉注射吸毒者HBV感染率分别为64.0%和59.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婚外性行为和无婚外性行为的吸毒人员HBV感染率分别为65.4%和55.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伙伴个数HB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吸毒人群是HBV的高危人群,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对HBV的感染无显著性差异,婚外性行为是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性伙伴个数是影响HBV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霍梅;李登清;黄民主;关岚;刘浩;何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性能的试验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的性能.方法在实验室我们分别进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稳定性试验、毒性试验.结果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为含溴氯海因的片剂,含有效氯471 g/kg,以含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1:2000(g/ml)的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作用5、10 min的杀灭对数值各次均大于5.00.含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1:200(g/ml)的稀释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的杀灭对数值各次均大于4.00.现场试验表明,消毒效果好.该片剂置37℃温箱90 d后,其有效氯含量下降率1.74%.毒性试验显示,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该片剂属实际无毒;无刺激性;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200 mg/kg·bw为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1000 mg/kg·bw为小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结论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属于一类杀菌广谱、高效、无毒、稳定性好的消毒剂.

    作者:高琼;黄威;梁进军;陈贵秋;聂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安仁县1990~2000年儿童先天性疝气发病率分析

    目的了解1990~2000年湖南省安仁县先天性疝气发病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对1990~2000年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登记,资料用Visual Foxpro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先天性疝气的发病情况进行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1990~2000年湖南省安仁县先天性疝气的发病率变化明显(χ2=47.74,P<0.05),2000年发病率高为21.62‰,1998年发病率低为4.54‰,年平均发病率为8.58‰;全县21个乡镇中,安平发病率高为14.95‰,洋际发病率低为3.20‰,不同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82,P>0.05);男性发病率为13.96‰,女性发病率为1.46‰,两者之间差异显著(χ2=217.81,P<0.05).结论湖南省安仁县1990~2000年出生儿童先天性疝气的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各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

    作者:黄民主;李登清;易霞云;周价;陈伟;武昆;谭徽;李成华;莫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日本血吸虫pcDNA3.1(+)-SjPGK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片段(SjPGK)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寻找新的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分子.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总RNA中体外扩增SjPGK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中,然后挑取阳性克隆经双酶切分析、PCR鉴定;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阳性克隆经鉴定后进行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测定;运用Blast程序,将测序结果及其推导的编码氨基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RT-PCR特异性扩增出一条长约830 bp大小的条带;重组质粒pMD18-T-SjPGK和pcDNA3.1(+)-SjPGK经双酶切和以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一条与RT-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jPGK基因片段长为830 bp,与SmPGK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5%,分值为672;氨基酸同源性为94%,分值为473. 结论成功地构建pcDNA3.1(+)-SjPGK重组质粒,为构建其核酸疫苗提供了条件.

    作者:梁瑜;肖建华;刘传爱;廖力;伍和平;张愉快;杨秋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七年制医科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个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七年制医学生心身健康水平并探讨其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4名七年制医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其中280名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试.结果①与全国青年组常模相比,七年制大二医学生的除人际敏感外的其他因子均分偏高;与研究生相比,七年制大二学生的各项因子分均偏高(P<0.01);与中国大学生样本相比,七年制大二医学生躯体化因子偏高,而人际敏感、敌意、偏执、精神病性四个因子分偏低;与本科大二学生(精神病性因子除外)相比,躯体化、敌意、恐怖三项因子分偏高(P<0.01).其中9.9%的医科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身症状,较为常见的心理症状为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等.②男女学生相比,女生的焦虑、恐怖因子均分高于男生.③内向-不稳定倾向的学生SCL-90的各因子分偏高,外向一稳定倾向和内向-稳定倾向学生的因子分相似并均偏低.结论部分七年制二年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身症状,内向-不稳定倾向的学生心理症状较外向-稳定倾向和内向-稳定倾向学生多.

    作者:范华;邓云龙;罗爱兰;唐秋萍;张付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州市中小学生减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市中小学生减肥行为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3~4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四至六年级、9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8 2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自己体重偏重和太重的学生中只有19.4%是真正超重和肥胖的,有73.8%的人在调查前的1个月中曾经通过锻炼的方式来减肥或防止增重.有23.4%的男生和31.5%的女生报告近一月内有不良减肥行为(节食、长时间绝食、无指导服减肥药、催吐或腹泻行为),其中以通过节食、减少热卡或脂肪的摄入来减肥或防止增重为主,占26.1%,女生的发生率(31.5%)明显高于男生(23.4%)(P<0.01);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重与肥胖、性别、学生类别(初中生)、消极和焦虑情绪和学习成绩与青少年不良减肥行为显著相关,其OR值分别为4.135、1.853、1.157、1.386、1.138和1.093.结论中小学生是不良减肥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来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的不良减肥行为.

    作者:周志衡;王家骥;李亮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71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临床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监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临床分布特征,为临床预防该菌所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菌株显示出多重耐药性.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哌拉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舒普深较敏感.本次研究发现,临床绝大部分科室均可分离到该菌,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常见.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多重耐药菌,可普遍存在于医院环境中,体外药敏结果表明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舒普深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可作为该菌感染的治疗药物.

    作者:阳大庆;唐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病人血清中PreS1抗原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检测HBs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PreS1抗原,观察各少见模式PreS1抗原检出情况,探讨各少见模式PreS1抗原与HBeAg和HBV-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别对6种HBs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PreS1抗原及HBV-DNA进行检测.结果6种HBs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PreS1抗原检出率不同,HBeAg阳性的少见模式PreS1抗原检出率较高,阳性率介于83.3%~90.0%;而HBeAg阴性的少见模式PreS1抗原检出率较低,阳性率介于21.4%~50.0%.各少见模式PreS1抗原检出率与HBeAg及HBV-DNA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HBs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PreS1抗原检出率与HBeAg存在与否密切相关,PreS1抗原阳性提示少见模式血清存在HBV感染或活动性复制.

    作者:朱平安;祝玲玲;申群喜;谭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焦煤集团中老年知识分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聚集程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焦作煤业集团公司45岁以上高级知识分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统一设计的规格,于2003年9月对集团公司45岁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项指标的测定.结果不同年龄中老年知识分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除TC、TG、HDL-C外,其余指标差异显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峰值均在45~55岁之间,不同性别间危险因素水平(除DBP和TC外)及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差异显著,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应加强对这一层次人群的宣传教育,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成守金;罗云杰;王英勇;杨利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安仁县1962~200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省安仁县1962~2001年乙脑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湖南省安仁县1962~2001年问的乙脑疫情报告资料整理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χ2等统计学检验.结果湖南省安仁县1962~2001年乙脑的发病率变化显著(χ2=655.8,P<0.01),年平均发病率为11.67/10万;学龄前儿童占总病例数的83.58%;乙脑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7、8月是发病的高峰月,占全年病例数的81.56%.结论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计划免疫.

    作者:谭徽;李成华;凡秀吉;黄民主;陈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MTT法体外测定脑胶质细胞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运用MTT法测定脑胶质细胞瘤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改良的MTT法测定50例胶质细胞瘤标本对8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50例胶质细胞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威猛、二氯乙基亚硝脲、顺铂、长春新碱、环磷酰氨、甲氨喋呤、5-氟脲嘧啶、阿霉素.结论MTT法检测脑胶质细胞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肿瘤敏感性的化疗药物,提高化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柏英;罗学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459例妇科门诊人群性病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人群中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情况.方法对1 495例妇科门诊人群进行性病调查.采血进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及HIV初筛试验,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衣原体检测,支原体培养和淋球菌培养.结果性病总的检出阳性率为13.85%,各种性病的检出阳性率依次为:尖锐湿疣6.49%(97/1 495),非淋菌性宫颈炎4.28%(64/1 495),淋病1.74%(26/1 495),梅毒1.27%(19/1 495),生殖器疱疹0.06(1/1 495).构成比中以尖锐湿疣高.结论应加强妇科门诊人群性病监测工作.

    作者:李季;李平;曹文苓;颜景兰;黎小东;关艳冰;田广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当归根提取物和心得安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当归根提取物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血吸虫性肝纤维化PHT模型后,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以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观察干预疗效.结果当归根提取物组于12周时透明质酸显著低于对照组;3组家兔肝组织在处理后病理切片观察:第12周肝纤维化程度心得安处理组与对照组问无显著差异,而当归根提取物组显著低于心得安处理组与对照组.结论当归根提取物抗纤维化作用明显优于心得安,而无心得安的副作用.

    作者:丁国建;喻鑫玲;马雨慧;陈学金;邓维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氢醌、1,2,4-苯三酚对人体外淋巴细胞DNA损伤研究

    目的研究苯的两种代谢产物氢醌、1,2,4-苯三酚对人外周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氢醌、1,2,4-苯三酚与联合对人外周淋巴细胞染毒1 h,观察其对DNA损伤程度.结果氢醌、1,2,4-苯三酚单独染毒与联合染毒时,彗星尾长、尾矩、尾部DNA含量%、矩迁移比(RM)与惯量迁移比(RI)各指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联合染毒与两种代谢物单独染毒之间比较,呈显著性增高,表明这两种代谢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氢醌、1,2,4-苯三酚可致人外周淋巴细胞DNA损伤,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朱志良;庄志雄;黎建明;王德明;肖惠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14岁儿童交通事故伤住院患者特征

    目的了解1~14岁儿童交通事故伤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受伤部位等分布特征.方法以南方某市两家医院1996~2000年五年间有完整病案记录资料的713例1~14岁儿童交通事故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别比为1.7:1,以5~9岁和10~14岁儿童多;入院时病情为一般情况是多的;伤害部位以头面部为主,导致儿童死亡高(占90.91%);平均住院时间为17.06 d;儿童交通事故伤住院治疗患者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结论儿童交通事故伤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受伤部位等分布特征明显.

    作者:张绍强;张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吸毒者HAV、HBV、HCV重叠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吸毒者HAV、HBV、HCV重叠感染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者,用问卷方式调查吸毒者有关资料,并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HAV-IgG、HBV表面抗原和HCV抗体,用SPSS1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吸毒者HAV、HBV、HCV总的重叠感染率为5.3%,男性、女性重叠感染率分别为7.5%(34/452)和2.2%(7/320).不同的吸毒方式和不同文化程度男性、女性重叠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在女性重叠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男性、女性的重叠感染率均与吸毒方式和文化程度有关,注射方式较非注射方式感染率高(P<0.01),文化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P<0.05).对吸毒者接种甲肝乙肝联合疫苗及进行文化教育是降低HAV、HBV、HCV重叠感染风险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文青;李登清;黄民主;关岚;刘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饮料促进生长发育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以大豆低聚糖和牛磺酸为主要成分的某饮料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昆明种小鼠母鼠受孕开始至仔鼠断乳前经口给予母鼠及断乳后给予仔鼠40 d 1.8、3.6、10.8 g/kg·bw剂量的饮料主剂,仔鼠出生后测定各项生理发育指标和神经反射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仔鼠体重和高剂量仔鼠出生时身长明显增加;中、高剂量组仔鼠开眼时间、高剂量组仔鼠牙齿萌出时间明显提前;低、中、高剂量组仔鼠悬崖回避、高剂量组仔鼠负趋地性试验、空中翻正反应阳性率明显增加,中、高剂量组仔鼠平面翻正、悬崖回避、高剂量组仔鼠负趋地性时间明显缩短,中、高剂量组仔鼠前肢握杆时间明显延长.经统计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以大豆低聚糖和牛磺酸为主要成分的某饮料对小鼠生长发育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周月婵;胡怡秀;刘秀英;胡春生;胡余明;刘富强;刘爱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常住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省10年来居民膳食摄入和营养状况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布情况.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了长沙市芙蓉区、茶陵县、澧县、石门县和保靖县的2 700户为调查点.按照统一方案,分别对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包含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测定的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等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人均营养素的供给充足,与1992年结果比较,全省居民膳食结构变化显著,主要表现在谷物类摄入减少,动物类和脂肪类食物摄入增加,农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而城市食物结构失衡.体检结果显示全省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15.46%和3.35%,高血压患病率为15.38%,贫血患病率为19.11%,血糖超标率为3.54%;血脂不正常的占13.5%.结论2002年营养调查结果提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1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但伴随这种变化对人们健康造成的隐患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继1992年后,膳食失衡加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因此合理引导膳食消费,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今后10年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

    作者:林敏;李光春;刘加吾;金东晖;刘慧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肾损伤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报告肾损伤58例,其中开放性损伤4例,闭合伤54例,复合伤4例.肾挫伤25例,肾裂伤23例,肾碎裂伤8例,肾蒂伤2例.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50例(86%),肾切除6例(10.3%),肾周引流2例(3.4%).结论绝大部分肾损伤可经保守治疗治愈.开放性损伤、肾碎裂伤和肾蒂损伤应及早开放手术,时机在伤后3 d以内.以尿外渗为主要表现者,单纯肾周引流术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钟狂飚;蒋先镇;何乐业;蒋志强;曾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炎陵县中小学生龋病情况统计分析

    为掌握炎陵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探讨龋齿发病原因,为学校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者对本县1993~2003年连续11年6所监测点校学生龋齿患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文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变.方法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在确诊时及治疗后2周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与同期住院的43例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心肌酶谱对照.结果大部分(70.9%)传单患儿存在明显的心肌酶升高,而且传单组各项心肌酶升高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传单患儿存在较普遍的心肌损害值得临床进一步重视.

    作者:陈理;廖祥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间接血凝试验(IHA)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筛选化疗对象的实际应用

    用间接血凝法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首次大范围化疗后进行筛选化疗对象,既可减少大面积查病所需的人力、物力,又可消除人群中潜在的血吸虫病传染源,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胡必科;龙泉;吴昭武;刘新胜;向华伯;董亚平;吴秋泉;赵正元;李以义;姚孝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Ⅱ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索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方法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研究表明家族人均收入、高压病史、肥胖史、腰臀比、家族史、总胆固醇与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其中腰臀比的OR值高为16.011.结论积极预防肥胖、高血压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建平;梁爱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福州市吸毒人群HIV、HBV、HCV及TP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TP)感染的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HIV、HBsAg、抗-HCV及TP抗体检测.结果在582例吸毒人员标本中,共检出HBsAg阳性116例(19.9%),抗HCV阳性358例(61.5%),TP抗体阳性96例(16.0%),抗-HIV未检出.采用静脉注射和烫吸方式吸毒的人员HCV阳性率分别为68.1%和48.2%.HBsAg阳性率分别为18.8%和22.3%,TP的阳性率分别为15.4%和18.6%.结论吸毒人群是HIV、HCV、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此群体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对控制艾滋病、丙肝、梅毒等传染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栩;徐珊;应毓琳;陈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免疫抑制剂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心包炎和腹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腹膜炎、心包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3例患者采用口服6-巯基嘌呤,静脉滴注环磷酰胺及胸膜腔或心包腔内注入甲氨喋呤等药物的治疗方法观察腔液吸收及胸膜增生对药物的反映,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短期疗效及腔液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免疫抑制剂配合抗结核治疗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张忆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经会阴注射药物治疗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会阴穿刺前列腺周围组织药物注射治疗慢性淋病的效果.方法将1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作经会阴穿刺前列腺周围组织,注射菌必治+利多卡因、口服利福平;对照组经静脉滴注菌必治、口服利福平,疗程均为7~10 d.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5.29%.对照组治愈率13.41%.结论经会阴穿刺前列腺周围组织注射药物治疗慢性淋病是一种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的理想方法.

    作者:申晓君;王孝君;陈静;王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高校学生肺结核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肺结核传播,对一起大学生肺结核暴发流行情况调查.方法选择所有的与一空洞型肺结核学生密切接触史者,行PPD实验进行筛查,如PPD反应结果阳性,再进一步行胸片、痰抗酸杆菌检查,有异常者进一步收住院观察治疗,同时对环境卫生、个人卫生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本次流行传染源为一计算机系右上肺有一空洞排菌学生,暴发流行时间为3月份,多分布在计算机系、信息工程系,男生多于女生,肺结核分型以Ⅲ型多见.结论早期发现传染源是控制肺结核暴发流行的关键.

    作者:王凤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福州市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

    目的开展疫情监测和媒介调查,预防登革热暴发流行.方法采集可疑病人双份血清,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和健康人静脉血,以免疫荧光法和血凝抑制检测IgM和IgG;以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确定媒介种群密度.结果监测不明原因发热19例,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以免疫荧光法检测福州市健康人群血清318份,IgM和IgG均为阴性.11个区、县(市)65个媒介调查点幼虫密度平均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分别为18.72%、17.98%、10.42%.布雷图指数高的地区高达47.45;8县(市)地区白纹伊蚊密度远高于市区.结论福州市仍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应加强监测力度.

    作者:陈敏红;林艳;邱蛾;唐丽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工业非稳态噪声与作业工人血压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工业非稳态噪声与作业工人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噪声测定,对调查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将作业工人按累积噪声暴露量分组,采用分层t检验、协方差分析及χ2趋势检验比较各组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层,各层中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以年龄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组收缩压、舒张压修正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组高血压患病率经χ2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累积噪声暴露量水平较高的人群血压值也较高,提示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庞力娟;陈立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清抗结核抗体对肺结核的诊断

    目的探讨血清抗结核抗体对肺结核诊断的作用.方法以结核杆菌特异性外膜为抗原,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原理随机检测本院2001年1月~2003年9月155例痰菌阳性和153例痰菌阴性肺结核病人的血清抗结核抗体,并以1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的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0.6%,痰菌阴性肺结核病人的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为66.0%,健康对照组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为5.1%.肺结核病人的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清抗结核抗体对肺结核临床诊断有辅助参考价值.

    作者:伍小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市朝阳区2003年麻疹疫情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2003年共确诊麻疹病例249例,本市病例46例,外地流动人口病例200例,分别占18.47%和81.53%.2003年朝阳区本市病例发病率为2.61/10万,高于北京市平均发病率<2/10万,外来流动人口麻疹的发病以2003年朝阳区基础资料报表的376 633人为基数,估算发病率为53.90/10万,是本市人口发病率的20.65倍.

    作者:贾滨;汪滢;张菁;陈天京;葛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4年北京市朝阳区学前外来儿童强化免疫状况

    为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入学前外来儿童的免疫接种现况.根据外来人口分布特点分为散居地区和重点地区,进行分类汇总.发现朝阳区学龄前外来儿童共49 357人,在外来人口为集中的重点地区,儿童免疫空白及疫苗漏种现象尤其严重,应在今后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中予以重视和加强.

    作者:葛申;张菁;汪滢;贾滨;陈天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报告

    2004年8月13~14日北京市朝阳区某建筑工地99人发生腹泻,其中7例被诊断为菌痢.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被确定为一起菌痢暴发.由于采取了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伟;吴伟;葛申;陈天京;张春;张弘;孙灵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991~2003年东阳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东阳市病毒性肝炎疫情动态变化和流行特征,为东阳市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参考.方法经过复核原始资料后按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及构成的变化趋势.结果东阳市1991-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居各类传染病首位,总体呈下降趋势,自1999年后略有回升;发病数以乙肝为主,占69.60%,变化趋势主要受乙肝的影响,乙肝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甲肝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结论近年来东阳市病毒性肝炎的防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防制形势仍然严峻,今后的防制工作应以控制乙肝为主,全面开展15岁以上健康人群中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作者:张雪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9006例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为传染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取在校学生的血液,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SGDP,用EPI info 6.0v统计分析.结果市区学生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农村学生,而免疫人群明显高于农村学生.结论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加强农村乙肝防治工作的宣传.

    作者:陈建东;苏惜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洛阳市群体驱治肠道线虫效果报告

    目的评价全民化疗驱治肠道线虫的效果.方法根据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的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用改良加藤法(kato-katz法)对中签人群驱治前后进行粪检.结果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下降了86.44%,蛔虫、钩虫等感染率下降均在80%以上.混合感染的比重下降了82.80%.户感染率下降了79.78%,家庭聚集现象消失.结论采用全民驱治防治肠道线虫效果显著.使用塞特斯顿服疗法,可降低成本,提高驱治率,减少服药意外的发生率.

    作者:游传新;朱鑫;汤伯明;李玉民;樊巍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3年西安市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003年西安市共报告本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29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5/10万.病例分布在全市10个区(县)占76.92%,AFP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07:1,其中1~4岁儿童占发病总数46.28%,未全程免疫及免疫不详占病例总数10.34%,60 d后随访残麻率为48.28%,全程免疫残麻率46.15%,未全程免疫残麻率为66.67%(x2=0.453,P>0.05),AFP病例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9.30%,实验室分离出2例肠道病毒株,未发现有脊灰野病毒病例.

    作者:张青华;李风;宋立;刘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连市心血管疾病患者弓形虫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的检测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采用3种ELSIA法检测弓形虫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结果共检测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93份,健康人血清87份.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21.51%和11.93%;健康人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0.34%和3.48%.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作弓形虫血清学检测.

    作者:于洁;李雅杰;刘彤;王松华;马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2003年疾病监测点居民疾伤死因分析

    本文对湖南省疾病监测点2003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疾伤死亡率468.05/10万;在死因分类中,因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死因第1位,肿瘤次之,呼吸系统病居第3位.

    作者:伍英;白晓蓉;范荻;刘建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995~2002年福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残留麻痹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急性迟缓性麻痹(AFP)残留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原因及疾病谱.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福州市1995~2002年AFP主动监测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5~2002年共有残留麻痹病例40例,多发生在<3岁低年龄儿童组,其中福清、平潭残留病例多,共24例.麻痹以单下肢为主,其次为双下肢和四肢,引起残留麻痹的疾病以格林巴利多.结论应采取有效的防治AFP病例致残措施,减少残留麻痹病例.

    作者:林风华;邓惠敏;陈杨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苏北沿海农村欠发达地区心脏疾病死亡状况

    目的心脏病的死亡特点.方法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通过计算YPLL指标分析潜在寿命损失,计算累积死亡率分析疾病死亡几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死亡的时间趋势.结果1996~2002年,赣榆县居民心脏病年均死亡率为43.31/10万,性别间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35岁以上人群是心脏病死亡率高发人群;各类心脏疾病中,心肌梗塞居于首位,占62.35%;心脏病造成的人均潜在寿命损失为14.34岁,去除该病,可使现时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加1.40%;心肌梗塞、慢性风心病死亡在1~2月附近存在明显季节高峰.结论冠心病35岁以上人群是预防控制心脏病的重点疾病和人群;中老年人群在冬季应重视加强预防保健,在社区开展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和保持心理平衡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促进行动势在必行.

    作者:吴德林;王旭善;张晓峰;顾绍升;潘振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深圳市117名吸毒人员HIV、HB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在对117名吸毒人员HIV、HB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后发现,其HIV、HBV、HCV和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分别为6.8%,27.4%,63.2%,18.8%,二重感染率为23.9%,三重感染率为6.8%.应加强对其监管、监测和宣传教育.

    作者:王怀宁;刘永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宁远县灭疟后期疟疾流行特征

    宁远县1980~2003年疟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今后疟疾的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搞好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

    作者:尹红;何凡;徐艳玲;吴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1991~2003年化妆品卫生质量分析

    对1991~2003年湖南省抽检的化妆品卫生质量进行统计分析,13年来化妆品卫生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国产发用类合格率>护肤类合格率>香水类合格率>美容修饰类合格率>特殊用途类合格率;进口化妆品合格率高于国产化妆品合格率;经营单位产品合格率高于本省生产企业产品合格率.

    作者:曹朝晖;汪文慧;肖剑峰;周颂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2~2003年郴州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

    目的为提高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找出不合格原因,研究控制对策.方法对全市2002~2003年桶装纯净水进行抽样检验,对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共抽检样品117份,总合格率为58.12%,微生物超标占66.99%,理化超标占33.01%.结论对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实行GMP管理,是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有效的方法.

    作者:阳本华;刘信发;雷小勇;李佑明;侯文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借鉴OSHMS管理模式加强放射防护自身管理

    借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SHMS)管理模式,根据放射防护管理的实际,指导放射工作单位建立放射防护管理体系,有利于与产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和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的接轨,使放射工作单位自觉建立一套内容完整、体系科学、符合国际管理模式放射防护管理体系,使放射防护管理可以有效并长期的运行.通过以上工作,珠海市各放射工作单位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不断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体系,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率、体检率、个人剂量监测率均接近100%,事故发生率为零.通过建立有效的放射防护管理体系,使放射防护各项要求得到及时的落实,大限度的避免放射事故的发生.

    作者:晁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深圳市福田区2002~2003年饮食、公共场所及工厂从业人员高血压检查分析

    目的深圳市福田区食品、公共场所及工厂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状况.方法整群抽样法对所有办理健康证人员进行血压测量及活动量调查.结果16岁以上63 756名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为1.3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占59.5%;高血压病分级以Ⅰ级为主,占84.96%.结论高血压病防治对象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应合理膳食,科学健身以及定期开展高血压筛查.

    作者:曾维;黄映华;方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永州市芝山区各类超市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芝山区各类不同规模的超市空气细菌污染现状.方法现场调查加实验室检测.结果小型超市空气细菌数明显高于大、中型超市和大型酒店.结论小型超市内的空气细菌污染严重,应加强防制措施.

    作者:聂善林;陈旭平;吕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2~2003年邵阳市桶装饮用水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为卫生监督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2003年随机抽取辖区内桶装饮用水140份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邵阳市桶装饮用水2003年合格率较2002年有显著提高,但细菌总数和电导率超标严重.结论应加强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卫生规范和监督.

    作者:吴萍;周富梅;蒋桂莲;任申兰;罗安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市场主要食品铅含量的调查

    目的为了预防铅中毒,我们对北京市部分食品的铅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样品采自北京市超市、国营商场或个体市场供应的食品.铅的测定方法采用美国TJA公司生产的LILS.等离子光谱议测定.结果本次共采集了八大类及其它食品样品共计134种.经测试铅含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无公害蔬菜铅含量显著低于普通蔬菜(t=6.27,P<0.001),超市或商场销售的禽畜肉蛋鱼虾类的铅含量较个体市场的铅含量低,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43,P<0.001).结论根据我们本次对北京市部分市售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铅含量均未超标.无公害蔬菜中铅含量较普通蔬菜铅含量更低.在商场和超市购买的禽畜肉蛋鱼虾类的铅含量较个体市场的铅含量要低.建议居民购买食品要去商场或超市,其铅含量低,有利于健康.

    作者:黄祖鸽;何金生;贾秋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蓄电池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与建设项目类似的工程进行类比调查,采用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铅尘、铅烟、噪声、硫酸雾、三氧化硫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王晓之;张建中;刘思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聊城市焊接作业危害现状及对健康的损害

    目的为控制焊接作业的职业危害,保护工人的健康权益.方法对所辖市38家不同行业的焊接作业场所进行了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对其1 358名作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108个作业点检测,以电焊烟尘和锰超标为主,超标率分别为16.09%、21.29%.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主要是神经系统、黏膜刺激症状及呼吸系统.结论焊接作业电焊烟尘及锰浓度超标率,容器内焊接>室内焊接>室外焊接,且(P<0.05).对身体健康的损害,症状体征女工较男工表现明显(P<0.05).胸部X线摄片,以肺纹理增粗、紊乱为主,吸烟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5),且有随工龄的延长呈明显加重的趋势.

    作者:耿月华;石兴瑞;刘雨;汪晓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肿瘤的妇检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在宫颈肿瘤筛查的准确性.方法1 350例受检者同时做官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用液基标本做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诊断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和外科手术对照.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分别检出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CIN1)35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CIN2和CIN3)23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HPV阳性检出率15%,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与细胞学和组织学级别基本一致.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和鳞状细胞癌.

    作者:韩全水;林小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怀化市鹤城区150例缺钙患儿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怀化市儿童缺钙情况.方法对2004年6~8月到怀化市鹤城区妇幼保健所门诊进行血钙、碱性磷酸酶检测的儿童进行统计.结果受检儿童395例,缺钙150例,占37.97%,其中以1~2岁婴幼儿缺钙为主.结论为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建议尽早、长期给儿童补钙.

    作者:江兴林;周延刚;金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MP妊高征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MP妊高征监测系统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03年1~6月在我院门诊检查的孕妇640例为基线组,同时抽取2003年7~12月在我院门诊检查的孕妇628例为观察组.基线组接产科门诊常规进行检查,对照组从孕20周开始进行妊高征监测,对预测阳性者给予早期干预治疗.结果两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比率分别为:基线组9.69%,观察组6.05%,通过χ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程度进行了比较,经χ2检验,观察组患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线组(P<0.01).结论对妊娠20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妊高征监测,对预测阳性者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和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

    作者:唐菊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详细询问病史,根据病情和生育要求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1.15%,保守治疗5例,其有效率83.33%.手术治疗26例中,输卵管妊娠25例,卵巢妊娠1例,5例行保守性手术.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与输卵管炎症有关,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保守治疗以短程氨甲喋呤配伍长程米非司酮.

    作者:唐如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早期铁和维生素A缺乏及预防

    儿童时期的良好营养与健康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s)中的儿童生存和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目标的基础[1,2].根据2000年第四次世界营养状况报告,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中有33%生长迟缓或慢性营养不良,27%体重不足[3].

    作者:蔡亚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铅中毒防治

    铅是一种不可降解的金属毒物,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并通过食物链、水源、土壤和空气进入人体.儿童铅中毒防治应着眼于环境干预、健康教育和临床治疗相结合.

    作者:戴丽萍;王进援;高永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类药物的残留污染

    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污染已成为涉及人类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本文就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污染的途径、原因、分布、健康危害、检测方法及我国的相关规定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限量标准及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晓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问题分析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深入贯彻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已成为全国各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一项全新而重要的业务工作.在评价工作中有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问题,尽管目前相应的法规已作了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目前分类的具体做法与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法规与标准.

    作者:杨乐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3届毕业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毕业时上交的病历统计和意外伤害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本届学生1 720人,四年内,共计发生意外伤害1 197起,平均每年299起.其中校内发生897起,校外发生300起.校内发生的897起中交通事故伤9起,校内体育运动伤794起,自杀1起,食物中毒5起,其他88起.按学年计算,1999年460起,2000年260起,2001年247起,2002年230起.影响学习劳动和娱乐折合工作日2 356 d,平均1.96 d/起,支付医药费14.4万元,平均120.0元/起,占该年级年医药费总支出的23.33%(学生医改前)和48.26%(学生医改后).结论大学生意外伤害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健康教育是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一环.

    作者:邓秋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文章从心理学视角,剖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依赖心理、自卑心理、封闭心理、羞怯心理、作弊心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汤志斌;李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务人员非典相关知识的调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为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简称非典,自2002年11月在中国大陆发现以来至2003年6月已波及全世界30多个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发病人数超过8 500人.与以往其他传染性疾病不同的是,在受染人群中,医生的感染率普遍较高,有的地区医生感染率超过了50%.

    作者:左玮;李润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论职业紧张的干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职业竞争的加剧,职业紧张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并逐渐引起人们所关注和职业卫生工作者的重视[1].国内有关职业性紧张研究从90年代初起步.目前多数侧重于职业紧张方法学评价研究,对其具体的干预报道不多.

    作者:倪建华;彭益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永州市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永州市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血压、脉博、身高、体重、血糖、每人每日钠盐摄入量测量,询问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分析方法采用卡方分析.结果2000年永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26.91%,糖尿病患病率5.99%,过多的钠盐摄入、精神紧张、肥胖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肥胖也是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结论限制钠盐摄入、消除精神紧张、减肥可以预防高血压病,减肥可以预防糖尿病.

    作者:戴菊芳;李遵迪;高劲洋;罗凤兰;郑淑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036例公务员体检疾病谱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和掌握长沙市公务员身体健康状况及其疾病谱的规律,以便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6 036例公务员体检结果资料,进行了疾病谱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了120余种疾病,其中患病率较高的有13种.结论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患病率高.

    作者:孔建强;孔金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血压三级管理预防农村心脑血管疾病4年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按照不同的高血压水平对病人进行管理,评价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普查出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按照三级管理进行干预.结果对照组的理想血压控制水平远远低于实验组,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血压水平有正相关性(R=0.71),理想血压控制水平在65岁时候高.结论在农村地区,推广高血压三级管理,可以用很少的投入,取得明显的预防效果.

    作者:童钢;沈妹;黄玉华;徐燕;倪益群;沈蓉平;刘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卫生防疫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技术也日益受到国内卫生防疫机构的高度重视.为适应科学技术和信息交流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使卫生防疫业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使之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和计量认证的要求接轨,顺应应用软件技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我们与科委计算机开发研究中心联合,共同开发研制了卫生防疫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作者:叶永青;左艳霞;魏兴武;修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视力状况,找出视力低下的诱发因素,以便进行防治.方法对郧阳医学院99级本科948名,其中男632名,女316名大学生视力进行了四年追踪,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男女生视力低下率分别第1年为68.2%和70.3%;第2年为73.5%和77.6%;第3年为74.7%和78.5%;第4年为76.3%和81.8%.结论结果提示我院学生的视力状况较差,究其原因较多,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柯尝蕊;王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多元化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探索新的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在临床医学院本科生的<神经外科>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法尝试.结果多元化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并在临床测验中得到证实.结论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作者:刘浩;廖达光;张天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眼科学临床教学的新思路

    为了提高眼科学临床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课时及内容的合理安排、优化教学多媒体、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自我挑战意识、启发和锻炼临床逻辑思维、及正视和处理反移情现象,总结出眼科学临床教学应建立的教学新思路-加强实践,重视临床思维启发和培养,防范反移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情感.

    作者:于惠敏;唐仁泓;陈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学生健康教育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和必然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列为当前预防与控制疾病的三大措施之一,列为20世纪前20年全世界减轻医疗卫生负担的重要政策策略.当代医学生既是健康教育的对象,同时又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马金香;王家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多媒体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通过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能明显的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作者:汤进;蒋先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程序阅读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克服多年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探讨并实践以传授知识与培养自学能力为特点的程序阅读教学法.方法以我校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8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程序阅读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生理学教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学生生理学测试成绩无差异,但实验组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程序阅读教学法可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适当推广应用.

    作者:李忠山;陈宝琅;郭西文;台凡银;刘明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量分析三七中的人参皂甙Rb1

    目的定量分析三七中的人参皂甙Rb1.方法应用HPLC的DAD检测器的光谱定性功能,对样品中的Rb1纯度进行鉴定,用外标法定量分析Rb1.结果用DAD光谱定性功能观察峰的纯度以此定性能很好的消除杂质峰的干扰,用外标法定量分析,其结果平均为1.08%.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林佶;段志敏;万玉萍;沈其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薄层色谱法检测药酒中乌头碱

    目的检测药酒中乌头碱.方法用薄层色谱法检测药酒中的乌头碱.结果2003年10月,我们从一起饮用药酒中毒的样品中成功检出乌头碱.其浓度为15 mg/L. 结论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乌头碱,能满足卫生监督的需要.

    作者:彭蔚;肖学成;袁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静止恒电流电位溶出法同步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镉、铅、铜的探讨

    目的建立静止恒电流电位溶出法同步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镉、铅、铜的方法.方法取10.0mL水样加入适量的盐酸,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同步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镉、铅、铜.不需要对水样进行特殊处理,直接检测.结果低检测浓度:镉1.9 ug/L、铅7.0 ugL、铜0.5 ug/L.精密度(RSD%):镉0.8~3.2、铅1.2~3.7、铜2.5~5.6.回收率(%):镉96.7~101.1、铅97.5~100.0、铜94.3~105.5.线性相关系数:镉0.9994、铅0.9995、铜0.9990.结论与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简单、快速、对检测者无毒害等优点.

    作者:唐青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草药消毒剂洁阴洗剂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中草药消毒剂-洁阴洗剂的消毒效果.方法应用洁阴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杀灭试验.结果以洁阴洗剂原液5 min大肠杆菌杀灭率可达到99.9%;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10 min,其细菌杀灭率均可达到99.9%.结论中草药消毒剂-洁阴洗剂可以作为日常家庭用皮肤消毒剂而应用.

    作者:席昭雁;赵美玲;汪改宁;郭美丽;赵有林;李雪梅;马金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市场酱油中3-氯-1,2-丙二醇含量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市场酱油中3-氯-1,2-丙二醇的含量情况.方法按国家标准GB/T5009.191-2003测定,SB10338-2000判断.结果抽检的酱油中,3-氯-1,2-丙二醇含量在0.3~19 mg/kg范围内,有近半成的3-氯-1,2-丙二醇含量不合格.结论湖南市场酱油质量堪忧,应继续加大监督力度.

    作者:曹华娟;冯家力;潘振球;卢岚;李邦锐;鲁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寄生虫卵玻片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

    寄生虫卵玻片标本传统的制作方法常用石蜡圈法,双层盖片封片法[1].用上述方法制作的虫卵玻片标本,其不足之处是:前者因受气温的变化,蜡圈易变形,而影响标本质量;后者虫卵不能浸泡在虫卵固定液中,标本易发生干涸.鉴于以上方法所制成的玻片标本均不利于长时间保存.为此,我们在长期的实验教学标本制作实践中,摸索了一种虫卵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技术,既利于标本保存,又缓解了教学标本来源不足的困难.

    作者:章洁;言敢威;张顺科;付冉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TOPSIS法与RSR法相结合综合评价食品卫生质量

    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因具有计算简便、结果合理、应用灵活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效益评价、卫生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多个领域[1].秩和比(RSR)法针对性强、操作简便、使用效果明显[2].本文应用TOPSIS法与RSR法相结合对湘潭市1994~2002年食品卫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成凌志;史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平板检测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为了掌握市售一次性使用血平板对细菌检测效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包装的血平板在规定的有效期内,经不同温度,时间贮存后对质控标准菌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温度与包装对血平板质量影响很大,采用真空密封包装的一次性使用新鲜配置的市售血平板,只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条件避光贮存(4℃~6℃),在规定的有效期(三个月)内使用可获得满意结果,对质控菌的检出率达到85%以上,菌落特征明显.

    作者:钟秀茵;王琳;钟艳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液中毒鼠强

    本文研究了血液中毒鼠强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方法.血液通过有机溶剂直接萃取后,分离出毒鼠强,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25例中毒病人血液中毒鼠强浓度在0.0002~0.054 μg/mL之间.

    作者:李建;钱小妹;丁建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湘江大堤东方田鼠危害及灭效观察

    长沙市城区湘江一桥至勒江河桥潇湘大道防洪大堤总长6850 m,外坡草地总长6 350 m,宽(斜长)7.5 m、绿化面积共47652 m2,外坡有踏步30个、每个宽4 m,按踏步将该段大堤分成29个自然段,植被从白三叶草和灌木为主.2003年4~5月春汛过后,大堤上东方田鼠繁殖惊人,鼠洞密布,鼠道纵横,为此,遂于2003年7月5日上堤进行了2个月的调查与灭鼠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非;龙建勋;李波;叶立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2004年5月,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食物中毒,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确认为豆腐渣中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唐泰山;欧阳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8例毒鼠强中毒致死死因鉴定探讨

    对58例毒鼠强中毒致死案例作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毒鼠强毒性及中毒者生前及死后的鉴定要点.

    作者:李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宁波市1986~2003年织纹螺毒性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检测织纹螺毒力大小.方法1986~2003年对此作了专项监测和调查,织纹螺毒力测定按美国AOAC关于麻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测定法进行.结果18年来不同年份各监测点织纹螺毒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毒力变化规律难以掌握.织纹螺栖息地海涂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时有海洋赤潮的形成.象山港尾部属于赤潮多发区,当地监测点海涂生长的织纹螺的毒力较宁波市其他监测点海涂为高.结论织纹螺的毒化主要与赤潮有关,但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作者:于梅;闫鹏;徐景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添加剂引起的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调查

    目的调查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性质,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可疑中毒羊肉、蒸煮老汤、添加剂、香料、中毒病人食后剩余羊肉、病人呕吐物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证明是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结论加强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定期进行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冯传祥;孙祥勇;曹元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误食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查明食物中毒原因,抢救治疗中毒病人,防止类似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对病人呕吐物、洗胃液、剩余食物采样检验分析.结果病人呕吐物、洗胃液经检验盐酸克伦特罗含量>0.1mg/L,剩余食物经检验盐酸克伦特罗含量>0.1 mg/kg.结论强化畜牧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禁止盐酸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销售,防止类似中毒的发生,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邓春明;丁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烧伤整形手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烧伤后整形手术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993年9月~2003年9月1 673例次手术,合并感染的45例次,对①手术前残余创面和瘢痕凹凸不平、②烧伤愈后时间、③手术时间、④住院时间、⑤备皮时间、⑥是否应用抗生素等6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感染率为2.7%,手术前残余创面和瘢痕凹凸不平、烧伤愈后时间≤6个月、手术时间>3 h与手术感染有显著相关性,明确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其他3项因素与手术感染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手术前要清除残余创面,彻底清洁瘢痕皱褶,等待瘢痕成熟后再行手术,减少手术中创面暴露和污染的机会,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和无创操作原则进行手术,抗生素的应用并不是必要的.

    作者:刘玉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院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地了解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鉴定,采用MIC法检测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7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年龄平均68岁.内科系统感染55例,外科系统感染17例,痰标本占82%(59/72),混合细菌感染1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多见),混合真菌感染2例.对亚胺培南耐药率100%、耐药率低于30%的有氧氟沙星、复方磺胺和氯霉素.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下呼吸道痰标本多见,有18%的混合感染,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临床选用复方磺胺治疗为宜.

    作者:刘艳丽;龙建国;白云;李玮;赵淑艳;孙艳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在呼吸机治疗中预防肺炎发生的护理

    使用呼吸机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在使用中,并发肺炎发生率较高.于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科室采用综合措施进行护理,在收治使用呼吸机的64例病人中,仅发生肺炎19例,发生率为29.68%.

    作者:李静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院护理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在职护士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对某院在职护士于2002年体检中乙肝病毒项目的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6.91%.临床护理组与非临床护理组的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组中不同专业的HBV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年龄组的HB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院的护理工作在消毒隔离管理方面是有成效的.仍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保护性防护,重视对乙肝疫苗的接种,增强护理人员对HBV感染的免疫力.

    作者:赵学军;向小青;曾运红;钟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进行定量测定.结果2 120例患者共检出CT阳性196例(9.25%),男女分别占各组的7.42%和11.6%,UU阳性579例(27.3%),男女分别占各组的10.1%和49.7%,CT、UU同时检出阳性108例(5.09%).结论CT、UU是泌尿生殖道非淋感染较常见的两种病原体,FQ-PCR法可简便、快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在诊断及动态观察非淋菌性生殖感染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戴金华;叶玉琼;王邦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内蒙古蜱传斑点热的发现

    立克次体病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从病原学上证实我国存在10种立克次体病,包括立克次体属的斑疹伤寒群、斑点热群,恙虫病东方体群(属)、柯克斯体属及埃立克体属等立克次体所致的疾病[1],见表1.

    作者:范明远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