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以 BMI ≥24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超重29例,肥胖39例。在饮食控制、加强运动基础上,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n=36)应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每天1次皮下注射,从0.6mg 起始,一周后若未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且 FPG≥8mmol/L 或2hPG ≥11mmol/L 则加量至1.2mg/天,以此类推,大剂量可达1.8mg/天;对照组(n=32)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每天1次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餐后服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BMI、血压、血糖控制及达标时间、TC、TG、LDL-C、HDL-C、HbA1c、24hUMA 的变化。记录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血压、TC、TG、LDL-C 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G、2hPG、HbA1c 及24hUMA 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血压、FPG 及2hPG、HbA1c、24hUMA 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G、LDL-C 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体重、BMI、HDL-C 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组血压、FPG 及2hPG、HbA1c、HDL-C、24hUMA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较治疗组体重、BMI、TC、TG、LDL-C 下降,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的下降速度慢,而餐后血糖较对照组下降速度快,达标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低血糖的程度两者之间无差异。观察组有3例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经减少剂量和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无一例退出治疗。结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具有降低体重、减少低血糖风险、心血管保护作用等优势,耐受性良好,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梁怡;重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对比患者术前术后 UCLA 评分和 ASES 评分的变化,分析 UCLA 评分、ASES 评分在不同临床分组中的变化,并对各临床因素与 UCLA 评分和 VAS 评分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术后 UCLA 评分和 ASES 评分均显著高于手术前,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肩袖撕裂程度的 UCLA 评分和 ASE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术前病程组中的 UCLA 评分和 ASE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肩袖撕裂程度与 UCLA 评分和ASES 评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术前病程与 UCLA 评分和 ASES 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预后效果与年龄、肩袖撕裂程度有关。
作者:郭家全;李玲;郭振中;索赛;褚会军;牛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实施早期切开复位加克氏针联合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均实施早期切开复位,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压空心螺钉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1.67%,与对照组患者77.78%相比较,显著较高;观察组患者术后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较对照组大;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同对照组22.22%比较,明显较低。结论:对于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实施早期切开复位加克氏针联合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孙建筑;王向华;陆明瑶;隆全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6例于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皮质醇(Cor)和神经功能相关因子 S100B 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治疗后,两组血清 BDNF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Hcy、Cor 和神经功能相关因子 S100B、MBP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结论:奥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 BDNF、Hcy、Cor 和神经功能相关因子 S100B、MBP 水平。
作者:邓旭瑶;卓恺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率。方法:收集长沙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及普外科收治的缺血性肠病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经过。结果: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特点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恶心、呕吐及发热等。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包括两例血管外科手术及介入)均痊愈出院。结论:缺血性肠病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中老年人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者,且腹痛伴有粪便隐血、D-二聚体阳性时,应怀疑本病,应尽早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血管 CTA 或造影等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能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徐赛群;刘丽;王伟宁;黄萍;周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瘤患者下肢肿胀原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1月因下肢肿胀进行超声检查的86例肿瘤患者,对其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肿瘤引起下肢肿胀各种原因的超声图像表现特征明显;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发现,引起下肢肿胀的主要原因中,静脉性水肿65例,占75.58%;淋巴性水肿9例,占10.46%;超声未发现异常12例,占13.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肿胀原因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作为肿瘤患者下肢肿胀的首选检查方式。
作者:曹迎盈;周平;唐石初;唐水娟;周纯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 C 反应蛋白(CRP)在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分析2010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 HLAP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老年 HLAP 患者的严重程度将入选者分成 MAP 组(28例)和 SAP 组(18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胆固醇(CHOL)、血清甘油三酯(TG)和 CRP 以及治疗前后 CT、Ranson、APACHE 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 组的 CRP 及 TG 水平均明显高于 MAP 组;两组患者的 CHOL 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在接受2-3次的血液滤过和血脂吸附治疗后,用降脂药和强化胰岛素等进行辅助治疗,基本将血脂降至正常范围内,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 CT、Ranson、APACHE 评分,发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脂血症(HL)是 AP 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CRP 的检测可以作为评估 AP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刘秀霞;费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Dio)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 组和 Dio 组,每组10只。MCT 组和 Dio 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Dio 组每天给予 Dio 80mg/kg 灌胃,对照组和 MCT 组给予相同量溶剂灌胃。待药物干预满4周后,分别测量各组干预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管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MCT 组的 mPAP、RVHI、WT%、WA%及 NF-κB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Dio 组;经薯蓣皂苷元干预后,mPAP、RVHI、WT%、WA%及 NF-κB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薯蓣皂苷元能够缓解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κB 的表达有关。
作者:颜涛;徐勇刚;姚永新;杨德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变迁及治疗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的15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50例患儿占同期肺炎住院患儿2.68%,男女比例为1.46: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2.0%)和咳嗽(94.7%),实变体征少见;病原体检查以肺炎支原体(34.0%)、肺炎衣原体(16.7%)或两者混合感染(9.30%)常见,真菌感染5例占3.3%,病原学培养阳性3例;胸部 X 线检查显示单侧病变123例(82.0%),双侧病变27例(18.0%),右肺85例(56.7%),左肺38例(25.3%),其中以右上肺32例(21.3%)比例高。38例患儿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肺泡灌洗能缩短入院后发热时间。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以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为主要病原,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有助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恢复。
作者:肖爱红;田朗;旷寿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血清白介素18(IL-18)、骨桥蛋白(OPN)、干扰素-γ(INF—γ)以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变化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体温超过39.0℃(高热症状),30例痰涂片抗酸杆菌呈阳性。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部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5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高热组与非高热组、痰菌阴性与阳性组以及不同病变程度组间血清 INF—γ、IL-18、OPN、hs-CRP 的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INF—γ、IL-18、OPN、hs-CRP 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非高热者血清 INF—γ、IL-18、OPN、hs-CRP 水平明显低于高热者。痰菌阴性者的血清 INF—γ、IL-18、OPN 水平均明显低于痰菌阳性者,而两组间的血清 hs-CRP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病变程度相对严重的粟粒性组、空洞性组患者的血清 INF—γ、IL-18、OPN 水平均比浸润性组、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高;而各组间的血清 hs-CRP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血清 INF—γ、IL-18、OPN、hs-CRP 水平显著上升,IL-18和 OPN 是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性和病变活动性判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袁媛;陈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D-CRT 低剂量区 V5体积的大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6例首次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且顺利完成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1、3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3D-CRT 低剂量区 V5体积的大小与肺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放疗后1个月的 FEV1%、FVC%值明显高于放疗前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放疗后1个月、3个月的 DLCO%值明显低于放疗前,且放疗前的与放疗后3个月的差异具有显著性;V5≦45%、45%55%三组放疗前后的 FEV1%值和 FVC%值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V5≦45%、45%55%三组放疗前后的 DLCO%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 V5>55%组的放疗前后 DLCO%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而 V5≦45%组和45%55%时,DLCO%值降低的趋势更加显著。
作者:陈璇;周光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nm23-H1蛋白的表达及其同免疫分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 ALL 患者46例,根据医治情况分为初治组20例,完全缓解组12例,复发组14例。另外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 nm23-H1基因进行检测,观察 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免疫表型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比较,初治组患者nm 23-H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完全缓解组 nm23-H1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复发组与正常对照组、完全缓解组比较,nm23-H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而与初治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对46例 ALL 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其中 B 细胞系 ALL26例,nm 23-H1阳性12例,主要表达 CD19占100.00%、CD22占57.69%、HLA-DR 占15.38%、CD20占23.07%;T 细胞系 ALL20例,CD7占100.00%、CD3占30.00%、CD5占35.00%、CD22占10.00%、CD34占25.00%、HLA-DR 占90.00%,20例 T 细胞系 ALL 中变异型 My + ALLI,主要表达髓系抗原 CD33占10.00%,B 细胞 ALL 中未见髓系抗原表达情况。T-ALL 组阳性率和 nm23-H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 B-ALL 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nm23-H1高表达可能是影响 ALL 病患预后的一个危险因素,nm23-H1基因可能是未来治疗 ALL 的一个有效分子靶点,可以作为 ALL 临床诊断的指标,对观察ALL 病情变化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羽;贺爱军;葛繁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在治疗上段输尿管嵌顿性结石中的疗效和术后情况,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后应用经皮肾取石术和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各治疗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一期疗效指标。结果:PCNL 组的一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91.7%,高于 FURL 组的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5.32±1.25)天和(3.21±0.64)天,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疗效较好,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一期结石清除率较高,但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康复;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创伤较小,更易恢复,但一期碎石效果不如 PCNL。
作者:鄢羽中;周建辉;苏开德;黄海;刘潜;胡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苯扎贝特干预后小鼠血脂浓度,以及血清、肝脏及粪便中3H-胆固醇占经腹腔注射3H-胆固醇总量的百分比,探讨苯扎贝特对小鼠体内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方法35只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不同剂量的苯扎贝特(0.1%、0.25%、0.5%、0.75%)添加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经 ac-LDL 及3H-胆固醇处理过的小鼠巨噬细胞悬液(0.5 mL/鼠,细胞数达5.0×106),单独笼养24h 后取血,酶法测定血脂;测定血清、肝脏和粪便中的3H-胆固醇含量(占注射总量的百分比)。结果不同剂量苯扎贝特(0.1%、0.25%、0.5%、0.75%)干预小鼠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并呈剂量相关性趋势。0.75%苯扎贝特组 HDL-C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增幅为30.3%;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降幅为40.3%。苯扎贝特干预各组(0.1%、0.25%、0.5%、0.75%)小鼠血清、肝脏、粪便3H 的总含量显著增多,苯扎贝特干预组(0.1%、0.25%、0.5%、0.75%)小鼠粪便3H-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增幅分别为+1.11,+1.40,+1.60,+1.70倍。结论苯扎贝特剂量依赖性增加 HDL-C 和降低 TG,能加速胆固醇由粪便清除,促进体内胆固醇逆转运,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作者:骆杨平;郑昭芬;傅庆华;胡勇军;谢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探究蒙特利尔(MoCA)量表与简明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在认知功能方面评估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7例稳定期老年 COPD患者,依据有无认知障碍,分为观察组38例均有认知障碍,对照组49例均无认知障碍,分别采用 MoCA 量表与MMSE 量表对2组进行认知功能改变评估,对2组测量结果进行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一致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 MoCA 量表得分总分(18.8±7.8)与 MMSE 量表得分总分(23.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MoCA 量表得分总分(24.6±6.8)分与 MMSE 量表得分总分(27.3±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CA 量表诊断 MCI 灵敏度(38/38)为100%,特异度(38/40)为95%,诊断 Kappa 值为0.954;单独使用 MMSE 量表对总样本诊断 MCI 灵敏度(29/38)为76.32%,特异度(29/40)为72.50%,诊断 Kappa 值为0.536,MoCA 量表与临床诊断 MCI 一致性更好。结论:MoCA、MMSE 量表联合应用有利于早期发现 COPD 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 MoCA 较 MMSE 量表更灵敏。
作者:葛洁明;贾红光;王红阳;陈桂芝;郭继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化疗方案引起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使用含顺铂化疗方案的肺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化疗过程中使用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性止呕,观察组38例化疗过程中使用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性止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急性期呕吐、延迟期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化疗引起的急性期呕吐及延迟期呕吐的有效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含顺铂化疗方案引起的急性期及延迟期呕吐,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苏婧;罗以;朱跃红;吴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II)方案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GDM 患者64例随机分为 CSII 组32例和 MSII 组32例,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 FPG、2hPG、HbA1C、24h 血糖波动情况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 FPG 和 HbA1C 均较治疗前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SII 组24h 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低于 MSII 组,[MAGE:(1.9±0.5)VS(2.2±0.4)mmol/L;SDBG:(2.1±0.3)VS(2.4±0.4)mmol/L;MODD:(3.3±1.4)VS(4.1±1.5)mmol/L,P<0.05];(3)CSII 组低血糖发生率低 MSII 组,但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CSII 治疗血糖波动较大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 MSII。
作者:周艳红;郭巧红;曹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与肝癌分化程度不良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提取术前人口统计学资料、实验室检验资料、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资料,分析其与不同肝癌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74例患者分为高分化组(41例)和中-低分化组(3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血清总胆红素(TBIL)≥20μmol/L、血清甲胎蛋白(AFP)≥400 ng/ mL (P=0.004)、凝血酶原时间(PT)≥14 s、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P=0.017)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TBIL ≥20μmol/L、血清 AFP ≥400 ng/ mL、PT ≥14 s、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以上指标是 HCC 分化程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AFP ≥400 ng/ mL、超声造影“快出”增强模式、血清 TBIL ≥20μmol/L 以及 PT ≥14 s 是 HCC 分化程度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信息可能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制定围术期的肿瘤综合诊疗方案。
作者:黄静怡;廖锦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环孢素+EPO 3联用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收治60例MDS 患者,将60例患者分成三组,A 组给予沙利度胺,B 组给予沙利度胺+环孢素,C 组给予沙利度胺+环孢素+EPO 三种药物。结果:三组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治疗后预后有差异,并发症比较无差异。结论:沙利度胺+环孢素+EPO 3联用药治疗 MDS 可减轻病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增加治愈疾病的可能性,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携带 BMP-2(Bone Morphogenetic protine-2)腺病毒的巨噬细胞对小鼠 C3H10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感染重组腺病毒 BMP-2的巨噬细胞与小鼠 C3H10细胞共培养。MTT 方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 C3H10细胞的增殖能力;共培养7 d 对 C3H10细胞进行 ALP 染色和活性检测;细胞培养至21 d,进行标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定量 PCR 实验验证过表达腺病毒载体 BMP-2有效性并且检测 Runx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磷酸化 Smad1/5/8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巨细胞过表达 BMP-2与 C3H10细胞共培养后,可以促进 C3H10细胞增殖;ALP 染色程度和活性上升;矿化结节增多;定量 PCR 结果显示 Ruxn2 RNA 表达增加,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Ruxn2蛋白表达上升。结论:过表达 BMP-2的巨噬细胞可以促进小鼠 C3H10细胞的增殖,并且可能通过 BMPs 经典途径促进 C3H10细胞的成骨分化。
作者:周少怀;杜谢琴;金静;卞峰;方红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喉部分切除术对患者的远期吞咽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94例经病理证实的行喉部分切除术的喉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12年随访,采取吞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对不同喉部分切除术【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喉水平部分切除术、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患者的远期吞咽相关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通过近期吞咽功能比较可见,除 SCPL-CHP 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吞咽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各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通过远期吞咽相关生存质量比较可见,在困扰、进食过程、食欲、食物选择、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吞咽恐惧、症状频率、疲倦方面 SCPL-CHP 评分明显低于喉水平部分切除术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而喉水平部分切除术又明显低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在语言交流方面,SCPL-CHP 评分明显低于喉水平部分切除术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又明显低于喉水平部分切除术。在睡眠方面,喉水平部分切除术评分明显低于 SCPL-CHP 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结论:不同喉部分切除术对患者的远期吞咽相关生存质量影响显著,其中 SCPL-CHP 患者的远期吞咽相关生存质量差,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佳。
作者:马志跃;冯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近端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ons Dysplasia,FFCD)的影像表现。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 FFCD,对 X 线及 MRI 表现进行分析,总结 FFCD 的 X 线及 MRI 特点。6例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4例位于左侧胫骨近段干骺端内侧,2例位于左侧胫骨近段干骺端内侧。结果:6例患儿 X线均表现为患侧胫骨近端呈内翻改变,内侧骨皮质局部凹陷,可见条带状斜行透亮区,边界清晰,内侧骨质均可见明显硬化。在 MRI 上表现,6例患儿表现为胫骨近端条带状异常信号影,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边界清晰,与 X 线上骨质缺损区对应;胫骨内侧可见带状长 T1中等 T2信号,与 X 线上骨质硬化对应;其中2例病变周围骨髓出现水肿。3例行增强扫描患儿病变未见强化。结论:FFCD 是罕见的良性病变,以儿童多见,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长骨,尤其是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FFCD 在 X 线及 MRI 上具有特征性,依据这些特点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黎芳丽;肖怀春;李春旺;伍光春;金科;Jin Ke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湖南农村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现状,并分析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龙塘乡、清溪乡为研究现场,使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符合要求的144例湖南农村老年人进行睡眠障碍的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所调查的144例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得分为(6.07±3.386),其中,有睡眠障碍者为47人,占32.6%;②调查老年人中,有焦虑者41人,占28.4%,抑郁者47人,占32.3%;③老年睡眠障碍者焦虑19人,睡眠得分与焦虑、抑郁22人,睡眠得分与抑郁,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焦虑、抑郁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有较大影响,应积极制定相宜措施,促进农村老年人的睡眠健康。
作者:汪瑶;杨斯棋;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31例拟诊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测定血清 ucOC 浓度及其它指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 ucOC 水平。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了解冠心病组 ucOC 水平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血清 ucOC 浓度(1.06±0.32ng/ mL)显著低于正常冠状动脉组(1.36±0.31ng/ mL)。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与血清 ucOC 有关。结论: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且低水平 ucOC 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刘彦景;朱俐俐;张婷勇;裴楠;朱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检测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后颈动脉弹性,探讨 ET 对艾滋病患者 HAART 治疗后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指导价值。方法: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跟踪描记 HAART 治疗后艾滋病患者5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颈总动脉(CCA)的运动轨迹,测量其僵硬度(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HAART 治疗后艾滋病患者较健康志愿者测量颈动脉 IMT 稍增厚,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β,Ep 以及 PWVβ均增高,AC 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评价艾滋病患者 HAART 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
作者:骆周展;周启昌;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透析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合并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对2组患者肺炎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肺炎的相关因素。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年龄大,高血压(76%)、脑卒中(32%)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63.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肾病组患者 BMI 更高,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较低,在 BMI、eGFR、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方面与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共有20例(6.7%)患者发生肺炎,其中糖尿病肾病组有6例,非糖尿病肾病组14例,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高 BMI 及低血清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 BMI 及低血清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预防发生营养不良。
作者:陈海燕;宗伟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 OSAHS 患者睡眠前后鼓室压及耳声发射各频率幅值的变化,探讨 OSAHS 患者鼓室压变化对内耳听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 OSAHS 患者31例(62耳)和正常对照组31例(62耳),分别在睡眠前后对两组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声导抗检查。结果:OSAHS 组醒后鼓室压向负压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态声顺值、鼓室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500Hz 8000Hz 频率范围内 TEOAE 各频率段幅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OAE 各频率幅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对照组睡眠前后鼓室压、静态声顺值、鼓室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EOAE 及 DPOAE 各频率幅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测 OSAHS 患者中耳鼓室压向负压移动可导致内耳听觉的损害。
作者:胡蓉;江文;刘阳云;樊涛;周恩;张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GnRH、SS 及其受体在实验性急性末端回肠炎中的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4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5只,将后四组分别给予手枪弹颅脑火器伤造模,观察其 GnRH、SS 及其受体的变化。结果:术后各组实验犬血浆中 GnRH、SS 浓度的变化,在0.5h 时各组实验犬血浆中 GnRH、SS 浓度明显下降,以后随时间延长 GnRH、SS 浓度呈现递增趋势;术后末端回肠组织 GnRH 受体、SS 受体的表达变化,GnRHR、SSTR 表达亦呈现先降低后增多的趋势,且 GnRH、SS 受体与对应 GnRH、SS 浓度呈现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急性末端回肠炎血浆中 GnRH、SS 浓度升高及其受体的表达增多,GnRH、SS 及其受体参与了急性末端回肠炎的调控。
作者:周国华;肖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产前彩超筛查对孕中期先天性心脏病(FCHD)-复杂畸形胎儿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产前彩超筛查的848例孕中期妇女(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胎儿心脏彩超检查结果与产后的随访结果、尸解结果以及新生儿彩超检查结果。结果:848例孕中期妇女中共检出26例FCHD-复杂畸形胎儿,其检出率为3.1%。与产后随访结果相比,彩超筛查对大动脉转位、心内膜垫缺损等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有5例漏诊(0.6%),其中2例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心外畸形,1例法洛四联症。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与尸解结果、新生儿彩超检查结果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前彩超筛查对孕中期 FCHD-复杂畸形胎儿的检出率较高,可以使此类新生儿的出生率得到显著降低,有助于优生优育政策的落实。
作者:张伟;李倩;王瑞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和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法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80)和对照组(60)。治疗组行 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行 CO2激光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88.33%,组间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VAIN 的治愈率分别为93.68%和81.46%,组间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HPV 清除率分别为78.66%和61.38%,组间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CO2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癌术后高危 HPV 感染 VAIN 具有较高的 VAIN 的治愈率和 HPV 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雁;赵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康复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头颅 CT 检查结果、血脂、超敏 C 反应蛋白等临床资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所有患者与发病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其是否发生性认知功能障碍;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与脑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128例脑出血患者中,57例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4.53%;无认知障碍组患者的执行功能、记忆、语言、及定向力得分分别为(4.4±0.7)分、(2.6±1.6)分、(2.4±0.4)分、(5.9±0.4)分,显著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2.9±0.8)分、(2.0±1.5)分、(1.9±0.8)分、(5.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规律锻炼身体、糖尿病、病变侧、病变范围、高超敏 C 反应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症及 NIHSS 降低分数与脑出血患者发生认知障碍有关。将上述因素代入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规律体育锻炼、高超敏 C 反应蛋白症及 NIHSS 评分降低值是影响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康复期脑出血患者年龄>60岁、无规律体育锻炼、患有高超敏 C 反应蛋白症及 NIHSS 评分降低值低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戢运建;况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在角膜塑形镜配戴初期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眼用凝胶的疗效。方法:78例(156眼)近视患者,初次验配角膜塑形镜,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78眼)。对照组使用博视顿舒润液常规戴镜,治疗组使用贝复舒眼用凝胶滴眼后按对照组方法常规戴镜。戴镜前和戴镜后1d、7d、1个月、3个月观察泪膜破裂时间(TBUT)及角膜上皮损伤情况。结果:戴镜后治疗组各时间点 TBUT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内戴镜后 TBUT 均明显低于该组戴镜前,两两比较认为治疗组戴镜7d 后 TBUT 趋于稳定,对照组戴镜1d 后 TBUT 趋于稳定。治疗组各时间点角膜上皮损伤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贝复舒眼用凝胶在角膜塑形镜配戴早期可对角膜上皮和泪膜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
作者:郭颖卓;王华;何书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纳入 ICU 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持续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反应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0、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4+/CD8+)、NK 细胞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反应指标及凝血功能接近,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 IL-10、CD4+/CD8+、PLT、FIB 均有上升;TNF-α、IL-6、APTT、PT 均有下降;对照组 NK 细胞水平出现下降,观察组出现上升,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有助于下调脓毒症患者促炎因子水平、提升抗炎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功能、纠正凝血功能紊乱,这对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建;张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唐山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将1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中耳炎患儿分为两组,全部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霉素滴耳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22% vs 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原菌转阴率(89.43%)、鼓室压有效降低率(94.92%)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 and 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听力改善程度、起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6.78% vs 1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听力水平,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
作者:徐淑芳;张全福;刘俊英;高晓宇;李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中 CEA、CYFRA21-1及 NSE 的水平变化情况及相关疗效评价。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中 CEA、AFP、NSE 和 CYFRA21-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放疗后血清中 CEA、NSE 和 CYFRA21-1含量低于放疗前指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后 PR 患者血清中 CEA、NSE 和 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后 PD 患者血清中 CEA 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放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 ROC 曲线分析可知,当 CEA 的界值为5.91 ng/ mL 时对晚期 NSCLC 的诊断敏感性为76.19%,特异性为93.94%,诊断价值优于NSE 和 CYFRA21-1。结论:血清中 CEA、CYFRA21-1及 NSE 的水平可作为评价放疗疗效的特异性指标,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卢虎生;陆林;徐秀理;李妍;陈延春;吴志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DWI 成像对于各型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并与常规 T2WI 对比,分析其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胎盘植入患者共45例进行常规 T2WI 和 DWI 扫描,其中 DWI 分别使用b 值0s/mm2、500s/mm2、1000s/mm2三个扫描参数。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各 b 值组之间胎盘植入区域与子宫肌壁区域的信号强度比(SI Ratio),然后以病理诊断为标准,选取具有高 SI Ratio 的 b 值组与常规 T2WI 对比,分析其对于三种病理类型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结果:45例患者中12例为粘连性胎盘,21例为植入性胎盘,12例为穿透性胎盘。当 b 值选取1000s/mm2时,胎盘植入区域与子宫肌壁区域的 SI Ratio 高(5.87±1.25),与 b 值0s/mm2及500s/mm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 b 值为1000s/mm2时,DWI 图像对于粘连性胎盘,并不比常规 T2WI 好,但是对于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DWI 明显好于常规 T2WI。结论:当 b 值选取1000s/mm2时,DWI 对于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显示效果,比常规 T2WI 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阮晓花;金科;刘均喜;金仕新;周军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性介质、氧化应激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经肺功能确诊为Ⅱ级的 AECOPD 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即常规治疗组(A 组)和依达拉奉干预组(B组)各40例,另随机选择40例肺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组(C 组)。A 组采用常规治疗,B 组则在 A 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静滴每日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0天。A 组及 B 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测定血清 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和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与 C 组进行比较。结果:A 组及 B 组治疗前血清 IL-6、IL-8水平及 MDA 活性明显高于 C 组,SOD含量则低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A、B 两组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而 B 组血清 IL-6、IL-8水平及 MDA 活性与 A 组相比明显下降,SOD 含量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 组和 B 组肺功能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 B 组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及氧化/抗氧化失衡,依达拉奉通过降低 IL-6、IL-8水平和 MDA 含量,升高 SOD 活力,并改善肺功能,对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作者:李瑜;杨浩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重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 TB10.4-Hsp16.3,分析其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重组 PCR扩增 TB10.4-Hsp16.3融合基因,克隆至 pMD18-T 载体,测序鉴定后,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PCR 和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将重组 DNA 转化 E.coli BL21,筛选阳性菌株,经 IPTG 诱导表达融合蛋白 TB10.4-Hsp16.3,超声裂解菌体,对包涵体进行变性溶解和复性,金属螯合层析纯化,Western blot 分析其免疫学活性,ELISA 评价其诊断结核病的价值。结果:成功获得约750bp 的融合基因 TB10.4-Hsp16.3,构建了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 pET-TB10.4-Hsp16.3,表达、纯化获得分子量约29kDa 的融合蛋白,能被结核病患者血清特异识别;其 ELISA 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90.7%,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89.1%,诊断效率达90.0%。结论:成功表达可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 TB10.4-Hsp16.3。
作者:谢琳;任琪琪;郭婧玮;谭云洪;蒋华科;袁仕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克隆和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抗原 MPT64,并分析其免疫活性。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基因组 DNA 为模板,PCR 扩增 mpt64基因,克隆至 T 载体 pMD18-T,转化入 E.coli DH5α,菌落 PCR 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分析。将测序正确的 pMD18-T-mpt64的 mpt64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 pET-28a,构建重组质粒 pET-28a-mpt64,转化 E.coli BL21中,PCR 和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IPTG 诱导 MPT64表达,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blot 分析其免疫活性。结果:成功构建 pET28a-mpt64重组表达质粒,表达、纯化获得分子量约为26kDa 的 MPT64,并能被结核病人血清识别。结论:克隆表达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重组结核分枝杆菌 MPT64蛋白。
作者:蒋华科;袁仕善;谢琳;郭靖玮;任琪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构建人源性 mir-148a 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筛选过表达 mir-148a 稳定细胞株 U251、U87、BT325,鉴定 mir-148a 在稳定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方法:设计并合成 mir-148a 上下游引物,PCR 扩增 mir-148a基因片段,经过酶切后克隆至慢病毒载体上,构建 pGC-FU-3FLAG-SV40-EGFP-IRES-puromycin-mir-148a 过表达载体,在293T 细胞中与 pHelper1.0、pHelper2.0包装产生慢病毒,测定 mir-148a 慢病毒滴度。用构建好的慢病毒感染神经胶质瘤细胞系 U251、U87、BT325,用嘌呤霉素筛选,筛选稳定细胞系后 qRT-PCR 检测 mir-148a 的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证明 mir-148a 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获得了相应的慢病毒。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mir-148a 的 U251、U87、BT325细胞系,mir-148a 表达水平在三种细胞中分别升高167.38倍、7.19倍、11.46倍。结论:成功构建了 mir-148a 的慢病毒载体,筛选得到了 mir-148a 过表达稳定胶质瘤细胞系 U251、U87、B325。
作者:李悦;罗艳红;谌思;王照飞;彭小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8-溴-7-甲氧基白杨素(BrMC)对肝癌干样细胞活化的 THP-1源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人脐静脉内皮 HUVEC-12细胞系细胞管结构形成的作用。方法:存在或缺失 BrMC 处理的SMMC-7721细胞系肝癌干样细胞条件培养基孵育 THP-1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检测 CD68和 CD163表达。ELISA 检测 IL-10和 IL-12浓度。内皮管结构形成试验测定相应处理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HUVEC-12细胞管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163高水平表达,细胞因子分泌谱为 IL-10high/IL-12low。BrMC 降低肝癌干样细胞活化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 VEGF 浓度,抑制其诱导 HUVEC-12细胞管结构形成作用。结论:BrMC 逆转肝癌干样细胞活化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 HUVEC-12细胞管结构形成,其机制涉及减少 VEGF 分泌。
作者:孙姝雯;崔迎红;邹辉;郑郁;任凯群;宋振威;全梅芳;李朵;曹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 RNA 干扰技术沉默胆管癌 RBE 细胞中人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相互作用蛋白(MLF1IP)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 MLF1IP 靶基因序列的 siRNA序列,进行重组慢病毒包装。与不含有 MLF1IP 基因 siRNA 序列的慢病毒分别转染胆管癌 RBE 细胞株。Real-time PCR 检测 MLF1IP 基因的 mRNA 表达,MTT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 MLF1IP-shRNA 慢病毒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Real-time PCR 显示实验组 MLF1IP 基因的 mRNA 相对表达量为0.15±0.02明显高于对照组为1.01±0.12。MTT 法检测实验组细胞的 OD 值对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慢病毒介导的 RNA 干扰技术能有效沉默 RBE 细胞中 MLF1IP 基因的表达,并能明显抑制胆管癌细胞 RBE 的体外增殖能力。
作者:曾欣欣;毛先海;吴一飞;段小辉;彭宇明;秦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湖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指导今后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共抽取6个调查点,使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0-2015)》知晓率调查问卷对调查点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调查。采用 EpiData 双录入建立数据库,用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进行率的统计学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调查问卷回收1236人份,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肺结核症状、诊疗机构、优惠政策和预后情况等的知晓率分别为81.1%(1003/1236)、86.7%(1072/1236)、93.2%(1152/1236)、55.6%(687/1236)和65.0%(804/1236),其中优惠政策方面知识知晓率低。结论:湖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仍比较低,应加强对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肖涛;白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长沙县2011~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学依据。方法:将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到的手足口病病例按年份、年龄、性别以及职业等建库,采用 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县2011~2013年手足口病累计报告病例数为9365例,年均发病率为311.44/10万,病死率为0.17%;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5月和11月发病率高,分别为46.95/10万、47.89/10万;不同乡镇的年均发病率差异较大,发病病例年龄构成以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7%;男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61.90/10万,女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57.21/10万,年均性别比为1.41:1;结论:长沙县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5月和11月发病率高,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多发人群。应特别重视对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
作者:罗辉琴;孙晓梅;钟贵良;凡学龙;刘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湘潭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该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为本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湘潭市20102013年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疫情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室检测采用 RT-PCR 实时荧光法检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 A 组16型(CoxA16).结果:20102013年,检样1079份,肠道病毒阳性569例,阳性率52.73%;EV71型阳性211份,占37.08%,;CoxA16阳性110份,占19.33%;其他型阳性248份,占43.59%;997份轻症病例中 EV71阳性率30.12%、CoxA16阳性率22.09%、其他型阳性率47.79%;重症病例67份,EV71阳性率84.48%、其他型率15.52%;死亡病例15份,EV71阳性率92.31%、其他型率7.69%。结论:2010-2013年,湘潭市手足口病以 EV71型和其他型为优势流行株;重症、死亡病例主要由 EV71引起;EV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比其他肠道病毒更容易引起流行,导致重症的比例也较高。
作者:李亚波;王中秋;王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城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照顾需求。方法: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衡阳市区463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居家养老的照顾需求进行调查。结果:89.0%的老人倾向居家养老方式,76%的老人选择靠近子女居住;100%的城镇老人认为有必要为居家养老提供各种照顾服务。94.0%的老人认为居家养老需要护理技术服务,85.5%的老人认为需要健康教育与指导,68.7%的老人认为需要基础护理,42.5%老人认为需要居家康复照顾。不同性别、年龄、自理能力老人对“护理技术服务”需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健康教育与指导”、“基础护理”、“康复照顾”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城镇居民主要的养老方式,政府和有关部门需根据不同老人的居家养老照顾服务需求内容提供服务。
作者:郭卫珍;刘晶;孙吉能;杨双波;吴成秋;邓暑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风通络丸抗脑缺血的作用,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各组雄性 SD 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各组大鼠继续给药3d。于造模后24h 及末次给药后次日,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麻醉取脑,TTC 染色,测量梗死面积并计算梗死率。结果:中风通络丸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缺血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等级,显著减少脑缺血所致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结论:中风通络丸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症状,降低脑脏器系数及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具有明显抗脑缺血作用。
作者:邓巧君;周顺;刘丰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