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同期手术一例

刘兴国;李朝龙;王孟龙;张嘉林;潘军;林春水

关键词:肝肿瘤/外科学, 脑肿瘤/外科学, 脑肿瘤/继发性
摘要:患者男,39岁.因头痛头晕、精神异常6 d,发现肝占位性病变3 d入院.入院后复查全身CT示:肝右前叶一大小约10 cm×8 cm×6 cm的实性占位,右后颅窝一大小约3 cm×3 cm×3 cm低密度影,胸部CT未见异常.ECT全身骨扫描未发现有骨转移灶.
中华肿瘤杂志相关文献
  • 人脊索瘤细胞系CM-319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目的建立人脊索瘤细胞系,为脊索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取经病理证实的新鲜脊索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原代组织块培养.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分析、电镜观察、异种移植和体外侵袭实验等.结果建成细胞系CM-319,经近两年的体外培养,已连续传代百余次.其形态学表现、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均符合脊索瘤细胞特征.细胞倍增时间为33 h.细胞周期测定显示:G1期为55.6%,G2期为21.9%,S期为22.5%,G2/G1为1.90.染色体具有亚三倍体核型.异种移植成瘤率100%,具有侵袭性.结论 CM-319是一株人脊索瘤细胞系,可用于对脊索瘤的研究.

    作者:张殿忠;马保安;范清宇;常恒;文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中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癌的发生、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NOS mRNA在20例正常肝组织、40例肝硬化、80例肝癌标本中的表达分布和定位情况;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测量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肝癌及非癌性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肝癌细胞及单核和(或)吞噬细胞上均可见有cNOS mRNA的表达.肝癌中癌细胞cNOS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中的肝细胞(P<0.01),而正常肝组织中的肝细胞未见有cNOS mRNA的表达,肝癌、肝硬化中内皮细胞cNOS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内皮细胞cNOS mRNA阳性表达者的MVD、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0.05).肝癌中细胞增殖指数随着MVD的增大而增高(r=0.357 7, P<0.01),且有转移倾向的肝癌MVD和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无转移倾向的肝癌(P<0.01,<0.05).单核和(或)吞噬细胞中cNOS mRNA表达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及肝癌之中未见明显差别,且与肝癌组织学分型、MVD、细胞增殖指数及转移无关. 结论肝癌细胞cNOS mRNA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黄清玲;郑大利;张声;林建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还氧合酶-2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还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对54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COX-2蛋白检测.结果 COX-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表达率(81.8%)和相对含量(20.08±3.53) 明显高于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0,15.04±0.12)及正常卵巢组织(0, 15.33±0.60;P<0.05);COX-2蛋白在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中表达率(90.0%)和相对含量(20.61±3.03)明显高于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COX-2蛋白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OX-2蛋白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在不同的临床分期(Ⅰ+Ⅱ与Ⅲ+Ⅳ)、组织学分级、有无腹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 COX-2蛋白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X-2可作为卵巢浆液性癌早期诊断指标及治疗靶位点.

    作者:唐丽霞;王敏;马坚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剂量分割方案的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剂量分割放射方案的疗效.方法 367例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根据术后放射治疗的不同剂量分割方案分为3组:常规分割组149例,2 Gy/次, 每日1次,每周5次,总DT 50 Gy;隔日照射组177例,3 Gy/次,每周3次,总DT 45 Gy;快速照射组41例, 第1天和第3天DT 5 Gy/次,第15天和第17天DT 6.5 Gy/次,总DT 23 Gy.共有257例接受了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4%和89.6%.常规分割组、隔日照射组和快速照射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8%、86.5%和84.6%(P=0.16);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2.7%、2.8%和2.4%,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隔日照射可取得和常规分割照射同样的疗效;快速照射缩短了疗程时间,其疗效和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君心;惠周光;李晔雄;余子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索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08例鼻咽癌患者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鳞状上皮癌43例,占39.8%;肉瘤类26例,占24.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占13.0%;腺样囊性癌12例,占11.1%;甲状腺乳头状腺癌8例,占7.4%;恶性黑色素瘤5例,占4.6%.手术治疗50例,放射治疗32例,全身化疗18例,诱导化疗并手术治疗8例.手术组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0%和36.0%,放疗组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4.4%和18.8%.结论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应首选外科治疗.与治疗第一原发癌一样,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伍国号;陈福进;曾宗渊;李浩;林国武;宋明;魏茂文;许光普;杨安奎;陈文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乳腺肌上皮癌一例

    患者女,51岁.因发现双侧乳房肿块1个月于2001年12月28日住院.体格检查:双乳对称,未见皮肤红肿、皮下静脉怒张,右侧乳房外上象限2.5 cm×2.5 cm肿物,质硬,界限不清,轻触痛,活动差;左侧乳房中上可触及1.5 cm×1.5 cm肿物,质硬,界欠清,无触痛,活动差;左、右腋下均可触及0.5cm×0.5cm大小淋巴结各1枚,双侧锁骨上下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肿物经针吸细胞学检查均找到癌细胞.右乳钼靶摄片可见右乳外上象限2 cm×1.5 cm肿块影,周边有毛刺,可见少量砂粒样钙化,右腋下可见1枚淋巴结显影.于2001年12月31日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报告:右乳为浸润性小叶癌,淋巴结第一水平0/9、第二水平1/3转移,ER(+)、PR(+);左乳为肌上皮癌,淋巴结第一水平0/10、第二水平0/1转移,ER(-)、PR(-).

    作者:李海平;赵群;王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手术通常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这对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必要的;如果患者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则值得商榷.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会使部分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而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帮助医生判定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胡晓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发性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

    复发性妇科肿瘤的治疗十分困难,尤其是某些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复发后无放疗或化疗指征,手术切除可能是惟一的治疗选择.我们成功地为6例复发患者施行了盆、腹腔及阴道等部位复发肿瘤和受累器官的切除及功能重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章文华;吴令英;白萍;刘丽影;王桂香;马绍康;李晓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合并甲状旁腺腺瘤原发性甲旁亢一例

    患者女,29岁.因颈部、胸背及四肢疼痛5年入院.查体:心率、血压正常,颈部未查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钙3.0 mmol/L(正常值2.1~2.7 mmol/L),血磷0.8 mmol/L(正常值0.6~1.6 mmol/L),PTH 44.7 pmol/L(正常值1.59~6.89 pmol/L),甲状腺功能检查无异常.

    作者:李茂德;何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在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和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取得明确疗效.分子肿瘤学研究成果,又使分子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赫赛汀(Herceptin)是针对癌细胞Her-2基因靶点的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为乳腺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作者:江泽飞;宋三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手术治疗

    肝细胞癌侵及门静脉主干或第一级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时,常被认为癌肿晚期,不宜行手术切除,患者多于数月内死亡.近年来,我们对13例此类患者采用肝癌切除加门静脉内癌栓取出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正平;张启瑜;徐正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螺旋CT胆道造影术在疑诊阻塞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胆道造影术(SCTC)在疑诊为阻塞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 59例临床疑诊为阻塞性黄疸患者行螺旋CT检查,有29例因血清总胆红素(T-Bil)>34 μmol/L,估计其胆道难以显影而被排除;另30例用50%胆影葡胺作为静脉胆道对比剂,进行SCTC.采用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3种方法,分析胆管树显影分级(1~5级)、总分级(以同例3种方法中高级为准)与胆管阻塞程度和水平、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以及图像质量.结果胆管树分级在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3 种方法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4级和5级之和分别占86.7%(26例)、73.3%(22例)和86.7%(26例);总分级与D-Bil、ALT、阻塞程度有相关性(rs=-0.719,-0.544,0.650),而与T-Bil和阻塞水平无相关性(rs=-0.253, 0.261);图像质量在横断面图像与多平面重建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4),图像质量很好者在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中分别占93.3%(28例)、66.7%(20例)和70.0%(21例). 结论 SCTC在经选择的疑诊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强;单军;郝纯义;邢宝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一、新辅助化疗的概念自20世纪70~80年代,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化疗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后,化疗便成为浸润性乳腺癌的主要疗法之一,且多采用手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指在局部治疗前先以全身化疗为第一步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或加放疗)后继之完成全程化疗而言.与其同义词有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primary chemotherapy和induction chemotherapy等.

    作者:张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EB病毒VCA/IgA和EA/IgA滴度动态分析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EB病毒 VCA/IgA、EA/IgA滴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中山市首次鼻咽癌筛查后12年VCA/IgA阳性人群中54例新发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的血清学资料,用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抗体VCA/IgA和EA/IgA.结果确诊前1~7年VCA/IgA、EA/IgA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前7~4年VCA/IgA平均滴度在1∶21.04上下波动,确诊前第3年起VCA/IgA急剧上升,确诊时几何平均滴度接近1∶80.EA/IgA升高较为缓慢,确诊时几何平均滴度为1∶6.49.放疗后两种滴度均呈快速下降趋势,第4年起接近阳性人群的平均滴度. 结论多数鼻咽癌患者在确诊前3年VCA/IgA滴度持续增高,但EA/IgA滴度增高缓慢;VCA/IgA可以检出早期鼻咽癌,但EA/IgA作用不大;鼻咽癌发展临床前期平均时间为3年.

    作者:季明芳;郭媛卿;梁锦胜;郑受昂;程伟民;余炳辉;欧星泰;王得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5~1997年收治的45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利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40岁组92例,>40岁363例.≤40岁组早期、高分化、黏液性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40岁组,浆液性癌、腹水、肿瘤残存所占比例低于>40岁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0岁组和>40岁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和28.2%,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同一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级、肿瘤残存情况等显示,在相同情况下,≤40岁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40岁者.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残存情况和年龄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40岁的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其早期、Ⅰ级、黏液性囊腺癌所占比例高,肿瘤残存小,腹水少,总的5年生存率高.临床分期、肿瘤残存情况、年龄是影响卵巢上皮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张蓉;吴令英;章文华;李洪君;李淑敏;刘丽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β-链接素基因突变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检测鼻咽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和β-链接素基因第3外显子的突变,探讨鼻咽癌癌细胞早期发生组织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鼻咽原发癌组织和21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β-链接素基因第3外显子的点突变以及β-链接素蛋白的表达差异性.结果 (1)21例鼻咽原发癌组织中,23.8%(5/21)的病例可以检测到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而在21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则有61.9%(13/2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1).(2)42例癌组织中,仅有3例(7.1%)检测到β-链接素第3外显子的3处点突变,分别为密码子37(TCT→GCT)、密码子41 (ACC→GCC)和密码子47 (AGT→ACT),但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无相关性(P>0.05).(3) β-链接素蛋白在鼻咽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量,其表达部位均为胞膜,未见到胞核表达者(P>0.05).结论 (1)鼻咽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是导致上皮型钙黏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终造成癌细胞分离移动的决定因素.(2)β-链接素基因第3外显子的突变在鼻咽癌组织中属少见事件,可能仅是鼻咽癌癌变过程中的早期改变,对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不起主导作用.(3)β-链接素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以表达积聚为特点,并不是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素.

    作者:李智;林素暇;梁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腮腺转移性混合瘤一例

    患者女,27岁.发现右腮腺肿块5个月,于1991年5月入院.行右腮腺浅叶切除,术后病理示右腮腺良性混合瘤.术后17个月(1992年10月)在原右腮腺手术区出现复发肿块再次入院.X线肺片提示两肺外侧带结节状影,疑转移灶.右腮腺复发灶切除后,病理仍示良性混合瘤;左肺转移灶切除后,病理诊断为:左肺转移性混合瘤(病灶位于肺泡周围,排除细支气管以上支气管腺体来源混合瘤).患者在首次术后2年(1993年5月)、4年(1995年6月)又因右肺转移灶和左胸膜转移灶在我院分别行转移灶切除,术后病理均示转移性混合瘤.首次术后6年半(1997年11月)出现背痛,ECT检查示胸椎5,6,7骨转移,行局部放疗(30 Gy)联合化疗(CTX 600 mg+DDP 30 mg+ADM 50 mg)4个疗程后,又生存2年余死亡.

    作者:黄彩平;王弘士;涂小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同期手术一例

    患者男,39岁.因头痛头晕、精神异常6 d,发现肝占位性病变3 d入院.入院后复查全身CT示:肝右前叶一大小约10 cm×8 cm×6 cm的实性占位,右后颅窝一大小约3 cm×3 cm×3 cm低密度影,胸部CT未见异常.ECT全身骨扫描未发现有骨转移灶.

    作者:刘兴国;李朝龙;王孟龙;张嘉林;潘军;林春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口服氟铁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乳腺癌

    目的观察口服氟铁龙和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0年6月~2002年6月口服氟铁龙和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83例.平均化疗5个周期,中位数6个周期(2~6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 4例,部分缓解 34例,稳定 33例,进展12例,总有效率(CR+PR)45.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个月.主要毒性为恶心和呕吐,Ⅲ度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为2.4%(2/83),未发生Ⅳ度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轻微.结论口服氟铁龙和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毒性反应轻,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作者:徐兵河;张颖娟;郑晓;吴晴;伍晓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白血病细胞核因子-κB活化与化疗药物诱导凋亡的关系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诱导P388白血病细胞核因子-κB (NF-κB)活化与凋亡的关系,以及长春新碱(VCR)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细胞NF-κB活化水平;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DNA电泳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化疗药物诱导P388白血病细胞NF-κB活化与化疗药物诱导细胞凋亡有明显关系,0.1 μmol/L VCR不仅能显著抑制100 μmol/L阿糖胞苷(Ara-C)或100 μmol/L鬼臼乙叉甙(Vp-16)诱导的P388细胞 NF-κB活化(抑制率分别为52%和63%),而且增强它们诱导P388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增加率分别为89%和123%).P388细胞在接触化疗药物前, NF-κB亦有一定程度的活化.结论化疗药物诱导P388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同时,可活化NF-κB;VCR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许小平;史剑慧;李林;张宗梁;程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