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90Sr/90Y皮肤敷贴器治疗腋臭15例

李玉华

关键词:应用, 皮肤病, 敷贴器, 治疗, 无痛苦, β射线, 腋臭, 疗效, 患者, 防护
摘要:利用β射线皮肤敷贴器治疗一些皮肤病,方便、疗效好、患者无痛苦,易于防护.我院在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用90Sr/90Y皮肤敷贴器试治腋臭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相关文献
  • 氟伐他汀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氟伐他汀防治组.防治组于照射前1周Flu20mg·kg-1·d-1灌胃,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照射后5、15、30及60 d活杀,取肺组织做病理检查、透射电镜、图像定量分析.结果照射后30及60d肺炎加重(P<0.01),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肥大细胞增多.电镜显示Ⅱ型细胞线粒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防治组炎症减轻(P<0.01),胶原纤维、肥大细胞减少,Ⅱ型细胞线粒体、内皮细胞损伤明显好转.结论氟伐他汀能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减少胶原纤维增殖,有效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作者:叶江枫;戚好文;范风云;蒙育林;赵峰;石梅;赵一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92Ir源辐射事故致亚急性放射病一例报告

    2002年7月华南地区某单位发生利用192Ir源故意伤人事故,致使70余人受到不同剂量的照射,现将1例主要受害者的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蒋祖军;肖扬;李颂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荧光原位杂交微核技术在辐射生物剂量学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微核作为生物剂量计及评价职业受照射人群辐射效应的可行性.方法用137Cs γ射线不同剂量(0.1~2.5Gy)照射离体人外周血细胞,用泛着丝粒探针的FISH技术进行微核分析,拟合剂量效应方程;检测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无着丝粒微核率并估算其生物剂量.结果离体照射条件下微核率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以无着丝粒微核增加为主,着丝粒微核仅有轻度增加.微核率与剂量之间的拟合曲线方程,CB微核法:Y=0.005+0.036D+0.011D2,R2=0.99;FISH微核法:Y=0.001+0.035D+0.007D2,R2=0.99.结论FISH微核法优于CB微核法.用FISH微核法对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检测结果显示无着丝粒微核率可以用来估算生物剂量.

    作者:赵永成;田素青;王继先;范亚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腺病毒介导P53基因转染增加人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的凋亡效应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重组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4种不同p53状况的人胃癌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细胞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胃癌细胞感染Adp53后照射4Gy,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胃癌细胞种植肿瘤内注射Adp53后照射6 Gy,以肿瘤相对体积增长曲线观察肿瘤抑制情况.结果1:100效靶比(MOI)Adp53产生细胞高转染率,以及p53基因在4种胃癌细胞中均高表达,并产生G2/M期阻滞、凋亡增加和细胞增殖抑制.如果以凋亡评价放射效应,Adp53转染对4Gy照射4种细胞的凋亡率比值为:W细胞3.0,M细胞3.6,neo细胞2.2,823细胞2.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Adp53对W细胞肿瘤6Gy照射的抑瘤率比值为1.41,而对M细胞肿瘤为1.91.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转染产生细胞凋亡并提高人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种作用不依赖于细胞内在的p53状况.

    作者:张珊文;肖绍文;杨敬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60Co放疗水平国家二级剂量标准的IAEA/WHO国际比对

    目的为保证60Co放疗水平国家二级剂量标准剂量校准的准确可靠,笔者通过参加多项国际比对工作,检验了标准仪器的准确度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方法参加国际比对工作的方法为3种:仪器现场比对,邮寄TLD比对和邮寄电离室比对.结果笔者参加的3种国际比对结果都在比对的允许误差范围之内.结论60Co和高能X射线放疗水平剂量标准量值能够和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剂量仪校准照射程序、校准和测试结果的处理是可信的.

    作者:程金生;姜庆寰;郭朝晖;李开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剂量放疗对弹性蛋白及弹性蛋白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放射治疗对血管弹性蛋白及弹性蛋白酶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0、7、14和28 Gy60Co γ射线照射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逆转录-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观察照射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弹性蛋白和弹性蛋白酶mRNA水平.结果7Gy照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弹性蛋白和弹性蛋白酶mRNA的表达无影响,14和28Gy照射后细胞弹性蛋白mRNA水平较对照组增加了80.7%及102.3%(P<0.05),细胞弹性蛋白酶mRNA水平较对照组减少了25.3%及50.1%(P<0.05).结论提示14和28 Gy60Co γ射线照射通过抑制弹性蛋白酶及增加弹性蛋白合成而影响血管细胞外基质的代谢.

    作者:李俊明;周敬群;胡斌;李书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例核爆人员眼晶状体混浊20年随访观察

    我院于1983年收治过1例晶状体混浊的核爆人员,笔者对其晶状体的改变进行了近20年的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1965~1969年在核试验场管理柴油机,距核爆中心约0.5 km,共参加核试验7次,每次约10 min,在场内工作3个月.

    作者:刘荣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45Ca标记复合钙化合物示踪钙生物动力学观察

    目的用放射性核素45Ca标记4种钙制剂化合物,并观察和示踪其生物利用度.方法用45Ca标记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碳酸钙和L-苏糖酸钙,测定大鼠心、肝、脾、肾、脑、胃、肠、血液、粪便和尿中钙离子吸收含量和生物利用度.结果①45Ca标记的钙制剂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活度、较稳定的组织标准曲线和回收率.②示踪4种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变化显示,有机钙化合物较无机钙化合物更利于组织的吸收.结论45Ca标记钙制剂生物示踪方法具有灵敏、客观、准确和稳定的特点.

    作者:郑辉;甄荣;牛惠生;李怀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纤维化进程中病人血清EPO、TPO、GM-CSF的变化

    笔者旨在研究肝纤维化进程中不同病理情况下对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分泌的影响,从而探讨EPO、TPO、GMCSF参与肝纤维化出血及贫血的病理及生理过程.

    作者:张春燕;易文生;王玲珑;丁育松;余月华;屠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肿瘤细胞标志物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erbB-2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基因(Bcl-2)、p53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乳腺癌患者接受简化根治术后几项指标同时检测对乳腺癌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接受相同治疗方案(改良根治术及术后放、化疗)的61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erbB-2、PCNA、Bcl-2、P53及nm23-H1蛋白表达,并随访观察5和8年生存率.结果不同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数,患者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PCNA、Bcl-2、P53、nm23-H1蛋白阳性及阴性表达组5和8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和青壮年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除传统的预后因素外,肿瘤细胞标志物(C-erbB-2、PCNA、Bcl-2、p53、nm23-H1)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姜德福;程光惠;马颖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端粒酶抑制剂叠氮胸苷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端粒酶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细胞永生化过程有关的核糖核蛋白[1],其与肿瘤的高度相关性不仅使其成为迄今有前途的肿瘤标志物,而且也成为肿瘤治疗特异的靶[2].端粒酶抑制剂和放射联合可以获得协同和增效的双重作用,本实验从细胞水平探讨叠氮胸苷(AZT)的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刘卫东;王绪;刘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地甘口服液对放、化疗小鼠骨髓白细胞共同抗原及血管内皮黏附分子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发现[1],地甘口服液(DGOL)能以促进干/祖细胞和基质细胞集落形成来达到保护造血的目的.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一样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信号传递和免疫效应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测定骨髓细胞CD45抗原和VCAM-1的表达既能了解机体造血的功能状态又能体现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笔者以小鼠骨髓细胞CD45抗原和骨髓微环境中VCAM-1表达为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测定,观察DGOL对辐射和化学损伤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

    作者:潘琦;何东初;许进军;胡佳;陈如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英文版刊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90Sr/90Y皮肤敷贴器治疗腋臭15例

    利用β射线皮肤敷贴器治疗一些皮肤病,方便、疗效好、患者无痛苦,易于防护.我院在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用90Sr/90Y皮肤敷贴器试治腋臭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我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状和展望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是评价职业人员卫生防护和健康的依据,个人剂量监测的覆盖率又是衡量我国放射卫生防护状况,与是否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2],以及有关放射卫生标准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在职业照射放射防护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有比较完善的个人剂量监督体系,而且建立了用于职业照射人员个人剂量评价的数据库,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非常重视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评价.近年我国已向UNSCEAR提供了个人剂量监测数据.但我国的职业分类与UNSCEAR的职业分类有一定差别,应尽量使我国的职业分类与国际分类靠近或一致,使数据具有可比性.

    作者:胡爱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60Coγ射线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60Co γ射线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γ射线对细胞周期改变与p27kiP1蛋白表达和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培养的HepG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曲线变化,同时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观察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并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p27kiP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改变.结果60Co γ射线照射细胞引起HepG2细胞株剂量依赖性的生长抑制和凋亡增加.60Co γ射线可引起细胞G2/M期阻滞,同时p27kip1表达明显抑制,并主要分布于细胞浆.结论60Co γ射线所导致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G2/M阻滞可能与细胞内p27kiP1的表达抑制和细胞浆的分布比例增加有关.

    作者:管晓翔;陈龙邦;于正洪;鹿红;王靖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放射治疗中的防护与患者受照射剂量的质量控制

    医学辐射照射是大的人工辐射源,据UNSCEAR估计[1],医学诊断照射占人工辐射源照射约95%以上,约占人类受到总照射量的14%.医用诊断X射线的应用,CT检查和介入程序等高技术的应用持续增长,增加了受检者接受的剂量.

    作者:罗素明;李开宝;何志坚;朱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沙参麦门冬汤加味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多数病人会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降低了生活质量,严重者影响治疗的进行.我科自2000年8月~2002年6月应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味防治放射性食管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放射防护研究进展

    放射防护剂有细胞因子、氨巯基化合物、蛋白酶抑制剂、雌激素、天然药物等[1].目前随着肿瘤放疗的进展及核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放射防护剂的研究热情高涨,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型的放射防护剂.苯并杂环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有应用前途的一种放射防护剂,与其他种类的放射防护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内源性物质,具有新的作用机制;②毒性较小;③多功能:具有抗辐射、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④可以军民两用.笔者主要介绍近10几年出现的苯并杂环放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骆伟;黄荣清;骆传环;陈兴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的重要手段,对了解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状况,评价防护效果,以及提高防护水平意义重大.笔者总结了广州市2002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报道如下.

    作者:黄润玲;梁婷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