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莹;鲁永织;孙敏;张卓琦
目的:分析脑梗死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脑梗死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脑梗死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糖尿病、吸烟、高血脂症、高血压、心房纤颤。其中年龄>60岁的患者比例大(74.3%),家族遗传所占比例小(14.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发生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等,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樊瑞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胃溃疡Hp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和左氧氟沙星。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Hp阳性率和胃溃疡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8/40),显效25例,有效1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0%,显效10例,有效18例,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2.5%、15%,胃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10%、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及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清除Hp,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
作者:闫永丽;张国洲;许克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不适。结论:为脑梗死患者提供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是今后医院单位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建议临床加强普及。
作者:马沉香;黄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早孕妇女无痛人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瘢痕子宫早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丙泊酚行无痛人流。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丙泊酚行无痛人流。观察两组有效扩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有效扩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早孕妇女无痛人流中,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充分软化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何耘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院个人专业技术档案是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考评、职务职称晋升、学习教育、科研、经验总结的记录和凭证,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专业技术档案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科研及其他方面也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作者:闫琴;曾秀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干眼症患者36例7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滴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复舒眼液滴眼,均4次/日,治疗2周后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ST)、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 up time,BUT)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chirmer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UT、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
作者:申爱军;王保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患者80例,分为Focus超声刀组40例和电刀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等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Focus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110.7±9.5)min,术中出血量(93.5±8.2)mL,引流管留置时间(11.5±1.4)d,与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检出数目(18.4±1.9)个,皮下积液发生率(5%)与电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中比传统电刀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谢靖;张超杰;李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本文对实习生在分娩室实习,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和重视基本技能培训。为毕业后较快的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使用型人才。
作者:徐亚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应用超声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资料。结果:6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胆固醇性息肉73.4%(47/64)、炎性息肉6.25%(4/64)、腺肌增生症4.69%(3/64)、腺瘤15.6%(10/64)。结论:超声诊断胆囊息肉可依据息肉大小、数目等情况,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手术切除以及随访观察。
作者:高鸣;胡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下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祛痰、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纤支镜下局部灌洗。2周1个疗程,观察两组抗生素用药时间、临床症状及血清CRP(C-反应蛋白)值。结果:观察组痊愈率(13/40)和总有效率(37/40)均高于对照组(9/40)和(27/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用药天数(10.35±4.56)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7.30±5.10)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CRP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支镜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能够有效缩短抗生素疗程,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孝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皮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恢复椎体高度及胸腰椎序列。通过术前、术后2周及8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2年,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贵振;蔡秀华;李进;袁瑞利;黄震;颜斌;邓贵生;王岗;刘德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椎病患者108例,使用中医综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76例(70.4%),显效18例(16.7%),有效11例(10.2%),无效3例(2.7%),总有效率97.3%。结论:颈椎病并非单一的治疗方法,必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治愈率提高,病程缩短,复发率减少。
作者:麦合木提·阿木提;张起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2013年1月1日-2013年11月1日收治行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血常规检查患者115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所得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值。结果:动脉血气分析中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急诊血常规检查,二者的成对差分(9.26±17.21),t=5.77,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压积值明显高于急诊血常规检查的水平,二者的成对差分(2.27±4.89),t=5.01,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血气分析、急诊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关系数 r=0.78,P=0.00,呈明显正相关,红细胞压积的相关系数r=0.77,P=0.00,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在临床实践中,要考虑到上述情况,合理分析上述结果,在紧急情况下血气分析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可以作为参考,但要得到更准确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仍需要进一步行血常规检查。
作者:苏淑红;刘志强;李石林;张芙成;高鹏;赵利培;王志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本文总结了各类神经症者的心理模式,从思维、反应和行为方面深入探讨这些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功用,模式是人格的基础,有助于咨询师深入了解咨客,引导咨客改变模式。
作者:陈蓉;郭国旗;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各种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患病率。方法:调查3年来就诊的30~76岁糖尿病患者104例,进行口腔疾病的各种分类,采用国际通行的调查方法。结果:在104例中,龋齿患者18例(17.31%),牙周炎患者24例(23.08%),牙龈炎患者12例(11.54%),牙列缺损患者43例(41.35%),牙列缺失患者7例(6.73%)。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及口腔组织健康情况相对较差,应着重加强口腔卫生以及口腔健康的宣传工作。
作者:郑雪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帕罗西汀合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疗效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5.0%和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
作者:乔泽国;郭彩娥;张玉英;刘彩云;吴恩海;周海霞;高云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v)在转录水平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构建好的含有人类TNF-α启动子的以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为报告基因的质粒DNA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中,以AngⅡ刺激并经不同浓度的Atv处理后,通过检测Luciferase的活性来观察启动子活性的变化。结果:启动子在VSMCs中可高效稳定的表达;而经AngⅡ刺激的VSMCs中,TNF-α启动子活性较未受刺激时明显上调(P<0.05)。在VSMCs中0.1~10μmol/L的Atv可抑制经AngⅡ刺激后上调表达的TNF-α启动子活性,并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Atv对TNF-α启动子活性的抑制,证明了其对促炎细胞因子在转录水平的潜在抑制作用。
作者:程莹;鲁永织;孙敏;张卓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接种灭活流感病毒疫苗的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接种灭活流感病毒疫苗;分析接种疫苗1~2个月后本组患者疫苗接种有效率及血清产生自身抗体情况。结果:年龄<25岁患者接种疫苗后有效率高于年龄25~45岁患者和年龄>45岁患者,首次接种疫苗患者发生血清抗体率低于多次接种疫苗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接种灭活流感病毒疫苗是预防感染流感病毒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提高灭活流感病毒疫苗的接种有效性对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苏振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我院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关质量控制举措。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微生物标本不合格情况,计算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构成比,分析常见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应质控举措。结果:我院不合格标本总数135例,标本不合格率1.59%。痰标本不合格率42.96%,尿液标本不合格率20.74%,血液标本不合格率14.81%,分泌物标本不合格率11.11%,粪便标本不合格率5.93%,无菌液体标本不合格率4.44%。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等是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结论: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的沟通,确保标本采集、送检过程科学规范;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职能,注重检验人员培训;对提高微生物标本合格率,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海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3年接种门诊管辖社区的0~7岁儿童,对其家长进行多样化健康教育,如访视、面对面教育和深入社区等。比较健康教育后的接种率。结果:近5年内,一类疫苗接种率从83%上涨到了95%,而二类疫苗接种率从70%上涨到了83%。结论: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区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疫苗接种效果,而且降低了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高丽芳;李慧情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