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黄晓铨;曾于珍;陈慧勇;顾史洋;姜林娣;陈世耀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湖北民族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学生.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局部解剖学成绩及其对该课程学习相关指标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L教学方法强化了局部解剖学教学实践,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谭刚;张莉;吴刚;谭文波;王振富;吴建清;陈龙菊;李国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世纪80年代初,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引入我国.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借鉴了美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经验.本文从7个方面阐述了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特点:①继续医学教育与医师执照再注册挂钩;②医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必修内容;③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学时要求;④认证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主办单位;⑤医学学术团体为医师成功再注册提供支持;⑥限制继续医学教育的商业赞助;⑦多样化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方式.通过了解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及其成功经验,获得3个方面的有益启示,对于完善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马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诊断学是临床课程的基础,是医学生从基础学习转向临床学习的必修课程.本文针对教学活动中知识转化的特性,依据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诊断学课程教学模型,模型中设计了组织结构、学习目标、学习文化环境、信息技术支撑等要素,以保障教学活动的知识转化.此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翟倩倩;雒保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互联网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当今在校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对医学院校各年级研究生网络行为的深入调查探究,了解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的网络行为状况,掌握其网络行为特征,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建议与对策,引导教育医学院校研究生规范网络行为,科学有效地应用网络.
作者:赵晓英;丁云鹏;周丽霞;刘鸿齐;李汝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检验第一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择2014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学校进行第一年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1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基础知识多选题和临床技能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对外科规范化培训后的住院医师进行综合考核,并在考试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医师临床基础知识多选题考试的平均分为(71.41 ±6.12)分,区分度为0.146;临床技能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平均分为(74.66 ±4.39)分,区分度为0.578.结论 综合考试模式可以有效地、客观地评价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及考试的评价,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住院医师有效地建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齐心;刘占兵;翟伟;李岩;李海潮;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口腔临床专业课程关系密切.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口腔材料学课程与口腔临床专业课程分开进行教学,割裂了口腔医学知识的系统性.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材料学“融合临床”的教学模式将口腔材料学的授课分散、整合到相关临床专业课程中,加强了口腔材料学与口腔临床的联系,同时编写出版了适合于该模式的教材.采用该教学模式后,教师在课堂上用于背景知识及相关临床概念讲解的时间减少了60% ~ 70%,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口腔材料学的考试成绩平均提高8.1%.
作者:赵信义;唐立辉;李石保;龚旭;王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和人文关怀理的日益深入人心,医学实践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培育合格医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创建了基于医学生“亲友健康管理”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亲友健康关爱、角色体验、递进性人文关怀、移情教育等方式全面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李悔;张洁莹;季湘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在外科基地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陪)学员能否胜任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见习带教任务.方法 采取实验对照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基地规培学员及高年资外科临床医师各6人作为临床带教教师;将在医院参加见习的广州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见习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由规培学员带教的为实验组,高年资外科临床医师带教的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接受两组不同师资授课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学生对其带教的规培学员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临床医师的评价,P<0.001.此外,带教的规培学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员所获评价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学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培学员在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教学效果与高年资医师无明显差别,能够胜任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见习带教任务,并且更受见习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作者:王军伟;赵伟;夏金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追踪和比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第二阶段培养即住院医师轮转期间的表现,分析探讨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模拟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和未来改进的方向,从而就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病例教案设计、高端智能模拟人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作者:梁书静;姜冠潮;张斯琴;叶辉;钱晓伟;陈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作用.方法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2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护士品管圈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和院内调研,调查护士撰写、发表论文的困难因素.品管圈开展了邀请专家辅导、圈员自学与交流、期刊信息收集、医院论文政策了解、论文经济奖励、建立论文查新与检索条件、订阅整理护理期刊和戴明环(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等持续改进措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论文撰写情况.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护士论文投稿数、正刊录用篇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的科技核心期刊录用篇数、中文核心期刊录用篇数和普通期刊录用篇数高于实施前,但是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名圈员科研能力进步情况自评,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护士参加医院护理知识竞赛和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在实施后均有提高,其中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与科研理论水平,促进护士论文撰写与发表.
作者:杨贵云;郑超;李滕;刘霞;胡汉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中外接收境外交换生参加短期临床轮转的管理模式,借鉴国际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在接收境外短期交换生参加临床轮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工作资料总结和相关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比较北医与其22所境外合作院校接收境外短期交换生参加临床轮转管理中的异同.结果 北医的项目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规模较小、教学安排有待优化、申报机制落后、校内管理不尽完善、评估认证机制不健全、宿舍欠缺、安全和保险要求有待提高等问题.北医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如设立临床轮转项目小学期、明确申报规定和要求、建立申报信息化系统、将境外交换生纳入校内人员统一管理系统、完善评估认证体系、提高人文关怀、审核必备的疫苗和保险材料以加强安全管理等.结论 接收境外交换生来华短期临床轮转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医应当借鉴国际经验,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质量和规模.
作者:杜伟伟;刘焰葳;张蕾;孙秋丹;能伟刚;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专业教师要不要育人、想不想育人、会不会育人、能不能育好人的问题,长期困扰着高校的管理者.本文系统梳理了专业教师育人中存在的“不想做”“不敢做”“不会做”“不常做”的问题,并结合医学院校工作实际,围绕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完善工作项目体系、形成工作考评体系,对构建专业教师育人长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姚乐;董雨琴;杨元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统病例讨论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循证临床实践的特点,借鉴多学科讨论人员组成形式,形成了以“小组病例讨论”为基础的住院医师主导的临床病例讨论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住院医师主导的临床病例讨论由全体内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师参与,以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真实病例为讨论对象;由住院医师以小组为单位推荐病例,病例经过整理和归纳,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为主要讨论内容,各小组在充分交流后推荐代表在讨论中发言,上级医师及专家仅对讨论过程、讨论思路在讨论结束前进行评价或总结.角色轮替贯穿在每一次病例讨论中,人人参与,让每一位住院医师都得到锻炼.5年累计完成60例临床病例讨论,受惠住院医师2500人次,人均参与15次.该模式不仅能够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医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病例资源和研究问题,值得推广并在应用中加以完善.
作者:李玲;黄晓铨;曾于珍;陈慧勇;顾史洋;姜林娣;陈世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原辽宁医学院)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2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其可行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90.0%以上的学生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表示赞同.结论 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妇产科学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
作者:肖莉;孙雪竹;李亚娟;曹芳蕾;张欢;李立红;苏畅;倪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分析评价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考克兰图书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国内关于对比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共检索出244篇文献,所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月.经过筛选终纳入9篇文献,共计1539例教学对象,使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12.0对提取数据进行分析.本次Meta分析结果表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理论考核方面两种教学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总体上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推广.但是,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我国医学教育的应用仍然不普及,且现有研究质量普遍不高,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教学效果.
作者:姜红;许芳;范孟楠;杨敏;杨柳;黄宏伟;党少农;马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地方医药院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困难现象普遍存在.为了顺利完成招生任务,确保研究生招生工作取得成效,地方医药院校应当坚持特色发展,提升学科实力,通过明确招生专业范围、调整二级学科目录、完善考试内容和方式等完善跨学科招生体系.同时,积极争取招收优秀的推荐免试学生,加强与一流大学和医药企业的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做好招生制度建设、招生队伍建设和招生宣传工作等,吸引优质生源和扩大生源来源.
作者:王志斌;吴东方;梁韶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短期综合干预模式在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辽宁医学院(2016年3月更名锦州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大班20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际完整参与研究过程的有169名学生,其中实验组84名学生,对照组85名学生.教学前后,分别使用中文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和Barratt冲动量表以及智能手机使用时长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 短期综合干预后,实验组学生每天智能手机使用时长显著缩短(P<0.05),智能手机成瘾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短期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同时在调节负性情绪、自我控制、应对挫折和人际沟通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丽;牛志民;梅松丽;宋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作者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文章根据其2015年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医学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面向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国际会议”上的讲话改编而成.本文从6个方面概括了近年来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阐述了为促进医学教育健康发展所需要着力做好的7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张大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健康管理与促进概念内涵的界定,分析了《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在医药卫生大类中增设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的必要性,阐释了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体系的构建,并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实践为例,提出了在大健康背景下,卫生类高职院校开展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实践路径.
作者:祁义霞;任光圆;董晓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美国的医学教育引领着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其课程设置极具特色.美国的医学院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课程.我国的一些医学院校学习美国的医学教育,研究其课程设置及其所蕴含的先进医学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美国某些医学课程的研究,挖掘其特色,为我国医学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白诗萌;朴杰;肖海;曹德品;杨立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