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伟;江道龙;朱琳
微RNA(miRNA)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 RNA,主要在转录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免疫应答等重要生命过程。 miR-146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哺乳动物先天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调制器,miR-146a表达失调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及免疫调节异常密切相关。 miR-146a作为miR-146家族中的一员,在风湿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 miR-146 a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徐阳洋;谢文光(综述);青玉凤;周京国(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评估芬太尼静脉镇痛在新生儿呼吸机辅助呼吸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因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新生儿4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静脉输入芬太尼镇静治疗,使用2μg/(kg· h),维持48 h 后,改为1μg/( kg· h),维持72 h停药。对照组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维持静脉输入葡萄糖液5%葡萄糖12 mL 0.5 mL/h维持72 h。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前后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 PIPP)评分、呼吸机参数以及用药后治疗时间指标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24、48、72 h PIPP 评分较0 h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PIPP评分未随时间的推移有下降趋势。试验组及对照组24、48、72 h吸氧浓度均较0 h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试验组下降速度更慢;试验组及对照组24、48、72 h平均气道压、呼吸频率均较0h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但试验组下降速度更慢,两组在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上机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达80 mL/(kg· d)肠道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5.0%(7/20)比70.0%(14/20)],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90.0%(18/20)比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注射芬太尼对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新生儿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会增高呼吸机参数,未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芬太尼作为新生儿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镇痛治疗的安全性值得肯定。
作者:何中倩;李晓东;田青;杨华露;方利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溶栓治疗是当前公认的可快速恢复血流、挽救可逆性损伤状态脑细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超早期(3 h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国内医疗资源的限制,众多患者无法在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治疗。现就溶栓的作用机制、治疗时间窗,扩大时间窗常用的方法和疗效以及溶栓的并发症进行总结,以期有更多的患者从溶栓治疗中获益。
作者:詹珊珊;叶涛(综述);陆世建(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在过去30年,其诊断与治疗进展缓慢,预后差。随着精准医疗的到来,卵巢癌治疗策略也趋向个体化。通过研究癌症信号通路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各项信号通路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或许能为进一步阐明肿瘤的发病机制、耐药机制以及选择多靶向联合用药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基因研究不仅使卵巢癌个体化风险评估成为可能,还为寻找抗癌新靶点、研制新型靶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方向。
作者:陈珊(综述);李荣清(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骨性关节炎( OA)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前列腺素 E2( 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透明质酸钠组和塞来昔布组,每组30例。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患者行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每次2 mL,每周1次,连续5次;塞来昔布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片25 mg,每日1次,共治疗5周。联合治疗组患者联合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比较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后90 d三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四组研究对象体内 TNF-α、IL-1β和PGE-2水平的变化,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近期有效率及优良率、远期有效率和优良率优于透明质酸钠组和塞来昔布组[近期有效率为100.0%(30/30)比80.0%(24/30)比76.6%(23/30);优良率90.0%(27/30)比43.0%(13/30)比36.6%(11/30);远期有效率100.0%(30/30)比76.7%(23/30),76.7%(23/30);优良率为73.3%(23/30)比40.0%(12/30)比36.6%(11/30)](P<0.05),但透明质酸钠组组与塞来昔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透明质酸钠组和塞来昔布组患者 TNF-α、IL-1β及 PGE-2[(20.7±3.8) ng/L、(26.4±6.0) ng/L、(25.0±6.3) ng/L),(57.4±7.8) ng/L、(69.3±9.0) ng/L、(74.9±10.4) ng/L,(178.3±28.2)μg/L、(259.1±30.2)μg/L、(273.0±30.9)μg/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仍然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TNF-α(16.3±4.3) ng/L、IL-1β(48.0±8.3) ng/L、PGE2(134.8±18.0)μg/L)](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TNF-α、IL-1β及 PGE2水平低于透明质酸钠组和塞来昔布组( 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塞来昔布组、透明质酸钠组[10.0%(3/30)比6.7%(2/30),6.7%(2/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塞来昔布能显著降低OA患者体内TNF-α、IL-1β及PGE-2水平,且疗效优于单独用药,因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段大波;张树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子宫肉瘤是一组来源于子宫间质、结缔组织或平滑肌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复发及远处转移,预后不佳。子宫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中,化疗在子宫肉瘤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性的治疗,可消除早期微小转移病灶,减少肿瘤的远处转移。近年来,随着对化疗的不断认识和研究,术后辅助以化疗为主的全身治疗已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李霞(综述);孔为民(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是脊柱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DVT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静脉炎后综合征,若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病在骨科脊柱围术期至关重要。近年来,脊柱手术量逐年增多,术后 DVT时有发生。国内外关于脊柱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临床医师应熟悉脊柱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预防方案。
作者:易伟林(综述);梁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比较成人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数据库 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文献资料,利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资料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中转率、术后疼痛、术后切口美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筛选纳入20篇文献共计2629例患者,成人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传统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时间长( MD =4.18,95%CI 2.62~5.74,P <0.05),手术中转率高(OR=3.09,95%CI 1.42~6.71,P<0.05)。视觉模拟评分分析显示单孔法术后主观疼痛感更明显(MD =1.14,95%CI 0.82~1.45,P <0.05)。但两者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OR=0.88,95%CI 0.66~1.18,P =0.39)及住院时间(MD =-0.08,95%CI -0.16~0.00,P =0.06)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单孔法术后美观程度评分优于传统法( MD =0.70,95%CI 0.53~0.87,P<0.05)。结论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各具优势。
作者:何苗;范晶;王子卫;陈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成人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OH)D3]水平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部收治的哮喘患者151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49例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有受试者25(OH)D3水平,通过自制改良表格评价患者哮喘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2.4±20.1) nmol/L 比(105.4±22.8) nmol/L,P <0.01];Ⅰ级、Ⅱ级和Ⅲ级哮喘程度患者25(OH)D3水平分别为(58.5±5.1) nmol/L、(43.6±4.9) nmol/L、(20.5±4.3) nmol/L。Ⅰ级哮喘程度25(OH)D3水平显著高于Ⅱ级、Ⅲ级哮喘程度患者,Ⅱ级哮喘程度患者25(OH)D3水平显著高于Ⅲ级哮喘程度患者(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OH)D3水平与哮喘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672,P<0.05)。结论成人哮喘越严重,其血清中25(OH)D3水平越低。
作者:谭红梅;李万达;张伟;冯小丽;谭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限分娩对胎膜早破( PROM)患者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收治的足月PROM产妇200例,根据分娩时间分为12 h组和24 h组,各100例。12 h组所有产妇在破膜后12 h引产,24 h组产妇在破膜后24 h引产。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宫颈成熟情况,并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4 h组经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12 h组[78.0%(78/100)比59.0%(59/100),P<0.05];24 h组产妇引产后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12 h组[(5.7±0.9)比(4.8±0.7),P<0.05];24 h组产妇及新生儿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12 h 组[18.0%(18/100)比7.0%(7/100)、16.0%(16/100)比6.0%(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 PROM 且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24 h后引产较破膜后12 h引产更能改善分娩结局,使阴道分娩率得到有效提高,但24 h后引产造成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母婴结局,临床上应根据 PROM 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引产时间。
作者:冯秀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难治病,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中为复杂且病死率高的疾病。肝切除是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好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腹及腹腔镜下的规则性肝切除和精准肝切除以及术中联合胆管镜及超声。近年来,肝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已有明显提高,但术后仍面临结石残留、复发以及再次手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作者:曾庆彬;朱磊;赵晰;李铁汉(综述);唐继红;朱洪(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电切术后对宫颈癌患者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接诊的60例曾行LEEP刀宫颈电切术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电切术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宫颈锥切术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锥切术组。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新生儿结局以及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电切术组患者的妊娠率和顺产率明显高于锥切术组[98.33%(59/60)比86.67%(52/60),91.53%(54/59)比60.00%(30/50)],剖宫产率明显低于锥切术组[3.39%(2/59)比20.00%(1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术组不良分娩的总发生率为23.73%(14/59),低于锥切术组的68.00%(34/50),电切术组患者的产程短于锥切术组、出血量少于锥切术组[(3.3±0.6) h比(4.8±0.9) h]、[(72±21) mL比(113±3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LEEP刀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显著,其保留了患者的正常生育能力,改善了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传伟;江道龙;朱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体积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脑卒中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及对照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HISS)评分及梗死体积与Hcy、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患者血清Hcy、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0±5)μmol/L比(12±3)μmol/L、(426±32) ng/L 比(55±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度损伤组患者血清 Hcy[(19±4)μmol/L、(22±6)μmol/L]、NT-proBNP [(466±69) ng/L、(524±73) ng/L]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15±3) mol/L、(312±60) ng/L],且重度组Hcy、NT-proBNP水平高于中度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梗死组和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cy[(20±4)μmol/L、(24±5)μmol/L]、NT-proBNP[(487±51) ng/L、(544±73) ng/L]水平高于小梗死组[(13±3)μmol/L、(285±43) ng/L],且大梗死组Hcy、NT-proBNP水平高于中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 Pearson分析可知,Hcy、NT-proBNP水平与患者的 NHISS 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 Hcy 和 NT-proBNP 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刘晓雄;郝海军;马靖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异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痛风不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痛风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性别、年龄、种族和遗传等是痛风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痛风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已经发现了28个基因与血清尿酸水平相关,这些基因中的大部分是痛风的高风险基因,鉴别高危人群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欣(综述);成志锋(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引起血压、血脂等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异常,但目前其间的具体关系尚未明确。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异常降低的甲状腺激素及升高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可能引起血脂、血压的异常升高,而这些因素的密切关系还可能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因此,探究控制TSH水平对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韩煦(综述);魏军平(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免疫调节紊乱使得自身免疫性疾病频发免疫性血栓,进而损伤重要脏器功能,甚至导致死亡,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复杂性。且免疫性血栓与炎症反应呈高度相关性,免疫性炎症反应不仅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凝血反应,还能诱导凝血系统表达炎性因子,从而扩大炎症反应和增强凝血过程,所以炎症反应越严重,凝血系统就越活跃。因炎性因子对免疫性血栓的形成影响明显,故以此为靶点进行干细胞治疗可能会成为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顾蔚(综述);张鲁勤(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双源CT( DSCT)对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1例,均于入院3 d内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 IVUS)检查。观察 D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比较DSCT冠状动脉成像与IVUS的斑块成分、外弹力膜截面积、血管腔截面积、斑块负荷以及血管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DSCT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73处,以左前降支多发,中度及重度狭窄多见。 DSCT冠状动脉成像共显示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各52处、56处和46处,以IVUS为标准,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的诊断准确率为86.7%、91.8%、95.8%。DSCT冠状动脉成像与IVUS的外弹力膜截面积、血管腔截面积、斑块负荷以及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斑块特征。
作者:韩冬;许立云;赫崇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外周血激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共80例作为T2DM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共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激素[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及hs-CRP水平。比较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不同体型T2DM患者的血激素及hs-CRP水平,并进行血激素水平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的血皮质醇、ACTH、UFC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16±48)μg/L 比(148±57)μg/L,(393±80) pg/L 比(173±55) pg/L,(80±13)μg比(41±9)μg,(3.8±0.8) mg/L比(1.1±0.3) mg/L, P<0.01]。 T2DM组腹型肥胖患者的血皮质醇、ACTH、UFC 和 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343±53)μg/L比(256±49)μg/L,(411±82) pg/L比(356±61) pg/L,(82±15)μg比(76±10)μg,(4.3±1.8) mg/L比(2.9±0.4) mg/L,P<0.05]。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皮质醇、ACTH、UFC 与hs-CRP无相关性(r=0.197,0.148,0.116,均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激素水平与炎症反应无关,但hs-CRP可作为判断T2DM发生发展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志平;马广蕊;王玉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敏感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次2 mL,治疗周期为14 d;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3~5岁患儿每次2片,每日3次,>5岁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气促、憋闷、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6%(62/70)比75.7%(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气促、憋喘、哮鸣音、啰音及咳嗽等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5) d比(2.7±0.8) d,(3.2±0.9) d比(5.1±1.2) d,(4.1±0.9) d 比(5.3±1.0) d,(5.3±1.2) d比(6.5±1.6) d,(6.2±1.9) d 比(7.1±1.7) d,P <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试验组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均低于对照组[(6.3±1.8) mg/L 比(7.6±2.3) mg/L,(0.19±0.05)μg/L比(0.23±0.04)μg/L,(8.4±1.2)×109/L比(8.2±1.0)×109/L,P<0.05]。结论小儿清肺化痰泡腾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其能减轻患儿症状及体征,有效降低患儿的炎性指标。
作者:刘剑平;金英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兴奋神经毒性、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氧化应激、炎症、凋亡密切相关。因此,寻找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的制剂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显得尤为重要。银杏萜类内酯提取自银杏叶,而银杏内酯B是萜类内酯中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能力强的单体,其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及银杏内酯B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万芬(综述);唐金荣(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