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其娟
目的 探究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例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前外侧入路治疗,随访1年,分析2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3.96±2.67)周,且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骨不愈合、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20例患者治疗1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更优,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佳的效果.
作者:周劲松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补虚通络方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诊断为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虚通络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病例数27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病例数20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虚通络方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提高FDD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晶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将风险评估应用到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10月开始将风险评估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以风险管理知识作为指导,有效地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指导医院规避以及解决风险问题,大程度的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结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能够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落实手卫生、病房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优化流程等,从而可以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结论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从根本上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王俊红;朱泉;韩芸倩;张磊 刊期: 2018年第27期
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领域的常用药,我国中药材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对疾病的诊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中药调剂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功效不同,因为性状相似,来源比较广泛,容易混淆的中药饮片,如果出现中药调剂差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对于中药调剂中容易混淆饮片的鉴别极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樟脑与冰片、苦杏仁与桃仁、紫苏子与菟丝子、合欢皮与秦皮、桔梗与黄芪、白附子与附子的功效、特点以及鉴别要点等展开鉴别,旨在于方便中药调剂人员鉴别各种容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大限度发挥中药饮片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虹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近年肝脏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逐渐显现.研究提示肝功能不全是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危险因素,脓毒症后的肝功能损伤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更好的理解脓毒症相关肝损伤.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脓毒症引起肝微循环与肝血流改变,库普弗细胞的激活及分泌作用,炎性因子的作用等.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致可分为黄疸和缺氧性肝炎两类,其中黄疸常见.目前没有关于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统一诊断标准,导致目前各研究中其发病率差异很大,这可能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邢小康;李曼;郭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体质指数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肾癌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超重组,研究组为非肥胖组,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引流管留置天数等方面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肾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体质指数的患者对肾功能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毕景辉;綦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糖、血脂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3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中晚期妇女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高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POAb、TGAb阳性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甲状腺水平及血糖水平偏低,血脂水平明显升高,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甲状腺功能检测能及时发现妊娠中晚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利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周平;卢维;陈铮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60岁以下人群(不包括60岁,下文以<60岁表示)急性主动脉夹层多排螺旋CT平扫诊断征象,提高<60岁人群主动脉夹层CT平扫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主要因突发急性胸痛、腹痛等病因急诊就诊的患者44例.<60岁年龄组14例,年龄小45岁,大54岁,平均(49.8±3.2)岁.≥60岁年龄组30例,年龄小61岁,大81岁,平均(71.2±6.3)岁.均行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或胸腹部联扫,平扫检查后当日至一周内在本院行CTA检查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对44例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平扫诊断征象进行数据总结,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 χ2检验.结果(1)主动脉增粗,(2)钙斑内移,(3)主动脉内密度不均,(4)主动脉腔见内膜片影,(5)心包积液,(6)胸膜增厚,(7)胸腔积液,(8)背侧肺野高密度影,以上诊断征象经统计学分析,(2)~(8)的诊断征象在≥60岁年龄组与<60岁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征象(2)(3)(7)在≥60岁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征象(4)(5)(6)(8)在<60岁年龄组发生率较高.结论 < 60 岁年龄组主动脉夹层主要表现为主动脉腔内见内膜片影、心包积液、胸膜增厚、背侧肺野高密度影四个征象,以上四个征象对< 60 岁人群主动脉夹层平扫诊断更具有特征性.
作者:李颖;李旭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预后也较差,由于早期筛查在我国尚未普及,且我国胃癌多以进展期胃癌为主,确诊时一般病程较晚,即使手术切除疗效也差,术后复发率也较高,对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治疗,不仅可以起到缩小肿瘤和淋巴结,降低肿瘤T/N分期,同时也增加了手术R0切除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虽然围手术期治疗越来越受人瞩目,但目前仍缺乏相应的治疗标准,文章就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作简要阐述与探讨.
作者:屈国伦;曲兴龙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将PBL教学方式运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学院学习的本科生6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9—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LBL模式教学,观察组接受PBL模式教学.分析两组学员的成绩差异.结果 在理论成绩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例分析以及实践操作方面,观察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PBL教学法运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当中效果良好,能够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成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纳入我院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18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2例,为对照组提供米索前列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其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对比其术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产后出血患者过程中,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药物,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预后效果好.
作者:于雷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数字化立体显示系统在口腔颅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筛选典型临床病例的三维CBCT数据和二维影像片数据,利用CBCT数据重建三维模型,利用立体显示系统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理解三维解剖结构与二维影像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成病例的解释与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影像片阅读考核、网络问卷调查以及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织的教学监督组抽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阅读考核的优良率为87.7%,无差评.共82名学生进行了网上打分,98.75% 对教学效果满意,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重视度高、讲课明晰、课堂互动好、课程总体满意,综合评分为99.43分,教学帮助度为99.14分.教学督导组的抽查结果为优.结论 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立体显示系统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提高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的效果.
作者:谢理哲;胡轶宁;孙超;吴大明;赵桢祺;周广超;严斌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曲美他嗪应用到对照组中,将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应用于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有所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程蕊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气管插管前1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1μg/kg,对照组患者不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过程中血流的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手术前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可以使血流动力学状况平稳,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勇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肝纤维四项在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肝纤维四项检测,利用B超检查评估观察组100例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为肝纤维化Ⅱ级和肝纤维化Ⅲ级.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肝纤维化Ⅱ级和肝纤维化Ⅲ级的肝纤维四项指标.结果观察组PC-Ⅲ(101.56±52.16)ng/ml、IV-C(90.54±23.31)ng/ml、LN(127.52±20.62)ng/ml、HA(371.01±28.21)ng/ml,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Ⅲ级PC-Ⅲ(123.10±11.14)ng/ml、IV-C(98.63±12.10)ng/ml、LN(132.54±15.63)ng/ml、HA(389.54±27.10)ng/ml,高于肝纤维化Ⅱ级(P<0.05).结论 检测肝纤维四项指标可以评估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结果较为准确.
作者:王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鄂州市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门诊2000例儿童的体检资料,对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对比发生营养不良/过剩的儿童一般资料差异情况,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儿童营养不良/过剩形成原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所选取调查对象中共有103例儿童发生营养不良/过剩,占5.15%.在快餐、垃圾食品、水果、蔬菜、饮料、运动、睡前饮食上,发生营养不良/过剩与未发生营养不良/过剩对象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上诉情况均是引起儿童营养不良/过剩的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会受快餐、垃圾食品、水果、蔬菜、饮料、运动、睡前饮食的影响,增加营养不良/过剩发生率,临床应针对性给予相关预防措施,减少营养不良/过剩的发生率.
作者:胡俊;张海林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标准化病人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湘南学院来我院见习的2014级临床医学9班、10班、11班、12班、13班、14班共28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模式,首先开展理论教学,随后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组学生使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更佳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组对SP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有80% 的学生表示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病人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成绩和满意度.
作者:张文娟;陈海菊;李志庆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分析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接收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发生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计算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发生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共有18例,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约为13.43%.比较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和非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发现,两组的年龄、性别、脑梗死后出血量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的脑梗死部位和电解质情况发现,皮质梗死率(66.67%)高于皮质下梗死率(33.33%);电解质紊乱率(61.11%)高于电解质正常率(38.89%).结论 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较高,其主要与脑梗死部位和电解质情况有关,临床应重点监测皮质梗死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作者:胡利芳;吴晗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2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两种检查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异常检出率、时间、费用成本明显低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突出,能够准确的发现疾病的变化状况,客观的提供疾病数值,从而实现对疾病程度的量化表现,进而为临床治疗与预后干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作者:孟庆强;孙丽;孟令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Orem自理理论对脑血栓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运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则运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同时调查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中患者肌力≤2级的例数(2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46例),患者肌力≥3级的比例(75.0%)高于对照组(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2.50%)明显少于对照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通过Orem自理理论进行个性化护理后,其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馨慧;王亮 刊期: 201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