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峰;舒长江
目的 分析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施与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手足踝外科于2014年1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定义为传统组;其余46例患者接受小切口手术治疗,定义为小切口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临床恢复效果.结果 分析两组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可有传统组为(18.3±3.7)天,小切口组为(9.7±1.3)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传统组为21.7%,小切口组为4.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有效率,传统组为95.7%,小切口组为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的手术治疗用于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减小创口的大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整体不降低治疗有效率的前提下,有效的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牛克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100例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从2016年5—12月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常规组符合率为68%,观察组符合率为94%,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阴道超声对患者异位妊娠进行诊断,提高了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匡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分析肺部感染因素后,再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0.00%)、肺部感染发生率(1.67%)、依从性(100.00%)、护理满意度评分(95.38±3.99)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确定ICU气管切开患者引起肺部感染因素后,再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控制感染率.
作者:左金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参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确定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对侧原有硬膜外血肿扩大2例,对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形成2例,均二次手术清除;术后继发硬膜下积液3例、继发癫痫2例,脑积水2例,无脑脊液切口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20例,轻中残2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3例,死亡率20.31%(13/64).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致残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翁华;朱林;孙伟;吴玉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总结呼吸重症患者护理中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6月由我院收治的138例呼吸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抗生素用药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同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院内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90%,低于对照组的14.49%(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39±7.21)d,住院费用为(10712.51±279.37)元,均低于对照组的(23.57±7.02)d和(16921.77±269.53)元(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 呼吸科是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极高的科室,对呼吸重症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院内感染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还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和满意度.
作者:王秀玲;李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青年教师是新生的教学力量,因其缺乏教学技能的培训及教学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相对不足,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很有必要.板书是重要的教学技能之一,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需要提高板书教学能力.板书教学适用范围广,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容易实现且便捷,在见习课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科学是一门特殊的临床医学课程,见习课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极其重要,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和实践,是临床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结合儿科见习课实际,旨在探讨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板书教学这一基本能力.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阑尾术后护理中应用早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90例,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术后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肛门排气、离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阑尾术后护理中应用早期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马何萍;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多媒体结合案例式教学模式,使规培生对妇科的优势病种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规培生入科后让其进行妇科相关知识的视频学习,对4个优势病种自行学习,再结合案例分析使其加深理解,出科前进行优势病种的考试,并对考试结果及错误之处讲解.结果 大部分规培生能接受多媒体联合案例式教学,并由此对妇科优势病种有一定的掌握.结论 多媒体联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妇科优势病种的规培生教学中有积极作用,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提升带教老师综合素质.
作者:张莲群;来婷;郝立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3例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以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和对照组(41例,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治疗),对比两组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周、6周创口体积更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创口平均愈合时间(22.4±2.1)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创口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帮助软组织尽早修复.
作者:朱月华;朱余龙;丁德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30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30例,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随访观察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随访调查发现,术后护理组中有1例(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参考组中有4例(1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9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取超声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血管病变46例;足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33±0.21)mm,搏动指数(4.79±1.22),收缩期峰值流速(115.2±0.24)c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92%,与术后病理比较,P>0.05.结论 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能够清晰显示病变情况.
作者:范永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再加上临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SAQ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绞痛患者经临床心理护理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且能把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刘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以2015年8月—2017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不同.结果 两组患者原发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两种方式对于治疗新生儿气胸均有着良好的疗效,但是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稳定,无并发症.
作者:魏洪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血清BNP、TNF-α 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血清BNP、TNF-α 及脂联素水平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血清BNP、TNF-α 及脂联素水平.
作者:吴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舒心散加减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6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舒心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的64.6%,不良反应发生率1.2%,低于对照组的11.0%(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心散加减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辛龙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及相应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静息超声心动图,以冠脉造影或CTA为金标准,对比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实验组Tmsv-12-SD%、Tmsv-12-Dif%均高于对照组P<0.05;55根病变血管超声心动图确诊病变血管37根.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好的评价左心室节段性室壁异常情况,对冠心病定性及病变血管定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宋俊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的GCS评分为(6.56±0.35)分,治疗后为(12.92±1.82)分,GCS评分对比,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经治疗后GOS评分分级:1级53.75%,2级31.25%,3级7.5%,4级5.0%,5级2.50%.所有患者中,有3例颅内感染,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3例癫痫,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减压效果较好,神经功能可以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汤伟强;许如东;朱浩;严正军;董洪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健康管理对初治肺结核病依从性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初治肺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采取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疾病知晓率.结果在开展健康管理后,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和疾病知晓率均有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初治肺结核病依从性教育的效果较好,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和疾病知晓率,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在妇产科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产科患者100例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结果 实验组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6.00%,P<0.05;实验组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84.00%,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对院内感染进行控制,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田阿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时术中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剖宫产的4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62.65±16.21)min,高于对照组(44.21±10.1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缩宫素的使用量(35.31±4.67)U,高于对照组(25.32±3.85)U,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尿潴留、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术后的剧烈疼痛率9.09%,高于对照组4.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再行剔除肌瘤术处理的效果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